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刘刚;董穗欣;解基严

    目的 分析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撤离呼吸机的术前及术中危险因素.方法 对703例连续CABG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24h内拔管组(组Ⅰ)与24h内未拔管组(组Ⅱ) .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后延长机械通气时间与年龄(P=0.006)、左室射血分数(P<0.001)、术前心功能(P=0.009)、是否术前3个月内有心肌梗死(P<0.001)、是否急诊手术(P<0.001),术前、术中、术后是否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P<0.001,P=0.001,P<0.001)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肌酐水平增加(P=0.044)、女性(P=0.003)、左室射血分数下降(P=0.018),术前、术中、术后应用IABP(P<0.001.P=0.010.P<0.001)是术后延长机械通气的预测因子.结论 性别、心肾功能及围术期应用IABP是影响CABG术后撤离呼吸机的危险因素.

  • 院外连续性护理对军队干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王媛媛;马凤霞;秦晓香;肖宁

    目的 探讨院外连续性护理对军队干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8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军队干部,开展连续性护理者43例设为观察组,之前未进行连续性护理者4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按要求实施连续性护理,对照组则进行一般出院指导和间断随诊,采集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的信息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遵医合理服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定期复查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军队干部实施院外连续性护理可更好地促进其康复.

  • 多媒体健康教育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查夏琴

    目的 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对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抑郁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CAB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多媒体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表(SAS)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DS、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DS、SA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强迫、敌对、偏执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ABG后患者采用多媒体健康教育路径,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了患者的抑郁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早期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恒;朱德浩;姚允泰;周程辉;李立环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正常甲状腺功能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相关并发症,探讨不同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否影响CABG患者的早期结果.方法 收集2010年7月-2014年3月由阜外医院同一手术团队治疗的男性正常甲状腺功能CABG患者资料,其中311例低甲状腺激素水平[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浓度1.79 ~2.93 pg,/ml]为试验组(L组),经左室射血分数、年龄进行1∶1匹配,311例高甲状腺激素水平(FT3浓度2.94~4.09 pg/ml)患者为对照组(H组).观察早期结果项目包括:机械辅助呼吸时间、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新发脑梗死、心肌梗死、新发房颤、急性肾功能不全(AKI)、恶性心律失常、气管切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植入、院内死亡等事件.结果 L组的术后住院天数6(6,9)(四分位数表示)明显长于H组的术后住院天数6(6,9)(Z =4.159,P<0.05),IABP植入率为2.6%及AKI发生率为17.7%,高于H组的0.3%及9.0%(x2=5.524、10.136,P<0.05).而院内死亡、气管切开、血液透析、恶性心律失常、新发脑梗死、新发房颤、心肌梗死等早期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影响CABG的早期结果.

  • 胱抑素C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肾功能监测的价值

    作者:王清平;占湘红

    目的 对血清胱抑素C(Cys C)作为肾小球滤过率(GFR)指标在监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患者急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61例非体外循环CABG患者术前1 d,术后1、2、4、7 d的血清Cys C、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Cockcroft-Gault(CG)公式估计的GFR等进行测定分析,并以CCr为GFR的参考标准对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各检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各时段Cys C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SCr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G的变化与GFR相似,但所有时段与G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表明,1/Cys C与GFR的相关性和1/SCr、CG公式与GFR的相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ROC曲线表明,无论以GFR<60 ml/min,还是以GFR<80 ml/min定义为肾功能不全,Cys C对诊断CABG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准确性均高于SCr、CG公式.结论 Cys C是监测CABG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良好标志物,可替代SCr来评估GFR.

  • DeBakeyⅡ型动脉瘤行升主动脉置换中紧急冠脉搭桥的手术配合

    作者:刘美想;托景堂;张杰;史素云;杨景艳

    目的:探讨术中出现临时紧急情况时手术室护士如何应对.方法:对一年轻女性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人工血管置换术中,复跳困难,意外发现左冠主干及分叉处呈条索状血管斑块,临时附加冠脉搭桥术,获得成功.结果:术后访视,生命体征平稳,心电图正常,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功能正常.结论:在手术配合中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随时应对应急方案.术前了解病情,与主刀医生沟通;术中与主刀医生思维同步,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并左室室壁瘤成型术9例

