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FSP1在小鼠巨噬细胞中的表达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李必一;杨帆;李洋;王若雨;赵勇

    目的:探讨 FSP1在小鼠巨噬细胞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在巨噬细胞功能的意义。方法以 FSP1-GFP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染色检测 FSP1在小鼠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多种细胞因子对 FSP1-巨噬细胞进行刺激,观察 FSP1的表达情况;应用过氧化氢(H2O2)对巨噬细胞进行氧化应激诱导,并观察其 FSP1的表达情况及上清中 FSP1的浓度;流式检测 FSP1-和 FSP1+的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及吞噬功能。结果腹腔巨噬细胞和骨髓诱导来源的巨噬细胞均可被分为 FSP1+和 FSP1-两群。随着 H2O2刺激腹腔巨噬细胞时间延长,FSP1+巨噬细胞的比例下降,ELISA 检测上清中的 FSP1浓度增加;刺激 FSP1+和 FSP1-两群巨噬细胞对 LPS诱导的 IL-6、IL-12、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无明显差异;FSP1-的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及乳胶微球的吞噬能力高于 FSP1+巨噬细胞。结论依据巨噬细胞对 FSP1的表达可将巨噬细胞分为 FSP1+和 FSP1-两群。FSP1+巨噬细胞经 H2O2刺激分泌大量 FSP1蛋白。这两群巨噬细胞对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无明显差异,但 FSP1-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高于 FSP1+巨噬细胞。

  • 钙结合蛋白在老年人海马CA1和CA3区的分布

    作者:胡亚卓;张红红;许丹;朱明伟;王鲁宁

    目的探讨老年人海马中钙结合蛋白(CalbindinD-28K,CaBP)的分布及表达,并分析其在人衰老过程中对神经元的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12例60岁以上老年人非脑部疾病尸检左侧大脑半球的海马组织,经病理常规处理后,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法检测海马CA1与CA3区CaBP的分布.结果CaBP阳性产物出现在神经元的细胞质中,CA1区的CaBP免疫阳性细胞数多于CA3区.结论CaBP在老年人海马CA1、CA3中均有表达,但有差别.提示CaBP在老年人海马的功能活动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质粒介导RNA干涉抑制心肌细胞受磷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鲁晓春;李小鹰;马鑫;袁振华;吴小兵

    目的构建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受磷蛋白短发夹环RNA表达质粒,并比较它们在心肌细胞中抑制受磷蛋白表达的效率.方法从人基因组DNA中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人U6 snRNA启动子,接以被9nt序列间隔的20、21nt序列的受磷蛋白反向重复序列,置于腺相关病毒质粒pSNAV中,构建受磷蛋白RNA干涉表达质粒pSNAV-phRi1、pSNAV-phRi2、pSNAV-phRi3.转染原代心肌细胞,检测其对受磷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3种pSNAV-phRi质粒对心肌受磷蛋白mRNA转录的抑制分别为15%、25%和30%,对心肌受磷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10%,14.5%和23.6%,相对对照质粒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仅32.4%.结论受磷蛋白短发夹环RNA质粒能够抑制受磷蛋白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将有可能应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 胸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中 S100 A12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江万里;王志维

    胸主动脉夹层( 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TAD)是累及胸主动脉的灾难性疾病,是指胸主动脉腔内血液从胸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1-2]。虽然其发病率仅为0.02‰~0.03‰[3],但是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一旦夹层破裂病死率极高,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 人血清S100A12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方剑;詹银楚;姜仁鸦;张锋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早期血清S100A12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酶联吸附法测定64例不同严重程度的AP患者发病24 h时血清S100A12水平,分析其预测AP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结果 AP患者早期血清S100A1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P<0.05).不同MCTSI评分AP患者的血清S100A12水平为:MCTSI 7 ~8分组>4 ~6分组>低于4分组(均P<0.01).单器官与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血清S100A12水平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无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均P<0.01).以发病24 h血清S100A12水平筛选中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AUC为0.80,诊断界值为61.83 ng/ml,敏感度为70.01%,特异度为73.52%.SAP患者血清S100A12水平高于MSAP患者(P=0.01),其区分重症急性胰腺炎和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AUC为0.84,诊断界值为285.32 ng/ml,敏感度为76.94%,特异度为94.12%,Youden指数为71.00%,诊断性能优于APACHE-Ⅱ、Ranson 、Marshall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论 AP发病早期,人血清S100A12水平升高与胰腺坏死、器官功能衰竭程度相关.当发病24 h血清S100A12 >285.32 ng/ml时,提示患者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较高,其诊断价值优于APACHE-Ⅱ和Marshall评分.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Notch1、Jagged1和NICD蛋白表达的意义及癌细胞中γ-分泌酶活性的初步探讨

