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

新乡医学院学报杂志

Journ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신의학원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新乡医学院
  • 主办单位: 新乡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7239
  • 国内刊号: 41-118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14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新乡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李东亮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邓世忠;梁海青;廖晓星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老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茂名石化医院收治的ADHF老年患者173例,依据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n=147例)和死亡组(n=26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心率、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射血分数≤50%、发病至入院时间、贫血、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史、心室颤动、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Ⅲ级、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脑钠肽、血肌酐、血尿酸、肌酐清除率、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脂蛋白a水平与ADHF老年患者的生存状况有一定相关性(P<0.05).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YHA分级≥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50%及脑钠肽、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是ADHF老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DHF老年患者死亡风险较大,年龄、NYHA分级≥Ⅲ级、左心室射血分数≤50%及脑钠肽、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是ADHF老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肺功能和炎性递质的影响

    作者:王运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肺功能和炎性递质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驻马店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COPD患者,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每次1吸,每日3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福莫特罗雾化吸入,每次4.5 μg,每日3次;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EV1、FEV1/FVC、FEV1%、PaCO2、PaO2、TNF-α、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EV1、PaO2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PaCO2、TNF-α、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EV1/FVC、FEV1%、PaCO2、TNF-α、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x2=7.20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与对照组(10.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福莫特罗治疗COPD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减少炎性因子释放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安全性.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杨飞云;孔令宇;杨亚勤;马彦娟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EPO,2组患者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NSE水平、红细胞比容(Hct)及血红蛋白(HGB)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VEGF、TNF-α、IL-10、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TNF-α、IL-10、NS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10、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Hct、HG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Hct、HG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t、HG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22%(30/49)、81.63% (40/49),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381,P<0.05).结论 rhEPO可以显著减轻ACI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 2011~2015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49株流感嗜血杆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变迁

    作者:周艳君;王鹏;李树军

    目的 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 ~2015年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变迁,为疾病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诊断依据.方法 对2011 ~2015年送检的各种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β-内酰胺酶检测、血清学分型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用WHONET 5.5软件进行药物敏感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1 ~2015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共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849株,其中在≤1岁和≥50岁2个年龄段分离率高,分别占49.6%、17.8%;主要分布在痰液标本中,其次是血液、脑脊液、咽拭子标本;血清型以不定型流感嗜血杆菌型为主,占85.4%.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的耐药率较高且处于上升趋势,2011 ~ 2015年分别为38.5%~78.7%、41.7%~88.8%、57.7%~83.9%、61.4% ~72.2%、20.0% ~51.5%;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亚胺培南、美洛配能、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对头孢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所降低.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来自的临床科室是小儿内科,痰液标本分离出的流感嗜血杆菌多;应注意本地区体外抗菌药物的耐药变迁,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合理用药,加强耐药监控;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可考虑为首选药物.

  • 儿童滑膜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姜黄;郑丽华;杨金花;徐宪伟

    目的 探讨儿童滑膜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儿童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 26例儿童滑膜肉瘤,男15例,女11例,男女之比为1.36∶1,年龄4~ 15岁,平均(12.8±0.3)岁;发生部位:上肢5例,下肢19例,腹壁2例,其中3例出现肺转移;组织学表现: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肿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成束状,形成大小不等的旋涡状,部分呈弧形,相互交叉,间质可见较多分枝状、裂隙状壁薄血管.双相型滑膜肉瘤,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组成,梭形细胞区及上皮样细胞区相互移行.梭形细胞区结构同单项纤维型SS相似,上皮样细胞区可形成腺样结构,部分可见乳头状结构;低分化型滑膜肉瘤均为小细胞型,肿瘤细胞较小,圆形或多边形,类似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呈小巢状或弥漫片状分布.所有病例均表达波形蛋白、TLE1、上皮角蛋白和(或)上皮膜抗原,均检测到SS18-SSX融合基因.结论 儿童滑膜肉瘤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变化多样,几乎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导致其与形态学类似的几种软组织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相对困难,相对特异的TLE1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作用,金标准SS 18-SSX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对其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新一代靶向药物的开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郭晓峰;张勇;李保田;李丹丹;刘艳;李东方;刘高峰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 (VASH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病理科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存档石蜡包埋ESCC组织标本128例和正常食管组织标本4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其VASH1和VEGF的表达,并根据随访资料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VASH1、VEGF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9% (69/128)、59.4% (76/128),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 (3/42)、16.7% (7/42),VASH1、VEGF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VASH1、VEGF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ESCC组织中,VEGF与VASH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 =0.543,x2 =37.810,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VASH1及VEGF表达水平可作为ES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VASH1和VEGF可能与ESCC的发展、浸润、转移有关,且对预测ESCC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作者:刘后存

