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卵巢放线菌病一例

    作者:黄毓珍;吴文乔;陈枫锋

    患者女,39岁,发现盆腔包块1年余,近20天出现下腹胀痛于2005年6月13日入院.妇科检查:右附件区可触及一囊性包块,大小约10 cm,质软,与周围黏连,触痛明显,左附件区未及包块,无压痛.彩超检查提示右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大小约8.3 cm×7.2 cm×6.3 cm;宫内节育器.临床诊断考虑右卵巢肿瘤,于2005年6月20日行盆腔粘连松解+右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6周,表面光滑,子宫直肠窝炎性粘连呈封闭状态,右侧附件区见一囊实性肿物,大小约8 cm×7 cm×7 cm,右输卵管攀附于肿物表面,右侧卵巢与输卵管之间见一囊腔,内容物为淡黄色清液,右卵巢增大约6 cm×5 cm×5 cm,质实,肿物与右侧盆底腹膜及直肠致密粘连.左侧输卵管、左卵巢外观正常.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示右附件脓肿.

  • 特殊类型食管平滑肌瘤一例

    作者:鲍盈;王德广

    患者,女性,38岁。因反复嗳气10余年,加重4个月入院。胃镜提示:贲门占位、慢性萎缩性胃炎。活检病理示:贲门黏膜水肿,符合慢性炎症;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进一步行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胃贲门部壁明显增厚呈软组织肿块影,动脉期及静脉期未见明显强化,延迟期较均匀强化(图1)。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提示:食管下段(腹段)可见一向腔外突起的类蘑菇状囊袋状影,排空较差。诊断:食管下段憩室(图2)。完善术前准备后,行经左胸食管腹段肿物切除术,术中见:于食管腹段见肿物,向食管后方突出,大小约4 cm ×5 cm,质地中等,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基底部约1 cm ×2 cm。沿肿物周边游离,将肿物完整切除,肿物内为腔隙,与食管相通(术中大体标本图3)。标本送快速病理检查,病理提示:食管平滑肌瘤,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MA强(+),DOG1(-),CD117(-),CD34少量(+)。

  • 以急性胆管炎起病的十二指肠乳头癌一例

    作者:李东方

    病人,男,47岁.因右上腹疼痛伴后背疼痛一周,黄疸并发高热2 d于1995年7月入院,体格检查:T 39.6℃.急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压痛,胆囊肿大伴触痛,WBC 19.3×109/L、GRA 89%,急诊超声检查提示胆管炎、阻塞黄疸、胆管下端占位、结石.在硬膜外麻醉下剖腹行胆管探查,发现胆囊胀大,胆管外径2 cm,似触及胆总管下端蚕豆大“结石”,切开胆总管见混浊胆汁,以取石钳向远端探查未见结石,进入十二指肠,疑胆石脱落于肠腔,即置入T管.术后12 d、14 d再T管均出现较剧腹痛,经T管行胆道造影,下端不通,疑有占位.于术后20 d在气管内全麻下循原切口再次进腹,触及壶腹处占位约蚕豆大小,打开十二指肠前壁,见乳头增大,约2 cm范围质中偏硬,无法准确判断是上次手术损伤抑或是癌肿,即行乳头局部切除,快速病理检查为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法),术后病理报告十二指肠乳头腺癌伴疤痕.切口甲级愈合出院,出院第三天起因胆管炎,吻合口出血反复住院,并因切口及右肝前叶转移癌二次入院手术,病理报告为转移性低分化粘液腺癌.病人于1997年3月因肝右后叶转移灶(3.8 cm×2.9 cm)伴原发性腹膜炎,经腹腔穿刺置管灌洗及大量抗生素联合应用无效,死于感染性休克.

