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医学研究生学报杂志

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의학구생학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8199
  • 国内刊号: 32-157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280
  • 曾用名: 金陵医院院刊杂志;金陵医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医学研究生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易学明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新型免疫调节肽佐剂CEL-1000

    作者:刘艳青;毛旭虎;邹全明

    CEL-1000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肽,它在抗疟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和肿瘤疫苗的研制方面具有潜在的佐剂活性,能促进1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型免疫应答.

  • 先天性大唾液腺缺失

    作者:杨震;曹罡;寿柏泉

    先天性大唾液腺缺失是极少罕见的一种唾液腺畸形,唾液腺核素显像可诊断该病,CT、MRI检查可从解剖学上观察其缺失情况,该作者对先天性大唾液腺缺失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并提出该病确诊为遗传性疾病尚需作基因和DNA等进一步检查.

    关键词: 大唾液腺 先天性
  • 稳定和不稳定膀胱逼尿肌细胞收缩机制

    作者:程文;高建平;张征宇

    通过对Ca2+在膀胱逼尿肌收缩和舒张调节作用的研究,发现Ca2+在稳定和不稳定膀胱逼尿肌细胞中有显著性变化.这些变化在膀胱的功能紊乱中是致病因素还是继发改变,尚待进一步探讨.但膀胱逼尿肌细胞的这些特殊变化给了人们治疗不稳定膀胱一个新启示.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作者:王焱;周晓军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类异质性的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其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特点及预后各异.近年来,对DLBCL进行了大量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并试图对其进一步分型.作者综述DLBCL的形态学、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乔梁;王汉东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能够反映组织代谢功能的影像技术,已成为肿瘤研究的重要方法.PET在脑膜瘤诊断中常用糖类、氨基酸等代谢物类显像剂以及受体类显像剂.不同显像剂能从不同方面反映脑膜瘤的代谢功能,而脑膜瘤的增殖性与其功能改变密切相关.因此PET能无创地反映脑膜瘤生物学行为特点.临床上PET用于脑膜瘤与其他颅内肿瘤鉴别诊断以及脑膜瘤疗效评价,显示其作为功能影像技术的优势.

  • 核因子-κB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茹冰;蔡辉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类主要参与机体炎性分子高表达调控的转录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意义逐渐受到重视.作者就NF-κB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药物干预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 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燕燕;王晓;赵明;汤沂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证实,有662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别按有无DM将其分为冠心病(CHD)合并DM(CHD+DM)组及CHD组,测定各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判断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结果:CHD+DM组的LVEF值与CHD组无明显差异,根据LVEF>50%、30%~50%和<30%将心功能进一步分级后,CHD+DM组与CHD组在不同心功能分级间亦无统计学差异.CHD+DM组的LVEDP明显高于CHD组(P<0.05). 结论:LVEDP是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敏感指标,CHD合并DM时比单纯CHD的心脏舒张功能受损更明显.产生机制与DM的胰岛素缺乏所致心肌能量代谢紊乱有关.此外,心肌细胞蛋白糖基化作用导致的氧化应激、细胞内Ca2+转运机制异常以及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等均可损伤心肌的结构和功能.

  • 输尿管部分梗阻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作者:杨关天;杨建军;姚茂银

    目的: 研究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PUUO)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梗阻解除后肾间质纤维化的恢复情况. 方法:144只雄性SD大鼠,24只作为对照组,另外120只大鼠建立单侧PUUO动物模型,其中梗阻组24只,在术后1、2、4和8周各随机选取6只,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测定肾间质内Ⅰ型、Ⅲ型胶原蛋白(ColⅠ、ColⅢ);梗阻解除组96只,于梗阻后1、2、4和8周各为24只大鼠解除梗阻,分别于解除后1、2、4和8周各随机选取6只,行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 结果:输尿管部分梗阻后1周,肾间质ColⅠ、ColⅢ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1),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与前一时间段比较,P<0.01).1、2和4周时解除梗阻,ColⅠ、ColⅢ逐渐恢复,与梗阻解除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8周时解除梗阻,胶原蛋白无显著变化.结论:PUUO后肾间质纤维化进行性发展,早期解除梗阻,肾间质纤维化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若梗阻超过8周,则成为不可逆性改变.

