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NICU检验报告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范业华;袁芳;谭启明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称新生儿黄疸,临床较为常见,其发病率占住院患儿的30%~50%[1],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易发生胆红素脑病,而危及生命.因而监测经皮胆红素的值显得尤为重要,而检验报告单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法律依据之一,但是由于每天监测检验报告单数量较多,易丢失.

  • 新生儿肾上腺出血误诊1例

    作者:王玲;董新华

    1临床资料:患儿,男,维吾尔族,生后7天,以全身皮肤、巩膜黄染5天入院,患儿系母G2P1,孕38+1周,自然分娩顺产,产时羊水清,出生时1分钟评10分,患儿于生后第2天全身皮肤及巩膜出现黄染,以颜面部为主,并迅速加重,第3天测经皮胆红素311umol/L,妇产科建议住院治疗,家长拒绝住院回家,生后第3天母乳喂养。病程中,患儿无发热、抽搐、发惊,无腹胀、腹泻,精神、吃乳均可,睡眠佳。大便为黄色稀便,无陶土样大便。小便为黄清色,不染尿布。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126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65/30mmHg,体重:4.1kg,呼吸平稳,精神、反应正常,全身皮肤弹性好,无浮肿,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无出血点。前囟平软,颈无抵抗,双肺、心脏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脐部干燥,未见渗血,肝脏肋下1.5cm,剑突下2.0cm,质软。未见肠型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正常,原始反射均正常存在。辅助检查:总蛋白54.0g/L,总胆红素413.3umol/L,直接胆红素26.7umol/L,间接胆红素386.3umol/L,碱性磷酸酶154IU/L,谷丙、谷草转氨酶均正常。血常规5分类:白细胞计数13.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0.20%,淋巴细胞百分比39.5%,单核细胞百分比15.50%,红细胞计数4.1×1012/L,血红蛋白138 g/L,红细胞压积40.0%,血小板计数328.00×109/L,网织红0.01,未见有核红细胞,血凝系列正常,血型A型,RH血型阳性,血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正常,TORCH正常,患儿母亲血型为O型。入院后拟诊为新生儿溶血症,予:蓝光照射、茵栀黄退黄治疗必要时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白蛋白。蓝光照射3天后黄疸消退,发现皮肤黏膜苍黄,测改良直接Coombs实验、抗体释放试验(-),结合化验检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同步下降,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而网织红细胞正常,怀疑有内脏出血的可能。入院第3天腹部B超提示:肝右后叶区囊性包块(与右肾上极相邻);右侧肾上腺区囊性灶;行螺旋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1)右侧肾上腺区混杂液性密度影,考虑右侧肾上腺出血可能大,并予以修正诊断:右肾上腺出血。给予保守治疗为主,予血凝酶及维生素K1肌注,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治疗。病情稳定,1个月后复查腹部彩超肾上腺出血已吸收。

  • Dubin-Johnson综合征合并妊娠一例

    作者:张惠欣;郝荣;秦玉珍

    一、病案摘要
      孕妇29岁,妊娠38+1周,孕1产0。间歇性黄疸8~9年,2008年于北京友谊医院行肝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Dubin-Johnson综合征”。孕早期阴道少量出血,查血P 16.88 ng/ml,保胎治疗(黄体酮注射液20 mg肌肉注射1/d)3周,每周定期复查血P值,分别为20.66 ng/ml、23.33 ng/ml、28.13 ng/ml,出血停止后,停止保胎治疗。患者妊娠后持续性黄疸,较妊娠前明显加重,小便浓茶色,尿胆红素阳性,孕19+5周时总胆红素为75.6μmol/l,32+3周时,总胆红素为107.7μmol/l,38+1周时总胆红素127.4μmol/l,进行性增高,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肝酶正常,无其他症状与体征。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明显黄染,心肺未闻及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压痛、叩击痛。产科情况:腹部膨隆,未触及宫缩,头高浮,胎心140次/分,骨盆测量无异常。入院诊断:1. Dubin-Johnson综合征;2.宫内孕38+1周,第一胎,头位无产兆。入院后急查血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全项等,尿常规示尿胆红素(+),生化全项示总胆红素105.3μmol/l,直接胆红素57.7μmol/l,间接胆红素47.6μmol/l,肝酶及其余各项化验结果无异常。因家属及本人坚持要求剖宫产,查无手术禁忌证,于2012年8月27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宫体明显黄染,羊水色黄,量中等,顺利娩出一活男婴,皮肤红润,无黄染。术后第2天复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127.4μmol/l,直接胆红素69.9μmol/l,间接胆红素57.5μmol/l,肝酶正常。新生儿生后第2天,面颈部、前胸部皮肤轻度黄染,经皮胆红素前额/前胸为9.7/12 mg/dL,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查肝功能,结果示:总胆红素212.6μmol/l,直接胆红素40.7μmol/l,间接胆红素171.9μmol/l,碱性磷酸酶194.0 U/L,r-谷氨酰转肽酶142.0 U/L,谷草转氨酶88.0 U/L,谷丙转氨酶33 U/L。新生儿科建议严密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逐渐加重,第5天时经皮胆红素前额/前胸14.4/15.8 mg/dL,达峰值,新生儿无异常表现,之后黄疸逐渐消退。产妇于术后7d伤口拆线出院,新生儿随母出院,出院时新生儿皮肤轻度黄染,经皮胆红素前额/前胸为9.5/12.6 mg/dL。患者家族中仅祖母有长期间歇性黄疸,未经正规检查治疗,饮食体力无异常。

