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吉中强;纪文岩;王慧;于广宇;卢英红;迟伟峰;李洁;聂颖颖

    目的:观察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合并心肌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30例,西药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降压药治疗,中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新血府逐瘀软胶囊,两组共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一氧化氮(NO)、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 ICP)、Ⅱ型胶原(PC 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ox-LDL、ET,P ⅠCP、PC Ⅱ及TGF-β1水平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中药组ox-LDL、ET、P Ⅰ CP、PCⅡ、TGF-β1及NO水平与西药组比较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血府逐瘀软胶囊能调整血脂、改善内皮功能,降低心肌胶原含量,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逆转心肌纤维化.

  • 心肌细胞外基质的改变与心力衰竭

    作者:田斌

    1 引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是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在心脏泵功能的进行性减退及心室腔的改建[1,2].CHF可由多种心血管疾病引起.这些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肌肥大、瓣膜性心脏病和自发性心肌病等[3~6].CHF时,除心肌细胞(myocardial cells,MC)本身结构、代谢及功能异常外,心脏间质组织也发生异常改变[7].上世纪80年代前对CHF的研究多集中在对MC本身的研究上.80年代以后,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心脏泵功能的异常不仅仅取决于MC的改变.例如心肌肥大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时,单个心肌细胞功能并无明显变化而整个心脏功能已明显降低[8].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心脏ECM尤其是心肌胶原的异常改变在CHF的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过去的20年中,以Weber,Schaper, Borg, Tyagi及Brilla等为首的研究小组在对心脏ECM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7,9~11],他们的研究成果拓宽了人们对心脏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并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就近年来有关心脏ECM的改变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以及引起心脏ECM改变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介绍.由于ECM涉及内容较广,同时由于目前对某些心肌ECM成分的功能尚不清楚,因而本文将主要讨论CHF时心肌胶原及MMPs的改变及这些改变对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心肌肥大的信号转导机制

    作者:符民桂;唐朝枢

    编者按:细胞信号转导在当今生命科学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细胞信号转导有关的研究已两度获诺贝尔医学奖,由此可见一斑.以此为契机,探索疾病的信号转导机制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倍受瞩目的热点课题.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或终末阶段,研究其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改变及其在发病学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专题重点介绍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时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心力衰竭时肾上腺素受体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改变等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专题还包括了利用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心力衰竭时肾上腺素机制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一领域的国外新研究成果,不仅会对肾上腺素机制在心力衰竭发病中的作用有更新的认识,而且对超表达或敲除基因动物模型在分子心脏病学中的应用有更进一步了解.本专题还涉及到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外基质的改变,提出心力衰竭时除有心肌细胞本身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外,心肌间质组织尤其是心肌胶原亦发生异常改变,拓宽了人们对心力衰竭发生机制的认识.希望通过本专题的介绍,读者能对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在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并期望推动这一领域基础研究的深入及指导临床防治.

  • 洛沙坦对甲状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作者:项阳;黄峻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SD大鼠ip左甲状腺素0.5 mg@kg-1@d-1×10 d,造成心肌肥厚模型.同时洛沙坦ig 40 mg@kg-1@d-1×10 d.观察心重指数,心肌胶原浓度,心肌细胞直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心肌肌球蛋白ATP酶,细胞膜和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结果:洛沙坦能阻止心肌肥厚的发生,降低心重指数,减少胶原合成,提高肌球蛋白ATP酶活力及细胞膜和线粒体Na+,K+-ATP酶,Ca2+-ATP酶活力.结论:洛沙坦可防止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重塑.

  • msCs移植对扩张型心肌病TGF-β1、AT1、CYP11B2及心肌胶原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那荣妹;于勤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可行性及对TGF-β1、AT1、CYP11B2及心肌胶原表达的影响。
      方法:1.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动物模型的构建与鉴定SPF级近雄性SD大鼠采用腹腔注射ADR的方法构建DCM心衰模型。给药第10周对两组大鼠行心脏超声检查,心肌组织HE、Masson病理染色、心肌胶原分析及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表达,鉴定模型。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将DCM大鼠经尾静脉注射含msCs的细胞悬液。于细胞移植第20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LVEDD、LVESD、LVEF、LVFS。于末次移植后第20周末行心肌组织HE、Masson病理染色、心肌胶原分析及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表达,RT-PCR扩增Ⅰ、Ⅲ胶原、TGF-β1、AT1、CYP11B2基因片段,检测其mRNA的表达。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 中药心康方对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肌胶原代谢的影响