  • 平阳霉素治疗患儿静脉-微静脉畸形325例疗效观察

    作者:寿柏泉;杨震;寿卫东;孟昭业;张森林;曹罡;董震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PYM)瘤内注射治疗患儿静脉-微静脉畸形(混合型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选取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用PYM注射治疗患儿静脉-微静脉畸形325例(389个瘤体),其中男132例,女193例,男女之比为1 ∶ 1.46,年龄1个月~12岁,其中6个月以内175例,占53.85%.7~10天注射1次,3~5次为1个疗程. 结果:经6个月~7年随访,治愈162例(占49.85%),基本治愈124例(占38.15%),好转34例(占10.46%).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88.00%,有效率为98.46%. 结论:PYM治疗静脉-微静脉畸形疗效高,疗程较短,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 脑电生物反馈对诊断的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探讨

    作者:伏洁;刘光陵;夏正坤;高春林;付元凤;高远赋;樊忠民;张连丰;任献国;黄慧敏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 方法:对121例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患儿用脑电生物反馈诊断治疗仪进行诊断和训练治疗,增强16~21 Hz的β波,抑制4~8 Hz的θ波,观察θ/β比值的变化;并选用有关神经心理测试量表对其ADHD表现的症状行为进行测评,主要方法为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及美国简化康奈尔儿童行为量表(简称康氏表)评定. 结果:121例ADHD儿童脑电θ/β比值的均值为4.5,与常用的指标5.0相比有所降低.所有患儿经1~4个疗程后作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各疗程与治疗前相比脑电θ/β值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2个疗程以上,CBCL、TRS及康氏表评定分值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三种量表评分与治疗1个疗程相比也有明显下降(P<0.05).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ADHD患儿的注意力、认知功能有所提高,多动症状明显减少. 结论:脑电生物反馈仪所测得的θ/β值对ADHD患儿有辅助诊断价值,在临床应用中可适当降低此值,以减少漏诊;经治疗后注意力、行为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以规范治疗4个疗程为宜.

  • 电解脱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作者:张鑫;谢(韦华);史继新;王汉东;李劲松;印红霞

    目的:总结电解脱铂金弹簧圈(EDPC)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体会,对其指征、操作要点及主要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用EDPC栓塞治疗17例患者19枚颅内动脉瘤,其中14例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经血管造影证实后,在微导丝导引下微导管超选动脉瘤腔填塞弹簧圈. 结果: 2例死亡,1例于术后4 d再破裂后完全填塞,其余14例患者16枚动脉瘤中12例完全填塞,90%以上填塞者2例,60%~70%填塞者2例,载瘤动脉通畅. 结论: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材料和技术的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疗效,降低并发症.

  • P波离散度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关系

    作者:邓捷;韩雅玲;臧红云;梁明

    目的: 研究P波离散度(PWD)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表现. 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为5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对照组为53例健康查体者.测量心电图P波大时限(Pmax)及P波小时限(Pmin),PWD=Pmax-Pmin.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 、收缩末期左心室内径(LVESD) 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 结果:扩张性型心肌病患者的Pmax及PWD均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0.001),而Pmin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Pmax及PWD与LAD均呈正相关(r=0.533, P<0.001;r=0.636, P<0.001),而Pmax及PWD与LVEF均呈负相关(r=-0.672, P<0.001;r=-0.746, P<0.001). 结论: 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PWD明显延长,并与其心功能不全程度明显相关.

  •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作者:周利武;赵建宁;吴苏稼;曾晓峰;郭亭;包倪荣

    目的: 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方法. 方法:从1999年1月至2002年2月,对32例髋臼发育不良伴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结果:随防3~5年,平均52.5个月.按Harris评分,平均93分(优26例、良5例、中1例),近期优良率达到96%. 结论:对于髋臼发育不良伴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成人患者,如能处理好髋臼及股骨近段的畸形,选择好合适的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 人干燥综合征B抗原的基因克隆及融合表达

    作者:杨湘越;兰小鹏;钟智强;朱忠勇

    目的:建立新的检测方法,克隆并表达人干燥综合征B抗原(SS-B). 方法:应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从HL-60细胞株中克隆SS-B全长基因,将PCR产物直接TA克隆、鉴定及测序,再定向克隆至pGEX-5T载体中,转入大肠杆菌BL-21,阳性克隆鉴定后在IPTG诱导下表达,产物行十二烷基硫酸钠-多丙烯酰胺冻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试验. 结果:PCR产物约为1 200 bp,与预期1 224 bp接近,测序结果与GenBank报道的完全一致.pGEX-5T- SS-B重组阳性克隆酶切鉴定正确,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1 000,具有天然SS-B的免疫原性. 结论:成功克隆表达SS-B,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丙型肝炎病毒C区的DNA改组