  • 新生儿早发型B族溶血性链球菌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大面积脑梗死一例

    作者:张娟;康喆;郭金珍;李占魁

    患儿男,2 d,因“皮肤黄染1 d”于2012年12月31日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就诊并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40+1周,经阴道自然分娩。Apgar评分1 min 9分,5和10 min均为10分,出生体重3900 g,羊水清亮,脐带、胎盘无异常。生后第2天出现皮肤黄染,进展快,入院前测经皮胆红素:311.2μmol/L,并伴有发热,高体温38℃。其母患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因胎膜早破23 h入院后送检阴道分泌物培养,与患儿血培养同一天报告为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阳性,对利奈唑胺、青霉素、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头孢曲松钠敏感,其母分娩前未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入院查体:体温37.7℃、心率130次/min、呼吸42次/min,体重3750 g,右顶部血肿5 cm×5 cm×2 cm。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前囟平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未闻及啰音,心音有力,腹部软,四肢肌张力无异常,原始反射可引出。入院后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6%、血红蛋白162 g/L、血小板计数102×109/L、C-反应蛋白119.7 mg/L、总胆红素310.1μmol/L。胸片未见异常。头颅超声:双侧脉络丛出血。脑脊液检查:淡黄色、透明,潘氏蛋白定性阳性,细胞总数1460×106/L,白细胞计数986×106/L,其中单核细胞百分比10%、分叶核细胞百分比90%,蛋白1.2 g/L,氯化物116.5 mmol/L,糖1.5 mmol/L。入院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早发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头颅血肿、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

  • 新生儿小时经皮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预测高胆红素血症价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协作组

    目的 评价新生儿小时经皮胆红素(TCB)百分位曲线图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风险.方法 选取2013年度全国13家三甲医院(其中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地区各2家,华中地区1家)产科出生的足月儿和近足月儿(胎龄≥35周,出生体重≥2 000 g),使用经皮黄疸测定仪(日本美能达JM-103型)监测其胆红素水平.记录生后7d的TCB,以所得的TCB数据绘制小时TCB百分位曲线图,并根据所绘制的小时TCB百分位曲线图将出院前末次TCB转换至危险区[低危:≤第40百分位(P40);中低危:>P40 ~第75百分位(P75);中高危:>P75~第95百分位(P95);高危:>P95].选取生后25 ~48 h、49~ 72 h及73~ 96 h对应各危险区的胆红素测定值作为预测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小时TCB百分位曲线图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收集19 601例足月儿和近足月儿,其中有2 673例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病率为13.6%.我国新生儿小时TCB百分位曲线示:TCB的高峰值P40、P75和P95小时胆红素值分别为:167、206、253 μmol/L.生后24 h内上升速率快,且Pg5曲线上升速率明显高于P40、P75曲线.生后25~48 h、49 ~72 h及73 ~96 h出院前胆红素水平预测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2 0、0.834 4、0.856 1.生后25 ~48 h、49~72 h及73~96 h出院前胆红素水平在高危区患病率分别为:49.4%、67.3%、80.4%,似然比:6.20、13.0、27.8.结论 用出院前小时TCB百分位曲线图能很好地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风险.

