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米彩锋;牛丽林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接素(β-catenin)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E-cadherin、β-catenin在74例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标本和27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herin、β-catenin在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8%、93%,而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57%、22.97%,且与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结论:E-cadherin、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胃癌的进展中有重要作用,检测它们在胃癌癌中的表达可能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临床生物治疗有指导意义.

  • 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戴咏玲;李北宁;努尔曼·麦麦提祖农

    目的:通过检测E-钙黏蛋白在原位PTC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PTC中的表达差异,确认E-钙黏蛋白是否参与PTC的淋巴结转移过程.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对21例原位PTC和17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PTC中E-钙黏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E-钙黏蛋白在原位PTC中的比例分别是弱阳性(+)~(++)29%(6/21),强阳性(+++)~(++++)71%(15/21),而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PTC中弱阳性0(0/17),强阳性100%(17/17).E-钙黏蛋白在原位PTC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PTC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与PTC发生淋巴结转移无关.

  • 参虎半夏汤提高ⅢB-Ⅳ期胃癌化疗疗效及部分机制研究

    作者:马亚丽;马纯政;刘培民;孙宏新;黄莉;孙明月;张娟;闫喜凤

    目的:评价参虎半夏汤联合CF/DCF方案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气虚毒蕴型ⅢB-Ⅳ期胃癌病患者6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参虎半夏汤联合化疗)和对照组(化疗),每组33例.观察2组临床症状、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浓度等临床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的KPS评分、生活症状积分、生存期、肿瘤大小及E-cadherin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症状积分、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虎半夏汤可能通过诱导E-cadherin表达,抑制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抑制肿瘤细胞侵袭浸润,减小瘤体,进而改善气虚毒蕴型ⅢB-Ⅳ期胃癌患者的预后.

  • 辣椒碱对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肖潺潺;陈茂剑;梅凡彪;方向;黄天壬;利基林;邓伟

    目的:观察辣椒碱(capsaicin)对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设立不同浓度辣椒碱组以及空白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CCK-8)检测辣椒碱(0,25,50,75,100,150,200,250 μmol·L-1)处理肝癌SMMC-7721细胞24 h后的细胞活性;穿透小室(transwell)检测辣椒碱(0,50,75,100 μmol· L-1)的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辣椒碱(0,50,75,100 μmol·L-1)处理肝癌SMMC-7721细胞24 h后,对细胞中的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25,50,75,100 μmol· L-1)作用24 h后均对细胞存活率未产生明显影响,从150 μmol·L-1开始,随着辣椒碱浓度逐渐升高,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P<0.01),且呈剂量依赖效应;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50,75,100μmol·L-1)干预能显著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且呈浓度依赖效应(P<0.01);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50,75,100 μmo1·L-1)干预能明显上调肝癌SMMC-772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P<0.01),下调Vimentin,MMP-2,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辣椒碱干预对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上调肝癌SMMC-7721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下调肝癌SMMC-7721细胞中Vimentin,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有关.

  • 大蒜素对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化的影响

    作者:贺川;马笛;巩平;黄伟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胰腺癌细胞株PANC-1细胞,分别以10 μg·L-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0 μg·L-1TGF-β1+5 mg·L-1大蒜素,5 mg·L-1大蒜素处理PANC-1细胞,另设空白组,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大蒜素是否能降低胰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波纹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TGF-β1能够刺激PANC-1细胞发生典型的EMT形态变化,并伴有E-cadherin表达的上调及Vimentin的下调.划痕实验表明大蒜素能降低胰腺癌PANC-1细胞的迁移能力.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及TGF-β1组比较,大蒜素组的E-cadherin 表达明显上调(P<0.05),Vimentin明显下调(P<0.05),这表明大蒜素具有抑制PANC-1细胞产生EMT的效应.结论:大蒜素可抑制胰腺癌细胞发生EMT,进而可能在抑制肿瘤浸润与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益肾化瘀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组织中α-SMA、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琳琪;吕雁;刘红亮;赵永钦

    目的:动态观察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益肾化瘀方对其影响.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组及缬沙坦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采用UUO模型,分别于术后第7、14、28天光镜下观察肾间质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肾组织α-SMA、E-cadherin的表达变化.结果:造模后7d,大鼠肾组织中o-SMA表达即明显增高,而E-cadherin表达逐渐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α-SMA的表达减弱,E-cadherin的表达增强(P<0.01,P<0.05),以益肾化瘀方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变化显著,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化瘀方可能通过抑制大鼠肾组织中α-SMA的早期高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而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

