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의학구생학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8199
  • 国内刊号: 32-15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280
  • 曾用名: 金陵医院院刊杂志;金陵医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研究生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易学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实践与指南

    作者:林敏;范进;陈光辉

    椎动脉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vertebral artery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VAS)是目前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的一种治疗选择,文中从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狭窄的自然病史及相关病理特点、VAS的临床研究及指南与临床实施3方面进行综述.

  • Nrf2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王笑亮;王汉东

    活化状态的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2 related factor2,Nrf2)通过与核内的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相结合,启动下游一系列分子的表达,如Ⅱ相解毒酶、抗氧化酶、血红毒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谷胱甘肽合成代谢相关酶,其中HO和谷胱甘肽合成代谢相关酶可发挥广泛的神经保护作用.文中对Nrf2的分子机制及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作—综述.

  •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作者:盛志红;钱倩;宋勇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其重要生物学功能是与膜型ICAM-1竞争性地结合白细胞膜表面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1,LFA-1)、Mac-1等分子,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从而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sICAM-1可能还具有促血管活性.文中对sICAM-1的来源、结构、功能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上的价值进行了综述.

  • 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蔡楠;伏杭江;刘政;季国忠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其典型症状为:烧心、反酸、非心源性胸痛,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GERD治疗的目的是愈合食管炎,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文中对近年GERD的治疗新进展组作一综述.

  • 双源双能量CT心肌灌注成像的应用进展

    作者:彭晋;张龙江;卢光明

    双源双能量CT心肌灌注成像近年来应用广泛,在单次对比增强扫描期间即可同时提供心肌内碘分布图,以良好的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显示冠状动脉疾病的心肌血流动力学改变.文中综述双源双能量CT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于心肌灌注成像的临床研究进展.

  • 糖尿病足溃疡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娟;蒋琪霞

    在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中,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针对于糖尿病足溃疡的运动疗法,其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中对这一崭新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内皮微粒膜表面标记物的检测与意义

    作者:崔节伟;杨静;孙奕

    内皮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是直径小于1.0 μm微小囊泡状物质,来源于激活和(或)凋亡状态下的内皮细胞.检测EMP水平是新近提出的一种评估内皮功能损伤的方法.研究显示EMP不仅是内皮受损或激活的标志,本身还在血管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检测EMP的方法主要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MP表面携带的母体内皮细胞的特异性膜表面标记物(膜蛋白).不同研究检测的膜蛋白不同,用来定义检测EMP的膜蛋白也没有形成统一规范,文中主要对目前常用于EMP检测的膜蛋白以及它们的检测意义进行综述.

  • 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在普胸外科的应用

    作者:易俊;董国华;许飚;李好;景华

    目的 评价使用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机器人)行不开胸普胸手术,观察其实用性及手术效果. 方法 利用达芬奇-S外科手术辅助系统对46例患者行普胸手术,其中胸腺切除术18例、食管癌根治术4例、双侧广泛肺大泡切除缝扎术1例、肺叶切除术18例、肺楔形切除术4例、食道-左主支气管瘘修补术1例. 结果 46例患者的手术均为全机器人完成,无中转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均恢复平稳,平均住院时间为4.6 d(2~9d). 结论 几乎所有类型的胸科手术辅助系统都可以做到不开胸,手术安全可靠,效果确实,与传统开胸手术方式相比优势明显,损伤小、恢复快.但要注意医师及其他操作人员需具备胸科开放性手术经验,注意患者的选择,并做好紧急开胸的准备,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肾功能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锋;翟勇平;唐玉梅;于亚平;刘海宁;史平;宋萍;周小钢;安志明

    目的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AL)患者有无肾小管损伤的研究较少.文中分析原发性系统性AL患者肾功能实验室指标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经肾活检和(或)肠黏膜活检病理确诊的原发性系统性AL患者临床资料,分成肾功能正常组33例和肾功能不全组16例,比较2组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差异,并进一步分析所有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learance of creatinine,Ccr)、血清蛋白( Albumin,ALB)、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蛋白、尿轻链的相关性. 结果 肾功能不全组的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肾功能正常组,而尿RBP值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尿RBP与Scr呈显著正相关(r=0.6342,P<0.01),尿RBP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6766,P<0.01),尿RBP与血清ALB呈显著负相关(r= -0.324,P=0.039),尿RBP与BUN呈显著正相关(r =0.496,P=0.001). 结论 原发性系统性AL患者肾功能不全时存在肾小管损伤,尿RBP测定可成为原发性系统性AL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早期检测指标之一.