  • 胆总管末段异位胰腺一例

    作者:刘金炎;许国平

    胆总管末段异位胰腺临床罕见,易误诊为恶性阻塞性黄疸.因异位胰腺常有多发灶,探查时可借助快速病理检查确诊,从而避免大型手术.现就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病人,男,30岁,间歇性黄疸4年,加重1个月余入院.4年来先后2次出现无痛性黄疸.服中药缓解.入院前1个月出现发热畏寒,继而尿黄,巩膜黄染及皮肤发黄、搔痒.既往有10多年"胃痛史",否认肝炎及药物过敏史.体检:体温36.4℃,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10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巩膜皮肤重度黄染,全身搔痕,腹平软,肝右肋缘下3 cm,剑突下6 cm,质韧;胆囊肿大,无压痛,脾未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正常.血红蛋白97 g/L,白细胞8.8×109/L,中性白细胞0.72,淋巴细胞0.28,总胆红素92.56μmol/L,直接反应胆红素48.00 μmol/L,GPT 650 nmol·S~1·L,HBsAg(一),大便脂肪球(+),尿胆红素171μmol/L.B超示肝增大,胆囊10.5 cm×5.8 cm,壁增厚,胆总管内径1.7 cm,下段可见2.7 cm× 1.0 cm实性光团阻塞,胰脾不大;ECG及胸片未见异常.诊断:阻塞性黄疸,壶腹癌? 剖腹探查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 cm×1.2 cm.肝肿大,褐色,胆囊10 cm×7 cm× 5 cm,胆总管直径2.0cm,末段0.6 cm×2.0 cm肿块,质硬.胰头增大,质正常.肠系膜根部散在淋巴结肿大,拟壶腹癌行Whipple手术.病理诊断:壶腹部未见癌,胆总管下段异位胰腺,十二指肠异位胰腺并慢性溃疡,肠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人术后18 d痊愈出院,随访3年,健在.

  • 肾癌伴肾盂输尿管癌一例报告

    作者:张豪杰;盛璐;丁海雍;孙忠全;钱伟庆;宋建达

    患者,女,69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周于2006年12月1日入院.患者无血尿、腰痛.查体未发现异常.B超检查见左肾中部低回声肿块,大小65mm×56 mm,伴左肾盂分离18 mm.CT增强扫描提示左侧肾癌,累及肾蒂.术前诊断左肾癌.全麻下行经腹左肾癌根治术,术中见左肾盂输尿管上段僵硬,快速病理检查示肾盂输尿管肿瘤,遂行左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

  • 胃癌手术中远近两侧切缘无癌化处理后的疗效观察

    作者:蒙勤;邓忠南;利仕文;叶开华

    近年来,随着胃癌手术的普遍施行,和人们对手术后生存质量要求的升高,尤其胃癌患者对保胃要求的升高,胃癌手术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而保留胃组织的大小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手术切除范围息息相关.我院于2008年1月-2011年1月对胃癌患者43例行胃癌切除术,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明确切缘无癌化后,再予胃空肠吻合,现将其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 消化道活组织检查内镜下标本采集与快速病理检查

    作者:曹惠明;张学俭;丁志辉

    目的:总结消化道疾病内镜下活组织检查标本采集与快速病理检查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92例消化道疾病患者的活组织检查资料.结果:阳性准确率98.7%.结论:内镜下标本采集与快速病理检查相配合是消化道疾病诊断的理想方法.

  • 乳腺癌术后切口负压吸引治疗体会

    作者:武晓丽

    1 临床资料 本组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7、52、57岁.肿瘤位于右乳腺2例,左乳腺1例.术中均做快速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后均施乳腺癌简化根治术.切除患侧乳腺及皮下脂肪组织,切除胸小肌,清除腋窝及锁骨上下淋巴结.于腋窝沿背阔肌边缘的外侧手术创缘及沿胸骨边缘的内侧创缘各放置一次性胃管一根,在胃管的行程中多剪几个侧孔,分别于相应部位引出体外并固定.缝合创面后将胃管各接负压吸引盒,此时见皮肤紧贴创面,腋窝也明显呈凹状表现.术后吸引盒保持持续负压,经常检查切口,如发现积液立即将其挤压至引流管周围而引出体外,术后第2天基本无液体引出.术后第6天拔出引流管,术后12 d拆除切口缝线,切口愈合良好.

