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手法与物理因子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清;陈丽霞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患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单纯物理因子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应用物理因子进行治疗,综合治疗组加用手法治疗,4个疗程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4个疗程共计40次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较前均有改善,且综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物理因子治疗组(P﹤0.05).结论 应用综合康复手段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 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崔高亮;程立;刘桂花

    目的:研究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另加用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经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视觉模拟评分有了显著降低.结论:立体动态干扰电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显著作用,可以提高疗效.

  • 中药熏洗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作者:高广林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本病发病率高,国外资料统计,脑梗死后的偏瘫患者中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约12.5%,我国发生率12% ~74.1%[1].由于本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疗效普遍不高,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全部病例均为早期患者,均经CT扫描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且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脑出血10例,脑梗死20例,平均年龄61.35±7.28岁,病程平均32.15 ±4.23天.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脑出血9例,脑梗死21例,平均年龄64.42±6.37岁,病程平均36.56±4.68天.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 间歇性气压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陈清云;李俊华

    目的:观察间歇性气压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两组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间歇性气压治疗.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训练后两组疗效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气压治疗可加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支芳;林星镇;袁娟

    目的 探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按患者康复治疗内容将患者分为单一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对所有单一组患者采取常规推拿治疗,对所有联合组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与单一组相比明显较高,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肿胀评分与单一组相比明显较低,联合组患者治疗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与单一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效果优良.

  • 针灸推拿联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廷营

    目的 探索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经我院检查确诊的82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并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推拿联合针灸治疗,分析、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68% vs 73.17%),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46±1.27 vs4.85±1.96),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5.60±9.83 vs 26.48±10.3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取得确切疗效,能够降低疼痛程度,增强上肢功能,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作者:张春兰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1年3月份~2012年3月份收治的64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偏瘫侧肩-手痛、肢体运动功能、水肿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中医药治疗进展

    作者:刘泰;蔡伦

    肩-手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现代医学对此疗法有限,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则疗效独特,为此本文就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现状作一综述.

  • 从肝论治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6例

    作者:王祯祥

    目的 观察从肝论治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两组在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处理及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自拟方口服,对照组予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Brothel指数评分、上肢Fug-Meyer评分及水肿程度评分,共治疗8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Brothel指数评分、上肢Fug-Meyer评分及水肿程度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评分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P<0.05).结论 运用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从肝论治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上肢关节疼痛、肿胀,痉挛状态,进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 针灸配合按摩治疗气虚血瘀型肩-手综合征60例

    作者:熊云;艾尼瓦尔·买明

    目的 对比针灸配合穴位按摩与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20例符合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中医辨病为中风中经络,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并进行2组患者上肢综合运动功能评分、上肢疼痛评定、肩关节活动度测定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在上肢综合运动功能评分、上肢疼痛评定、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1),治疗组治疗后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气虚血瘀型肩-手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作者:时新玉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脑卒中存在上肢瘫痪的住院患者177例,随即分为治疗组87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在临床常规用药、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 治疗组采用高压氧及康复训练,肩-手综合征发病率为21.8%,对照组为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预防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较单纯康复训练发病率低,提高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预防效果研究

    作者:闫青;邓璐;仲梅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预防的作用.方法将一所综合医院神经内科5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教育组,将另一所综合医院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均为急性期入院.对教育组患者神志清醒后由我康复中心人员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肩-手综合征的健康教育指导,并随访至6个月.两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结果教育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预防和减轻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廖华薇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作业疗法训练,红花醇并红外线照射患肢的要穴.对照组采用作业疗法训练.结果 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患手Fugl-Meyer的评分上优于对照组.结论 作业疗法结合红化醇并红外线照射可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 围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翟向阳;刘天君

    目的 比较不同针刺法对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分为围刺组49例和对照组41例,分别采用围刺法和常规针刺法.30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围刺组的总有效率93.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17%(χ2=7.2863,P《0.01).结论 围刺组对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急性期正中神经传导的变化

    作者:余青云;刘爱群;洪铭范;程静;彭忠兴;危智盛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急性期正中神经传导的变化。方法50例脑卒中并发SHS急性期患者(SHS组)、50例脑卒中无SHS患者(N-SHS组)和50例无脑卒中无SHS者(N-S组)均行双侧正中神经传导检测(包括感觉、运动神经传导及F波)。结果 SHS组患侧正中神经感觉动作电位波幅(SN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与自身健侧比较均降低(P<0.05);患侧感觉传导速度(SCV)、末端运动潜伏期(DML)、F波潜伏期(FL)与健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N-SHS组、N-S组比较, SHS组患侧正中神经SCV减慢、SNAP及CMAP减低(P<0.05);DML、F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SHS急性期患侧正中神经受损,以轴索为主,其损伤部位主要在远端,提示正中神经远端的轴索损伤是SHS的一项指标。

  •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张焱;孙岚;王征美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5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治疗仪进行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包括中药泡洗、脉冲磁疗、中医按摩、穴位刺激)和运动疗法,对照组只采用运动疗法,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明确.

  • 针刺同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和水肿的影响

    作者:朱芬;陈尚杰;查思想;黄石钊

    目的 比较针刺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和针刺后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疼痛和水肿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均匀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后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疼痛、水肿程度的变化.结果 经4周治疗,治疗组疼痛、水肿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钊刺的同时进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常规钊刺后康复训练.

  • 连续臂丛阻滞用于肩-手综合征镇痛疗效观察

    作者:杨代和;张俐;林菊珊;仲卫红

    目的 观察臂丛神经阻滞对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30例初发脑卒中(病程≤3个月)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臂丛阻滞组),每组15例.结合中枢性运动障碍恢复的特点(弛缓期-痉挛期-恢复期) ,两组患者均有步骤地进行康复训练,但B组同时在患侧穿刺留置连续臂丛麻醉导管,持续注射罗哌卡因和地塞米松注射液.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上肢疼痛,采用Fugl-Meyer法(FMA)评定上肢关节被动活动范围、上肢及腕手关节的运动功能.结果 A组上肢疼痛评分治疗20 d后低于治疗前( P<0.05),B组上肢疼痛评分治疗10 d即明显下降( P<0.01),且明显低于A组( P<0.01);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评分均明显提高,上肢关节肿胀明显减轻(均 P<0.01),但B组的疗效优于A组( P<0.05).结论 脑卒中后瘫痪侧上肢臂丛神经持续注射罗哌卡因可以减轻上肢疼痛,提高上肢运动能力,减轻患侧关节肿胀.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中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廖燕锬;林滨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对国内外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和初步分析评价.

  • 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疗效观察

    作者:蔡亦强;余兢兢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2例脑卒中偏瘫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予以康复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康复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130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