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의학구생학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8199
  • 国内刊号: 32-15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280
  • 曾用名: 金陵医院院刊杂志;金陵医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研究生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易学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牙周组织工程中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嵩

    随着牙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如何选取理想的种子细胞已成为组织修复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牙周组织工程中应用包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s)、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和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s).它们的种子细胞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文中就近年来牙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应用现状及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细胞外释放及信号转导机制

    作者:韩菲菲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为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与DNA结合的一种非组蛋白,具有多种核内功能.近年诸多研究发现,细胞外HMGB1作为一种重要的晚期炎性递质参与炎症免疫反应和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HMGB1通过活化细胞的主动分泌和坏死损伤细胞的被动释放而进入细胞外,细胞外HMGB1可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表达分泌多种炎性递质.细胞外HMGB1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Toll样受体2、Toll样受体4等胞膜受体结合,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核转录因子-κB等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HMGB1靶向治疗将可能为炎症、癌症、氧化应激、无菌损伤等疾病开辟一个新的治疗途径.文中就HMGB1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外分泌和释放、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应用PET/CT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诊断骨转移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吉蘅山

    肿瘤骨转移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并发症.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technetium-99m 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 Tcm-MDP)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hpy,SPECT)骨显像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评价肿瘤骨转移的方法.随着PET/CT的普及,18F-脱氧葡萄糖(18F-2-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PET/CT显像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比较两者的诊断价值受到广泛的重视.

  • 二尖瓣置换患者围术期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胡小菊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常侵犯二尖瓣,病变严重者需进行外科手术,而二尖瓣置换术已成为二尖瓣各种病变治疗的佳选择.总结近年来二尖瓣置换围术期心功能不全有关的原因、预防及治疗.二尖瓣置换围术期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治疗等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以便更科学的指导临床应用.现就二尖瓣置换患者围术期心功能不全的有关临床研究进展作一个综述.

  • REC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恶性肿瘤预后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亚威

    伴有kazal基序富含半胱氨酸的逆转诱导蛋白(reversion-inducing cysteine-rich protein with Kazal motif,RECK)基因是新近发现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atalloproteinase,MMP)抑制剂,能在转录后水平抑制多种MMP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的侵袭及转移.RECK与乳腺癌、胰腺癌、骨肉瘤等疾病患者的预后存在正相关关系.文中综述RECK和MMP与各系统肿瘤的关系.

  •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冬

    肿瘤的发生不仅与细胞的增殖和异常分化有关,也和细胞凋亡异常有关.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家族(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的重要成员,它抑制细胞凋亡并在细胞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它在分化正常的细胞或组织中较少表达,但在肿瘤中大量表达;该基因可促使肿瘤组织生长,提高肿瘤组织的化疗耐药性并降低患者生存率,阻断其表达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生长.因此,Survivin已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靶点而被广泛研究.文中对Survivin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 胸腺上皮性肿瘤的分子病理研究进展

    作者:夏秋媛

    文中综述了有关胸腺上皮性肿瘤分子病理的研究现状,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WHO胸腺瘤分类的A型和AB型,出现遗传学变异率较低(7% ~8%),B2及B3型胸腺瘤变异率较高(近20%).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集中在该类肿瘤的信号通路及靶向治疗.从免疫组化研究提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胸腺瘤及胸腺癌表达水平通常较高,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则发现,EGFR几乎很少出现基因突变(1.9%),少数报道肯定了胸腺肿瘤EGFR靶向治疗的应用前景.对v-kit猫科肉瘤病毒转化基因(v-kit Hardy-Zuckerman 4 fel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emolog,KIT)的研究表明,有2%胸腺瘤及79%胸腺癌中KIT呈高表达,而仅7%的胸腺癌存在KIT的突变,且KIT高表达与KIT突变无相关性.有人认为,在胸腺肿瘤中KIT突变的临床意义具有局限性.此外,对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信号通路运用于胸腺上皮性肿瘤靶向治疗的效果,其相关临床研究尚在进行中.

  •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骨肉瘤治疗的作用

    作者:赵则雪

    骨肉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常见骨骼系统恶性肿瘤.骨肉瘤的生长和转移主要依赖肿瘤中血管的生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是一种有力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并被证实在骨肉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中具有多种重要作用,故有望成为治疗骨肉瘤的新药物.

