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二聚体在脑血管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吕力

    血液的凝溶状态与脑血管病有密切关系,D-二聚体(D-dimer,DD)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稳定而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反映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1).近年来众多学者已对DD在脑血管病中的诊断,溶栓及抗纤溶治疗中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DD的生物特性及其在脑血管病中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传莲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发展中一个严重的病理过程.它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微循环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即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红细胞凝聚,引起循环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各脏器功能障碍等表现.产科DIC在临床并非罕见,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本文对我院1992年1月~2001年9月间收治各种原因引起并发DIC 10例进行分析如下.

  • 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黄作群;覃桂芳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充分证实了D-二聚体检测已成为临床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在临床诊断各种疾病中,对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冠状动脉疾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以及产科疾病等等.本文对D-二聚体的基础理论,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 纤维蛋白加凝血酶治疗难治性气胸效果分析

    作者:刘开怀;陈妙爱;侯一峰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加凝血酶和高渗葡萄糖加庆大霉素在难治性气胸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41例难治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纤维蛋白加凝血酶治疗组(纤维蛋白组)和高渗葡萄糖加庆大霉素治疗组(高渗葡萄糖组).在尽可能排除患者胸腔内气体的情况下,分别注入纤维蛋白1.0+凝血酶200U或50%葡萄糖40ml+庆大霉素16万U并嘱患者转动体位2~3次. 结果纤维蛋白组中获得满意疗效和胸痛较轻的例数均明显高于高渗葡萄糖组(P<0.05). 结论纤维蛋白加凝血酶对治疗难治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脂蛋白a、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和尿酸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作者:杨国溜;戴婉如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FIB)和尿酸(UA)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的LP(a)、CRP、FIB和 UA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检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LP(a)、CRP、FIB和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病情越严重,各指标水平越高。各项指标单独检测时,诊断脑梗死的敏感度依次为CRP>UA>LP(a)> FIB ,特异性依次为FIB>LP(a)> CRP> UA ,联合检测时特异性高达96%。结论检测血清LP(a)、CRP、FIB和UA检测有助于了解急性脑梗死的病程发展。

  • 肾病综合征病理分型与血、尿FDP的关系

    作者:杨丹;宋明辉;颜妍;谢永新

    目的 通过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检测,了解肾病综合征(NS)病理分型与血、尿FDP水平的关系.方法 在进行肾脏活体组织穿刺的当天,采集患者和健康者静脉血2 mL及随意尿5 mL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血、尿标本中的FDP.结果 肾小球微小病变组血FDP为(2.59±0.98) μg/mL、尿FDP(0.72±0.64) μg/mL;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血FDP(7.66±7.51) μg/mL、尿FDP(0.58±0.64) μg/mL;膜性肾病血组FDP(12.43±11.59) μg/mL、尿FDP(1.31±0.85) μg/mL;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血FDP(9.75±9.52) μg/mL、尿FDP(1.19±0.89) μg/mL.结论 NS患者血、尿FDP水平反映了肾小球的损害程度;不同病理类型的血、尿FDP水平存在的差异,与不同病理类型对激素的敏感度基本一致.

  • 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栓弹力图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蒋叶;王婷;杨媛媛;姚孝明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栓弹力图(TEG)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住院的T2DM患者100例,其中单纯糖尿病组35例,有并发症组65例,以健康体检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进行PAgT、FIB及TEG的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2DM患者PAgT、FIB、α角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K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有并发症组PAgT、FIB、α角亦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K值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R值、MA值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明显,但有并发症组 R值显著低于、MA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出现微血管病变与患者体内血栓前状态、血小板功能增强有密切关系,联合定期进行PAgT及FIB水平的检测,同时结合TEG观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疗效评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 手术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

    作者:梁红梅;唐万兵

    目的 动态检测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后静脉血浆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22 例手术治疗患者按手术类型进行分组,颅脑手术者55例(A组);心胸手术者38例(B组);骨科手术者96例(C组);腹部手术者79例(D组);妇产科手术者54例(E组),采集各组患者术前、术后 24 h内、术后3 d、术后7 d静脉血,用自动凝血仪检测血浆D-D及FIB水平.结果 各组患者术后24 h内、术后3 d的D-D水平与术前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A、B、C组术后24 h内、术后3 d、术后7 d的FIB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后患者存在凝血及纤溶异常,特别是颅脑手术、心胸手术、骨科手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血浆D-D及FIB水平变化,对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及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Fib和FDP监测在LDVT溶栓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吴玉竹;胡秀学;潘俊峰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溶栓治疗中纤维蛋白(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动态变化特点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Sysmex-CA6000全自动血凝仪对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113例LDVT病例不同时间的标本Fib、FD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治疗3d和7d的Fib和FDP水平与治疗前、治疗12 h以及治疗24 h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LDVT血浆Fib和FDP水平呈负相关(r=-0.986 6,P<0.05).治疗前Fib水平大于或等于4 g/L组与小于4 g/L组的完全再通与部分再通和无明显变化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Fib水平小于2 g/L组较易发生出血,与大于或等于2 g/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LDVT的溶栓治疗中,Fib和FDP可作为判断疾病发展、预测预后及出血风险的重要指标.

