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及影像分析

    作者:王杨;张千;张春雨;侯铁;杨淑琴

    目的 探讨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 6例均做了MRI检查,T1WI:TR400 ms,TE12 ms;T2WI:TR2700 ms,TE106 ms.均作了轴位、失状位、冠状位及T1WI增强扫描.结果 6例患者中,位于胸段椎管内硬膜外者3例,位于颈段椎管内硬膜外者1例,位于颈胸段椎管内硬膜外者2例.发生于脊髓背侧者3例,其中2例环绕脊髓生长,呈"U"字形;2例位于脊髓左背侧.1例位于脊髓右背侧,有3例沿椎间孔向外延伸.肿瘤小为2.5 cn,长23.6 cm.相对应脊髓不同程度受压变细,硬脊膜均有受压征象.肿瘤信号强度在T1WI均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瘤体均匀强化及不规则环行强化.结论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是罕见的良性肿瘤,MR的特征性表现对临床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表现

    作者:张千;张惠茅;王睿;刘建国;杨淑琴;王杨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spinal epidural cavernous angioma,SECA)是非常罕见的椎管内硬膜外肿瘤.现将本院2000-2006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SEC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单纯腰骶椎管内硬膜外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黄长明;沈瑞群

    海绵状血管瘤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但单纯发生在椎管内硬膜外腔的十分少见,而发生在腰骶部者更为罕见,而且术前确诊十分困难[1~5].

  • 髓外硬膜内肿瘤诊治体会

    作者:柯楚群;司徒良;梁寒洁;林英权;何伟东

    椎管内肿瘤种类多,按其所在部位,一般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以及硬膜外肿瘤.本院自1996年6月~2000年6月,收治髓外硬膜内肿瘤8例,报告如下.

  • 12例脊髓肿瘤的手术治疗

    作者:孟亮;陈秀庭;李杭;徐铮青

    脊髓肿瘤临床少见,一般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和硬膜外肿瘤.我院自1988年1月至2000年7月手术治疗脊髓肿瘤1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8例;年龄24~67岁,平均45岁;病程3个月~36个月,平均1 7个月.临床表现:单侧或双侧肢体疼痛进行性加重10例,下肢(小腿、足背、足底)麻木1 2例,下肢无力行走困难6例,排尿困难4例,相应棘突叩痛6例.

  •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林波;冯少仁

    目的 探讨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6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行MRI检查.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矢状位T1加权像(T1WI)TE/TR 12/630,T2加权像(T2WI)TE/TR 100/3000,横轴位(T2WI)TF/TR 100/2800,5例行冠状位(T2WI)TE/TR 100/2800.6例均行增强扫描,使用钆喷替酸葡甲胺0.1mmol· kg-1经肘静脉注射,注完药后即行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T1WI(参数同T1WI平扫).并与硬膜外其他病变进行鉴别.结果 6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胸段椎管硬膜外5例,颈胸段1例,均沿脊髓长轴生长.其中脊髓背侧2例,可见环绕脊髓生长,呈钳状;左后侧1例,右后侧3例,沿相邻椎间孔向外生长;梭形4例,长椭圆形2例,两端尖锐,呈鼠尾状或毛笔尖状.6例肿瘤信号强度在T1WI呈等高或稍高信号.T2WI呈均匀高信号5例,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1例.结论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是较少见的良性病变,并有其特征性表现.MRI是目前为可靠的术前检查手段,但终确诊仍须结合临床及病理检查.

  •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 RI特征分析

    作者:沈健;毛新峰;黄小燕;何剑;吴晓;顾晓丽

    目的:研究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 RI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M RI影像学特征。结果9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病例病灶均位于胸段椎管,其中3例位于上胸段,6例位于下胸段,病灶均沿脊柱长轴生长;T1 WI呈高低混杂信号,T2 WI呈明显高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仿。矢状位显示病灶呈梭形或卵圆形附于椎管侧后壁,相应硬膜外间隙增宽,在病灶两端形成T1 WI及T2 WI均为高信号的脂肪帽,呈“笔套样”改变,增强后病灶显著均匀强化,强化后的瘤体与高信号的脂肪帽分界不清,共同形成“双尾样”改变。冠状位及轴位显示病灶沿相邻椎间孔“伪足样”向外生长,相应椎间孔轻度增宽,骨质轻度压迫吸收。结论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 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平面全方位观察有助于术前准确定位及诊断。

