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跃秀

    针灸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的记载,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医学家在针灸可以缓解疼痛的临床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麻醉方法-针刺麻醉(acupuncture anesthesia),从而推动了针刺镇痛(acupuncture analgesia)机制的研究.

  • 脚掌内注射角叉菜胶对中枢多巴胺释放的影响

    作者:高秀;张玉秋;张玲妹;吴根诚

    中枢多巴胺(DA)系统参与痛觉调制已被大量的实验所证实,但在炎症痛中的具体作用还不甚清楚.角叉菜胶(carrageenan)由一种植物粉末提炼而成.脚掌内皮下注射(i.p1.)该物质可引起局部组织肿胀和炎症,是一种简便的炎症痛的动物模型.本实验即是以角叉菜胶诱导的炎症痛为模型,来观察炎症痛时中枢DA及其代谢产物的释放变化.

  • 孤啡肽是影响针刺镇痛的新因素

    作者:吴根诚;王彦青;朱崇斌;王金兰;杨芝兰;周敏明;曹小定;张秀琳

    自从1994年发现阿片受体家族的新成员ORL1受体、1995年底寻找到该受体的内源性配基孤啡肽(nociceptin或orphanin FQ,OFQ)以来,有关OFQ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一直引人注目,孤啡肽对针刺镇痛的影响也令人关注.现就我室近年来有关孤啡肽在痛觉调制及针刺镇痛中的作用作一小结.

  • 孤啡肽及其前体mRNA在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中表达的变化

    作者:马飞;王彦青;姬广臣;吴根诚

    孤啡肽是新近发现的一种17肽,为阿片受体家族中一个新成员"孤儿受体"的内源性配基.孤啡肽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与内阿片肽明显不同,其在脊髓水平痛觉调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神经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痛.本实验目的是探讨慢性限制性损伤大鼠模型上(CCI)孤啡肽及其前体mRNA在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大鼠左侧后肢坐骨神经结扎,右侧假手术,通过光热刺激大鼠后肢脚掌测量抬脚潜伏期(PWL),CCI模型3天后手术侧PWL明显低于对侧,提示痛敏的出现,痛敏持续不超过30天.

  • 电针对炎症痛大鼠痛阈及中缝大核、中缝背核和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表达的影响

    作者:姬广臣;张玉秋;高秀;吴根诚

    越来越多的研究均表明,不同类型的伤害性刺激可诱发c-fos在大鼠、小鼠、猫和豚鼠的脊髓和不同脑区中表达.本实验观察了大鼠在角叉菜胶致炎后,在痛觉调制密切相关的中缝大核、中缝背核和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表达的变化,及电针镇痛作用对c-fos表达的影响.实验分成正常对照组、角叉菜胶致炎组和电针+角叉菜胶致炎组.大鼠脚掌注射角叉菜胶(2%,0.1 mL)造成大鼠炎症痛模型,测定大鼠的痛阈变化.

  • 丘脑中央下核和腹外侧眶皮层在针刺镇痛和痛觉调制中的整合作用

    作者:杨智杰;唐敬师;袁斌;贾红

    近年来,我们根据以往解剖学和电生理学的研究,提出并证明了一个假设,即:丘脑中央下核(Sm)和腹外侧眶皮层(VLO)在整合伤害性信息的过程中,不仅参与痛觉感受,也参与痛觉调制.Sm-VLO-PAG构成一个痛觉调制通路,通过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和三叉水平抑制伤害感受性传递.该通路在针刺兴奋细纤维产生的镇痛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如下:①电解损毁双侧Sm易化辐射热诱发的大鼠甩尾(TF)反射,TF反射潜伏期(TFL)明显缩短.如果Sm是一个单纯的痛觉感受中枢,损毁它应当得到相反的结果.

