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栓素A2、前列环素与急性肺损伤

    作者:郑雅楠;李来传;史有奎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创伤、严重感染、烧伤、休克等多种非心源性致病因素导致,多种炎性介质及效应细胞介导的,并呈级联放大的瀑布样炎症继发性弥漫性肺实质损伤.ALI和ARDS同属急性呼吸衰竭的范畴,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1].ALI时合成释放大量的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其中主要的是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TXA2-PGI2失平衡在ALI和ARD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TXA2、PGI2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进行综述,试图阐明其在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并提出防治本症的有效措施及方法.

  • 干法生产工艺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花生四烯酸的影响剖析

    作者:梁洪武

    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花生四烯酸(AA)是其主要添加物质,且添加方法对AA具有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干法生产工艺将AA添加到婴儿配方奶粉中,并分析保存时间、保存温度对AA的影响,得出AA添加温度在75℃时,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稳定、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 胚胎着床过程中的炎症因素与天然免疫

    作者:胡承阅;胡彬

    80年代后期,发现了胚源性血小板活化因子(EDPAF)[1]。由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作用极强的炎症介质,人们开始认识到,胚胎着床过程应有炎性因素的参与。花生四烯酸环氧化产物及5脂氧化产物在妊娠期的作用,近年已大量见于文献[2,3]。对自发性流产[4]、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5],以及正常妊娠的临床组织学研究[6],都已在着床部位发现炎症性的改变。

  • 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倪再玉

    环氧化酶存在两种同工酶: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两种同工酶在结构及分子水平上的调控各有特点。寻找选择性COX抑制剂的目的在于改进对NSAIDs的耐受性及提高对COX-2的选择性。现就此介绍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开发概况及应用前景。1 NSAIDs药理作用机制的新观点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临床上广泛用于急慢性炎症及疼痛的治疗。 1971年,Vane和其同事发现,阿司匹林类NSAID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yclo oxygenase, COX),阻断花生四烯酸(AA)转化为前列腺素(PGs),从而发挥解热镇痛抗炎作用。且NSAID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如胃肠刺激和肝肾损伤,也是由于消除了保护胃和肾的生理性前列腺素所致。 70年代中期,人们注意到不同组织来源的环氧化酶,对阿司匹林类药物的反应不尽相同,提示不同组织中存在同工酶。并认为COX-1所催化的前列腺素的合成是不可调节的。但是又发现,在炎症时COX持续增加,说明在有些情况下,COX-2是可诱导产生的,如细胞因子可上调其水平,皮质激素可下调COX等。以上提示可能存在第二种环氧化酶同工酶。 1991年,Herschman和Simmono用分子克隆证实了现称为COX-2的第二种同工酶。后来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两种COX同工酶由不同的基因编码,COX-1被认为是“看家基因”所编码,COX-2被认为与炎症,有丝分裂和(或)特殊的信号转导有关。这个假设为COX理论提供了新的认识,并认为NSAID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与抑制COX-2的活性有关,而其抗血栓作用和主要副作用都是由于对COX-1活性的抑制。因此,COX-2的发现,引导人们去研制特异性COX-2抑制剂。

  • 膜联蛋白1与疾病的关系

    作者:王冬营

    膜联蛋白-1(Annexin1)是一种钙离子介导的磷脂结合特性的蛋白质,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和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底物,主要位于胞浆,但在特定的条件刺激下也可重新分布[1],这个37kDa的蛋白质在糖皮质激素(GC)的诱导下可参与抑制花生四烯酸和磷酯酶A2(PLA2)的合成,多项动物试验表明,Annexin1是GC介导的抗炎反应的重要介质,对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迁移都有强大的抑制效应[2],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发现,Annexin1与纤维化、肿瘤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 配方奶粉添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幼儿大脑发育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李雪;李勇;蔡夏夏;马小陶;张召锋

    目的 评价配方奶粉添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影响. 方法 检索自建库至2013年5月,Pubmed、Medline、Science On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有关配方奶粉添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s)对婴幼儿大脑发育影响的RCT文献.根据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配方奶粉中添加LCUPFAs为LCUPFAs组,配方奶粉中未添加LCUPFAs为对照组,以Bayley婴儿发育量表(BSID)、Fagan婴儿智商测试量表(FTII)、麦克阿瑟语言沟通及发展量表(MCDI)的测量结果为效果判定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3篇(n=1 577)RCT研究进行Meta分析,12篇文献中的BSID测量结果合并,智力发育指数、精神运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足月产儿和早产儿,12月龄和18月龄分别进行亚组分析,18月龄早产儿亚组MDI和12月龄足月儿亚组P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亚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TII和MCDI量表的测量结果合并后,婴幼儿新异偏好、熟悉事物的平均注意时间、对新异事物的平均注意时间、14月龄时婴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现有研究结果不足以证明配方奶粉中添加LCUPFAs对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有促进作用,鉴于研究间的异质性和评价方法的局限性,结论需谨慎看待.