    作者:叶小汉;吕洪雪;吴锦波

    目的 观察中药心康方对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肌胶原代谢的影响. 方法 阿霉素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模型组(9只)、心康方组(9只)和卡托普利组(9只).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Ⅰ型、Ⅲ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核因子κB的抑制蛋白(IκB)和p56的表达,Western blot和RT-qPCR分别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和TIMP-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加,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升高(均为P<0.01);TGF-β1和p56表达显著增加,IκB显著降低(均为P<0.05);MMP-2、MMP-9、TIMP-1和TIMP-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心康方组和卡托普利组大鼠的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显著减少,胶原容积分数显著降低(均为P<0.01);TGF-β1和p56显著降低,IκB显著升高(均为P<0.05);MMP-2、MMP-9、TIMP-1和TIMP-2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叭或P<0.05). 结论 中药心康方可减轻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肌胶原沉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核因子κB介导的TGF-β1上调有关.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胶原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的影响

    作者:赵丽霞;马洪滨;李春祥;洪绍彩;孟庆莲;贝俊杰;高全胜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心肌内移植对60分钟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MI)模型大鼠左心室重塑及心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表达的影响,探讨BMSCs移植对心脏交感神经功能以及胶原重塑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原代培养Wistar大鼠BMSCs,建立缺血/再灌注M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MI组、BMSCs移植组.观察BMSCs移植后动物模型血流动力学指标,天狼猩红染色测定MI范围、面积以及扩展指数,结合偏振光分析MI区胶原容积分数和胶原成熟度;免疫组化检测NET表达.结果 ①BMSCs移植可缩小60min缺血/再灌注大鼠MI面积;②BMSCs移植可减轻心肌梗死动物左心室重塑;③BMSCs移植发挥细胞外基质抑制,心肌间质胶原含量、胶原容积分数下降,增加心肌NET表达.结论 BMSCs移植可改善MI后心室重塑、降低心肌胶原、增加心肌NET表达.

  • 不同年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AT2R的表达与心肌纤维化

    作者:罗素芬;黄群英;王华军;晋学庆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AT2R的表达水平及心肌胶原含量,探讨AT2R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月龄组(Sl)、2月龄组(S2)、3月龄组(S3)、6月龄组(S6)和9月龄组(S9)雄性SHR共五组,每组各6只.各组均有相应月龄的Wistar-Kyoto大鼠(WKY)作对照.采用RBP-I型大鼠血压心率测定仪侧量大鼠动脉收缩压(SBP);放免法(RIA)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免疫组化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测定心脏AT2R的表达水平,天狼星红胶原染色大鼠的心脏切片.结果 1.SHR SBP随着月龄的增加呈持续上升(P<0.05),SHR的SBP均高于相应配对的WKY组(P<0.05),2.一个月后SHR血浆Ang Ⅱ浓度均高于Sl(P <0.05),一个月后SHR血浆Ang Ⅱ浓度均高于相应配对的WKY组(P<0.05),3.SHR心脏AT2R免疫染色阳性面积比随着月份的增加而降低,SHR心脏AT2 R免疫染色阳性面积比均低于相应配对的WKY组(P<0.05)4.SHR心肌中的胶原含量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SHR心脏AT2R表达水平比WKY低,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SHR心肌中的胶原含量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增加,而WKY无类似趋势.

  • 压力后负荷增高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胶原网络重建

    作者:王新生;路立军;陈小迅;田珑

    目的:观察在高血压不同时期心肌胶原网络的改变,为高血压的治疗及心脏功能的早期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Masson三色法染色、光镜观察和天狼猩红-苦味酸饱和液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两种方法,对压力后负荷增高性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术后2周、4周、8周心肌胶原进行观察,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方法,对高血压不同时期心肌胶原总量和Ⅰ/Ⅲ型胶原比例的改变进行观测.结果:4周时心肌胶原总量较2周时增多,Ⅰ/Ⅲ型胶原量比例无显著改变.8周时,血管周围胶原增生显著,且向周围心肌间质中蔓延,出现了大面积的心肌细胞消失,取而代之为胶原纤维.胶原纤维互相交织,排列杂乱无章.Ⅰ型胶原增多,Ⅰ/Ⅲ型胶原量比例增大.结论:在高血压时,心肌胶原网络重建与血压增速和病程关系密切.血压增高越快,病程越长,胶原网络破坏越严重.

