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

    作者:张良文;宫杰;张源;李峰;苏万东;杨扬;刘玉光;朱树干

    眼眶和颅腔以额骨、蝶骨相隔,以视神经管、眶上裂相通,发牛在眼眶或颅底的肿瘤可通过以上结构相互蔓延,形成眶颅沟通肿瘤.此类疾病病种繁多,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相对于眶内肿瘤而言,颅眶沟通肿瘤因颅眶交界区域血管神经走行复杂,单纯的开眶手术往往很难切除颅内部分肿瘤.自199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们采取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共25例,现将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 颅眶沟通肿瘤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

    作者:李宏;李景荣;宋国祥

    目的 研究同时侵犯颅内和眶部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与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102例经临床分析与影像学检查而获诊断的病例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并根据术中冰冻活检的结果采取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术中对需要保留视力的患者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监测.全组病例中,肿瘤位于前颅凹-眼眶67例,中颅凹-眼眶26例,前颅凹-中颅凹-眼眶9例.其中91例(89.2%)出现突眼、视力下降、眼肌麻痹等视器症状.62例(60.8%)有头痛、头晕等颅内压增高表现.结果 本组81例(79.4%)肿瘤获手术全切除,21例(20.6%)为次全切除,无死亡病例.对93例经信访或门诊随访6个月至14年(平均5.6年),70例(75.3%)恢复满意,7例(7.5%)复发,余16例(17.2%)有不同程度后遗症.结论 颅眶沟通肿瘤同时侵犯颅内及眼眶,多以视器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手术人路并根据术中冰冻活检的结果指导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该类肿瘤,预后良好,术中采取F-VEP监测,可以减少手术对视神经的损伤.

  • 蝶骨大翼切除在颅眶沟通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天明;付继弟;邱锷;赵景武;刘浩成

    临床资料回顾1998年2月至2003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36例视神经轴外侧颅眶沟通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1岁~67岁,平均38岁;病程2个月至7年,平均17个月;肿瘤病理类型:脑膜瘤13例,泪腺恶性肿瘤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7例,转移癌4例,神经鞘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各2例、骨化纤维瘤1例,共计3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临床表现:突眼29例,占首位,余依次为疼痛17例、眼球运动障碍12例、视力视野障碍¨例,鼻钮5例均为鼻咽纤维血管瘤,鼻塞2例、面部感觉障碍1例为三叉神经纤维瘤.常规检查方法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眼科学检查,头颅MRI及CT扫描,颅底CT骨窗像扫描.影像学检查对判断肿瘤累及颅底范围、确定手术入路十分重要(表1).部分患者经颈动脉造影或鼻窥镜活检.

  • 7例经额颞眶颧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的术后护理

    作者:霍玉霞

    总结7例经额颞眶颧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的术后护理.术后重视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眼部护理、脑脊液鼻漏护理以及引流管管理,同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特殊并发症发生.

  • 颅眶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徐伟;徐启武;鲍伟民;高亮;朱卫

    颅眶交界区过去曾被认为是手术禁区,此区域肿瘤的全切除率很低,术中血管神经、眼外肌极易受损,是神经外科领域的一个难题. 近年来,我们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对颅眶沟通肿瘤进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眶颅沟通肿瘤52例诊治体会

    作者:厉庆德;钱忠心

    目的:为了明确眶颅沟通肿瘤的性质和范围以确定手术方法.方法:从患病的年龄、眼别、病程、视力、疼痛、突眼、眼球运动等情况以及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病变涉及的范围.结果:良性肿瘤多有无痛性眼球突出,早期视力好,晚期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疼痛性突眼或疼痛性肿块,发展快,视力下降较早且显著,甚者短期内失明常为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响视力的眶内肿瘤多见于神经源性肿瘤、眶内恶性肿瘤和眶尖良性肿瘤.结论:经眼科入路切除眶内肿瘤往往因手术野小,暴露困难而影响肿瘤切除的彻底性.特别是肿瘤向颅内蔓延更不能达到肿瘤全切除,唯有经颅眶入路才有利于肿瘤全切除.而经颅眶入路的关键是低位额骨瓣或低位额颞骨瓣.