    作者:冯兆亿;温宏武;廖秦平

    目的 了解Notch1、Notch配体(Jagged1)及Notch细胞内区(NICD)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初步探讨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中γ-分泌酶活性,及γ-分泌酶抑制剂——氮-[氮-(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S-苯基甘氨酸丁酯(DAPT)对SKOV3细胞γ-分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1)选取2004年3月到2007年7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并接受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共43例,选取2009年10月到2012年5月于本院因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行卵巢肿物剥除或附件切除的11例患者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卵巢癌及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Notch1、Jagged1及NICD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2)体外培养卵巢癌细胞系SKOV3、永生化卵巢表面上皮细胞系T29细胞,采用基于Gal4-VP 16/UAS系统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检测方法对SKOV3和T29细胞中的γ-分泌酶活性进行测定,并测定加入50 μmol/L的DAPT后γ-分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1) Notch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免疫组化综合评分为(6.7±2.2)分,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的(5.4±2.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Jagged1及NICD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综合评分分别为(5.3±2.4)、(5.3±2.3)分,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的(1.6±1.4)、(3.1±1.7)分(P<0.01).Notch1、Jagged1及NICD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的年龄、家族史、腹水、血清CA125水平、肿瘤长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均无关(P均>0.05).Notch1、Jagged1和NICD蛋白表达的强弱与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无关(P均>0.05),Notch1、Jagged1、NICD蛋白(+++)表达与其(+)~(++)表达的卵巢癌患者的死亡风险的危险度比(HR)分别为0.771、1.648和1.316(P均>0.05).(2) DAPT处理前,SKOV3细胞的γ-分泌酶活性为(100.0±5.3)%,明显高于T29细胞的(12.2±1.4)%(P=0.019).DAPT(50 μmol/L)处理后,SKOV3细胞的γ-分泌酶活性降至(6.6±0.8)%,DAPT处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Notch1信号传导通路中的Jagged1和NICD蛋白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中发挥作用.卵巢癌细胞的γ-分泌酶活性高于卵巢上皮细胞,γ-分泌酶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靶点.

  • 自然流产胚胎组织中人类纺锤体有丝分裂俘获缺陷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蔡燕;王箭;袁泰先;施琼;翁亚光;王应雄;蒋洪彦;刘子杰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胚胎组织中人类纺锤体有丝分裂俘获缺陷(hsMAD)2基因的表达,以及hsMAD2基因表达降低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妇产科自然流产患者的胚胎组织标本33份,其中流产1次者23份,流产2次及以上者10份;同时采集人工流产患者的胚胎组织标本35份.采用FQ-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胚胎组织中hsMAD2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原代培养人工流产胚胎组织并经染色体分析筛选出5例具有正常核型的胚胎细胞,构建hsMAD2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转染筛选出来的胚胎细胞以抑制其内源性hsMAD2基因的表达,将细胞分为实验1组(转染重组干扰质粒pshRNA-hsMAD2-1)、实验2组(转染pshRNA-hsMAD2-2)、实验3组(转染pshRNA-hsMAD2-3)、对照1组(未做任何处理)、对照2组(转染pTZU6+1干扰质粒空载体)、无关对照组(转染pshRNA-N1).用蛋白印迹法和定量PCR技术评价shRNA的干扰效果,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测定胚胎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胚胎细胞周期的分布,并计算染色体数目的 变化.结果 (1)自然流产1次者、自然流产2次及以上者、人工流产者的胚胎组织中hsMAD2基因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00879±0.00035、0.00901±0.00033、0.00941±0.00026,3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MAD2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2791±0.0311、0.0431±0.0020、0.5790±0.0331,3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shRNA的重组质粒表达载体能明显抑制胚胎细胞中hsMAD2基因的表达,转染有效干扰质粒后,实验1组胚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54%,分别与对照1组(4%)、对照2组(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2/M期细胞比例实验1组为17.9%,与对照1组(8.2%)、对照2组(8.0%)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染色体异常率平均值为30.0%,与对照1组(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MAD2基因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导致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胚胎发育异常乃至自然流产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基质GLA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雪英;姜醒华;赖晓阳;方向南;杨雅

