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50例临床分析

    作者:施镇江;期俊辉;戴成国;庄永辉

    目的 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大型听神经瘤5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术,统计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45例,占90.0%;次全切除5例,占10.0%;面神经保留42例,占84.0%;面神经未保留8例,占16.0%;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吞咽轻度困难1例,占2.0%;发音嘶哑3例,占6.0%;瘤床血肿3例,占6.0%;三叉神经受损1例,占2.0%.经随访,按照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Ⅰ~Ⅱ级30例,占60.0%;Ⅲ~V级12例,占24.0%;V~V级8例,占16.0%.结论 大型听神经瘤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理想,未出现死亡病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介绍一种可获取肿瘤标本的一次性使用吸引装置

    作者:符利君;吴怀兰;张南南;刘畅;韩雪玲

    在外科手术中,经常采用取瘤镊和取瘤钳夹取肿瘤标本.然而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经常存在质地较松软、不易夹取的肿瘤,它们就像"豆腐脑"一样,难以夹取干净,且易造成组织损伤,而且在使用吸引器的同时,极易将肿瘤组织一并吸走,造成肿瘤标本的流失.如何在不影响使用吸引器的同时获取那些"豆腐脑"似的肿瘤组织,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兼具获取肿瘤标本的一次性使用吸引装置".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特殊体位上肢托臂板的制作与应用

    作者:杨翠芳;赵哲玲;张瑄

    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采用特殊体位满足手术要求.侧斜位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较为复杂的一种体位,适用于颅后窝手术、桥小脑角手术、枕部手术等[1].此体位要求患者侧卧90°,头部内旋并向下倾斜后用头架固定,下侧腋窝悬出手术床上缘,下侧上肢垂放于手术床平面以下.为保证患者下侧上肢舒适、安全,我们设计并制作了特殊体位上肢托臂板,自2002年7月至2006年1月经258例手术患者使用,效果满意,现将制作及使用方法报告如下.

  •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特殊体位的安置及护理

    作者:符利君;吴怀兰;张南南;李贵萍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具有在显微镜下操作,手术部位深,术野狭窄,手术精细,时间长等特点.准确的体位不仅易于术野的暴露,而且易于医生操作准确方便,更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1].侧斜位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较为复杂的一种体位,适用于颅后窝手术、桥小脑角手术、枕部手术等[2].我院从1998年10月至2004年6月,在62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采用侧斜位摆放方式,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脑恶性胶质瘤术后间质内化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红卫;宁伟东;马选鹏

    脑胶质瘤为颅内恶性肿瘤,复发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一直是神经外科中难治性疾病之一[1].由于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且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手术不可能将其彻底切除,术后常有复发,单纯手术治疗平均生存期仅6个月.因此,近年来脑胶质瘤术后行放化疗,特别是局部用药的间质化疗研究成为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2-3].本研究对41例恶性胶质瘤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后,在瘤腔内放置明胶海绵+Ommagy化疗囊,术后2周开始应用盐酸尼莫司汀(ACNU)行间质内化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在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治疗探讨

    作者:赵玉琦

    目的:对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在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疗效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所有患者治疗后没有死亡病例,术后随访8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评价

    作者:李俊明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良好率为8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颅内感染、创口感染和脑血管痉挛并发症发生率为1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比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更好,但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更好,安全性更高,临床上治疗颅内动脉瘤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 适应神经内镜手术的双极显微剪刀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作者:邱永明;杨修;林毅兴;罗其中;樊翊凌;葛建伟;刘泽

    随着微创神经外科的发展,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已经成为当前标准神经外科手术之一[1].而研制适合神经内镜下的手术器械仍然是国内外需要加强的工作[2],特别是国内的神经外科界.我们自1998年开始进行神经内镜手术,根据手术经验和需要研制双极显微剪刀,并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颅眶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