  • 001 醛固酮抑制剂限制前壁心肌梗死后心肌胶原合成与左室肥大

    作者:

    心肌梗死(MI)后心肌的修复常与心肌胶原合成有关.既往发现,心肌纤维化多由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共同介导,而MI后的心肌修复是否亦与之有关目前尚未清楚.本文旨在就MI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伍用醛固酮抑制剂,能否减缓梗死后心肌胶原合成,以及与之相关的持续左室扩张肥厚等进行了对照分析.对象与方法 46例初发前壁Q波型MI患者,男34例,女12例,年龄60±11岁,均于发病即期接受了溶栓和ACEI治疗.随后分为随机双盲服用烯睾丙酸钾(口服醛固酮抑制剂,50mg/d)组24例(1组),和安慰剂对照组22例(2组).并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6、12个月,动态随访监测血浆氨基前肽Ⅲ前胶原(PⅢNP)水平,和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体积重量,分别用于评估两组心肌胶原合成率,及左室扩张肥厚程度,后比较结果.结果两组启用ACEI时间、疗程长短、药物剂量及药物种类均无明显差异.随访期间两组共有5例(1组2例,2组3例,P=NS)因药物毒副反应而被迫停用ACEI,诸如干咳、低血压、血肌酐升高等.1组均能良好耐受烯睾丙酸钾.高钾血症仅见于5例(1组3例,2组2例,P=NS).随访期间,2例死亡,4例因急发左心衰而住院,均为2组者;复发再梗死3例,1组2例,2组1例(P=NS).两组出院前血浆PⅢNP水平并无差异,但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0.0001);然用药3、6、12个月后,两组血浆PⅢNP水平皆持续降低.尤以1组各期水平降低较2组更著.治疗6、12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容积重量1组均明显低于2组,但左室射血分数两组无异.讨论以上结果表明,至少在前壁Q波型MI患者,烯睾丙酸钾伍用ACEI长程治疗,能有效减缓MI后心肌胶原合成,既而明显减轻MI后的持续左室扩张与肥厚.(袁志敏摘杜静平校)

  • 葛根素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肥厚心肌胶原及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作者:张玲;王洪新;高俊宏;俞晓春;许薇

    心肌肥厚(myocardial hypertrophy,MH)作为一种病理状态的代偿反应,是影响心血管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防治MH有重要意义.近些年研究表明,非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心肌肥大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钙离子在心肌肥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胶原网络的重建

    作者:王新生;陈小迅;田珑;陈莉

    目的:观察在高血压不同时期心肌胶原网络的改变,为高血压的治疗及心脏功能的早期保护提供基础研究的依据.方法:采用Masson三色法染色光镜观察和天狼星红-苦味酸饱和液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两种方法,对8周、12周、24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胶原进行观察,采用计算机图象分析方法,对高血压不同时期心肌胶原总量和Ⅰ/Ⅲ型胶原比例的改变进行观测.结果:12周时心肌胶原总量较8周时增多,Ⅰ/Ⅲ型胶原量比例有轻度增加.24周时,心肌胶原增生明显,局部出现心肌纤维化,胶原网络构筑杂乱无章.血管周围胶原增生更为显著,且向周围心肌间质中大面积蔓延.Ⅰ型胶原增多,Ⅰ/Ⅲ型胶原量比例增大.结论:在高血压时,心肌胶原网络重建,与病程关系密切,病程越长,胶原网络破坏越严重.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胶原Ⅰ、Ⅲ和Fibulin-5的影响

    作者:李文霞;刘文举;陈漠水;张光星;梁开坚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心肌细胞外基质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7例,按照是否行急诊PCI分为急诊PCI组(n=32)和非PCI组(n=15),并设置同期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入院即刻,PCI术后1、7、30、45 d血清胶原Ⅰ型C端胶原前肽(PⅠCP)、Ⅲ型N端胶原前肽(PⅢNP)及Fibulin-5水平.结果: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心肌细胞外基质重构有显著影响.对照组血清中PⅠCP、PⅢNP及Fibulin-5水平无显著变化;急诊PCI组及非PCI组PⅠCP、PⅢNP及Fibulin-5水平升高,7 d后达到峰值,但急诊PCI组上述指标较非PCI组在同一时间窗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急诊PCI可减轻患者心肌细胞外基质重构,改善心脏功能.

  • 苯那普利对心肌纤维化不同阶段的影响

    作者:赵清;张维忠

    目的明确苯那普利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反应性和修复性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建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分别于术后12周、20周予苯那普利(7.5 mg@kg-1@d-1、15 mg@kg-1@d-1)治疗8周.测量收缩压、左室/体重、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采用改良的Bergman法测定胶原浓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Ⅰ、Ⅲ型胶原比值(Ⅰ/Ⅲ).结果低剂量苯那普利在反应性纤维化阶段,可逆转左室肥厚和胶原沉积;高剂量苯那普利在修复性纤维化阶段,虽可逆转左室肥厚,但只能减轻胶原堆积.2种剂量在两个纤维化阶段均使心肌胶原比值恢复正常.结论苯那普利在心肌纤维化不同阶段,可不同程度地消退沉积的胶原.早期治疗有益于逆转心肌纤维化.

