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의학구생학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8199
  • 国内刊号: 32-15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280
  • 曾用名: 金陵医院院刊杂志;金陵医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研究生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易学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对僵人综合征的新认识

    作者:郁文博;陈光辉

    僵人综合征(SPS)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以进行性肌肉强直或僵硬为特征,均明显地影响脊柱和下肢.常与糖尿病和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相关.诊断依靠临床表现、肌电图以及高滴度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以及激素可产生持续的疗效.而苯二氮(艹卓)类、巴氯芬、硫加宾和A型肉毒杆菌毒素可使症状缓解.

  •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弥漫性轴突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乔梁;王汉东

    磁共振弥散成像是通过水分子弥散差异成像,反映水分子弥散运动状态.由于成像原理不同于传统磁共振,故弥散成像对中枢神经纤维束的解剖结构改变较为敏感,从而成为弥漫性轴突损伤诊断的重要技术.弥散加权成像能通过突出弥散效应显示损伤灶;弥散张量成像能反映各向异性矢量,更加敏感地显示损伤灶,并可通过神经纤维束成像显示轴突损伤.弥散成像不仅提高了弥漫性轴突损伤的诊断,还有利于判断伤情及预后.该作者对以上问题作一综述.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砚青;江时森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特异性作用于红系祖细胞的造血生长因子,但新近有证据表明,EPO具有重要的心脏保护功能.啮齿类动物心肌缺血实验显示,EPO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左心室功能;使用EPO治疗合并贫血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尽管EPO在治疗肾性贫血过程中可能有导致血压增高、血栓形成的危险,但EPO治疗心肌缺血和CHF是安全的.目前,对EPO所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路径已有所认识,有可能开辟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途径.

  •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

    作者:葛广勇;赵建宁

    骨性关节炎(OA)是以关节软骨的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软骨丢失为特点的慢性疾病.白细胞介素-1(IL-1)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IL-1特异性的天然拮抗物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作者对IL-1Ra与OA的关系作一综述.

  • 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发展

    作者:吴晓歌;鲁新宇

    蛋白质组学能阐明基因组所表达的执行生命活动的蛋白生物学功能.其研究成果为药物和临床医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作者就近年来国际上重点研究的几类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定性、定量研究中的新进展以及它们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优点和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质谱
  • 亚洲与欧美人群1A型糖尿病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DQ/DR易感基因的比较

    作者:赵旦;王坚

    1A型糖尿病(T1ADM)重要的易感基因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尤其是HLAⅡ类基因DQ/DR.在亚洲和欧美人群中,HLA DQ/DR易感基因的特征为:亚洲人群中DQβ链上第57位的天冬氨酸对T1ADM保护效应不明显.欧美人群中DQ2和DQ8易感性强,亚洲人群中DQ4和DQ9易感性强,而两种人群中DRB1*0301和DRB1*0401均常分别与DQ2和DQ8连锁在一起构成易感性强的单倍型.DQB1*0302、DQA1*0501、DRB1*0401,*0402,*0407均为欧美T1ADM人群的易感基因,但在亚洲T1ADM中并未发现明显的易感性;相反,DQB1*0401在欧美高加索人种中作为保护基因,但在亚洲人群中表现为易感基因,且DRB1*09亦可能与亚洲人群T1ADM相关,但其独立性尚存争议.

  • 常见免疫抑制剂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作者:牛冬梅;张春妮

    一些免疫抑制剂影响了脂质的合成与分解,是导致器官移植术后高脂血症的主要因素.现就目前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与高脂血症关系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前列腺癌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作者:李燕;周志毅;石群立

    病理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对前列腺癌的预后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运用灵敏的诊断方法和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对临床早期发现前列腺癌至关重要.近年来,凋亡相关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判断预后的价值倍受关注.前列腺癌相关的酶或蛋白以及相关激素受体的作用在前列腺癌研究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白细胞介素-18在急性胰腺炎肝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袁柏思;朱人敏

    白细胞介素-18(IL-18)参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并可导致胰腺外器官的损伤,作者就IL-18的来源、活化分泌调节及介导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的机制作一综述.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原发性肾上腺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文;胡卫列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是一类重要的肽类生长因子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原发性肾上腺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现就IGF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与正常肾上腺皮质及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并探讨其在原发性肾上腺肿瘤中可能存在的临床意义.

