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加血府逐瘀汤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30例

    作者:谢玉春;任少华;张志刚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皆采用脱水、止血、腰椎穿刺、预防消化道出血等综合治疗措施,然后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静脉泵入尼莫地平(2~4ml/h),14d 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对照组采用静脉泵入尼莫地平(2~4ml/h),14d 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能有效预防和改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较单纯的西医常规疗效明显。

  • 高血糖对动脉瘤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作者:吴旭;卢刚;王卫余;朱飚;陈书达;胡未伟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糖水平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17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血糖水平.用Cox回归来分析入院时血糖的平均值、住院期间血糖的平均值、胰岛素用量、糖尿病病史、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 结果 在175例患者中,53例(30.4%)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入院时血糖为(9.7±2.2)mmol/L和住院期间血糖值(9.2±1.4)mmol/L相比,显著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期间血糖值[RR=1.02,95%可信区间(CI)1.02~1.04],Hunt-Hess≥3级[RR=2.22,95%可信区间(CI)1.20~3.98],FisherⅢ级[RR=1.26,95%可信区间(CI)1.14~3.0]是影响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高血糖是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控制高血糖可减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改善临床预后.

  • 血浆内皮素测定的临床应用

    作者:傅文琴

    内皮素(Endothelin 简称ET)是1988年由日本学者Yan agisawa等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上清液中分离纯化出的一种含有21个氨基酸残基的肽类物质。目前发现的内皮素有3种:为ET-1、ET-2、ET-3,ET产生于血管的内皮细胞及上皮细胞,ET-2、ET-3的来源尚不清楚,ET-1是已知强大的缩血管物质;几乎可引起所有的动静脉强烈收缩,缩血管作用的强弱为ET-1>ET-2>ET-3,现已证明ET的这种作用依赖于Ca2+的细胞内流,内皮素是通过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而引起作用,受体分布广泛,且存在于心血管系统、支气管、肺、肾、胃、肾上腺、小肠、子宫、脑及脊髓中,另外ET还有许多非心血管活性作用,如加强心肌收缩力,使气管、支气管、输水管、小肠的平滑肌收缩,此外还可使血浆的心房钠尿钛、肾素、醛固酮和循环血中的儿茶酚胺增加,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促进Na+排泄,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用放免法测定,健康血人浆ET为1.0 pg/ml,而无活性的big-ET为5.2 pg/ml,ET的血浆半衰期仅为2min,在血管平滑肌及肺组织内降解,经肾脏迅速廓清,由于血浆ET浓度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数倍或数十倍的增高,故血浆ET含量的测定对某些疾病的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估计更有实用价值,目前血浆ET测定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1 脑血管病 鲁海欧等[1]报道脑出血患者血浆ET-1(4.42 nmol/L±1.83 n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16 nmol/L+0.50 nmol/L)。另有文献[2]报道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患者血浆ET-1含量也显著增高,在SAH发病第1天血浆ET-1含量较对照组高5倍,在第3天和第7天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SAH血浆ET-1含量比无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高2.5倍。还有作者研究,SAH后8~14d,有脑血管痉挛的患者血浆ET-1含量仍然比无脑血管痉挛患者高2倍。有人认为,SAH患者血浆ET-1含量的增高,可能是由于动脉瘤破裂,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刺激出血灶附近ET-1的合成和释放,并产生局部脑血管痉挛,不难看出,检测SA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ET-1的含量,可观察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的轻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继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铃铛;宋毅;冯清林;刘明冬;范仕兵;杜江峰;张鹏;冯梅

    目的研究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继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ymptomatic cerebral vasospasm,SCV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SCVS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SAH患者临床资料,对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Fisher分级等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96例患者中发生SCVS的患者共3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VS组与非SCVS组在年龄、高血压、吸烟、脑室内积血、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显示血管痉挛程度、尼莫地平使用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龄、高血压史、Fisher分级是发生SCVS的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0.567、1.982和2.713;而尼莫地平的使用是SCVS发生的保护因素,OR为0.799。
      结论 SAH后SCVS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低年龄、高血压史、Fisher分级是SCVS的独立危险因素,尼莫地平使用为保护因素。

