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Digestion 중국중서의결합소화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3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038X
  • 国内刊号: 42-161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8-212
  • 曾用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危北海 李乾构 李道本(常务)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二甲基亚砜对体外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作者:吕涛;魏睦新;王海宝

    [目的]观察二甲基亚砜(DMsO)对体外大鼠结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探讨其作为脂溶性中药成分助溶剂的可行浓度范围.[方法]制备SD大鼠结肠平滑肌肌条,以9 g/L NaCl空白对照(NS)组和乙酰胆碱对照(Ach)组,分别观察不同浓度DMSO对肌条自发收缩以及对Ach引起的肌条收缩的影响.[结果]DMSO在0.2%~1.4%浓度范围,对肌条自发收缩振幅和面积的影响与NS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ch组比较,在0.2%~1.8%浓度范围,DMSO对Ach引起的肌条收缩振幅和面积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SO在浓度≤1.4%时对体外大鼠结肠平滑肌的收缩无明显影响,作为脂溶性中药的助溶剂有运用价值.

  •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胃排空及胃肠激素变化的影响

    作者:徐伟;孙维峰;孙桂华;梁静;张娴娴;刘玲;李丽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胃排空及胃动素(MOT)、促胃液素(GAS)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低强度运动组、高强度运动组.各组给予不同强度的运动后,用酚红测定法测定胃排空,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GAS、血浆MOT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强度运动组的体重、胃排空率、G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T水平升高(P<0.05);高强度运动组体重明显降低(P<0.01),胃排空率、GAS、MOT水平明显下降(P<0.01,<0.05).[结论]高强度运动对大鼠胃排空有抑制作用,并可使血清GAS和血浆MOT下降.

  • 推按运经仪预防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健;张竞超;郭绍举;李恺;黄明河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预防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十二指肠镜取石治疗;治疗组在十二指肠镜取石2周后开始采用推按运经仪治疗,每月1次,每次30 min,疗程2 a,观察比较2组2 a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血清谷氨酰氨转移酶(GGT)、临床症状、胆总管直径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胆总管直径、结石复发率均<对照组(P<0.01,<0.05).[结论]推按运经仪在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应用,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缩小胆总管直径,降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

  •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关系

    作者:马剑颖;胡玲;劳绍贤;黄烈平;任明能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脾胃湿热证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关系.[方法]CSG患者38例,其中脾胃湿热证22例、脾气虚证16例,另10例正常人为对照.胃镜下取胃窦黏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SP7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脾胃湿热证组和脾虚证组HSP70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脾胃湿热证组各亚型中,HSP70表达水平呈热重于湿>湿热并重>湿重于热的趋势.[结论-]HSPT0属于人体"阳气"范畴,HSP70以热证表达为明显,具有证的特异性;"热"与"湿"在脾胃湿热证中的比分会影响HSP70在脾胃湿热证型中的表达:热邪提高HSP70表达,湿邪抑制HSP70表达.

  • 转移性肝癌全身化疗联合射频热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曹华;申维玺;白桦;闰茂生;董小俊;陈亦欣;郑涛;刘雅洁

    [目的]观察全身化疗联合局部射频热疗治疗转移性肝癌(MCL)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5例晚期MCL患者行全身化疗,于化疗结束后立即及72 h行2次肝脏局部射频热疗,温度为42~43℃,时间为60min.每3周重复,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35例、稳定(SD)43例、进展(PD)18例,总的有效率(CR+PR)为41.90%,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2.8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粒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分别占97.14%及94.29%,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分别占26.67%及33.33%,其他毒副反应较少,均可耐受.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水平(6.40±0.60)%高于治疗前(5.66±1.15)%(P<0.01),提示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较前增强.[结论]全身化疗联合局部热疗治疗MCL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胃镜下可疑恶变巨大溃疡微观辨证及MG7抗原表达与随访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李昊燃;邹蕾;宋福林;张续;陆宇平;杨卓;高文艳;巩阳;刘阳;陈山泉;王长洪;林一帆

    [目的]探讨可疑恶变巨大溃疡胃镜下中医微观辨证分型与胃癌MC7抗原(MG7-Ag)表达的关系及两者对良、恶性溃疡鉴别的辅助指导价值.[方法]对58例经首次胃镜检查、活检、病理未能确诊为胃癌的胃巨大溃疡患者进行镜下中医微观辨证分型,同时进行MC7-Ag.ABC免疫组化染色后,临床随访,随访时间1~72周(平均7周),所有患者均再次复查胃镜,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MG7-Ag阳性表达在络灼伤阴型(18/]9)与络阻热瘀型溃疡(8/10)中明显高于胃热型(2/14)与胃寒型(2/15)(P<0.01).MG7-Ag阳性表达30例中有19例二次病理活检确诊为胃癌(63.3%),其中络灼伤阴型18例,络阻热瘀型1例;阴性表达28例中有5例确诊为胃癌(17.9%),其中络灼伤阴型1例,络阻热瘀型2例,胃热型与胃寒型各1例.其胃癌检出率在MG7-Ag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患者之间及不同辨证分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G7-Ag阳性表达络灼伤阴型及络阻热瘀型胃巨大溃疡与胃癌关系密切,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密切随访,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

