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신의학원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新乡医学院
  • 主办单位: 新乡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7239
  • 国内刊号: 41-11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4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新乡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李东亮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血丙戊酸钠水平对癫痫儿童红细胞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康丽霞;赵鑫;王家勤

    目的 观察服用丙戊酸钠后癫痫患儿红细胞参数、肾功能和肝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服用丙戊酸钠且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60 mg·L-的253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分为低浓度组(60~70 mg·L-1,53例)、中浓度组(71~100 mg·L-1,151例)和高浓度组(101~120 mg·L-1,49例),比较3组患儿红细胞、肾功能和肝功能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患儿红细胞和肾功能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显著高于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P<0.05),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患儿ALT和A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丙戊酸钠的患儿均可出现肝功能异常,严密监测患儿肝功能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可以提高用药效果,减轻患儿肝脏毒性.

  • 耳内窥镜与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疗效比较

    作者:张洁;罗欢欢

    目的 比较耳内窥镜与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鼓膜穿孔患者114例,其中56例患者在显微镜下完成鼓膜修补术(显微镜组),58例患者在耳内窥镜下完成鼓膜修补术(内窥镜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听力恢复情况.结果 内窥镜组中、小鼓膜穿孔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显微镜组(P<0.05),但2组大穿孔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显微镜组和内窥镜组患者鼓膜愈合率分别为89.3% (50/56)、94.8%(55/58),2组患者鼓膜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纯音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纯音听阈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内窥镜组小、中穿孔患者的纯音听阈显著低于显微镜组(P<0.05),但2组大穿孔患者纯音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窥镜与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均可显著改善患者听力,但对于小、中鼓膜穿孔,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效果优于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动脉导管未闭及动脉导管再次开放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高瑛;孙岩;王席娟;张美慧;张家洁;高峰;王红利;王莉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及引起早产儿动脉导管再次开放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出生体质量<1 500g的早产儿91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出生后3、7d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PDA的发生率、动脉导管自发关闭率及再次开放率.根据出生后3d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早产儿分为PDA组(n=467)和非PDA组(n=446);根据出生后7d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早产儿分为动脉导管关闭组(n=408)和动脉导管未关闭组(n =505),将非PDA组早产儿再分为动脉导管关闭组(n=364)和动脉导管再次开放组(n=8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引起PDA和动脉导管再次开放的危险因素.结果 出生后3 d PDA组和非PDA组早产儿的性别、分娩方式、羊水减少、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母孕期糖尿病、子痫、母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病史、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内窘迫、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支持、氧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出生后7d动脉导管关闭组和动脉导管未关闭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病史、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内窘迫、感染、呼吸支持、氧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的性别、分娩方式、羊水减少、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母孕期糖尿病、子痫、母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贫血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6例非PDA早产儿出生后7d动脉导管再次开放组和动脉导管关闭组在胎龄、出生体质量、胎膜早破、宫内窘迫、出生窒息病史、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呼吸支持、氧疗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在性别、分娩方式、羊水减少、胎盘早剥、母孕期糖尿病、子痫、母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和贫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是PD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胎龄和出生体质量为独立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关注早产儿PDA发生的高危因素,早期预防PDA或动脉导管再次开放,可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吴雪花;王昌锋;杨亚东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进行比较,并对2组患者疗效、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PaO2、PaCO2、SaO2及血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7d后,2组患者PaO2、SaO2显著升高(P<0.05),PaCO2及血清CRP、PC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PaO2、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及血清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56/60)、78.33%(47/6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551 1,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可显著改善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态血压水平的影响

    作者:宋云方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动态血压水平变化进行研究.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卢氏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7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和观察3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者每日给予5 mg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时间为24个月.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1、2、3组患者分别每日给予10、20、3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时间为24个月.对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及治疗后动态血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4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IMT、斑块面积及治疗后动态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而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l、2、3组患者的H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LDL、TC、TG、Ox-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3组的HDL水平显著高于观察1、2组(P<0.05),而LDL、TC、TG、Ox-LDL水平显著低于观察l、2组(P<0.05).4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l、2、3组患者的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3组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观察1、2组(P<0.05).治疗后,4组患者的24 h、昼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1、2、3组患者的24h、昼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3组患者的24 h、昼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观察1、2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较单纯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临床疗效更佳,且30 mg·d-1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在控制血压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更明显.