  • 不同测定法检测新生儿黄疸的价值

    作者:徐席

    目的 比较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测定法测定新生儿黄疸检测的价值.方法 对耒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出生的新生儿150例黄疸患者分别用经皮胆红素检测仪检测法、血清胆红素测定法,再对结果进行对比,探讨经皮胆红素仪检测法的准确性.结果 经皮胆红素测定与血清胆红素测定数据相关性较好(P<0.05).结论 经皮胆红素测定较血清胆红素测定,无创伤,操作简便.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妈咪爱、菌栀黄、鲁米那、尼可刹米联合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作者:陈文兵

    目的 探讨妈咪爱、菌栀黄、鲁米那、尼可刹米联合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出生新生儿共836例,排除因新生儿疾病住新生儿科的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72例;对照组364例.每组从出生开始,每日2次监测经皮胆红素,当婴儿TCB值达<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考虑光疗值时,治疗组给予妈咪爱2次/d;菌栀黄口服液3次/d;鲁米那、尼可刹米3次/d.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观察2组婴儿高胆虹素血症光疗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新生儿高胆缸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妈咪爱、菌栀黄、鲁米那、尼可刹米联合使用对于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效,可明显减少光疗发生率.

  • 经皮胆红素动态监测新生儿胆红素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云

    目的:动态检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适时干预治疗生理性黄疸,减少病理性黄疸发生.方法:将1 80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用JH20-IA型经皮黄疸仪测新生儿前额、前胸及大腿内侧部胆红素,并与血清胆红素进行比较.治疗组当生理性黄疸超过一定范围时适时给,予干预治疗,对照组则无特殊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生后第5~10天,胆红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①JH20-IB型经皮黄疸仪是动态监测新生儿胆红素的较好方法;②生理性黄疸较重时也影响新生儿精神状况及喂养情况,应适时治疗,以减少病理性黄疸发生;③能及时发现病理性黄疸的出现,予及时的治疗.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中胆红素两种检测方法的价值分析

    作者:张伟;孙艳萍;王桂云;王伟

    目的 探讨经皮胆红素检测及血清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80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采用标准化JH20-1C型经皮胆红素仪进行无创经皮胆红素测定,将其与同步血清胆红素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皮胆红素测定值51.3~325.6( 169.3±51.2)μmol/L,与血清胆红素测定值68.4~ 338.9(187.5±42.5)μmol/L呈正相关(r=0.91,P<0.01).结论 经皮胆红素测定无创、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对检测和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经皮黄疸仪在产科中的应用

    作者:徐映锋;吴俊

    目的 通过对经皮黄疸仪在产科的应用情况的分析,探讨经皮黄疸仪在产科新生儿黄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共312例,7天内连续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对其中经皮胆红素值≥12 mg/dL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106例新生儿,同时进行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 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黄疸仪胆红素测定虽不能完全替代血清胆红素测定,但是在产科的新生儿黄疸筛查方面可行性强,效果肯定,检查结果可靠.

  • 早期排便干预对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胡波;陈旭维

    目的:观察新生儿开展早期排便干预对经皮胆红素(TCB)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正常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排便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胎粪变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各时间段TCB 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但观察组TC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第1~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4、5d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新生儿实施早期排便干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通过加快胎粪排出降低TCB 水平,减轻黄疸程度。

  • 脐血胆红素水平在预测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莎

    目的:探讨脐血胆红素水平在预测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足月新生儿132例。于出生时、出生后24、48、72h 测定脐血胆红素水平,并按浓度分为﹤30μmol/L、≥30μmol/L、≥36μmol/L、≥42μmol/L 4组。所有新生儿均于出生时、生后24、48、72h测定经皮胆红素(测定新生儿前额及前胸2个部位,读数取平均值后记录),比较高胆红素症与非高胆红素血症组的脐血胆红素水平及不同脐血胆红素水平组高胆红素症发生率。结果新生儿脐血胆红素﹤30μmol/L组黄疸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30μmol/L组的34.2%、≥36μmol/L组的73.3%及≥45μmol/L组的8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高胆红素组脐血胆红素、出生后24、48、72h经皮胆红素指数均低于高胆红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脐血胆红素相应升高,测定脐血胆红素对预测新生儿黄疸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水平比较研究

    作者:苗艳青;耿岩;司军英;冯海芹;孙淑文

    目的 探讨产科新生儿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部位.方法 监测186例新生儿,分成2组,其中剖宫产组93例,正常产组93例.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脐上、额胸、额胸腹TCB值.结果 数据显示胸部胆红素值高,并且三个部位5种方法的测量值由高到底排序分别为胸部、脐上、额胸联合、额胸腹联合、额部.胸部值与同组其余4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胸部是TCB报警预值的可靠部位.

