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降钙素原与病原菌耐药程度关系研究

    作者:刘礼富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与病原菌耐药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泸县人民医院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A)感染患者91例和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患者89例,分别设为SA组和Ab组.根据患者病原菌耐药程度,将180例感染者分为泛耐药组(88例)和一般耐药组(92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痰样本致病菌和耐药性检测,同时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A组、Ab组、泛耐药组和一般耐药组PCT浓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5、2.547、3.084、2.071,P<0.05).与对照组比较,SA组、Ab组、泛耐药组和一般耐药组CRP浓度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16、23.638、23.891、19.326,P<0.05).SA组与Ab组患者PCT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0,P<0.05);泛耐药组与一般耐药组患者PCT浓度(t-2.105,P<0.05)和CRP浓度(t=2.00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泛耐药组PCT阳性率均高于一般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84,P<0.05).结论 血清PCT是判断病原菌感染的重要指标,且其浓度随着患者的耐药程度加深而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

  •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项勤;朱国飞;李婷婷

    目的 监测鲍曼不动杆菌在各种标本、各临床科室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 对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05 年 6 月~2006 年 12 月期间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细菌采用 auto SCAN-4 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用 K-B 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大多数分离自痰液及支气管吸出物,其次是脓液及分泌物;科室分布以 ICU 为多,对三代头孢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50%;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 6.4%、10.1%、16.1%、28.4%;发现 129 株(59.2%)多重耐药菌株.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性,应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阻止多重耐药菌株的播散,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鲍曼不动杆菌污染腹腔镜手术器械情况调查

    作者:蔡丽

    目的:调查鲍曼不动杆菌污染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情况.方法:选择1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采集其切口棉拭子标本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经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和压力蒸汽灭菌的敷料和手术器械,另检测经医用内窥镜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调查了解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污染情况.并鉴定污染菌.结果:在开展腹腔镜手术时,手术人员手生、物体表面和手术室内空气的卫生质量均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并没发现鲍曼不动杆菌.敷料和手术器械无细菌生长,满足灭菌合格的相关要求.10例腹腔镜手术器械中,细菌培养表现为阳性的共有8件.鉴定发现污染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其来源和切口所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相同;检测结果显示还存在一定量的粪肠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上培养结果均表现为阴性,阳性对照均表现为有菌生长,生物指示剂检测结果显示全部均合格.结论:选择医用内镜灭菌器对腹腔镜手术进行灭菌处理,无法彻底灭菌,不容易规范灭菌处理过程,本次检出的污染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可能导致院内感染.

  • 一株携带四种β-内酰胺酶基因鲍曼不动杆菌的检测

    作者:张烽;苏青和;程华莉;陈蓉芳;黄璇;秦玲;糜祖煌;潘宇红

    目前鲍曼不动杆菌(Ab)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日益严重,各种Ab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率也逐年上升.本研究检测南通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烧伤科Ab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时,发现1株Ab菌同时携带4种β-内酰胺酶基因.该菌株于2007年9月16日分离自我院烧伤科1例患者的痰液标本.

  • 19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陈倩;洪波;王茹;魏晓敬

    鲍曼不动杆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为了解该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和耐药性变迁,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将解放军第三○五医院2005-2008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 不动杆菌高活性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分析

    作者:龙建国;侯天文;张健;陈兴;王缚鲲;王宪灵;白云

    1.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所试菌株均来自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患者留取的各种标本(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的菌株),其中痰标本115份、脓性分泌物11份、尿液7份、关节液1份;患者年龄在10~100岁之间,平均72岁;男性90例、女性44例;134株不动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100株,占74.6%;洛菲不动杆菌29株,占21.7%;乙酸钙不动杆菌3株,占2.2%;溶血不动杆菌2株,占1.5%;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作为三维试验指示菌,试验用质控菌株有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为ESBLs阳性对照,阴沟肠杆菌029M为AmpC酶阳性对照(均由北京医院馈赠).