    目的 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随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喘憋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L-4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IFN-γ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 (28/30)、76.67%(23/3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231,P<0.05).结论 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作者:孙秀丽

    目的 观察川崎病急性期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儿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4+/CD8+、CD56+ CD16+)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儿CD3+、CD4+、CD8+细胞分别为(56.36±4.78)%、(28.14±1.55)%、(21.03±2.3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25±5.63)%、(33.12±2.57)%、(28.52±3.12)%(P<0.05);研究组患儿CD4 +/CD8+、CD19+细胞分别为2.51±0.36、(31.85±3.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1±0.37、(18.61±2.57)%(P<0.05);研究组患儿CD56+ CD16+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崎病急性期患儿体内存在免疫紊乱,CD3+、CD4+、CD8+细胞降低与CD4 +/CD8+、CD19+细胞上升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 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俊伟;蔡瑞艳;王永亮

    目的 探讨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结核患者的临床标本750例,其中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90例,痰涂片阳性标本560例.所有临床标本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及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进行检测,对2种方法检测的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的耐药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对耐药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分析INH及RFP耐药相关突变位点情况.结果 传统方法检测中,560例痰涂片阳性标本中共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454例,其对INH、RFP耐药率分别为15.0%(68/454)、17.8%(81/454),190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INH、RFP的耐药率分别为26.8% (51/190)、18.4%(35/190);传统方法检测的结核分枝杆菌对INH、RFP的耐药率分别为18.5%(119/644)、18.0% (116/644).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检测454例结核分枝杆菌对INH、RFP的耐药率分别为14.1% (64/454)、17.6%(80/454),190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INH、RFP的耐药率分别为23.2% (44/190) 、16.3% (31/190);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检测的对INH、RFP的总耐药率分别为16.8%(108/644)、17.2%(111/644).2种方法检出的结核分枝杆菌对INH、RFP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NH:x2=0.140、0.691、0.650;RFP:x2 =0.011、0.293、0.131;P>0.05).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检测中,对INH和RFP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7%、98.9%和90.5%、98.9%,其中katG-S315T1为INH耐药主要突变位点,约占88.9%,rpoB-S531L为RFP耐药主要突变位点,约占81.1%.结论 分子线性探针杂交法能够快速检测出结核菌株和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并能对耐药基因进行分型,减少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时间,并能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尽快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 凝血标志物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作者:付泽霞

    目的 探讨凝血标志物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接受妇产科手术患者156例,其中术后发生下肢DVT患者78例(观察组),术后未发生下肢DVT患者78例(对照组).对2组患者血浆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D-二聚体(D-D)水平进行比较,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5种凝血标志物对下肢DVT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浆PAP、TM、t-PA及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浆T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D的ROC曲线下面积大,敏感度、特异度好,其次为TM、t-PA和PAP.结论 血浆PAP、TM、t-PA、D-D水平检测有助于妇产科手术后下肢DVT的早期诊断,其诊断价值自高至低依次为D-D、TM、t-PA和PAP.TAT由于受术后抗凝药物应用的影响,不适合应用于DVT的诊断.