    作者:李宏;李景荣;宋国祥

    目的 研究同时侵犯颅内和眶部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与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102例经临床分析与影像学检查而获诊断的病例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并根据术中冰冻活检的结果采取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术中对需要保留视力的患者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监测.全组病例中,肿瘤位于前颅凹-眼眶67例,中颅凹-眼眶26例,前颅凹-中颅凹-眼眶9例.其中91例(89.2%)出现突眼、视力下降、眼肌麻痹等视器症状.62例(60.8%)有头痛、头晕等颅内压增高表现.结果 本组81例(79.4%)肿瘤获手术全切除,21例(20.6%)为次全切除,无死亡病例.对93例经信访或门诊随访6个月至14年(平均5.6年),70例(75.3%)恢复满意,7例(7.5%)复发,余16例(17.2%)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结论 颅眶沟通肿瘤同时侵犯颅内及眼眶,多以视器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手术人路并根据术中冰冻活检的结果指导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该类肿瘤,预后良好,术中采取F-VEP监测,可以减少手术对视神经的损伤.

  • 脊髓终丝血管畸形的手术和栓塞治疗初探

    作者:洪韬;张鸿祺;彭超;支兴龙;何川;叶明;柳江;王志潮

    目的:分析脊髓终丝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6例终丝血管畸形(由脊髓前/后动脉供血,病变位于脊髓圆锥以下的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畸形,并且不合并其他部位的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例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手术和(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手术前和手术后1年行脊髓功能Aminoff&Logue量表评分和MRI检查。结果患者均为男性,表现为双下肢无力和二便障碍(4例),病程平均(17±5)个月。6例病理类型均为动静脉瘘,供血动脉包括腰动脉、髂内动脉和骶正中动脉。对6例患者行Onyx胶栓塞治疗2例,手术治疗3例,栓塞联合手术治疗1例,均达到解剖治愈。1年后Aminoff&Logue评分改善[术前(3.8±1.9)分,术后(2.8±2.0)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肌力评分3例改善,2例不变,1例加重;二便功能2例改善,2例不变。结论终丝血管畸形是一种罕见的脊髓血管畸形,栓塞和手术治疗可达到解剖治愈的效果,虽只能部分恢复或不能恢复脊髓功能,但可阻断脊髓功能的继续恶化。

  • 后颅窝肿瘤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护

    作者:李天栋;白红民;王国良;李建亭;麦小红;王伟民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2001年2月至2002年7月间入院的后颅窝肿瘤20例,平均年龄28.6岁.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静脉全麻,诱导用异丙酚、芬太尼、司可林,维持用异丙酚+利多卡因+氯胺酮.采用美国Nicolet Endeavor Bravo型术中监护系统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所有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

  • 全国神经内镜临床应用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冯华;王宪荣

    由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的"全国神经内镜临床应用研讨会”于2001年4月26日~28日在广西北海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神经外科医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有关厂商也介绍了国外新脑内镜设备.会议由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张亚卓教授和<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主任李立教授主持.张亚卓教授首先介绍了神经内镜的研究进展,对神经内镜的过去、现状及未来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分析,从神经内镜手术、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及神经内镜控制的神经外科手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报告.随后张亚卓教授重点报告了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的经验.哈尔滨医科大学刘恩重教授从神经内镜应用解剖、内镜手术方法技巧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报告,强调了SPECT在交通性与梗阻性脑积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是国际公认的梗阻性脑积水治疗首选方法,与会代表对内镜下造瘘的方法与技巧进行认真的讨论.广东省人民医院詹升全副主任医师、李昭杰主任介绍了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重点对脑室内病变及透明隔囊肿等内镜手术进行了探讨.上海市东医院神经外科张雪明教授结合美国访问所见,介绍了经蝶垂体瘤手术内镜研究进展与手术经验.大庆油田总医院神经外科王智主任介绍了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外科治疗颅内动脉瘤及内镜控制下颅内蛛网膜囊肿切除术.海口市人民医院曹作为教授报告了内镜下锁孔技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深圳市人民医院吴耀晨主任报告了半导体激光在神经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上海仁济医院邱永明副教授介绍上眉弓上锁孔手术的应用解剖研究结果.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刘睽介绍了脊髓内镜手术研究进展.北京天坛医院高鲜红报告了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与脑囊虫病的经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庆医大附一院、华西医大、山西医大、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等单位的代表也介绍了神经内镜手术的经验与体会.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还为与会代表播放了大量的神经内镜手术录像及多媒体资料,使与会代表真实地感受到了神经内镜的微创手术过程,尤其对初步接触神经内镜手术的神经外科医师有很大帮助.与会代表经过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微侵袭外科技术是新世纪神经外科的发展方向,神经内镜外科是微侵袭神经外科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我国在单纯神经内镜外科已逐渐在全国普及.从会议报告的论文分析,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哈尔滨医大一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单位在神经内镜手术方面无论数量与质量均走在国内前列,已成为神经内镜手术的培训基地,我国神经内镜手术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平,但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神经内镜控制的神经外科手术、锁孔外科手术、影像导航内镜手术与神经内镜临床应用解剖等方面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张亚卓教授代表与会代表进行了总结,强调神经内镜手术医师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必须有一定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基础,必须经过系统的神经内镜手术培训,在内镜手术中必须重视对出血的预防;必须重视对神经内镜手术影像学资料的收集与随访,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此外还应加强神经内镜设备与手术器械的研制,与内镜厂家联合开发新产品.1后,部分专家参加了<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神经内镜专辑定稿会.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对促进新世纪我国神经内镜的发展有很大作用.

