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Suzhou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소주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苏州大学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0399
  • 国内刊号: 32-167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8-81
  • 曾用名: 苏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6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黄瑞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25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昕;钱志红

    回顾性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125例的临床资料.探讨ICP的诊断和治疗.结果:ICP的发生率较高为2.73%,ICP的临床分型对临床处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掌握ICP患者的剖宫产指征和决定ICP患者的分娩时机十分重要;胎儿监护对于ICP患者尤为重要.

  • 48例外伤性脑梗塞临床分析

    作者:沈鸟松;宋小平

    对48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创伤后脑梗塞的机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外伤性脑梗塞机制复杂,并发症多,常引起比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预后极差,病死率高.提示须重视对外伤性脑梗塞的认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塞 诊治
  •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

    作者:袁霞;董万利;方琪;孔岩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及与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HAMD抑郁量表和Webster功能评分,对56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抑郁及功能障碍评定.结果 56例帕金森病患者中,有29例伴发抑郁,占51.8%,抑郁与帕金森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结论抑郁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有较高发生率,其与帕金森病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抑郁
  • 纤维结肠镜在急性低位肠梗阻中的应用(附80例分析)

    作者:王思平

    对80例疑为急性低位肠梗阻的患者行纤维结肠镜检查.探讨纤维结肠镜在急性低位肠梗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0例急性低位肠梗阻的患者均得予顺利检查,明确诊断.提示纤维结肠镜应用于急性低位肠梗阻,可明确梗阻的部位及性质,为术前准备手术探查创造条件.

  • 胃肠道间质肿瘤7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康苏娅;王修珍;邓敏;郭凌川;顾冬梅;虞杰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收集70例GISTs的临床相关资料,观察病理组织学特征,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70例GIST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类似于其他胃肠道肿瘤,病理形态学特点类似平滑肌肌源性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免疫组化染色CD117阳性率为100%(70/70),CD34阳性率为75.7%(53/70),S-100阳性率为40%(40/70),Desmin,Actin,MBP,CK均为阴性.结论 GISTs是消化道较少见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平滑肌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类似.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具有诊断价值的依据.其预后治疗不同于其他类型胃肠道间叶性肿瘤.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作者:卢国元;沈蕾;谢燕;周玲;王兆钺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8-表氧-前列腺素F2α(8-表氧-PGF2α)和11-去氢-血栓烷B2(DH-TXB2)水平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DN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浆VEGF、6-酮-PGF1α、8-表氧-PGF2α和DH-TXB2等检测,分别分析其与尿白蛋白分泌率(UAER)的相关关系.结果 DN各组血浆VEGF、8-表氧-PGF2α、DH-TXB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临床期DN组(CDN)高于早期DN组(EDN)(P<0.05),血浆6-酮-PGF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DN组低于EDN组(P<0.05).经相关分析,血浆VEGF(r=0.3694,P<0.05)、DH-TXB2(r=0.4391,P<0.05)和8-表氧-PGF2(r=0.4831,P<0.05)均与UAER呈正相关,而血浆6-酮-PGF1α与UAER呈负相关(r=-0.3892,P<0.05).结论 VEGF过度表达、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和脂质过氧化是DN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 MSCT后处理技术在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陈光强;龚建平;李勇;纪建松

    目的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肿瘤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肿瘤性肠梗阻术前及MSCT后处理的影像表现,与临床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MSCT对本研究中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100%,对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41/41),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7.6%(40/41).STS-MIP后处理技术可以显示29例(29/41,70.7%)肿瘤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MSCT是术前无创性诊断肿瘤性肠梗阻的重要方法,对引起梗阻的肿瘤的定位、定性准确性高,对肿瘤的供血血管能较好显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宫外孕术后受孕率的影响

    作者:陈友国;沈方荣;沈宗姬;胡建铭;杨伟文

    目的比较宫外孕腹腔镜保守手术与传统开腹保守手术后宫内妊娠率.方法回访因宫外孕行腹腔镜保守手术及开腹保守手术治疗,且术后有生育要求患者共75 例.其中腹腔镜组40例,开腹手术组35例.回访时间12~18 个月.结果腹腔镜组术后宫内妊娠25例(63%),再次宫外孕2例(5%);开腹手术组术后宫内妊娠15例(48%),再次宫外孕2例(5%).结论腹腔镜手术后较传统手术后,有较高的宫内妊娠率,且并不增加再次宫外孕的机率.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石永兵;沈华英;施晓松;宋锴;金东华;姜山

    目点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根据有无并发狼疮性肾炎分为Ⅰ组、Ⅱ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表达变化.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 T淋巴细胞显著减少,CD8T细胞及NK细胞的表达显著增加,CD4/CD8细胞比值明显下降,尤其在并发狼疮性肾炎组更为显著.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NK细胞的表达异常在SLE尤其在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27例慢性窦道的手术治疗

    作者:庞利群;钱海鑫;房平承;陈方;金阳

    对1990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27例难治性慢性窦道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难治性慢性窦道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后8~25 d均临床痊愈,治愈率100%.提示:术前控制感染,术中彻底切除窦道壁纤维瘢痕组织、线结等异物及坏死组织,术后通畅引流是治疗难治性慢性窦道的关键.

    关键词: 慢性窦道 治疗
  • 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于小红;瞿玲慊;钮红音;姜敏辉;刘毅

    目的研究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来院就诊的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判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进行血清hsCRP浓度的测定.分析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 结果①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病变者(P<0.01).②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者血清hsCRP高于颈总动脉内中膜正常者(P<0.05);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hsCRP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的患者(P<0.01).结论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清hsCRP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病变者,说明血清hsCRP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老年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霍跃光

    回顾性分析62例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治疗.结果:痊愈22例,好转27例,死亡13例,病死率20.97%.提示仔细了解受伤情况,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细致体检,精心选择辅助诊断手段,加强监护和动态观察,可减少误诊漏诊.创伤治疗、支持治疗和原有疾病治疗并重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老年人 多发伤 诊治
  • 颈椎钩突的螺旋CT测量

    作者:朱建兵;龚建平;沈钧康;钱铭辉

    选择120例无颈椎病的志愿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后以1 mm层厚重建,测量钩突大小,研究颈椎钩突大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C3~C7椎体钩突大小的左右侧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别和年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钩突的大小.提示螺旋CT可以精确测量钩突的大小,为颈椎病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颈椎 钩突 螺旋CT 测量
  • 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及临床相关因素的探讨

    作者:胡艾君;袁辉;邬晓帆;刘志勇;朱政文;辛洁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疗效及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121例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儿童,给予三阶段治疗:Ⅰ、系统、规范保守治疗1~2月;Ⅱ、腺样体肥大患儿予以刮除同时完成保守疗法;Ⅲ、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时,选择鼻内窥手术(Fess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在121例病人中(226侧),经保守治疗后治愈79例(65.3%),好转31例(25.6%),无效11例(9.1%);腺样体刮除+保守治疗31例,好转28例(90.4%),无效3例(9.6%);Fess术治疗14例,治愈8例(57.1%),好转2例(22.2%),无效1例(9.1%),失随访3例.结论儿童慢性鼻窦炎以规范、系统的保守治疗为首选,腺样体刮除是有效的辅助措施,Fess手术适应症应严格掌握.