  • 在鲍曼不动杆菌儿童分离株中发现bla ADC的一种新亚型

    作者:赵瑞珍;陈乾;郑跃杰;糜祖煌

    目的 检测28株儿童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B菌),研究其产生bla ADC型的头孢菌素酶的基因型.方法 收集2006年分离自儿科临床的28株AB菌,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GNI和GNS卡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bla ADC基因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及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检测的28株AB菌有3株呈多重耐药性,阳性率10.71%,bla ADC检出17株,阳性率60.71%,28株菌对头孢西丁均耐药,bla ADC阳性菌株中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均敏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只有1株耐药,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的菌株中并未分离出bla ADC.2号株的bla ADC序列与GenBank中的gi|7258342|emb|CAB77444.1|相比在第4位、第242位、第342位、第376位氨基酸发生了改变.结论 儿童临床分离的AB菌60%以上携带bla ADC,在所携带的bla ADC中随机抽取1株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分析,发现与目前在GenBank中登录的国内外型别均不同,为新亚型.

  •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研究

    作者:周华;杜小幸;杨青;周建英;俞云松;李兰娟

    目的 研究中国部分地区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方法 收集6省市25家医院2004年12月至2005年12月临床分离的342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测定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同源性;PCR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型.结果 342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个含舒巴坦制剂耐药率分别为68.0%、54.2%,对多粘菌素E耐药率低为10.8%,对米诺环素耐药率75.9%,对妥布霉素耐药率87.4%,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342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FGE分型中303株菌株属于6个广泛流行的克隆株;342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322株携带OXA-23基因,全部携带OXA-66基因,314株菌株OXA-23基因上游榆测到插入序列ISAbal,13株OXA-66基因上游检测到ISAbal;287株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异帕米星、奈替米星全部耐药的菌株巾有221株携带armA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冈.结论 OXA-23组D类β-内酰胺酶基因是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插入序列ISAbal在介导鲍曼不动杆菌对哑胺培南耐药中起重要作用;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基因在中国哑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分布广泛;克隆播散是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的传播方式.

  •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和分子特征

    作者:魏星;沈定霞;闫中强;罗燕萍;曹敬荣

    目的 分析多个患者多种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及分子特征.方法 用wHONET 5.4软件分析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一般情况,结合患者病历复习,了解所分离菌株的传播和致病作用;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基因型,采用多重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确定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 从13例患者的2种或2种以上来源的标本中共获得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29株.PFGE分型显示共有两种不同基因型,其中A型22株,来自11名患者;B型7株,来自4名患者.PCR扩增结果显示,除1株菌外,所有菌株均含有碳青霉烯酶基因0XA-23;除3株菌外,均含有Ⅰ类整合子基因.结论 所检测的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有2个基因型,以A型为主.绝大多数鲍曼不动杆菌含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和Ⅰ类整合子基因.该菌很容易通过患者自身传播及相互传播,引起医院内耐药菌感染流行.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曹敬荣;魏星;闫中强;沈定霞;罗燕萍

    目的 研究不同医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和分子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6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小抑菌浓度(MIC);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整合酶基因及per基因,选取不同的耐药克隆菌株进行序列测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关系,确定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结果 50株菌(78.1%)携带blaOXA-23-like基因,经测序分析确定为OXA-23;1株菌检测出blaOXA-58-like基因;57株菌(89.1%)携带I类整合子;25株菌(39.1%)检测出blaPER-1基因.PFGE图谱显示64株菌分为A、B、C、D、E等13个基因型,三家医院分别以A型、B型和U型为主要流行株.结论 三家医院均发现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播散流行,不同医院间和同一医院不同科室间存在同型别流行;三家医院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常携带OXA-23型酶,同时检测出blaOXA-58、I类整合子和balPER基因.

  •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基因分型研究

    作者:刘丁;陈萍;陈伟;练向群;俞志海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并证实院内危重病人监护病房(ICU)是否存在由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菌株引起的感染.方法对重庆市4所医院内由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院内感染140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同时将近期内某院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M13-PCR扩增分型.结果研究表明与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病情( OR= 8.691)、免疫抑制剂( OR= 4.85)、机械通气( OR= 3.68)、抗生素使用种类( OR= 3.014).基因分型结果显示从ICU分离的11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有5株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结论病情、免疫抑制剂、机械通气和抗生素使用种类为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院内ICU存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应加以控制.