  •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诊治分析(附40例报告)

    作者:王文清;田金国;朱贺臣;吴立成

    1病理科2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88年至1998年共收治4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中男36例,女4例,年龄15~74岁,平均54岁。术前确诊27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者13例。35例行手术治疗,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术后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其中术中见肝癌呈巨块型19例,呈结节融合型13例,呈弥漫型3例。肿瘤直径4.5~18cm。40例病人均以不同程度的急腹症入院,其中合并腹水22例(55%),休克19例(47.5%),AFP阳性29例(72.5%),有乙肝和(或)肝硬化病史37例(96%)。18例CT检查示有肝占位病变,B超示肝占位病变39例(96%)。13例分别误诊为:胃穿孔(7例)、胆囊穿孔(2例)、脾破裂(3例)和宫外孕(1例)。

  • 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36例诊治分析

    作者:李敏江;金德西;陈国富;王常标

    目的 探讨总结阑尾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治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36例阑尾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因炎症及肠梗阻诊断入院行手术治疗,术中及术后病理证实为阑尾类癌27例,腺癌9例,其中3例为黏液腺癌.结论 阑尾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应提高警惕,术中诊断可疑者应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及时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 甲状腺癌45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作者:李兰珍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占全身肿瘤1%[1].近年来随着快速病理检查的普及应用,术中检出率有上升的趋势[2].与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相比,甲状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因此术后正确、合理的专科治疗及护理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手术治疗甲状腺癌45例,在护理上应用整体个性化的护理对策,把握关键,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现将术后施行的护理分析如下.

  • 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术1例

    作者:鲁玮;周克水;张勇

    患者79岁.因腹胀20d于2000年2月31日收住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绝经14年,绝经后无阴道流血和排液.20d前自觉腹胀,饭后加重,无腹痛腹泻,自认为消化不良未诊治.近10d腹胀渐加重,且腹部日渐胀大,遂来诊.查体示Bpl7.3/10.7kPa,心肺正常,腹部膨隆,如妊娠8个月,腹部触及一巨大囊性肿物,上缘达剑突下,张力大,无压痛,全腹叩浊音.妇科检查示外阴阴道萎缩,宫颈光滑,质硬,宫体及双侧附件因盆腹腔巨大肿物触诊不清.B超示子宫平位,48mm×16mm×32mm,形态规整,肌层回声均质,在腹盆腔内探及一囊性无回声肿块,其上缘达剑突下30mm,左右径300mm,前后径144mm,形态规整,内见分隔及乳头状结构向腔内突起,双侧卵巢未显示.结论为腹盆腔囊性占位性病变,卵巢囊腺瘤可能.人院后全面查体及完善各项检查于2000年3月2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术前先从右下腹用20ml空针缓慢抽出囊肿内深黄色液体约2600ml,再形成气腹在腹腔镜下探查,见盆腹腔肿物直径约150mm,在镜下穿刺囊肿,缓慢抽出囊肿内深黄色及胶冻样液体约1200m1,提起囊壁见囊肿来源于右侧卵巢,蒂部宽约30mm,子宫及左侧附件未见异常.根据探查结果行右侧附件切除术(家属拒绝术中做快速病理检查),手术顺利.术后诊断为右卵巢巨大囊肿.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1天可下床活动、进食,5d拆线,痊愈出院.病理报告为(右侧)卵巢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部分为交界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随访6个月行B超及妇科检查,盆腔内均未见异常. 讨论卵巢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为常见卵巢肿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多为单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体积较大或巨大,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大小不一,腔内充满胶冻样粘液,囊内很少有乳头生长,恶变率5%~10%.本例巨大卵巢粘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发生于此年龄临床上较少见,且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全过程亦属罕见.术中我们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1.术前全面查体及完善各项检查,排除心肺疾患,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可耐受腹腔镜手术;2.腹腔镜探查前先经腹壁穿刺囊肿缓慢抽出部分液体,缩小肿物体积,为形成气腹创造了条件;3.气腹形成后再在镜下抽出囊内全部液体,不会因腹压骤降而增加心脏负担;4.手术全过程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5.由于我们先经壁穿刺放液缩小肿物体积再行腹腔镜下手术,使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 异位胰腺致梗阻性黄疸1例