    关键词: 鼻窦炎 内窥镜
  •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男性肺癌细胞性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作者:谢菁;王庆才;陶敏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研究肺癌细胞性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用X、Y号染色体的着丝粒探针与17例男性肺癌标本的间期细胞进行杂交检测.结果男性患者中,X染色体的获得占10例(58.82%),Y染色体的丢失占9例(52.94%),Y染色体的获得占2例.结论 FISH技术可检测肺癌间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改变,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在肺癌中的发生率很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联系.

  •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恒建;顾殿华;何领;王静松;周金山

    对13例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进行分析,探讨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恶性淋巴瘤8例,血管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肉瘤1例.均行脾脏切除,合并临床脏器切除4例.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生存3月~9年.提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辅以放疗化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脾肿瘤 诊断 脾切除
  •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郑黎;陈卫昌;严苏;彭群新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5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血清中VEGF、CEA含量.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测定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以及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的临床意义.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VEGF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疾病及正常对照者(P<0.01),恶性肿瘤伴转移患者血清VEGF含量与无转移患者相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联合检测患者血清VEGF和CEA,其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较单独检测血清CEA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血清VEGF测定有助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联合检测血清VEGF和CEA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临床实用价值.

  • 20岁以下青少年Graves病131I治疗的疗效评价

    作者:高芸;包建东;李玲

    对48例20岁以下青少年Graves病患者进行131I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重量探讨治疗疗效.结果:48例患者中有11例在半年后接受第二次131I治疗.治愈32例(66.7%),甲减3例(6.25%),部分缓解13例(27.1%).治疗前后FT3、FT4、甲状腺重量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131I治疗青少年甲亢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适宜于甲状腺体积较大、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能坚持长期ATD治疗、ATD治疗有严重副作用及不愿手术的患者.

  • 小儿脑性瘫痪的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作者:倪志红

    脑性瘫痪是严重影响儿童运动、发育的一种综合征,通过对252例脑性瘫痪患儿日常生活护理中有意识的动作训练,并与肢体的功能锻炼相结合,抑制患儿的异常姿势,反复刺激后形成新的突触和神经环路,使损伤功能得以代偿.结果显示:本组病例患儿的运动及智力发育均有很大提高,有效率达93%.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动作训练
  • 妥泰在治疗小儿各种类型癫痫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徐晓华;华颖;梅柏如

    用妥泰治疗各种类型癫痫共48例,单药治疗35例,添加治疗13例.妥泰从小剂量0.5~1 mg/kg/d开始,每周增加0.5~1 mg/kg/d,直至到达目标剂量4~8 mg/kg/d,或加量期以临床不发作为有效量,停止继续加量.探讨妥泰治疗小儿各种类型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组48例,疗程至8个月时,总有效率为95.8%,其中完全控制36例占75%;有效10例占20.8%;无效2例占4.2%.单药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添加治疗总有效率70%,无效30%.48例中有不良反应31例,占64.5%.不良反应均出现在开始治疗的3个月内,6个月后大部分不良反应消失.提示:妥泰是一种新型、广谱、安全的抗癫痫药物,对小儿各种类型的癫痫总有效率达95.8%.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加量期,减慢加量速度可减轻不良反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可逐渐消失,临床治疗耐受性好.

  • 胆囊癌72例的外科治疗

    作者:钱永坤;蒋新卫;顾新华;谭纪伏;姚成汉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72例胆囊癌的临床资料,总结胆囊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提高胆囊癌生存率的方法.结果:72例胆囊癌中,按照Nevin分期,Ⅰ期12例,Ⅱ期17例,Ⅲ期17例,Ⅳ期16例,Ⅴ期10例.1、3、5年生存率Ⅰ均为100%,Ⅱ期为100%、71%、41%,Ⅲ期为50%、29%、12%,Ⅳ期为28%、14%、0,Ⅴ期者均未超过1年.提示: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是提高胆囊癌生存率的关键.Ⅰ、Ⅱ期胆囊癌患者行单纯胆囊切除即可获得良好的生存率,对有高危因素的胆囊结石及隆起样病变患者,应行预防性胆囊切除.

  • 眩晕综合征的病因及其治疗

    作者:赵正萍

    将41例眩晕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治疗:A组21例,用西比灵+复方丹参液+碳酸氨钠+654-2+高压氧舱进行治疗;B组20例,用尼莫地平+复方丹参液+胃复安+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结果:A组显效率(85.7%)明显高于B组(50.0%)(P<0.05).提示A组治疗眩晕综合征疗效明显、可靠.

  •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卫亭;洪小苏;陈建昌;江建良;张强;余荣水

    目的评价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CAG)术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CSI)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冠心病105例住院患者行经皮桡动脉途径CAG,并对其中46例行CSI.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7.1%;术后1例出现桡动脉闭塞,2例穿刺部位出现小的血肿,90例术后2~20个月均无功能异常.结论经皮桡动脉途径行CAG和CSI是安全可行的,既可以作为经股动脉途径的补充,也可以为首选途径.

  • 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胶原Ⅲ分泌的影响

    作者:沙文刚;樊均明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胶原Ⅲ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CTGF反义寡核苷酸导入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48 h后,用RT-PCR、ELISA法观察CTGF和胶原Ⅲ的表达.结果 TGF-β1能够诱导NRK52E细胞表达CTGF并进而促进胶原Ⅲ的分泌,CTGF反义寡核苷酸导入细胞后可以大部分取消TGF-β1的作用,而对照组的寡核苷酸没有此作用.结论 CTGF反义寡核苷酸能够特异地抑制CTGF的表达,进而阻止细胞外基质的生成,这可能是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一条新途径.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其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

    作者:沙正容;沈平

    对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GB),根据CRP水平分为正常组(CRP<5mg/L)和升高组(CRP>5mg/L),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血红蛋白、营养状况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34例中21例(占61.8%)CRP升高,13例(38.2%)正常,CRP增高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低于正常,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血CRP与血红蛋白、白蛋白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7.7(P<0.01),-7.71(P<0.05).提示微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较为常见,C反应蛋白可作为慢性炎症反应状态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可以用来评价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可作为间接判断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 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治疗分析

    作者:余云生;沈振亚;于曙东;叶文学;焦鹏;黄浩岳;华菲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心脏移植术后一种较为多见的严重的并发症.我们通过对2例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的治疗,分析得到其发生原因与患者长期的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肾灌注不足、手术中和术后的低血压过程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产生的肾脏损害等有密切的关系.维持循环系统的的稳定是预防和治疗急性肾衰的重要环节,包括纠正出现的心功能不全和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不足;对于有透析指征的患者持续的血液透析是维持该类患者生命等待肾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 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皮炎21例分析

    作者:冯雪梅;王宝涛

    目的探讨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皮炎和高嗜酸性细胞增多综合症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嗜酸性细胞异常增多性皮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以皮肤、血液甚至骨髓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并伴有部分器官损害的病例.结果这些病例是具有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皮炎(HED),部分病例有非典型的器官损害但不能确诊为高嗜酸性细胞增多综合症(HES)的器官浸润的一组疾病.结论这些伴有器官损害的HED可能是HES.建议对HED早期进行基因分析将有助于这些病例的治疗.