  • 颅脑创伤后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作者:李锦泉;王建莉;张华亮

    颅脑外伤后许多患者有病情逐渐加重过程,部分患者甚至死亡.如果排除非颅内因素(即全身原因),病情加重多与颅内血肿增大、迟发性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加重等有关,头颅CT检查常能发现其病因.但部分患者病情加重不能用颅脑CT检查结果解释,可能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symptomatic cerebral vasospasm,SCVS)有关,本院自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相关病例26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颅脑外伤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22~72岁,平均43.3岁;车祸伤17例,高处坠落伤7例,打击伤2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

  • 椎动脉内灌注罂粟硷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跃卫;黄正松;石忠松;齐铁伟;初明

    一、材料与方法:选用健康雄性大耳白兔30只,体重2.5~3.0kg.应用改良的Endo的方法制备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模型,去除死亡和有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动物,剩余20只动物随机分为3组:A组6只,经椎动脉造影,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前基底动脉直径,作正常对照;B组7只,SAH后4天组;C组7只,SAH后7天组.B、C组应用椎动脉内灌注罂粟硷(IAP)进行治疗.治疗方法:经锁骨下动脉将Tracker-18导管尖端逆行插入椎动脉起始部,分别于SAH后第4天和第7天经容量输液泵缓慢灌注罂粟硷(PPV).PPV浓度为0.3%,灌注剂量为10~12mg/kg,灌注时间为30~40分钟,灌注过程中,监测动物血压和呼吸变化.

  • 血管内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跃伟;黄正松;王光伟;丛培生;姜宇东;高鹏;崔国祥

    目的观察血管内治疗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和超选择动脉内灌注罂粟碱(IAP)治疗5 例动脉瘤夹闭术后SCVS病人.结果 4 例在SCVS出现2 h以内进行治疗的病人均取得满意疗效,1 例在SCVS后10 h进行IAP+PTA治疗,疗效欠佳,留有中等程度的残疾.结论 IAP和PTA为临床治疗SCVS提供了新的方法,SCVS发生后尽早进行血管内治疗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 经颈内动脉输注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捷;龙霄翱;黄拔齐;李丽球

    目的 分析经颈内动脉输注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7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24例,在成功介入栓塞动脉瘤后,治疗组经颈内动脉输注尼莫地平,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治疗前后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记录并比较目标血管(大脑中动脉M1、M2、M4及大脑前动脉A1段)直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M1段直径平均值增加7.39%,M2段直径平均值增加9.27%,M4直径平均值增加17.58%,A1段直径平均值增加7.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30,P<0.01;t=4.920,P<0.01;t=3.235,P=0.030;t=5.520,P<0.01);对照组目标血管直径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6)d,对照组为(26±8)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6,P<0.01).出院时预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9,P=0.651).结论 经动脉内选择输注尼莫地平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能在一定程度上舒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减少住院时间,加快恢复,但对出院时的GOS评分无改善.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脑血管痉挛2例报告

    作者:王灵芝;柯绍发;扬丽华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SAH)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严重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成为致死或致残的主要原因[1].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32例

    作者:史学芳;张庆俊;扈玉华;兰海涛;刘力强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原因、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方法:对32例因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病人进行颅内CT检查,血中凝血因子以及颅内MRA检查,对病人应用扩血管药物的同时加以稀释血液的扩容疗法.结果:32例病人中20例经综合治疗后脑缺血症状完全消失、 10例病人不全恢复、 2例病人恢复不满意.结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不仅仅是脑血管痉挛加重的结果,而病人凝血机制异常即处于高凝状态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 高凝状态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作者:史学芳;张庆俊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2~3 d内血管造影很少发现有脑血管痉挛,但在4~12 d内血管造影有30%~70%的病人可发现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脑血管痉挛,其中有20%~30%的病人发生症状又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以脑灌注不足,产生缺血性神经症状为主,而又在出血后延迟发生,也称为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 ,DIND).