  • 大黄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及 E-钙黏蛋白、Slug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高俊霞;吕强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Slug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 HepG2细胞,大黄素低、高剂量组分别加入10、20μmol/L大黄素,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RPMI-1640培养液,阳性对照组加入10μmol/L 5-氟尿嘧啶。分别采用细胞-基质黏附实验、划痕修复实验、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观察HepG2细胞黏附率、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和Slug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大黄素低、高剂量组显著抑制HepG2细胞黏附率、迁移、侵袭能力,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lu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大黄素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强E-cadherin及抑制Slug蛋白表达有关。

  • 化瘀降浊汤对转化生长因子-β1/母系同源物家族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作者:尹学来;宋竖旗;庞然;吕济源;卢建新

    目的 观察化瘀降浊汤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HK-2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MT)过程TGF-β/母系同源物家族Smad通路中关键因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Smad3、蜗形蛋白(Snail)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化瘀降浊汤对TGF-β1诱导HK-2的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率(IC50).Westem blot和RT-PCR检测E-cadherin、Smad3、Snail蛋白和基因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E-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化瘀降浊汤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增殖,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IC50为472.017μg/mL. Westem blot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化瘀降浊汤中、高剂量组E-cadherin、Smad3、Snail蛋白和mRNA表达与诱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化瘀降浊汤能促进E-cadherin蛋白表达,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化瘀降浊汤可能通过调节HK-2细胞TGF-p/Smad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蛋白达到抑制甚至逆转肾小管EMT,从而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起到保护作用.

  • 辣椒素对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侵袭能力及E-钙黏蛋白、Snail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任公平;吕正鑫;刘宏扬;梁国英

    目的 观察辣椒素对人大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侵袭能力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Snail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NCI-H460细胞,以不同终浓度辣椒素进行处理,未加辣椒素为对照组.采用Hoechst33342核染色分析、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实验及Western blot检测,观察辣椒素对NCI-H460细胞凋亡、侵袭能力及E-cadherin、Snail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oechst33342核染色分析表明,辣椒素各浓度组可明显诱导NCI-H460细胞凋亡(P<0.05);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辣椒素可显著抑制侵袭穿膜细胞数(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辣椒素各浓度组 E-cadherin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Snail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辣椒素能明显诱导NCI-H460细胞凋亡;降低Snail表达、刺激E-cadherin的表达从而抑制NCI-H460细胞侵袭能力,可能是其抗非小细胞肺癌的机制之一.

  • E-钙黏蛋白siRNA促进胃癌细胞SGC7901耐药与增殖

    作者:陈勇;刘颖;高鸿;刘巍

    目的 研究E-钙黏蛋门siRNA对胃癌细胞SGC7901化疗敏感性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用Lipofectamine 2000将E-钙黏蛋白siRNA及阴性对照序列转入细胞SGC7901,用MTT法检测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并观察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E-钙黏蛋白、PTEN、AKT、p-AKT、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SGC7901细胞转染E-钙黏蛋白siRNA后显著抑制细胞E-钙黏蛋白蛋白表达(P<0.05).转染E-钙黏蛋白siRNA后细胞对CDDP、5-FU、紫杉醇和ADR的IC50分别为(mg/L):4.375±0.199、6.855±0.780、2.530±0.259和0.368±0.042;阴性对照组分别为(mg/L):2.882±0.166、4.058±0.946、1.483±0.225和0.228±0.012,转染E-钙黏蛋白siRNA细胞埘CDDP、5-FU、紫杉醇和ADR的IC50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转染E-钙黏蛋白siRNA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转染E-钙黏蛋白siRNA72 h后PTEN和BAX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p-AKT和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干扰E-钙黏蛋白表达导致AKT通路的激活和对凋亡平衡的调控可能是促进SGC7901细胞耐药和增殖的一个机制.

  • 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和Podoplanin在人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夏承东;田怀杲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人胃腺癌中的表达和在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取60例胃腺癌组织样本和30例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Cad和β-Cat在人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Podoplanin标记淋巴管,检测胃腺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结果:60例胃腺癌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Cat的异常在这两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Podoplanin只表达淋巴管,癌组织中的LMVD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癌周边缘区的LMVD高于肿瘤中心组织(P<0.01).LMVD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ad和β-Cat异常表达在胃腺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淋巴转移过程中使肿瘤细胞进入淋巴导管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 长链非编码RNA及其在下咽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孟洁;王晓敏;张明洁;李慧;陈德尚;陆兆屹;张俊杰;李柏青;马士崟

