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解剖学研究杂志

解剖学研究

解剖学研究杂志

Anatomy Research 해부학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广东省解剖学会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0770
  • 国内刊号: 44-1485/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69
  • 曾用名: 广东解剖学通报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剖学研究》编辑部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姚志彬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鼠脑胼胝体NPY及SOM免疫阳性轴突的生后发育

    作者:丁松林;郑德枢;孙卫文

    目的探讨成年哺乳动物胼胝体联系的电特性及神经化学性质.方法本文用NPY及SOM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大鼠发育中胼胝体轴突的化学特性.结果 NPY及SOM阳性轴突均出现于自新生至成年鼠的胼胝体中,但在同龄鼠中SOM阳性轴突较少于NPY阳性轴突,NPY及SOM阳性轴突的密度开始时逐渐增高然后达到高峰后后下降至成年水平,在成年鼠胼胝体中只有少数NPY及SOM阳性轴突.结论这些结果提示许多NPY及SOM阳性胼胝体轴突在生后发育早期是暂时性的,这结果也提示胼胝体联系纤维的功能在生后发育过程中可能与成年不同.本结果还提示,发育中及成年哺乳类胼胝体联系是化学异源性的.

  • 雄性大鼠去势后基底前脑NOS及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作者:郭灵;谢瑶;汪华侨;姚志彬

    目的探讨睾丸源性雄激素对基底前脑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巢蛋白(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影响,为阐明基底前脑的功能提供资料.方法将16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2周后用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基底前脑的内侧隔核(MS)、斜角带垂直支(vDB)及水平支(hDB)的NOS和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数目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去势组大鼠MS、vDB的N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明显升高了37.2%和29.1%(P<0.05);而且去势组大鼠MS、vDB的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升高更明显,分别达68.2%和56.9%(P<0.05),但去势组大鼠hDB的NOS和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均升高不明显(P>0.05).去势组与对照组大鼠的NOS和Nestin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均相似.结论雄性大鼠去势后可选择性地使基底前脑各亚区的NOS、Nestin阳性神经元数升高,但不影响神经元的形态,这可能与神经元的表达摆脱了睾丸源性雄激素的抑制作用有关.

  • 大鼠背根神经节内kv2.1 mRNA和kv4.2 mRNA的表达

    作者:王劼;刘才栋;沈馨亚;彭裕文

    目的了解kv2.1和ky4.2型钾离子通道在背根神经节的表达.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背根神经节内细胞膜钾离子ky2.1和kv4.2型通道的mRNA阳性神经结构的表达.结果腰3~5背根神经节内均有ky2.1和ky4.2 mRNA阳性神经元的表达,ky4.2 mRNA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总面积明显多于kv2.1阳性神经元.结论 kv2.1和kv4.2型钾离子通道可能参与了背根神经节对外周传入信息的传递和调制.

  • 龟板对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和脑内多巴胺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伊为;周健洪;陈东风;黎晖;杜少辉

    目的探讨益肾中药龟板对帕金森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6-羟基多巴胺脑内定位注射制备帕金森病模型,随机将40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动物单侧旋转行为以及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苯乙酸和高草酸含量的变化.结果造模8周后实验组帕金森病大鼠旋转圈数6.97±1.67比对照组9.45±1.75明显减少(P<0.05);其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含量显著提高,分别为3.12±0.48,0.27±0.06和0.35±0.06,而对照组仅为0.49±0.04,0.07±0.03和0.27±0.03(P<0.05).结论益肾中药龟板对大鼠帕金森病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汉族人MDR1 C3435T基因的多态性

    作者:岑宇翔;陆志诚;汪华侨;陈盛强

    目的检测汉族人MDR1 C3435T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PCR技术对正常人外周血MDR1 C3435T基因进行扩增以MboI进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结果 240例(男119例,女121例)汉族人MDR1 C3435T基因中,表现型T/T 频率是18.75%,表现型T/C是44.17%,表现型C/C是37.08%.MDR1 C3435T基因T频率是0.4083,基因C频率是0.5916.结论汉族人MDR1 C3435T基因的分布有自己的特点,为研究MDR1 C3435T基因在某些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 康力龙对类固醇性大鼠骨质疏松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郴淑;陈华萍;吴铁;李青南;胡彬;黄连芳

