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在针灸临床应用举隅

    作者:张立志;许能贵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将痛证、疮疡等证之病机明确地统属于心.以此理论指导临床,若辨证准确,其效如神.后世医家对“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认识不一,但主要是从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两方面阐释,并将其发挥至皮肤病领域,认识到心之火热亢盛乃其病机之一.笔者认为不仅局限于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半死半生也”.而《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络属构成表里关系,气血相通.《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说明心包具有“代心行令”的作用.而明代李梃在其所著之《医学入门·脏腑相通》中有“心与胆相通”的理论.故“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更广义应指心系系统,包括相表里的小肠经,与其别通的胆经,以及代心受邪的心包经.笔者对痛证、疮疡瘙痒诸证从心系论治,验案举例如下.

    关键词: 针灸 临床应用
  • 《内经》论“痛”

    作者:杜广中;卜彦青

    运用语言学中基于语料库证据的研究方法对《内经》中的“痛”字进行检索、统计,以定量方式研究痛字在分布、数量、类型等方面所表达的意义.结果:《内经》中“痛”的一般意义为“因疾病或创伤而感觉苦楚”,其对疼痛流行病学的研究和观察非常详尽,对疼痛的部位分类作了系统研究,对疼痛性质描述准确,病程分析基本符合科学事实并提出致痛假说.

  • 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内星形胶质细胞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及与神经元的关系

    作者:袁华;段丽;饶志仁

    目的研究大鼠三叉神经尾侧亚核(Sp5C)星形胶质细胞对唇下注射福尔马林所致疼痛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注射后不同时间Sp5C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内抗磷脂酶C(PLC)、抗Fos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产物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正常大鼠Sp5C无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染色,唇下注射福尔马林后,Sp5C内的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抗PLC、抗Fos和抗GFAP阳性染色,神经元出现抗PLC和抗Fos阳性染色,且有相同的亚核分布,关系密切.抗PLC和抗Fos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先出现于星形胶质细胞,而后在神经元出现表达. 结论 Sp5C内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刺激的调节,并主动调节神经元的活动.

  • 大鼠三叉神经节内含内吗啡肽2的神经元向延髓背角投射

    作者:廖衡;陈涛;李云庆

    目的 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TG)内的内吗啡肽2(EM2)阳性神经元向延髓背角(MDH)的投射情况.方法 荧光金(FG)追踪与EM2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方法.结果 将FG注入MDH后,TG内可见大量FG标记的大、中、小型神经元;TG内也可见各种直径的EM2阳性神经元;TG内的许多FG标记神经元呈EM2阳性,FG/EM2双标神经元多为中、小型神经元.结论 TG内的EM2阳性神经元向MDH投射.

  • 孤啡肽在痛和痛觉调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凡;黄文起;冯鉴强

    孤啡肽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结构与功能均与已知阿片肽有所不同的全新的神经肽,有关其在痛和痛觉调制方面的研究是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孤啡肽在脊髓上(脑)区的抗阿片作用,在脊髓的抗伤害或痛觉过敏作用,以及在吗啡和电针耐受形成方面的作用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对孤啡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孤啡肽 痛觉调制
  • 脊髓胶质细胞在痛信息产生和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钟代星;纪楠;王亚云;武胜昔;李云庆

    既往认为疼痛的发生和维持仅与神经元有关.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脊髓胶质细胞(主要是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病毒、细菌或者其它外周刺激信号的诱导作用下发生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活化的胶质细胞广泛参与痛信息的产生和传递过程;开发以胶质细胞为作用靶点的新型镇痛药物有望成为遏制疼痛,尤其是顽固性痛的有效临床治疗手段.

    关键词: 胶质细胞 脊髓 镇痛
  • 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在痛和痛相关负性情绪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丁宁;欧阳雨晴;邢国刚

    痛可以引起一系列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惊恐,这些负性情绪又可以加重疼痛.研究表明,痛和痛相关负性情绪的产生与促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有关.本文综述了促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在痛和痛相关负性情绪中的作用的新研究进展,为克服慢性痛及其由此产生的心理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 国产盐酸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

    作者:刘淑俊;邸立军;王洁;李蓉;杨岚;孙红;张茂宏;黎莉;刘基巍;高亚杰;孙辉;徐光炜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4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药试验组(A组):盐酸吉西他滨1 000 mg/m2加生理盐水100ml或200 ml,于30~60min内静脉滴注,第1,8,15天各1次,每28 d为1个周期;联合试验组(B组):在单药方案基础上加顺铂30 mg/,2,60~120min内静脉滴注,第1,2,3天各1次,28 d为1个周期;联合对照组(C组):以健择代替盐酸吉西他滨.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入组的124例中,可评价疗效病例115例.A组40例中,9例(22.5%)达PR;B组36例中,15例(41.7%)达PR;C组39例中,15例(38.5%)达PR.B组与C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552).第二周期后,有117例患者可评价不良反应.Ⅲ~Ⅳ度恶心、呕吐、纳差的发生率以B组为高,C组的血液学毒性高于A组,B、C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国产盐酸吉西他滨是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药物,使用安全,联合顺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与健择联合顺铂相近.