  • 024大黄及其成分对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作者:

  • 丹红合剂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作者:侯可强;何广云;王强庆;屈彩琴

    目的 观察丹红合剂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予等容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纳),丹红合剂5、2.5、1.25 g/kg组,阿司匹林0.025 g/kg组.各组均按1ml/kg容积灌胃,1次/d,连续给药8d.于末次给药1h后心脏取血,用二磷酸腺苷(ADP)、胶原、花生四烯酸(AA)3种诱导剂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 丹红合剂5、2.5、1.25 g/kg组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率分别为9.4%、5.1%、0.6%,对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34.5%、11.1%、5.6%;对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21.4%、11.6%、2.3%.结论 丹红合剂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 花生四烯酸与红细胞急性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袁涛;赵建宁;孟嘉;丛宇;陈双双;包倪荣

    目的:观察花生四烯酸对大鼠红细胞的影响,构建隐性失血动物模型,并探讨隐性失血的病理机制.方法:将50只体重(200±20)g的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其中实验组从尾静脉分别给予0.5 ml浓度5、10、20、40 mmol/L的花生四烯酸稀释液,建立体内高花生四烯酸水平的动物模型,对照组予以等量的空白对照液.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24、48、72 h后采集眼静脉血液样本,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液样本中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含量变化情况.对发生隐性失血的实验组,进一步测量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SH-PX)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力,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的含量变化.结果:当花生四烯酸的给药浓度为10 mmol/L时,实验组大鼠即出现隐性失血.在给药24 h后,各组大鼠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均不同程度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SH-PX活力、T-SOD活力、H2O2含量也均下降,实验组变化更显著.给药48 h后,对照组大鼠体内血液中血红蛋白、红细胞含量变化相对稳定,实验组血红蛋白、红细胞、GSH-PX活力、T-SOD活力、H2O2含量持续下降,且实验组变化更显著.72 h后,实验组大鼠血液中各项指标平稳,且有不同程度回升.结论:血液中高浓度的花生四烯酸可诱导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急性损伤,导致隐性失血.

  •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金芪降糖片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

    作者:陈瑞;马宁宁;范姗姗;尹清晟;韩娟;贺云杰;朱晓丹;刘新元;张艳军;庄朋伟;宋丽丽

    目的:从代谢组学角度探究金芪降糖片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3次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霉素(STZ,35 mg·kg-1)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芪降糖片组.金芪降糖片组连续给药4周,给药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利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采用UPLC-Q-TOF-MS对不同组别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筛选正常组、模型组和金芪降糖片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结合质谱信息和公共数据库检索对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脂水平明显升高,金芪降糖片组血脂较模型组明显下降,模型组肝脏出现明显的脂肪粒细胞,金芪降糖片组肝细胞脂肪粒明显减少.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有12种内源性物质发生了显著性变化,经金芪降糖片干预后花生四烯酸,左旋肉碱,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C)(17∶0),LysoPC(P-18∶0),LysoPC[22∶4(7Z,10Z,13Z,16Z)],硬脂酰肉碱这6种代谢物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得到1条关键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结论:金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大鼠体内的差异代谢物有一定的回调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有关.

  • 冠心Ⅱ号系列组方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作者:高会丽;李贻奎;仝燕;李连达

    目的:比较冠心Ⅱ号系列方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测定家兔药前血小板聚集率,根据体重及血小板聚集率将家兔分为6组.后灌胃给药7d后,测定各组家兔给药后血小板聚集率,计算各组药前与药后血小板聚集率差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均可显著抑制3种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对胶原、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微米制剂、汤剂优于有效组分组(P<0.05).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胶原、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微米制剂与汤剂作用优于有效组分重组复方组.对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冠心Ⅱ号各组无明显差异.

  • 花生四烯酸的主要作用及提取方法

    作者:施东魁;胡春梅

    花生四烯酸(AA)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药理及保健作用.作者综述了花生四烯酸的一般性状、生理代谢、药理作用及保健作用,比较了花生四烯酸的提取方法及其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 中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作者:刘筱蔼;吴伟康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大多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生机制主要有自由基学说、钙超载学说、兴奋性氨基酸学说、花生四烯酸代谢失衡和白细胞损伤作用等.中医将本病归属中风范畴,病机为气虚不能帅血,或气滞血瘀阻滞脉络所致,是临床常见的预后较差的一种疾病,因而如何防止脑缺血损伤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中药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本文就中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1 清除自由基人体正常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可被体内相应的自由基清除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及时清除,使自由基产生与清除之间处于动态平衡.脑缺血再灌注时,可通过黄嘌呤氧化酶、线粒体系统、白细胞系统、花生四烯酸相关酶系统、一氧化氮合成酶系统等使氧自由基(OFR)大量产生,同时OFR防御系统功能受损,动态平衡被破坏.自由基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可通过OFR连锁反应造成膜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溶酶体破裂、细胞溶解和组织水肿等一系列损害,故氧自由基学说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 花生四烯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