    目的从生物力学和骨矿含量测定角度研究康力龙对类固醇性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3月龄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年龄对照组、激素模型组和康力龙预防组.后两组给醋酸泼尼松4.5mg·kg-1,ig,2次/周;预防组还给康力龙0.5mg·kg-1·d-1,ig.3个月后取股骨和第5腰椎行骨密度测定,再行扭转、3点弯曲和压缩试验.结果与年龄对照组比较,激素模型组股骨和第5腰椎的总骨密度减少了14.64%(P<0.01);股骨干在3点弯曲试验时所承受的载荷减少了17.1%(P<0.05);其余的力学参数都出现减少的趋势.与激素模型组比较,康力龙预防组股骨和第5腰椎的总骨密度有所增加;股骨扭转角度明显增加72.5%(P<0.05),其余的力学参数都出现增加的趋势.结论长期使用糖皮生激素(GC),会使大鼠皮质骨和松质骨的骨密度和力学性能下降,从而易致骨折;应用康力龙则能阻止GC所致骨量丢失,还能增加其力学性能.

  • 胸腰椎椎弓根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家强;周立兵;余明华;王汉琴

    目的观测胸腰椎椎弓根形态结构特征,为临床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测量31例成年男性椎骨T1~L5的横径、矢径、椎弓根间距及椎弓根通道长度.结果横径:T1~T6逐渐变小,T6~T12逐渐增大,L1和L2小于T12,L2~L5逐渐增大;矢径:T1~T3逐渐增大,T4~T7均小于T3和T8,T7~T12又逐渐增大,L1~L3逐渐变小,L3~L5又逐渐增大,T1~L5均明显大于其横径(P<0.01);模仿弓根通道长:T1~T10逐渐增长,T11和T12均较T10和L1短,L1~L4逐渐增长,L5较L4短;椎弓根间距:T1~T4逐渐变窄,T5~L5逐渐增宽;左右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时应根据不同节段椎弓根形态特点,结合影像学资料,选择相应的螺钉直径、长度、进钉部位及方向.

  • 维生素E对慢性染镉肝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

    作者:苏敏;黄悦;姜俸蓉;许庭良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amin E,VE)对慢性染镉肝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75只,体重28g~32 g,随机分3组:染镉组(Cdcl2 2 mg·kg-1,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3个月)、VE+镉组(染镉同时给VE 10 mg·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化细胞凋亡染色(Tunel法)结合形态计量分析,观察3组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形态和数量改变.结果 (1)染镉组小鼠肝细胞可见较多的细胞凋亡,VE+镉组肝细胞凋亡数量较少;细胞计数表明,VE+镉组细胞凋亡数量比染镉组明显减少(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凋亡肝细胞主要有以下形态特点:①细胞胞体变小;②细胞核核仁消失,染色质浓缩边集于核膜下,核呈环状,晚期核固缩、变小,深染、致密度高.形态计量分析表明,凋亡肝细胞核的平均截面积、平均表面积、平均截面周长、体积密度等形态参数值均较正常肝细胞核明显减小,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核碎裂,形成凋亡小体.结论 VE对镉所致的肝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 广西百色地区壮族和汉族健康女性骨密度的研究

    作者:黄秀峰;韦荣耀;吴雪铭;莫锦丽;李桂花;李芬娇

    目的了解百色地区骨峰值(PBM)的基本情况,为骨质疏松(OP)的诊断及防治效果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健康女性838名(壮族415,汉族423),进行二维骨密度测定,检测左侧桡骨、尺骨超远端的骨密度(BMD)值.按民族、年龄进行分组,以5岁作为1个年龄段.结果①百色地区女性骨峰值年龄均在40~岁.②壮族桡骨、尺骨PBM值(g/cm2)分别为0.3535±0.0462、0.3384±0.0660.③汉族桡骨、尺骨PBM值(g/cm2)分别为0.3433±0.0681、0.3304±0.0597.④壮汉族间PBM值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应用二维骨密度超远端测定,获得百色地区壮汉族正常人群PBM,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治都具有重要意义.壮汉族间PBM值差异无显著.

  •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手术间隙的应用解剖研究

    作者:王东;刘宁;朱风仪;骆慧

    目的为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桥脑背侧及第四脑室内占位性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经甲醛固定血管内灌注彩色乳胶的20具国人成人尸头标本,应用显微外科解剖技术观察经小脑延髓裂入路相关解剖结构.结果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可通过脉络膜、下髓帆及蚓小结到达菱形窝的任何部位,通过外侧隐窝到达脑桥和延髓的背外侧.结论经小脑延髓裂入路通过正常的解剖间隙到达第四脑室和脑干的侧方,可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提高手术疗效.