  • 氯诺昔康对上腹部术后患者血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志宏;刘健;管忍;李伟彦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吗啡组20例,手术结束使用吗啡患者自控镇痛(PCA)泵(负荷剂量0.05mg/kg,冲击剂量1 mg,锁定时间10min,背景剂量为0);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20例,手术结束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同时使用吗啡PCA泵,设置同吗啡组,术后12、24、36 h分次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氯诺昔康预给药组20例,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 mg,手术结束时使用吗啡PCA泵,设置同吗啡组,术后12、24、36 h分次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记录各组术后4、8、12、24和48 h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AS)、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分别随机抽取三组各6例患者,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后2、6、12、24 h的静脉血2ml,测定血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浓度.结果:术后至术后48h,三组患者静息VAS无统计学意义.各时段吗啡总用量:吗啡组均高于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及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而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又高于氯诺昔康预给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患者相似.三组患者术前IL-6、IL-10几乎测不到,术后2h,三组患者血浆IL-10均达峰值,但吗啡组明显低于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及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术后6 h,三组患者IL-6达峰值,其中吗啡组明显高于氯诺昔康术后给药组及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12 h吗啡组仍明显高于氯诺昔康预给药组(P<0.05).结论:术前预给予氯诺昔康可明显减少上腹部术后镇痛的吗啡用量,并减轻术后炎性细胞因子的反应.

  • 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游娜;王继荣;张鹏;鲁一兵;缪珩

    目的:探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中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多态性与肥胖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择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附近高杂合度微卫星DNA多态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探查这一微卫星多态在中国南京汉族人群156例(对照组)与128例肥胖症患者(肥胖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该多态位点存在8种等位基因,CA重复序列分别重复13、14、15、16、17、18、19和20次,病例-对照群体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7.583,P=0.361).但CA18等位基因肥胖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1,P=0.020),可初步认为CA18等位基因与肥胖发生有关.结论: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型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肥胖有一定关系.

  • 氟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童金龙;朱虹;陈龙邦

    目的:探讨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在探测和诊断结直肠癌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全身PET/CT显像结果,临床平均随访时间为15.8个月,确诊依据为再次手术后病理、结直肠镜、多种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68例患者中有55例肿瘤复发、转移,13例无肿瘤复发.PET/CT诊断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为96.4%,特异性为76.9%,准确度为92.6%.8例腹部、盆腔常规CT和(或)B超检查阴性者,PET/CT显像发现1处或多处隐匿性恶性病灶,30.9%(17/55)的患者PET/CT显像发现病灶多于平扫CT和B超,显示广泛转移;11例因PET/CT显像而改变了临床治疗策略,其影响率为16.2%.结直肠癌转移灶的分布以肝、肺、腹膜腔及腹膜后多见.24例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升高,PET/CT显像阳性率为91.7%.结论:PET/CT能灵敏、准确地检出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病灶,对临床治疗决策有重要影响.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脂质水平异常特征

    作者:胡兵;汪俊军;姚茹冰;蔡辉;张春妮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脂质和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探讨RA患者心脑血管病高发生率的机制.方法:选择RA患者55例,其中活动型24例,非活动型31例;对照组60例.同时对受检者血脂、Ox-LD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活动型RA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非活动型RA患者TC、三酰甘油(TG)、LDL-C、apoA Ⅰ、apoB和Ox-LDL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活动型RA患者血脂和Ox-LDL水平较非活动型RA患者水平均有下降趋势,但仅apoA Ⅰ有统计学意义.血沉(ESR)分别与T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apoA Ⅰ负相关;C反应蛋白(CRP)分别与HDL-C和apoA Ⅰ负相关.结论:RA患者脂质和Ox-LDL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炎症反应对脂代谢具调节作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奥曲肽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的作用