  • 18氟-脱氧葡萄糖和18氟-氟胸腺嘧啶双示踪剂显像的应用进展

    作者:吴江

    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x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显像目前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但某些炎症细胞和肉芽肿组织亦可摄取18F-FDG呈假阳性,以致错误诊断.反映细胞增殖的示踪剂18氟-氟胸腺嘧啶(18F- fluorothymidine,18F-FLT)可以弥补18F-FDG的不足.文中综述18F-FDG、18F-FLT双示踪剂在肿瘤显像中的应用进展.

  • "全合一"营养液发展及计算机化应用

    作者:李杨

    "全合一"营养液自提出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成为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技术水平不足及人工操作误差等原因,"全合一"营养液面临着稳定性与污染等方面问题,使其临床应用面临着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计算机应用于"全合一"营养液配制、使用过程中可大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避免了人为失误导致的不良结果,为"全合一"营养液在临床上准确配制和安全使用提供帮助.

  •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早泄遗传关联性Meta分析

    作者:夏佳东;周六化;陈赟;朱伟东;戴玉田

    目的 原发性早泄是男性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目前,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serotonin transporter promoter,5-HTTLPR)的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早泄的关联性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文中旨在系统评价5-HTTLPR多态性与原发性早泄的遗传关联性.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库和万方数据库,筛选和纳入5-HTTLP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早泄关联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依据相关文献选择5条标准用于评价文献质量.以基因型频率为指标,提取数据后先确定佳遗传模型,采用Stata 11.0 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的OR值及95%CI.结果 5篇病例对照研究进入Meta分析,病例组449例,对照组434例.采用共显性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SS基因型较LL基因型者原发性早泄的风险增加(OR=1.65,95%CI:1.15~2.36,P=0.007);对不同人群进行亚组分析提示亚洲人群SS基因型较LL基因型(OR=2.12,95%CI:1.26~3.58,P=0.005)和SL基因型(OR=1.69,95%CI:1.03~2.77,P=0.040)患原发性早泄的风险显著增加;欧洲人群5-HTTLPR基因与原发性早泄无显著关联性(SS基因型 vs LL基因型,OR=1.31,95%CI:0.79~2.16,P=0.292;SS基因型 vs SL基因型,OR=1.42,95%CI:0.60~3.34,P=0.423).结论 亚洲人群5-HTTLPR位点SS基因型为原发性早泄的危险因素,而在欧洲人群其多态性与原发性早泄的关联性尚不明确.

  • 漏斗胸行改良Nuss手术矫治的近、中期疗效分析

    作者:王波;罗立国;景华;胡小南;申翼;熊磊

    目的 Nuss手术作为治疗漏斗胸的微创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改良发展.文中分析改良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的近、中期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施行非胸腔镜辅助下的改良Nuss手术31例.26例为对称型漏斗胸患者,5例为不对称型.其中2例为传统Ravitch术后复发性漏斗胸.所有手术均在非胸腔镜辅助下完成.术中放置双弧形钢板和斜行钢板者各5例.术后1.8~2.5年取出固定钢板.结果 31例均顺利完成改良Nuss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术后均获随访.术后近期矫形效果优28例,良3例.4例术后早期有少量气胸及皮下气肿,未予特殊处理,术后1月复查胸片均吸收消失;1例术后4月切口渗液感染,经换药等处理后愈合;1例术后半年钢板移位旋转,予以再次手术,双侧放置固定小钢板垫片,随访1.5年无钢板移位旋转.28例行内固定钢板取出,矫形效果24例优,4例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术后2~3d出院,随访无复发.结论 非胸腔镜辅助下的改良Nuss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创伤小,再次钢板取出术也是安全易行的.手术近、中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等待进一步随访.

  •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作者:孙卫革;王云;刘向辉;黄辉;刘震宇;应雪霞

    目的 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牙合畸形的矫治难度大、过程复杂,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应用简化了疗程.文中观察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Ⅲ类错牙 合畸形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的改变.方法 对15例骨性反牙 合畸形患者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器及技术进行矫治,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对比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 矫治后患者的软硬组织形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传动直丝弓技术利用口内支抗和轻力,能够迅速移动牙齿,并利用双层弓丝的作用移动牙根达到控根正轴的目的,为恒牙期安氏Ⅲ类骨性牙牙 合畸形、拒绝外科手术矫治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矫治技术.

