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Digestion 중국중서의결합소화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3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038X
  • 国内刊号: 42-161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8-212
  • 曾用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危北海 李乾构 李道本(常务)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太白楤木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衣蕾;崔大江;聂丹丽;杨成志

    [目的]探讨太白楤木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形态学的影响及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NIH3T3成纤维细胞作为肝星状细胞(HSC)的替代模型,常规培养,秋水仙碱、齐墩果酸及太白楤木中药血清作用于细胞,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药物血清对NIH3T3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透明质酸(HA)的生成.[结果]太白楤木、齐墩果酸、秋水仙碱血清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在形态、数目上差别显著;3者均可抑制细胞增殖(P<0.01);显著抑制HA的合成,降低NIH3T3细胞培养上清中H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太白楤木中药血清可显著抑制NIH3T3细胞增殖和细胞外HA的合成,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 大黄致豚鼠结肠黑变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赵平;罗金燕;董蕾;管海涛;郭晓丹

    [目的]建立豚鼠结肠黑变病动物模型.[方法]15只豚鼠随机分为5组:大黄1组:大黄2 g/(kg·d)灌服30 d;大黄2组:大黄2 g/(kg·d)灌服60 d;大黄3组:大黄4 g/(kg·d)灌服30 d;大黄4组:大黄4 g/(kg·d)灌服60 d及正常组.处死动物,观察结肠黑变情况,行组织大体评分,取结肠组织行黑色素染色、黑色素腿色实验,并对盲肠及近段结肠未染色切片行图像分析.[结果]各大黄组豚鼠结肠均有不同程度黑变,以盲肠及近段结肠为著.病理改变类似人类.结肠黑色素染色阴性,黑色素褪色染色阳性.图像分析显示,各大黄组盲肠及近段结肠色素颗粒灰度显著低于正常组,且与大黄剂量(盲肠r=-0.861,结肠r=-0.772,P<0.01)及时间(盲肠r=-0.749,结肠r=-0.785,P<0.01)呈负相关;色素颗粒面积比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大黄剂量(盲肠r=0.810,结肠r=0.791,P<0.01)及时间(盲肠r=0.663,结肠r=0.549,P<0.01)呈正相关.[结论]用大黄可致豚鼠实验性结肠黑变病,黑变程度与大黄剂量及时间相关.该模型制作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多种实验研究.

  • 和解汤对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T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张诗军;陈泽雄;劳绍贤;林佑武;程永华;黄必军

    [目的]探讨和解汤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功能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72例CHB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和解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核苷类似物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外周血功能性T淋巴细胞亚群(CD8+ CD28+、CD4+ CD28+)、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及乙肝病毒(HBV)标志物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8+ CD28+、CD4+ CD28+ T细胞和IL-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6例患者HBeAg阴转、HBV DNA量下降至1×105 copy/ml以下;对照组治疗前后CD8+ CD28+ T细胞、CD4+ CD28+ T细胞及IL-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1例患者HBeAg阴转,22例HBV DNA量下降至1×105 copy/ml以下.CHB显效者治疗后CD8+ CD28+、CD4+ CD28+ T细胞水平和IL-2水平明显升高(P<0.01);非显效组治疗前后CD8+ CD28+ T细胞、CD4+ CD28+ 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和解汤清除HBV的疗效,可能与CD8+ CD28+ T细胞的有效激活有关,细胞免疫在HBV感染发病机制和病毒清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胆囊黏膜超微结构关系

    作者:尹光耀;陈一;张武宁;何雪芬

    [目的]探索胆石症成石因果.[方法]选62例经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阳性并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手术切除的胆囊标本作胆囊黏膜病理组织学和碱性品红染色法进行幽门螺杆菌(Hp)观察,采用扫描电镜(SEM)与透射电镜(TEM)对胆囊黏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碱性品红染色的胆囊黏膜病理切片中部分患者有红染的杆状和球状菌存在SEM观察,其主要特征是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数量减少,细胞间出现小间隙;TEM观察,胆石病胆囊黏膜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主要特征是细胞器减少,胞质内空泡、微丝和脂滴增多,线粒体畸变;以上病变以肝郁气滞、瘀血内停证组为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肝郁气滞、瘀血内停证胆囊成石率高,是多因素存在的结果,胆囊黏膜中Hp的存在和胆囊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胆石成因可能有一些关系,但不是主要的病因.

