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临床对常见皮肤水疱及脂肪液化伤口的处理经验

    作者:刘秀珍;李燕琴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皮肤中、小水疱多种多样,如浅Ⅱ度以下中小面积烫伤、过敏、摩擦、压力性创伤等等.2005-2012年对300多例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的皮肤中、小水疱及外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久不愈合的伤口治疗与临床观察经验得出,预防水疱破裂,能促进创面尽早愈合,且大大减低了创伤局部留下疤痕及斑痕印记可能.由于创伤局部的水疱内的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的促进创面愈合的营养物质,例如水疱的渗出液中含有的白蛋白是促进创面愈合的必备营养物质,所以中、小水疱以及烧烫伤的浅Ⅱ度以下的小水疱未破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保护创面,防止水疱破裂,即可促进创面尽早愈合另外对外科手术后脂肪液化久不愈合的切口滴入适量几滴白蛋白或者血浆,也能促进创面尽早愈合.

    关键词: 水疱 液化 切口 血浆
  • 腹壁手术切口的免拆线缝合方法探讨

    作者:杨源川;陈建桦;李实满;夏娇;李建宾

    目的:探讨腹壁手术切口免拆线缝合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腹部Ⅰ、Ⅱ类手术切口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6-0的PGA线行皮内连续缝合法关闭手术切口皮肤,术后免予拆线;对照组给予4-0丝线间断缝合法关闭手术切口皮肤,术后1周拆线.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缝合皮肤层所消耗时间、下床活动、住院天数、术后敷料更换频次、瘢痕评分(温哥华瘢痕评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手术切口的免拆线缝合方法具有速度快、恢复快、痛苦小、瘢痕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腹壁 切口 缝合
  • 急诊外科外伤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寇宁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外伤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542例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542例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0.15%(55/542).经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60岁、体重指数(BMI)>24kg/m2、头部外伤、多处外伤、外伤分数(TS)≤4分及术前未使用抗生素是引发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60岁、BMI> 24kg/m2、TS≤4分是导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诊外科外伤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临床实践中应结合诱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全面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

  • 剖宫产术后患者切口及子宫收缩疼痛的护理干预

    作者:张珍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患者切口及子宫收缩疼痛的有效护理办法.方法:收治剖宫产术患者60例,分析护理干预对减缓患者切口及子宫收缩疼痛的作用及重点应用问题.结果:护理干预后,术后切口及子宫收缩疼痛评分(26.51±5.15)分,其中疼痛感剧烈,对护理服务有异议患者4例.结论:必要、科学、及时的护理干预办法可以降低疼痛感受、疼痛程度.

  • 腹股沟疝手术改良切口的应用

    作者:吕宗正;吴联芬

    目的将腹股沟疝手术切口移至腹股沟皮纹处,一可达到美观效果,二可避免一些并发症.方法将原腹股沟区手术切口平行地移至腹股沟皮纹处,确定位置及长度,轻刀切开皮肤及浅筋膜,于浅筋膜下向腹股沟区作潜行游离,直到显露腹外斜肌腱膜.结果对98例腹股沟疝及4例股疝采用改良切口,腹股沟区无手术瘢痕,腹股沟处的切口瘢痕亦不明显,美观效果好,无一例切口液化、感染及与精索粘连等并发症.结论腹股沟疝采用改良切口有明显的美观效果,同时避免一些并发症,并不增加手术难度.

    关键词: 切口 改良 腹股沟疝
  • 前置胎盘剖宫产52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蕾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方式和出血量之间的关系。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前置胎盘剖宫产孕妇52例,比较不同子宫切口与相应的出血量。结果:直接切开胎盘组出血量多,切开胎盘组与推开胎盘组和避开胎盘组比较,出血量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应做B超检查明确胎盘位置,采用避开胎盘的子宫切口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母婴并发症。

  • 掌背侧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康登顺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32例,给予掌背侧联合入路结合掌侧角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5个月,优良率93.7%。结论:采用掌背侧联合入路可解决桡骨远端解剖结构对骨折复位的障碍,结合角型钢板的支撑固定,其疗效满意,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切口入路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李喜春;林树森;董广龙;孟庆宇;赵明宇;杨钰杰;李霄凌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切口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月之间,在该院收治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分别给予踝关节切口和膝关节切口,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1.03±4.2)min、康复时间(2.8±0.8)d以及住院时间(5.47±1.7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86.7±6.3)min,(9.5±1.3)d,(10.53±2.14)d,两组比较(t=10.547、12.305、9.958),P=0.000);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00%、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静脉曲张的患者选择踝关节切口作为手术切口,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疏忽康复时间,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生的发生率。

  • 探讨预防腹部切口液化的外科处理方法

    作者:王志勇;李雪岩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腹部手术患者680例,分A、B两组各340例.A组:①切脂肪层慎用电刀,出血时用电凝点对点止血;②缝合腹膜后用庆大盐水冲洗切口,并用干纱布蘸拭切口两侧的脂肪层;③术后伤口覆盖用碘伏纱条;④术后每天用超短波理疗.B组:①切脂肪层用电刀;②缝合腹膜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③术后用75%的酒精纱条覆盖切口;④术后不用超短波理疗.结果:A组脂肪液化4例,发生率1.18%;B组脂肪液化15例,发生率4.41%.两组比较A组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说明A组预防脂肪液化的方式有较好的效果.