  •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观察

    作者:李宇琪;刘海意;吴媛媛;龚洵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治疗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产后PFD患者15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81)和对照组(n=75),2组患者均于产后6周起开始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同时配合Kegel训练;对照组患者仅给予Kegel训练.对治疗前后2组产妇的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参数值、压力性尿失禁(SUI)及盆腔器官脱垂(POP)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在静息阶段、快肌评估阶段、10 s慢肌阶段及60s慢肌阶段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2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在后静息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在快肌评估阶段、10s慢肌阶段及60s慢肌阶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在静息阶段、后静息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SUI患者分别为53、60例,治疗后分别为21、15例,观察组SUI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x2=5.06,P<0.05).对照组治疗前POP Ⅰ度25例,Ⅱ度5例;治疗后POP Ⅰ度15例,Ⅱ度4例.观察组治疗前POP Ⅰ度26例,Ⅱ度6例;治疗后POP Ⅰ度8例,Ⅱ度3例.观察组POP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x2=13.96,P<0.05).结论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能显著改善PFD患者盆底肌张力,降低SUI及POP发生率.

  • 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优势分析

    作者:徐贵红;徐桂梅;王永淑;买茹

    目的 观察和评估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对初产妇分娩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无产科及相关并发症的初产妇365例,将其按照接产方式不同分为会阴保护分娩组(105例)、会阴无保护分娩组(110例)和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组(150例).其中会阴保护分娩组、会阴无保护分娩组采用传统非药物镇痛分娩方式,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组采用椎管内药物镇痛分娩方式.对比3组初产妇的第2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住院时间、会阴裂伤程度、镇痛效果、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并发症(伤口延期愈合、产褥期感染及产后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组初产妇会阴完整率为57.33% (86/150),显著高于会阴保护分娩组的20.95%(22/105)和会阴无保护分娩组的37.27% (41/110)(x2 =46.038、18.186,P<0.05),会阴无保护分娩组初产妇会阴完整率显著高于会阴保护分娩组(x2=6.907,P<0.05);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组初产妇会阴Ⅰ度、Ⅱ度裂伤率较会阴保护分娩组(x2=10.309、23.328,P<0.05)和会阴无保护分娩组低(x2=5.412、9.078,P<0.05),会阴无保护分娩组初产妇会阴Ⅰ度裂伤率与会阴保护分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31,P>0.05),会阴Ⅱ度裂伤率低于会阴保护分娩组(x2=3.086,P<0.05).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组镇痛优良率为83.33%(125/150),显著高于会阴保护分娩组的38.10%(40/105)和会阴无保护分娩组的42.73% (47/110)(x2=131.463,P<0.05),会阴保护分娩组和会阴无保护分娩组初产妇镇痛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1,P>0.05);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组初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会阴保护分娩组和会阴无保护分娩组(P<0.05),会阴无保护分娩组初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与会阴保护分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会阴保护分娩组(P<0.05),3组初产妇的第2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能够明显减轻产妇的疼痛感,降低会阴损伤率,缩短住院时间,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且能更好地促进自然分娩.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作者:郭云霞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厦门市海军医院收治的46例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每组23例.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初始剂量每日10 mg,晨服,根据患者病情2周内加至每日15 ~ 20 mg;帕罗西汀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日20 mg,分2次口服,根据患者病情2周内加至每日40~60 mg;疗程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4、6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治疗6周后2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7% (22/23) 、91.3% (21/23),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 (7/23)、65.2%(15/23),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帕罗西汀组(P<0.01).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抑郁症患者疗效相当,但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帕罗西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周利霞

    目的 分析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以及口服葡萄糖刺激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PG、HbAlc、TC、TG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SOD活性和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OD活性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MD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血清SOD活性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胰岛素抵抗(HOMA-IR)及30 min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I30/G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OMA-β、AUC及I30/G30均较治疗前增加,HOMA-IR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HOMA-β、AUC及I30/G30较对照组增加更显著,HOMA-IR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

