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I3K/Akt 信号通路在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及肾衰Ⅱ号方的干预作用

    作者:杨婧;王琛;祝婷婷;周珊珊;秦军燕;王福岗;何立群

    目的:研究肾衰Ⅱ号方对于5/6(ablation/ infarction,A/ I)肾切除法制备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及 PI3K/ 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从 SD 雄性大鼠中随机抽取14只为假手术组(A 组),其余采用5/6(ablation/ infarction,A/ I)肾切除法制备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 组)、西药组(氯沙坦钾+福辛普利)(C 组)、中药组(肾衰Ⅱ号方)。给予相应干预,60 d 后检测大鼠肾功能[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常规(Hb)、左肾重/体重,HE 病理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Western blot 法检测组织磷酸化 Akt(p - Akt)、总 Akt(pan Akt)蛋白表达。结果:(1)造模手术后,与A 组比较,各手术组的 BUN、Scr 明显升高(P ﹤0.01),Ccr 明显降低(P ﹤0.01),提示造模成功;(2)与 B 组比较,C、D 组 Scr均明显下降(P ﹤0.01,P ﹤0.01)、BUN 水平下降(P ﹤0.05,P ﹤0.01),Ccr、Hb 均明显升高(P ﹤0.01,P ﹤0.01),左肾重/体重降低(P ﹤0.05);C 组与 D 组比较,在降低 Scr 和 BUN,改善 Ccr 和 Hb,两种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左肾重/体重比值方面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后比较,C 组和 D 组治疗前后 Scr、BUN、Cc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肾衰Ⅱ号方在降低 Scr、BUN,改善 Ccr 方面优于氯沙坦钾合蒙诺(P ﹤0.05)。(3)肾组织病理显示,两个治疗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优于模型组。(4)与 B 组比较,两治疗组皮质、髓质 p - Akt/ pan Akt 比值明显降低(P ﹤0.01,P ﹤0.01);两组间降低 p - Akt/ pan Akt 比值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肾衰Ⅱ号方在下调 p - Akt/ pan Akt 比值方面优于氯沙坦钾合蒙诺。结论:肾衰Ⅱ号方可以改善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脏功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 PI3K/ Akt 信号通路的表达实现。

  • 复肾颗粒对脂多糖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TRAF6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明龙;刘天喜;安海倩;崔雪;李燕;周森;王凤丽

    目的:探讨复肾颗粒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诱导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增殖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TRAF6)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并制备复肾颗粒含药血清,分为正常组,LPS诱导组(10 μg/ml)、对照组(LPS 10 μg/ml+等体积正常组血清)、复肾颗粒小剂量组(LPS 10μg/ml+复肾颗粒100 μg/ml)、复肾颗粒中剂量组(LPS 10 μg/ml+复肾颗粒500 μg/ml)、复肾颗粒大剂量组(LPS 10 μg/ml+复肾颗粒1 mg/ml).培养6、12和24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6、TNF-α的含量,RT-PCR法检测α-SMA mRNA和TRAF6 mRNA的含量,Western bolt法检测α-SMA和TRAF6蛋白的表达.结果:LPS诱导组较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水平、胞质中IL-6和TNF-α的含量及α-SMA和TRAF6的表达水平均增加,而不同剂量复肾颗粒干预后细胞增殖水平、IL-6和TNF-α的含量以及α-SMA和TRAF6的表达水平均减低,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复肾颗粒可抑制LPS诱导的HK-2细胞增殖水平和炎性因子的释放,发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变的纤维化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RAF6蛋白的表达有关.

  • 天生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肾Smad3和Smad7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丽;何泽云;周忠志;肖宁;彭亚军;彭亚平;刘劲松

    目的:研究天生饮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肾Smad3和Smad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组.实验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采用二肾-夹法复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手术组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左侧肾动脉夹窄术,假手术组只分离左侧肾动脉不夹,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第4周,将造模成功的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天生饮组.天生饮组每天给予天生饮灌胃,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以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处死所有动物.用HE方法观察左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左肾组织中Smad3和Smad7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血压、BUN及Scr升高,肾纤维化程度增加,Smad3的表达量上调,Smad7的表达量下调,以上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天生饮治疗4周后,天生饮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肾纤维化程度减轻,Smad3的表达量下调,Smad7的表达量上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生饮能够减轻两肾-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肾纤维化程度,且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Smad3的表达和促进Smad7的表达.