  • 1例D-二聚体假性增高结果调查分析

    作者:赵强元;张云;杨明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Fbg)在纤溶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是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标志,为继发性纤溶的特有代谢物,在深静脉血栓(DVT)[1-3]、肺栓塞(PE)[4-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6]、恶性肿瘤[7]、重症肝炎[8]等疾病中升高,可作为溶栓治疗有效的观察指标.

  • 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

    作者:吕程;廖启洪

    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异常.对于诊断和治疗纤溶系统疾病以及对溶栓治疗的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D-二聚体的生成、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作一概述.作者单位:545001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 血液制品中非正常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作者:杨红梅;张建伟;蒋国新;吴敏;黎俊宏

    目的:分析非正常血液报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以大限度地避免不合格血液的采集,并有效地利用血液资源,以减少血液报废。方法对常州市2008~2012年非正常血液报废产生的因素及报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正常报废血液率从高到低的原因为脂肪血、过期报废、非标示量、破袋渗漏、凝块、不规则抗体、收回血液、纤维蛋白析出、溶血、黄疸、保密性弃血。报废血液产品中血浆数量多,而脂肪浆是非正常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结论根据不同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在体检征询、初筛、采血、成分制备、血液成品贮存、运输和发放等环节加以控制,可有效降低非正常报废率,减少血液浪费。

  • 骨折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熊志刚;张庆怡

    目的 探讨骨折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对该院130例骨折住院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 骨折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骨折的监测指标,但不能作为其并发症的诊断指标.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拉贝洛尔治疗对母婴结局以及PT、Fg等的影响

    作者:常春玲;孙鸿;林林;李莉

    目的:研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拉贝洛尔治疗对母婴结局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 )、纤维蛋白原(Fg )等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量(24 hUV)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T、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APTT)都高于对照组,Fg、D‐二聚体(DD)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拉贝洛尔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具有安全、确切的疗效,用药后患者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运用该药有利于母婴安全,但在应用拉贝洛尔时应当注意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时观察和进行药物的调整。

  • 肝素采集管对肝功能检测的影响

    作者:邓荣界;林华;王亚兰

    实际工作中,对当天来医院较晚,又需要进行肝功能检测的患者采用肝素锂真空采血管采集标本,分离血浆,发现其中总胆红素结果偏高.为了解肝功能检查中其他项目的情况,对35例标本进行了普通采血管和肝素锂采血管的常规肝功能检查8项检测结果的对比观察,现结果报道如下.

  • 心脏淀粉样变性病的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崔春花

    淀粉样变是一种以异常嗜酸性纤维蛋白在身体各种组织和器官沉积为特征的疾病,心脏常受累,并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发现,故被称之为淀粉样变心肌病.重者引起心脏功能衰竭致死,本病在国内更属少见,本文报告4例心脏淀粉样变病人,进一步讨论其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表现.