  • 育龄期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特异性临床代谢特征分析

    作者:李慧;马向华;沈捷

    目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遗传异质性、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样性的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对年龄及肥胖与PCOS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文中比较育龄期和青春期肥胖与非肥胖PCOS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探讨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方法 按年龄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PCOS患者分为育龄期肥胖组、育龄期非肥胖组和青春期肥胖组3组.记录各组患者病史、体征,检测并比较血脂、血糖、胰岛素、性激素等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果 肥胖PCOS患者中,青春期患者紫纹发生率显著高于育龄期患者(P<0.05),育龄期患者三酰甘油( triglyceride,TG)、总胆同醇(total cholesterol,TC)异常发生率与青春期患者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育龄期PCOS患者中,肥胖者黑棘皮、紫纹、痤疮、腹型肥胖、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follicule-stimulating hormone,LH/FSH)≥2.0、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生率均较非肥胖者显著升高,而胰岛素敏感指数(intermediate-acting insulin,IAI)及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肥胖者.高雄激素血症(hyperandrogenism)发生率以及血LH、TC、TG水平与非肥胖者比较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患者的肥胖程度与腰臀比( waist-to-hip ratio,WHR)和IR呈正相关.青春期肥胖PCOS患者的肥胖程度与TG水平呈正相关.肥胖PCOS患者的年龄与血FSH水平呈负相关,TG/HDL-C与腰围、WHR呈正相关. 结论 PCOS患者中普遍存在IR及LH/FSH倒置,育龄期肥胖PCOS患者糖脂代谢异常较为常见.PCOS发生与肥胖相关,与家族史、月经史无明显相关.

  • 新癀片治疗老年晚期癌症癌性发热患者126例疗效观察

    作者:苏全胜;薛利军;冒晓蓓;刘小北;林勍;刘畅;林勇

    目的 为探讨有良好治疗癌性发热作用的药物,文中观察了新癀片治疗癌性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56例老年晚期癌症的癌性发热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26例,使用新癀片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消炎痛栓治疗,观察新癀片及消炎痛栓治疗癌性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93.3%,治疗后2组患者体温下降均明显,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癀片治疗老年癌性发热与消炎痛栓同样有好的疗效.

  •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陈旧日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作者:王桂华;周利武;郭亭;曾晓峰;程秀红;赵建宁

    目的 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日益成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显示出其优越性.文中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技巧和术后疗效. 方法 选取15例老年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充分做好围手术期处理,行人工半髋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仔细操作,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早期功能锻炼. 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0.5 -2年,术后功能Harris评分:优6例、良7例、一般2例,平均89分. 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 15例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永久起搏器的应用

    作者:肖平喜;胡作英;翁川晴;张航;潘昌;戴振林

    目的 越来越多的瓣膜病患者在接受开放手术后需要植入起搏器.文中通过分析1组瓣膜置换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的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而探讨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方法及经验. 方法 连续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换瓣术后,因房室传导阻滞而需植入永久起搏器的15例患者.根据心律特点及患者经济情况选择双腔或单腔起搏器,术中利用已植入的人工瓣膜作为间隔部定位的参考,并评估导丝同撤前后电极位置的稳定性.比较该类患者在换瓣手术前后纽约心功能分级及超声指标.短期随访观察该组患者的起搏器参数情况. 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同非起搏依赖组相比,起搏依赖组换瓣术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较多(P<0.05),心肺转流术时间较多(P<0.01).起搏依赖组与非依赖组之间在性别、年龄、瓣膜疾病种类、起搏部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起搏依赖组术后1个月随访,除阻抗轻度增高外,阈值、感知较术后即刻均无显著改变.射血分数( ejection fraction,EF)值、左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sion,LVEDD)等指标也无显著变化.所有间隔部起搏患者,术中使用人工瓣膜参考辅助电极定位,手术顺利完成.结论换瓣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安全、有效.推测术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系统疾病、较长时间的心肺转流术等是换瓣术后起搏依赖的危险因素.参考人工瓣膜辅助电极定位可成为起搏器植入术中新的间隔部定位方法.