    作者:王猛;刘群亮;王群先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5岁,因"上腹隐痛不适7d,皮肤黄染3d"于2009年3月30日人院.上腹隐痛为持续性,不向四周放射.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2年余.查体:腹略饱满,未扪及包块,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肝功示:总胆红素100.4 mmol/L,直接胆红素78.6 mmol/L,间接胆红素21.8 mmol/L,AST及ALT略升高.肝胆B超示:胆囊结石并胆囊炎,胆总管扩张.入院诊断:1)梗阻性黄疸,结石?肿瘤?;2)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于入院第4天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胆囊充血水肿,行胆囊切除术,探查见胆总管粗约1.5 cm,切开胆总管前壁探查未见结石,胆道探子不能通过壶腹部,切开十二指肠前壁,在乳头处扪及2 cm×2 cm肿块,黏膜完整,切开黏膜取部分肿块组织作快速病理检查,报告为(十二指肠近壶腹部)符合异位胰腺组织,遂行Roux-en-y吻合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黄疸消退,痊愈出院,随访至今,一般情况良好.

  •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锥切组织快速病理检查对C IN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作者:黄志军;崔敏;邹永辉;刘志童;李长忠

    目的 对比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锥切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的患者682例,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3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619例、不除外宫颈早期浸润癌30例,均采用宫颈锥切手术治疗.分析患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的总体一致性为79.18%(540/682),漏诊宫颈早期浸润癌17例(2.49%).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病变检出率低于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P<0.05).宫颈锥切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的总体一致性为90.97%(574/631),假阴性率4.75%(30/631),假阳性率4.28%(27/631).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的病变检出率低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一致性较好.宫颈锥切术病变残留率为8.08%(51/631),快速病理检查对切缘残留病变的诊断准确度为97.62%(616/631)、敏感度为80.39%(41/51)、特异度为99.14%(575/580),诊断效能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CIN,但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宫颈锥切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对CIN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尤其对切缘情况的判定具有优势.

  • 改良根治Ⅰ期腹腔镜下游离带蒂大网膜乳房再造术治疗早期乳腺癌28例疗效观察

    作者:肖琦海

    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我们对2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了保留皮肤、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Ⅰ期行腹腔镜下游离带蒂大网膜乳腺重建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例均为女性;年龄27~45岁,平均35岁.肿瘤位于外上象限12例,外下象限7例,内下象限3例,内上象限6例.均为单发肿瘤,直径1~3 cm,距乳晕均>3 cm,术前针吸细胞学确诊8例,组织活检确诊5例,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确诊15例.病理类型:导管浸润癌12例,小叶癌5例,腺癌5例,混合癌4例,单纯癌2例.28例均有乳房再造要求.

  • 副乳腺癌1例

    作者:苏妍;陈军

    患者女,48岁,因右腋前包块4月余于2001年7月12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意中扪到右腋前包块,如核桃大小,无疼痛、发热等不适.月经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曾在当地医院作B超检查,诊断为右腋窝慢性淋巴结炎,予以抗炎治疗月余,效果差.4个月来包块大小无明显变化.查体:一般情况好,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右腋前可触及一4cm×3cm×2cm包块,质硬,边界模糊,表面可触及一0.5cm质硬结节,活动,与皮肤及胸肌无粘连.双侧乳房大小正常,乳头无凹陷,双乳房内未及包块.左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钼靶摄片示右腋前有一约4cm×3.5cm肿块,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双乳腺内无明显肿块,无异常钙化灶.入院诊断为右腋副乳腺.在局麻下行右腋副乳腺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为4cm×4cm×3cm.切除后作快速病理检查,示右副乳腺癌,分化较差.即在全麻下行右乳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为右侧副乳腺富于脂质癌,腋窝淋巴结9个,其中8个查见癌细胞.

  • 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粘液变性破裂1例

    作者:陈荣华;陈禹华

    患者女,46岁.因下腹痛3天,加重半天,于2002年1月10日入院.既往体健,月经规律,G2P2.查体:轻度贫血貌,神志清.下腹部略隆起,腹软,扪及一包块(约15cm×15cm),质硬,压痛,不活动,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略肥大,宫体平位,正常大小.于子宫右前方扪及约15cm×15cm大包块,质硬,活动欠佳,压痛著,表面无突起.右附件区组织略增厚,轻压痛,未及包块.左附件区无异常.B超示盆腔囊实性占位及盆腔积液(少量),考虑卵巢肿瘤性.CT示盆腔内囊状占位性病变,考虑卵巢囊腺瘤,不排除恶性.血Hb100g/L,RBC3.72×1012/L,WBC15.2×109/L.PLT163×109/L.术前诊断:①卵巢肿瘤蒂扭转,②卵巢癌(可疑).次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吸出暗红色陈旧性血液约1000ml,无凝血块,吸净积血后探查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底部浆膜层突出一带蒂肌核(约17cm×17cm×15cm),质中等硬度,表面呈暗紫色(估计与血液浸润有关),蒂长1cm,直径1cm,瘤蒂无扭转,距蒂部5cm处有0.5cm×0.2cm破裂口,并活动性出血.双侧附件正常.于瘤蒂根部切除肌核,残端用粗丝线缝合,切除组织做快速病理检查,报告为子宫平滑肌瘤伴粘液变性,故保留子宫、双附件.术后恢复好,住院10天痊愈出院.