  • 经皮肾活检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声宏;夏飞;陈珊珊;谢燕;卢国元

    目的回顾性分析455例肾穿刺患者临床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国产Menghini负压吸引穿刺针和美国产Tru-Core自动穿刺枪,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 肾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结果临床分型:455 例肾穿刺患者,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69例(37.14%),肾病综合征146例(32.09%),系统性红斑狼疮54例(11.87%),急进性肾炎6例(1.31%),血尿待查7例(1.53%),糖尿病12例(2.63%),过敏性紫癜8例(1.76%),慢性肾功能不全22例(4.83%),急性肾衰31例(6.81%).病理结果:IgA肾病(IgAN) 205例(45.05%),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 53例(11.65%),膜性肾病(MN) 15例(3.30%),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9例(1.98%),膜增生性肾炎(MPGN)17例(3.73%),狼疮性肾炎(LN)58例(12.74%),紫癜性肾炎(HSPN)8例(1.76%),糖尿病肾病(DN)14例(3.07%),微小病变(MCD) 16例(3.52%),硬化性肾炎20例(4.39%),急性肾小管坏死25例(5.49%),新月体肾炎6例(1.31%),慢性间质性肾炎2例(0.44%),原发性淀粉样变性3例(0.66%),ANCA相关性血管炎4例(0.88%).结论经皮肾穿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疾病诊断方法.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的外科治疗

    作者:陆亮

    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胆结石症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门静脉高压合并胆囊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在行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同时一期切除胆囊结石15例,治愈14例,围手术期死亡l例,另2例患者先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分别于3、6个月后二期行胆囊切除术,无一例死亡.提示胆石症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同时进行不会明显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可减少二次手术机会,但增加了术中大出血的危险性.故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肝硬化程度,肝门部血管扩张的程度,胆囊炎症的程度等进行选择.预防出血的关键是术前纠正凝血机制,术中减少不必要的探查,必要时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术后加强保肝及防治并发症.

    关键词: 肝硬化 胆囊结石
  • 消炎坐浴洗剂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严冠敏;殷雪群;吴龙

    运用消炎坐浴洗剂治疗38例肛瘘术后患者,另设30例PP粉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探讨消炎坐浴洗剂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结果:消炎坐浴洗剂组伤口愈合时间较PP粉组缩短约4 d;术后伤口疼痛、渗液等症状减轻,消炎坐浴洗剂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显示消炎坐浴洗剂对缩短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尿道内切开及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和闭锁

    作者:缪惠东;程印玺;侯建华;顾红星;葛劲超;沈锋;陆福年

    采用直视下尿道内切开和疤痕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和闭锁15例,其中前尿道狭窄1例,球膜部狭窄11例,膀胱颈部狭窄3例;狭窄长度<1.0 cm者3例,1.0~.2.0 cm者10例,2.0~3.0 cm者2例;合并膀胱结石2例;其中一次手术成功13例,二次手术成功2例;术后随访3~25个月,术后3例曾需短期尿道扩张,1例尿线变细拒绝扩张,其余排尿通畅.术后肉眼血尿12例.结果显示,尿道内切开和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用电切袢切除疤痕组织效果确切,视野清晰,可防止尿道再狭窄.

    关键词: 尿道狭窄 内窥镜术
  • 2型糖尿病3种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的比较

    作者:张腊梅;李玲

    将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进行诺和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A组,CSII组)、诺和锐联合诺和灵N(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每天多次皮下注射治疗(B组,MSII组)和诺和灵30R每天2次预混胰岛素注射治疗(C组),比较治疗3 d后血糖达标率、2周后血糖控制水平、日均胰岛素用量、餐前胰岛素总量及低血糖发生率. 探讨3种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结果:A组患者治疗3 d后血糖达标率,2周后血糖控制水平,餐前胰岛素用量均优于其余2组(P<0.01).提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快速、稳定、理想控制血糖的作用,且安全性好.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诺和锐可较快地控制血糖.

  •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情绪障碍疗效分析

    作者:吴秀红;周静芬

    将8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支持性心理治疗.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入院时和住院治疗2周后的焦虑抑郁状态分别进行评定.探讨SLE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的特点及支持性心理治疗对SLE住院期间消除抑郁焦虑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约84%有抑郁,约53%有焦虑.治疗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后对照组抑郁焦虑评分下降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焦虑抑郁改善非常显著(P<0.01).提示支持性心理治疗有助于SLE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

  • 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彭群新;凌春华;季成

    目的探讨血清内皮抑素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48例原发性肺癌、5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内皮抑素含量.结果血清内皮抑素含量在原发性肺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间的差异具显著性(P<0.01).肺腺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P<0.05 ),Ⅲ+Ⅳ期肺癌血清内皮抑素高于Ⅰ+Ⅱ期(P<0.01),有远处转移者高于未转移者(P<0.05),血清内皮抑素表达水平与肺癌解剖学分类、淋巴结是否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内皮抑素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与肺癌组织学类型、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

  • 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沈伟中

    回顾分析采用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6例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果:306例共318进行了间隙手术,平均出血40 ml,平均手术时间40 min,平均住院6.5 d,术后平均离床时间16 h,并发症5例,发生率1.6%.随访3~12个月,手术优良率99.4%.提示该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开窗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 肺癌多支血供的DSA诊断及其意义

    作者:范觉昕;朱晓黎;王宏;许建铭

    通过对84例肺癌142次介入化疗分析不同部位肺癌的血供特点,对造影显示有供血的血管行选择性插管化疗.探讨肺癌多支血供的论断及对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84例肺癌左支气管动脉44支、右75支,35例疑有多支血供的病例中,13例有肋间动脉参与供血,4例锁骨下动脉参与供血,另有6例有2支支气管动脉供血;单纯肋间动脉或单纯锁骨下动脉供血者各1例.提示对肺癌的介入化疗应结合其具体部位及生长方式,考虑到多重血供的可能,以提高介入化疗的疗效.

    关键词: 肺癌 血供 DSA
  • C-12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峰坡;法逸华;吴星红;吴翼伟;苏成海;徐辉

    目的研究C-12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12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37例胰腺癌患者血清中12项肿瘤标志物:AFP、CEA、NSE、CA125、CA153、CA242、CA199、PSA、f-PSA、FER、β-HCG 及HGH.结果标志物阳性率由高至低顺序为CA199(48.7%),CA125(43.2%),FER(43.2%),CA242(40.5%),CEA(35.1%),CA153(29.7%),β-HCG(27.0%),AFP(21.6%),NSE(16.2%),PSA(13.5%),f-PSA(8.1%)及HGH(5.4%).胰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CA199、NSE、CEA、CA242、CA125五项指标与正常人和良性病变有显著差异(P<0.05).五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4.9%,明显较单项检测阳性率高.结论蛋白芯片检测中,CA199、NSE、CEA、CA242、CA125五项指标对胰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与复合氯胺酮用于门诊人流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作者:江漩;马彩艳;杨建平

    将57例拟行人流术的早孕孕妇随机分为:异丙酚+芬太尼(PF组,n=28)和异丙酚+氯胺酮组(PK组,n=29).观察:注射异丙酚量患者是否诉疼痛;异丙酚用量;术中患者有无肢动出现及患者的苏醒状况等项目.比较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或小剂量氯胺酮用于门诊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患者恢复状况.结果:异丙酚用量和患者麻醉苏醒时间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注射异丙酚时患者诉疼痛者PF组明显高于PK组患者;术出现肢动情况PF组明显高于PK组.提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门诊人流术麻醉,均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患者的恢复也都迅速、安全,不过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可能更理想.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作者:孙贤;汪益民;严春寅;蔡宗强

    对2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及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应用氟他胺和抑那通大限度地阻断雄激素治疗.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和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方法.结果:术后随访平均为2.6年,20例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RU)及大尿流率(MFR)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血清PSA值的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8例骨转移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术后无明显严重并发症.提示TVP联合雄性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安全有效,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理想术式,值得广泛开展.