    作者:王韻;汪炳华;陈丽达;张冀;曹金秀;李小明

    探讨花生四烯酸(AA)能否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及其机制.以不同浓度的AA与细胞分别作用8、16、20和24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降解,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测定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胞内还原型GSH含量来判断细胞氧化程度.结果表明,A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引起HUVECs存活率下降(P<0.01).AA处理24h的HUVECs可见凋亡典型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电泳示"DNA ladder".AA(50~150μmol/L)作用20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细胞凋亡峰,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7%,38.6%和52.5%(P<0.05).随着AA浓度的增加,细胞MDA含量相应增加,而胞内还原型GSH含量则减少(P<0.05).表明花生四烯酸(50~150μmol/L)能诱导HUVECs凋亡,可能与其促进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有关.

  • 花生四烯酸抑制豚鼠胃窦环行肌细胞容积敏感氯电流

    作者:梁平;郭慧淑;蔡正旭;许东元;李香兰;金兰姬;许文燮

    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用胶原酶急性分离的豚鼠胃窦环行肌细胞上观察了外源性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及其它不饱和脂肪酸对容积敏感氯电流(volume-sensitive chloride current, VSCC)的影响.细胞膜电位钳制在-60mV条件下,低渗性细胞膨胀激活VSCC.当给予按20mV间隔的去极化阶跃性方波刺激时,VSCC的电流-电压曲线具有外向性整流的特点,并表现出去极化到+40mV以上时呈现时间依赖性衰减的特点.AA呈齐量依赖性地抑制VSCC,而对VSCC的随时间衰减部分的抑制效应更明显.其它不饱和脂肪酸,如含有2个双键的亚油酸(Linoleic acid, LA)、含有1个双键的油酸(Oleic acid, OA)也抑制VSCC,抑制强度顺序为AA>LA>OA,但饱和脂肪酸(stearic acid, SA)对VSCC无抑制作用.提示外源性不饱和脂肪酸抑制VSCC,其抑制效应在VSCC的随时间衰减部分更明显.外源性不饱和脂肪酸对VSCC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脂肪酸链中的双键数目有关.

  • 高脂血症促进大鼠血小板活化

    作者:王志军;柯元南;李海涛;白华;温见燕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小板活化在血液黏度增高、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评价血小板活化的指标主要有: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araehidonic acid,AA)诱导的大血小板聚集率(maximum platelet agglutination rate,MPAR)、P选择素(P-Selectin)、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rostaglandin F1a,6-k-PGF1a)、TXB2/6-k-PGF1a(TP)比值、血小板表面CD62P表达等.

  • COX-2和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表达

    作者:姚晨姣;范自力;谢熠

    环氧化酶-2(COX-2)是花生四烯酸转化成前列腺素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研究表明其在多种实体瘤中表达增强,并认为其与肿瘤血管的生成、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是肿瘤防治的新靶点.

  • 花生四烯酸的生物活性及其钙信号转导作用

    作者:罗大力;张幼怡;韩启德

    花生四稀酸(arachidonic acid, AA)以酯化形式存在膜磷脂中,细胞兴奋时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可引起游离AA释放,并迅速代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炎症物质,参与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目前大量研究表明,AA本身还直接参与细胞内生物功能的调节,包括影响酶功能,调控各种离子通道,尤其是直接导致细胞内钙信号转导,成为细胞膜受体兴奋-细胞内生物反应偶联的第二信使.但AA的作用机制及其生理和病理生理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代谢途径在糖尿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谢喜娜;张东红;朱毅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生物体内含量丰富,其代谢产物具生物活性的小分子物质之一.其代谢产物在众多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除参与细胞生长和分化、生殖和发育、体温及血压的维持等重要生理过程调节外,也在诸如炎症、疼痛、肿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AA及其代谢产物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渐引起关注,尤其是环氧化酶和脂氧酶代谢途径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较为广泛.花生四烯酸还可以经细胞色素P450途径产生表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和20-羟二十烷四烯酸(20-HETE).它们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甚少.近年来发现EETs和其水解酶与葡萄糖的吸收和胰岛素抵抗有关,20-HETE则参与糖尿病肾功能损伤和血管活性的改变.因而探讨花生四烯酸P450代谢途径对糖尿病的影响及其机制将有利于进一步阐明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为糖尿病的防治提出新的思路.本文就近五年有关花生四烯酸P450代谢途径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 20-羟-二十烷四烯酸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华;朱毅

    20-羟-二十烷四烯酸(20-hyd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20-HETE)是花生四烯酸的细胞色素P-450代谢途径的一个重要代谢产物.近年来研究发现20-HETE对血管内皮细胞发挥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20-HETE可激活内皮细胞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系统和核因子-кB(nuclear factor-кB,NF-кB)通路发挥氧化应激和促炎作用;20-HETE可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解离、降低NO的生物利用度及诱导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调节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功能;20-HETE还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增生而促进血管新生.但国内对20-HETE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关于20-HETE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作一综述.

486 条记录 1/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