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视神经管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蔡林洪;唐育红

    视神经管是连接颅与眶的主要通道,是视神经通往颅内的狭窄地带,具有骨壁薄、位置深、管径窄等特征,是临床上进行眼眶检查的难点.外伤性失明的主要原因为视神经管骨折.近年来,随着螺旋CT技术的发展进步,使得视神经管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正常成人视神经管解剖径线影像学测量

    作者:彭东;宦怡

    目的:通过在影像图像上对视神经管各解剖径线的测量,加深对视神经管解剖的认识,对视神经管及视神经的各类病变起指导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正常无眼部及相关疾病成人50例(年龄18~60岁,男女各25例)行眼眶CT扫描,图像传入 Vitrea 后处理工作站,行 MPR 和3D 重建,测量其径线长度。结果:内壁右(12.69±2.10)mm、左(12.43±2.40mm),外壁右(10.23±1.74)mm、左(10.15±1.72)mm,上壁右(10.08±1.89)mm、左(10.17±1.71mm),下壁右(7.42±1.71)mm、左(6.86±1.59)mm;右眶口上下径(5.96±1.21)mm、左右径(4.83±1.08)mm,左眶口上下径(6.16±0.88)mm、左右径(4.93±1.25)mm,右中部上下径(4.22±0.54)mm、左右径(3.74±0.41)mm,左中部上下径(4.08±0.38) mm、左右径(4.15±0.28)mm,右颅口上下径(4.28±0.77)mm、左右径(5.36±1.04)mm,左颅口上下径(4.16±0.75)mm、左右径(5.27±1.07)mm。结论:视神经管测量必须薄层高分辨率扫描,并用骨算法重建,数据才准确;测量中必须左右分开测量,并结合斜冠状位和斜矢状测量才准确;视神经管四壁中,内侧壁长也薄,也是经常发生骨质缺损的部位;视神经管眶口呈竖椭圆形,中部呈圆形,颅口呈横椭圆形。

  • 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应用解剖

    作者:王洪杰;彭波;苏刚;郭军旗;朱庆林

    目的:观察及测量视神经管区的有关解剖结构,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利用显微解剖方法对成人尸体头颅、带硬膜的成人颅底标本各10具、成人颅骨标本10具进行观察及测量.结果:(1)视神经管上壁、下壁、内侧壁、外侧壁的长度分别为(9.89±1.46)mm、(6.45±1.59)mm、(12.03±1.74)mm、(7.85±1.63)mm;颅口及眶口四壁的厚度不同,视神经管中轴与颅正中矢状面的夹角为(38.06±5.36°),与颅冠状面的夹角为(21.13±4.86°).视神经管上壁后部,由硬脑膜反折形成镰状韧带,其宽度(前后径)为(1.98±0.33)mm.(2)视神经管颅口至眉间的距离为(64.18±4.83)mm;视神经管颅口至翼点距离为(52.32±2.83)mm.(3)ACP为视神经管外侧壁,其根宽(11.96±0.58)mm,ACP全长(9.69±0.46)mm.结论:本文所测视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的相关参数为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 视神经管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作者:杨有雄;廖建春;陆勤康;张建耀;党瑞山;纪荣明;刘环海;王惠云;江涛;严皎娜;曹澄

    目的:研究视神经管的显微外科解剖,为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例共30侧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视神经管标本,观测下列参数.(1)视神经管的长度和视神经管各壁及硬膜鞘的厚度;(2)视神经管中轴与颅正中矢状面、颅冠状面的夹角;(3)视神经管及视神经在眶口、管中部、颅口的垂直径、横径,并计算其横截面积;(4)视神经管内侧壁的毗邻结构及视神经与颈内动脉、眼动脉的关系.结果:视神经管的内侧壁长,平均长度(11.61±1.58)mm;视神经管横截面积在眶口处大,为(22.05±3.47)mm2;视神经横截面积在颅口处大,为(10.62±2.34)mm2.结论:(1)视神经管眶口处对视神经的膜性束缚力大;(2)当打开视神经管骨壁后,鞘膜切开应选择内侧壁内缘稍上方.

