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의학구생학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8199
  • 国内刊号: 32-15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280
  • 曾用名: 金陵医院院刊杂志;金陵医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研究生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易学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基因芯片技术在垂体腺瘤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马驰原;史继新

    基因芯片是能从标本中高通量获取遗传信息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基因芯片已初步应用于垂体腺瘤的发生机制、肿瘤的年龄相关因素及常规治疗的分子机制等方面,增进了人们对于垂体腺瘤的认识.但基因芯片从实验室研究推向临床应用尚需技术上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垂体肿瘤
  • 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孙敏;刘超

    随着人们对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认识的深入,胰岛β细胞凋亡问题也渐渐受到临床关注.与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介导的凋亡不同,多种复合因素参与了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的凋亡过程.了解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本质与影响因素有助于人们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2型糖尿病防治方案.

  • 汉坦病毒核衣壳蛋白血清学分型研究进展

    作者:李光玉;白雪帆;杨为松

    汉坦病毒所引起的出血热肾综合征(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是一类以发热、出血、肾损害或肺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疫源地遍及世界五大洲,我国是世界上受其危害为严重的国家,我国流行的主要病毒为HTN型和SEO型.由于这两型病毒的动物宿主、流行特点和所引起的临床疾病轻重程度明显不同,对其进行分型检测非常必要.作者就汉坦病毒核衣壳蛋白在血清学分型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 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芳秋;朱扣军;武建国

    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是一种新的肿瘤筛选技术,它将随机多肽文库表达于丝状噬菌体的表面,使高通量筛选多肽配体变得容易些.该技术在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寻找肿瘤特异性抗原和治疗性靶肽以及在新型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制中都有重要用途.

  • 神经干细胞分化及诱导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舸;田东萍

    神经干细胞(NSC)的分化及诱导是目前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因其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和重大的理论研究意义,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为此,作者从NSC的体内发育、分化开始,到体外培养分化诱导的研究,从内因(基因)和外因(细胞因子、微环境)两个方面对近年来NSC诱导分化研究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 解耦联蛋白2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春妮;刘畅;汪俊军

    解耦联蛋白2(UCP2)是一种新的解耦联蛋白,在体内广泛分布,主要功能是控制ATP合成.UCP2参与肥胖和糖尿病发展,在组织中过表达及基因启动子G/A多态性与肥胖者的β-细胞功能和糖尿病危险有关.

  •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皮肤黑素合成的调控作用

    作者:薛春雨;李蠡;邢新

    皮肤色素异常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问题,目前还无较好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对皮肤色素沉着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近年来,逐步认识到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α-MSH)与黑素的合成有密切关系.α-MSH通过与其黑素细胞表面受体-黑皮素-1受体 (melanocortin-1 receptor,MC-1R)结合,使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的表达增加、活性增强,黑素合成增加并优先刺激优黑素细胞的合成;α-MSH还可促进黑素细胞的增生和树突形成及黑素小体的转运,同时α-MSH对黑素细胞的免疫保护作用及与其他外源性刺激因素协同作用而调控皮肤的色素沉着过程.α-MSH的内源性拮抗剂刺鼠信号蛋白(ASIP)可明显减弱其黑素合成作用,降低皮肤的着色能力.随着对α-MSH调控黑素合成作用的更进一步了解,必将为解决临床上获得性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性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 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沈敏;李兰荪;钱蕴秋;贾国良;王海昌;刘丽文

    目的:超声检测血管内皮硝酸甘油(GTN)依赖性及非依赖性舒张功能,研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120例被检查者均为住院治疗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及硝酸甘油引起的舒张反应. 结果:①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在冠心病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②冠心病组的肱动脉基础内径略大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由血流介导以及硝酸甘油引起的肱动脉舒张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 结论:在冠心病患者和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开展血管内皮功能检查,可为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提供依据,还可作为监测和评估病情变化的指标.