  • 改良Fisher分级在症状性脑血管痉挛中的预警作用

    作者:李照凯;姜长斌;尹琳

    目的 探讨改良Fisher分级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预警作用.方法 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1年6月-2007年6月住院的2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资料,对其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改良Fisher分级等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38.4%,多因素分析,改良Fisher分级[OR 2.985(CI 2.048~4.352)]和年龄[OR 1.027(CI 1.002~1.053)]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病率高,改良Fisher分级是其独立危险因素,能很好地预警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 尼莫地平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作者:朱晓波;李虹彦;于金录;张丹峰;王俊民;任忠慧;刘东升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建立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SAH+尼莫地平组静脉内应用尼莫地平,观察对比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及电镜结果.结果 SAH+尼莫地平组随着尼莫地平的应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好转、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透射电镜见基底动脉病理改变较SAH组减轻.结论 SAH后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银杏达莫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作者:张扬;张晓娜;韩志国;朱晓波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2 w后向蛛网膜下腔2次注入自体动脉血,从而建立SCV动物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AH组,SAH+银杏达莫治疗组,其中假手术组不向蛛网膜下腔注血;治疗组大鼠静脉内应用银杏达莫,观察对比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及基底动脉形态学变化.结果 发现SAH+银杏达莫组随着银杏达莫的应用,神经缺失症状逐渐好转.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4天检测血流动力学发现各项指标见差异性明显,血液流变学得到改善(P<0.01).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基底动脉后见应用银杏达莫的SAH+银杏达莫组大鼠病理改变较SAH组减轻.结论 银杏达莫对SCV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有改善作用,防止基底动脉发生形态学改变,保护SCV后血管,对SAH后SCV具有治疗作用.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作者:刘佰运;王忠诚;刘伟明;吴中学

    本文回顾分析了1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CT表现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的关系,探讨其中的规律,以期根据CT表现来预估脑血管痉挛的危险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回顾分析了5 a内127例急性SAH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6例,女性51例.年龄18~69岁,均为发病3 d以内来我院就诊.从发病至首次头CT检查时的平均时间为1.8 d.

  • 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作者:赵元元;徐建林;楼林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在预防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中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80例Hunt-Hess分级≤Ⅲ级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所有病例入院后早期、足量地给予尼莫地平微泵维持治疗,并在72 h内行手术治疗(夹闭或栓塞)和腰大池引流.术后对照组继续单用尼莫地平,而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静滴.2组疗程均为14 d.对比2组各临床相关因素及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对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行320排CT灌注成像,并测量脑血流量.结果 2组的相关因素除改良Fisher分级及手术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均存在可比性.治疗组有4例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而对照组有11例,治疗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术后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在预防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上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尼莫地平,值得推广.

  • 脑脊液持续外引流联合鞘内注入尿激酶防治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健;王中;孙晓欧

    目的探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联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鞘内注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患者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ymptomatic Vasospasm)发生的预防作用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经DSA、CT、手术证实的40例动脉瘤性SAH患者,手术后用腰池置管脑脊液(CSF)持续外引流联合鞘内注入尿激酶(UK)治疗,并与对照组35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明显地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6个月后总体预后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未增加再出血率.结论应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联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鞘内注射,可较好地预防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改善预后,同时又不会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性.

  • 颅脑外伤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防治

    作者:李锦泉;王建莉;张华亮

    目的 了解颅脑外伤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方法.方法 对35例颅脑外伤后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GOS评分,35例患者死亡3例,植物状态5例,重残7例,中残11例,恢复良好9例.结论 症状性脑血管痉防治措施有"三H"治疗、钙离子拮抗剂、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罂粟碱等;颅脑外伤后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死亡率和致残率高,预后差.

  • 电针配合尼莫地平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作者:吴小胜;王均炉;王一川;谢文霞;彭玲莉;黄陆平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影响.[方法]采用Endo 法建立兔DCVS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针药组.电针组取"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穴,药物组用按0.1mg·kg-1·d-1静脉注射尼莫地平,治疗7d.观察各组动物食量、神经功能评分,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脊液(CSF)中ET、CGRP的含量,用化学法检测CSF中NO的含量,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检测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模型组兔食量明显降低,神经症状明显;而电针、药物及针药组食量减少、神经症状均较模型组程度轻(P<0.05),而针药组又较电针、药物组为轻(P<0.05).在SAH后第7天检测CSF中ET、NO、CGRP三项指标见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针药组脑血管痉挛程度较电针、药物组减轻(P<0.05).[结论]电针和尼莫地平均能改善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神经症状,但针药联合缓解血管痉挛的效果较单纯电针和尼莫地平更好.

  • 侧裂池置管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改良Fisher分级3~4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蒋烽烽;章威;袁坚列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及慢性脑积水,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并发症[1],改良Fisher分级可用于SCVS及慢性脑积水发生的预测,分级越高,发生可能性越大,早期清除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可有效降低SCVS及慢性脑积水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2-3]。笔者回顾研究了侧裂池置管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SA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3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