    目的 总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以及LncRNA在下咽鳞状细胞癌(H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谷歌学术、EMBASE等数据库上,以"长链非编码RNA,下咽癌/下咽鳞状细胞癌""β-连环蛋白,下咽癌/下咽鳞状细胞癌""LncRNA,tumor""LncRNA,Hypopharyngeal carcinoma/HSCC""Wnt/β-catenin,EMT""Wnt/β-catenin or/and EMT,Hypopharyngeal carcinoma/HSCC"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2018年5月国内外针对LncRNA及其在HSCC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的有关文献资料,共检索到文献3297篇,终纳入44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42篇.总结LncRNA对肿瘤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LncRNA和Wnt通路在H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重点分析.结果 LncRNA广泛参与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等生理或病理过程,在生物调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Wnt信号通路是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的增殖、分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LncRNAs与mRNA结合促进了HSCC的发生发展,LncRNA通过Wnt信号通路促进HSCC的转移及复发.结论 LncRNA与许多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HSCC的发生发展受LncRNA的调控,LncRNA通过Wnt信号通路在HSCC肿瘤细胞的生长、迁移、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

  •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E-钙黏蛋白和β-连环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孙琳;张文静;张静;吴靖芳

    目的 通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中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三者在PT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ALCAM、E-cadherin和β-catenin在PTC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LCAM、E-cadherin和β-catenin在PTC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变化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TC组织中ALCAM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PTC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PTC样本中β-catenin的异位表达率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三者的阳性率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组织中无明显差异(P>0.05).三者的异常表达与PTC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在PTC组织中ALCAM、β-catenin高表达,E-cadherin呈现低表达,三者的异常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三者在PT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 锌指转录因子Snai1通过E-钙黏蛋白调控胃癌侵袭及淋巴结转移

    作者:李倩君;王丙剑;郑翔翔;郭慧敏;周传文;任建国;潘峰

    目的 探讨锌指转录因子Snai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胃癌组织中Snai1与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5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邻近的正常胃黏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nai1和E-cadherin的表达.体外培养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不含靶向作用于Snai1的siRNA的空质粒,转染组转染靶向作用于Snai1的siRNA.转染结束后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3组细胞Snai1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Snai1表达阳性率较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增高(58.5%比0.0%,P<0.001),而E-cadherin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43.1%比100.0%,P<0.001).Snai1阳性和阴性的胃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8.9% (11/38)、63.0%(17/27).Snai1阳性的胃癌患者较Snai1阴性的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78.9%比40.7%,P<0.001).体外细胞实验显示,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nai1和E-cadher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组Snai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而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均P<0.05).结论 Snai1可通过抑制E-cadherin表达,促进胃癌发生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EphA2和E-cadher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顾俊怡;钱春辉;李向东;郭凌川;惠国桢

    目的 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中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A2)、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及EphA2、E-cadherin与肿瘤血管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临床监测EphA2、E-cadherin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2~2015年期间采集的100例垂体腺瘤标本,50例侵袭组和50例非侵袭组.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HE染色方法,检测垂体腺瘤标本内的EphA2、E-cadherin表达情况,同时采用CD34方法,计算垂体腺瘤标本内腺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研究分析临床中EphA2、E-cadherin、MVD表达在垂体腺瘤患者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内的关系.结果 侵袭组中EphA2阳性表达率达到(88.0%),E-cadherin阳性表达率(35.0%),非侵袭组阳性表达率(16.0%),E-cadherin阳性表达率(80.0%);侵袭组EphA2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非侵袭组EphA2阳性表达,侵袭组E-cadherin阳性表达显著低于非侵袭组E-cadherin阳性表达;而EphA2表达与MVD呈正相关.EphA2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结论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EphA2表达水平增加,E-cadherin表达则并不断降低.进一步研究证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EphA2过表达,与EphA2参与垂体腺瘤血管生成及EphA2有侵袭性有关.因而临床可以将EphA2、E-cadherin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生物学指标并有可能成为侵袭性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 Slug、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和E-钙黏蛋白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徐娟

    目的 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进行Slug、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以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三者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以及三者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对96例SACC组织中的Slug、EMMPRIN和E-cadherin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检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并结合SACC组织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Slug、EMMPRIN和E-cadherin表达情况与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三者的相关性分析情况.结果 Slug为强阳性表达,表达率高达77.08%;EMMPRIN为强阳性表达,表达率为68.75%;E-cadherin 为弱阳性表达,表达率仅为52.08%.SACC组织中Slug、EMMPRIN和E-cadherin的表达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ug、EMMPRIN在Ⅲ、Ⅳ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Slug、EMMPRIN实性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筛管型;Slug、EMMPRIN有神经侵袭、转移和复发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神经侵袭、转移、复发,均P <0.05;E-cadherin在Ⅰ、Ⅱ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Ⅲ、Ⅳ期(P <0.05);E-cadherin筛管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实性型(P <0.05);E-cadherin无神经侵袭、转移和复发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有神经侵袭、转移、复发(P<0.05).SACC中Slug的表达与EMMPRIN呈明显正相关(r=0.836,P<0.05);Slug的表达与E-cadherin呈明显负相关(r=-0.542,P <0.05);EMMPRIN的表达与E-cadherin呈明显负相关(r=-0.461,P<0.05).结论 SACC组织中Slug、EMMPRIN 和E-cadherin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密切相关,SACC的发生机制可能与Slug、EMMPRIN的高表达有关,而E-cadherin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