  • 利多卡因联合七氟醚吸入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王旭;豆立冬;耿红芳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联合七氟醚吸入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OPCABG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静脉输注联合七氟醚吸人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静脉输注进行麻醉,观察2种麻醉方法对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2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血浆中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 h MYO、CKMB及cTnⅠ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6h,观察组患者血浆中MYO、CKMB及cTn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4 h Ang Ⅱ、IL-6、IL-8及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中Ang Ⅱ、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静脉输注联合七氟醚吸入对行OPCABG患者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自拟汤药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张晖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联合自拟汤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汤药联合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8.7±1.7)、(10.3±3.1)周,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0.7±2.1)、(13.2±3.8)周,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踝关节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71.1% (32/45)、86.0%(37/4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236,P<0.05).对照组患者感染和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分别为15.6%(7/45)、17.8% (8/45),观察组患者感染和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分别为4.7% (2/43)、9.3%(4/43),观察组患者感染和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8.731、9.172,P<0.05).结论 自拟汤药联合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以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非磷酸化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与骨代谢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陶鹏辉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非磷酸化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dpMGP)、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与骨代谢生物化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信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者5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2组患者血清中M-CSF、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水平,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dpMGP水平,分析dpMGP、M-CSF与BALP、OC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中dpMGP、M-CS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BALP、O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血清dpMGP水平与BALP、OC无相关性(r=-0.326、0.427,P=0.084、0.125);血清M-CSF水平与BALP、OC呈负相关(r=-0.357、-0.538,P=0.043、0.047).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M-CSF水平与BALP、OC呈负相关,可通过检测M-CSF水平来判断骨代谢情况.

  • 蛋白激酶C活性与卵巢癌多药耐药性的相关性

    作者:何社红;薛聪玲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与卵巢癌(OC)多药耐药性(MD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OC组织标本69例,体外培养肿瘤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OC组织中PKC活性,分析PKC活性与OC MDR的关系.结果 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69例OC组织中,对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3种药物联合化学治疗高度敏感13例(18.84%),中度敏感19例(27.54%),低度敏感16例(23.19%),耐药21例(30.43%).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度敏感和耐药的OC组织中PKC活性分别为(1.31±0.09)、(11.69±1.02)、(13.87±1.37)、(19.16±3.15) μmol·mgprot-1·h-1,耐药性越强,卵巢癌组织中PKC活性越强(P<0.01).Ⅰ、Ⅱ、Ⅲ、Ⅳ期OC组织中PKC活性分别为(3.79±1.24)、(8.02±1.57)、(9.37±1.16)、(9.93±1.41)μmol·mgprot-1·h-1,临床分期越高,OC组织中PKC活性越强(P<0.05).G1、G2、G3级OC组织中PKC活性分别为(7.23±1.02)、(9.64±1.71)、(12.39±1.26)μmol·mgprot-1·h-1,病理分级越高,OC组织中PKC活性越强(P<0.05).结论 PKC活性越高,OC的MDR越强,PKC可能参与了OC的MDR机制;OC组织中PKC活性检测可以作为预测化学治疗敏感性的指标之一.

  •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地氯雷他定片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王希香;张信江;朱月玲;谢云峰;高国强;刘志梅

    目的 评价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地氯雷他定片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洛阳东方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 16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2组患者均每晚1次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 mg,患处薄层涂抹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早晚各1次,共12周.观察组患者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每日3次,疗程12周.治疗4、8、12周后及停药4周后观察患者面部症状及体征,并进行评分,计算痊愈率、显效率.结果 治疗4、8、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总积分及各项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总积分较治疗4周后显著下降(P<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总积分均较治疗8周后显著下降(P<0.05).停药后4周,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总积分均较治疗12周后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8、12周及停药后4周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12周后,2组患者色素沉着、表皮萎缩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红斑、鳞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评分与治疗4周后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红斑、鳞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评分与治疗8周后比较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色素沉着评分与治疗4周后比较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色素沉着、表皮萎缩评分与治疗4、8周后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4、8、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红斑、鳞屑、丘疹、脓疱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表皮萎缩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停药后4周,2组患者的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与治疗12周后比较均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病例的平均起效时间和痊愈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停药后4周的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8,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片可以提高地氯雷他定片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

