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浅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S-100蛋白和NSE的联合检测

    作者:刘秀琴;金沐;谭洁芳;黄文起;陈秉学;黄伟明;黄雄庆

    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颈内静脉血S-100蛋白和NSE的含量变化及其对脑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择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共15例,于CPB开始前(A点)以及CPB开始后,分别于鼻咽温度(NPT)降温稳定期(B点)、复温至NPT36℃(C点),同时在CPB结束后分别于30min(D点)、4-5h(E点)以及24h(F点),经左颈内静脉球部取血样,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中S-100蛋白含量,放射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NSE含量.结果表明:CPB开始后S-100蛋白和NSE随着NPT的下降而升高;在CPB结束时,S-100蛋白的水平达高值,NSE则在CPB结束后30min达到大值,然后随NPT的恢复而下降,24h后,S-100蛋白恢复到术前的水平,NSE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但仍属正常范围.总之CPB可引起S-100蛋白和NSE的释放,提示有脑损伤发生,但损伤是可逆的,在CPB停止后,脑损伤逐渐恢复正常.

  • 人胚胎结肠肠神经系统发育的观察

    作者:宓开鸿;李继承

    目的研究人胚胎结肠肠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一抗为蛋白基因产物(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 9.5)和S-100蛋白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结肠肠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 结果人胚胎结肠肠神经系统发育有明显的阶段性.在胚胎发育早期(胎龄2~3月),肠管壁发育差,以后出现菲薄的平滑肌层和低平的肠粘膜,此期偶在原始肌间神经丛位置见S-100蛋白免疫反应性神经;至发育中期(胎龄4~5月),肠壁分化出4层结构,出现相当发达的绒毛,肌间神经丛中细胞明显增多,呈弥散分布于整个肌层间并逐渐迁移到粘膜下层和粘膜层,由初级和次级突起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至晚期(6~9月),肠壁各层均增厚,肌间神经丛成簇分布,神经纤维构成的网络出现更为细小的3级突起,粘膜下神经丛分化形成浅丛和深丛. 结论结肠神经系的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发育早期神经开始在肠壁肌间丛位置出现,发育中期神经成分在肠壁各层中出现并发育增生,晚期肠壁各层神经已分化和成熟,而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原始病因可导致临床表现不一的先天性巨结肠症.

  • 突触体素、S-100蛋白、NSE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在人胸腺的分布

    作者:吕世军;刘雨清;张伟栋;黄岩;郭爱华;吴洪娟;孙永红

    目的探讨人胸腺组织内突触体素、S-100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和免疫反应细胞的分布,为人类胸腺神经内分泌免疫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了尸解正常胸腺组织30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结果突触体素、S-100蛋白、NSE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呈细丝、串珠状,从胸腺被膜随小叶间隔和血管到胸腺皮质,再延伸到髓质形成神经纤维网,部分沿着小血管走行,形成血管周围丛.同时显示在人类胸腺组织内散在分布有突触体素、S-100蛋白和NSE免疫反应细胞. 结论人类胸腺内可能存在神经免疫内分泌3类物质的相互作用和调控.

  • 软组织非典型性骨化性纤维黏液样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林梅绥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性或恶性骨化性纤维黏液样瘤(OFM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其组织学分化方向.方法 报道1例右上颌窦复发的低度恶性的非典型性OFMT,从其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初的误诊进行讨论,以加深对其组织学分化的认识.结果 患者男性,60岁.11年前曾行上腭肿瘤切除术,近发现上颌窦肿瘤.术后组织镜检见肿瘤形态前后相同,为黏液纤维性肿瘤伴散在骨样组织,细胞密度不均,有异型,核分裂约2~3个/10HPF.免疫表型主要为vimentin和S-100蛋白(+),上皮标记(-).结论 OFMT是分化不确定的罕见肿瘤,属中间型肿瘤(偶尔转移型),其中富于细胞和/或核分裂数增多、有不规则骨样基质形成并位于肿瘤中心部,考虑为"非典型性";如有转移则为恶性.OFMT的分化方向显示出软骨样、神经及肌上皮的部分特点,基因分析提示其可能是有基因错位的肿瘤,形成凑合型的实体,有特殊的表型.