  • 依那普利对单侧尿路梗阻大鼠肾组织Smad 2/3活性的影响

    作者:祝胜郎;常巨平;余学清;李就鸿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对单侧尿路梗阻大鼠肾组织Smad2/3信号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治疗组从造模前24 h至造模后28 d以依那普利10 mg·kg-1·d-1灌胃,另设假手术组作正常对照.分别于造模后1,3,7,14,21和28 d取肾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磷酸化Smad2/3和α-SMA表达.结果:正常大鼠肾组织具有基础的TGF-β1(4.32±1.72)%和磷酸化Smad 2/3(19.31±5.37)个/mm2的表达,α-SMA只表达于血管平滑肌,肾小管-间质无表达.UUO术后1 d,TGF-β1的表达无明显增加(5.15±2.08)%,第3 d明显增加(13.55±6.33)%,第7 d达高峰(26.78±8.77)%,此后表达减少;UUO术后3 d,磷酸化Smad2/3的表达明显增加(67.95±13.87)个/mm2,并持续增加到第7 d(150.61±27.34)个/mm2,此后表达减少;而UUO术后3 d,肾组织α-SMA表达亦明显升高(5.58±1.23)%,第7 d达到高峰(13.43±3.32)%,14 d表达开始下调.依那普利治疗可以明显抑制肾组织TGF-β1信号蛋白Smad2/3活性(降低39%~55%,P<0.01),显著下调肾组织α-SMA的表达(降低44%~58%,P<0.01),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结论:依那普利可显著抑制梗阻肾肾组织α-SMA的表达,减轻梗阻肾间质纤维化,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组织TGF-β1信号蛋白Smad2/3的活性有关.

  • 延肾胶囊对部分肾切除大鼠肾脏CB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丽萍;袁发焕;张耀全

    目的:探讨延肾胶囊抑制5/6肾切除大鼠残肾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手术组和延肾胶囊治疗组.采用生物化学、形态计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术后60 d肾功能、肾组织形态学、肾组织蛋白酶B(CB)和Ⅳ型胶原表达.结果:延肾胶囊治疗组比手术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下降,肾小球硬化程度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显示,治疗组比手术组大鼠CB表达增多,Ⅳ型胶原表达减少.结论:延肾胶囊可能通过促进CB表达增加,降解Ⅳ型胶原等细胞外基质而抑制5/6肾切除大鼠残肾组织纤维化.

  • 实脾固肾化瘀方对阿霉素肾纤维化大鼠肾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米秀华;王高强;沈丽萍;张玮;李珺;倪家庆;岳艳利;琚婉君

    目的:探讨实脾固肾化瘀方对阿霉素(ADR)肾纤维化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雄性 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 mg/ kg)法制成 ADR 肾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2周,治疗组予实脾固肾化瘀方浸膏(43 g/ kg)灌胃;对照组予福辛普利钠溶液(2 mg/ 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1/ d。观察30 d 后留取大鼠24 h 尿蛋白定量,取血处死并取肾脏组织,观察各组Ⅰ型胶原(Col Ⅰ)、层黏蛋白(L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表达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肾组织 Col Ⅰ、LN、TGF -β1及α- SMA 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 ﹤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脾固肾化瘀方能显著改善 ADR 肾病大鼠肾纤维化,保护肾功能,减轻肾功能损害,与福辛普利钠比较,前者更具有优势。

  •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沈维增;谢峥伟;蔡军红;吕红梅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制作大鼠CRF实验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蒙诺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低、中、高剂量组.术后2个月处死大鼠,用肾小球硬化指数(GSI)和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来评价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GSI和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TGF-β1表达显著增加(P<0.05);复方鳖甲软肝片低、中、高剂量组和蒙诺组与模型组相比,GSI和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TGF-β1表达明显减少(P<0.05);复方鳖甲软肝片低、中、高剂量组、蒙诺组四组间在GSI、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和TGF-β1表达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能下调CRF大鼠肾组织TGF-β1的过度表达,减轻肾脏病理组织学损伤,这一下调作用可能是该药治疗CRF和抗肾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 抗纤灵冲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吴锋;何立群;张新志;黄迪;董飞侠