    作者:江志伟;黎介寿;李宁;姜军;汪志明

    目的:研究奥曲肽(Octreotide)治疗晚期癌性肠梗阻的作用.方法:晚期癌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常规治疗,即禁食、鼻胃管胃肠减压、镇痛、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n=30)除常规治疗外,使用奥曲肽治疗,剂量为0.1mg,皮下注射,3次/d.观察两组治疗开始前1 d、治疗第4和第7d的鼻胃管引流量.当鼻胃管引流量≤100ml/d时,拔除鼻胃管,同时观察两组的鼻胃管拔除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第4d胃液引流量显著减少[(527±217)ml/d vs(900±249)ml/d,P<0.05)],治疗第7 d进一步减少[(60±143)ml/d vs(525±163)ml/d,P<0.01)];治疗组患者鼻胃管拔除率显著提高(83.3% vs 16.7%,P<0.01).结论:奥曲肽可显著减少胃液的引流量,使大部分患者摆脱胃肠减压,在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奥曲肽 肠梗阻
  •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作者:杨斌;朱小蔚;傅宁华;段哓艳;孟庆欣;刘萍;芮志凤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方法:47例无症状性、体位性或运动性血尿或蛋白尿青少年患者为左肾静脉压迫组,23例尿检正常青少年为对照组,超声测量左肾静脉狭窄段和近肾门段的内径及峰值流速,并计算内径比值(近肾门段内径/狭窄段内径).结果:左肾静脉压迫组的左肾静脉近肾门端内径与狭窄段内径的比值为4.13±2.34,而对照组为2.16±0.56;左肾静脉压迫组狭窄段内径和流速分别为(0.16±0.07)cm/s和(83.3±37.2)cm/s;对照组分别为(0.24±0.09)cm/s和(43.1±10.8)cm/s,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左肾静脉近肾门段内径与狭窄段内径比值>4.0,即可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十分有用的影像学方法.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同时期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E-选择素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马希刚;曹相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的表达与病程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原理,分别检测4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5例COPD缓解期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水平.结果:①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sICAM-1和sE-selecti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缓解期患者(P<0.01).缓解期患者sICAM-1的含量仍高于对照组(P<0.05).②相关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sICAM-1、sE-selectin均呈正相关(r=0.899、0.781,P<0.001).结论:急性加重期ICAM-1和E-selectin升高参与炎症反应,缓解期患者ICAM-1的表达可能与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平滑肌增殖有关.

  • 外源性p27Kip1基因转染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作者:杜莉莉;管晓翔;陈龙邦;王靖华;耿怀成;张群

    目的:探讨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野生型p27Kip1基因质粒DNA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验证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外源性p27Kip1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的影响.结果: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方法证实p27Kip1基因转染MCF-7细胞后存在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阻滞;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细胞增殖明显抑制.结论: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有明显抑制作用.

  • 环氧化酶-2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陈震球;张喜梅;张振玉;朱净;周庆

    目的:检测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及抑制凋亡基因家族成员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利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82例胃腺癌及对应的正常胃组织中COX-2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①COX-2及survivin在正常胃组织中均不表达,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2%及62.2%.②COX-2和survivin表达量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低两者表达量越高,高分化胃腺癌与低分化胃腺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和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

  • 抗-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自身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建立和临床初步应用

    作者:虞伟;张燕;李晓军;武建国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抗体(BlyS-Ab)在临床相关疾病患者中的检出水平,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优化实验反应条件,建立检测BlyS-Ab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并进行方法学考核和临床应用检测,研究血清BlyS-Ab水平与抗核抗体及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结果:BlyS-Ab精密度平均变异系数(CV值)为7.8%,特异阻断抑制试验高抑制率达77.3%.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均有显著增高的BlyS-Ab阳性检出率,而在过敏性紫癜及慢性肾炎和肾病患者中亦发现有较高水平的B1yS-Ab存在,血清BlyS-Ab水平与抗核抗体(ANA)滴度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在所测63例B1yS-Ab阳性患者中,ANA同时阳性者有59例,而64例BlyS-Ab阴性患者中,ANA阴性者为30例,两者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关联和中等程度的一致性(x2=26.387,Kappa=0.404,P<0.001).经与其他单特异性自身抗体对比研究发现,BlyS-Ab与抗双股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干燥综合征A(SSA)、抗干燥综合征B(SSB)及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血清BlyS-Ab的ELISA测定方法,实验结果敏感、特异、可靠.血清BlyS-Ab检测可能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