  • 经尾骶部入路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肿瘤

    作者:刘福坤;杨中祥;许哲;姚学权;陈彻

    目的:总结早期直肠癌经尾骶入路的局部切除经验,分析治疗效果. 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3年6月采用经尾骶部入路手术切除直肠下段早期肿瘤的30例患者随访1~8年,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除1例局部复发,2例肺部转移和1例死亡外,其余患者恢复良好.无直肠或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并发症.2例发生直肠吻合口瘘,经治疗后痊愈. 结论:该术式适合中低位早期直肠癌,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但应注意术后定期复查.对部分分化较差、恶性程度高的肿瘤,术后应进行放、化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 骨髓HuD-mRNA表达在小细胞肺癌微转移检测中的意义

    作者:徐小勇;施毅;宋勇;徐崇锐

    目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确诊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骨髓、外周血中HuD-mRNA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探讨其在检测骨髓微转移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病理学确诊为SCLC的初治患者14例,采集骨髓及外周静脉血标本,另以1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及12例良性病变患者的骨髓及血标本为对照组.7例SCLC患者在接受1~2个疗程化疗后再次取骨髓及外周血标本,用RT-PCR法检测所有标本中HuD-mRNA的表达. 结果:SCLC患者骨髓HuD阳性率(57.1%)显著高于非肿瘤对照组(16.7%),P<0.05;但与NSCLC对照组差异不明显(33.3%),P>0.05.SCLC广泛期骨髓HuD阳性率(85.7%)高于局限期(28.6%),P<0.05.外周血标本:SCLC外周血HuD阳性率(42.9%)与非肿瘤对照组(16.7%)、NSCLC对照组(33.3%)比较差异均不显著(均为P>0.05). 结论:SCLC微转移是普遍存在的,骨髓微转移的存在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 手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对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的影响

    作者:陈彻;刘福坤;祁晓平;黎介寿

    目的:研究手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对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的影响. 方法:选择70例胃癌患者,分别在术前动脉介入化疗前和化疗后1、3、5、7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进行化学发光(Ly-CL)和细胞周期动力学检测,观察其化疗前、后的变化. 结果:胃癌患者化疗后24 h Ly-CL迅速降低(P<0.01),低值一般出现在化疗后3~5天,然后逐渐上升,第7天时基本恢复至化疗前的水平(P>0.05).同时淋巴细胞增生指数也有相同的变化,与Ly-CL呈明显的正相关(r=0.61,P<0.01). 结论:测定Ly-CL强度变化可反映胃癌患者在术前动脉介入化疗过程中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可作为患者免疫功能改变的动态观察指标,指导诊断和治疗.

  • 主动脉窦瘤破裂术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处理

    作者:李忠东;景华;李德闽;胡小南;董国华;顾卫东

    目的:总结1989至2002年间3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RASV)患者术中处理主动脉瓣的经验. 方法:患者年龄为9~45(平均26.7)岁.超声心动图提示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27例.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窦瘤破口及合并室间隔缺损均在右心室面予以补片修补,窦瘤颈部予以荷包加固缝合.其中20例患者因瓣叶游离缘被拉长脱垂,致瓣口轻、中度关闭不全,采用瓣缘折叠法修复;11例瓣叶无法折叠修复者,实施主动脉瓣置换. 结果:全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3例发生低心排血量,均痊愈出院. 结论:RASV合并AR不单纯由主动脉瓣脱垂引起,往往合并有窦瘤引发的瓣叶退行性变,术前应做好换瓣准备,对较严重的AR应积极行主动脉瓣置换.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OSAHS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希龙;胡玲;殷凯生;苏梅;毛辉

    目的:探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发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及心肌缺血变化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并发冠心病的中、重度OSAHS且接受CPAP连续治疗3个月以上的患者23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比较、分析清晨的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NO/ET比值、心肌缺血总负荷(TIB)、睡眠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和平均脉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 结果:与CPAP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时清晨血浆NO浓度及NO/ET比值升高非常显著(P < 0.01),清晨ET浓度下降显著(P< 0.05);而且睡眠期AHI及低SPO2亦降低非常显著(P < 0.01),平均SPO2下降显著(P<0.05),心肌TIB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 0.05). 结论:CPAP对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和心肌缺血可起到明显的改善和保护作用.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龙丹;张瑗;鲁刚;葛才荣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Donepezil)治疗三种不同类型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68例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多奈哌齐5 mg,每天1次,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结果:治疗后MMSE分值:老年性痴呆(AD)组明显提高(P<0.01);血管性痴呆(VD)组无明显变化(P>0.05).混合性痴呆组有提高(P<0.05).治疗后ADL分值变化:AD组下降(P<0.05),VD组和混合性痴呆组无明显下降(P>0.05,P>0.10). 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对AD患者及部分混合性痴呆患者认知及记忆功能改善有一定疗效,对VD患者无明显疗效.