  • 维生素D诱导调节性T细胞分化及其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田二军;王辉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维生素D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对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AIH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于体检当日、观察组于入院次日抽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10 mL,以肝素锂抗凝,分离血浆冻存,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25-羟维生素D[25-(OH)-D3]和IL-10水平,采用多色荧光抗体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样本中CD4+ CD25+ Foxp3+ IL-10+ Treg细胞比例,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在体外条件下分离观察组患者的PBMC,在有或无活化形式的维生素D[1,25-(OH)2-D3]的条件下给予佛波酯(PMA)刺激16 h,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后PBMC中CD4+ CD25+ Foxp3+ IL-10+ Treg细胞比例,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刺激后上清液中IL-10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浆25-(OH)-D3、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 IL-10+Treg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25-(OH)-D3水平与IL-10水平及CD4+ CD25+ Foxp3+ IL-10+ Treg细胞比例均呈正相关(R2=0.379,P=0.0003;R2=0-151,P=0.034 1).在有1,25-(OH)2-D3的条件下给予PMA刺激,观察组患者的CD4+ CD25+ Foxp3+ IL-10+ Treg细胞比例和上清液中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无1,25-(OH)2-D3的条件下给予PMA刺激后(P<0.05).结论 维生素D可直接诱导Treg细胞增殖分化,AIH患者体内Treg细胞减少在某种程度上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

  • 规范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霞;朱宝菊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GDM孕妇120例,其中接受孕期规范化管理、血糖控制满意者78例(观察组),未接受孕期规范化管理、血糖控制不满意者42例(对照组),同期选择血糖正常的孕妇60例为正常组,对3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和正常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感染、产后出血等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81% (31/42)、14.10% (11/78)和11.67% (7/60),剖宫产率分别为80.95% (34/42)、53.85%(42/78)和46.67% (28/60),对照组孕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x2=42.780、8.638,P<0.05)和正常组(x2 =40.810、12.180,P<0.05);观察组孕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7、0.699,P>0.05).对照组、观察组和正常组孕产妇围生儿中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10%(37/42)、15.38% (12/78)和15.00% (9/60),对照组孕产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和正常组(x2=59.740、53.310,P<0.05);观察组孕产妇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4,P >0.05).结论 对GDM孕妇进行规范化管理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毛向莹;谭静;高磊;谢敏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长垣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EPO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估治疗前后患者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AS)及日常生活状况,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81/90)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70/90) (x2=4.57,P<0.05).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脑梗死面积分别为(8.96-0.35)、(9.01±0.23) cm2,治疗后分别为(5.47±0.12)、(4.03 ±0.48) cm2,2组患者治疗前脑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脑梗死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且治疗组患者脑梗死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AS、巴氏指数(BI)评分及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AS评分及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S评分及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BI评分较对照组增加更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0.00%,病死率8.89%;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11%,病死率为6.67%,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43、0.31,P>0.05).结论 EPO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神经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机械治疗前后龈沟液中致病菌检出率分析

    作者:司玲;史德莹

    目的 分析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机械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的牙周致病菌检出率.方法 选择南阳市口腔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牙周机械治疗;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对象治疗前后致病菌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及出血指数(BI)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4个月患者的PD、B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PL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患者的PLI、PD、BI与治疗后4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中致病菌Aa、Fn、Tf、Pg、Pi、Pn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龈沟液中致病菌伴放线杆菌(Aa)、具核梭杆菌(Fn)、硒赛类标菌(Tf)、牙龈卟林单胞菌(Pg)、中间普菌(Pi)、变黑普菌(Pn)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个月龈沟液中致病菌Tf、Pg、Pi、Pn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Aa、Fn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个月龈沟液中致病菌Aa 、Tf、Pg、Pi、Pn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Fn检出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机械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龈沟液中的致病菌Aa、Tf、Pg、Pi、Pn检出率.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血红素加氧酶-1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关系