  • 妊娠与肝脏疾病

    作者:杨列永;于咸怀

    一、妊娠剧吐妊娠剧吐多见于早孕期。常见到累及肝脏的病例,50%的病人转氨酶异常,通常<1000U/L;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黄疸。肝活检显示轻微的、非特异性的改变。治疗呕吐的经验包括休息和静脉输液。据报导异丙嗪或氟哌利多的应用还是有效的。少数病人需要肠内或肠外营养。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国内发病率为0.3%~4.4%。其主要症状是瘙痒,往往在妊娠中期开始出现症状,分娩后一段时间内消退。发病机理不明。肝组织活检仅发现轻微的胆汁淤积,大部分无明显变化。初的治疗是应用镇静剂和止痒剂以改善瘙痒症状,熊去氧胆酸有一定疗效。消胆胺已在临床上应用,但在这种条件下可加重脂肪的吸收障碍。现在一般支持S-腺苷蛋氨酸用于治疗,但结果尚不肯定。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分娩,可以在胎儿肺发育成熟时提前中止妊娠,大部分病例在38周,少数在36周。对母亲唯一远期后遗症是患胆结石的几率稍微增加。三、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降低综合征、妊娠急性脂肪肝在后半孕期肝功异常时应考虑血小板降低综合征和妊娠急性脂肪肝。3%~10%的孕妇有先兆子痫,其中20%患有严重先兆子痫的病人患血小板降低综合征。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很多病人没有特殊的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转氨酶升高是这种综合征的标志,AST升高水平从70~6000U/L,大多数平均在250U/L,无黄疸,溶血是明显的,在未梢血片中可见到裂红细胞和粘附细胞。肝活检可见典型的先兆子痫的表现:门静脉周围出血和纤维蛋白沉积。产科治疗包括仔细进行胎儿监护,及时终止妊娠。血小板降低综合征可导致极少数病例被膜下出血而发生肝破裂,应及时手术修补肝脏裂口。血小板降低综合征也可以发生肝坏死,CT或MRI扫描可以确诊。血小板降低综合征和肝血肿可以在再次怀孕时复发。一旦分娩,婴儿没有肝病或血小板减少症,并且发育与孕期相符,母亲也没有什么远期后遗症。孕妇患妊娠急性脂肪肝较少见,也可以在产后发病,而且容易被忽视。从无症状的转氨酶升高到暴发性肝衰竭均可发生。发病机理不明确。实验室检测发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纤维蛋白原降低,转氨酶多数升高,<1000U/L。肝活检显示在中心区空泡形成,呈灰白色,特殊染色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小囊状脂肪滴浸润。治疗包括在大限度支持治疗促进肝脏恢复情况下及时分娩。四、其它肝病孕妇急性甲型或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程并不改变,也并不一定引起妊娠停顿或早产。但急性乙型肝炎在第二或第三个三月期有传染给胎儿的危险。单纯疱疹病毒和戊肝病毒在中东和亚洲呈局部流行,二者均可引起孕妇暴发性肝坏死,母亲死亡率高,尤其在第三个三月期。典型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病人转氨酶升高,但无黄疸。这些病人病程呈急性,可以通过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治疗,因此,不需要早期中止妊娠。孕妇易患胆石症,在孕期形成胆汁泥沙样结石和胆囊结石,可以在分娩后恢复非妊娠状态的生理条件下分解。如果可能的话在第一和第三个三月期好用保守治疗方法。孕妇一般处于高凝血状态,有潜在的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如果本身遗传缺乏蛋白质C和蛋白质S,或存在抗心脂或抗磷脂抗体,在怀孕期间形成血栓的风险增大。这可导致Budd-chiari综合征发生。并可出现肝衰竭和门静脉高压而出现腹水。孕期可以发生恶性肿瘤并转移到肝脏,也可能出现妊娠促进肿瘤发展的现象。既往存在肝脏疾病,当严重时,一般与妊娠不能相容。这些病人一般排卵停止,不能生育。然而,很多感染有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的病人情况较好,她们可以受孕并继续妊娠,并不给她们增加危险性,但是对后代有传染的可能性。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或Wilson’s病的孕妇治疗后病情改善,恢复了生育能力,可以受孕。这些病人在怀孕期间应继续治疗。同其他患有慢性肝病的病人一样,她们患先兆子痫和早产的几率也是增大的。

  • 人羊膜上皮细胞在纤维蛋白支架和细胞生长因子作用下的研究

    作者:李玮;漆洪波;陈蓉;周辉

    目的:以纤维蛋白凝块为支架构建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生长模型,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对HAEC生长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构建的纤维蛋白支架上培养HAEC,采用倒置显微镜、Giemsa染色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HAEC的生长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EGF、bFGF和TGF-β1对纤维蛋白支架上HAEC凋亡的影响.结果:HAEC在构建的纤维蛋白支架上生长.EGF组和bFGF组HAEC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TGF-β1组HAEC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HAEC能在构建的纤维蛋白支架上良好生长,EGF、bFGF可抑制HAEC凋亡,TGF-β1则促进HAEC凋亡.

  •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晚期肝、肺、癌病人溶栓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郑春霞;左媛;陈正堂

    D-二聚体(D2S)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反映凝血及纤溶活化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我们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快速检测了80例晚期肝、肺癌病人血浆中D2S的含量,以探讨血浆D2S含量的升高与肿瘤病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1.1.1 患病组 共80例,均为我科确诊为晚期肝、肺癌病人,诊断标准依据《新编内科诊疗手册》。患病组中病人在出现高凝状态时,于溶栓治疗前后各抽血检测。(1)肺癌组:40例,男38例,女2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5岁。肝癌组:40例,男39例,女1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1岁。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王俐分;刘丽;张春艳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不稳定心肌缺血综合症,部分可以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血管性猝死危及生命.其病理基础是在原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斑块破裂,破损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凝集形成血栓.其中血小板扮演了重要角色,及时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减少急性心肌梗死至关重要.我院采用了氯吡格雷合用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作为治疗组,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氯吡格雷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收到了很好效果.

596 条记录 26/30 页 « 12...2223242526272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