    作者:赵甫涛;贾战生;李谨革;王春雨;魏欣;白雪帆

    目的:利用DNA改组技术进行不同基因型别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C区的人工进化. 方法:首先利用PCR扩增了三段具有较高序列同源性的460 bp基因片段,然后将其等量混合,在Mg2+存在的条件下,用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 Ⅰ)切割成50 bp左右的小片段.这些小片段在不外加引物的条件下,利用PCR反应进行重聚,再将重聚物经过一轮正常的PCR扩增. 结果:获得了与原片段大小相当的基因片段. 结论:这一技术为进一步筛选高活性的HCV C区基因打下基础,有利于从一组序列同源性程度较高的基因库构建随机嵌合基因,并为改组其他基因家族提供了借鉴.

  • 人纤维介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李黎;朱传龙;宁琴

    目的:构建人纤维介素(hfgl 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表达. 方法:提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RNA,逆转录得到cDNA,以其为模板,PCR扩增hfgl 2 cDNA片段,将目的片段通过T载体过渡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将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并制作细胞爬片,对爬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并摄片. 结果:扩增出1.3 kb的目的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cDNA3.1,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无误;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细胞质中存在明显的阳性棕染. 结论:成功构建hfgl 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探讨其功能学和干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大鼠模型制作的实验研究

    作者:曾莉;凌立君;夏国守;陈海燕;钱丽;陈卫平

    目的:研究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大鼠模型的制作及运用. 方法:用一种尚未见报道的锉刀与干纱布、血管钳、刀片在大鼠蚓突造模,进行大鼠腹腔粘连模型制作的优选.将40只模型SD雄性大鼠(清洁级)随机分为A组(纱布组)、B组(血管钳组)、C组(锉刀组)、D组(刀片组),每组10只,饲养7 d,第8 d处死小鼠,采用Phillips五级评分法对腹腔粘连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A、B两组造模效果均为Phillips五级评分标准的Ⅰ级,C组为达Ⅳ级,D组达Ⅲ级,C组与A、B、D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病死率为10%,D组达20%,经统计学处理四组间无明显差异(P=0.276 4). 结论:以大鼠的蚓突制作术后病理性腹腔粘连动物模型,锉刀为佳造模工具,其优点是造模均匀,均达Ⅳ级.

  • 甘草和糖皮质激素对吸烟大鼠血清IL-8的影响

    作者:赵蓓蕾;熊华;齐名;施毅

    目的:探讨中药甘草及糖皮质激素对吸烟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 方法:健康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甘草组、激素组、等渗盐水组和未吸烟对照组,其中前三组大鼠每天吸烟1 h并分别用甘草、强的松和等渗盐水灌胃,各组大鼠于实验第4、8、12周分别处死取心脏血,测血清IL-8. 结果:等渗盐水组大鼠各时间段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未吸烟对照组,P<0.01.激素组大鼠血清IL-8水平第4周、第8周与等渗盐水组相似,第12周明显低于等渗盐水组[(10.58±9.24)pg/ml vs(26.18±4.21)pg/ml,P<0.01].甘草组大鼠各时间段血清IL-8水平与未吸咽对照组相似(P>0.05),明显低于激素组和等渗盐水组,但第12周甘草组血清IL-8水平与激素组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1.92±0.72)pg/ml vs(10.58±9.24)pg/ml,P>0.05]. 结论:吸烟导致大鼠血清IL-8水平升高;甘草和糖皮质激素均能降低吸烟大鼠的血清IL-8水平,但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出现较晚,而甘草的作用出现早、维持时间长,且强于糖皮质激素.

  • 帕金森病SD大鼠模型的99Tcm-TRODAT-1放射自显影实验研究

    作者:杜明华;贾鹏;钟英;王夕海;杨天明;居胜红

    目的:研究多巴胺转运蛋白(DAT)显像剂99Tcm-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99Tcm-TRODAT-1)用于帕金森病(PD)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将SD大鼠分成三组:①正常组;②单侧帕金森病(PD)模型组(颅内单侧纹状体毁损);③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简称多发性腔梗)模型组(颈动脉注射自体血栓术).观察正常大鼠纹状体内99Tcm-TRODAT-1分布情况.比较各组纹状体99Tcm-TRODAT-1的摄取情况. 结果:正常大鼠纹状体明显摄取99Tcm-TRODAT-1,单侧PD模型鼠毁损侧纹状体99Tcm-TRODAT-1摄取较健侧明显减少,多发性腔梗模型鼠的结果与正常组相似. 结论:99Tcm-TRODAT-1显像剂被纹状体特异性摄取,能为PD病早期诊断提供有利依据.