    作者:何学志;刘继红;庄熙晶;张庆华

    2005年3月至2006年9月,我们对9例冠状动脉狭窄合并左心室室壁瘤形成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的方法完成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并左心室室壁瘤的闭式成型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

  • PCI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影响

    作者:王颍骅;薛松;徐根兴;黄日太;连锋

    目的 评价术前PCI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184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合并糖尿病352例.患者分为2组,术前PCI组106例,术前无PCI组246例.结果 围术期死亡率6.2%,PCI组死亡率16.04%,非PCI组死亡率2.03%.运用x2、t试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术前PCI史是影响围术期心功能、术后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 术前PCI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死亡、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 胸腔镜辅助微创单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张日英;邓劲松;韦华;李波;李家胜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微刨单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8例冠心病患者,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采用单腔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行有创动脉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中心静脉压、尿量、温度(鼻温、直肠温)监测,并间断进行动脉血气、电解质监测.游离乳内动脉过程中采用低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以避免肺过度膨胀影响手术操作.术中持续泵入硝酸甘油,预防围术期发生心肌缺血及控制血压.结果 全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6例患者术后当日拔除气管插管,1例术后第1日拔除,1例因术后肺部感染延迟至术后69 h拔管.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术期心梗及死亡.结论 胸腔镜辅助微创单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术中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加强呼吸管理将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拔管,减少肺部并发症,缩短监护室的停留时间,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减少医疗费用.

  • 10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分析

    作者:杨晓春;范承飞;韩洋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笔者所在科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6例的麻醉处理资料.结果 104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改变,仅2例患者术中出现顽固性心律失常而紧急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术后全部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避免了体外循环带来的很多并发症,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此类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流动大,对麻醉技术要求高.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的术前健康教育

    作者:马彩红;王秋红;蒋艳艳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术前健康教育的特点、规律及应注意的方面.方法 总结笔者所正在医院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护理实施中的经验,介绍各个环节健康教育的做法.结果 使护理观察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强化术前的健康教育,是确保患者顺利手术和术后康复的关键环节.

  • 联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

    作者:王学忠;龚晓璇;朱甜甜;李春坚;杨志建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患者术后血小板聚集力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接受OPCAB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单用阿司匹林组(n=30)与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组(n=30),检测术前、服药后的第1~6、8、10天血小板聚集力的变化,比较两组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观察术后两组出血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单用阿司匹林组术后1例第2天并发肠梗阻,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组术后出现1例输注血小板、1例粒细胞缺乏而退出试验.两组术前基线资料、手术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阿司匹林组服药后AR发生率为62.1%,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组为3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聚集力在服药后第1、2天分别为(24.2±31.9)% 和(49.6±32.6)%,(13.8±27.2)%和(37.6±3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两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服用氯吡格雷与AR独立相关,OR值为0.09(P=0.044).结论 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能减少OPCAB术后AR的发生率,OPCAB术后早期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刘超;程兆云;宋先荣;李晓慧;刘富荣;丁付燕;王晓航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3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158):对照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方法,右美托咪定组(B组)于麻醉诱导后先以1μg/(kg·1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然后以0.5μg/(kg·h)维持剂量输注至术毕,对照组(A组)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切皮前(T1)、切皮时(T2)、劈胸时(T3)、搭桥前(T4)、搭桥时(T5)和手术结束时(T6)记录和测定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心排血量(CO)、外周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身高、心功能、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和T5测得HR、MAP较切皮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右美托咪定组比较,对照组T2、T3和T5各时间点测得HR、MAP、MPAP、SVR、PV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0min)负荷剂量,继以0.5μg/(kg·h)维持剂量输注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护理体会

    作者:马骍雯;宋波;杨森

    目的 总结160例OPCABG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OPCABG术后患者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我院2012年~2014年160例患者OPCABG术后情况.术后对患者实施的监测手段包括:有创动脉压力,中心静脉压力,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气道压力,潮气量,血气分析等.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时补充血容量,观察伤口、引流情况.术后加强心理疏导护理,加强对术后疼痛的预防和护理.为了防止包扎引起的疼痛,我们采用弹力绷带下垫纱布,这样可以防止出现皮肤坏死或小水泡,在换药时同样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人为造成疼痛加剧.结果 16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5例术后在ICU中出现并发症,纵膈出血返手术室二次开胸止血2例;发生室颤2例;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积极处理后恢复良好.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3~78 h,平均(7.5±2.1)h,ICU滞留时间为1~9 d,平均为1.9 d.结论 术后严密的监护和护理是保证OPCABG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OPCABG手术特点进行严密监测,对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干预,以提高患者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瘤合并心肌梗死一例