  • 卵巢恶性淋巴瘤腹膜后转移侵蚀髂骨1例

    作者:孙素玲;刘宁

    患者,14岁,因右下肢疼痛2个月,下腹胀1个月就诊.2个月前患者即出现右下肢疼痛,以右髋部明显,被迫屈膝仰卧位;1个月前下腹闷胀,下蹲困难,腹围增粗10cm,食欲下降,体重减轻10kg,有时发热高达39℃,抗感染治疗无效.月经初潮12岁,3/30天.查体:T37.7℃,P90次/min,R23次/min,Bp15/9kPa.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下腹部微隆,右下腹扪及包块,腹部移动性浊音不明显.处女膜完整,肛诊示宫体前位,正常大小,右附件实性包块10cm×8cm×6cm,形状不规则则、边界清、无压痛、活动差,左附件包块8cm×6cm×5cm,性质同右侧.B超检查示双附件实性肿块,右侧10cm×8cm×6cm,左侧8cm×7.5cm×5.5cm,形状不规则、边界清、内有散在小圆形无回声区,右髋窝处肌束局限性肿胀,盆腔内小量积液.骨盆X线片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无异常,血沉77mm/h.肝、肾功能无异常.入院诊断未成熟畸胎瘤(骨转移).入院后体温达39.3℃,给抗生素及降温治疗,3日后体温降至正常.入院20天行开腹手术,术中见血性腹水400ml;右卵巢实性肿块12cm×10cm×8cm,左卵巢肿块6cm×5cm×4cm,形状不规、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子宫大小正常;腹膜外右髂窝内腰大肌外下方有一质韧包块10cm×10cm×9cm、固定,右肾下极有一2.5cm×2cm×2cm质硬包块;肠管无肿块,肠系膜未见肿大淋巴结.切除右附件,剥离左卵巢肿块时见无明显包膜,质脆,摘除右侧髂内肿大淋巴结2个,挖除右髂窝腹膜后肿瘤,见其侵及右髂骨皮质(局部涂骨蜡止血).快速病理检查示双卵巢恶性肿瘤、分化差.疑为无性细胞瘤.遂切除左附件和全部大网膜,保留子宫.右肾包块未处理.安置右骼窝腹膜外引流管1根、盆底腹腔化疗管2根.术后病理报告为双卵巢及右髂窝小细胞性恶性淋巴瘤(B系),右盆腔淋巴结查见瘤细胞,大网膜无肿瘤.后诊断: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腹膜后转移并侵蚀髂骨.术后给PAC方案化疗.

  •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分析

    作者:周海鸥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术中采用快速冷冻病理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接受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及术后切片诊断,并观察其诊断符合率,对影响其准确性的临床因素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中冷冻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检测结果总体符合率为68.7%,其中G1、G2、G3子宫内膜癌符合率分别为63.1%、68.2%、73.5%.肌层浸润深度的整体符合率为76.5%,浸润深度≥1/2肌层符合率为82.4%,显著高于<1/2肌层的符合率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诊断组织学分级的准确率不高,但能较准确地诊断肌层浸润深度,尤其对于浸润深度≥1/2肌层的判断,可作为评估肌层浸润深度的常规检查.

  • 乳癌保乳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高兴莲;田莳

    总结57例乳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提出术前患者心理支持,术中巡回护士标本管理和及时快速病理检查,避免患肢静脉输液;器械护士术中协助手术医生使用γ记数探测仪寻找前哨淋巴结是手术配合的关键.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