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解剖学研究杂志

解剖学研究

解剖学研究杂志

Anatomy Research 해부학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解剖学会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0770
  • 国内刊号: 44-148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69
  • 曾用名: 广东解剖学通报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剖学研究》编辑部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姚志彬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改构体aFGF对颈动脉窦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世凤;黄巨恩;李校坤;谢露

    目的探讨损伤大白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神经末梢后,改构体aFGF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改构体aFGF1组、改构体aFGF2组、改构体aFGF3每组各10只.改构体组分别经静脉注射0.14 μg/ml、0.43 μg/ml、1.30 μg/ml的改构体aFGF(1 ml/100 g),而对照组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20 min后,用蘸有80%乙醇的棉球轻轻擦拭右颈动脉窦区,损伤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神经末梢,并放置5 min.观察记录各组损伤前后夹闭颈总动脉血压即: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M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 (1)损伤右颈动脉窦前,夹闭右颈总动脉,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压均升高,夹闭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损伤右颈动脉窦后,夹闭右颈总动脉,改构体aFGF1组、对照组血压不变,夹闭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构体aFGF2组、改构体aFGF3组血压升高,夹闭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夹闭前后两组的血压差分别与对照组的差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实验中,HR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改构体aFGF对颈动脉窦损伤有保护作用,并显示一定的量效关系.

  • 三角肌神经入肌点定位及肌内神经分布的研究

    作者:韩江全;薛黔

    目的揭示三角肌神经入肌点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较为详尽的形态学资料.方法①用经甲醛固定2年以上的成人尸体(20~50岁)12具(男9,女3)共24侧.以肩峰后角为骨性标志,测量三角肌各亚部神经支入肌点的位置.②用经甲醛固定1年以内的童尸3具(3~10岁)及成人尸体2具(20、40岁)完整取下三角肌,采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观察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结果①三角肌各亚部神经入肌点的体表投影:三角肌前亚部、中亚部、后亚部的神经入肌点分别在距肩峰后角下方(5.7±0.7)cm、(5.9±0.8)cm、(4.8±0.5)cm处的水平线上,距三角肌前缘外后方(3.6±0.4)cm处及距三角肌后缘外前方(3.5±0.6)cm、(2.3±0.3)cm处,上述三点均在肌的中1/3部.②肌内神经分布:三角肌前、后亚部的肌内神经支在肌内为直接横过肌纤维中部,沿途再发出分支与肌纤维并行走行;而中亚部肌内神经支在各个羽内,与肌纤维相交,行向短肌纤维的起止端.结论①三角肌的神经入肌部位及入肌形式与该肌的形态和功能有关联;②三角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可能与该肌的肌纤维长度及肌纤维型有关;③三角肌中亚部的肌内神经吻合网较宽而致密,推测有着更精细的神经调节.

  • 脊髓下端位置的观测

    作者:黄世宁;吴荣敏;浦洪琴;庞祖荫

    目的观察成人脊髓下端的位置,以及根据坐高推算脊髓长度,确定脊髓下端的位置,为临床应用提供资料.方法在100具成人尸体上,打开第12胸椎至第3腰椎的椎管后壁,观察脊髓下端的位置.同时测量坐高、脊髓长、身长等指标.并由坐高推算脊髓长的回归方程.结果脊髓下端位置分布于第1腰椎上部至第3腰椎上部之间,多数位于第1腰椎与第2腰椎间的椎间盘.由坐高推算脊髓长的回归方程(男女合并)为Y=0.48X-0.28.结论脊髓下端的位置变化较大,但多数位于第1腰椎间盘.由坐高推算脊髓长的回归方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脊髓 坐高
  • 经鼻插管至胃贲门及幽门的长度与自体胸骨长度的回归分析