  • 瘢痕手术区备皮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

    作者:蒋琪霞

    目的:调查瘢痕区皮肤的细菌种类及分布情况,改进备皮方法并观察其在预防切口感染和促进愈合中的作用. 方法:将49例瘢痕整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4例为常规方法对照组,B组25例为改进方法观察组.每例患者于入院日及备皮前、后作瘢痕区皮肤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观察瘢痕区皮肤细菌生长的种类、分布及备皮前后的清洁、去菌效果,分析细菌生长与瘢痕严重度的相关性.比较术后两组体温变化,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并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瘢痕区皮肤细菌阳性率高达83.33%~88.0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11种细菌的分布与瘢痕严重度无关,但与瘢痕有无破溃有关.两种备皮方法均能减少瘢痕区细菌数量,但B组效果优于A组.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术后1周内体温变化均值B组明显低于A组,而抗生素应用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 结论:改进的备皮方法能更有效地清洁瘢痕区皮肤,去除64%的细菌,而且不引起疼痛,对预防切口感染、促进愈合有积极作用.

  • 正常早期妊娠血浆和绒毛组织中肾上腺髓质素的测定

    作者:阮利红;潘宇;朱凤全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在正常早期妊娠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30例正常早期妊娠和10例正常非妊娠者血浆ADM水平,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ADM蛋白、ADM及其受体mRNA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正常早期妊娠者血浆ADM水平高于非妊娠者(P<0.05).正常早期妊娠绒毛组织中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细胞质中均有ADM蛋白、ADM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 结论:血浆ADM可能参与调节人类早期妊娠母体内环境稳定,而绒毛组织中的ADM可能促进滋养细胞的侵袭和血管系统的建立.

  • DNA多态性诊断额外染色体和46,XX/46,XY嵌合体起源

    作者:崔英霞;王咏梅;姚兵;朱培元;黄宇烽

    目的:了解额外染色体和46,XX/46,XY嵌合体的起源. 方法:用短重复序列(STR)分别对核型为47,XX,+21和46,XX的一对孪生姐妹、47,XY,+13男婴、46,XX/46,XY嵌合体的患儿进行检测. 结果:47,XX,+21和46,XX的孪生姐妹15个STR位点检测显示有8个位点不一致,孪生姐姐的D21S11位点有3个微卫星标记物,其中2个源自母亲.47,XY,+13患儿的D13S317位点有3个微卫星标记物,其中2个源自父亲.46,XX/46,XY患儿8个位点显示父源的2个微卫星标志物,13个位点显示母源的1个标记物. 结论:47,XX,+21和46,XX为双卵孪生姐妹,孪生姐姐额外21号染色体源自母亲的第一次减数分裂不分离.47,XY,+13患儿额外13号染色体源自父亲的第一次减数分裂不分离.46,XX/46,XY患儿检测结果可解释为其母卵子经孤雌分裂产生了2个DNA相同的配子,分别与X和Y精子受精,产生2个合子在发育的早期阶段融合成1个胚胎.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计数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俊贤;贾永前;刘卫平;张文燕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患者骨髓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30例再障、20例正常人、20例增生性贫血分别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CD34免疫组化S-P法检测骨髓中MVD,并检测各自造血组织面积所占百分数. 结果:正常人骨髓CD34和H-E染色MVD无明显差异(P>0.05);再障患者骨髓CD34和H-E染色MVD无明显差异(P>0.05);再障患者病情轻、重者MVD比较有差异(P<0.05);增生性贫血患者H-E染色和CD34标记染色所得MVD,二者比较有差异(P<0.05);正常人、再障、增生性贫血三者骨髓经CD34染色MVD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与骨髓造血组织面积所占百分数成正相关(r=0.74,P<0.05). 结论:CD34染色显示骨髓血管内皮细胞时,其特异性较高;MVD对临床判断再障的病情进展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再障时,骨髓微血管受损伤,微血管数量减少.通过促进再障患者骨髓中微血管增生,改善骨髓的血供,从而诱导造血组织增生,可能会对再障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 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朱亚文;王渭君

    目的:研究面神经与邻近血管之间的关系. 方法:解剖尸体头颅20例40侧:剖开颅盖,去除大脑组织并剖开小脑幕,观察面神经和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并测量其与近血管之间的距离. 结果:60%(24/40)的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相交,距离面神经近的血管87.5%(35/40)是小脑下前动脉,12.5%(5/40)是小脑下后动脉;面神经与近血管的距离为0~5.78(平均为1.14) mm;94.3%(33/35)的小脑下前动脉由基底动脉中下2/3部分发出. 结论:距离面神经近的脑血管多数为小脑下前动脉,其次为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绝大多数自基底动脉中下2/3部分发出.