  •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一种独特的胃窦良性肿瘤

    作者:王凤华;陈峥嵘;牛会林;曾荣新;夏健清

    胃丛状纤维黏液瘤(plexiform fibromyxoma of stomach)显著的病理特征为肿瘤在胃壁间呈丛状生长,由温和的梭形或卵圆形细胞增生形成,间质富于黏液及小血管,阿辛蓝染色阳性[1].我们遇到1例,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及形态学特点加以复习,以便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认识这一新的肿瘤,避免误诊或过度治疗.一、材料和方法标本为本院2004年手术切除之胃窦部肿物1例,经常规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度4μm,HE染色及阿辛蓝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采用EnVision法,检侧AE1/AE3、CD34、CD117、平滑肌肌动蛋白(SMA)、HHF35、caldesmon、结蛋白、S-100蛋白、波形蛋白、DOG-1、β-连接素、CD1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在肿瘤中的表达.所用-抗及二抗试剂盒购自泉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系统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许霞;刘卫平;杨群培;赵莎;王威亚;廖殿英;王晓卿;林莉;闵敏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朗格汉斯细胞的克隆性、肿瘤性增生性疾病,其肿瘤细胞表达CD1a、Langerin和S-100蛋白,电镜下可见特征性的Birbeck小体.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临床上分为三型:(1)单系统、单病灶(嗜酸性肉芽肿,EG);(2)单系统、多病灶(Hand-Schuller-Christian病);(3)多系统、多病灶(Letterer-Siwe病).

  • 亚低温对胆红素脑病仔鼠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金玲;李林;李翠玲;谭红香

    目的 观察胆红素脑病仔鼠血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β)、总胆红素含量(TBC)的变化及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出生7 d的Wistar仔鼠42只随机分为C组(对照组,n=10)、M0组(未干预组,n=17)和M1组(亚低温组,n=15);C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其余各组腹腔注射胆红素200 mg/kg制成胆红素脑病模型.通过病理和血液NSE、S-100β值的变化,观察亚低温对胆红素脑病仔鼠的脑保护作用.结果 胆红素脑病新生仔鼠出现明显的神经行为异常和病理改变,M1组经亚低温干预后血液NSE、S-100β、TBC下降,与M0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亚低温对胆红素脑病仔鼠有脑保护作用.

  • 头穴丛刺结合跑台训练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轴突再生及S-100蛋白表达影响

    作者:王艳;赵玖玫;朱路文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跑台训练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轴突再生及S-100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跑台组和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每组18只,每组分为7 d、14 d、21 d三个亚组。钳夹法造模,假手术组暴露坐骨神经但不钳夹。造模3 d后进行干预,跑台组进行跑台训练,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行头穴丛刺治疗结合跑台训练,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除定时抓取外不做任何干预。各组相应时间点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取材后坐骨神经HE染色观察轴突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10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时间点跑台组及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SFI高于模型组(P<0.05),但低于假手术组和空白组;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SFI高于跑台组(P<0.05)。各时间点跑台组和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轴突生长情况均优于模型组,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优于跑台组。各时间点空白组和假手术组S-100蛋白均呈少量表达,跑台组、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S-100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头穴丛刺结合跑台组S-100蛋白表达高于跑台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跑台训练能够促进S-100蛋白的表达,促进损伤神经轴突再生,提高坐骨神经功能。

  • 兔脑缺血再灌注后NSE和S-100的表达及其血清水平的变化

    作者:金丽英;刘真友;杨学伟;隋庆兰;郭云良

    目的:探讨兔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后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的表达及其血清含量的变化.方法:将制作成功的兔MCAO/R模型58只,随机分为永久性缺血组30只和缺血再灌注组28只;另取10只动物行假手术分别作为缺血组(5只)及再灌注组(5只)的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脑组织NSE和S-100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NSE和S-100的含量.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NSE和S-100表达微弱,血清含量较低.永久性脑缺血3h和缺血再灌注2h后,脑组织NSE和S-100表达同步升高和降低,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NSE和S-100表达在缺血再灌注47h组较永久性缺血48h组再次明显升高.血清NSE和S-100水平直到缺血5h和再灌注5h开始同步升高,较脑组织NES和S-100表达时间延迟3h.结论: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对缺血再灌注损伤非常敏感,再灌注可加重脑组织的损伤,破坏血-脑屏障,NSE和S-100从脑脊液循环进入了血液循环,血清NSE和S-100的水平可作为评价脑损伤程度和转归的早期指标.