  • 葱神清脂软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介眉;时昭红;郑娅琼;陈洲;朱旭

    [目的]观察葱神清脂软胶囊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葱神清脂软胶囊组和易善复组,每组10只.实验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以及病理组织学的特点.[结果]2个治疗组大鼠血浆ALT、AST水平,肝组织SOD、MDA、GSH-Px、NO和NOS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组织学观察表明2治疗组均能明显减轻肝组织脂肪变性.[结论]葱神清脂软胶囊对大鼠NAFLD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的损伤有关.

  • 健脾理气方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p53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蔡玉文;邢晓静;王旭;张丽红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方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p53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脾理气方(中药)组、0.85%氯化钠(对照)组和顺铂(化疗)组,每组10只.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药物血清,3组分别加入PRMI 1640血清培养的HepG2人肝癌细胞株中,作用48 h.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健脾理气方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p53、bcl-2基因表达影响.[结果]①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抑癌基因p53主要定位在细胞核,癌基因bcl-2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内.药物血清作用后,p53表达明显增强;bxl-2表达明显降低.随着作用时间延长,2种基因表达改变更明显.②中药组与对照组p53和bcl-2光度(A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化疗组作用结果与中药组相似.[结论]健脾理气方药物血清上调p53、下调bcl-2,达到抑制HepG2人肝癌细胞株的作用.为应用健脾理气方治疗肝癌提供实验依据.

  • 柔肝健脾活血利胆法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观察

    作者:周兵;蔡光先;柏正平;曾松林;付曙华

    [目的]观察柔肝健脾活血利胆法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33例PBC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7例,分别予以UDCA和柔肝健脾活血利胆法联合UDCA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分期和生化指标的关系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①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缓解症状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0.01);②PBC早、中、晚期患者结果比较,总胆红素(TBil)渐进式上升,晚期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下降,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反而有所上升,ALT与TBil呈酶-胆分离现象,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在早期明显升高,晚期显著下降,血清清蛋白呈下降趋势;③治疗后2组患者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在改善血清TBil、GGT更加显著(P<0.01).[结论]柔肝健脾活血利胆法联合UDcA治疗PBC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治愈率及有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望减少肝移植的机率.

  • 开胃进食汤超微配方颗粒对脾虚大鼠胃肠平滑肌钙调蛋白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

    作者:陈斌;蔡光先;戴飞跃;刘博炎

    [目的]研究开胃进食汤超微配方颗粒对脾虚大鼠胃肠平滑肌细胞钙调蛋白(CAM)mRNA表达的影响,探求其对大鼠胃肠动力调节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利血平致脾虚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开胃进食场超微配方颗粒(超微)组、传统汤剂(传统)组和健胃消食片对照(健胃)组,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观察各组CaM 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窦平滑肌内CaM mRNA表达明显减少,空肠平滑肌内明显增强(P<0.05);健胃组、传统组和超微组胃窦平滑肌内CaM mRNA表达较模型组增强(P<0.05),传统组和超微组空肠平滑肌内CaM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0.01).[结论]开胃进食汤超微配方颗垃能促进胃窦平滑肌收缩和空肠平滑肌舒张,可能与其能明显提高胃窦平滑肌组织内和降低空肠平滑肌组织内CaM mRNA水平表达有关.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血脂紊乱及炎症反应

    作者:张毅;徐尚华

    [目的]①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机制--血脂紊乱及炎症反应;②探讨相关指标与CAS伴NAFLD患者中医证型的关系,为其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筛选CAS伴NAFLD患者74例作联合患病组,单纯CAS 25例作对照组,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在联合患病组进行指标间双变量相关分析;对比联合患病组各中医证型TC、TG、LDL-C、hs-RP、TNF-α的差异并分析其辨证论治的参考指标.[结果]①联合患病组与对照组相比,TC[(S.75±0077)、(4.71±0.97)mmol/L]、TG[(2.60±1.16)、(1.53±0.93)mmol/L]、hs-CRPE(3.21±1.32)、(1.85±1.07)mg/L]、TNF-α[(82.11±10.80)、(58.55±12.21)pg/ml]均P<0.01;而LDL-C[(3.33±0.86)、(2.88±0.96)mmol/L]P<0.05.②联合患病组TG与hs-CRP值呈显著的直线正相关(r=0.326,P<0.01).③联合患病组中医证型构成比不同,TC、TG、LDL-C、hs_CRP、TNF-α在中医证型中分布规律不同,其中TC在痰瘀互结型、TG在脾虚痰湿型分别对比其他2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CAS与NAFLD的关系密切,其两者的相关机制与血脂紊乱、炎症反应有关,可以认为NAFLD是AS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②TC、TG分别可作为联合患病组痰瘀互结型、脾虚痰湿型辨证论治的参考.