  •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病理与尿Podocalyxin的关系

    作者:任献国;何旭;杜丽芳;高远赋;樊忠民;高春林;茅松;张沛;夏正坤;任献青;刘光陵

    目的 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儿童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为寻找评价肾组织病理损伤的分子标志物,文中探讨儿童HSPN的临床分型、病理分级、足细胞损伤情况与尿Podocalyxin的联系,将尿Podocalyxin作为分子标志物评估儿童肾组织病理损伤的程度.方法 分析72例经肾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过敏性HSPN的住院患儿,对其进行肾穿刺活检和尿Podocalyxin检测.肾组织病理除常规进行病理分级和免疫荧光分型外,还在电镜下观察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程度,按照足突融合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其临床特点、肾组织病理、尿Podocalyxin的关系.结果 病理分级集中在Ⅱ级和Ⅲ级,其中病理分级为Ⅱ级的患儿34例,占47.2%;Ⅲ级患儿38例,占52.8%,与Ⅱ级的患儿比较,尿Podocalyxin检测值高(P<0.05).电镜下观察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情况:足突广泛融合21例,足突节段融合35例和无足突融合11例,5例电镜下未见肾小球.患儿足突融合程度加重,尿中Podocalyxin检测值升高.孤立性蛋白尿型患儿尿中Podocalyxin检测值较孤立性血尿型高,较肾病综合征型低(P<0.05).结论 儿童HSPN的肾小球病理改变除系膜细胞的增生外,还存在足细胞损伤的情况.尿Podocalyxin检测可作为分子标志物,评估儿童HSPN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情况和肾组织病理分级的严重程度.

  • 应用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进行回肠结肠吻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刁艳青;江志伟;汪志明;刘碧竹;李宁

    目的 加压吻合夹(compression anastomosis clip,CAC)已成功地应用于小肠吻合及结肠吻合.文中评价一种新型的镍钛记忆合金CAC进行回-结肠吻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20例放射性肠炎致回盲部不全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例.CAC组使用CAC进行回-结肠吻合,对照组使用常规吻合器进行回-结肠吻合.术后观察有无发生与吻合相关的并发症,肠道排气、排便时间,CAC的排出时间,术后肠镜随访.结果 2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或梗阻等并发症.术后肠道排气、排便时间无差异.CAC组CAC于术后8~16d排出体外.结论 应用CAC进行回-结肠吻合较安全可靠,为回-结肠吻合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香丹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Meta分析

    作者:许威;龚隽;张茂红

    目的 香丹注射液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但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文中拟系统评价其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上市后再评价和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和CBM等中英文数据库,查找评价香丹注射液治疗AP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员分别独立选择试验和依据Cochrane标准和Jadad评分评价质量后,提取有效数据利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13个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了AP的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香丹注射液的静脉输注治疗,仅有1项研究Jadad评分为2分,其他研究均为1分,总体质量低下,均未报告不良反应情况.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值分别为1.11(95%CI:1.05~1.16)、0.42(95%CI:0.17~1.05)和0.45(95%CI:0.32~0.62).结论 香丹注射液治疗AP疗效良好,可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

    作者:张航;胡作英;肖平喜;潘昌;戴振林

    目的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广泛应用于临床,电极导线脱位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严重并发症,文中旨在探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1例起搏器植入患者中,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资料及处理措施.结果 电极脱位患者12 例,有13根电极导线脱位.其中9根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包括心房主动电极2根及心室主动电极7根;3根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6根发生于术后1个月后.4根被动电极导线脱位,包括心房电极2根及心室电极2根,均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所有脱位主动固定电极均被安全拔除.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发生率与被动电极相似,但远期脱位率呈增多趋势.在起搏器安装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电极脱位.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GATA-4的表达及鉴定

    作者:李红霞;周亚峰;蒋彬;陈弹;杨向军;蒋文平

    目的 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增加细胞抗缺氧的新方向.文中通过建立稳定的基因重构MSC细胞模型研究GATA-4转染骨髓MSC的特征及鉴定,为GATA-4修饰的MSC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肌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方法 分离、培养及纯化新生大鼠MSC,用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将培养第3代的MSC用pMSCV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转染GATA-4基因(MSCGATA-4),对照组为空质粒组(MSCNull).用RT-PCR、Western blot印迹和免疫组化鉴定转染的效果.结果 大鼠MSC 表面抗原CD45和CD44表达阴性,CD31表达弱(<3%),CD90表达强阳性,其阳性率达95%.MSCGATA-4组GATA-4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MSCNull.MSCGATA-4组GATA-4和GFP都显示阳性,而对照组只表达GFP.结论 GATA-4成功转染到MSC,这将为研究GATA-4对MSC抗缺氧作用奠定基础.