  • 垂体腺瘤的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产物的研究

    作者:王嵘;史继新;蒋健;刘承基;印红霞;吴波

    目的:研究人类垂体腺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p53、Bcl-2、Bax产物. 方法: 采用TUNEL法检测14例患者垂体腺瘤的细胞凋亡,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7例垂体腺瘤的细胞增殖相关抗原(PCNA)和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表达的蛋白产物. 结果: 14例垂体腺瘤中12例检测到凋亡细胞(85.71%), 其凋亡细胞比例仅占0.1%~8.0%,与肿瘤体积呈负相关,与腺瘤细胞增殖活性关系不密切.凋亡相关基因中Bax阳性率高(92.31%),表达强, p53有2例阳性, Bcl-2仅1例弱阳性.腺瘤细胞Bax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结论:人类垂体腺瘤中存在细胞凋亡.垂体腺瘤中Bax高表达,Bcl-2/Bax比值<1.0,这一细胞内的微环境有利于细胞凋亡的发生.人垂体腺瘤细胞Bax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垂体腺瘤的凋亡活性和其他临床特征(如增殖活性、侵袭性等)无明显相关性.

  • 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光新;吴苏稼;施鑫;赵建宁;王与荣;马捷

    目的:通过有关的动物实验来探讨有关异体骨移植骨愈合的规律,以达到加速异体骨移植骨愈合的目的.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梯度降温、深低温保存的股骨外侧髁植入,在接触的骨面置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基质,以金属螺钉固定;对照组用取下的自体股骨外侧髁原位植入,用与实验组相同的内固定方法固定;术后4、8和12周行大体标本观察,并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BM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异体骨愈合的情况. 结果: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与自体骨相似.BMP染色在新生骨及其周围类基质表达阳性.其愈合是从宿主骨向移植骨,从周围向中央,从哈佛管向其四周逐渐进行爬行替代的过程. 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过程主要通过骨传导实现成骨,骨诱导亦发挥积极作用.使用BMP、合适的内固定、大小适合的移植物,可以使异体骨愈合的过程与自体骨相似.

  • 腺苷A1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对心脏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作者:朱水波;唐瑛;殷桂林;张殿堂;胡健才;张晓明

    目的:了解腺苷A1受体激动剂预处理能否诱发大鼠心脏延迟保护效应,并对其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Z)、缺血对照组(C)和腺苷A1受体激动剂预处理组(A).体外心脏低温缺血180 min,复灌60 min,观察左心室压力变化大速率(±dp/dtmax)恢复率、心肌同工酶漏出量,并以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或逆转录-PCR技术观察TNF-α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结果: A组±dp/dtmax恢复率明显高于C组(P<0.05),心肌同工酶漏出量明显低于C组(P<0.05).A组TNF-α表达水平虽高于Z组,但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 腺苷A1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可诱导大鼠心肌延迟保护效应, 同时下调心脏TNF-α的表达.

  • 经鼻腔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红梅;刘新峰;毛晓薇;陈春富

    目的:探讨经鼻腔(IN)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GF)避开血-脑屏障(BBB)进入中枢的可行性,证实进入各脑区的NGF对急性脑梗死是否具有神经保护效应. 方法:SD大鼠采取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在随机双盲状态下分组予以不同处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经鼻腔和静脉注射NGF后各脑区的NGF浓度,通过行为学评分和测定脑梗死体积来判定IN给予NGF对于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疗效. 结果:IN NGF组嗅球部位的NGF浓度高,达3252 pg/g,其次为海马.嗅球与海马部分的浓度与静脉注射(IV)NGF组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IN NGF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38.8%(P=0.002),IV NGF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IN NGF组的运动平衡功能在脑缺血后24 h和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P=0.02,P=0.04).IV NGF组各项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 结论:IN给予的NGF可以避开BBB的阻碍,进入各脑区和脊髓上颈节段,能够有效地降低脑梗死体积,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效果.