  • 根管预备后疼痛原因的探讨

    作者:屠美萍

    通过对160例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的原因.结果:发现在根管治疗第一次就诊时对有明显叩痛的感染根管采用开放引流,无叩痛者先采用髓腔封药,第二次复诊时再行根管预备,可有效降低根管预备封药后的疼痛发生率.

  • 家庭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的康复疗效影响

    作者:顾琴;王浙东;李岩;汤继宏;金建华;胡斯明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训练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中的疗效影响.方法对首次来院就诊前320例患儿在家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来院就诊后62例患儿仍坚持在家的康复训练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来院就诊前未进行家庭康复的总有效率为22%,来院就诊前自行家庭康复的总有效率为48.5%,与来院就诊后仍坚持在家康复训练的总有效率80.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掌握正确规范训练方法的家庭康复训练是一种简单而又经济有效的方法.

  •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建亚;谢红

    目的对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人流术中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观察,以评价其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需行人流术女性患者45例,随机分成三组:芬太尼组,瑞芬太尼2 ng组,瑞芬太尼3 ng组,每组15例,观察麻醉和手术中异丙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体动、呼吸抑制和术后腹痛情况等.结果术中异丙酚的总用量芬太尼组>瑞芬太尼2 ng组>瑞芬太尼3 ng组,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术后恢复时间以瑞芬太尼2 ng组快,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3 ng恢复较慢;术后的呼吸抑制在瑞芬太尼的两组中所有患者均有发生,明显高于芬太尼组;三组体动发生情况相似,无显著差异;术后腹痛的发生情况,芬太尼组多,瑞芬太尼两组相仿.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在人流术中有一定的优点,但需注意术中的呼吸管理,从综合效应看效应部位浓度2 ng/ml优于3 ng/ml.

  • 高龄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作者:马海涛;倪斌;秦涌;何靖康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高龄(≥75岁)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前合并症发生率高(93.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6%,围手术期死亡率1.6%.结论术前评估患者心功能,并结合原发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手术的时间及难易程度选择手术;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及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

    作者:顾筱旻;吴洁;钱秀珍;胡豫;胡惠芳

    对5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情况随访.患者分为试验组(n=28)和对照组(n=29),对其中术后随访5年以上的52例患者应用FACT-B(4.0)中文版生活质量评价及进行术后外观美容效果评价,并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评价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疗效、美学效果与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提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疗效相当,但前者有较好的美学效果,并且有QOL.

  • 磁性远红外寝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糖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作者:张慧灵;计晶晶;梁彩云

    目的观察磁性远红外寝具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糖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每晚(6~8 h)均使用磁性远红外寝具,连续2个月.对照组用普通寝具.两组均于实验前后取全血,测定血脂、血糖及抗氧化指标等.结果实验组实验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明显低于实验前;实验前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含量及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实验后MDA含量较实验前显著下降(P<0.05),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实验前显著提高(P<0.01);实验前后血清中NO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以上各项指标较实验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磁性远红外寝具对高脂血症患者具有降血脂作用及抗氧化作用.

  • 血栓前体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近期预后的意义

    作者:沈雁波;俞燕;唐建中;袁鼎山;蔡丹磊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水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110例住院UA患者入院时利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血清TpP水平,出院后分别随访6个月,观察TpP水平各等级间患者发生阳性心脏事件数.结果有100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总共17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三组不同等级TpP水平的心脏事件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TpP水平的增高,心脏事件阳性率逐渐增加.结论 UA患者的近期预后与TpP水平有关,且随着TpP水平的增高,其危险度相应增加.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甲状腺素变化的意义

    作者:罗文浩;丁宇栋;鲍逸民

    运用放射免疫法测40例病史超过2年的CHF患者(心衰组)和同期住院25例非CHF的慢性心血管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心衰组治疗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心衰组T3趋于正常.CHF患者有继发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其血清T3水平可作为心力衰竭病情变化的指标.

  • 云克治疗甲亢伴浸润性突眼的疗效分析

    作者:桑士标;李清茹;吴翼伟;苏成海;张玮;董慎安

    应用新药云克治疗甲亢伴浸润性突眼患者105例,探讨云克治疗甲亢伴浸润性突眼的疗效.结果:疗效与突眼程度、治疗前甲亢是否控制、用药方法密切相关.轻度突眼、中度突眼、重度突眼有效率分别为100%、89.7%、68.4%,提示突眼程度与疗效呈负相关;云克治疗前甲亢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4%、85%,提示治疗组的疗效高于未治疗组,对于甲亢突眼患者,在适量、短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经131I治疗,使血清TT3、TT4、FT3、FT4降到正常水平,甲亢症状、体征缓解后,再行云克治疗突眼较合适;单用云克注射液与云克注射液和静滴液联合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2.9%、95.7%,提示联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独治疗.105例甲亢伴浸润性突眼云克治疗,显效38例,有效5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91.4%,表明云克治疗突眼及眼征有较好的疗效,方法简便,无副作用,比较安全,容易推广,不失为一种治疗甲亢伴浸润性突眼的良药.

  • 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缺血48例外科诊治分析

    作者:钱爱民;李晓强;段鹏飞;朱礼炜;桑宏飞;戎建杰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经验.方法对4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药物保守治疗3例,解剖外血管重建4例,腔内治疗或合并开放性血管重建6例,单纯开放性手术35例.结果除2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死亡外,其余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生存质量.平均随访时间2.8年(3月~5年).随访期间移植血管通畅率为73%.结论患者的全身状况、血管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外科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依据.血管重建术仍然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较好方法.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及预防

    作者:杨光天;单玉喜;崔勇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2 028例,均行TVP治疗,其中1 735例获术后随访6月以上.结果术后发生尿道狭窄者52例,急性尿潴留47例,尿路感染64例,附睾炎5例,继发性出血36例,暂时性尿失禁8例,腺体残留3例.结论术中器械损伤是引起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术后尿路感染是出血的重要原因.术前控制尿路感染、术中仔细操作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外伤后迟发性血气胸65例诊治分析

    作者:肖接承;华菲;陆士奇;黄坚;汪智卿;沈振亚

    回顾性分析65例外伤性迟发性血气胸65例, 探讨其诊治方法.结果:外伤性迟发性血气胸65例占同期闭合性胸部外伤住院患者的17.1%(65/381),经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治疗48例,剖胸手术12例,自行吸收5例;治愈61例,死亡4例.提示胸部损伤患者应警惕发生迟发性血气胸,对于可疑的患者应严密观察、进一步检查,强调迟发性血气胸一旦确诊,应早期采取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或剖胸探查术等有效治疗措施.