  • 下鼓室窦的应用解剖

    作者:赵恒珂;李光宗;鞠学红;赵炳辉;曹焕军;朱世杰

    目的研究下鼓室窦的形态及变异,为下鼓室及迷路下显微外科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用200例骨标本在XSQ~Ⅱ型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了下鼓室;其中10例标本经CT扫描拍片后用X线图象对照解剖观察.结果下鼓室底以复层窦或单复层窦混合存在者多见,无窦者仅见3.0%,窦腔壁有66.0%的标本由片状骨板围成,骨柱或骨嵴构成者较少见.下鼓室窦向内侧与迷路下窦相连续,在岩部骨质内向下扩展可深至鼓部骨板下1/3平面水平,见12.0%,此窦在CT扫描中清晰可见.鼓室内侧壁的岬表面可见岬窦,出现率26.0%,内侧壁的岬下有迷路下腔者见57.0%.下鼓室前壁有下鼓室隐窝者占66.0%,前壁有下鼓室窦覆盖,无窦覆盖并见颈动脉管隆起者见7.0%.结论下鼓室窦存在于底壁及内侧壁,对此区手术时保护颈内静脉及下鼓室神经切除术均有实际应用意义.

  • 东莞明代古尸的鉴定和塑化保存研究

    作者:张德兴;张文光;贺新红;汪华侨;冯家骏;钟创坚;李润权

    目的对东莞出土的2具明代古尸进行清理鉴定和塑化保存.方法详细剖检并用体质人类学的测量方法对性别、年龄、身高等进行鉴定;用组织学方法对器官组织结构进行光镜检查;用直接涂片法和飘浮沉淀法镜检肠道寄生虫卵;应用本室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对此2具古尸进行塑化保存.结果男性古尸死时年龄约50岁、生前身高约1.70m、出土时体重45kg,女性古尸死时年龄约80岁、生前身高约1.58 m、出土时体重22kg;组织学检查,男性古尸部分横纹肌镜下可见肌纤维胞核、女性古尸子宫平滑肌镜下可见肌纤维胞核;男性古尸肠道镜检可见华支睾吸虫卵、鞭虫卵和蛔虫卵,女性古尸肠道除上述虫卵外,还可见布氏姜片虫卵;此2具古尸经塑化保存数年,外观、质地至今完好如初.结论此2具古尸的鉴定和保存对东莞明代历史发展的研究有重大意义;现代生物塑化技术是长期优质保存古尸的新途径.

  • 空肠和回肠直动脉及器官表面动脉的观测

    作者:王守安;钟震亚;王庆林;田国忠;赵振富;杨智;杨金辉;曹福彬;黄巍

    目的通过对空、回肠直动脉分支类型的观察、测量不同类型直动脉管径、间距以及器官表面动脉吻合网面密度,探讨空、回肠血供形态的异同,为临床空、回肠疾病手术、器官移植、介入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15具成人及2~6岁小儿10具进行股动脉插管、乳胶灌注后解剖剥离直动脉,将空回肠均分5段观测相关指标.结果成人空肠(1、2段)及回肠(3~5段)直动脉起始处外管径(mm)分别为0.68±0.18、0.72±0.01、0.61±0.02、0.53±0.03和0.51±0.01,相邻分支间距(mm)分别为2.89±1.72、2.79±2.06、2.21±1.64、2.17±1.17及2.85±0.46;空、回肠直动脉长、短干型分支供血能力不同;空肠器官表面动脉吻合网面密度大于回肠.结论直动脉分支类型、管径、间距及器官表面动脉吻合网面密度对空、回肠血供影响较大.

  • 去卵巢后大鼠基底前脑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雌激素的作用

    作者:刘进师;朱建华;林永秀;邓玉兰;李富;谭郁宏;林国英;郭开华;徐杰

    目的研究基底前脑NOS阳性神经元在大鼠去卵巢之后的时程变化,为雌激素类药物替代防治绝经后老年性痴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9只3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对照组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组,各23只,分别在术后3 d、1周、2周、4周、8周处死,脑切片用NADPH-d组化方法染色,观察并和计数基底前脑各区NOS阳性神经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大鼠基底前脑各区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在去卵巢后先上升,2周时达到高峰,以后假手术组及雌激素替代组NOS阳性神经元数目逐渐下降,8周时达正常水平.去卵巢对照组斜角带核水平支及垂直支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却保持较高水平,在8周时与假手术组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去卵巢后基底前脑NOS阳性神经元表达增加,而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其有保护作用.