  • 曲马多加强针刺对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

    作者:谢虹;马飞;高秀;吴根诚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曲马多对关节炎大鼠热痛敏的镇痛作用及曲马多对针刺镇痛的影响.方法:在完全弗氏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上采用辐射热缩腿反射的方法,以痛敏分数作为观察指标,分别腹腔注射(i.p.)5 mg@kg-1@d-1、10 mg@kg-1@d-1、20 mg@kg-1@d-1曲马多和10 mL@kg-1@d-1生理盐水10天,记录每次给药24 hr后痛敏分数变化.继而选择10 mg@kg-1@d-1曲马多与电针合用,观察单独应用10 mg@kg-1@d-1曲马多、单独应用电针、曲马多与电针合用及10 mL@kg-1@d-1生理盐水四组(均为10天),每次给药或/和电针24 hr后痛敏分数变化.结果:i.p.5 mg@kg-1@d-1曲马多连续应用10天时,大鼠痛敏分数无明显变化;i.p.10 mg@kg-1@d-1曲马多9天时大鼠痛敏分数显著提高;i.p.20 mg@kg-1@d-1曲马多6天时大鼠的痛敏分数显著提高;单独应用电针8天时大鼠痛敏分数显著提高;i.p.10 mg@kg-1@d-1曲马多与电针合用4天时可明显提高大鼠痛敏分数.结论:长期应用曲马多对慢性炎症痛大鼠具有镇痛作用,呈剂量相关性;曲马多与电针合用可加强电针的镇痛作用,并降低曲马多使用剂量.提示曲马多与电针合用是一种治疗慢性痛的有效方法.

  • 咪唑啉受体参与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

    作者:莫孝荣;叶燕燕;吉长福;梁德勇;朱丽霞

    目的:观察咪唑啉受体在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方法:本文以辐射热照射致甩尾反射潜伏期作为测痛的指标,采用蛛网膜下腔注射(ith)咪唑啉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方法观察咪唑啉受体对痛阈和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ith可乐宁和电针双侧"次 "穴可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均可被事先注射咪唑啉受体的拮抗剂苯恶唑(Idazoxan)所阻断.结论:说明激活咪唑啉受体可能是可乐宁和电针镇痛效应的共同脊髓机制,但是没有观察到可乐宁明显加强针刺镇痛的协同作用.

  • P物质参与大鼠外侧网状核痛觉调制的可能机制

    作者:闫国平;李积胜

    延髓腹侧尾端的外侧网状核(LRN)在痛觉的下行抑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参与了电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的镇痛过程.P物质(SP)是与痛觉调制有关的速激肽.微量SP注入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背缝核可产生镇痛效应.但有关SP在LRN中参与痛觉调制的作用, 尚未见报道. 本文采用核团内微量注射方法,以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为痛阈指标,对SP在大鼠LRN中参与痛觉调制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

  • 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与痛觉调制

    作者:姚繁荣;曹东元;赵晏

    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是刺激诱导的一种转录因子,通过磷酸化实现调节转录功能.疼痛和痛觉过敏是组织损伤或炎症时常伴有的生理病理过程,谷氨酸、P物质等神经递质或神经肽以及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参与此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CREB通过自身磷酸化,在炎症、神经损伤等诱发的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及痛觉超敏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CREB的一般特性及其在脊髓水平的痛觉调制中的作用等方面予以综述.

  • 孤啡肽在痛和痛觉调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凡;黄文起;冯鉴强

    孤啡肽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结构与功能均与已知阿片肽有所不同的全新的神经肽,有关其在痛和痛觉调制方面的研究是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孤啡肽在脊髓上(脑)区的抗阿片作用,在脊髓的抗伤害或痛觉过敏作用,以及在吗啡和电针耐受形成方面的作用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对孤啡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孤啡肽 痛觉调制
  • 腹外侧眶皮层在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作者:屈超玲;唐敬师