  • 嗅沟脑膜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向东;王中;张世明;朱凤清;周岱;惠国桢

    目的分析溴沟脑膜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17例嗅沟脑膜瘤手术病例,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结果.结果嗅沟脑膜瘤大多以精神症状、视觉障碍和癫痫为首发症状,16例行SimpsonⅡ级切除,1例SimpsonⅢ级切除,预后良好,无复发.结论重视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溴沟膜瘤的出现,及早诊断,显微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疗效.

    关键词: 嗅沟脑膜瘤 手术
  • 急性自发性脑内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风险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强;王之敏;杨伊林;王穗暖;夏锡伟;宣井岗;彭亚;邵耐远;王玉兰

    目的评估急性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严重度及风险预测指标.方法对125例急性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资料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变量为消化道出血.将一系列参数行单因素分析后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年龄,GCS评分,瞳孔不等,平均动脉压,血糖,脑室出血,血肿大小,占位效应,脑积水,凝血酶时间 ,开颅血肿清除术与消化道出血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独立的风险预测指标包括GCS评分低(P<0.001),血肿≥30 ml(P=0.017), 累及脑室出血(P=0.018), 开颅血肿清除术(P=0.043).结论 GCS评分低,血肿大,脑室出血及手术创伤是增加急性自发性脑内出血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风险的重要因素.

  •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董晓强;李德春;谢峰;高泉根;吴国良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or M2-PK)的含量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法定量检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的肿瘤型M2-PK含量的变化.结果胃癌患者血清肿瘤型M2-PK增高,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胃癌肿瘤切除患者手术后肿瘤型M2-PK的含量低于术前(P<0.05).而肿瘤未切除患者手术前后的差别不明显.肿瘤≥5 cm者肿瘤型M2-PK明显高于<5 cm者(P<0.05);TNMⅢ,Ⅳ期者明显高于Ⅰ,Ⅱ期者(P<0.01);而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胃壁浸润深度及组织学分级对肿瘤型M2-PK水平的影响无明显差别.结论胃癌患者血清肿瘤型M2-PK水平明显升高,且初步反应肿瘤大小和病期.肿瘤的存在与否,对肿瘤型M2-PK的水平有明显影响.肿瘤型M2-PK有可能用于监测胃癌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 CYP1A1 MspI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徐小乐;靳雅丽;沈月平

    目的探讨CYP1A1 MspI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以乳腺癌组与对照组人群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根据一致性检验的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对OR进行合并,并进行偏倚评估.结果共查到符合要求的国外文献10篇,病例和对照数分别为3708、5471例.经过异质性检验,10项结果存在异质性(q=17.7898,P=0.037),通过随机效应模型估计,以CYP1A1 MspI野生纯合子为参比组,携带有杂合子或突变纯合子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合并OR为0.95 (95%CI:0.82~1.11).结论 CYP1A1 Msp I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无关.

  • 介入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40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挺;张胜男;蒋创

    采用Seldinger改良法经股动脉穿刺行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患者1~4个疗程后手术.根据腹水情况及肿块大小,按完全有效(CR)、部分有效(PR)、稳定(S)、恶化(P)标准进行比较.探讨介入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髂内动脉介入治疗的40例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2例获得再次手术的机会,再次手术时术中见大部分瘤体明显缩小,粘连程度明显好转,腹水有不同程度消退.完全有效6例,部分有效26例,稳定6例,无效(恶化)2例.提示介入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可有效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减少肿瘤的局部复发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是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一种有效的手段.

  • 内皮素在慢性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费梅;熊佩华;陈爱平;张玲;府剑英;徐峰坡

    目的探讨内皮素(ET)水平在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正常人和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浆、尿ET-1进行检测,同时测定其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的值,计算肌酐清除率(Ccr).结果各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尿ET-1、β2-MG均较正常人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β2-MG与Scr呈显著正相关(P<0.01),β2-MG与尿ET-1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尿ET-1均与Scr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ET-1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780,P<0.01),尿ET-1与Ccr呈显著负相关(r=0.888,P<0.01),且尿ET-1与Ccr相关性较血ET-1与Ccr相关性更强.结论尿ET-1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 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老年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昝莉莉;赵建华;方志源

    将2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组Ⅰ采用"10-8-6"方案行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组Ⅱ采用"9-7-5"方案行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结果表明组Ⅱ比组Ⅰ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用量减少.提示老年人手术中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中"9-7-5"方案更为安全、并发症少、经济、便于管理.

  • MMP-2和TIMP-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叶明;周岱;周幽心;傅军;黄煜伦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胶质瘤的侵袭发展、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1例脑胶质瘤标本进行了MMP-2、TIMP-2表达情况的检测.结果 MMP-2在Ⅰ~Ⅱ级组和Ⅲ~Ⅳ级组表达率分别为43.7%和75.9%,TIMP-2在这两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8.1%和6.9%,胶质瘤Ⅰ~Ⅱ级组和Ⅲ~Ⅳ级组之间两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2与TIMP-2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MMP-2及TIMP-2对胶质瘤恶性程度的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 肾错构瘤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探讨(附53例报告)

    作者:李金虎;侯建全;浦金贤;严春寅;温端改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53例肾错构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3例肾错构瘤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肾部分切除19例,单纯肿瘤切除34例,共切除瘤体57个,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平均失血300 ml,术中无并发症,51例平均随访56.5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2例出现肾功能不全.结论肾错构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地控制出血和保护肾脏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作者:朱晓东;蒋富贵;孙月华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4例(15侧).AO型:43A型10例,43B型1例(双侧),43C型3例(均为C1型),其中开放性骨折3例,(均位Gustilo Ⅰ型).术后不辅以其他外固定,第2 d即开始不负重功效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所有病例伤口一期愈合.其中1例骨折延迟愈合,余骨折均在术后3~5个月临床愈合.根据Mazur的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3%.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 胃癌细胞系中端粒酶活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作者:张尤历;严丽荣;王文兵;魏金文

    目的检测胃癌细胞系中端粒酶RNA干涉后是否改变其他基因的表达.方法根据RNA干涉原理,针对端粒酶基因序列设计了抑制端粒酶表达的核苷酸序列,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中;并以脂质体转入到胃癌细胞系的MGC80-3和BGC-823细胞中,以空质粒为对照,48 h后收集细胞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后,通过荧光差异显示法检测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胃癌细胞BGC-823细胞和MGC80-3细胞中一些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荧光差异显示法能比较系统地检测与端粒酶活性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与端粒酶之间的表达调控方式及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 妇科老年妇女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杨如

    回顾性分析216例60岁以上的老年妇科患者,并以同期中年妇女(40~59岁)200例为对照,分析对照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探讨老年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经验,提高老年妇女手术治疗水平.结果:老年妇女术前69.9%合并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和中年妇女组无明显差异.提示:只要充分术前准备积极控制并发症,选择适当术式及麻醉方式,术中、术后严格监护,大多数老年患者能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

  •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32例围手术期治疗分析

    作者:钱永祥;刘兆伟;蒋挺;王寅

    对32例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大肠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治疗措施.结果:32例患者中,26例行择期手术,6例因急性肠梗阻行手术.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6例、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吻合口瘘1例、骶前积脓1例、死亡1例.无酮症酸中毒病例.提示只要围手术期合理控制血糖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合并糖尿病的大肠癌患者可以得到理想的外科治疗效果.