    作者:李建斌;武志兵;侯燕红;王文成

    目的为临床经鼻插管的深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40例成人尸体(男性25例,女性15例)测量鼻孔至胃贲门的长度(N-CI)、鼻孔至胃幽门的长度(N-PY)及胸骨颈静脉切迹至剑胸结合处的长度(J-P),分别以N-CI和N-PY的长度为Y值,以J-P的长度为X值,求回归方程.结果 N-CI的长度为(42.59±2.11)cm,N-PY的长度为(56.63±2.89)cm,J-P的长度为(14.02±1.05)cm.以N-CI为Y值,J-P为X值,回归方程为Y=-4.24±3.34X;以N-PY为Y值,以I-P为X值,回归方程为Y=6.35±3.66X.结论在临床操作中可利用此方程根据患者胸骨颈静脉切迹至剑胸结合处的长度推算出患者鼻孔至胃贲门和胃幽门的距离,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 湖南侗族成人头面部的体质特征分析

    作者:皮建辉;吴亿中;佘朝文

    目的探讨湖南侗族头面部的体质特征.方法对湖南侗族头面部42项指标进行活体测量分析.结果得到了头面部42项体质指标的平均测量值和有关分型.结论湖南侗族头面部除有蒙古人种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其本民族的体质特征.

  • 腋神经和桡神经与肱骨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学敏;侯燕红;王俊生;武志兵;孙长英

    目的观测腋神经、桡神经与肱骨骨性标志的关系,为肱骨手术或外固定提供帮助.方法在30例6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了腋神经、桡神经与肱骨有关骨性标志的距离.结果肱骨大长(306.65±17.48)mm;肱骨近端到腋神经(58.10±5.61)mm;肱骨近端到桡神经穿外侧肌间隔处(177.75±11.86)mm;解剖颈低点到腋神经(16.24±2.78)mm;肱骨近端到肱骨肌管入口处(118.49±6.61)mm;并测量计算了各段占肱骨大长的比例.结论腋神经在肱骨近端1/5处容易受损,而桡神经在肱骨下3/5段为易损伤部.从术前和术中的影像,能测量和计算出神经的基本位置,可减少或避免神经损伤.

  • 广西马山壮族中小学生身高发育趋势

    作者:龚继春;魏博源;徐林;李松峰;周丽宁;邓琼英;邓祥发;袁白冰;徐锡金;莫世泰

    目的研究广西壮族中小学生身高发育状况及其趋势.方法对广西马山县7~16岁中小学生男性982人,女性865人体质发育调查数据中的身高、躯干长资料进行计算机统计分析,绘制了对应的身高和躯干长的发育曲线.与其它地区的调查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对身高发育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结论广西壮族学生身高发育与全国和经济发达地区都有一定的差距,营养状况相对较差可能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6岁后女性身高发育趋势放缓较男性明显.

  • p53、p63及p73在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杨虹;张瑞莲;陕声国;陈志雄;刘娟;余瑛;崔治建;陕光;唐甜

    目的为探讨p53 p63及p73蛋白在皮肤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40例血管瘤组织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53、p63及p73基因的表达.结果在增生期血管瘤、退化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之间,p73蛋白免疫组化阳性反应颗粒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6.408±2.151、1.073±0.516和0.953±0.120.p63蛋白免疫组化阳性反应颗粒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8.271±1.953、0.923±0.191和0.920±0.187.p53蛋白免疫组化阳性反应颗粒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7.240±1.874、0.934±0.187和0.923±0.165.增生期血管瘤与退化期血管瘤、正常皮肤组分别组比,p73、p63及p53阳性表达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消退期血管瘤与正常皮肤组之间,p73、p63及p53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p73、p63及p53呈高表达,促进了内皮细胞的增殖,是导致血管瘤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 胸小肌构筑特点和肌内外神经分布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平;薛黔;谢鹏

    目的为胸小肌肌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20具成人尸体和10具经甲醛固定的尸体分别进行胸小肌的肌构筑和肌内、外神经分支分布研究.结果 (1)胸小肌肌重(42.3±10.1)g,肌长(15.5±1.8)cm,肌纤维长(9.4±1.4)cm,生理横切面积(4.3±1.4)cm2,羽状角为(11.5±1.7)°;(2)支配胸小肌的胸内侧神经和胸外侧神经在肌腹中部形成一"U"型神经襻,胸小肌各肌齿均有细长的神经分支分布.结论 (1)胸小肌为一羽肌,这种构筑特点使其在收缩力和动幅上均有增加.(2)Sihler′s神经染色技术使肌亚部的研究更加简捷.