  • 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三军;王立军;江时森;刘广彬

    目的 药物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3支病变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应用日益广泛.了解3支病变的特点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文中分析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3支病变患者515例,终入选463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n =289)与中青年组(<65岁,n=174),回顾性分析2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 结果 ①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积分、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积分、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病变比例均高于中青年组(P≤0.05).②中青年组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吸烟、冠心病家族史者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均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缺血性脑卒中者、血尿酸水平高于中青年组(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与左主干病变、高胆固醇血症、空腹血糖(fating plasma glucose,FPG)、年龄、血尿酸和男性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程度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LAD和LCX.高胆固醇血症、FPG、年龄、血尿酸、男性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不同种族女性拟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点的对比研究

    作者:蔡晓敏;吴宗贵;王立军;彭永平;程训民;何松清;宫剑滨;江时森

    目的 目前,关于女性冠心病的种族差异研究较少.文中比较了黄种人与白种人女性拟诊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 2644例女性按照人种分为黄种人组和白种人组,再分别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共4组.比较各组临床表现、CAG特点及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①各年龄组黄种人女性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同龄白人女性(5.4%vs 54.6%、7.9% vs 53.4%,P<0.01),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和不典型胸痛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同龄白人女性(29.0% vs 15.5%、35.2% vs 24.2%,58.4% vs 20.7%、44.9% vs 14.6%;P<0.01).②黄种人和白种人女性CAG阳性率在相同年龄段内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44.8% vs 47.1%、68.9% vs 69.8%,P>0.05).冠脉病变累及的血管均依次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LAD)、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branch,LCX)、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黄种人女性中青年组3支血管病变百分率显著低于同龄白人女性(8.8% vs 17.7%,P<0.01),但黄种人和白种人女性3支病变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8.8% vs 24.9%、17.7% vs 29.0%,P<0.01).③黄种人女性高血压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同龄白人女性(59.2% vs 45.1%、71.9% vs 62.1%,P<0.01),但高血脂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同龄白人女性(18.4% vs 68.9%、15.9% vs 66.3%,P<0.01).黄种人女性中青年组糖尿病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同年龄白人女性组(15.9% vs 66.3%,P<0.01),而老年组糖尿病的检出率虽低于白人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7% vs 26.2%,P>0.05). 结论 黄种人女性UA及不典型胸痛发病率显著高于白人女性,但白人女性SA和3支血管病变率显著高于黄种人女性.高血压是黄种人女性冠心病重要的致病因素,而高血脂和糖尿病是白人女性冠心病重要的致病因素.

  • 老年人肠道炎性息肉与HLA-DQAl-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的关联研究

    作者:季洪赞;吴晓尉;孙泉;许小兵;张晓华;赵文新;于正洪;冯根宝;汪芳裕;段苏友

    目的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参与肠道炎性息肉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HLA介导的炎症因子与功能性肠道障碍(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FBD)发生机制有关.文中研究老年患者肠道炎性息肉与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68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114例老年肠道炎性息肉合并FBD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FBD在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中分型,所有肠道炎性息肉患者按序数分成4个亚组,包括肠易激综合征(n=30)、功能性腹胀(n=28)、功能性便秘(n=28)、功能性腹泻(n=28).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 sequence-specific primer,PCR-SSP)技术,检测各组患者循环血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的频率,并进行各组比较分析. 结果 研究组各HLA-DQA1 -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R <4),但研究组功能性腹泻亚组DQA1*0301-DQB1* 0602连锁基因单倍体检出率(3.57%)低于对照组(20.59%),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RR=0.14). 结论 DQA1*0301-DQB1*0602连锁基因单倍体与老年人肠道炎性息肉合并功能性腹泻有一定关联,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在老年人肠道炎性息肉患者中分布与正常人之间存在差异.

  • 1046例乳腺癌手术方式的比较分析

    作者:王跃华;贾绍昌;江涛;张斌;李增才

    目的 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影响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文中比较不同手术方式下早期并发症发生及其预后影响,为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6例乳腺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资料,比较其不同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乳腺癌根治切除术、扩大乳腺癌根治切除术、改良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单纯乳房切除术及保乳术等5组病例的术后并发症随着根治范围的扩大显著增多,但各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及5年、10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与其预后无相关性,扩大根治术未见存活时间延长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多.