    目的:研究抗纤灵冲剂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抗纤灵组和科素亚组,各组分别观察28 d.于造模后每周各组随机选取6只检测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比较,模型组肾组织SOD、GSH明显降低(P<0.01),MDA明显升高(P<0.01).在UUO模型中,SOD、GSH、逐渐下降,MDA逐渐升高.抗纤灵组与模型组比较,肾组织SOD、GSH明显升高(P<0.01),MDA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肾间质纤维化的起始和发展过程中,都有氧化应激的参与.抗纤灵冲剂能有效缓解在大鼠UUO模型中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反应,进而可能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 三七总苷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损害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海燕;陈孝文;刘华锋;梁东;唐德燊;黄萍萍

    目的:探讨三七总苷(PNS)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单侧肾切除加重复阿霉素注射的方法建立CRF大鼠模型,PNS对照组和PNS治疗组随即给予PNS 400 m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处死大鼠,采用日本岛津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Scr、BUN、SUA;采用瑞典AC100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b、RBC、HCT;肾组织HE染色后行光镜病理检查.结果:PNS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的一般情况、肾功能、贫血指标及肾组织病理均无统计学差异.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体重、生存率、RBC、Hb及HCT均显著降低(P<0.01),肾重量、24 h尿量、Scr、BUN及SUA均显著增高(P<0.01),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较重.PNS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生存率、RBC、Hb及HCT均显著提高(P<0.01),体重、肾重量及24 h尿量无统计学差异,Scr、BUN及SUA均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明显减轻.结论:PNS可减轻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害,改善贫血,提高生存率,有望成为一种能够有效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中药.

  • 丹酚酸A对慢性肾衰竭大鼠BMP-7/Smads/TGF-β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作者:唐英;何立群;朱祎;张翼

    目的:观察丹酚酸A对5/6肾切除(Platt法)大鼠肾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酚酸A组、科素亚组,采用Platt法复制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术后8周分别观察大鼠肾组织BMP-7、Smad6、TGF-β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p-Smad2/3、p-Smad1/5/8的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BMP-7、Smad6、p-Smad1/5/8的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 or P<0.05),TGF-β1、p-Smad2/3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P<0.01 or P<0.05).结论:丹酚酸A可能是通过诱导BMP-7、Smad6、p-Smad1/5/8蛋白表达,抑制p-Smad2/3蛋白表达,调节BMP-7/Smads/TGF-β1信号通路,抑制了TGF-β1信号向细胞核内转导的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增生,起到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

  • 肾衰2号方抑制残余肾TGF-β1与CTGF mRNA的过度表达

    作者:韩海燕;王琛;郑平东

    目的:4探讨肾衰 2号方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mRNA的过度表达而减轻肾脏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分别给予肾衰2号方及主要单味药党参、桃仁灌胃,并设科素亚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用RT-PCR的方法检测CTGF和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在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肾纤维化模型组中表现为TGF-β1、CTGFmRNA的过度表达(P<0.01),经肾衰2号方治疗后TGF-β1、CTGF mRNA的表达降低(P<0.01),科素亚也有一定的作用,而党参、桃仁的作用不明显.结论:肾衰2号方减轻肾纤维化的机制在于抑制细胞因子TGF-β1岛、CTGF mRNA的过度表达.

  • 肾毒宁冲剂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TGF-β1和CTGF的影响

    作者:朱致军;傅晓骏;何立群;周华虹

    目的:观察肾毒宁冲剂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通过Platt法5/6肾切除制作CRF模型,术后2周行大鼠断尾采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值,根据Scr随机分为模型组、尿毒清组及肾毒宁组,并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饲养或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Scr、BUN、Hb、RBC,用Real-time PCR法测定肾组织内TGF-β1及CTGF的表达.结果:肾毒宁组血Scr、BUN、Hb、RBC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肾毒宁冲剂对肾组织内TGF-β1、CTGF表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和P<0.01),尿毒清冲剂作用次之,肾毒宁组与尿毒清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肾毒宁冲剂通过抑制肾组织TGF-β1、CTGF的表达,降低血清Scr、BUN含量,从而起到延缓CRF肾功能的恶化,改善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 骨调素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在大鼠梗阻性肾病中的表达及可能作用

    作者:水华;王群

    目的:探讨骨调素(OPN)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在大鼠梗阻性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在肾脏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制造梗阻性肾病模型,分别于造模后7 d、14 d取肾组织,应用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畔OPN和MCP-1蛋白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肾组织中OPN mRNA和MCP-1 mRNA的变化.结果:OPN、MCP-1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组织中OPN、MCP-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OPN、MCP-1蛋白和mRNA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表达明显增加介导炎症过程,参与肾间质纤维化.