  • 月经初潮年龄对壮族女大学生体型分布的影响

    作者:黄秀峰;黄昌盛;钟斌;马志勇;韦荣耀;莫锦丽

    目的探讨月经初潮年龄对女大学生体型分布的影响.方法对103名20岁壮族女大学生的月经初潮年龄进行调查研究,并作Heath-Carter体型分析.结果得出4个不同月经初潮年龄组的体型均值和103名20名壮族女大学生的体型均值,表明均为三胚中间型体型.结论壮族女大学生的体型不受月经初潮年龄的影响.

  • TA9901配伍EGb761对神经根撕脱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李方澜;周丽华;袁群芳;刘佛林;姚志彬;吴武田

    目的观察植物抗氧化剂TA9901配伍EGb761对臂丛神经根撕脱后C7前角运动神经元c-jun、NOS表达和存活的影响.方法成年SD雌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撕脱组和治疗组.行C5~T1神经根撕脱术后,两组动物每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1 ml生理盐水或0.5%(TA9901配伍EGb761)溶液.治疗后4 h、12 h、1 d、3 d、5 d、1周、2周、4周和6周处死动物,行c-jun免疫细胞化学、NADPH-d组织化学和中性红复染.比较两组动物c-jun阳性、NOS阳性和存活的运动神经元的数目.结果臂丛神经根撒脱4 h后c-jun开始表达,1 d达高峰,随后下降至6周.nNOS表达从5 d开始,2周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6周.运动神经元的死亡开始于2周,以4周和6周明显.TA9901配伍EGb761提高c-jun表达的效果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强、其抑制NOS表达作用则以2周点强.结论 TA9901配伍EGb761能增强神经根撕脱后运动神经元c-jun的反应,抑制NOS的表达,提高受损运动神经元的再生能力.

  • 家犬颈部血淋巴结的发现和形态学观察

    作者:黎莉;尹世金;孟运莲

    目的证实哺乳动物颈部血淋巴结的存在,并探讨其形态学特征.方法取健康雄性家犬颈部淋巴结13个,行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果所获取的13个淋巴结中有6个是血淋巴结,表现为髓窦内含有大量红细胞;而其他7个普通淋巴结内罕见红细胞.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哺乳动物颈部也存在着血淋巴结,可能参与了哺乳动物颈部的防御性反应.

  • 龟板对脊髓损伤后大鼠功能和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东风;李伊为;杜少辉

    目的观察龟板对大鼠损伤脊髓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表达和后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Allen脊髓损伤模型,于术后1、7、14、21、28 d分别对大鼠进行Tarlov评分和斜板试验检查后肢功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MP4的表达,观察龟板对脊髓损伤后BMP4的影响.结果脊髓损伤后第1 d,在两组受损伤脊髓灰质中都可见到BMP4的表达.第14 d时达到高峰,龟板组为37.24±5.73,损伤组21.48±6.83(P<0.05).龟板组可使损伤的脊髓BMP4持续高表达至术后第28 d,而损伤组仅持续表达至术后21 d.增加的BMP4阳性细胞数与神经功能的改善平行.结论龟板可减轻神经损伤症状和促进脊髓损伤后BMP4表达.

  • 胎儿十二指肠浆肌层、黏膜下层血管构筑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钟震亚;顾怀宇;王庆林;陈克功;田国忠;赵振富

    目的补充胎儿十二指肠浆肌层及黏膜下层的血管形态学资料.方法采用组织透明揭层铺片、组织切片及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三种方法,观测60例足月新鲜胎儿十二指肠壁浆肌层及黏膜下层的血管构筑形态.结果浆膜及纵行肌层毛细血管网主要由直动脉的长支、短支及参与构成黏膜下毛细血管丛第一级血管网的小微动脉发出的返支构成;环形肌层毛细血管较稀疏,相互连接成长条形血管网,毛细血管局部可膨大为窦状;黏膜下层毛细血管丛由三级血管网构成.结论黏膜下层的小动脉为十二指肠器官内血液供应的枢纽.