  •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肾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秦建平;蒋明德;曾维政;徐辉;顾明;汪庆华

    [目的]观察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肾综合征(HR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0例确诊为HRS患者行TIPS,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测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尿钠排泄、尿量、血肌酐(Cr)、尿素氮(BUN)及血Cr清除率;术前及术后7 d测定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水平.[结果]TIPS术后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内径及血流速度分别为(2.3±0.3)kPa、(1.26±0.04)cm、(44.2±14.5)cm/s,与术前比较均P<0.01.BUN、血Cr、尿钠排泄、血Cr清除率及尿量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PRA、AT-Ⅱ、ALD分别为(67.12±25.28)、(138.02±58.54)、(597.37±284.25)ng/L,与术前比较,P<0.01,<0.05,<0.05.[结论]TIPS治疗HRS近期疗效明显,其作用可能与血容量的增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变有关.

  • 电针足三里穴抗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途径

    作者:黄碧兰;王秋桂;秦灵芝;余良主;丁洁琼;唐琼;韩露

    [目的]探讨电针(EA)足三里穴抗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作用途径.[方法]采用束缚-冷应激方法制备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观察切断膈下迷走神经或切除腹腔交感神经节及注射受体阻断剂对EA抗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影响.[结果]EA-模型组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溃疡指数(UI)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切断双侧膈下迷走神经或切断腹腔交感神经节,大鼠UI减小,分别与腹部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给予α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可部分削弱EA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与0.85%氯化钠组比较P<0.01;而给予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β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对EA保护胃黏膜损伤作用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参与了电针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调控作用,其作用部分是由β受体介导实现的.

  • 活血健脾补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张永锋;陈如山;吴正治;杨敏

    [目的]探讨活血健脾补肾法方药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机制.[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柳氮磺胺吡啶(SASP)、活血法、健脾法及补肾法组;除正常组外,以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产生UC模型后,药物组分别灌胃给药,疗程结束后取小鼠结肠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观察核因子-κBP65(NF-κBP6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环氧合酶-2(COX-2)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活血、健脾及补肾组结肠COX-2、NF-κBP65及其mRNA的表达和活血、补肾组结肠TGF-β1及其mRNA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活血、健脾、补肾方药通过降低NF-κBP65、COX-2及TGF-β1的表达分别发挥作用.

  • 舒肝活血化痰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作者:王兵;朱平生

    [目的]探讨舒肝活血化痰方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复制NASH大鼠模型,用舒肝活血化痰方治疗,以东宝肝泰为对照,观察其对模型大鼠肝功能、血脂、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水平及细胞色素P450 2El(CYP2E1)活性的影响.[结果]舒肝活血化痰方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显著降低肝组织Hyp,抑制肝组织CYP 2E1的活性.[结论]舒肝活血化痰方可有效干预大鼠NASH,抑制肝组织CYP 2E1的表达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脂质过氧化是该方干预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 开窍承气液灌肠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性脑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滔;刘成海;顾元龙;俞宪民;周奚钟;刘宗良

    [目的]探讨开窍承气液灌肠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GHB)并发肝性脑病(HE)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CGHB并发HE患者9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7例.2组均给予甘利欣、促肝细胞生长素、L-鸟氨酸-L-门冬氨酸、支链氨基酸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予开窍承气液灌肠;对照组以乳果糖灌肠,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由专科医师盲法对HE评分,同时测定肝功能、血氨、血内毒素(LPS)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治疗组HE程度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后HE评分差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血氨下降极明显,PT明显缩短,LPS也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氨、PT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S亦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开窍承气液灌肠可改善CGHB并发HE的肝功能,降低血氨与血清LPS水平,对HE有良好辅助治疗作用.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BALB/C小鼠动物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作者:汪光蓉;张国元;杨健;唐恩洁

    [目的]建立小鼠急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动物模型,观察小干扰RNA(si RNA)在体内对HBV复制和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尾静脉快速、高负荷注射含1.5倍的HBV真核表达质粒(pHBV1.5).注射后第6天,MEIA检测血清HBsAg、HBeAg的水平;RT-PCR检测肝组织HBV prec/c mRNA转录的水平.同时设立pcDNA3.1正常对照组和PBS空白对照组.[结果]pHBV1.5注射组小鼠血清HBsAg、HBeAg为阳性,且肝组织表达HBeAg;而pcDNA3.1和PBS对照组未能检测到HBsAg、HBeAg的表达.[结论]成功地建立了急性HBV感染的BALB/C小鼠动物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于HBV宿主范围极窄给人们研究带来的极大限制.