  •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表达与化学治疗效果的关系

    作者:付朝红;刘丹娜;段方方;王留宴;陈露;姚丽鸽;孔天东

    目的 探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与化学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7例晚期TNBC患者,其中38例患者采用TAC(紫杉醇+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进行化学治疗、26例患者采用TP(紫杉醇+顺铂)方案进行化学治疗、33例患者采用TX(紫杉醇+卡培他滨)方案进行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后观察其疗效;将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标本或穿刺活检蜡块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ERCC1 mRNA表达情况,观察ERCC1 mRNA表达在TNBC中的特点及与不同化学治疗方案疗效的关系.结果 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组织学分级、转移部位、Ki67指数及体力状况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TAC、TX方案治疗效果无关(x2=0.067、0.122,P>0.05),与TP方案治疗效果关系密切,低表达者治疗效果优于中、高表达者(x2=9.45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腋窝转移状态、Ki67指数及ERCC1 mRNA表达为TNBC化学治疗效果的预测因子.结论 ERCC1 mRNA表达在不同临床特征的TNBC患者中无明显差异,并且ERCC1有可能成为TNBC铂类药物疗效的预测基因.

  • 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秦鹏宇;马闻苛;张红伟;李晓芳;樊腾;杨明月;徐璐丹;靳广丽;岳修勤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开胸手术患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在诱导前泵注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8卜μg·kg-1,10 min泵注完毕,再以维持剂量0.4 μg·kg-1·h-1的速度持续泵入,手术结束前40 min停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2组患者麻醉诱导、维持均相同,术中调整丙泊酚的用量,使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45 ~ 60,分别记录麻醉前(T1)、给予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10 min后(T2)、诱导前(T3)、气管插管时(T4)、切皮时(T5)、手术1 h(T6)、关胸时(T7)、气管拔管时(T8)、拔管后5 min(T9)、拔管后15 min(T10)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数据;检测T1、T5、T6、T8外周静脉血ACTH、COR水平.结果 组间比较显示,2组患者T1、T6、T7、T10时的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T8、T9时观察组患者的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T1、T8、T9、T10时的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T6、T7时观察组患者的D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T1、T9、T10时的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T6、T7、T8时观察组患者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T1、T4~T10时的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2组患者的SpO2均在正常范围内,但观察组患者的Sp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T1、T5时的COR和A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T6、T8时的COR和ACT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与T1时比较,对照组患者T4、T8、T9时的SBP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T2、T3、T5、T6、T7时的SBP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T2、T3、T5、T6、T7、T9各时间点的DBP均较T1时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T4和T8时的DBP较T1时显著升高(P<0.05),T6时的DBP较T1时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在T8、T9、T10时间点的HR与T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T6、T7各时间点的HR与T1时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在T2、T3、T5、T6、T7、T9、T10各时间点的HR与T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T8时的HR与T1时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T2~T10各时间点的SpO2与T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时的SpO2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与T1时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T5时的COR和ACTH水平与T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6时的COR和ACTH水平与T1时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T5和T6时的COR和ACTH水平与T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8时的COR和ACTH水平与T1时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开胸手术的复合麻醉,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并能有效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

  • 多模式镇痛对小儿围术期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马闻苛;李晓芳;秦鹏宇;张红伟;樊腾;杨明月;徐璐丹;靳广丽;岳修勤

    目的 研究小儿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多模式镇痛组(C组)及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D组),每组20例.术毕分别采取不同的镇痛措施,观察并记录各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术后记录患儿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组患儿麻醉前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患儿术毕拔管时和术毕4h的MAP、HR均高于C组(P<0.05);A组患儿术毕拔管时、术毕4h的MAP、HR均高于B、D组(P<0.05);B组与D组患儿各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术毕拔管时、术毕4h的MAP、HR均显著高于组内其他时间点(P<0.05);A组患儿其余各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的RR及SpO2各时间点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高于B、C、D组(P<0.05);B、D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高于C组(P<0.05);B、D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术毕4h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组内其他各时间点的评分(P<0.05);A组患儿其余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组患儿各时间点均未出现过度镇静.C组患儿术毕4、12 h的镇静评分优于A组(P<0.05);C组和A组患儿其余各时间点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组内各时间点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麻醉前血清COR、A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血清COR、ACTH水平均高于C组(P<0.05);A组患儿术毕4、12、24、48 h的血清COR、ACTH水平均高于B、D组(P<0.05),A组患儿术毕拔管时血清COR、ACTH水平与B、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血清COR、A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麻醉前、术毕各时间点的血清COR、ACTH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患儿术毕拔管时、术毕4、12、24 h血清COR、ACTH水平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B、D组患儿术毕48 h血清COR、ACTH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患儿术毕48 h血清COR、ACTH水平显著低于术毕拔管时、术毕4、12、24 h(P <0.05);B、D组患儿术毕拔管时、术毕4、12、24h血清COR、ACTH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麻醉前、术毕各时间点血清COR、ACTH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15%、5%、30%;A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C、D组(P<0.05);B、C、D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镇痛的患儿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应激激素水平变化明显低于单一镇痛模式,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昌权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对2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NIHSS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67% (39/45)、66.67%(30/4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8.332,P<0.05).治疗前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0,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FMA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ACI患者血清BDNF表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及ADL,提高治疗效果.