    目的 观察雌二醇对去卵巢SD大鼠基质GLA蛋白(MGP)表达的影响,探讨雌二醇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方法 36只10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组、雌二醇组、对照组,每组12只.去卵巢组、雌二醇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雌二醇组在去卵巢3周后给予苯甲酸雌二醇肌内注射;对照组仅切除卵巢附近的相当于卵巢大小的脂肪组织;各组大鼠每3周留取血清及尿液,至术后15周处死大鼠,取子宫、腰椎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大鼠腰椎骨密度;ELISA法检测血清MGP、雌二醇水平及尿液MGP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腰椎组织中未梭化MGP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腰椎组织中MGP mRNA的表达.结果(1)术后15周,去卵巢组大鼠子宫内膜萎缩,腰椎骨小梁结构破坏明显.术后15周血清雌二醇水平去卵巢组为(454±66)pmol/L,对照组为(527±77)pmol/L,雌二醇组为(556±80)pmol/L,去卵巢组与其他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组、去卵巢组、对照组骨密度分别为(0.279 ±0.024)、(0.263±0.030)、(0.295 ±0.024)g/cm2,去卵巢组与其他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雌二醇干预后血清及尿液中MGP出现动态变化.去卵巢组及雌二醇组血清MGP水平均下降,术后9周去卵巢组下降至(104 ±6)ng/L,下降明显,雌二醇组下降至(134±6)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至术后15周尿液中MG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雌二醇组从术后12周起尿液中MGP水平开始上升,至术后15周时为(110.0±3.4)ng/L,去卵巢组为(86.5±2.5)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去卵巢组腰椎组织中可见未梭化MGP蛋白呈棕色阳性表达,其他各组表达不明显.(4)腰椎组织中MGP 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去卵巢组为1,雌二醇组为0.289±0.260,对照组为0.103 ±0.098,去卵巢组表达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雌二醇可提高去卵巢大鼠MG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在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中发挥重要作用.

  •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Jagged1 mRNA的表达及沉默Jagged1基因的表达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国燕;郜智慧;李力;宋亭亭;盛修贵

    目的:探讨Notch基因的配体——Jagged1 mRNA在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沉默Jagged1基因的表达对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1)收集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8例卵巢癌及3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的存档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RT)-PCR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Jagged1、Notch受体——Notch1及其下游靶基因Hes1、Hey1 mRNA的表达。(2)培养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系SKOV3细胞接种于裸鼠腋窝皮下,构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将裸鼠分为3组,Jagged1干扰组、空载体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裸鼠,分别转染重组载体pcDNA3.1(+)-siRNA-Jagged1质粒(特异性沉默Jagged1基因的表达)、空载体pDC3.1质粒和磷酸盐缓冲液。转染结束后14 d,测量3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和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Jagged1、Notch1、Hes1和Hey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显示,卵巢癌组织中Jagged1、Notch1、Hes1和Hey1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转染结束后14 d,Jagged1干扰组裸鼠的移植瘤体积和瘤体质量分别为(491±68)mm3和(2.6±0.4)g,均明显小于空载体组[分别为(842±88)mm3和(4.4±0.8)g]和对照组[分别为(851±90)mm3和(4.5±0.9)g;P<0.05];Jagged1干扰组裸鼠的抑瘤率为42.2%,显著高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2%、0;P<0.05);Jagged1干扰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Jagged1、Hes1和Hey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P<0.05),而3组间Notch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Jagged1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特异性沉默Jagged1基因的表达后,可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这可能是通过抑制Notch1信号通路而发挥抑癌作用。