  • 重组免疫毒素抗c-Met/PE38KDEL对人大肠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徐伟;朱晓娟;蔡楠;张秀华;范志宁;刘政;季国忠

    目的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胃肠道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此亟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文中观察重组免疫毒素( immunotoxin,IT)抗c-Met/PE38KDEL对大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为大肠癌的导向治疗奠定基础. 方法 分别用不同浓度IT处理大肠癌细胞系Colo205及SW480后,CCK-8试剂盒检测24、48h细胞增殖抑制率;[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IT对细胞5、24h蛋白合成抑制的影响;caspase试剂盒检测细胞caspase-3、caspase-8活性变化. 结果 经不同浓度IT作用后,2株大肠癌细胞的增殖率及蛋白合成都有明显的降低,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当IT浓度为10 ng/ml与100 ng/ml时,对2株细胞的增殖率及蛋白合成抑制作用较强(P<0.01);caspase活性测定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T浓度为100 ng/ml时2株细胞caspase-3与caspase-8都有显著增高. 结论 重组IT抗c-Met/PE 38KDEL对大肠癌细胞株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为大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 Smad4通过fascin和cortactin影响肝癌细胞SMMC-7721迁移的研究

    作者:韩香;黄晓丹;薛慧婷;黄曙;张发明;季国忠

    目的 Smad4是细胞内的信号转导蛋白,在TGF-β家族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缺失或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通过慢病毒载体技术,使肝癌细胞中Smad4低表达,观察Smad对肝癌细胞SMMC-7721迁移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方法 构建Smad4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载体,经包装、浓缩及检测病毒滴度后感染肝癌细胞SMMC-7721,检测Smad4的表达;筛选出2组Smad4干扰效率高的细胞,RNAi-Smad4-2组和RNAi-Smad4-12组,对照组为肝癌细胞SMMC-7721和感染慢病毒空载体的肝癌细胞(RNAi-NC);细胞划痕及三维(three-dimension,3D)培养方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fascin和cortactin蛋白水平的变化. 结果 酶切、PCR结果表明Smad4的RNAi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RNAi-Smad4-2组和RNAi-Smad4-12组细胞中Smad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较之SMMC-7721组和RNAi-NC组,RNAi-Smad4-2组及RNAi-Smad4-12组细胞的划痕愈合时间更快,3D培养环境中干扰组细胞边缘不规则,向周围凝胶渗透;RNAi-Smad4-2组和RNAi-Smad4-12组细胞中fascin和cortactin的蛋白表达量均高于SMMC-7721组和RNAi-NC组细胞(P<0.05). 结论 低表达Smad4后可通过上调细胞骨架相关蛋白fascin和cortactin,进而促进肝癌细胞SMMC-7721的迁移能力.

  • 高龄老年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及表面标志的分析

    作者:张兴虎;万文辉;齐玉琴;黄方;范振芳;钱晓明

    目的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DC)在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探讨高龄老年人外周血DC亚群和表面标志的改变.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检测30例高龄老年人(≥80岁)外周血及30例普通老年人(60 -70岁)外周血中DC的亚群(DC1和DC2)占白细胞总数的比值,进一步从高龄老年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核细胞,用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Hgm-CSF)和人白细胞介素-4(human interleukin-4,hlL-4)培养1周获得DC,并将普通老年人外周血培养得到的DC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DC表面标志CD1a、HLA-DR、CD80( B7-1)、CD86(B7-2)、CD40、CCR-7和CD209的改变. 结果 高龄老年人组外周血DC1占白细胞总数的比值及DC1/DC2的比值均低于普通老年人组,前组培养获得的DC的CD1a的细胞阳性率明显较后组低,同样前组DC表达CD40、CD80、CD86、CD209分子的水平均低于后组. 结论 随着增龄,DC细胞亚群和其表面标志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提示这些改变可能参与了老年人免疫衰老的发病机制.

  • pre-hsa-miR-98对卵巢癌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的影响

    作者:王甜甜;霍冠华

    目的 卵巢癌的死亡率占各类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对女性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miR-98可抑制多种癌细胞增殖,但未见关于其应用于卵巢癌治疗的报道.文中为探讨卵巢癌治疗的新方法,用pre-has-miR-98转染卵巢癌SKOV3、HO8910和A2780细胞,观察转染率并研究转染后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方法 利用构建的pre-has-miR-98质粒HmiR和连接随机序列的质粒CmiR转染人卵巢癌细胞SKOV3、HO8910和A2780细胞,荧光显微镜与流式细胞仪计数计算转染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与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研究转染对卵巢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结果 转染HmiR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计数结果显示SKOV3、HO8910、A2780细胞的转染率均在60%左右.转染HmiR后,MTT法检测SKOV3、HO8910、A278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转染时间延长而增加,72 h分别达到49.54%、53.25%、46.09%.生长曲线显示在72h及96h抑制率达到高峰,随后随时间延长抑制率不再显著升高. 结论 3种卵巢癌细胞的转染率达到实验要求,HmiR转染后可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转染时间延长而增强.