  • 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裘莉佩;潘登;徐炜烽;周华;魏泽庆;俞云松

    目的 研究宁波地区3家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 收集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宁波市第二人民医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8株.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的小抑菌浓度值;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PCR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结果 28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E耐药率低为4.7%,头孢哌酮/舒巴坦为87%,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90%耐药.PFGE分型共分为4型,以A、B两型为主.2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均产OXA-23碳青霉烯酶基因,未检测到VIM、IMP型金属酶基因.结论 宁波地区碳青霉烯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3家医院均有克隆播散流行.

  • 鲍曼不动杆菌SHV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黄支密;毛培华;陈榆;仵蕾;吴晶

    目的分析自临床分离的产SHV型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BL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SHV型BLA耐药基因序列并确定其所产BLA耐药基因亚型.方法在2000年7月至2002年12月间从临床分离60株鲍曼不动杆菌,经药敏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确证试验和SHV型BLA耐药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筛选出2株具有多重耐药特性、SHV基因型均阳性的分离株(HZ02、HZ10株),对耐药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在2001年6月至2002年1月间分离到的18 株(30.0%)鲍曼不动杆菌质粒上携带SHV 型BLA耐药基因;HZ02株和HZ10株的SHV PCR扩增阳性,其基因片段分别含825个和833个核苷酸,与Nuesch-Inderbinen等首先发现的SHV-12亚型ESBLs编码基因序列(GenBank注册号:X98105)完全相同.结论 30.0%鲍曼不动杆菌质粒上携带SHV 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并引起一次医院感染爆发.同时证实在我国浙江省湖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存在产SHV-12亚型ESBLs耐药基因菌株.

  • 武汉某医院重症监护室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虞涛;鲍连生;刘芳;秦欢;邓士勇

    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Ab)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近3年来,其在武汉某医院的临床分离率明显高于其他非发酵菌,尤其是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分离率更高,且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数量也呈递增趋势,对危重患者威胁很大.2009年2-4月,本院ICU连续分离出30株CRAB,为了解这些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的类型及传播机制,为进一步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有力的实验室依据,笔者抽取了其中13株进行了相关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不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作者:马维娜;孟拥军

    目的 评价清开灵注射液单用及其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清开灵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对3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同时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与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联合用药后对该菌株的MIC,计算分级抑菌浓度(FIC).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的MIC分别为12500μg/ml、31.25μg/ml、0.5μg/ml,0.5μg/ml,对清开灵注射液的MIC为注射液稀释到原浓度的1/32,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替加环素的FIC范围为0.31~0.56.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单药对鲍曼不动杆菌有一定的体外抑菌作用,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时可产生较好的相加或协同作用,并且能够减少常规抗菌药物的用量.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作者:崔煦然;赵京霞;郭玉红;丁军颖;刘清泉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内引起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在与抗生素对峙的过程中呈现出多重耐药、泛耐药性的特点,其耐药机制复杂,治疗该类菌种所致疾病难度大.中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抗菌作用.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对解决细菌耐药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经过查阅文献,就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相关中药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奠定基础.

  • 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和药敏分析

    作者:李世杰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湿热环境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伤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系感染、菌血症等,现已成为严重的院内感染病原菌[1],其中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并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因此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了解其临床感染特点,对有效治疗和预防该菌感染非常重要.

  • 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和药敏分析

    作者:李世杰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湿热环境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伤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呼吸系感染、菌血症等,现已成为严重的院内感染病原菌[1],其中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并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杨晓匿

    鲍曼不动杆菌为不动杆菌中常见的一种非发酵糖类、氧化酶阴性.动力阴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为条件致病菌.随着广谱抗菌药、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机体内菌群失调,以及在选药过程中的认识不足,导致不动杆菌产生的耐药性发生变化.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
  •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趋势分析

    作者:焦立群;曹晋桂;崔霞

    监测医院近年临床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从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23.0%)、老年病科(20.0%)、ICU中心(9.9%)、血液科(8.9%)等科室患者的不同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CLSI/NCCLS标准K-B法分析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如下:2004至2008年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分别为4.4%、4.0%、4.6%、4.6%、4.7%,痰中的检出率高,为84.1%.该菌耐药现象严重,约60%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氨曲南等呈多重耐药.敏感度高的是碳青霉烯类,约84.0%.

2758 条记录 6/138 页 « 12345678...1371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