    作者:张卫国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PCI的STEMI患者80例,根据患者PCI术后ST段回落水平分为2组,ST段回落值<50%定义为无复流阳性组,ST回落值≥50%者为无复流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HO-1水平及临床特征.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血浆HO-1水平预测无复流发生的阈值及无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无复流阳性组患者血浆HO-1水平显著高于无复流阴性组(P<O.001),经RO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O-1水平≥24.15 mg·L-1在预测无复流发生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89.8%.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浆HO-1水平和胸痛时间超过6h是PCI后发生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入院时血浆HO-1水平作为一项生物学标志物可能具有预测急性STEMI急诊PCI后无复流发生的作用.

  •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张华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MP)患儿血清中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C (SP-C)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MP患儿19例作为MP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儿童血清中SP-C水平;抽取左侧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检测2组儿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评估儿童肺通气功能;比较2组儿童血清SP-C水平、PaO2、PaCO2、FEV1及FVC,并分析MP组患儿血清SP-C水平与PaO2、PaCO2、FEV1 、FVC的相关性.结果 MP组儿童Pa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儿童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组儿童FEV1、FVC及FEV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P组和对照组儿童血清SP-C水平分别为(3.92±0.13)、(6.43±0.11)mg·L-1,MP组儿童血清SP-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8.512,P <0.05).MP患儿血清SP-C水平与PaO2呈正相关(r=0.215,P <0.05),但MP患儿血清SP-C水平与PaCO2无相关性(r=-1.012,P>0.05).MP患儿血清SP-C水平与FEV1、FVC及FEV1/FVC均呈正相关(r=0.627、0.391、0.472,P<0.05).结论 MP患儿外周血SP-C水平低于健康儿童,SP-C水平越低,肺功能障碍越严重.检测MP患儿外周血SP-C水平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MP患儿的肺损伤和肺功能情况.

  • 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观察

    作者:王莉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河南省省直第二医院口腔科10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每7d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硝唑0.25 g,口服,每日1次;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齿松动指数(MD)、牙周袋深度(PPD)及牙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GI、PLI、MD及P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GI、PLI、MD及PPD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GI、PLI、MD及PP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牙龈沟液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牙龈沟液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牙龈沟液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48/54)、68.52%(37/5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牙龈沟液中TNF-α、IL-1β、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减轻患牙炎症症状.

  •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与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张国刚;程海;余峰;申明成;李钟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与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8例,其中36例给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组),32例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外固定组),对2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Baumann角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内固定组患儿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8.9-6.4)min、(53.1-3.4)d,外固定组患儿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2.4±12.8)min、(76.3±5.5)d,内固定组患儿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患儿术毕时、术后3个月时Baumann角分别为(70.9±11.2)°、(68.5±10.2)°,差值为(2.4±1.2)°;外固定组患儿术毕时、术后3月时Baumann角分别为(71.6±10.5)°、(65.4±8.4)°,差值为(6.2±2.0)°;内固定组患儿术后3个月Baumann角变化显著小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患儿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6.1% (31/36)、62.5%(20/32),内固定组患儿治疗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外固定组(x2=4.816,P <0.05).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2/32) 、5.6%(2/36),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36,P>0.05).结论 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复位效果好、骨折愈合快、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势.

  • 胆囊癌组织中共刺激因子B7-H1和B7-H3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李建;游焜;王迎;王建国

    目的 探讨共刺激因子B7-H1和B7-H3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胆囊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保存的胆囊癌组织标本50例、癌旁正常组织30例和胆囊腺瘤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7-H1和B7-H3蛋白的表达.结果 癌旁正常组织、胆囊腺瘤组织和胆囊癌组织中B7-H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5/30)、33.3% (10/30)、72.0%(36/50),B7-H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 (0/30)、23.3%(7/30)、60.0% (30/50),胆囊癌组织中B7-H1和B7-H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胆囊腺瘤组织(P<0.05),胆囊腺瘤组织中B7-H1及B7-H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B7-H1蛋白表达与胆囊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侵袭深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胆囊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性(P>0.05).B7-H3蛋白表达与胆囊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侵袭深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胆囊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性(P>0.05).胆囊癌组织中B7-H1蛋白与B7-H3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16,P<0.05).结论 胆囊癌组织中共刺激因子B7-H1和B7-H3蛋白表达上调,其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光固化时间对3种自酸蚀黏合剂微拉伸强度的影响