  • 小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学特征

    作者:宋元宗;牛飼美晴;小林圭子;佐伯武赖

    目的 研究胆汁淤积性肝病(CLD)患儿的主要病因学特征,并探讨SLC25A13基因突变类型在CLD的分子流行病学分布.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9年3月间我科诊治的CLD患儿63例,其中男36例,女27例.采用临床横断面研究,收集整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病因及临床转归;应用课题组已建立方法常规筛查SLC25A13基因的13~17种突变类型;在部分患儿中通过基因组DNA直接测序寻找SLC25A13基因突变.结果 63例CLD患儿中有24例病因不明,另外39例病因明确.在已明确的CLD病因中,遗传代谢病居首位,包括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暂时性半乳糖血症、酪氨酸血症Ⅰ型、半乳糖激酶缺陷病、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陷病和糖原累积病Ⅰ型等6种疾病共27例患儿,其中NICCD 21例;其次是获得性因素,包括全胃肠道外营养相关胆汁淤积症、巨细胞病毒肝炎和先天性梅毒共7例;再次为先天性胆道畸形,包括胆道闭锁、Caroli病和胆囊息肉共5例.55例随访CLD患儿中有10例已夭折,其余45例临床改善或痊愈.44例CLD患儿接受了SLC25A13突变分析,其中来自20个家庭(共40个等位基因)的21例患儿被发现携带基因突变.检测到的7种突变类型分别为851-854del(23/40),IVS6+5G>A(6/40),IVS16ins3kb(3/40),1638-1660dup(2/40),A541D(1/40),R319X(1/40)和G333D(1/40),还有3个等位基因中的新突变有待识别(3/40).结论 虽部分CLD患儿病因不能明确,但遗传代谢病,尤其是NICCD,是CLD的常见病因.少数CLD患儿预后不良,但大部分患儿可获临床改善甚至痊愈.本组检测到SLC25A13基因突变类型7种,其中前4位常见者依次是851-854del,IVS6+5G>A,IVS16ins3kb和1638-1660 dup.

  • 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SLC25A13基因三个新突变的识别及诊断

    作者:宋元宗;盛建胜;牛飼美晴;胡務亮;张春花;小林圭子

    目的 探讨中国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SLC25A13基因的新突变类型,并建立其分子诊断方法.方法 从分别来自中国台湾、广东和河北三省的3例NICCD患者的血样中提取基因组DNA标本,对SLC25A13基因的1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直接测序,以寻找新的突变类型.新突变的PCR扩增片段用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再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在3例NICCD患儿的SLC25A13基因中分别发现了3个新突变,即剪接异常突变IVS7-2A>G.错义突变A541D和无义突变R319X.上述突变的PCR扩增片段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MspI,Hpyl88 I和Taq I消化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均得到了分离清晰的突变特异性条带.结论 从中国的NICCD患者中发现了SLC25A13基因的3个新突变,并建立了相应的PCR-RFLP诊断方法.

  • 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家系SLC25A13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宋元宗;牛飼美晴;盛建胜;飯島幹雄;小林圭子

    目的 探讨一个来自中国的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MIM#605814)家系的基因诊断过程.方法 从先证者及其所在家系其他9名成员的血样中提取DNA,PCR扩增后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初步发现2个突变,并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基因扫描法进一步证实,然后行DNA测序,终确定突变位置和性质.结果 先证者为851-854 del和1638-1660 dup两种突变的复合杂合子,两种突变分别位于SLC25A13基因外显子9和外显子16.母亲及哥哥为851-854 del携带者,父亲、一个姑姑及其子为1638-1660 dup携带者.结论 该家系中SLC25A13基因外显子9和16分别发生了缺失突变851-854 del和插入突变1638-1660 dup.

  • 缺锌对生长期大鼠小肠黏膜维生素D受体及钙结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作者:余晓丹;颜崇淮;余晓刚;高宇;徐健;沈晓明

    目的研究锌缺乏对生长期大鼠小肠黏膜维生素D受体(VDR)和钙结合蛋白(CaBP)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锌缺乏影响钙吸收的基因转录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刚断奶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缺锌组(ZD)、配饲组(PF)、对照组(ZA),每组10只.ZA组自由食用含锌29.5 μg/g的正常饲料;ZD组自由食用含锌0.4 μg/g的缺锌饲料;PF组食用含锌29.5 μg/g的正常饲料,但进食量限制为缺锌组大鼠前一日的进食量.喂养15 d后处死,取小肠黏膜,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小肠黏膜VDR及CaBP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表明ZD组大鼠小肠黏膜表达蛋白明显减少,经图像分析,在1个视野内,VDR、CaBP蛋白表达数低于PF组与ZA组,ZD组、PF组、ZA组VDR蛋白表达数分别为52、162、220;CaBP蛋白表达数分别为169、240、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blot也显示ZD组VDR与CaBP蛋白表达量明显少于PF组与Z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锌缺乏通过改变VDR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靶基因CaBP的表达,进而影响钙吸收,导致骨生成障碍.