  • 硝酸甘油复合盐酸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麻醉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为国;史传岗;王进;单玉兰

    将控制性降压麻醉应用于鼻内窥镜手术,观察并比较降压组与非降压组术中血液动力学改变、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探讨硝酸甘油复合盐酸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麻醉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但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控制性降压麻醉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有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的优点.

  • 小肠梗阻56例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黄铁熬;毛忠琦;张再明;顾同庆

    回顾性分析56例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小肠梗阻的治疗经验,探讨降低小肠坏死率和患者死亡率的方法.结果:治愈54例(96.4%),死亡2例(3.6%).并发症发生10例(17.9%),其中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腹腔脓肿、胸腔积液各2例,无肠瘘发生.提示重视病史的采集、详细进行体格检查、警惕绞窄性肠梗阻、快速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降低小肠坏死率和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小肠梗阻 治疗 手术
  •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TRAM 乳房再造的探讨

    作者:彭宏伟;史平淮;汪鸿;吴醒;王瑛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进行乳房再造的术式.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5年1月,对10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同时应用TRAM进行乳房再造.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再造乳房形态良好.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行TRAM乳房再造安全可行,能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方面的要求.

  • 医院真菌感染88例分析

    作者:黄萍;周娟

    将2001年至2003年出院患者18 253例中发生真菌感染88例/123次进行临床分析、比较.分析医院继发真菌感染的原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2001年至2003年真菌感染占医院感染比例分别为10.35%,22.9%,13.2%.发生感染部位以泌尿道为多,占36.58%,上呼吸道(包括口腔)其次,占21.11%.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越多、时间越长,发生真菌感染率越高.提示继发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一定比例,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频繁更换抗感染药物是造成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

  • 34例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钟蕾;陈新天

    对34例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视力进行比较.观察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视力提高者占67%,无变化者占24%.提示玻璃体切除术为眼外伤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对于复杂性眼外伤,应早期、积极行玻璃体切除手术,以挽救视功能.

  • 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婴幼儿重症哮喘的疗效观察

    作者:谢敏慧;顾凤珍;华军;柏振江;李莺

    将90例婴幼儿重症哮喘患儿在常规抗炎、雾化基础上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小剂量氨茶碱持续静脉点滴,对照组予常规量氨茶碱每日分次静脉滴注.探讨小剂量持续静滴氨茶碱治疗婴幼儿重症哮喘的疗效.结果:小剂量氨茶碱组和常规量氨茶碱组显效率分别为91.5%,44.2%, 总有效率分别为97.9%,68.1%,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副作用发生率对照组(69.7%)明显高于小剂量氨茶碱组(19.1%)(P<0.01).提示小剂量氨茶碱持续静脉点滴治疗婴幼儿重症哮喘平喘效果快、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 LEEP和CO2激光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分析

    作者:蒋国华;郭彩霞;何国蓓;芮小慧

    将中-重度宫颈糜烂的165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75例行LEEP切除(包括CO2 激光治疗效果不佳者),另一组90例行CO2 激光治疗.LEEP切除宫颈及颈管组织各2~4 mm,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评价LEEP和CO2 激光对中一重度宫颈糜烂治疗效果.结果:LEEP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术后12周末一次治愈率96%,效果明显高于CO2激光组(71.1%).提示:LEEP适用于重度宫颈糜治疗,尤其对合并宫颈肥大及CO2激光治疗疗效不佳者,且手术简单、安全、易行,同时可提供全部病理标本,能明确诊断,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率.

  • 干扰素治疗增生性瘢痕机理的研究

    作者:陆兴安;许明;沈国良;林伟;赵小瑜

    目的在体外研究干扰素2b(INFα-2b)对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B(PDGF-BB)以及糖基转移酶(ppGalNAc-T2)基因表达的作用,以求阐明干扰素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机理.方法组织块法培养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传代后分成3组:①空白对照组:只加生理盐水处理;②低浓度组:用100 u/mlINFα-2b处理;③高浓度组:用10 000 u/ml INFα-2b处理.RT-PCR检测TGF-β1、MMP-1、PDGF-BB和ppGalNAc-T2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经100 u/ml及10 000 u/ml INFα-2b处理后,RT-PCR检测TGF-β1、PDGF-BB及ppGalNAc-T2mRNA表达降低,MMP-1mRNA表达升高,呈显著差异,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干扰素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如TGF-β1、PDGF-BB.

  • 参赤提取物对CCl4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作者:明志君;曹莉

    目的观察中药参赤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给予大鼠胃饲参赤提取物,以观察参赤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结果参赤提取物可使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P、ALB含量显著升高;ALT、AST、 HA、LN、PCⅢ及IVC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参赤提取物治疗组肝纤维化比模型组有显著改善.结论参赤提取物对CCl4所致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参与调控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作者:王文红;焦志军;缪竞诚

    目的研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参与调控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化疗药物5-FU诱导结直肠癌细胞株colo320凋亡,以无机离子锂抑制GSK-3β活性,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细胞总GSK-3β,同时分离细胞核与细胞浆蛋白,分析细胞核/浆GSK-3β水平.结果对照组细胞GSK-3β主要位于胞浆中,凋亡组细胞总的GSK-3β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发生了细胞浆到细胞核的迁移.其选择性活性抑制剂LiCl可抑制5-FU诱导的细胞凋亡,但不能抑制GSK-3β浆/核迁移.结论 GSK-3β以细胞浆/核迁移方式参与并促进了5-FU诱导的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GSK-3β的生物学特性,在肿瘤研究中,有助于阐明肿瘤发生的机理,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IL-1α诱导骨髓来源神经细胞表达神经递质的实验研究

    作者:汪智卿;黄坚;凌伟华;丁礼;金钧

    目的探讨IL-1α体外诱导骨髓来源神经细胞表达神经递质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其表面抗原,用含30 μM维甲酸的条件培养基诱导,诱导后细胞进行神经细胞特征性染色鉴定;用含25 ng/ml IL-1α的培养基作用于诱导后的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神经递质的表达.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105阳性,CD34、CD45、CD106阴性.诱导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MAP-2以及GFAP染色结果阳性,IL-1α作用后突触素染色阳性.结论 IL-1α具有促进骨髓来源神经细胞表达神经递质的能力,骨髓来源神经细胞具有产生突触联系的功能.

  • 蓝斑H1受体作用参与脑室注射组胺对颈动脉窦反射的重调定

    作者:王国卿;孙万平;邹容;李金华;周希平

    目的研究蓝斑(LC)H1受体是否参与调制中枢外源性组胺(HA)对颈动脉窦反射(CBR)的重调定.方法孤离麻醉SD大鼠的双侧颈动脉窦区,将不同窦内压(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求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观察脑室注射(icv)HA以及预先在LC微量注射选择性H1受体拮抗剂氯苯吡胺(CHL)对CBR的影响.结果 icv HA (100 ng) 导致ISP-MAP关系曲线明显上移(P<0.05),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和大增益时的窦内压值增大(P<0.05),MAP反射变动范围及反射大增益减小(P<0.05);预先向LC内微量注射CHL(0.5 μg/μl),可明显减弱HA的上述效应;单独向LC内注射相同剂量的CHL对CBR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脑室给HA使CBR产生快速重调定,反射敏感性下降;LC的H1受体作用参与icv HA对CBR的抑制性重调定,下丘脑-LC的HA能通路可能是中枢HA调节CBR的下行通路之一.