    作者:邓刚;康彪;田华

    目的 探讨光固化时间加倍后对3种自酸蚀黏合剂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用18颗拔出的无龋人下颌磨牙,暴露其(牙合)面牙本质,按3种自酸蚀黏合剂Easy One (EO)、G-Bond (GB)、Clearfil SE Bond (SE)随机分为6组,每组3颗,其中3组按黏合剂说明使用,作为对照组,另3组将光固化时间加倍,作为实验组.在暴露的牙本质上分层粘接固化复合树脂Z350,厚约4 mm,37℃水域保存24 h后将牙齿在(牙合)面纵横切割成粘接面积约1 mm×l mm的条状试件,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试件断面的特征经体视显微镜分型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 对照组3种自酸蚀黏合剂按说明固化后微拉伸强度(MTBS)分别为(19.91±3.45)、(16.18±3.13)、(35.34±3.47) MPa,实验组分别为(28.03±3.24)、(25.31±2.69)、(48.17 ±4.28) MPa;对照组3种自酸蚀黏合剂中SE的MTBS大,显著大于EO、GB(P<0.05),EO、GB的MTB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固化时间加倍后,实验组EO、GB、SE 3种黏合剂的MTBS均大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且SE的MTBS大,显著大于EO、GB(P <0.05),EO、GB的MTBS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模式多数呈界面破坏和混合破坏,可见少量复合树脂的内聚破坏,无牙本质的内聚破坏,实验组和对照组EO、GB、SE 3种自酸蚀黏合剂不同光固化时间的试件断裂模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长光固化时间可提高自酸蚀黏合剂的微拉伸强度,对试件的断裂模式影响不大.

  • 食管癌临床症状类型及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

    作者:鲍启德;张长江;刘敏;张海鹏;周利霞;宋昕;刘军清;赵学科;孙李凌;陈培楠;崔月龙;杜丹凤;张向阳;王立东

    目的 分析食管癌常见临床症状种类及其在年龄和性别中的分布特征,确定症状出现到诊断和首次治疗时间(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为进一步阐明临床症状对食管癌早期预警和预后的影响提供重要信息.方法 本组18 99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资料均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临床信息数据库,平均诊断年龄(59.32 ±8.68)岁.根据患者主诉进行症状分类,并根据常用医学术语进行规范,归纳症状类型和出现频率.记录每例患者主要症状距首次治疗的间隔时间,并将这一间隔时间定义为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症状出现频率统计采用百分比的方法,按照出现频率1%为界限,分为常见症状和少见症状.对4种常见症状的性别、年龄分布的差异性采用列联表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对发病年龄、延迟诊断和治疗时间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比较平均数.结果 18996例食管癌患者中,共出现292种不同症状;对这些症状进行医学术语规范和归类共归纳出44种临床症状.在归纳出的44种症状中,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哽噎(87.29%),其次为吞咽疼痛(5.10%)、腹部不适(3.36%)和胸骨后不适(1.48%),这4种症状占所有症状的97.23%.吞咽哽噎、吞咽疼痛、腹部不适、胸骨后不适症状的食管癌患者平均诊断年龄分别为(59.33 ±8.74)、(58.38±8.36)、(60.45 ±8.38)、(58.03±8.o1)岁.男性和女性患者均以这4种症状为主,分布相似(x2=2.68,P=0.44).<60岁男性患者出现吞咽疼痛和胸骨后不适的频率明显高于≥60岁男性患者(x2=13.37,P<0.05);<60岁女性患者出现吞咽疼痛和胸骨后不适的频率明显高于≥60岁女性患者,出现腹部不适症状频率明显低于≥60岁女性患者(x2=11.17,P<0.05).腹部不适和吞咽疼痛患者的延迟诊断和治疗中位时间(30 d)明显短于吞咽哽噎和胸骨后不适患者(60d).结论 吞咽哽噎、吞咽疼痛、腹部不适、胸骨后不适是食管癌的代表性症状,男性和女性分布相似;年轻患者胸骨后不适症状频率较高,而老年人腹部不适症状明显.腹部不适和吞咽疼痛的患者延迟诊断和治疗的时间明显低于吞咽哽噎和胸骨后不适的患者,为进一步阐明临床症状对食管癌早期预警和预后的影响提供了基础.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黄丽娟;张艳蕉;赵亮;于广娜;李莉;何薇