  • 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mRNA及其蛋白表达

    作者:武希润;王玲;王琦;师水生;郭文栋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mRNA及其蛋白表达在大鼠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合致病因子四氯化碳、高胆固醇、乙醇喂养大鼠6周、8周,复制肝纤维化、肝硬化动物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测定血浆转氨酶、总胆红素(TB)、透明质酸(HA)以及肝组织内羟脯氨酸(Hyp)水平;免疫组化测定PAI-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RT-PCR测定PAI-1、TGF-β1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肝纤维化、肝硬化组血浆转氨酶、TB、HA、肝组织内Hyp均明显增加.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肝组织α-SMA、TIMP-1、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AI-1、TGF-β1 mRNA表达增加.[结论]肝组织PAI-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减少PAI-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可能会减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 非甾体类抗炎剂致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特点

    作者:官纯寿;罗树星;林云华;李国成

    [目的]研究非甾体类抗炎剂(NSAIDs)相关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统计2001年1月~2006年1月消化病专家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胃镜检查前1周内有无服用NSAIDs史,将138例患者分为A(服NSAIDs,41例)、B(未服NSAIDs,97例)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饱胀、烧心、恶心、腹痛4项主症中前3项A组均高于B组,但腹痛B组高于A组(P<0.05).A组中胃溃疡(GU)占80.5%(多发性为24.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为19.5%(多发性4.9%);B组分别为48.5%(12.4%)、51.5%(11.3%).活动性溃疡A组占63.4%,溃疡灶<10 mm占80.5%;B组分别为42.3%、62.9%,2组间比较P<0.01.幽门螺杆菌检出率A组63.4%,B组81.3%,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NSAIDs相关溃疡临床特点的认识,加强对必须服用NSAIDs者的防治及医学指导,尽量减少其不良反应.

  • 加味四君子汤对MNNG诱导大鼠胃癌的预防作用

    作者:林一帆;王成利;王阳;王长洪;王立新;奚艳秋;陈山泉;陆宇平;杨卓;高文艳;巩阳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对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胃癌的预防作用.[方法]9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四君子汤组,增液汤组,0.85%氯化钠组.每组1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MNNG造模.喂养(28士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胃黏膜病变.[结果]83只(92.2%)大鼠完成实验.模型组大鼠胃癌发生率40.0%(6/15),显著高于加味四君子汤组5.9%(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后者(P<0.05).增液汤组及0.85%氯化钠组与模型组大鼠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无胃癌发生.[结论]脾虚血瘀是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促进因素之一,加味四君子汤健脾化瘀治疗能有效地抑制MNNG诱发大鼠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

  • 土三七生物碱成分分析及肝小静脉闭塞病小鼠模型建立

    作者:高新生;肖绍树;贺降福

    [目的]提取并鉴定土三七中有毒生物碱成分,初步探讨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VOD)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用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质谱仪结合的方法分离鉴定土三七中总生物碱毒性成分;并将60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亚致死剂量灌胃,对照组用环磷酰胺,喂养4周,每日测量小鼠体重,并观察其生活状态特别是腹水情况,出现体重短期明显增加或明显腹水,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并送病理室做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土三七根部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为0.105%,在土三七根部发现超过5种吡咯烷生物碱(PAs),其中有3种具有较强肝毒性的分别为:千里光宁、千里光非宁和全缘千里光碱.有9只小白鼠病理组织检查中,出现和人类似的符合VOD诊断标准的表现;其中6只来源于实验组,3只来源于对照组,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土三七根部含有超过5种PAs;实验表明用这种方法能够成功建立VOD小鼠模型.

  • 食盐加小茴香治疗肠梗阻62例

    作者:方新社

    [目的]探讨食盐加小茴香热敷腹部治疗肠梗阻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该院外Ⅰ科77例(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治疗)和外Ⅱ科62例(治疗组,除用传统方法外,另用食盐加小茴香热敷腹部)不同方法治疗肠梗阻的效果.[结果]治疗组保守成功48例,成功率77.4%.对照组保守成功39例,成功率50.6%.2组保守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茴香加食盐热敷腹部治疗肠梗阻效果显著.