  • 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对肿瘤来源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侯刚;尹燕;韩丹;康大海;王秋月;康健

    目的:评估波形蛋白(VIM)、神经特异度钙结合蛋白(CR)、间皮细胞(MC),细胞角蛋白7(CK7)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免疫组化染色在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82例,选取其中的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纳入分析.评估TTF-1、CK7、Vimentin、MC和Calretinin 5项指标对胸膜转移性肺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VIM(x2 =4.99,P=0.014)、CR(x2 =23.74,P=0.01)和MC(x2 =13.08,P=0.001)的表达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表达高于胸膜转移性肺腺癌.而TTF-1(x2 =21.67,P<0.01)和CK7(x2 =18.12,P<0.01)在胸膜转移性肺腺癌表达高于恶性胸膜间皮瘤.对于恶性间皮瘤的诊断,VIM的灵敏度为72.7%(8/11),特异度为64.4% (29/45);CR的灵敏度为90.9% (10/11),特异度为84.4%(38/45);MC的灵敏度为72.7% (8/11),特异度为82.2% (37/45).对于胸膜转移性肺腺癌的诊断,CK7的灵敏度为95.6% (43/45),特异度为54.5% (6/11);TTF-1的灵敏度为82.2%(37/45),特异度为90.9%(10/11).结论:胸腔积液脱落细胞的TTF-1、CK7、Vimentin、MC和Calretinin免疫组化染色对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胸膜转移性肺腺癌的鉴别具有较高价值.

  •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E-cadherin mRNA表达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廖娟;吴少勇

    目的:研究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mRNA在正常卵巢、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及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E-cad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FQ-PCR)分别检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以及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水平.结果:E-cad在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表达为0,阳性表达率0;在1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为0.261 7±0.138 2,阳性表达率为100%;在30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为0.012 7±0.018 1,阳性表达率为5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924,P<0.05.E-cad 的表达与FIGO分期成负相关,r=-0.873,P<0.05;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呈正相关,r=0.602,P<0.05.E-cad表达与其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x2=3.811,P>0.05;与病理分级无相关性,x2=3.458,P>0.05.结论:E-cad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病情进展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为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一个依据.

  • S100A4和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在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吴红霞;王宏坤

    目的 探讨S100A4和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0)蛋白在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65例Ⅰ型子宫内膜样癌及40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S100A4和HIF-1 α的表达情况.结果 S100A4蛋白在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7%(31/65),正常组织为0(0/40),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27.069,P=0.001);HIF-1 α蛋白在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1%(41/65),正常组织为7.5%(3/40),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31.417,P=0.001).不同肿瘤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患者的S100A4和HIF-1 α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S100A4和HIF-1α蛋白在Ⅰ型子宫内膜样癌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r=0.348,P=0.005).结论 S100A4和HIF-1 α蛋白表达与Ⅰ型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评估预后.