  • 鬼臼毒素类物质生物活性的研究

    作者:刘艳青;张守刚;程洁;肖杭;高蓉

    目的:研究脱氧鬼臼毒素、β-阿朴苦鬼臼、鬼臼毒素和 4'-去甲鬼臼毒素共四种鬼臼毒素类似物对3龄初淡色库蚊幼虫和5龄初菜青虫的毒杀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 方法:采用WHO生物测试法和小叶碟添加法分别测定四种类似物对淡色库蚊和菜青虫的毒杀和拒食活性. 结果:①脱氧鬼臼毒素和β-阿朴苦鬼臼对淡色库蚊的毒杀作用较明显,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是0.001 48和0.001 68 g /L.②四种化合物对淡色库蚊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加药组的化蛹率相对较低.③脱氧鬼臼毒素、β-阿朴苦鬼臼和鬼臼毒素对菜青虫有毒杀作用,96 h的LC50分别是0.045 4、0.078 2和0.159 7 g /L.4'-去甲鬼臼毒素对菜青虫的毒杀活性很弱.④四种化合物对菜青虫都有拒食活性,但前三种拒食活性较强,其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是0.016 1、0.018 7、0.039 4和0.273 9 g /L.⑤四种化合物对菜青虫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其生长发育现象,但作用的程度和方式不同,脱氧鬼臼毒素组的试虫全部死于5龄期,β-阿朴苦鬼臼毒素和鬼臼毒素的高浓度组不能化蛹,死于幼虫期,而4'-去甲鬼臼毒素组的试虫则表现出畸蛹等现象. 结论:四种鬼臼毒素类似物对淡色库蚊和菜青虫毒杀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之间的差异可能与结构上的差异有关.

  • 大鼠肝移植术中供肝再灌注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杨振林;郑树森;沈克震;张浩;朱峰

    目的: 探讨大鼠肝移植手术中供肝再灌注不良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方法:大鼠原位肝移植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实验初期组(n=100),第二阶段为实验后期组(n=100),比较两组手术中引起供肝再灌注不良原因的差别,从中找出预防供肝再灌注不良的措施. 结果:实验初期组和实验后期组的冷缺血时间、无肝期、肝下下腔静脉(IVC)阻断时间、供者手术时间、受者手术时间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上IVC吻合、门静脉(PV)和IVC吻合、冷灌注过程中供肝气体栓塞、无肝期超过25 min和肝损伤引起供肝再灌注不良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结论:提高手术熟练程度,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手术中再灌注不良因素的发生是确保供肝再灌注良好的基础.

  • 川芎嗪对内皮素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作者:朱萧玲;熊利泽;陈绍洋;王强;朱肖星;陈定章;孟华;马晓涛

    目的:观察磷酸和盐酸两种盐的川芎嗪对内皮素-1(ET-1)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采用L-型钙通道阻滞剂拉西地平(Larcidipine)和两种盐的川芎嗪对ET-1引起心肌细胞肥大作用的比较. 结果:ET-1组对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增加17%(P<0.05),而ET-1+磷酸川芎嗪(TMPP)、ET-1+盐酸川芎嗪(TMPH)和ET-1+拉西地平较ET-1组分别减少13.5%、12.5%和16.3%.(P<0.05).ET-1可显著增加心成纤维细胞数量(P<0.001),较对照组增加38%,而磷酸川芎嗪、盐酸川芎嗪和拉西地平抑制ET-1的作用非常显著,分别较ET-1组降低11.5%、12.7%和20.6%,P均<0.01. 结论:川芎嗪对ET-1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和川芎嗪阻滞钙通道有关.

  • 牡蛎多糖的制备和生物学活性研究

    作者:王俊;姚滢;张建鹏;刘军华;冯伟华;焦炳华

    目的:改进制备工艺,分离、纯化东海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得到牡蛎多糖(Oyster polysaccharides,OPs),并探索其生物学活性. 方法:采用热碱法提取,以三个剂量组(2.5、5、10 mg/ml)进行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测定,抗体形成细胞活性溶血空斑形成细胞实验(PFC)、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活性测定(MTT法)、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结果:制备得到牡蛎多糖粗品;免疫学实验表明OPs 2.5 mg/ml组能有效增加正常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对小鼠DHT、NK细胞活性、PF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荷瘤小鼠脾细胞活性起正向调节.三种浓度实验组均增强小鼠红细胞SOD活性. 结论:牡蛎多糖能增强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并有一定的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