    目的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中青年ACI患者209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 =104).对照组患者给予ACI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2组患者红细胞比容(Hc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D-二聚体(D-D)水平,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螺旋CT测患者脑梗死体积;并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Hct、FIB、NO、eNOS及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Hct、FIB、D-D水平降低(P<0.05),NO和eNOS水平升高(P<0.05);与治疗14 d后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Hct、FIB、D-D水平降低(P<0.05),NO和eNOS水平升高(P<0.05).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Hct、FIB、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O和eN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降低(P<0.05),Barthel指数升高(P<0.05);与治疗14 d后比较,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降低(P<0.05),Barthel指数升高(P<0.05).治疗14 d后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7%(85/104)、91.4% (96/1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663,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 (6/104)、7.6%(8/1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1,P>0.05).结论 丁苯酞可有效改善中青年ACI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5动态表达与大鼠胶质瘤生长的关系

    作者:温辉

    目的 探讨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5(RGS5)动态表达与大鼠胶质瘤生长的关系.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胶质瘤组和重组腺病毒组,每组18只.胶质瘤组和重组腺病毒组大鼠通过麻醉、钻孔开颅、注射C6胶质瘤细胞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生理盐水组大鼠麻醉、钻孔开颅方法同胶质瘤组及重组腺病毒组,仅注入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大鼠未给予任何干预措施.重组腺病毒组大鼠在接种C6胶质瘤细胞后第4、11天,于肿瘤细胞注射位置为肿瘤原位注射重组腺病毒Adv-rHSG-GFP.接种C6胶质瘤细胞后第9、15、21天,4组大鼠各取6只处死,取脑组织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GS5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大鼠脑组织均未见肿瘤生长;胶质瘤组、重组腺病毒组大鼠在C6胶质瘤细胞接种后的第9、15、21天,脑组织中均有胶质瘤生长.重组腺病毒组大鼠脑组织中肿瘤体积在第9、15、21天均小于相同时间点的胶质瘤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胶质瘤组、重组腺病毒组大鼠在C6胶质瘤细胞接种后第15、21天脑组织胶质瘤体积均大于第9天时(P<0.05),第21天的脑组织胶质瘤体积均大于第15天时(P<0.05).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脑组织中RGS5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重组腺病毒组大鼠脑组织中RGS5蛋白表达在C6胶质瘤细胞接种后的第9、15、21天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重组腺病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的RGS5蛋白表达在第9、15、21天时均低于胶质瘤组相同时间点(P<0.05);组内比较显示,胶质瘤组、重组腺病毒组大鼠脑组织中的RGS5蛋白表达在C6胶质瘤细胞接种后的第15、21天时均高于第9天时(P<0.05),而第21天时均高于第15天时(P<0.05).结论 RGS5表达与大鼠脑胶质瘤生长密切相关,Adv-rHSG-GFP对大鼠胶质瘤生长有重要的抑制作用.