  • 缬沙坦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胶原重塑、ASK1的影响

    作者:邱敏;龙明智;谭晓

  • 牛磺酸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保护作用

    作者:郑敏;吴基良;李立中;尹时华;鲍翠玉

    目的观察牛磺酸(Tau)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二肾一夹(2K1C)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模型.羟脯氨酸法测定大鼠心肌胶原含量(MCC);放免法测定心肌AngⅡ(MAC)及Ald(MDC);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fos mRNA表达;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结构改变并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2K1C组大鼠MCC、MAC、MDC含量及MFD较Sham组增加(P<0.01),c-fos mRNA表达高于Sham组(P<0.01);心肌冠状动脉周围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并向周围间质延伸;相关分析显示MCC及MFD皆与MAC、MDC正相关(P<0.01).牛磺酸(50 mg*kg-1*d-1)治疗8 wk降低2K1C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MAC、MDF及MCC(P<0.01),左心室/体重比(LVWI)、MDC及心室肌c-fos mRNA表达量亦明显下降(P<0.01),并抑制心肌冠脉周围胶原纤维增生.结论牛磺酸可通过降低心肌局部RAAS活性及c-fos mRNA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及胶原纤维增生,有效防治肾血管性高血压左室肥厚.

  •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新生鼠窒息后心肌重塑的影响

    作者:徐书珍;王彩霞;赵炜;初建芳;王金波;李明;刘文东

    目的 探讨新生鼠窒息后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对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 将7~10日龄Wistar小鼠60只,随机分成窒息A、B、C 3组(分别为窒息复氧后1、7、14d,各组15只)、对照组(D组,n=15).模拟新生鼠常压窒息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MMP-3、MMP-9活性;氯胺T法测定心肌胶原水平.结果 心肌组织MMP-3活性为一过性增高,以B组高(P<0.05),且MMP-3活性表达早于MMP-9;MMP-9活性窒息后逐渐增高(P<0.05);心肌胶原水平窒息后逐渐增高,d14时高;MMP-3、MMP-9与胶原水平呈正相关(r=0.482,0.679 P均<0.05).结论 新生鼠窒息后心肌MMP-3、MMP-9激活,继发胶原水平增高,可能是导致心肌间质重塑的因素之一.

  • 基质金属蛋白酶-3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及福辛普利的干预作用

    作者:覃远汉;刘唐威;伍伟锋;庞玉生;胡鹏;林伟雄;李佳荃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病毒性心肌炎(VM)小鼠中的表达及福辛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鼠龄4~6周Balb/c纯种雄性小鼠5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假干预组(C组)、福辛普利组(D组).B~D组小鼠腹腔接种0.1 mL柯萨奇病毒B3(CVB3)建立VM模型.C、D组于注射CVB3 24 h后分别予生理盐水、福辛普利灌胃治疗,d14断颈处死小鼠,心脏石蜡切片HE染色计算病理积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MP-3 mRNA表达.结果 B、C组心肌MMP-3表达显著上调,心肌Ⅰ、Ⅲ型胶原增生显著与A组比较(P<0.05);D组心肌MMP-3表达显著下调,与B组比较心肌Ⅰ、Ⅲ型胶原增生显著减少(P<0.05).结论 MMP-3参与VM小鼠病理过程,福辛普利能明显下调MMP-3 mRNA表达,显著减少心肌胶原增生.

  • 穿心莲内酯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胶原及心肌酶谱的影响

    作者:钟星明;钟美兴;邱芳;罗新辉;曾雪亮;钟文敏;黄志华;曾靖

    目的 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胶原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肥厚模型组,溶剂对照组,低剂量,高剂量穿心莲内酯组.采用连续10天背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肥厚模型.连续给药治疗14d后,心脏取血,分离血清,测定心肌酶谱(LDH、CK、SOD、MDA)和心肌胶原Collage-Ⅰ的变化.结果 穿心莲内酯能显著降低心肌胶原Collage-Ⅰ的含量;能显著降低血清LDH、CK活性及MDA含量;能显著升高SOD活性.结论 穿心莲内酯能通过降低心肌胶原Collage-Ⅰ的含量及改变心肌酶谱,从而达到抑制心肌细胞肥厚作用.

  • 心室重构时心肌胶原纤维的变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对其的影响

    作者:刘玉梅;王保和

    心力衰竭是心脏对负荷和刺激产生连续的结构和功能重构的一种动态过程,引起心肌细胞在分子、细胞水平上的改变.近来发现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1],其发生发展的核心是心室重构,即心室腔轮廓和容量发生改变,而心肌胶原纤维的重构及心肌的纤维化对心脏泵血功能的影响机制也是近年来研究相对深入的方面,本文仅就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心肌胶原纤维重构的影响作一综述.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