  • 中药脊髓Ⅰ号对脊髓厚片Ca2+荧光强度的影响

    作者:高秀来;刘霞;马育平;陈亚亮;宋一志;景鹏;韩凤岳;苏静;刘卫东;张平;常超英;刘恩

    目的探讨中药脊髓Ⅰ号对脊髓厚片Ca2+荧光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下胸段脊髓半横断组(损伤组)、对照组和中药脊髓Ⅰ号治疗组.快速处死大鼠,取下胸段脊髓,切脊髓厚片,用Fluo-3荧光染料孵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损伤组、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左侧Ca2+荧光强度分别为12.63±3.27、13.34±3.51和12.89±3.31,右侧分别为21.68±3.69、14.72±2.12和12.97±3.60,损伤组脊髓厚片损伤侧Ca2+荧光强度显著升高,治疗组两侧灰质Ca2+荧光强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1)损伤侧Ca2+荧光强度显著升高;(2)中药脊髓Ⅰ号对Ca2+荧光强度的升高有一定抑制作用.

  • 消渴汤方剂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和C肽分泌的影响

    作者:扈清云;韩淑云;亓卫东;王小江;李艳君

    目的研究消渴汤中药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和C肽水平分泌作用影响.方法同随机方法将44只Wistar 大鼠分为正常和实验组,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正常组和Ⅱ型糖悄病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25mg/kg加高脂,高热,高能量喂养).在给予消渴汤后其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血浆中胰岛素和C肽水平变化测定.结果消渴汤可增强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和C肽分泌,对正常大鼠无影响.结论消渴汤可以促进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和C肽分泌.

  •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中Ⅰ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作者:徐振平;郭志坤;韩培立;席鸿钧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和数字图像分析方法,观测6例正常儿童和12例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1)正常心房Ⅰ型胶原为粗、细不等的条状纤维,彼此连接成网;Ⅲ型胶原纤维呈散在的斑片状分布;(2)室间隔缺损心房Ⅰ和Ⅲ型胶原表达,大多区域属于正常.仅部分区域发生极度重排,即Ⅰ型胶原呈现大斑块状增加、断裂或消失,Ⅲ型胶原呈条束状增加;(3)数字图像分析显示:正常心房肌Ⅰ型胶原含量较Ⅲ型胶原多;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肌Ⅰ、Ⅲ型胶原增加显著.结论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部分区域Ⅰ和Ⅲ型胶原纤维重排、含量显著增加.这可能是导致室间隔缺损儿童心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

  • 东莞新石器时代"蚝岗人"遗骸的鉴定和保存

    作者:张德兴;张文光;贺新红;汪华侨;冯家骏;冯孟钦;邱立诚

    目的对东莞市南城蚝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具人体遗骸进行人类学鉴定和保存.方法依据遗骸骨块尚存的骨性标志、长骨长度和牙齿特征等参数,按邵象清、吴汝康等的人体测量方法,对遗骸的性别、年龄、身长和人种等作出鉴定;并因地制宜进行了原地原位封存.结果该遗骸属男性、死前年龄约40~45岁、身长约166、人种为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原地封存至今效果良好.结论该遗骸的鉴定和保存为距今5 000年的广东早人类村落遗址"珠三角第一村"提供了确凿的历史见证.

  • 人参皂甙Rg1对慢性应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作者:胡圣望;胡旺平;周红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1对慢性应激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电击足底结合噪声建立慢性应激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观察动物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Niss染色观察和计数海马神经元为数量,Fara-2荧光法测海马突触体内游离钙浓度.结果腹腔注射50 mg/kg人参皂甙Rg1对慢性应激引起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海马突触体内游离钙浓度增高有明显保护作用,而注射10 mg/kg人参皂甙Rg1的效果不明显.结论人参皂甙Rg1对慢性应激性认知障碍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细胞内的钙浓度,防止海马神经细胞丢失有关.