  • 经皮胆红素及微量血胆红素测定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熊伟

    目的:探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采用微量血胆红素(TSB)、经皮胆红素(TCB)进行测定的有效性.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4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微量血红素(TSB)、经皮胆红素(TCB)进行测定,对比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的动态监测效果.结果:微量血胆红素、经皮胆红素第一次光疗结束后数据为(242.65±55.21)、(256.55 ±60.27);第二次光疗结束后数据为(187.16±64.35)、(190.44±55.6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胆红素测定具有准确.快捷、方便等优势,对早期高胆红素症可实现动态监测、明确诊断等,在中后期微量血总胆红素的测定中具有更为准确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皮黄疸仪在儿保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吴俊

    目的:探讨经皮黄疸仪在儿保门诊的应用效果,为儿保门诊黄疸筛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在我院儿保门诊就诊的疑似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386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经皮胆红素测定和静脉血清胆红素测定,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皮黄疸仪进行胆红素检测的灵敏度为90.7%、准确度为93.3%;两种方法测定TCB平均值(221.6±18.5)μmol/L和TSB平均值(238.4±21.6)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8,P>0.05).结论:经皮黄疸仪在儿保门诊应用效果显著,有着很好的动态监测和预防效果,能很好地满足儿保门诊工作的需要.

  • 家有“黄孩”怎么办——新生儿黄疸解析

    作者:王亚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异常,在体内积蓄造成的皮肤黏膜的黄染.黄疸见于80%的足月儿,更见于几乎所有的早产儿,许多宝宝生后,都会和新生儿黄疸不期而遇,作为新手父母该如何应对呢?一般会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黄疸没什么可怕的,好多孩子都会有黄疸,慢慢就消退了,另一种看法是黄疸会影响神经及听力的,必须赶紧住院治疗,到底那种观点是正确的呢?其实,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是指在宝宝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 ~14天消退,但早产儿可持续到第4周,一般在宝宝的脸部及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一般经皮胆红素值足月儿不超过12.9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且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并没有其他不适表现,此类黄疸可不做处理,加强喂养,保持大便通畅即可.

  • 经皮胆红素检测仪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崔云芝

    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常需对黄疸的新生儿做动态观察.我们自2000年2月至2001年12月,对148例新生儿采用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研制生产的Hb-368型经皮胆红素检测仪进行胆红素监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茵栀黄联合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55例体会

    作者:高伏花

    目的:观察茵栀黄联合三联活菌对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蓝光照射,应用单面的光疗间歇照射,予以足够的液体以及热卡对症等治疗;观察组的患儿在进行常规退黄治疗的基础之上,予以茵栀黄口服,并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微生态调节剂.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第3、5天应用经皮测胆红素仪对胆红素值进行测定.结果:采用茵栀黄联合三联活菌组的胆红素值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两组值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三联活菌对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预测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小凡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约8%~11%的新生儿发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和治疗,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损害和功能残疾.利用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对新生儿进行出院的风险预测、干预及随访,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是国内外儿科医生关注的焦点.该文就各国制备的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预测出院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风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便于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 新生儿全自动换血疗法

    作者:朱小瑜;郑丽萍;黄辉文;黄容旦

    我们从1998年起采用输液泵控制,进行新生儿换血疗法,换血在封闭回路中自动进行, 经9例治疗,较既往方法效率提高,操作简化,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9例均为重症新生儿黄疸男婴.出生体重均在250 0g或以上.原发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缺乏症8例,Rh溶血病(抗D)1例.换血日龄3~9d,经皮胆红素指数(TCB )平均37.1U,血清胆红素平均523.8μmol/L,Hb平均87g/L,5例伴有血红蛋白尿,均达到新换血标准以上.

4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