  • 紫杉醇温敏纳米胶束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靶向治疗作用

    作者:沈泽天;杨觅;禹立霞;钱晓萍;刘宝瑞

    目的:探讨紫杉醇温敏纳米胶束靶向治疗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方法:建立裸鼠BGC-823胃腺癌动物模型48只,随机分为紫杉醇热疗和非热疗组、紫杉醇温敏纳米胶束热疗和非热疗组、温敏纳米胶束热疗和非热疗组、单纯热疗组和等渗盐水组,每组6只,采用尾静脉给药方式,并43℃恒温对热疗组肿瘤部位进行热导向化疗,动态观察并测定肿瘤的生长.结果:紫杉醇温敏纳米胶束热疗组对人胃癌的移植瘤有显著抑制作用,肿瘤体积和瘤重抑瘤率分别为83.9%和81.3%,显著高于紫杉醇温敏纳米胶束非热疗组(43.6%和39.5%)和紫杉醇注射液组(49.6%和54.2%)(P<0.05),而且对正常组织的毒副反应明显减轻.结论:温敏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肿瘤抑制效果,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 高压氧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时间窗研究

    作者:王晓莉;杨于嘉;余小河;谢岷;王霞;刘沉涛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是否可以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的增殖及HBO治疗HIBD的时间窗.方法:采用Rice法制成HIBD模型,分别于HIBD后第3、6、12、24和72h开始给予HBO治疗,1次/d,连续7 d.HIBD后10d,BrdU/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不同时间窗HBO治疗对内源性NSC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Nestin蛋白的表达;HIBD后28 d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密度.结果:HIBD后3、6、12和24h给予HBO治疗,侧脑室室管膜下(SVZ)区BrdU+Nestin+细胞显著增加(P<0.05),损伤侧大脑Nest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IBD组(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HIBD后3、6、和12h给予HBO治疗,海马CA1区神经元丢失较HIBD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HBO治疗可以促进HIBD新生大鼠内源性NSC的增殖,治疗时间窗拓宽至HIBD后24 h可促进NSC增殖,HIBD后72h进行HBO治疗则疗效不显著.

  • 不同途径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作者:余超;吴性江;韩建明

    目的:通过建立兔下肢深静脉血栓模型,研究不同途径抗凝、溶栓治疗兔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同时动态观察D-二聚体(DD)值变化对溶栓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结扎法建立深静脉血栓模型,将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经患侧腘静脉置管抗凝溶栓;B组:经患侧股动脉置管抗凝溶栓;C组:经外周静脉系统抗凝溶栓.每组均给予尿激酶500U/(kg·h)、肝素钠10u/(kg·h),微量泵静脉持续滴注24h,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4、8、12、16、20和24 h测定血浆DD值.24h后造影观察血管再通情况,并观察有无颅内出血、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给药后A、B、C三组的DD水平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A组在12h达到高峰,24h后恢复至溶栓前水平;B、C组均在20h时达到高峰,随后出现下降,24h后仍明显高于溶栓前水平.三组在治疗前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4、8、12、20、24 h与B、C组相同时间点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在各相同时间点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造影:A组在24h后造影有效率100%,B组有效率为50%C组比有效率为41.7%;A组与B组或C组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颅内出血及肺栓塞表现.结论:经腘静脉导管直接抗凝、溶栓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近期治疗效果优于经外周静脉系统抗凝溶栓及经股动脉置管溶栓;动态观察DD值变化可以作为溶栓给药指导及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 cide b蛋白在小鼠正常组织中的分布及其在胰腺组织内的定位