  • 吗啡耐受及内脏痛敏的相关机理

    作者:陈京红;刘茵;宫泽辉;秦伯益

    目的吗啡耐受是一种潜在的痛觉过敏,慢性内脏炎痛刺激后也产生内脏痛敏.因此探讨慢性内脏炎痛刺激及吗啡耐受间共同的细胞机理及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相关的调节机理,为合理用药及药物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急慢性内脏痛炎痛模型,直肠扩张痛阈测定及生物化学检测的方法进行机理研究.结果结肠炎症和慢性吗啡耐受的大鼠均出现直肠扩张痛阈降低,即内脏痛敏现象,而慢性地佐环平(MK-801)和L-NG-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处理吗啡组的平均痛阈末见明显改变.内脏炎痛和耐受组大鼠脊髓及海马部位一氧化氮合酶(NOS)上调,而MK-801和L-NAME预处理组含量无明显变化.慢性内脏炎痛及吗啡耐受组背角神经元[Ca2+]i显著增高,而MK-801预处理的炎痛及耐受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吗啡耐受和痛觉敏感化在机理上存在某些共同之处,均在NMDA受体的激活、一氧化氮生成及细胞内钙上发生可塑性变化.

  •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简述三叉神经痛的诊疗。方法对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进行诊疗。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心理健康普遍较差,在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对患者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三叉神经 诊疗
  • 吗啡抑制福氏佐剂致炎大鼠触诱发痛的机制

    作者:李韶;孙长凯;赵志奇

    目的:观察吗啡对炎性大鼠触诱发痛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电生理技术记录后二头半腱(PBST)肌肌电及胫神经A、C类纤维单位放电.结果:静脉注射吗啡(1 mg/kg)能明显抑制大鼠炎症侧PBST肌伤害性屈肌反射,此作用可被纳洛酮(1 mg/kg)阻断;相同剂量的吗啡对来自炎症脚趾的胫神经A类纤维自发放电无影响,但却可明显抑制相同侧C类纤维的自发放电.结论:吗啡抑制炎性大鼠触诱发痛,此作用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而非通过外周神经系统实现.

  • 可卡因对大鼠痛阈和缰核痛相关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作者:黄民;张春晓;刘永峰;王绍

    目的:观察可卡因对痛阈和LHb痛相关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不同剂量可卡因,观察大鼠痛阈的变化;用玻璃微电极记录静脉注射可卡因前后,Hb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结果:低剂量可卡因降低大鼠痛阈;高剂量可卡因提高大鼠痛阈.静脉注射可卡因后,LHb痛兴奋单位自发放电增加,对痛的兴奋反应加强;LHb痛抑制单位自发放电减少,对痛的抑制反应减弱.结论:低剂量可卡因降低痛阈,同时提高LHb痛相关神经元的敏感性.

    关键词: 可卡因 敏感性 缰核
  •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应用现状

    作者:盛晓英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无痛人工流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人工流产常用的镇痛方法有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局部麻醉、宫旁注射麻醉、骶管麻醉和针刺麻醉等.可取的无痛人工流产术应具有安全、无毒副反应、镇痛效果确切、操作简单、起效迅速和苏醒快等特点.

    关键词: 人工流产
  • 从中医治疗痈的理念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作者:杨雁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溃疡痊愈率高、复发率低,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其病理形态与外科痈相似.兹从中医治疗痈的理念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1 痈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凡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症状者称为痈,具有易脓、易溃、易敛的特点.

  • 臀部滑膜囊肿医源性破裂致下肢根性痛

    作者:向君华;曾荻洵;陈建军

    1 病例资料男,69岁.因右臀部肌内注射后肿痛伴右下肢放射痛4周入院.4周前行背部皮脂腺囊肿切除,于门诊肌内注射青霉素预防感染,注射时即感局部剧烈疼痛,次日发现该部位有一核桃大小肿块,压痛明显,无皮肤发红及皮温升高.中止肌内注射,予局部热敷.

  • 角叉菜胶炎性痛诱导的大鼠脊髓后角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作者:郭新华;杨永忠;王彦华

    目的观察角叉菜胶炎性痛及痛过敏中脊髓后角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变化,尤其是其时间特征.方法采用右后掌足底注射角叉菜胶复制炎性痛模型;应用NADPH-黄递酶(NADPH-d)组化法测定脊髓NOS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角叉菜胶后12,24及48小时组脊髓后角Ⅰ-Ⅱ板层内NADPH-d阳性细胞数目及染色深度均显著增加,但以24小时组增加为明显.结论角叉菜胶炎性痛及痛过敏中,脊髓后角NOS活性增强,且这种增强有一定的时间变化特征.

  • 针刺结合中药塌渍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冰;郑晶晶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塌渍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应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止痛中药塌渍和通络解痉针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肢疼痛程度及应用尚天裕评测法进行肩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肩痛、红、肿等症状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患肢活动能力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针刺结合活血止痛中药塌渍有显著的疗效,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坐骨神经痛中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王顺;蔡玉颖

    对中西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力图探索佳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2种干预方式对新生儿疼痛影响的研究

    作者:倪平;陈京立;李静;李丽敏

    目的 比较音乐干预与音乐+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合用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胎龄≥28周的7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音乐干预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及对照组,察足跟采血时3组新生儿啼哭和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采血结束后90 s内的啼哭例数.结果 音乐干预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的新生儿疼痛面容和啼哭的持续时间、HR和SpO2恢复至采血前基线水平所需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HR、SpO2的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乐+非营养性吸吮组新生儿的啼哭、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HR恢复至采血前基线水平所需的时间均显著短于音乐组的新生儿.结论 足跟采血时音乐干预或音乐+非营养性吸吮合用均能减轻新生儿疼痛.音乐干预+非营养性吸吮合用对音乐干预的止痛效果有加强作用.

  • 刍议痛的本质

    作者:邹剑

    一些病案,引起对"痛"的思考.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一些关于"痛"的形成原理及本质的看法,认为各种疼痛皆有一个相同的形成原理(共性).并从生理、病理、治疗等方面分析与证明之.

    关键词: 共性 本质 濡养失和
5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