  • 兔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李国营;刘靖;田素民;于连发;郭志坤

    目的探讨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细胞是否凋亡及凋亡率的大小.方法阻断左冠状动脉的左室支建立家兔心肌缺血模型,达到预定的缺血时间后,使血管再通,建立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透射电镜、原位末端探针标记,图像分析,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区心肌细胞的损伤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电镜观察显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区呈现明显的心肌细胞凋亡征象,TUNEL检测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区出现心肌凋亡阳性细胞,平均凋亡率为21.10%.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与凋亡机制有关,并可能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

  • 不同原料制备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的研究

    作者:陈伟强;张德兴

    目的为临床治疗乙肝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免疫调节剂.方法用组织匀浆、反复冻融破碎细胞、透析灭活和过滤除菌等技术,获得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HBV-STF);用Lowry法测多肽含量;用苔黑酚显色法测定核糖核酸(RNA)含量,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测定HBV-STF的水解氨基酸总含量.结果来源于HbsAg阳性胎盘和HbsAg阳性血液的多肽含量分别为0.49±0.014和0.29±0.013(P<0.01),RNA含量分别为0.34±0.010和0.22±0.008(P<0.01)氨基酸总含量为198.6±1.562和123.4±1.521(P<0.01).结论用HbsAg阳性胎盘制备的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质量优于HbsAg阳性血液.

  • 阿尔茨海默病与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邓志钢;伍建明;黄绍宽;陈盛强;王延平;汪华侨

    目的探讨蛋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突变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PCR扩增66例AD患者及143例对照者的MS基因突变点,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行凝胶电泳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MS基因片段PCR扩增产物长度分别为189bp.MSA2756G突变的G等位基因PCR扩增产物经HaeⅢ消化后裂解成159和30bp两个片段;MAD组A2756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8.48、1.52和0.00,对照组分别为98.60、1.40和0.00,MSA2756G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S多态性与AD无明显相关.

  • 白细胞介素-7选择性剪接变异体的研究

    作者:潘德顺;陈伟强;张德兴

    目的寻找人肿瘤细胞选择性的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7,IL-7)剪接变异体.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IL-7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离正常肝组织、原发肝癌组织、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IL-7 mRNA,再对电泳所获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正常肝组织、原发肝癌组织、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都能检测到IL-7 mRNA,而且从肝癌组织、胃癌组织中各分离出一条新带,经亚克隆及测序,证实这两条带分别是人IL-7基因cDNA第4外显子(肝癌组织)和第5外显子(胃癌组织)缺乏所致.结论肝癌组织和胃癌组织存在不同选择性IL-7剪接变异体.这些变异体的发现,为肿瘤病人的免疫调节紊乱以及肿瘤病人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应用的评价

    作者:贺新红;张德兴;伍思琪;吴燕明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必修课程,其教学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和显微镜下观察,认知正常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而非虚拟的构架.从而进一步对理论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能力.因此,<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的编写和应用,对本课程的学习一直起着相得益彰的重要作用.它相当教师的无名助手,学生的无名导师,利教利学.

  • 局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

    作者:洪乐鹏;龙大宏;叶秉坤;曾凡表

    本文针对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局解实验教学中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包括改革"先理论后实验"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临床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和采用"躯干、四肢并进"解剖法及实施标本考试,旨在传授解剖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上述措施既增加学生学习局解的积极性和兴趣,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

  • 创建形态学中心实验室的体会及问题探讨

    作者:宗琴珍;韩卉;贾雪梅

    为深化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基础课实验教学质量,我校于2001年对人体解剖学、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6个学科的实验室进行合并重组,创建了形态学中心实验室(以下简称中心实验室).创建中,我们对有限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了对中心实验室人员、用房、仪器设备管理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经过近3年的努力,如今中心实验室已初具雏形,并开始显现出明显的优势.

  • 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作者:毛垣生;李云生

    开展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素材,达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不断提高高等医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本文介绍和讨论了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建设基于Web的CAI课件设计与制作方法.

  • 神经干细胞的基础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作者:冯定庆;陈晓蓉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未分化和多向分化潜能,还可发生转分化和去分化等生物学特性.随着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原位诱导、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使神经干细胞不仅为神经发育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还成为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极具潜能的全新策略.本文就神经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动态和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 骨髓基质细胞成骨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玉峰;李思源;慕晓玲

    骨髓基质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具有广阔前景.许多实验证实骨髓基质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特性,表现为较强的增殖能力和向多种间充质细胞分化的潜能.目前已建立了体外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方法,而且正在摸索进一步纯化的方法和诱导分化的条件.本文就骨髓基质细胞的研究现状与前景作一综述.

  • 小鼠不同胎龄全胚切片标本的制作与观察

    作者:刘小蓉;安靓;李进

    用小白鼠胚胎制成标本,作为教学或科研的实验材料,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小白鼠出生后2~3个月即达成熟;妊娠时间较短,仅19~21 d;每胎产仔一般为8~10只,属于高产实验动物,故在短期内可获得较多的实验标本.许多实验室用妊娠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发育生物学、胚胎致畸学及各种药物筛选等研究[1-4].

解剖学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