  • 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李妍

    目的 探讨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对163例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3份,有效率90.56% (163/180).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为23 ~ 85分,平均(51.81 ±10.07)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年龄、造口并发症、居住地、造口时间、造口接受度是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尤其是农村地区、较年轻、经济状况较差、造口时间较短、有并发症以及接受度较差的患者;应制定合理措施,以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

  • 氯化锂对缺氧后神经干细胞磷酸化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长春;周勤;尹晓娟;陈颖

    目的 探讨氯化锂对缺氧后神经干细胞磷酸化Caspase-9 (P-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乳鼠神经干细胞(NSCs),建立缺氧NSCs模型.将NSCs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和1、3、5 mmol·L-氯化锂干预组.正常对照组乳鼠NSCs加无血清培养基,单纯缺氧组乳鼠NSCs仅缺氧1h,生理盐水干预组乳鼠NSCs缺氧1h后加生理盐水,3组氯化锂干预组乳鼠NSCs缺氧1h后分别加入氯化锂至1、3、5 mmol·L-.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乳鼠NSCs中P-Caspase-9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了NSCs缺氧模型.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及1、3、5 mmol·L-1氯化锂干预组P-Caspase-9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26.400 ±0.548、21.000 ±0.707、21.200 ±0.837、64.600±0.548、116.800±1.483、17.200±1.643.单纯缺氧组和生理盐水干预组乳鼠NSCs中P-Caspase-9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NSCs中P-Caspase-9阳性细胞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化锂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Caspase-9信号通路调控缺氧NSCs增殖.

  • miR-320靶向Rab1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

    作者:吴向晖;黄鹏翀;秦海霞

    目的 探讨miR-320对宫颈癌细胞SiHa增殖、侵袭及迁移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将细胞分为miR-320模拟基因组、miR-320抑制剂组、对照模拟基因组、对照抑制剂组,各组分别转染miR-320模拟基因、miR-320抑制剂、对照模拟基因、对照抑制剂.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SiHa细胞中miR-320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SiHa细胞中Rab11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miR-320抑制剂组SiHa细胞中miR-320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抑制剂组(P<0.05);miR-320模拟基因组SiHa细胞中miR-320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模拟基因组(P<0.05).miR-320抑制剂组SiHa细胞的细胞活性、侵袭能力、迁移能力高于对照抑制剂组(P<0.05);miR-320模拟基因组SiHa细胞的细胞活性、侵袭能力、迁移能力低于对照模拟基因组(P<0.05).miR-320抑制剂组SiHa细胞中Rab11蛋白表达高于对照抑制剂组(P<0.05);miR-320模拟基因组SiHa细胞中Rab11蛋白表达低于对照模拟基因组(P<0.05).miR-320抑制剂组SiHa细胞的细胞荧光活性显著低于对照抑制剂组(P<0.05);miR-320模拟基因组SiHa细胞的细胞荧光活性与对照模拟基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320可通过靶向Rab11调控SiHa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