  • 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制作的手术技巧

    作者:张召辉;李玺

    目的:探索建立大鼠胰腺移植模型的手术技巧. 方法:采用经肠道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式;带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供者腹主动脉与受者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者门静脉与受者左肾静脉袖套法吻合,供者十二指肠与受者十二指肠端侧吻合. 结果:89例次手术中51例次手术成功,术后移植胰腺具有内分泌功能. 结论:这种胰腺移植模型制作切实可行,其成功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治疗血管并发症.

    关键词: 胰腺 移植 模型 大鼠
  • 冠状动脉第二对角支病变的心电图改变

    作者:杨晓帆;宫剑滨;江时森;陈锐华;张启高;王立军;彭永平;邹莺

    冠状动脉第二对角支为左前降支的一个较小分支,病变累及的机会少,单独第二对角支作为冠状动脉罪犯病变罕见.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共行冠状动脉造影405例,225例阳性,其中1例为单独第二对角支阻塞,其心电图表现尚未见报道,作者就此进行分析讨论.

  • 肺癌全肺切除58例报告

    作者:王根宏

    1989年1月至1998年6月我院为58例肺癌患者施行了全肺切除术,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患者中男42例,女16例.

  • 脑出血微创颅穿术后血糖的监控

    作者:石理洪;钱小明

    脑出血是常见的危重病症.近年来,我科采用微创颅穿刺血肿清除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术后常出现难以纠正的高血糖、高渗血状态,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2002年4月至12月,我们对15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穿术后采用监测血糖、连续胰岛素治疗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效地控制了颅穿术后的高血糖、高渗血及其他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脑出血 血糖 监控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输入襻梗阻性胆管炎

    作者:张春来;全竹富;李令堂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PDR)术后胆管炎(CPD),是一个易被忽视的少见并发症,而由空肠输入襻梗阻引起的更为少见.CPD确切发病率尚难以估计.据有关资料提示,美国哈佛医学院医疗中心统计其发病率为5%;日本统计资料显示,如将轻症CPD包括在内,其发病率约为30%.国内尚无具体的统计资料.我院近来发生1例,现报道如下:

  • 护生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认知程度的调查及教育对策

    作者:周曼颖;杜益平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医疗机构狠抓自身建设、规范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有力地维护了正常医疗秩序.由于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重的责任,因此也给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对77名临床实习前的护生进行<条例>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护生对此内容掌握较欠缺,通过采取:①调查问卷分析讲评;②专题讲座及案例讨论;③临床老师加强带教等一系列教育措施,使护生对<条例>认知程度大大提高,有力地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为患者服务及自我保护意识,规范了护理行为.

  • 老年医学科医疗安全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者:于正洪;林勇;刘畅

    老年医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的区别在于老年患者的多病性、疾病的不典型性和治疗的特殊性.由于老年患者常同时有多种疾病,在症状和体征方面相互影响,使临床表现变得复杂和不典型.机体衰老退变使老年患者对疾病的反应迟钝,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而且老年人群中,情绪、性格改变差异较大,易产生消极行为,使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加强老年医学科医疗安全管理势在必行,并应列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 不规则抗体引起疑难配血

    作者:栾建凤;周同彬;严京梅;唐秋美;施益群

    不规则抗体是指存在于血清中的非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抗体,它是引起疑难配血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常见原因之一.我科在989例输血患者中发现6例(6‰)存在不规则抗体,报道如下.

  • ECG-6511型心电图机故障检修探讨

    作者:刘保军;朱兴喜

    ECG-6511型心电图机是日本光电厂设计生产的一种便携式单导心电图机.由于它具有抗干扰性能好、操作方便、蓄电池容量较大(2A)和检修方便等优点,所以投放市场以来,较受用户欢迎.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前置放大电路板、键控电路板、主放大器电路板和供电电路板.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启用的ECG-6511型心电图机目前仍能正常使用.在其使用过程中尽管故障率比较低,但故障也会时有发生.作者ECG-6511型心电图机的两个典型故障的原理进行分析和检修,现总结报道如下.

  • 新药介绍

    作者: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z1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