  • 白藜芦醇减轻大鼠体外循环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小龙;王常田;黄海嵘;吴海卫;秦涛;王高明;李德闽

    目的 急性肺损伤是心脏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探寻新的治疗药物减轻CPB术后肺损伤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中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于大鼠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成4组(n=8):假手术组、对照(CPB)组、Vehicle组及RES组,经皮心脏不停跳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建立后,收集不同时间点血样,并于术后12h获取大鼠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所有动物CPB术前5d RES、载体或者等渗盐水腹腔注射.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PB后能够导致血浆、BALF及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明显上升(P<0.05),然而RES预处理组能够明显减轻CPB导致的炎症指标的升高;与Vehicle组相比,RES明显降低CPB术后12h肺组织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phosphorylated inhibitor of κBα,p-IκBα)表达(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RES预处理组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出血、透明膜形成和坏死等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结论 RES可能通过抑制κB抑制蛋白(inhibitory κB,IκB)的磷酸化,进而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激活,进而下调TNF-α、IL-6、MMP-9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显著减轻CPB术后肺损伤.

  • 不同浓度钛合金微粒对成骨细胞信号通路中转录表达因子RUNX2影响

    作者:孙国静;杨书丰;郭亭;赵建宁

    目的 关节假体松动后出现骨溶解,如何有效阻止骨溶解,一直是个难题.文中通过探讨不同浓度钛合金微粒对转录因子RUNX2影响,进一步了解磨损微粒抑制成骨细胞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钛合金微粒处理组5μg/ml(A组)、10μg/ml(B组)、15μg/ml(C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各组培养120h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分别采用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检测培养120h后成骨细胞的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培养120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钛合金处理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0.05),B组、C组细胞中RUNX2 mRNA水平亦明显下降(P<0.01),并且RUNX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其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钛合金微粒降低成骨细胞增殖活性,下调成骨细胞RUNX2-转录因子的表达.钛合金微粒对RUNX2表达水平的调控可能是其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 应用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治疗肝动脉破裂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亚斌;梁明;吕国军;姚天明;孙景阳;王为;马小军;韩雅玲

    目的 在战争或自然灾害条件下,如何有效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是世界性难题.文中目的 是研发一种新型野战伤病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在战争或自然灾害条件下对于危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紧急的介入治疗.探讨在战争或自然灾害等野战条件下,在新型野战伤病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应用海藻酸钠微球(kelp micro gelation,KMG)栓塞治疗肝动脉破裂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构建肝动脉破裂的实验猪模型,在新型野战伤病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应用KMG对损伤的肝动脉血管进行栓塞,观察栓塞即刻、栓塞后1周的肝动脉造影,以及栓塞后1周的组织病理表现,评价栓塞效果.结果 手术均成功,止血效果确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无死亡.结论 新型野战伤病综合手术救治方舱的使用,为急重症伤员提供了快速的诊治,KMG治疗肝动脉破裂疗效确切、便捷.

  •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对健康小猪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何长生;虞文魁;石佳靓;陈启仪;沈娟红;胡益民;殷红珍;李宁;黎介寿

    目的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的患者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可以清除各种炎性递质,文中通过观察ECMO联合CRRT对健康小猪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评估全身炎症反应程度,以期为临床生命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4只雌雄不限杂交健康小猪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ECMO组、ECMO+CRRT组,每组6只,分别在实验前1h、实验后2h、6h、12h、24h采集血标本,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8 、IL-10水平变化.结果 各组实验前1h TNF-α、IL-1β、IL-6、IL-8、IL-10无明显差异.实验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各细胞因子无明显变化;ECMO及ECMO+CRRT组促炎因子均呈明显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P<0.05),但ECMO+CRRT组各观察点升高水平均低于ECMO组.ECMO组抗炎因子IL-10变化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24h接近对照组及假手术组;ECMO+CRRT组抗炎因子IL-10呈升高趋势,12h后有回落,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h、24h与ECMO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MO能使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释放增加,抗炎因子IL-10先升高后下降,导致组织损害及免疫内稳态失衡;ECMO联合CRRT治疗可减缓促炎细胞因子增加水平,同时提高IL-10水平.