  • 血清应答因子、E-钙黏蛋白和β-连环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罗建业;郑定容

    目的:分析血清应答因子(SRF)、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RF、β-Catenin和E-Cadherin在ESCC组(115例ESCC患者)及正常组(100例正常人)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 SRF、β-Catenin和E-Cadherin含量,对比分析两者数值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ESCC组的SRF、β-Catenin和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3.3%(82/115)、75.6%(87/115)和40.0%(46/115),正常组的SRF、β-Catenin和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3.0%(13/100)、11.0%(11/100)和92.0%(92/100),二者之间的SRF、β-Catenin和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SCC组血清SRF、β-Catenin和E-Cadherin含量分别为(90.8±15.8)ng/ml、(72.6±16.3)ng/ml和(10.4±6.9)ng/ml,正常组血清SRF、β-Catenin和E-Cadherin含量分别为(25.1±12.6)ng/ml、(15.3±6.5)ng/ml和(37.1±8.6)ng/ml,二者之间的SRF、β-Catenin和E-Cadherin浓度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F、β-Caten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与ESCC的发展密切相关,可以提高ESCC的诊断率,对预测ESCC肿瘤侵袭转移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 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常磊;袁玉峰;郭涛;刘权焰;刘志苏

    目的 探讨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原发性肝癌(HC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法)分别检测55例HCC癌组织、癌旁组织和20例非肿瘤性正常肝组织中Vimentin及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HCC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Vimentin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9.1%,较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7.3%,较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E-cadherin二者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653,P<0.05).Vimentin在TNMⅢ~Ⅳ期组、低分化组、肿瘤结节多个组、转移复发组的表达分别高于TNM Ⅰ~Ⅱ期组(x2=7.267,P<0.05)、中高分化组(x2=4.045,P<0.05)、肿瘤结节单个组(x2=12.143,P<0.05)、无转移复发组(x2=7.267,P<0.05).E-cadherin的表达在肿瘤结节单个组高于肿瘤结节多个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78,P<0.05).随访患者表明,Vimenfin阳性表达组患者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Vimentin阴性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mentin、E-cadherin参与HCC上皮间质转化过程,Vimentin的高表达、E-cadherin的低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HCC患者Vimentin及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可协助HCC的诊断及判断预后.

  • ADAM10、E-cad及flt-1在重度子痫前期胎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静芳;赵丽君;刘国莉;孙丽芳

    目的 通过对孕妇胎盘组织中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0(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0,ADAM10)及其底物E-钙黏蛋白(epithelial eadherin,E-cad)、底物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like tyrosine kinase-1,Flt-1)的检测,探讨三种因子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39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和39例正常妊娠组胎盘组织中三种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ADAM10和Flt-1 mRNA表达(1.7347±0.1705和1.1325±0.0823)均高于正常妊娠组(1.0512±0.0932和0.8254±0.0752),其蛋白质水平也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01).而两组E-cadmRNA (0.3277±0.0251,0.5996±0.0450)和蛋白表达(0.4789±0.1148和0.7601±0.1260)低于正常妊娠组(P<0.001).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ADAM10、Fit-1过度表达及E-cad低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 ICAM-1、MMP-9及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学民;李朝路;李兆阳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6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CAM-1、MMP-9及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ICAM-1、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E-cadher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期、有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的结直肠癌患者ICAM-1、MMP-9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A+B期、无淋巴结转移及高中分化的结直肠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期、有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的结直肠癌患者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A+B期、无淋巴结转移及高中分化的结直肠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结直肠癌组织中ICAM-1、MMP-9及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中ICAM-1与MMP-9表达呈显著正相关,ICAM-1与E-cadheri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MMP-9与E-cadherin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高表达的ICAM-1、MMP-9及低表达的E-cadherin对结直肠癌的发生、浸润、转移起促进作用,三者联合检测可能对结直肠癌的诊断起指导作用.

263 条记录 1/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