  • 经颅入路颅眶沟通肿瘤切除临床报告

    作者:吴勇;周炳华;李勇;欧阳林晖

    目的探讨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的途径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颅入路颅眶沟通肿瘤手术切除治疗34例资料,并对手术适应范围进行探讨.结果19例眶源性肿瘤,其中17例患者手术全切后痊愈,2例次全切以保留视力.15例颅源性肿瘤,其中7例良性肿瘤全切,术后未复发;5例视神经胶质瘤行球后至视交叉前切除,1例颅内复发行放疗;3例视神经胶质瘤姑息处理,术后放疗效果差.结论颅眶沟通肿瘤经颅入路切除可增加治愈率,减少术后复发,早期手术可增加肿瘤全切率.

  • 经眶—翼点入路切除颅眶沟通性肿瘤32例手术并发症分析

    作者:邵峰;李钟铭;杜长生;牛建星;王建祯

    目的 观察经眶—翼点入路切除颅眶沟通性肿瘤手术并发症,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 32例颅眶沟通性肿瘤,经眶—翼点入路开颅手术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28例肿瘤完全切除,4例因肿瘤侵及海绵窦或包绕颈内动脉实行大部切除.随访时间4个月~2a,1例患者视神经损伤视力丧失,3例视力下降未恢复,9例患者动眼神经麻痹(一过性7例、永久性2例),7例眼球运动障碍未恢复,4例眼睑下垂术后6个月内未缓解,1例瞳孔散大,1例脑脊液漏.结论 经眶—翼点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视力丧失和下降是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其他主要的术后并发症有动眼神经麻痹、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瞳孔散大.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术中操作技巧为主要因素,还与手术入路以及肿瘤的部位、性质、肿瘤累及的范围有关.

  • 颅眶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现状

    作者:柏明涛

    颅眶沟通肿瘤的外科治疗涉及多种手术入路,应针对肿瘤主体部位、大小、侵及方向、供瘤血管及其周边重要毗邻结构的不同,而采取合适的手术入路[1].熟悉颅眶沟通肿瘤的生长方式是选择手术入路的解剖基础.杜长生等[2]总结颅眶沟通肿瘤的主要沟通通道有3个:①眶-视神经管-颅通道;②眶-眶上裂-颅通道;③眶-骨质破坏-颅通道.颅眶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入路和颅底重建两部分.本文就颅眶沟通肿瘤的手术现状分析如下.

  • 颅眶沟通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及颅底缺损修复

    作者:刘志雄;刘运生;袁贤瑞;方加胜;刘劲芳;刘宏伟;王延金;武晋廷;黄俊强;周健

    目的 探讨颅眶沟通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35列患者根据肿瘤主体位置、大小和性质不同分别采用眶翼点入路(5例)、眶颧额颠(12例)入路和额眶入路(18例)进行显微切除手术.肿瘤切除后对前颅底骨质的缺顿,分别采用游离骨膜加生物胶、带蒂额帽状腱膜瓣、带蒂颞肌筋膜瓣以及汰板加带蒂额帽状腱膜瓣等方法 进行颅底缺损的修复.结果 手术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7例.手术后无脑脊液漏、搏动性突眼及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35例患者3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10年.其中25例眼球突出患者22例术后恢复正常,3例明显减轻;26例视力视野损害患者22例术后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4例无明显变化;22例眼球运动障碍者术后18例灰复正常或明显改善,2例无变化,2例加重.结论 肿瘤主体位置、大4、和性质是决定选择不同手术入路的关键.术后根据前颅底骨质缺损的位置和范围不同,分别选择不同材料的修补方法 能避免术后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显微外科治疗8例颅眶沟通肿瘤

    作者:刘荣耀;赵丙纯;孙丕通;张继清

    颅眶沟通肿瘤不多见,我院自1993~1999年共收治颅眶沟通肿瘤8例,报道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