  • 与鼻内窥镜手术有关的眶尖区解剖及临床应用

    作者:鞠建宝;于海玲;刘丰春;单涛;刘云超

    目的:为鼻内窥镜手术路径提供应用解剖学数据和资料,以利于临床手术的成功开展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30例随机选取的国人成人无病损的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男21例,女9例),依经鼻腔鼻窦内窥镜下眶尖部手术的相同体位和路径,逐层解剖并测量各解剖标志的深度、仰角、外偏角和旁开距等,观察其正常解剖和变异情况.同时,采用"FV"线为轴位扫描基线进行扫描并对图像径"Sharp"加工处理.结果:①视神经管眶口和颅口内上壁距前鼻棘的距离分别为62.01±5.51mm和68.23±5.82mm;②眶口内上壁和颅口内上壁与鼻底平面的仰角(前鼻棘为基点)分别为38.77±5.71°和34.08±4.94°,随着深度增加,仰角逐渐减少;③眶口外上壁和颅口外上壁与自前鼻棘的颅正中线的外偏角分别为13.25°±1.15°和8.87±0.94°,随着深度增加,角度越来越小,并向中线靠近;④眶口与颅口离颅正中矢状面的旁开距分别为(1/2)32.01±2.20mm和(1/2)22.94±2.00mm;⑤眶口和颅口外上缘与自喙突的正中矢状线的外偏角分别为26.39±1.87°和26.63±2.84°.结论:①眶尖部和视神经管的CT扫描,应以"FV线为轴位基线,进行2mm连续断层扫描.②经鼻腔鼻窦内窥镜下眶尖部手术,应以经筛窦、蝶窦、眶尖和视神经管入路为便捷和安全的入路,以视神经管内侧壁中段为视神经管开放的佳入口.

  • 视神经血供应用解剖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云霞;许家军

    视神经起于视盘,向后穿过脉络膜及巩膜筛板出眼球,经视神经管进入颅内至视交叉前角止,全长约42~47 mm,可分为球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四部分.眶内肿瘤或视神经手术中若损伤视神经的血供,严重者可导致失明.关于视神经血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相关的报道.视神经各段的血供分布各有差异,现综述如下.

  • 鼻眼相关外科中视神经管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

    作者:刘环海;廖建春;党瑞山;胡国汉;邓彬华;王君玉;胡建道;范静平

    目的:为经鼻内镜下鼻眼相关外科手术中避免损伤视神经、眼动脉,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下对20(男12、女8)具成年尸头的视神经管进行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结果:视神经管内侧壁与鼻窦的毗邻类型有5种.视神经管长为(11.74±1.80)mm,内侧壁中点厚度(0.67±0.32)mm,视神经管颅口间距为(15.39±2.04)mm,视神经眶口间距为(23.85±2.31)mm.结论:掌握视神经管、眼动脉的形态、变异类型及毗邻结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眶颅沟通瘤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谢晓清;向明芳;田仁娣;王芳玉;付正英;肖定群

    眶颅沟通瘤指源发于眼眶的肿瘤突破前颅底或经视神经管、眶上裂长入颅内形成的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眼部和颅内的症状和体征.手术切除瘤体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眼眶与颅腔解剖关系密切,眶顶即为前颅底的一部分,并经视神经管、眶上裂相交通,手术条件要求较高,术后并发症也较易发生;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及早处理各种并发症,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病人生存质量非常重要.