  • P2X7受体阻断剂对三磷腺苷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内Ca2+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秀娟;王国红;张利彬;杨坤丽;李超堃;王璐;宋景贵;赵红岗;李东亮

    目的 观察三磷腺苷(AT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内Ca2+水平变化的特点,并探讨P2X7受体阻断剂对其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SH-SY5Y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高糖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中,在37℃、体积分数5% 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随机分为4组,分别加入含0、1、3、5 mmol·L-1ATP的培养液,每孔100 μL,各组均分别作用15、30、60 min,然后用Hank's溶液洗涤细胞3次,Fluo-3/AM染细胞内Ca2+,Hoechst 33258染细胞核.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荧光发射强度.另取对数生长期的SH-SY5Y细胞悬液接种于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高糖DMEM的96孔板中,在37℃、体积分数5% CO2培养箱中培养24h,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TP组及KN-62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细胞在每孔100 μL培养液中常规培养,ATP组细胞在每孔100 μL含5 mmol·L-1 ATP的培养液中培养,KN-62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分别每孔先用100 μL含100、500、1 000 nmol·L-1 KN-62的培养液孵育30 min,每孔再用100 μL的5mmol·L-1 ATP培养液处理1h,用Hank's溶液洗涤细胞3次,Fluro-3/AM染色细胞内Ca2,Hoechst 33258染色细胞核.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荧光发射强度变化,图像分析软件记录结果,测每组细胞中Ca2+的平均荧光强度.每次实验每组设3个平行复孔,实验重复3次.结果 0 mmol·L-ATP组呈现荧光的细胞数量少,荧光强度弱;1、3、5 mmol·L-1 ATP组随着ATP剂量增加,呈现荧光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多,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若ATP剂量相同,则随着ATP作用时间的延长,呈现荧光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多,荧光强度逐渐增强.正常对照组、ATP组、KN-62低、中、高剂量组细胞荧光强度分别为468.24±45.67、3 292.35±159.64、3 013.27 ±321.42、2 515.77 ±320.98、2 486.32 ±318.31,ATP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KN-62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ATP组(P<0.05).结论 ATP诱导SH-SY5Y细胞内Ca2+升高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KN-62可部分阻断ATP的这一作用.

  • 抵抗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机制研究

    作者:司澳洋;吕风华;尹宏磊;吴林;王卓;刘亚坤;张素荣

    目的 探讨抵抗素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 K/Akt)信号通路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生长状态良好的H9c2心肌细胞,使用含1g·L-1胎牛血清的高糖达尔伯克改良伊格尔培养基(DMEM)处理24h使其细胞同步化后进行不同干预.随机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Con组、R50组、LY294002+ R50组和LY294002组,Con组为空白对照;R50组细胞应用50 μg·L-1抵抗素处理48 h组;LY294002+ R50组细胞预先应用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干预2h后再用50 μg·L-1抵抗素处理46 h;LY294002组细胞应用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2h组.4组心肌细胞加含药物DMEM培养48 h后进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质合成量测定,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原癌基因c-myc蛋白及PI3K/Akt非磷酸化及磷酸化水平表达.观察抵抗素(50 μg·L-1)处理细胞不同时间(0、1、2、3h)后运用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抵抗素处理1h后4组心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 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0、1、2、3h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0±0.26、0.71±0.67、0.52±0.32、0.51±0.32;与0h组比较,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1h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1h组比较,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2、3h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2h与处理3h后H9c2心肌细胞中p-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48 h后,与Con组比较,R50组、LY294002+ R50组心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含量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LY294002组其心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含量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50组比较,LY294002+ R50组、LY294002组心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含量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LY294002+ R50组比较,LY294002组心肌细胞面积、单细胞蛋白含量及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Con组、R50组、LY294002+ R50组、LY294002组c-myc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45±0.30、0.68±0.32、0.56±0.33、0.16±0.2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8.91,P<0.05);与Con组比较,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48 h后,R50组c-my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LY294002+ R50组c-myc蛋白表达水平较Con组、LY294002组升高但低于R50组(P<0.05).经抵抗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3h后,R50组PI3 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较Con组、LY294002+ R50组、LY294002组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抵抗素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提高Akt磷酸化水平来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

  • 秋水仙碱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作者:吴聪聪;唐方明;陈冠鹏;包浔娜

    秋水仙碱是一种具有广泛抗炎、免疫抑制和较强抗纤维化作用的生物碱,被广泛应用于痛风、家族性地中海热等方面.研究发现,秋水仙碱在治疗心包炎、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及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良好效果,近年来,秋水仙碱在恶性心包积液治疗方面的探索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秋水仙碱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加以综述.

新乡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