  • 分米波在周围神经损伤后s-100蛋白表达变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田德虎;张英泽;米立新;赵峰;韩久卉;张继春;韩金豹

    目的:研究分米波对周围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中s-100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用硅胶管桥接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形成神经再生室.实验组术后局部分米波照射.术后1、2、4、8、12周取材,行大体、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术后12周行轴突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较多、轴突较粗且髓鞘较厚.实验组雪旺细胞中s-100蛋白免疫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分米波有明显促进s-100蛋白表达、促进雪旺细胞增殖的作用,进而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与再生.

  • 人胚胎小肠S-100+树突状细胞的形态计量学分析

    作者:孔令平;刘妍;朱清仙;曾慧红;邹江洪

    目的:探索人胚胎小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的发育规律.方法:应用体视学方法对人胚胎小肠S-100+DC进行形态计量分析.结果:(1)人胚胎小肠S-100+DC的数量随胎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多,三段小肠固有层及回肠集合淋巴小结(Peyer's Patches,PP)内S-100+DC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凡和数密度(Nv)均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大,且与其呈正相关关系,而PP内S-100+DC的这些参数均比同期回肠固有层的高.(2)各段小肠固有层S-100+DC的平均体积(V)和平均表面积(S)则随着胎龄的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回肠PP内S-100+DC的V和S比固有层的小(分别P<0.05和P<0.001).(3)回肠PP内S-100+DC的表面积体积比(Rsv)和截面平均突起数(P)亦比固有层的小(分别P<0.05和P<0.001).结论:人胚胎小肠S-100+DC的数量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多,而回肠PP内S-100+DC的数量、大小和形状则与固有层的不同.

  •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神经病理改变的意义

    作者:田波;杨世玲;李云华;段全红;陈国庭;厉峰;马善符

    目的研究慢传输型便秘结肠肌间神经丛的神经丝蛋白和S-100蛋白的病理改变,探索结肠动力减弱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33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STC组)和25例非便秘性结肠(对照组)的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肌间神经丛内神经丝蛋白和S-100蛋白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作定量分析,并与病程及年龄作直线相关性分析.所得数据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结肠肌间神经丛内神经丝蛋白和S-100蛋白的含量在各段之间无显著性差别(0.09±0.03vs0.10±0.02,P>0.05),STC组结肠各段与对照组比较,神经丝蛋白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12±0.03vs0.09±0.02,P<0.01);S-100蛋白的含量及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10±0.04vs0.08±0.03,P<0.01).神经丝蛋白和S-100蛋白的改变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二者呈直线相关(r=0.75).结论慢传输型便秘结肠肌间神经丛存在着全结肠性退行性病理改变,表现为神经丝蛋白的堆积聚集和神经间质的增生,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加重,这是造成结肠动力减弱的主要原因.提示,手术切除结肠的范围应是全结肠或次全结肠.

  • 朗格汉斯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作者:盛海燕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以组织细胞异常增殖和播散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这种组织细胞与朗格汉斯(Paul Wilhelm Heinrich Langerhans)早描述的树突状细胞几乎完全相同.典型表现为侵犯表皮、淋巴结、胃肠道和呼吸系统的黏膜上皮.在光镜下见到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朗格汉斯细胞,S-100蛋白染色阳性,可以拟诊该病.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S-100蛋白及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杜志方;张智慧;刘芳;赵丽;吕朝霞;周春风;郭志梅

    目的 研究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新生儿血清S-100蛋白水平和总胆红素(TBC)与白蛋白(B/A)比值的变化,为早期预测胆红素脑损伤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根据胎龄、体质量和是否符合黄疸干预标准将出生7 d内的84例新生儿分为足月高胆组、足月对照组、早产高胆组、早产对照组.检测4组血清S-100蛋白、TBC、白蛋白水平,计算B/A比值.结果 足月高胆组S-100蛋白含量[(0.36±0.14)μg/L]高于足月对照组[(0.25±0.07)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5),足月高胆组S-100蛋白含量与B/A比值呈正相关性(r=0.509,P<0.05).早产高胆组S-100蛋白含量[(0.40±0.09)μg/L)高于早产对照组[(0.28±40.05)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5),S-100蛋白含量与B/A比值无相关性(r=0.356,P>0.05).结论 血清S-100蛋白和B/A比值可作为早期预测胆红素神经毒性的敏感指标.