  • 彩超诊断右眼眶海绵状血管瘤1例

    作者:江春光;郭华铭;张安晋;朱昆生

    患者,女性,12岁.发现右眼向前下方突出 2年,近感突出明显,活动受限,来院就诊.偶有上眼睑发红,无眼痛、头痛,怕光、流泪、视力下降,低头时右眼突出度无明显增加,上转受限.超声所见:右眼眶见大小为3.3 cm×2.6 cm的实性光团,边界清楚,边缘圆滑,内部回声欠均匀,呈网格状,见多个中、强回声光斑其后伴淡声影,大小约0.2~0.4 cm.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肿块内见多处血流信号,PW(脉冲多普勒)可测及多个波形不同的动、静脉血流频谱,大流速明显差异约5.71~22.53 cm/s,RI(阻力指数)大于7.0,眼动脉血流速度为24.5 cm/s,较正常人测量值稍低.CT平扫:见右眼眶球后上方有一3.5 cm×3 cm的包块,边界清楚,内见散在钙化点,大小不一,眶壁有压迫性骨质吸收.增强扫描见包块前部有1.2 cm×0.7 cm结节状强化区,无明确血管影像显示,余强化不明显,视神经管无扩大,鞍区无占位.超声提示:右眼球后占位性病变.考虑:1.海绵状血管瘤(图1、2);2.眶内畸胎瘤.住院行右眶前路开眶肿瘤摘除术,术后取出静脉石为1~5 mm大小7枚.病理报告:海绵状血管瘤(肿瘤内含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窦).

  • 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管关系及其CT表现

    作者:唐兴国;刘宏伟;李斌斌

    目的 探究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管关系及其CT表现.方法 搜集70位正常人的资料,使用CT进行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管扫描,58例进行横断层加冠状扫描,32例横断层扫描后加冠状扫描,观察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管关系及其CT表.结果 根据后组筛窦蝶窦的位置关系,有蝶上型21侧(15%),蝶侧型52侧(36.43%),蝶前型67侧(47.86%).根据后组筛窦和视神经管的位置关系有管周型9侧(6.43%),蝶鞍型15侧(10.71%),管后型18侧(12.86%),管口间型32侧(22.86%),管前型66侧(47.14%).结论 通过CT扫描能够观察副鼻窦和视神经管,准确显示视神经管和周围结构的立体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 双层壁视神经管视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赵景武;闫钟钰;常青林;白凤阁;宋维贤;张天明

    目的 探讨双层壁视神经管时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经CT证实双层壁视神经管的6例视神经损伤患者,经药物、手术及视力康复训练的临床资料,分析CT、视觉诱发电位、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6例患者中4例为完全双层壁视神经管,2例为部分双层壁视神经管,其中4例见视神经管骨折;6例患者视力均好转,且3例视力达到0.1.结论 患者为双层壁视神经管时,视神经损伤程度轻,经药物、手术及视力康复训练后,视力恢复较好.

  • 经颅硬膜外入路双层壁视神经管减压术的研究

    作者:赵景武;董浩;吴江平;宋维贤;张天明

    目的 探讨经颅硬膜外入路治疗双层壁视神经管视神经损伤中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6例经CT证实双层壁视神经管的视神经损伤患者,经颅硬膜外入路,切除气化筛窦构成的眶上壁至视神经管眶口,显微镜下切除气化的视神经管上壁,切断筛后动脉,自额筛缝之前咬除眶尖骨质及视神经管上壁、内侧壁和外侧壁,减压周径大于1/2而小于3/4,未剪开视神经鞘,封闭蝶窦及后组筛窦的漏口.结果 6例患者均有效,其中3例视力达0.1及以上,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结论 经颅硬膜外入路双层壁视神经管减压术是针对视神经管变异为双层时的有效治疗,具有减压范围充分的特点.视神经损伤患者为双层壁视神经管时应积极手术治疗.