  •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海滨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在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庄河市中心医院接受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21例,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囊性肿瘤18例均采用全切除术,实质性肿瘤3例采用全切除术。术后随访3年,19例治愈并恢复正常生活,治愈率为90.5%;2例术后1年复发,复发率为9.5%,经二次手术全部治愈。2例患者出现脑积水,1例出现颅内感染,3例发生脑脊液漏,5例出现共济性失调。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效果良好,复发率和死亡率较低,且并发症少。

  •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赵洪波;张立杰

    目的 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辽宁省营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40例)与乙组(41例).甲组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乙组患者给予血管内介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乙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80.0%,并发症发生率是20.0%,乙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是58.5%,并发症发生率是2.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疗法各具优势,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进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 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 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作者:袁红刚

    目的 探究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月接收的9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加以研究,按照不同的医治方法分成两组,给予血管内介入医治的48例患者设对照组,而给予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医治的48例患者设研究组,对比两组生存质量、医治效率、并发症状况.结果 研究组生理职能、躯体疾病、情感等评分(30.42±4.67)分、(39.58±3.83)分、(38.82±3.75)分均比对照组高,恢复良好率81.25%比对照组58.33%高(P<0.05),但是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医治可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医治疗效.

  • 功能区胶质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目的:观察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功能区胶质瘤患者4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率、住院天数、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并发症率为17.4%、住院天数为(15.3±2.6)天,皆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功能区胶质瘤临床疗效显著,其并发症率少、疗程短、患者愈后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心民;李旭琴;熊文德;刘佳

    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脑深部病变,或者病变组织与正常脑组织外观极为相似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国内外先后出现术中MRI、脑立体定向系统及神经导航系统的应用,但由于脑立体定向操作耗时费力,神经导航装置过于昂贵和复杂以及术中发生脑移位[1-2]而影响定位的准确以及可靠性和手术的安全性,使立体定向及导航的应用受到限制.而术中应用超声因其方便、安全,可实时精确定位而广泛应用.

  • 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绪新;孙丕通;邓东风;高宝山;李彦钊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疗法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而试验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试验组[(89±4) mL 比(152±8) mL],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试验组[(85±6) min比(146±8) min,(13.3±2.3) d比(19.7±3.6) d](P<0.01);试验组患者疾病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82.0%(41/50)比58.0%(29/5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试验组[4.0%(2/50)比20.0%(1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治疗,血管内介入疗法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更好,而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具有更高的疗效,两种方法均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因此,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5例嗅沟脑膜瘤的手术体会

    作者:李强;刘洋;韩彦武

    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对5例嗅沟脑膜瘤进行治疗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全切4例均无复发;大部分切除1例,至今尚无颅内压增高,完全恢复了正常工作.头痛3例全部消失;视力损害4例,恢复正常1例(25%),有改善者3例(75%);精神异常3例,2例恢复正常,另1例有显著改善.结论:应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治疗嗅沟脑膜瘤.

  • 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国平;黄蓉

    目的 探究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动脉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组(n=60,血管内介入疗法)及手术组(n=60,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介入组恢复良好率明显低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这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异,临床上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选择.

98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