    腹外侧眶皮层 (ventrolateral orbital cortex, VLO) 是眶皮层的主要成分,它与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丘脑和其它皮层之间有广泛的纤维联系.VLO不仅是一个痛觉感受中枢,而且也是一个痛觉调制中枢,通过激活PAG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和三叉水平抑制伤害性信息的输入.研究还证实,阿片、 5-HT和GABA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参与VLO的抗伤害效应.此外,VLO在针刺镇痛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腹外侧眶皮层在痛觉调制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DREAM是痛觉调制中的重要的转录抑制子

    作者:

    关键词: 痛觉调制 转录
  • 神经肽Y受体系统参与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舒煊;张东亮;沈伟;冯晓飞;刘正;袁文华;周海宇

    神经肽Y受体系统是由神经肽Y(NPY)及其哺乳动物体内特异性受体组成的受体-配体系统,广泛参与哺乳动物内痛觉调制,以Y1受体(Y1R)和Y2受体(Y2R)两类亚型为代表.此类受体属G蛋白偶联受体,参与神经元膜信号转导,在中枢神经系统痛觉相关区域广泛分布,不同受体在颅内和脊髓水平分布具有特异性.NPY通过与Y1R和Y2R结合,维持痛觉传递过程的稳态.其中,脊髓水平结合Y1R可发挥镇痛效用,结合Y2R通常可发挥促痛作用.颅内调制功能则与特定区域核团功能有关.

  • 伏核内勿动蛋白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受体在炎性痛大鼠痛觉调制过程中的角色

    作者:房春燕;王燕;王亚南;孟蒂;张广学;李宁

    目的:探讨大鼠伏核内勿动蛋白A(Nogo-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CGRP1)受体在痛觉调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伏核内注射生理盐水1μl;炎性痛模型对照组、吗啡组和纳洛酮组.福尔马林致炎成功后,分别向其伏核内注射生理盐水、吗啡、纳洛酮各1μl.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伏核内Nogo-A和CGRP1受体蛋白表达的变化,分析炎性痛、吗啡、纳洛酮对大鼠伏核内Nogo-A和CGRP1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大鼠伏核内有Nogo-A和CGRP1受体蛋白表达;福尔马林致炎后Nogo-A的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而CGRP1表达升高(P<0.05);与炎性痛模型对照组比较,吗啡组大鼠伏核内Nogo-A的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CGRP1降低(P<0.05),而纳洛酮组Nogo-A降低(P<0.05),CGRP1增高(P<0.05).结论:Nogo-A和CGRP参与了炎症致痛敏大鼠伏核内的痛觉调制过程,且二者之间存在反向调节关系,内源性阿片系统可能参与并影响了该过程.

  • 重复伤害性电刺激下大鼠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变化

    作者:傅小云;谢鹏;涂业;喻田;吕粟;龚启勇

    目的:观察重复伤害性电刺激下大鼠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变化.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24只,麻醉后行4个相同时间段的左前爪重复伤害性电刺激(分别为A、B、C、D,刺激间期为10 min);刺激期间予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用统计参数法行图像分析不同时间段伤害性电刺激下脑功能成像的变化.结果:不同时间段刺激鼠左前爪激活数目情况:D时间段的总的激活数目显著低于A、B、C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时间段总的激活数目显著低于A、B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C、D时间段伤害性电刺激大鼠均存在明显的局部脑区的血氧水平依赖(blood-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BOLD)信号的强烈变化,主要激活脑区包括:伏膈核(accumbens nucleus,Acb)、右侧初级感觉皮质(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SI)、右侧腹后外侧丘脑核(ventral posterolateral thalamic nucleus,VPL)及后扣带回皮质(retrosplenial granular cortex,RSG);在重复伤害性电刺激后,中枢对电刺激引起的躯体感觉传导通路及加工网络的BOLD信号响应减弱.结论:重复伤害性电刺激后,大鼠脑功能成像显示激活脑区数目减少,伏膈核、右侧S1、VPL、RSG脑区激活体素减小,可能与中枢对伤害性刺激的调制有关.