  • 自体静脉移植后管壁超微结构的变化

    作者:张红旗;孙爱军;王克强;葛均波

    目的探讨自体静脉移植后内皮形态特征和中膜SMC增生特点,为静脉搭桥后再狭窄的防治提供资料.方法兔18只,随机分6组,均作模拟血管搭桥手术,即将颈外静脉移植于颈总动脉,术后取材,光电镜观察.结果移植后1~4周管壁渐增厚,4~6周时达厚,随后管壁不再继续增厚.对照侧静脉无微绒毛梭形内皮被移植段具有丰富微绒毛呈不同形态的内皮细胞所替代.移植后1~2周,SMC肌丝和致密体减少,与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异常丰富,SMC从收缩型转变成合成型,四周时分泌型细胞器略有减少,但细胞间的胶原纤维明显增多.第6~12周,SMC又渐从分泌型向收缩型转变.结论自体静脉移植后4~6周管壁厚度达高峰,内皮微绒毛增多.中膜SMC在1~2周转型增殖明显.提示术后2周内是药物抑制SMC增殖的良机.

  • 尼莫地平对慢性退变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波以;曹海燕;王若伦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慢性退变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42只生后2 d新生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切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作为实验侧,左侧为正常对照侧.实验组于术后30 min内、第5、10 d皮下注射尼莫地平(20 μg/g体重),对照组注射等量溶剂,连续用药2周,然后取L4~6脊髓,在光镜下观察并计数脊髓运动神经元.结果术后30 min内和延迟5、10 d给予尼莫地平,可以保护平均63.6%神经元存活,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表明差异非常显著.延迟5 d和10 d给予尼莫地平,保护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尼莫地平在大鼠坐骨神经横断后30 min内、第5、10 d均有神经元保护作用,在术后一定时间内其延迟保护作用恒定.

  • 鸡胚生殖嵴中原始生殖细胞的分离培养

    作者:秦洁;肖小珺;李碧春

    目的在鸡胚孵化的19期以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和酶解离两种方法分离生殖嵴中的原始生殖细胞(PGCs).探索在生殖嵴中PGCs分离、培养的适宜方式,以获得较多数量与较高活力的PGCs作介导生产转基因鸡.方法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察,台盼蓝染色比较存活时间,PAS特异染色法识别鉴定PGCs.结果两种分离方法均能分离到一定数量的PGCs细胞.与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相比,酶解离法分离到PGCs的相对数量较多,存活时间较长,是一种较可行的分离方法.在鸡胚孵化的第19期,PGCs大量聚集在肢体后端的生殖嵴原基处,此时的生殖嵴大小已达一定程度,分离其中的PGCs操作简便 ,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结论提取的PGCs为转基因鸡的生产提供了介导材料.

  • 点燃模型大鼠海马和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变化的动态观察

    作者:姚君茹;潘三强;吕来清;高秀来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戊四唑(PTZ)化学点燃模型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PTZ点燃各发作级别大鼠海马结构和颞叶皮质部位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作动态观察.结果 GFAP值改变见于点燃后Ⅲ级组开始增加,Ⅴ级组达到高峰,Ⅴ级后24 h组仍有持续增加.结论戊四唑点燃癫痫模型中, 随着点燃级别的进展,GFAP免疫表达逐渐增加.提示星形胶质细胞GFAP含量的增加可能是PTZ点燃模型癫痫发病的原因之一.

  • 地高辛标记的大鼠nNOS mRNA探针的制备和应用

    作者:严美娟;丁斐

    目的制备大鼠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RNA探针,探讨nNOS在脊髓中的表达定位.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大鼠脑组织中扩增nNOS基因mRNA部分片段,并经序列测定.以dig-nNOS mRNA为探针,采用原位杂交观察成年大鼠脊髓组织中nNOS mRNA表达.结果 RT-PCR法扩增出一特异产物与预期长度240 bp相符,T载体克隆测序与nNOS基因100%同源.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阳性信号出现在成年大鼠脊髓组织中.结论采用RT-PCR和T载体技术获得了大鼠脑组织nNOS基因克隆,dig-nNOSmRNA探针原位杂交显示正常SD大鼠腰段脊髓组织中表达nNOSmRNA.

