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唇部恶性肌上皮瘤1例

    作者:刘海萍;王星斗

    患者,女,41岁.因上唇肿物2月切除送检.查体:扁圆形肿物2.0cm×1.5cm×0.8cm,有薄层包膜,切面实性略半透明;镜下瘤组织呈弥漫性、条索状或岛屿状,部分呈菊形团或腺管状,无双套层腺管样结构.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像可见.免疫组化:ckp(+),vimetin(+),Actin(+).恶性肌上皮瘤即肌上皮癌属罕见肿瘤,发生于上唇且年龄<50岁者则更为罕见.常因间变轻难与良性肿瘤区别.

  • 支气管肌上皮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戴莉萍

    目的:探讨支气管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手术切除的肺及其肿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HE及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29岁.左肺下叶灰白色肿瘤,大小为4.7cm×3cm×2.5cm,突入支气管腔内,境界清楚.镜下瘤组织由卵圆形细胞、透明细胞及梭形细胞构成,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K、P63阳性,Actin局灶阳性,而S100,NSE,CgA,Syn均阴性.结论:支气管良性肌上皮瘤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肿瘤,根据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手术切除是治愈本病的主要手段.

  • 肺良性肌上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刘翠云;王木森;王全之;杨方;阎敬泽

    目的 报道1例肺的良性肌上皮瘤,并复习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 对手术切除的肺及其肿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HE及免疫组化(S-100、p63、CK、SMA、GFAP)染色,光镜检查.结果 患者女性,58岁.左肺上叶舌段良性肌上皮瘤,突入支气管腔内,大小为1.8 cm×1.5 cm×1.2 cm,瘤组织呈不规则片块状,由卵圆形细胞、透明细胞及少量梭形细胞构成,免疫组化显示瘤组织S-100、p63和CK(+).结论 肺良性肌上皮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根据组织形态、结合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可作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 涎腺恶性肌上皮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廖秋林;李莲花;赖日权;陈晓东;陈敬文;周永梅

    目的分析涎腺原发性恶性肌上皮瘤临床表现、形态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对16例涎腺恶性肌上皮瘤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织化学采用EnVision法,所用抗体包括肌动蛋白、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S-100、结蛋白、肌特异性肌动蛋白(MS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红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白细胞共同抗原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结果 16例中男性6例,女性10例,年龄12~65岁,平均44岁.肿瘤主要发生于腮腺和腭部小涎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快速生长或生长突然加速的局部包块,可有溃疡形成、骨质破坏和神经侵犯.16例中7例为复发病例,2例有颌下或颈部淋巴结转移.大部分肿物侵犯周围涎腺组织或邻近脂肪、肌肉、骨组织,侵入程度不一.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化,有透明、梭形、上皮样、浆细胞样型和混合型,有一定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较多.肿瘤以透明细胞型为主,占9例.免疫组织化学示瘤细胞CK、EMA、MSA、结蛋白、S-100阳性.结论涎腺恶性肌上皮瘤为比较少见的低度恶性的肿瘤,不易发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但容易复发,局部软组织和骨组织易受侵犯,生物学行为不一,在组织学的基础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等其他检查可以确诊.

  • 涎腺肌上皮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学特征

    作者:倪皓;吴楠;王小桐;夏秋媛;王璇;时姗姗;李锐;周晓军;饶秋

    目的 探讨涎腺肌上皮肿瘤(myoepithelial tumor, MT)的临床病理及分子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病理科2006-2016年手术切除的涎腺肿瘤标本,筛选出37例MT,其中恶性13例,良性24例.所有病例均进行了临床资料采集、组织学形态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EWSR1基因重排情况,归纳本研究中FISH阳性MT的形态特点以及EWSR1基因重排检测在判断该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结果 37例MT均发生于腮腺,患者多以无痛性肿块就诊. 13例恶性MT中,男性7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62岁;24例良性MT中,男女比5∶7,中位年龄54岁. 37例(100%)MT均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阳性,并表达p63、S-100蛋白、Calponin、CK14中至少1种肌上皮标志物. 26例检测到EWSR1信号,其中8例(4例恶性MT、4例良性MT)EWSR1分离探针检测阳性.根据MT肿瘤细胞主要形态划分,4例EWSR1重排阳性的恶性MT中,2例呈透明细胞样,2例呈上皮样组织学形态;4例EWSR1重排阳性的良性MT中,有2例呈透明细胞样、1例呈浆细胞样、1例呈梭形细胞形态.结论 MT多发于腮腺,男女发生比例相近. MT均表达CKpan,并至少表达1种肌上皮标志物. EWSR1基因重排存在于一部分MT中,伴有该重排的 MT 形态学特征多样,EWSR1 基因重排检测对于判断该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价值不大.