    作者:李航;李青;张静;陆建荣;赵一岭;陈广生;赵大庆;张丽英

    目的:检测cide b蛋白在小鼠正常组织表达情况以及cide b在小鼠胰腺中的确切定位,以期初步了解cide b在胰腺组织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cide b蛋白在小鼠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应用镜影切片染色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观察cide b和胰岛素在小鼠胰腺中的共定位情况.结果:cide b蛋白除了在小鼠肝、小肠、肾等组织内表达外,在胰腺胰岛细胞中也有特异性表达;胰岛内cibe b阳性表达细胞与胰岛素阳性细胞的分布有部分重叠的关系.结论:cide b在小鼠胰岛β细胞特异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胰岛素的分泌、调节有关.

  • 恐惧应激对大鼠小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影响

    作者:黄祝;蒋超;徐会茹;王晨阳;侯林;姚兵

    目的:观察恐惧应激状态下SD大鼠小肠黏膜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方法:建立SD大鼠恐惧应激模型,分别取急性应激组(2~12 h)、慢性应激组(1 d~4周)和相应对照组的小肠.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nRH受体在各实验组大鼠小肠中的分布和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急性应激组、慢性应激组和相应对照组的小肠黏膜层均呈GnRH受体免疫反应阳性,无明显差异.阳性反应物质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核呈阴性.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急性应激状态下,GnRH受体表达有增多的趋势,但与相应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应激组与其相应对照组相比,GnRH受体表达明显增加(P<0.05).整个慢性应激过程中,GnRH受体表达增多持续1~4 d.1~3周时,GnRH受体表达降低,3~4周时又有所回升,并接近慢性应激相应对照组.结论:随着恐惧应激时间的延长,GnRH受体在小肠中表达增加.提示GnRH在恐惧应激中,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具有潜在的生理调节功能.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邢绣荣;华琦;刘荣坤;杨峥

    0 引言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密切相关[1].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参与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并且在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2].

  • 人β防御素4基因的合成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作者:曹玉红;张国成;张光运;丁翠玲;李茹英

    人类β防御素(human β defensin,HBD)是一类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小分子抗菌肽,具有杀伤细菌、真菌、病毒、原虫、肿瘤细胞以及免疫调节等多重活性,而且其作用机制独特,至今尚未发现病菌株对其产生耐药性,因此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1-6].

  • 经腹胃切开途径食管内支架置入术的麻醉体会(附一例报道)

    作者:陈兴东;史正山;林宁;江志伟;汪志明

    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发生食管气管瘘,因瘘口大,合并严重食管梗阻,采用常规经口途径行食管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术失败.后改用经腹胃切开后,逆行经胃腔向食管内置入导丝,再逐步行食管扩张,置入食管内支架,封堵巨大食管气管瘘获得成功,由于该病例罕见,术中麻醉有一定的特殊性,现报道如下.

  • 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时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作者:葛永平

    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时的一个主要并发症.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替普瑞酮(Teprenone,商品名施维舒,苏州卫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作为一种全面的增强防御因子的胃黏膜保护药,对24例肺心病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 非经典抗原呈递蛋白CD1与青少年糖尿病免疫病理

    作者:王坚

    随着全球范围糖尿病流行状况的恶化,近年来,25岁以下的青少年糖尿病发生率亦迅速增加.青少年糖尿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包括较常见的免疫介导型糖尿病(1A型糖尿病、T1ADM)和2型糖尿病、较少见的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糖尿病,T1BDM)和青少年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少见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型以及胰岛素基因或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型糖尿病等诸多类型[1].

  •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在军队医院制剂室的实施

    作者:陆晓和;刘光来;魏群利;李德平;夏曙辉;任海祥

    根据军队医院制剂生产的特殊性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建设的必要性,从制剂室的实际状况出发,规范地、合理地提出一套适合于军队医院制剂室GPP建设的策略,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达到GPP要求.

医学研究生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z1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