  • MiR-106b在2型糖尿病db/db小鼠骨骼肌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张莹;高春林;夏正坤;高远赋;樊忠民;蔡晓懿;刘梦原

    目的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单链非编码RNA,广泛参与各种生物学过程,与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miR-106b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密切相关.文中检测miR-106b在2型糖尿病db/db小鼠骨骼肌中的表达,并对其靶基因进行预测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为 miR-106b靶基因的实验验证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深入研究miR-106b的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利用实时PCR 技术检测miR-106b在糖尿病db/db小鼠骨骼肌中表达.利用miRBase、NCBI、UCSC Browser等在线工具分析miR-106b序列.把利用TargetScan和StarBase 2种计算方法预测的miR-106b靶基因的交集作为分析的基因集合,分别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注释描述、GO富集分析和生物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①miR-106b在2型糖尿病db/db小鼠骨骼肌表达显著升高;②miR-106b在各物种之间具有高度保守性;③预测靶基因集合分别富集在代谢调节、生物合成、细胞增殖与凋亡等基本生物学过程和蛋白结合、转录调控等分子功能上(P<0.001).经典miR-106b预测靶基因集合显著富集于KEGG通路数据库中的Wnt 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和胰岛素信号通路等12个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前列腺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黑素瘤等12个疾病通路中(P<0.05).结论 MiR-106b在db/db小鼠骨骼肌表达升高.miR-106b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细胞周期调节有关.miR-106b参与物质代谢等过程的调控,可能在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增强和抑制表达E-钙黏蛋白A549细胞株的构建

    作者:徐小勇;孙禾;孙辉明;张鹏鹏;施毅

    目的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发病率上升,病死率高,机制不明.为探讨E-钙黏蛋白在烟曲霉侵袭肺泡上皮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拟建立高、低表达E-钙黏蛋白的A549细胞株.方法 用基因转染技术,将人E-钙黏蛋白基因的cDNA和siRNA克隆至慢病毒载体,包装成病毒后感染A549细胞.结果 经PCR及蛋白质印迹证明转染成功,得到E-钙黏蛋白稳定高、低表达株A549.结论 成功构建高、低表达E-钙黏蛋白的A549细胞株.

  • 甲状腺手术中是否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的分析

    作者:周林秋;虞立平;顾军

    喉返神经起自迷走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伴行,在甲状腺旁或穿过甲状腺入喉.司喉肌及声带以下喉黏膜的感觉.喉返神经在颈部两侧行径不同,左侧喉返神经自迷走神经分成后,下行绕主动脉弓后上行,行进中距正中平面较近,行程也长,较右侧喉返神经位置深,约100%走行于气管食管沟内.右侧喉返神经相对变异较大,离正中平面远,位置较浅,仅有64%走行于气管食管沟内.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 ~6%[1].喉返神经损伤往往引起严重的后果,单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声带麻痹声音嘶哑,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导致发音障碍,严重时有呼吸困难或窒息.本文分析224例初次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的患者,以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问题.

  • 排除干扰正本溯源脚踏实地与时俱进——研究生培养与成长杂谈

    作者:江时森

    <医学研究生学报>就研究生培养和成长的问题向我约稿,回想研究生培养制度已恢复35年,关于研究生的培养和成长问题心中话题颇多,同事同行们也经常谈起,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纵横交织,因果难分.30多年来,自己做过研究生,也曾带教过和正在带教研究生,回想起来,五味杂陈.医生这个职业是当今社会上热门话题,何况医学研究生呢.

  • 机器人远程手术示教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周丽君;于京杰;张丽萍;江志伟;朱四海;苗素琴

    机器人远程手术示教系统是通过远程医学信息平台双向实时传输与交互方式转播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开展远程医学技能培训、手术示教等.系统具有多通道图像选择,可视对讲、示教过程录制、远程教学等功能,机器人远程手术示教系统的建立,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了临床手术示教资源数据的应用范围,已成为培养学生临床手术技能培训的一种教学资源.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气血双补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作者:汤淏;崔恩忠;唐安福;王曙东

    目的 气血双补口服液现行质量标准仅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进行定性鉴别,而无相应的定量检测项目.文中建立适用于气血双补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为有效控制该产品质量,制订该制剂新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or,ELSD-HPLC),色谱柱:汉邦OD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9:21);体积流量:0.8ml/min;柱温:室温;漂移管温度:70℃,载气流速:2.24L/min.结果 黄芪甲苷在2.51 ~12.5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黄芪甲苷平均回收率为99.01%,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34%.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可用于气血双补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医学研究生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z1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