    作者:刘志琴;张陈匀;张大国;杨天和;蔡运昌;王华义

    患者男,27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3 d,持续胸痛9 h于2002年4月27日住入外院,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前壁及高侧壁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未达到临床再通标准,经使用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2002年6月5日因再发胸闷、胸痛2 d转入我院,每次持续几分钟至10余分钟,使用硝酸甘油均能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记载.入院体格检查无异常体征;血清肌钙蛋白T、血脂、血糖均正常.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主干、前降支起始段、回旋支开口部、右冠状动脉起始段及中段均呈节段性囊状扩张,直径均大于相邻冠状动脉内径2倍,诊断为冠状动脉瘤(CAA).动态显影见左CAA内有内膜夹层、充盈缺损及龛影(提示有血栓形成及内膜溃疡);回旋支及前降支中、远段血管较细,血流缓慢,但血管壁光滑,弹性好;近段右CAA内也见部分充盈缺损,右冠状动脉远段血管正常,血流缓慢;左、右CAA处均有多支血管分支.头臂动脉、胸腹主动脉、肾动脉、髂动脉及股动脉造影均正常.

  • 急诊冠心病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急性重症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桂亮

    目的:探讨急诊冠心病动脉旁路移植术在治疗急性重症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冠心病患者70例,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病情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手术的并发症非常少,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重症冠心病的手术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且临床价值非常高。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06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利会;边忠平;高海涛;齐贺文;周丽芹

    目的 总结30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以指导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30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住院死亡10例,占3.26%.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14例,严重心律失常26例,脑梗死4例,肺部并发症22例,纵隔感染致多脏器功能衰竭(MOF)1例,切口感染12例.93.5%患者心绞痛完全消失,出院时心功能Ⅰ、Ⅱ级283例.结论 CABG治疗冠心病效果满意,但危重患者仍有较高的病死率及并发症,恰当掌握手术指征、正确选择术式、加强围术期管理是成功的关键.

  • 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在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杨鑫鑫;刘畅

    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XH-1000型)在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18例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XH-1000型),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原则、观察回收血量.结果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XH-1000型),手术中共回收血液71 160ml血液,平均每位患者成功回输578.5ml血液.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可有效防止术中血液资源浪费,杜绝患者因为输入异体血液而感染传染病,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 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卢莉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增加,其发病率逐渐升高,由70年代21.7/10万人次增至80年代的37.4/10万人次[1].对冠心病可以通过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搭桥术)可有效增加冠脉循环血量,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我院自1999年11月首例采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进行ICU监护,密切监测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特别是术后1~4小时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确保手术成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的诊治

    作者:李颖;许卫江;刘彬;任海波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围术期心肌梗死(d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farction,PMI)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PMI 16例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 本组发生PMI时间:术后24h内13例,24~48 h内2例,48 ~72 h内l例.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低心排)10例(62.50%),恶性室性心律失常9例(56.25%),高乳酸血症9例(56.25%).16例肌钙蛋白Ⅰ均明显升高(68.87±63.38) μg/L.心电图检查示病理性Q波形成10例(62.50%),前壁导联R波丢失3例(18.75%),新出现的束支传导阻滞3例(18.75%);前降支缺血12例(75%),右冠状动脉(冠脉)缺血4例(25%).所有患者均接受肝素和硝酸甘油药物治疗,其中7例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3例行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手术.痊愈11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 围术期出现低心排、室性心律失常、高乳酸血症,心电图提示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前壁导联R波丢失,新出现的束支传导阻滞等均预示PMI的发生,应积极予肝素抗凝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作为首选的机械辅助治疗方式,对于上述治疗仍不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患者,应急诊行冠脉旁路移植手术.

219 条记录 4/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