  • 稳定性核素测定大鼠小肠蛋白质合成

    作者:周济宏;李幼生;曹亚澄;朱明芳;韩勇;黎介寿

    目的:建立稳定性核素([L-15N]亮氨酸)测定大鼠小肠蛋白质合成率的方法. 方法:分别测定静脉注射相同剂量[L-15N]亮氨酸不同时相的大鼠小肠15N丰度及不同剂量[L-15N]亮氨酸同一时相的大鼠小肠15N丰度.结果:大鼠小肠游离氨基酸池中15N核素丰度在注射后0.5 h内呈线性上升并达高峰,维持4 h后缓慢下降,小肠蛋白质中的15N丰度0.5 h至12 h基本维持不变;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大鼠小肠蛋白质分数合成率(FSR)亦增加,当[L-15N]亮氨酸剂量在1.0 mmol/kg以上,FSR并不随施加[L-15N]亮氨酸剂量的加大而增加. 结论:在进行大鼠小肠蛋白质合成率测定时,一次性静脉注射的测量佳时限为0.5 h,剂量为1.0 mmol/kg.

  • 主动脉四叶瓣畸形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作者:黄承;王炼

    主动脉四叶瓣畸形极为少见.现将我院1997年10月至2003年4月经手术证实的4例主动脉四叶瓣畸形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所见报道如下.

  •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新蝶呤的检测

    作者:宋明辉;董风歧;崔征;曾媛;卜晓红

    新蝶呤(NPT)是一种蝶啶衍生物,是干扰素γ(IFN-γ)刺激下由激活的巨噬细胞合成的[1],被认为是细胞免疫的标记物,用来检测T淋巴细胞的功能.用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等疾病时机体免疫状态的监测.本文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血NPT的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 肝移植后多尿症

    作者:倪小冬;李元新;李幼生;李宁;黎介寿

    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抗排斥反应曾是临床的一个主要问题,随着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的出现,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如今,他克莫司已成为肝移植主要的免疫抑制剂,但他克莫司也有多种毒副作用.我科有1例肝移植患者在应用他克莫司后发生多尿及低钠血症,伴尿钠排出增加,不伴有低钾血症,在停药并积极对症及支持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现报道如下.

  • 临床检验诊断工作中的人文思考

    作者:黄宇烽

    1 临床检验诊断学的内涵和任务检验医学,又称临床检验诊断学或实验诊断学,由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血液学和临床基础检验等亚学科(专业)组成,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实验室科学技术在高层次上的结合.

  • 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杨霜英;徐旭东;毛琦敏;胡涛

    作者针对该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 详细阐述电子病历系统的软件结构、功能特点及实施方法,可为其他医院开发和应用电子病历系统提供有益的参考.

  •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胃排空障碍营养支持的护理

    作者:柏屏

    术后胃排空障碍(delayed gastric emptying)是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由于长期不能恢复口服进食,患者常常发生严重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伴低蛋白血症又进一步导致胃排空障碍难以恢复.因此,营养支持在胃排空障碍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2001年6月至2002年7月间我所收治11例恶性肿瘤术后发生的胃排空障碍,现将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 部分左心室切除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潘小燕;胡小南;景华

    部分左心室切除(partial left ventriculectomy, PLV)是近年来对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终末期心脏病患者一种新的治疗方法[1,2].实践证明,对此类患者通过急速重构左心室形态结构、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系统的护理,不仅能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提高生存率,而且可免除或延长等待心脏移植的时间.现将PLV治疗终未期心脏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人员睡眠状况调查

    作者:李劲松;王与荣;胡小南

    目的:了解在利比里亚中国维和人员的睡眠状况,更好的保障维和人员生理、心理健康,顺利完成维和任务. 方法:在维和的中晚期对维和维和人员进行大样本问卷式抽样调查. 结果:调查发现在维和的初期和中期维和人员的睡眠质量较在国内时变差,随着对工作及居住环境的适应以及适当的医疗干预,到后期维和人员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结论:提高维和人员的睡眠质量.建议改善居住条件,调整夜岗,改变夜岗过密的情况,补充夜岗军人的睡眠时间,并加强睡眠卫生的教育.对严重失眠者进行适当的心理和药物干预.

    关键词: 维和 睡眠 调查
医学研究生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1998 01 02 03 04
1997 01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z1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