  • 硬脊膜外浆细胞瘤2例

    作者:刘学芹;张荣伟

    例1男,39岁.腰背疼痛1月余,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17d于2000-09-06入院.查体:T5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0级,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胸腰椎MR示:T5~T9椎管内硬膜外可见梭形等T1、T2异常信号,脊髓受压前移,注射GD-DTPA后病变无明显强化.诊断:硬膜外肿瘤.于2000-09-08在局麻下行椎管探查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硬膜外,色灰红,质脆,血供丰富,无包膜.术后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改善不明显,病理结果:浆细胞瘤.转入血液科进一步检查,免疫球蛋白电泳有M带出现;蛋白定量IgG4.22g/L、IGA 0.18g/L、IGM 0.28g/L;骨穿浆细胞数超过30%.按多发性骨髓瘤行CHOP方案化疗,20d后出院,双下肢肌力恢复至1~2级,随访6个月,病情无明显变化.

  • 不同解剖类型胸椎哑铃型雪旺细胞瘤临床特点和手术方式探讨

    作者:李明;王勇;史锡文;栗超跃

    目的 通过术前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来判断肿瘤类型,为采取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胸椎哑铃型雪旺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ED均完整的保留了载瘤神经,而ID-ED均未保留载瘤神经.所有肿瘤得到了全部切除,术后除1例ID-ED有不明显的麻木感外,其他所有病人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3例长束征在术后3个月才完全消失.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及脊柱畸形.结论 ID-ED和ED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有所不同,对两者进行鉴别,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从而减少手术并发症.

  • 椎管内硬膜外间叶性软骨肉瘤一例

    作者:马黎斌;周根泉

    患者 男,30岁.无诱因下腰痛伴双下肢无力4个月就诊,MRI检查:L1水平椎管内脊髓左侧旁见大小约2 cm×2 cm×1.5 cm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楚,脊髓及同侧蛛网膜下腔受压并向右侧移位.肿块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性强化,肿瘤向左侧椎间孔方向生长,L1椎体后缘骨质轻度破坏、吸收.MRI诊断:L1水平椎管内硬膜外肿瘤.

  •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花蒨蒨;张雪林

    目的 探讨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并与硬膜外其他病变进行鉴别.结果 5例中,4例位于胸段,1例位于胸腰段,均沿脊椎纵轴生长,呈梭形或长椭圆形;病变平面脊髓明显受压,3例肿块呈"钳"状包绕脊髓;5例均表现为T2WI高信号,T1WI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一致明显强化;2例肿瘤沿相邻的椎间孔呈"哑铃"状生长,并使椎间孔扩大.结论 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需与硬膜外其他病变相鉴别.

  • 椎管硬膜外原发肿瘤的MRI诊断

    作者:胡春洪;陈剑华;王雪元;丁乙;傅引弟;郭亮;沈海林

    目的探讨MRI对椎管硬膜外原发肿瘤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硬膜外原发肿瘤的MRI表现. 结果 MR定位正确率为100%,5例血管脂肪瘤中4例以脂肪信号为主,瘤体内血管成分表现为条带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例海绵状血管瘤呈椭圆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注射对比剂后可明显均匀强化.1例血管瘤MR表现与海绵状血管瘤相似.4例恶性淋巴瘤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可中度或显著强化,有2例通过椎间孔向椎旁生长,1例破坏邻近椎体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3例脊膜瘤呈宽基底附着于硬膜,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瘤体明显均匀强化,邻近硬膜增厚. 结论根据椎管硬膜外原发肿瘤的MR表现,可准确定位并可推测其病理类型.

  •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

    作者:汪贯习;叶葆青;杨志涛;郭健;高传平

    目的 探讨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CT、MRI特点,并观察其与病理特点的对应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的形态特点及CT、MRI表现,并与病理特点相对照.结果 9例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其中颈胸交界1例,胸段7例,腰段1例.9例肿块均位于椎管内背侧.肿块呈梭形,长轴与脊柱纵轴平行.肿瘤由脂肪和血管两部分构成,脂肪成分CT呈低密度,MR呈短T1、长T2信号,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血管成分CT呈等密度,MR 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镜下示病变主要由纤细的血管和其间成熟脂肪细胞组成.结论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CT和MRI有相对特征性表现,但终诊断需病理确诊.瘤体内血管和脂肪的不同比例在CT和MRI图像和镜下所见基本对应.