  • 波姆光治疗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4例分析

    作者:刘纯献

    目的:探讨波姆光在治疗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切口脂肪液化波姆光治疗1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1.5岁(23~49岁),术后7~10天出现切口渗出淡黄色含油浆液.细菌培养:无菌生长,经过波姆光疗换药5~15天,切口均愈合.并且疼痛减轻,无硬结疤痕增生.结论:波姆光治疗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优点是切口愈合快,无疤痕硬结增生,疼痛减轻,适用于临床.

  • 普外手术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彭余均

    目的 探究普外科手术合理采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普外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427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胆囊、阑尾切除术与肠道修补术感染率较高,术前术后各半给药感染率低于术后给药,P< 0.05,Ⅰ类、Ⅱ类与Ⅲ类切口感染率依次增加.结论 采用恰当的抗生素给药方式,合理控制切口类型能够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可有效保障治疗效果.

  • 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刘仕彪

    目的:探讨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方法.方法:收治外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100例,按照住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没有予以干预措施,观察组予以干预性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需要予以规范化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

  • 胃肠道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与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启雄;郭彩春;翁上洋

    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FL)与感染(SSI)的相关性。方法:收治胃肠道手术后切口出现渗出患者80例,根据病原菌培养鉴定结果分为3组:FL组(渗出无感染)、SSI组(渗出即感染)和FL+SSI组(渗出后期合并感染)。观察各组持续时间及病原菌构成。结果:FL组的渗出时间(6.02±1.76)d,SSI持续时间(12.26±2.53)d, FL+SSI为(20.12±3.13)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组脂肪液化持续时间显著小于FL+SSL组(P<0.05)。SSI组以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为主,FL+SSI组以葡萄球菌为主。结论:胃肠道手术后切口渗出以感染为主,单纯脂肪液化很少,而脂肪液化的时间越长导致感染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术后切口感染早期主要为内源性感染,后期为外源性感染。

  • 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及配合

    作者:陶爱玲;张雪莹

    腹腔镜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是近几年为适应患者对手术的高标准要求而实施的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它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特点,既能达到无张力疝修补的目的,又能避免补片与内脏直接接触引起的并发症[1].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共实施腹腔镜下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手术50例,现将手术方法和有关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 综合措施预防阑尾炎术后感染的体会

    作者:靳华

    阑尾炎手术是普通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目前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包括乡镇卫生院在内的医疗机构均可开展阑尾切除手术.但由于各级医疗机构的外科医生对阑尾切除手术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阑尾切除术后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心身痛苦和经济负担.2004~2011年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208例,在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术后感染,取得在208例阑尾切除术后患者中仅有4例发生切口轻度感染,其余病例全部Ⅰ期甲级愈合的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冯善顶

    内翻性乳头状瘤是常见的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病的佳选择.既往多采用鼻侧切开手术和柯一陆氏手术治疗,手术需要面部或唇龈沟切口,损伤较大.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分辨率CT在鼻腔及鼻窦病变准确定位应用,在鼻内镜下能准确、彻底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003年1月~ 2008年12月在鼻内镜下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2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牟明威;李春根;刘向春;徐林;于沛涛;罗艳红

    目的:探讨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50例病人给予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0.3 g Qd静点,连用1~5 d.结果:全部病人手术过程平稳,手术后恢复顺利,切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手术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预防效果确切,安全性好,且费用较少.

  • 镇痛泵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护理体会

    作者:江洁

    疼痛是手术后患者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术后疼痛几乎是每一位手术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疼痛治疗成为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口持续的疼痛,紧张、焦虑的心理,既影响休息,又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影响患者的康复.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0月对810例术后患者使用镇痛泵进行疼痛治疗,均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有效地解决了手术后患者的疼痛问题,保证患者的休息和康复,同时也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现将该泵的应用护理及并发症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作者:余凤珍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切口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收治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6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患者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于妇产科手术的患者给予有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发生,促进患者健康.

    关键词: 妇产科 腹部 切口 护理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

    作者:钟成莲

    切口愈合不良是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预防、处理不当,不但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及患者痛苦,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增加医患之间的矛盾.2012年3月29日~4月30日收治行腹部手术患者25例,术后出现切口裂开5例.虽经积极处理切口已基本愈合,但给患者留下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为此,本文对此次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现报告如下.

2740 条记录 3/137 页 « 12345678...1361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