  •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的变化

    作者:李树军

    目的 探讨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变化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5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分为无昏迷组(40例)与昏迷组(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和16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的S-100B蛋白含量,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1)昏迷组的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无昏迷组,无昏迷组S-100B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有差异.(2)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的变化随着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情变化而发生变化.结论 血清中的S-100B蛋白可作为病毒性脑炎患儿脑损伤的标志物,有助于病情的判定.

  • 胃癌组织内树突状细胞的浸润及其预后意义

    作者:徐陵;周健;王敏茹;朱晓莉;王青;孔军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浸润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S-100蛋白抗体作为DC特异性标记物,对30例胃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DC定量计数.结果:高分化和低分化胃癌组织中每个高倍镜视野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1.43±12.05和10.45±13.54,两组DC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平均每个视野中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90±4.43和15.99±8.36,无淋巴结转移的DC数量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者,P<0.001;术后生存期<5年和≥5年的两组DC计数分别为4.68±3.29和10.47±7.71,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DC的浸润明显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DC细胞的浸润程度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 55例多梗死性痴呆患者脑脊液S-100蛋白的测定

    作者:高东;王景周;张莉莉

    目的研究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脑脊液(CSF)中S-100蛋白(S-100)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5例MID患者CSF S-100含量进行测定,另选72例脑梗死(CI)患者及32名正常人作为对照.患者的智能水平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定.结果 MID急性发作组及CI急性期组CSF S-10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ID稳定期组CSF S-100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I恢复期组CSF S-100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CSF S-100含量与MMSE评分无显著相关(r=-0.280,P>0.05).结论 S-100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损害程度,CSF S-100含量变化可动态反映MID患者的病情变化.但S-100并不是一种智能因子,并不能直接反映MID患者的智能状态.

  • S-100蛋白和中间丝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

    作者:黄健文

    目的 观察S-100A1、S-100A2、S-100A4、S-100A6、S-100B、K8.12、KL1、波形蛋白(Vimen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S-100蛋白新亚型的分布规律和作用机制以及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23例正常涎腺和6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常规石蜡包埋,制成4 μm厚的连续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导管样结构的内层瘤细胞主要呈S-100A组、K8.12和KL1强阳性,非导管样结构的外层瘤细胞主要表达S-100B、GFAP、NSE和Vimentin.结论 肿瘤性肌上皮细胞与神经外胚层关系密切并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和调节.

  •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患者脑脊液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的测定

    作者:赵钢;杨毅宁;粟秀初;冯幼启;代文

    为了探讨脑脊液(CSF)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患者脑损伤的评估价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42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脑组)、19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组)、17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组)患者和22例无神经系统疾病、无肿瘤的外科腰麻患者(对照组)CSF中的S-100Β蛋白和NSE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3组CNS炎症患者脑脊液 S-100Β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病脑组>化脑组>隐脑组(P<0.01);脑脊液NSE含量病脑组高,与化脑组和隐脑组相比差异有著性意义(P<0.05和P<0.01),隐脑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态检测发现,脑脊液S-100Β蛋白和NSE含量随3组CNS炎症患者病情的轻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研究表明,3组CNS炎症患者脑脊液 S-100Β和NSE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与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

  • 大鼠全脑照射后早期磁共振波谱与相关蛋白表达的对照研究

    作者:秦颂兵;WANG Li-li;涂彧;周菊英;徐晓婷;沈海林

    目的 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放射性脑损伤的细胞代谢改变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表达早期动态演变价值.方法 将成熟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单纯照射组,用6 MeV电子线对大鼠进行20 Gy全脑单次垂直照射.单纯照射组大鼠分别于照射后1、7、14和30 d行1HMRS检查,分析氮乙酰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酸(Cr)等信号强度改变,以积分面积进行比较,计算NAA/Cr和Cho/Cr;各组大鼠检查后处死,随机抽3只取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NSE和S-100蛋白的相对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上述时间点,脑组织NAA/Cr、NSE随照射后观察时间的延长而下降,Cho/Cr、S-100随照射后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脑组织NAA/Cr和NSE显著下降(F值分别为19.6、35.15,P<0.05),Cho/Cr和S-100显著升高(F值分别为15.32、17.45,P<0.05).结论 脑组织中NAA/Cr、Cho/Cr和NSE、S-100的变化是辐射诱导的急性脑损伤的敏感指标,1HMRS可在组织细胞代谢水平发现早期的放射性脑损伤.

176 条记录 1/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