  • 慢性肾脏病"毒损肾络"病机概论

    作者:戴恩来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CKD)显著的临床特征就是肾功能的逐渐减退而终导致肾衰竭.其发生的机制尽管有不同的学说,但由免疫反应介导而产生的凝血、纤溶、激态、炎性因子的激活与释放,从而导致肾脏血管内皮损伤,出现肾小球硬化与肾纤维化,则是明确不争的事实.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诸多因子,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则俱属于"毒邪",且构成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团,即属中医之所谓"肾络".因此,慢性肾脏病"毒损肾络"的病机认识是基于中西医学理论会通的结合观点,对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现概论如次,就正于同道.

  • 樊均明教授从肾痿论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

    作者:孟立锋;樊均明

    樊均明教授是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主任医师,樊教授致力于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衰竭基础和临床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对慢性肾衰竭的病机特点、治疗特点有一定的心得,辨治用药灵活,疗效显著。樊教授结合中医古代文献资料,提出慢性肾脏疾病/肾纤维化应属中医“脏痿”范畴,从“肾痿”论治慢性肾衰竭可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方面,樊教授强调早期是关健,整体是要领,通过调气血,畅肾络,化痰瘀,散癥结,起痿废。笔者有幸随师临证,感触颇深,现将樊教授从肾痿论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 醛固酮与肾纤维化(上)

    作者:贾汝汉;袁军

    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病率一直在增长,给公共医疗卫生带来沉重的负担.这种逐渐增高的发病率提示需要一种新的干预和治疗措施去弥补目前治疗方法的不足.虽然很多的证据充分地证实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介导了肾脏病的进展,近来的研究显示醛固酮也是慢性进展性肾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阻断醛固酮的作用能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醛固酮致肾纤维化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已经成为肾纤维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结合近几年文献和我们的研究成果对醛固酮致肾纤维化的机制以及拮抗醛固酮治疗作一介绍.

  • 痰瘀互结与肾内微型癥积

    作者:王永钧;张敏鸥

    慢性肾衰竭(CRF)的病理基础是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以下简称肾纤维化),因此肾纤维化是几乎所有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

  • 活血祛瘀法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防治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沈烨渠;何立群

    肾纤维化是几乎所有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其特征包括肾小球纤维化、肾间质纤维化、肾血管纤维化[1],是各种肾脏疾病慢性化主要的病理学表现之一,是各种肾小球、血管和小管间质本身疾病的后结局.肾间质纤维化(RIF)是以细胞外基质(ECM)在肾间质的过度积聚与沉积以及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是多种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终导致ECM合成增多,降解减少,过度沉积的结果[2].

  • 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格妙;方琪玮

    过敏性紫癜(HSP)是以急性毛细血管炎为主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1,2],呈逐年增多趋势,常并发肾脏损害成为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是儿科为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重者导致肾纤维化、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杨霁云和白克敏[3]报道约25%~60%小儿患者病程中有尿检异常,如以肾活检为准,则90%以上有程度不等的肾脏受累。小儿患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高凝因素和遗传机制在HSPN中的研究已成为趋势,及早发现患者凝血异常并加以治疗对减轻肾损害、预防并发症是十分重要的。纤维蛋白原(Fg)为机体血浆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为机体止血生理中重要的凝血因子。β-纤维蛋白原(Fgβ)-455G/A多态性与高凝血栓性疾病关系,以及Fg功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课题通过检测HSPN患者的Fgβ-455G/A基因多态性及血清Fg含量,研究其与HSPN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HSPN提出新的思路,因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α-平滑肌蛋白和E-钙黏蛋白表达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作者:纪艳萍

    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途径[1],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在其中的意义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提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是致肾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幼年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形成的不同时期,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相关分子E-钙黏蛋白与α-平滑肌蛋白的蛋白表达趋势及给予干预治疗的效应.

540 条记录 9/27 页 « 12...6789101112...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