  • 中药枳术汤加味对大鼠肠黏膜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张家衡;陈奇;罗东;柯有力;杨泳

    [目的]观察中药枳术汤加味对大鼠肠黏膜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20只.对照组,实验前给予0.85%氯化钠0.35 ml;模型对照(模型)组,木前给予0.85%氯化钠0.35 ml;模型治疗(治疗)组,术前给予中药枳术汤0.35 ml;均2次/d灌胃,连续7 d;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30 min后重新开放,建立肠道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于灌注后1.24 h分别检测各组肠道细菌移位发生率、细菌培养阳性率、外周血浆D-乳酸浓度和二胺氧化酶(DAO)浓度.[结果]IR后1 h和24 h,比较肠道细菌移位阳性率、细菌培养阳性率、血浆D-乳酸和DAO浓度,模型组>对照组(P<0.05),治疗组<模型组(P<0.05).[结论]中药枳术汤加味能抑制肠道细菌移位,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对肠黏膜屏障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血栓素B2的影响

    作者:杨牧祥;于文涛;王长垠;白瑞军;王少贤

    [目的]探讨胃炎饮对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反流液灌胃建立实验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模型,以多潘立酮为对照,观察胃炎饮对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和血浆6-Keto-PGF1αTXV2水平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明显破损、脱落,黏膜下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大部分大鼠胃黏膜可见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同时血浆6-Keto-PGF1α水平明显下降,TXB2水平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明显改善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升高6-Keto-PGF1α平,降低TXB2水平(P<0.01,<0.05).[结论]胃炎饮可调节血浆6-Keto-PGF1αTXB2水平,提高胃黏膜血流量,加强胃黏膜的黏液一碳酸氢盐屏障,减轻反流液对胃黏膜的损伤.

  • 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胃大部切除后远期随访观察

    作者:徐永正;姚立军;计为民;胡昌平;陈华;沈玉玲;蔡国琨

    [目的]观察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胃大部切除者的远期并发症、健康状况及与胃癌的关系,并探讨其手术指征.[方法]对66例因溃疡病、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等施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进行随访复查,并对其并发症和目前健康状况作评估.[结果]6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残胃炎,胆汁反流24例(36.3%),溃疡病10例(15.1%),营养不良9例(13.6%),贫血6例(9.1%),息肉和肠黏连各2例(3.0%),残胃癌3例(4.5%),食管癌1例(1.5%),大部分病例有1~3种重要并发症、合并症,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结论]良性疾病作胃大部切除lO年以上者,除均有残胃炎外,可并发胆汁反流、溃疡复发、营养不良等,发生癌变占6.1%.目前,对溃疡病等采用PPI治疗效佳、安全.因此,作胃大部切除的指征应严格掌握.

  • 和肝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0例

    作者:权红;解晓静

    [目的]观察方和谦教授经验方和肝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疗效.[方法]80例GERD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治疗组加服和肝汤治疗,疗程均8周,疗后6、12个月各随访1次.[结果]2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77.5%(P<0.05).2组内镜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95.0%(P>0.05).2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治疗6、12个月分别为12.5%,22.5%;对照组分别为22.5%,55.0%(P<0.05).[结论]和肝汤治疗GERD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内镜下食管黏膜组织的病损程度,降低复发率及延长复发时间的功效.

  • 奥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

    作者:戴美勇;张飞调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予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马来酸曲美布汀0.1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28例:予马来酸曲美布汀0.1 g,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8周,观察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并复查胃镜下愈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00%,内镜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为75.0%及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RE具有较好的疗效.

  • 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汤联合埃索美拉唑及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8例

    作者:黄明河;陈晓蓉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汤联合埃索美拉唑及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将88例RE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口服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汤,每日2次,饭后2 h服;同时早上空腹及晚上睡前服用埃索美拉唑20 mg;饭前半小时服莫沙比利5 mg,日3次.对照组40例仅服用埃索美拉唑及莫沙比利,用量与用法同治疗组,2组疗程均为10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比较食管炎及反流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2.5%(P<0.01);胃镜检查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78.5%(P<0.05).[结论]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汤联合埃索美拉唑及莫沙比利治疗RE有较好的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178例

    作者:周进泰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加味联合西药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p)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疗效.[方法]采用六君子汤加味联合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泮托拉唑钠、甲硝唑治疗Hp阳性的DU患者178例(治疗组),并与单纯西药治疗158例(对照组)作疗效比较,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在溃疡愈合及Hp转阴方面比对照组效果满意,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六君子汤加味对Hp根除及DU的治疗具有补气健脾、止血生机,促进溃疡愈合,抑制杀灭Hp的协同作用.