  • 动脉粥样硬化兔延髓嘴腹外侧网状核NPY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

    作者:李少兵;韩卉;汪渊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兔延髓嘴腹外侧网状核(RVL)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为研究神经体液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12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胆固醇7g/d).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研究了动脉粥样硬化兔RVL的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兔RVL的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呈圆形或卵圆形.动脉粥样硬化兔RVL的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平均体积和数目分别为(210.4±66.2)μm3、(48.2±8.3)个,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RVL的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

  • 腮腺周围间隙的断层解剖学及临床意义

    作者:付升旗;范锡印;侯刚强;郭进学;刘恒兴

    目的为腮腺周围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成年尸体头颈部60例,分别作冠状、矢状和横断层解剖.在三维断面上观察腮腺周围间隙的解剖学关系、围成、内容及其交通,测量腮腺周围间隙的面积及间隙周围重要结构的面积和宽度.结果两侧腮腺周围间隙及间隙周围重要结构呈对称性,面积及宽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冠状、矢状和横断面是分别显示腮腺周围间隙、颊间隙和腮腺间隙的佳断层解剖.腮腺周围间隙可直接相通或借结缔组织和通行于间隙中的神经、血管间接相通.翼内肌、翼外肌、茎突、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是MRI等断层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剖学标志.结论腮腺周围间隙的断层解剖对腮腺周围间隙疾病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局部解剖学教学体会及改革探讨

    作者:李文春;王军;唐杰

    目的总结局部解剖学教学经验及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方法以提高局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为目的,就如何充分发挥局部解剖学的"桥梁"作用,更好地为临床手术学科服务,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尝试.结果对局部解剖学从教学方法、手术等环节进行了改革.结论对局部解剖学教学的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出地方性医学院校开设"局解手术学"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哲学观

    作者:陶发胜;魏德;陈竺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人体结构的感性认识,也要注重对理性认识的提升,而唯物认识论的观点则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主要有静中有动的统一观;形势与内容的统一观;点与面的统一观.

  • 国内脑血管显微外科解剖学的近期研究

    作者:张为龙;韩卉

    脑血管的显微外科解剖学与临床直接相关,对脑血管疾患的诊断、治疗,尤其是手术入路的选择,应用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近十几年来国内学者深入此领域做了大量科研工作.在动脉、静脉和硬脑膜静脉窦诸方面取得许多新成果.

  •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与针刺治病的关系--针刺作用途径研究进展

    作者:王家有;潘三强;宿宝贵

    针刺疗法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一支绚丽的瑰宝,是中医学中主要的非药物疗法.针刺疗法的临床价值即使在当今世界医学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仍然是举世公认的.针刺为什么能治病?这是人们密切关注和力求解决的问题.人们将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及朱长庚提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作用模式应用于针刺治病机制的研究,以期得到新的进展.

  • 桡神经在肱骨中下段的损伤及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唐存贵;单云官;张玉和;李峤珂

    桡神经在肱骨中、下段的局部解剖学特征是肱骨中、下段骨折常并发桡神经损伤的固有因素,同时也是治疗肱骨骨折时发生医源性损伤的解剖学因素.目前主要围绕降低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人们不断进行各种改良手术方式的探索.同时,进一步研究桡神经在肱骨中、下段及其分支分布情况及走行,为临床提供解剖学上的依据.

  • 糖皮质激素对伤害性刺激所致脊髓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

    作者:于剑锋;王金平;李光宗;李若宝;鞠晓华

    糖皮质激素生理和药理效应相当广泛,对神经元的作用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当脊髓接受外周伤害性传入时,会引起脊髓神经元c-fos基因的迅速表达.c-fos属于所谓"即早基因"的一种,其表达产物FOS已被广泛用作神经元活动的标志,也是研究痛疼传导、调控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本文对近10年来刺激脊髓c-fos表达的实验方法和影响因素作了简要回顾,旨在为疼痛机制的研究和糖皮质激素对神经细胞作用的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

  • 分色铸型技术在胸膜腔断层标本的运用

    作者:易传安;张建波;胡祥上;余中华;曹述铁

    以过氯乙烯、乙酸乙酯、自凝牙托粉、自凝牙扎水为原料,运用分色铸型技术和断层标本的制作方法相结合,得出新的断面标本,不仅能显示脏器内各种管道形态、位置和毗邻,更重要的能使初学者辨认管道的结构名称,以利学习,使断面标本更加形象、直观.

解剖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