  • 维生素D受体在四氧嘧啶诱导小鼠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张增利;史勇;李冰燕

    目的研究在四氧嘧啶诱导小鼠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维生素D受体的作用.方法采用维生素D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研究维生素D受体在小鼠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诱导小鼠糖尿病,PCR法鉴定基因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钙,血糖仪法测定血糖,试纸法尿糖定性.结果维生素D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血钙水平无显著差别;维生素D受体敲除小鼠血糖和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同窝野生型(P<0.05).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敲除增加了小鼠糖尿病的发病率,但其详细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

  • 榄香烯体外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赵小瑜;杨吉成;盛伟华

    目的探讨榄香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FCM)、DNA电泳方法观察榄香烯对HL-60白血病细胞株的促凋亡作用,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和采用RT-PCR、FCM检测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榄香烯在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呈细胞凋亡典型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可见凋亡小体和梯形条带,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凋亡率高达51.8%,在凋亡过程中细胞阻滞于S期,并检测到bcl-2基因表达下调.结论榄香烯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cl-2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人肺腺癌移植瘤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晔涵;徐春明;胡华成;叶震敏;杨吉成

    目的观察EGCG在体内外对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凋亡效应及抗肿瘤血管的生成作用.方法观察EGCG对A549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FCM检测EGCG对肺癌细胞生长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观察EGCG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微血管生成的影响.在人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上观察EGCG对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4和NF-κB表达.结果 EGCG显著抑制A549肺癌细胞生长,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IC50是46.54 μg /ml.EGCG使S期细胞比例增加,并出现明显凋亡峰,凋亡率19.6%.EGCG显著抑制CAM血管形成.EGCG组治疗2周后,移植瘤瘤体体积变化和瘤体重量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抑瘤率为40.9%.EGCG组瘤体组织中NF-κB(p50)的表达与PB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瘤体组织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降低.结论 EGCG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起抗肿瘤作用.

  • 白细胞介素8在兔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张洪涛;杨惠林;刘继明;曲静;张学光;唐天驷;杨同其

    目的探讨兔缺血再灌注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IL-8)趋化诱导中性粒细胞(PMNL)的作用.方法分非抗IL-8抗体组和抗IL-8抗体组,采用免疫组化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抗IL-8抗体使用前后再灌注脊髓组织中IL-8的表达及PMNL浸润情况.结果再灌注12 h,脊髓组织中IL-8呈强阳性表达并可见大量PMNL浸润,使用抗IL-8抗体后,组织中IL-8被清除,PMNL浸润明显减少.结论缺血再灌注脊髓损伤中,IL-8可强烈地趋化诱导PMNL在组织中的浸润,其在炎症反应引起的继发性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 脊髓半切损伤后髓鞘碱性蛋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孙文阁;李春鹏;张晔;夏春林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半切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损伤远端星形胶质细胞和近端少突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关系,探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对照组5只;实验组6组,每组5只,分别是伤后1天组,3天组,7天组,14天组,21天组,28天组.实验组动物均行T9左侧半切,分别于伤后1,3,7,14,21,28 d行后肢运动功能联合评分(CBS)及Basso-Beattle-Bresnahan(BBB)评分.每次评分后处死5只大鼠,进行HE染色及GFAP、MB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伤后后肢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2周时恢复幅度大,2~3周时后肢运动功能继续恢复,3周时BBB评分高达12分,3~4周运动功能无显著性恢复,损伤后1 d损伤远端3~6 mm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开始增生肥大,3~4 d灰质中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2周时达到高峰,损伤近端3~6 mm处少突胶质细胞的增生反应过程与星形胶质细胞相似.结论脊髓损伤后近端少突胶质细胞和远端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可能有助于损伤的修复和再生.

  •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张正春;孔岩;郑世营;薛寿儒;刘春风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不同时间点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相应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关系.方法将成年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脑缺血组、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应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采用HE染色TUNEL法检测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情况.电镜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结果脑缺血再灌注0~6 h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改善,24 h症状又有加重,提示再灌注引起继发性脑损害.神经细胞出现坏死或凋亡与缺血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TUNEL标记缺血1 h后再灌注48 h之内,皮层区细胞凋亡指数(AI)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结论线栓法成功制备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可用于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损害及脑保护的研究.缺血性神经原死亡经历凋亡和坏死两种途径,中度、重度缺血以坏死为主,轻度缺血以凋亡为主.

  • 丹参醇提取物对培养内皮细胞T-AOC、LPO、 NO、SOD变化的影响

    作者:杨亚安;唐丽华;蒋小岗;吴开云

    目的探讨丹参醇提取物对内皮细胞的抗氧化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丹参醇提取物分别作用于培养的内皮细胞,收集上清液检测其总抗氧化能力(T-AOC)、脂质过氧化物(LPO)、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丹参醇提取物对内皮细胞T-AOC、NO和SOD含量变化有上调作用;而对丙二醛(MDA)的变化则有下调作用(P<0.05).结论丹参醇提取物对培养内皮细胞有提高抗氧化能力的作用,为丹参的临床应用积累了实验数据.

  • 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后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研究

    作者:王文华;卞杰勇;王中;张世明;周岱

    目的探讨大鼠永久局灶性脑缺血后皮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机制.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MCA)线栓闭塞后不同时相MCA供血区皮质及对侧皮质IL-1β基因的表达,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同时相IL-1β蛋白的含量.结果缺血侧IL-1βmRAN在各缺血时间点皆有表达,缺血1 h即有明显表达(0.34±0.05),此后表达逐渐增强,缺血24 h达高峰,密度比值为1.23±0.15.对应时相IL-1β值(pg/g),缺血3 h明显提高(384.1±57.7),缺血48 h达高峰(802.3±61.7),缺血5 d仍在高水平(753.9±46.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时IL-1βmRNA表达一过性增高,IL-1β蛋白量平行延后增高,且持续时间较长,说明IL-1β参与脑缺血损害不仅仅局限于急性期.

  • 人白细胞介素-17F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作者:谢宇锋;盛伟华;缪竞诚;杨吉成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17F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高效表达hIL-17F的基因工程菌.方法利用RT-PCR法,以PHA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RNA为模板,扩增出hIL-17F cDNA的编码序列,并分别亚克隆至pUCm-T载体和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中,进行PCR、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后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包涵体融合蛋白,且Western印迹鉴定.结果 PCR产物大小及其单酶切鉴定均证明所克隆的基因是hIL-17F,DNA序列测定进一步证实与GeneBank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GEX-5X-3/hIL-17F,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5%,且Western印迹证实确为目的蛋白.结论该基因系国内首次克隆,hIL-17F基因重组体的构建和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探讨其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 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钟相关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作者:杜玉珍;王国卿;焦旸;丁建松;童建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钟相关基因.方法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比较不同时点基因的差异显示,筛选出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钟相关基因,并进一步用RNA干涉技术确定其为钟下游基因.结果获得10条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其中3种与已知基因过氧化氢酶、髓鞘蛋白脂蛋白和组蛋白乙酰化酶同源,4种与已知EST同源,另有3种为未知EST,它们均属Clock基因的下游基因.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至少存在3种以上钟相关基因,其表达水平接受作为昼夜节律振荡器重要组分的Clock基因的调控.