  • 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

    作者:张良文;宫杰;张源;李峰;苏万东;杨扬;刘玉光;朱树干

    眼眶和颅腔以额骨、蝶骨相隔,以视神经管、眶上裂相通,发牛在眼眶或颅底的肿瘤可通过以上结构相互蔓延,形成眶颅沟通肿瘤.此类疾病病种繁多,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相对于眶内肿瘤而言,颅眶沟通肿瘤因颅眶交界区域血管神经走行复杂,单纯的开眶手术往往很难切除颅内部分肿瘤.自199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们采取经颅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共25例,现将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 颅骨骨纤维结构不良手术全切及数字化三维重建

    作者:梁鹏;杨世春;武宏杰;刘祥玉;吴佳宁;徐小平;孔凡勇;赵世光

    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少见的骨性间质形成异常的疾病,颅面骨骼受累占25%~30%.病变全切除后颅底重建比较困难,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对8例此类患者进行了广泛的病变切除,包括眶壁、颅底和视神经管,采用全数字化三维成形进行颅骨和颅底重建,现报告如下.

  • 颈内动脉床旁段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杨新宇;杨树源

    颈内动脉床旁段包括海绵窦段、床段和眼段[1].其周围结构复杂,包括前床突、内外硬脑膜环、视神经、眼动脉和海绵窦等.颈内动脉床旁段动脉瘤手术常涉及磨除前床突、打开视神经管、打开硬脑膜环等操作,以便直接暴露动脉瘤颈.因此,正确诊断颈内动脉床旁段动脉瘤,设计恰当的手术方式,对成功治疗颈内动脉床旁段动脉瘤至关重要.

  • 显微手术治疗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附51例报告)

    作者:董浩;康军;赵景武;张家亮;李永;赵尚峰;傅继弟

    目的 探讨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治疗、效果及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51例,均行骨纤维异常增生切除,治疗性视神经管开放减压术35例,预防性视神经减压术14例,单纯骨纤维异常增生切除2例.结果 51例患者术后均随访1~8年,平均5.2年,治疗性视神经减压有效率88%(31/35),预防性视神经减压术后视力均稳定在术前水平,无视力减退及明显副损伤.患者面容效果均改观明显.结论 对于颅颌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伴有视力下降急性病程的患者,建议立即进行手术;术前、术后眼动脉B超可有效评估预后;预防性视神经减压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 外科治疗颅骨纤维性结构不良

    作者:殷大力;刘浩成;张天明

    骨纤维性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是一种少见的、非遗传性疾病.它可累及颅骨或全身多处骨,发生在颅骨者常导致视神经管狭窄而引起相应症状.

  • 翼点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

    作者:刘滨生;连玉峰;司海英;焦贵仁;李云龙

    一、临床资料本组病历8例.男6例,女2例,年龄均在20~50岁之间.致伤原因:坠落伤4例,车祸伤2例,撞击伤2例.受伤部位:右颞2例,左颞2例,右额2例,右额颞2例.

  • 经筛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

    作者:洪国良;岳树源;杨新宇;张建宁;钟跃

    一、资料和方法本组8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13~33岁,平均22.1岁.其中右侧视神经损伤5例,左侧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9.8h.术前完全失明(黑蒙)1例,存光感3例,1米内数指3例,视力下降明显且视物模糊1例,所有病人入院时神志均基本清楚.

  • 经颅硬膜外入路骨纤维发育不良性视神经管狭窄减压术疗效分析

    作者:赵景武;汪东生;常青林;董浩;李静;白凤阁;张天明

    目的 探讨视神经管狭窄减压术治疗累及视神经管的骨纤维发育不良的机制、方法、效果及时机.方法 对18例以每侧眼为单位患者行视力、CT、眼底像、OCT检查,手术组21侧行经颅硬膜外入路,其中19侧切除视神经管上壁、外侧壁和内壁病变,另有2侧切除视神经管眶口病变;非手术组15侧随访,其中1侧视力下降后手术.对不同组的视力变化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 治疗性手术组15侧,视力有效率14/15,预防性手术6侧,视力不变(P=0.012),视神经管再次狭窄5侧,其中视力下降1侧(P=o.080).OCT改变符合筛板压力失衡原理.结论 在筛板压力失衡原理指导下,采取经颅硬膜外入路切除视神经管上壁、外侧壁和内壁病变,预防视神经二次损伤效应,可以改善和稳定视力.

144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