  • 大青叶水提物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研究

    作者:罗芬

    目的 观察大青叶水提物的抗甲型流感病毒(IAV)活性.方法 用热回流法提取大青叶水提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大青叶水提物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毒性作用;将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八质粒病毒包装系统共转染进混养的人类胚胎肾细胞(293T)和MDCK细胞中制备IAV,并测定IAV的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TCID50).分3组进行大青叶水提物抗IAV活性检测:第1组先分别用0.25、0.50、0.75、1.00、1.25 g· L-1的水提物作用细胞4h,再分别加10×TCID50病毒吸附细胞2h;第2组用0.25、0.50、0.75、1.00、1.25 g· L-1的水提物和10×TCID50病毒同时作用细胞4h;第3组先用10×TCID50病毒吸附细胞2h,再分别加0.25、0.50、0.75、1.00、1.25 g·L-1的水提物作用细胞4h;然后用CCK-8法测定大青叶水提物对IAV的增殖抑制率.结果 大青叶水提物的细胞对照组、0.50、0.75、1.00、1.25、1.50、1.75、2.00、3.00、4.00、5.00 g· L-1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0±0.00)%、(99.97±1.08)%、(99.95±4.34)%、(98.62±1.45)%、(98.81 ±2.04)%、(74.65±6.29)%、(49.71±2.14)%、(39.86±4.31)%、(19.75 ±2.26)%、(7.86±3.74)%、(2.77±1.76)%,大青叶水提物对MDCK细胞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为1.75 g·L-1,大青叶水提物对MDCK细胞的大无毒浓度为1.25 g·L-1;第1、2、3组大青叶水提物各浓度亚组的病毒增殖抑制率均高于病毒对照组(P<0.01).第2、3组大青叶水提物各浓度亚组的病毒增殖抑制率均显著低于第1组对应的大青叶水提物亚组(P<0.05).第3组大青叶水提物各浓度亚组的病毒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第2组对应的大青叶水提物亚组(P<0.05).第1、2、3组对IAV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75、>1.25、1.25 g· L-1.3组不同干预方法的抗病毒活性排序为:第1组>第3组>第2组.结论 大青叶水提物有较好的抗IAV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免疫力相关.

  • 神经康复设备研究进展

    作者:任武;王娇;张格;陈秋冰;石静楠;于毅

    神经康复设备在患者康复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针对国内外神经康复设备研究的现状,总结了现有神经康复设备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了国内外神经康复设备研究的不足,对国内外此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智能化、家庭化、便携化、价格低廉化是此类设备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 T淋巴细胞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抗肿瘤研究进展

    作者:贾慧婕;魏甜;冯雨晨;郭胜;赵铁锁;冯志伟

    T淋巴细胞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在大多数肿瘤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的功能常被抑制.研究表明,当T淋巴细胞活化时,其表面会表达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分子,PD-1能够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结合,为T淋巴细胞提供负性信号,抑制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肿瘤免疫检查点治疗,就是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的作用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针对PD-1/PD-L1的单克隆抗体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本文就T淋巴细胞及PD-1抗体抗肿瘤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 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为靶点的抗体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杨赟;柳鹏;张子恒;张鹏飞;张帆;吕新彦;冯志伟

    ErbB家族蛋白属于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细胞表面.在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癌症的治疗中,以ErbB为靶点的抗体药物显示了有效的抗肿瘤活性.本文综述了ErbB家族蛋白功能特点及针对ErbB家族蛋白的抗体药物新研究背景及进展,将为开发针对该家族蛋白的新型高效抗体提供借鉴和参考.

  • 肿瘤精准医学研究进展

    作者:王海军;宋娜;冯志伟

    精准医学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旨在突破传统临床治疗方法,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及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肿瘤精准医学是在精准医学的基础上,针对肿瘤这一常见病、多发病而产生.本文就肿瘤精准医学的概念、主要研究技术、特征案例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精准医学 肿瘤 综述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为框架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王丽娜;冯红燕;赵佳;李树军;王承云;张会敏

    目的 探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为框架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88例HSP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为框架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对比2组患儿干预前及出院3个月后遵医行为(家属配合度、患儿用药依从性及饮食依从性)、家属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统计2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及出院3个月后疾病复发率.结果 干预前,2组患儿家属配合度、患儿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评分及家属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家属配合度、患儿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家属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院后3个月复发率为4.55% (2/44),低于对照组的18.18% (8/44) (x2 =4.062,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75.00% (33/44) (x2=5.436,P<0.05).结论 给予HSP患儿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理论为框架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遵医行为,改善家属负性情绪,进而有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新乡医学院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