  • 圆锥角膜基质细胞端粒长度与衰老相关标记物的变化

    作者:王佼佼;李绍伟;王宜强;王晔钟;文贤;臧新杰

    目的 探讨圆锥角膜基质细胞内端粒长度的变化和圆锥角膜基质内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与衰老标记蛋白30(SMP-30)的表达,以及其在圆锥角膜发牛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实验研究.收集2006年1月至12月间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接受角膜移植治疗的圆锥角膜患者(32例)的病变角膜37份、来源于眼库的正常角膜20份.所收集圆锥角膜患者年龄范围13~34岁,平均(19±5)岁;正常角膜供体年龄范围9~25岁,平均(19±4)岁.采用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基质细胞的端粒长度.以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原位染色法染色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基质中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应用逆转录PCR分别检测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基质中的SMP-30.同时对圆锥角膜和正常角膜基质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圆锥角膜基质细胞的端粒长度为10.29~14.12 kb,平均端粒长度为(11.54±1.41)kb;正常角膜基质细胞的端粒长度为12.64~15.32 kb,平均端粒长度为(13.45±0.99)kb;统计学分析显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3,P<0.05).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圆锥角膜基质内X-Gal染色町见散在分布蓝色阳性着色,表明存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而正常角膜基质中X-Gal染色阴性,未见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表达.RT-PCR检测结果 显示圆锥角膜与正常角膜中均无SMP-30蛋白的表达.组织学病理学观察显示正常角膜基质纤维排列规则紧密,角膜细胞规则地分布在基质中.而圆锥角膜基质胶原纤维排列呈现疏松不规则,细胞分布较前者散乱且数量减少.结论 与正常角膜基质相比,圆锥角膜基质细胞的端粒长度有所缩短,基质中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表达增加.圆锥角膜可能是一种与组织异常老化有关的疾病.

  • 衰老标记蛋白30高表达对紫外线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滕贺;黄亮瑜;田芳;东莉洁;张红

    目的 探讨衰老标记蛋白30(SMP-30)高表达对于紫外线B(UVB)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以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为模型,构建真核质粒pRFP-N1-SMP-30,利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其导入不同分组的细胞中,并以UVB刺激,用MTT法检测高表达的SMP-30对UVB诱导的HLE-B3细胞生存力的影响;利用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测定高表达的SMP-30对UVB诱导的HLE-B3细胞凋亡的作用;并用免疫印迹法验证高表达的SMP-30对UVB诱导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活性氧自由基水平的检测分析高表达的SMP-30对UVB诱导的HLE-B3细胞活性氧表达的作用.数据的分析选择方差分析联合Dunnett的统计学方法.结果DNA测序证实插入的序列正确,证明pRFP-N1-SMP-30质粒构建成功.UVB照射后SMP-30高表达组HLE-B3细胞生存率为0.90±0.14,细胞的凋亡率为0.43±0.06,活性氧的水平0.52±0.0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30,9.934,12.19;P<0.05).UVB处理后,SMP-30高表达可显著下调Bax和cleav-caspase-3的表达,同时上调Bcl-2和Pro-caspase-3的表达.结论 高表达的SMP-30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抑制活性氧的产生来缓解UVB照射导致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浆钙结合蛋白与血液中性粒细胞数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孙晓军;孟焕新;释栋;陈智滨

    目的 比较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浆钙结合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与血液中性粒细胞的相关关系,探讨钙结合蛋白在侵袭性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抽取61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侵袭性牙周炎组)和48名牙周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的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钙结合蛋白水平,比较两组的差异,并分析血浆钙结合蛋白与各项牙周临床参数和血细胞计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侵袭性牙周炎组血浆钙结合蛋白质量浓度为(2.1±1.1) 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5±0.6)mg/L],P<0.01.血浆钙结合蛋白与出血指数(r=0.271,P=0.035)、探诊深度(r=0.437,P=0.000)、附着丧失(r=0.450,P=0.000)和重度位点百分比(r=0.423,P=0.001)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性粒细胞数与血浆钙结合蛋白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80,P=0.004).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可能与血浆钙结合蛋白的水平升高有关.

  • 人重组S100A8对牙周膜细胞增殖和迁移活性的影响

    作者:郑云飞;彭磊;张欣;侯建霞;孟焕新

    目的:观察人钙结合蛋白轻亚基S100A8对牙周膜细胞增殖和迁移活性的影响,探讨S100A8在牙周炎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原代细胞,给予人重组S100A8处理,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Annexin-V/PI染色后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观察细胞的凋亡状况,Transwell小室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10-7~10-5mol/L人重组S100A8抑制牙周膜细胞增殖,而10-9~10-7mol/L S100A8促进牙周膜细胞迁移,其中10-5 mol/L S100A8作用牙周膜细胞48 h后可以显著抑制其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而10-9 mol/L S100A8却显著促进牙周膜细胞的迁移.结论:高浓度S100A8抑制牙周膜细胞增殖且促进其凋亡,而牙周治疗后低浓度的S100A8可以促进牙周膜细胞迁移,有助于疾病后期组织的修复.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