  • 颌下肌上皮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朱洁;武文;刘培

    患者女,75岁.于4年前发现左颌下肿物,生长缓慢,近年来进行性增大.6年前曾行"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专科检查:左颌下至甲状软骨上方可扪及一约4.0 cm大小的肿物,质稍硬,表面光滑,呈多角形,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超声检查:于左颌下腺内缘,近正中线部位可见大小约3.4 cm×2.0 cm的异常回声团,边界尚清晰,轮廓欠规整,内为点片状中等稍强、稍低及不规则无回声,分布杂乱,CDFI显示:周边及其内可见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图1).病理:光镜下肿瘤细胞呈椭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透亮,细胞排列呈片状,巢状,少部分呈假腺腔,诊断:颌下肌上皮瘤(局部恶变).

  • 腭部涎腺肌上皮癌1例

    作者:孟静媛;贺丽贤

    1 病历摘要男,31岁.主因腭部无痛性肿物2 a余于我科就诊,患者2 a前无意中发现腭部右侧长一花生米大小的肿物,无任何不适,曾在多家医院诊治,多考虑为血管瘤,未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2个月前肿物表面破溃出血,未治疗出血自行停止.检查:腭部正中偏右可见一2.5 cm×2.5 cm大小的肿物,无压痛,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硬度,表面黏膜呈蓝色,肿物邻近牙齿无松动及叩痛,区域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 颌面部肌上皮瘤的MSCT诊断及文献复习

    作者:葛莹;董越;张丽芝;沈晶;魏富春

    目的 探讨颌面部肌上皮瘤(ME)的MSCT影像特点.方法 对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面部ME患者的MSCT平扫及增强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ME均表现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多数(25例)病灶直径1.0~2.5 cm,部分病灶内可见囊变(21例)及包膜(12例),少数(4例)病灶内可见钙化,平扫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静脉期均显著强化,并有向心性强化的趋势.结论 颌面部ME的MSCT表现具有特征性,MSCT对ME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肝脏原发上皮-肌上皮癌首例报告

    作者:刘勇;桑新亭;高维生;毛一雷;刘跃武;刘洪沨;杨志英;杨松竹;钟守先;黄洁夫

    目的 报道首例原发于肝脏的上皮-肌上皮癌患者.方法 描述我院收治的1 例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的肝脏原发的上皮-肌上皮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病理特点等.患者女性,37岁,体检发现右肝直径10 cm肿瘤,接受多项影像学(B超、CT、MRI)检查、反复肝脏穿刺活检和甲胎蛋白检查,但均无特异性,术前未能明确诊断.结果 行右半肝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双套管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上皮-肌上皮癌.结论 该肿瘤在肝脏原发为罕见,术前诊断困难,需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确诊.

  • 乳腺低度恶性肌上皮瘤一例

    作者:赵建军;刘尚梅;蔡建强;蒋力明;张宏图;毕新宇

    患者女,73岁,因左乳肿物3个月而入院.既往月经规律,50岁闭经.无家族性乳腺疾患史.查体:左侧乳晕后外上方可触及肿物3.0 cm×3.5 cm.边界清楚,结节感明显,活动,左乳头向肿物方向牵引,左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肌上皮瘤
  • 鼻腔鼻窦肌上皮癌临床分析

    作者:古庆家;奚玲;冯勇;何刚;翁斌琦;汪审清;李君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肌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0年1月~2008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鼻腔鼻窦肌上皮癌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7年,6例术后复发.3例术后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无手术指征而行放、化疗.3例出现远处转移,至末次随访,6例死亡,1例无瘤生存.结论 肌上皮癌是预后极差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好发于涎腺,而发生于鼻腔鼻窦极为罕见.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率较高,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复发率较高,对放疗和化疗有一定敏感性,宜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cN0的患者,应行分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 下鼻甲良性梭形细胞肌上皮瘤侵及上颌窦一例

    作者:吴彦桥;柳英兰;邸斌;尚耀东

    本科遇1例下鼻甲良性梭形细胞肌上皮瘤侵及上颌窦,因肿瘤较大且罕见,外院误诊为恶性肿瘤,报道如下.

  • 涎腺肌上皮瘤的CT、MRI表现

    作者:陈祖华;余日胜;徐雷鸣

    目的 探讨涎腺肌上皮瘤(ME)的CT、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6例ME的CT、MRI表现(其中CT检查4例,MR检查3例)并复习文献.结果 6例ME中位于硬腭4例,腮腺2例.病灶直径为1.2~3.5 cm,其中病灶呈椭圆形4例,呈分叶状2例.4例CT表现:病灶呈等密度3例,稍低密度1例,密度均匀和不均匀各2例,其中多发低密度结节灶1例;病灶边缘清晰锐利,相邻腭骨压迫吸收3例.增强检查病灶呈显著强化2例,高CT值160 HU,呈轻、中度强化各1例.3例MRI表现:病灶信号(与肌肉相比较)T1WI呈等信号,其中均匀2例,不均匀1例;T2WI均为混杂高信号.病灶边缘光整1例,不规则2例,其中有棘状突起1例;增强检查病灶呈显著强化2例,呈中等强化1例.结论 涎腺肿瘤影像检查出现显著强化,特别是腮腺、腭部,有助于提示ME可能,确诊仍依靠病理.