  • PCI术后并发腹膜后血肿1例报告

    作者:葛龙梅;江明宏;翁玉龙;任胜涛;何秀芳;马永娜;张刚;黄雄;曹雪滨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农民.患者主因间歇性胸骨后闷痛2月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5.6℃,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0/8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率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脏彩超: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血脂: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3.71 mmol/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ST-T改变.

  • 循证医学与个体化诊疗相结合是现代老年医学的发展趋势

    作者:钱晓明

    老年医学是研究人类寿命、衰老规律及机制,探讨延缓衰老对策,关注老年性疾病的防治及老年人群卫生与保健,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学科[1-2].老年医学是全科医学中与老年人疾病相关的临床、预防、治疗及康复的重要分支.

  • 医院人力资源链式管理实践

    作者:苏义;周凌明;徐幻;张萌;易学明

    链式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已经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首次将链式管理理论系统地应用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文中介绍了链式管理这一新的管理理念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医院通过构建人力资源链式管理模型,创新以”疾病链”、”人才链”和”价值链”为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践及其实施效果.

  • 医院“三基”训练中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和考核

    作者:唐文杰;欣翠玲;石平;周曼颖;孙海晨;聂时南

    总结现场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普及培训、考核的经验和不足.过去普遍存在概念模糊,动作不规范,标准不统一,从而培训效果欠佳,难以普及推广.建议在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统一标准下,结合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将现场CPR的培训制度化和常规化,以达到佳的效果.

  • 现状下我国临床路径引入障碍初探

    作者:范靖;汪春晖;杨国斌

    国内临床路径的探索应用已近10年,成果乏善可陈,随着新医改的深入,临床路径被作为了重点工作展开试点.然而,作为一项外来临床管理技术,临床路径的引入仍然存在着障碍,医务人员、医疗环境与保险机制还不能无缝对接,需要正确识别问题,才能将这项先进的管理方法融入医疗体制,惠及民众.

    关键词: 临床路径 引入 障碍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凝胶在眼部皮肤外伤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杨丽萍;尹婕;程莹莹

    目的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眼凝胶在眼科临床上主要用于病毒性角膜炎、角膜溃疡.外科又将其用于压疮的皮肤换药中,收效良好.文中首次将rb-BFGF眼凝胶应用于眼部皮肤外伤,以观察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将86例门诊眼部皮肤外伤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分别应用rb-BFGF眼凝胶和常规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 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4.26 +0.61)d,对照组为(5.15±0.48)d,P<0.001.治疗组创面无感染,且疤痕明显小于对照组,未见眼部及局部伤口不良反应. 结论 眼部皮肤外伤缝合后,用rb-BFGF眼凝胶涂抹创面可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疤痕形成,应用安全.

  • 再次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术后监护

    作者:曹涌;景华;李德闽;李忠东

    随着心脏手术的广泛开展,需要再次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日趋增多,文中总结72例再次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72例心脏手术再次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72例患者中,手术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2.8%,其余随访期间无死亡,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包括加强围手术期对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的护理与治疗,加强呼吸管理,密切观察引流及肾功能,及时根据情况调整抗凝药用量,这是再次二尖瓣瓣膜置换成功的关键.

  • 组织瓣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尹英;郭红艳;厉婷;曹书艳;邱翠华;李静

    目的 舌癌手术切除后遗留缺损常采用各种组织瓣移植修复,以恢复其外形和功能.文中探讨前臂皮瓣、腹直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及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方法 对47例应用前臂皮瓣、腹直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舌癌术后遗留缺损患者进行相关护理,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 随访患者2个月-8年,47例移植皮瓣中42例全部成活、1例全部坏死、4例皮岛尖端小部分皮肤坏死(均不超过皮岛面积的10%).7例全舌缺损修复患者言语欠清,咀嚼和吞咽功能差,只能进流质饮食;40例半舌或部分舌缺损修复患者舌外形恢复良好,言语、咀嚼和吞咽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细致、周到的护理对皮瓣移植修复舌癌术后缺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医学研究生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z1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