  • 番石榴叶汤治疗轮状病毒小儿腹泻96例

    作者:文佑姣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汤治疗轮状病毒(HRV)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HRV腹泻患儿1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口服番石榴叶汤,疗程均为3 d.[结果]治疗组患儿止泻、退热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88.2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番石榴叶汤治疗HRV小儿腹泻疗程短,疗效确切.

  • 中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及病毒复制的影响

    作者:邱梅;贺劲松;郑颖俊;陈亮;张来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疏肝健脾中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IFN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指标及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治疗组60例HBeAg阳性CHB患者,予聚乙二醇IFNα-2a 180 αg皮下注射,每周1 次,疗程48周,同时服用清热利湿、疏肝健脾中药每日1剂,疗程24周;对照组62例仅予聚乙二醇IFNα-2a,用法同治疗组.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核酸(HBV-NA),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24周时,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定量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48周时,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肽,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在治疗24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48周时肝纤维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疏肝健脾中药联合聚乙二醇IFNα-2a,可更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同时减轻聚乙二醇IFNα-2a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更好地坚持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刁玉明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配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联合奥硝唑加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IJ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试验,治疗组以中西医结合,对照组单纯用西药,2组均采用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大便检查和结肠镜复查结果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和1年,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SASP口服,并联合奥硝唑注射液、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UC效果较好,复发率低.

  • 甲胎蛋白和空腹血糖测定在重症肝炎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作者:韩晓群;龚慧欣

    [目的]探讨测定甲胎蛋白(AFP)和空腹血糖在重症肝炎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30例重型肝炎患者测定AFP和空腹血糖,分析测定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30例患者中36例AFP<20 μg/L和39例低血糖患者死亡率分别为69.44%(25/36)和64.10%(25/39),均高于其他.AFP值升高和正常血糖及高血糖患者(P<0.01).[结论]测定AFP和空腹血糖水平,对于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 清化湿热为主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锦团;柯晓;傅肖岩;王文荣;胡光宏;杨春波

    [目的]用清化肠饮方口服配合灌肠Ⅰ号方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探索湿热型UC有效的临床疗法及方药.[方法]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用巴柳氮钠口服加灌肠,治疗组33例用清化肠饮方口服配合灌肠Ⅰ号方灌肠.[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完全缓解率为33.33%、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分别为20.00%及83.33%.[结论]口服清化肠饮方配合灌肠Ⅰ号方灌肠治疗湿热型UC与巴柳氮钠口服加灌肠相比,疗效更好,且临床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瘦素的影响

    作者:肖素芹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对酒精性肝病(AL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瘦素(Leptin)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L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苷)组、丹参组及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联合)组,各30例,治疗30 d后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Leptin及FNF-α水平.[结果]各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TNF-α及Leptin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甘草酸苷组及丹参组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ALD患者血清TNF-α及Leptin水平.

  • 选择素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

    作者:杨帆;孟静岩;贾宁

    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环节、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是肿瘤致死的主要原因.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存在黏附分子及其介导的行为的改变.黏附分子是由细胞产生,存在于细胞表面,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问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选择素(Selectin)是细胞黏附分子中的一个家族,包括L-选择素、E-选择素和P-选择素,在肿瘤转移、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其他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 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糜烂出血型胃炎112例

    作者:秦亦文;苏朝康;杨崧;梁桌东;甄娜优

    急性糜烂出血型胃炎近年来的发病有增多趋势,该院2004年1月1日~2007年10月共诊治由于药物及乙醇诱发的病例212例,笔者对其中的112例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并与西药治疗100例进行比较,疗效较好.

  • 青年人胃癌32例临床分析

    作者:金卫利

    随着医学电子胃镜及超声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检查对象逐年增多,发现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日渐增高.笔者回顾该院1998年至今经胃超声造影、胃镜及病理确诊胃癌502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人32例,占同期胃癌6.3%,现结合32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及高危因素,对其发病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气滞胃痛颗粒的临床应用3例

    作者:高祥华

    气滞胃痛颗粒是全国著名中医专家李乾构教授在"四逆散"基础上结合多年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的结晶.全方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枳壳理气和中,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共奏升清降浊之功,与具有理气之功的香附共为臣药;白芍柔肝敛阴,缓急止痛,与同样具有止痛功效的延胡索共为佐药;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