    关键词: 肠梗阻 小茴香 食盐
  • 制霉止泻散敷脐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61例

    作者:高慧;朱杰

    [目的]观察制霉止泻散敷脐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霉菌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霉菌性肠炎患儿9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内病外治)61例及对照组(西药治疗)38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63.9%、23.7%(P<0.01),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是引起小儿霉菌性肠炎的主要原因,中药敷脐配合推拿疗效优于西药,显示了中医内病外治独特的优势.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48例

    作者:曾庆德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2组治疗前后均做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75%,对照组为86.67%(P>0.05).治疗组对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其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但对症状的缓解优于对照组.

  • 扶肝理脾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12例

    作者:康谊;陈瑞

    [目的]观察扶肝理脾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21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例,口服扶肝理脾方,每日1剂;对照组9例,口服多烯磷酯酰胆碱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查B超、血脂、肝功能,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100%、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扶肝理脾法是一种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方法.

  • 金双歧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58例

    作者:江必武;李轶西;李桂珍;胡伟

    [目的]观察金双歧(长双歧杆菌制剂)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对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112例慢性非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接受金双歧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胶囊治疗,对照组54例服用思密达治疗,2周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观察腹痛、腹胀、排便次数、排便异常、大便性状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64.8%(P<0.01),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金双歧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胶囊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疗效确切、患者依从性好.

  • 加味暖脐散敷脐对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作者:马朝群;陈德轩;朱永康;朱宏

    [目的]观察加味暖脐散敷脐对胃肠手术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胃肠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试验组术后12 h起应用加味暖脐散敷脐,胶布封贴;对照组仅胶布封贴脐部.于术后18 h起观察肠鸣音出现及肛门排气时间,并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 d、5 d检测血清胃动素(MOT)及促胃液素(Gas).[结果]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MOT及Gas水平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味暖脐散敷脐具有明显的促进胃动力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 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中医治疗研究

    作者:黄山;秦杰;赵文景;夏军

    [目的]探讨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及益气养阴活血方的功效.[方法]41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中药治疗组,41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和对照组的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用药前与对照组比较,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载脂蛋白B(APO-B)增高(P<0.01),而APO-A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APO-B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能明显改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脂代谢.

  • 前列腺素E1与中草药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病

    作者:谢宜奎;唐小鹤;马新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和中草药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病(AL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ALD患者93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1例(常规治疗);中草药联合治疗(治疗Ⅰ)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柴胡等水煎剂,每日1剂);PGE1和中草药联合治疗(治疗Ⅱ)组32例(在治疗Ⅰ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PGE1 100 μ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观察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r-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改善明显,其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组血清Ⅲ型前胶原和透明质酸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治疗Ⅱ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8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结论]PGE1和中草药治疗ALD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提示是通过下调患者血清TNF-α、IL-1、IL-8水平,阻止肝细胞坏死及改善肝脏微循环,达到改善肝脏功能,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

  • 功能性胃肠病烧心症状病机分析

    作者:李瑶瑶;卜平;朱海杭;张瑜;孔桂美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FGIDs)烧心症状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病机及其症状重叠与复发.[方法]构建证候四诊合参数据库,SPSS 8.0统计软件包分析.[结果]烧心症状分布与肝郁关系为密切,其次与脾虚相关,再次为肾;33.3%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并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重叠,47.1%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伴有IBS症状重叠,97.6%的IBS患者伴有FD症状重叠;烧心治疗停药6个月后复发41例.[结论]以实证、虚实夹杂居多,病机关键是肝气横逆郁滞,脾胃虚弱;FGIDs患者症状重叠性较高,烧心复发率较高;其机制除了与酸相关外,内脏痛觉过敏等因素与烧心的产生亦有关.

  • 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的干预研究

    作者:邓辉;钦丹萍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近10年来,UC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其免疫学机制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而其中细胞因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失调被视为是UC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国内学者运用现代实验技术开展了中医药治疗UC对其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以探讨中医药治疗的作用机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 中药逆转胃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刚;胡少明;黄光英

    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在肿瘤年死亡率中,90%以上的肿瘤患者死因或多或少都与耐药有关[1].为了降低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发生率,提高化疗的效果,寻找逆转MDR的药物成为肿瘤治疗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异博定、环孢霉素A作为MDR逆转剂在临床上运用,但是毒性较大、不良反应多而难以广泛用于临床.中药具有不良反应少、作用靶点多的特点.因而从中药方面开发MDR逆转剂,提高化疗疗效、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命质量,是目前研究的焦点和热点.笔者结合MDR产生机制,对中药逆转胃癌MDR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