  • 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3例报告

    作者:江建东;何雪阳;吴家阳;姚一;杨大金;黄民权

    例1 女性,20岁,主诉左上肢麻木、疼痛伴肌无力2周.查体左上肢肌力Ⅳ级,未见感觉缺失平面,左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桡骨膜反射均减弱,双侧膝反射活跃.

  • 椎管内占位的诊断思维:颈椎管内肿物

    作者:彭秀华;梁宗辉

    病例资料患者,女,15岁.因颈部疼痛伴右手麻木近2个月入院.患者近2个月前开始自感右手有麻木、乏力等异常感觉,初期症状较轻,能自行缓解,后症状逐步加重,不影响肢体活动,近1个月自感颈部疼痛,两便无异常,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外院颈椎MRI提示颈4椎管内占位来我院就诊.影像表现:颈椎平片未见明显异常(图1);CT检查(图2)发现颈4椎管内混杂密度占位灶,边界清晰,病灶内大片钙化,与病灶邻近的颈4椎体后缘骨皮质毛糙,脊髓受压向左后方移位;MR平扫及增强检查(图3)示颈4椎管内占位,病灶位于髓外硬膜外,T1WI和T2WI均呈较均匀略高信号,病灶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增强后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邻近硬膜增厚强化,脊髓受压推移显示更为清晰.考虑来源于髓外硬膜外的良性肿瘤,骨源性肿瘤可能大.

  • 硬膜外脊膜瘤一例

    作者:王传彬;董江宁;韦树华;张萍;程修强

    患者,男,24岁。“双下肢乏力一年,麻木半年加重十余天”入院。体检:左上肢及双下肢肌力Ⅳ级,右上肢肌力正常,乳头平面以下痛温觉减退,双侧巴氏征(+)。颈椎3.0T MRI显示:颈7(C7)~胸1(T1)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外见一近似长卵圆形肿块影,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STIR序列以高信号为主,上述三序列均另可见小片状稍高信号和条索状、结节状低信号,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中等度“蜂窝状”强化;病灶经C7/T1左侧椎间孔向外呈“哑铃状”生长,分别将颈8(C8)左侧神经根及T1左侧神经根向后、向前推压,并伴同侧椎间孔扩大。MRI诊断:C7-T1椎体水平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累及左侧椎间孔,术前考虑神经鞘瘤可能性大。

    关键词: 脊膜瘤 硬膜外肿瘤
  • 硬脊膜外囊肿的手术治疗(附4例报告)

    作者:鲁伟东;李柯;张日;许劲松;李清熙;董传乙

    我院1996年2月~2005年5月共收治硬脊膜外囊肿病人4例,占同期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3.5%,现总结报告如下.

  • 胸椎硬膜外绿色瘤一例

    作者:林国中;王振宇;谢京城;马长城

    绿色瘤亦称为粒细胞肉瘤.是原始粒细胞骨髓外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1]).绿色瘤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尤其是脊髓受压罕见~([1]).

  • 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

    作者:叶卓鹏;秦峰;蔡梅钦;何海勇;石德金;郭英

    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17 例,其中神经鞘瘤 12 例,神经纤维瘤 3 例,脊膜瘤 2 例.结果:17例均完全切除肿瘤.随访6 ~ 48个月,无新的神经功能损害及并发症,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未见脊柱畸形,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偏于一侧,位于脊髓的侧面或侧背面生长的颈髓外硬膜下肿瘤,经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的优点,是一种好方法.

  • 髓外硬膜内肿瘤的MRI诊断

    作者:崔惠勤

    椎管内肿瘤根据解剖部位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和硬膜外肿瘤三类,其中髓外硬膜内肿瘤常见,主要包括神经源性肿瘤、脊膜瘤、胚胎性肿瘤和转移瘤(1).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椎管内肿瘤明显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这已成为大众所公认,定位诊断问题已基本解决(2),定性诊断价值亦越来越高.本文就髓外硬膜内常见的几类肿瘤做一综述,以期加深对这组肿瘤的MRI定位、定性诊断价值的认识.

41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