  • 苦瓜中植物胰岛素的放射免疫分析研究

    作者:宁萍;许玉杰;张友九;范我;朱本兴;胡明江;徐光明

    从天然苦瓜果实中提取降糖物质,用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的降糖物质中含有能和胰岛素抗体结合的胰岛素样物质,每克样品中含胰岛素样物质82.1 μIU;经过木瓜蛋白酶的水解工艺,每克样品中含胰岛素样物质上升至261.9 μIU.这可能是水解作用解除了空间位阻,将胰岛素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之故.

  • pcDNA 3.0-tyr转染GM细胞及鉴定

    作者:胡春洪;罗加林;曹建平;周献峰;郑斯英;丁乙

    目的研究pcDNA3.0-tyr在正常人成纤维母细胞株(GM0639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pcDNA3.0-tyr真核表达质粒扩增、纯化后经测序、酶切鉴定;电穿孔法将pcDNA3.0-tyr转染GM细胞,RT-PCR检测;测定490 nm吸光度值,细胞爬片Fontana染色,证实酪氨酸酶基因表达及其表达水平.结果测序及酶切结果提示pcDNA3.0-tyr质粒含有酪氨酸酶全长cDNA片段;转染pcDNA3.0-tyr的细胞的PCR产物长度与预期长度一致,而转染pcDNA3.0空载体的细胞PCR产物无此条带;转染pcDNA3.0-tyr的GM细胞的A490显著高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及未转染的GM细胞(P<0.001);转染pcDNA3.0-tyr的GM细胞Fontana染色于胞浆内见棕褐色银沉着颗粒,而转染pcDNA3.0空载体以及未转染的细胞缺乏此颗粒.结论 pcDNA3.0-tyr可体外转染GM0639细胞并成功表达,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 胰腺假性囊肿外科治疗分析

    作者:陈建平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常在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后发生.4年来,我们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30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胰腺假性囊肿 治疗
  • 喘乐宁、异丙托品、普米克氧喷雾化吸入治疗轻、中度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作者:项怡洁

    本文将喘乐宁、异丙托品、普米克用氧气作动力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轻、中度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4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

    作者:赵李红;赵建华;方志源

    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我院产科门诊手术室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300例,我们采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进行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图像定量在耳鼻咽喉疾病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翁梅华;钱美玲

    纤维喉镜和鼻内窥镜在临床上应用已经相当广泛.我科自拥有纤维喉镜和鼻内窥镜后,即将其应用于病变范围的估计,但却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2002年以来,我科使用了计算机软件对声带新生物(肿块)及鼓膜穿孔进行了初步测量.发现它对于临床诊断和指导手术有很大的帮助,现报道如下.

  •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20例报告

    作者:钱芝卫;秦照军

    自鼻内窥镜应用于临床以来,国内开展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报道较多,现将手术均获成功的20例报道如下.

  • 心肺联合移植术1例围术期的监护治疗

    作者:胡雁秋;沈振亚;朱雅萍;余云生;叶文学;卜丽芬;焦鹏;黄浩岳

    心肺联合移植是终末期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心肺联合移植术远比单纯心脏移植或肺移植复杂困难,术后并发症较多.围术期的监护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1].我们于2004年12月24日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心肺联合移植术,现将其围术期的监护治疗分析如下.

  • 地塞米松早期应用对吸入性损伤患者疗效的影响

    作者:钱明元;陆剑锋

    我们对我院近十年收住的吸入性损伤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认为地塞米松早期应用对吸入性损伤患者的转归是有利的.现报道如下:

  • 舒肝宁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作者:钱惠芬;陶仲良

    按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计算舒肝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通过干扰试验确定其大无干扰浓度.建立舒肝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结果:舒肝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5 EU·mg-1,大无干扰稀释倍数为60倍.提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替代家兔热原法来控制舒肝宁注射液的质量.

  • 注射用去甲万古霉素静滴用药时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郑晓娴;陶仲良

    目的确定合理的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的内毒素限值,建立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以替代热原检查.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试验,根据静滴时联合药液的内毒素总限量确定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的内毒素限值,通过干扰试验,确定其大无干扰浓度.结果根据临床实际应用情况,将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的内毒素限值定为0.22 EU·mg-1,大无干扰浓度为0.5714 mg·ml-1.结论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的内毒素限值和大无干扰浓度的确定,为去甲万古霉素注射液静滴时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提供了方法依据.

  • 提高药品中大肠菌群检出率的初步探讨

    作者:赵勤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方法及GB/T4789.3-2003<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查法>对不同培养时间、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的不同胆盐浓度、小倒管距试管底部的位置、是否需在EMB平板上划线接种等因素进行检验比较.探讨提高药品中大肠菌群检出率的方法.结果:延长乳糖胆盐发酵管的培养时间至48 h、提高小倒管距试管底部的位置、对产酸未产气的乳糖胆盐发酵管也应在EMB平板上划线接种分离大肠菌群、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的胆盐浓度应减少一半可提高大肠菌群检出率.提示药品中的大肠菌群与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所处环境不同,应满足药品中受损伤大肠菌群修复生长的条件以提高检出率.

  • 采用FVⅢ基因内三个多态性标志检测血友病A携带者及其产前诊断

    作者:李红;王玮;肖丽娟;丁洁

    目的采用FVⅢ基因内 BclI(intron 18),XbaI(intron 22), HindⅢ(intron 19)三个多态性标志对血友病A家系进行连锁分析,对可能携带者进行检测并对血友病A高危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通过PCR 扩增FVⅢ基因内含BclI(intron 18),XbaI(intron 22), HindⅢ(intron 19)位点的相应片段后,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BclI,XbaI,HindⅢ酶解,对7个血友病A家系进行多态性分析. 对有多态性意义者进行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结果结合FVⅢ基因内标志 BclI(intron 18),XbaI(intron 22), HindⅢ(intron 19),对7个血友病A家系进行分析,4个家系至少有一个标志以上有意义,从而对5名可能携带者进行了检测,并对3个血友病A的高危胎儿进行了产前诊断. 结论结合三个基因内的多态性标志,对血友病A家系进行分析,是临床上简便及可靠的携带者检测及产前诊断方法.

  • 微柱凝胶法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改良方法

    作者:周晓华;王明元;吴建香;姚利;方振羊;张学光

    为解决微柱凝胶法血小板抗体检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一些改良措施,解决血小板自凝的问题.结果显示改良后的方法敏感度与特异度均获得较好的改善,可操作性得到了提高.

  • 1779例医院感染病例调查分析

    作者:吴琛;刘月秀;吴影秋;吴旭琴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加强对重点科室医院感染动态监测,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对苏大附一院2004年全年收住入院的患者33308人次,所发生的医院感染1779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04年医院感染率为5.30%,高危科室为:病房ICU、急诊ICU、血液科一、老年科、血液科二,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道,真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基础病严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技术操作、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准确地进行病原菌监测,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3 08 09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