  • 涎腺肌上皮癌5例

    作者:陈宇轩;胡敏;温伟生;杨舸;肖红喜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解放军总医院1995~2002 年收治的 5 例肌上皮癌患者.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肌上皮瘤
  • 弹力纤维染色在肺癌胸膜侵犯中的诊断作用

    作者:罗海军;朱德茂;周华山;王志敢

    弹力纤维(EFs)染色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如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的改变来诊断心血管疾病;鉴别肌上皮瘤与涎腺多形性腺瘤;诊断皮肤弹力纤维病变等[1]。同时弹力纤维也是肺泡及支气管的构成骨架,与肺癌的分化、生长、预后及转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2]。本研究比较了100例贴近胸膜的肺癌肿块HE染色及EFs染色在判断胸膜侵犯中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 针吸细胞学诊断涎腺混合瘤的标准探讨

    作者:滕茂芳;潘秦镜;张智慧;曹箭

    混合瘤是涎腺肿瘤常见的一种,其针吸细胞学诊断需与涎腺的其他肿瘤鉴别。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86年12月~1998年12月之间,经针吸细胞学检查且病理组织学证实的75例患者,其中68例组织学为涎腺混合瘤,3例粘液表皮样癌,2例肌上皮瘤,2例神经鞘瘤。1.2 方法 用10ml注射器和外径0.7mm的针头常规针吸,涂片立即以95%酒精固定,HE染色后镜检。2 结果 68例涎腺混合瘤观察到6种形态变化,与其他肿瘤比较见附表。

  •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愈颌下腺肿瘤1例

    作者:郭建琴;章建全

    患者女,46岁.因发现右侧颌下肿块伴局部疼痛1月余来诊.查体:右侧颌下可触及一蚕豆大小的质硬包块,活动度小.高频超声检查:右侧颌下腺内见一16 mm×12 mm的低回声影,边界可辨,内部回声尚均匀,彩色多普勒示周边见星点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侧颌下腺肿瘤.行超声引导下右侧颌下腺肿瘤穿刺活检术及射频消融治疗.病理诊断:梭形细胞肌上皮瘤.射频消融治疗: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超声择点定位后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先用1%利多卡因在瘤体周围形成麻醉剂隔离带,再超声引导下将Celon射频消融针(18G,消融半径5 mm,功率5~10 W)穿刺进入肿瘤周缘进行周边止血,对血流信号明显处进行消融阻断血流直至瘤体周缘血流信号完全消失.然后将射频针穿刺人肿瘤内,使肿瘤凝固坏死.整体上采用多点多平面对肿瘤进行消融,每个平面上自深到浅先后消融,根据图像上强回声覆盖范围的变化向后小幅提起电极,即台阶式消融,直至肿瘤被强回声覆盖.在退出射频针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包块未见血流信号.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 涎腺肌上皮瘤中纤维形成的组织学及电镜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王洁;赵玉珍;唐全勇;李向印;焦建平

    目的研究涎腺肌上皮瘤细胞之间及粘液样区域中纤维的形成机制及纤维的类型.方法采用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的组织学特殊染色方法及鞣酸-电镜组织化学技术观察4例涎腺肌上皮瘤.结果组织学染色表明,在肌上皮瘤细胞之间及粘液样区域内分布有红染的胶原纤维(苦味酸-酸性品红法)和呈深蓝黑色的弹性纤维(间苯二酚品红法).鞣酸电镜组织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在肌上皮瘤细胞周围分布有数量不等的胶原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团块.在肌上皮瘤细胞的胞浆内,可见两种类型的高尔基复合体来源的分泌囊泡.一种着色深黑,电子密度均匀,内含致密的前弹性蛋白分子;另一种着色浅灰,电子密度不均匀,内含微丝状结构的前胶原蛋白分子.肌上皮瘤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将这些物质释放到细胞外,形成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结论肌上皮瘤细胞具有合成前胶原蛋白及前弹性蛋白的能力,构成肿瘤细胞外及粘液样区域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 涎腺肌上皮癌五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宇轩;胡敏;温伟生

    涎腺肌上皮癌又称恶性肌上皮瘤,是与肌上皮瘤相对应的涎腺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1991)涎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中将其列为一类独立的肿瘤 [1].本病发病率低,属罕见肿瘤.我科于1995~2002年收治了5例涎腺肌上皮癌,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组织来源及治疗方法作一探讨.

  • 硬腭肌上皮瘤1例

    作者:景天娇

    肌上皮瘤较为少见,发病率不及涎腺全部肿瘤之1%.好发于腮腺,腭部次之.我院于2010年1月12日收治1例,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31岁,上腭部肿物无痛性缓慢生长3年.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现上腭部生长一肿物,无疼痛,不影响进食.近1年发现其生长较快.未曾到他院诊断与治疗.体检:口唇无畸形,齿龈正常,牙列齐,上硬腭正中部可见一大小约2.5cm*2.5cm半球形肿物,质软,边界清晰,周边无红肿,触之无疼痛,表面光滑.

    关键词: 肌上皮瘤 腮腺
5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