  • 大鼠PAG内Nogo-A在痛觉调制过程中角色的探索

    作者:孟蒂;刘丹;房春燕;王燕;李宁

    目的:用脑内核团微量注射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periaqueductal gray,PAG)内“勿动蛋白”-A(Nogo-A)、P物质(substance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的变化,研究探讨Nogo-A在痛觉调制过程中的角色,以及它在大鼠PAG内与CGRP、SP和内源性阿片系统在痛觉调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等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8只,分别向PAG内注射0.9%生理盐水1μl;模型对照组、吗啡组和纳洛酮组各8只,首先单侧后爪掌心皮下注射1%的福尔马林0.1 ml复制炎症痛敏大鼠模型,3d后分别向PAG内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吗啡或纳洛酮各1 μl,60 min后取大鼠大脑PAG区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测各组大鼠PAG内Nogo-A、SP和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PAG内Nogo-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CGRP及SP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吗啡组大鼠PAG内Nogo-A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CGRP及SP显著降低(P<0.05),而纳洛酮组PAG内Nogo-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CGRP及SP显著增高(P<0.05).结论:(1)炎症痛敏大鼠PAG内Nogo-A的表达量比正常降低,而CGRP及SP显著增高;(2)阿片肽可增加PAG内Nogo-A的表达,并降低CGRP及SP的表达.

  • NMDA受体参与电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的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

    作者:杨坦

    目的: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MK801中枢应用对外周电刺激坐骨神经诱导海马CA1区LTP及NR2B表达的影响,探讨电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的海马长时程增强的机制.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刺激组、强直刺激组、MK801组,单刺激坐骨神经在海马CA1区诱发场电位,30 min后,单刺激组和强直刺激组侧脑室各注射人工脑脊液(5 μl),MK801组侧脑室注射MK801(500 ng/5μ1),强直刺激组和MK801组给予强直刺激,然后持续给予单刺激2小时,单刺激组一直给予单刺激,观察各组场电位的幅度、潜伏期变化.记录结束后,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海马CA1区NR2B的表达.结果:电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海马CA1区LTP被NMDA受体非竞争性受体拮抗剂MK801所抑制.同单刺激组相比,强直刺激组海马NR2B表达升高,而MK801组同单刺激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电刺激坐骨神经C类纤维诱导的海马CA1区LTP由NR2B介导.

  • 楔状核内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抗伤害感受机制的探讨

    作者:李韶;杜功梁;关兵才

    目的:探讨楔状核(NCF)内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抗伤害感受作用的机制.方法: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结合核团微量注射的方法,于延髓中缝大核(NRM)内记录痛兴奋神经元(PEN)的单位放电,观察中脑导水管灰质(PAG)内注射纳络酮对NCF内注射TRH引起的NRM内PEN的痛放电变化的影响.结果:PAG内预先注射纳洛酮(1μg/0.5μ1)能部分阻断NCF内TRH对NRM内PEN痛放电的抑制效应.结论:TRH在NCF内的抗伤害感受作用可能通过下行镇痛通路实现,与PAG内的阿片受体有关.

  • 大鼠尾核内一氧化氮在痛觉调制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刘玉红;刘文彦;刘海青;白波

    目的:研究尾核中一氧化氮(NO)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钾离子透入引起大鼠甩尾的电流强度(mA)作为痛反应指标,尾核内微量注射L-精氨酸(L-Arg)、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亚甲基蓝(MB)等,观察0~30 min内大鼠痛阈的变化.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液和脑组织中cGMP含量的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给药后6~72 h内nNOS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尾核内微量注射NO前体L-Arg引起明显的痛敏效应,血和脑中cGMP的含量明显升高,nNOS阳性神经元L-Arg组较正常表达增强;微量注射L-NAME和MB后大鼠痛阈显著升高,MB组大鼠血和脑中cGMP含量显著降低,L-NAME,MB组nNOS阳性神经元表达较正常减弱.结论:尾核内NO参与痛觉信息的传递,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NO-cGMP途径实现的.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