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热射病:致命性的中暑

    作者:杨保林

    随着热浪的侵袭,重症中暑接二连三,因热射病而死亡的病例开始增多.一名58岁的男子出现呕吐、抽筋等症状,被送进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据这位中暑患者的工友回忆,当时他们并没有在烈日下暴晒,也没有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在室内,只是没有空调,只有电扇.院方称,近三天内已经收治了4例这样的重度中暑患者,其中两例送医院的时候已经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终宣告不治.

  • 9例重症中暑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徐进华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或烈日暴晒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障碍,突然发生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意识丧失或惊厥等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疾病.依据临床症状轻重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及重度中暑几种类型[1].重度中暑往往由于病人出现了前驱症状或中暑症状未加以保护或采取措施发展而致,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此病起病急,预后较差,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甚至衰竭,导致死亡或残疾.

  • 36例重度中暑衰竭的抢救体会

    作者:曾令文

    目的:探讨重度中暑衰竭患者的抢救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2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重度中暑衰竭患者36例,对其抢救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积极抢救,3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除2例昏迷3d后清醒,其余均在24h或48h内清醒,33例住院1周出院,3例治疗2周后留下轻微后遗症,但生活能够自理。结论:重度中暑要做到尽早脱离高温环境,早就诊,早治疗,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 雷暴雨中上演4小时“生命接力”

    作者:吴燕玲;黄双权

    5月14日13时,广州军区458医院军人保健办值班接到珠海警备区某海防团卫生队长沈克琼从海岛打来的求助电话,军人保健办主任傅朝平一边向院领导报告情况,一边开启远程急救通道.一场持续4小时,跨越海洋,连绵300多公里的生命接力就此拉开……根据经验傅朝平知道,该战士患上的极有可能是“劳力性热射病”,俗称重度中暑.这种疾病,死亡率高达70%以上,即使侥幸死里逃生,也可能会留下器官功能性受损、癫痫等后遗症.

  • 重度中暑合并电解质紊乱病人的病情观察

    作者:吴媛婷;姚爱霞

    目的对重度中暑合并电解质紊乱病人进行病情监测,通过积极的治疗及密切的临床观察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方法对重度中暑合并电解质紊乱病人各个系统进行病情观察。

  • 高压氧治疗高温中暑后脑萎缩1例报告

    作者:谢小红;邓小玲;徐洁明;韦丽群;黄怀

    近年来,高压氧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报道不少,且其疗效是肯定的,但其在高温重症中暑后遗症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2000年7月l曾成功救治1例高温重症中暑后遗症患者,现将高压氧在其康复期的治疗应用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20岁,战士.于2000年6月30日下午,在烈日下行军事训练后出现高热,体温达41℃,意识丧失,呕吐,四肢抽搐,在当地医院抢救,诊断为"重度中暑",住院期间出现"急性肾衰、中毒性肝炎、吸入性肺炎".经对症、营养神经、支持等治疗,1周后神志清楚,但失语、头部及四肢不自主运动,双目向上凝视,四肢肌肉萎缩,活动障碍.于7月11日转我院治疗,头颅CT示脑萎缩,即开始行高压氧治疗.采用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MPa(2.0ATA),稳压时氧箱吸纯氧40min×2,中间间歇吸空气5min,再缓慢加减压各20min,1次/d,15d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脑多肽、胞二磷、抗脑衰等营养脑细胞治疗和加强语言及肢体功能锻炼.经过6个疗程近1年的治疗,患者能重新步行,口齿清晰,对答切题,生活能力基本自理,生存质量提高.

  • 中西医联合物理降温对中暑患者降温效果的研究应用

    作者:潘开菊;叶秋梅;曹小红;胡菊清;王平;卢海峰

    目的 探究中西医联合物理降温对中暑患者降温效果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急诊科收治确诊为重度中暑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物理降温与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干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体温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100.00% (40/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3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25,P<0.05);治疗组患者高热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分别为(0.57 ± 0.46)、(3.12 ± 0.75)、(7.25 ± 3.18)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3 ± 0.89)、(5.37 ± 0.63)、(12.47 ± 4.53)h,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29、14.528、5.965,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分别为(3.13 ± 0.15 )μg/L、(412.02 ± 156.33)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 ± 0.26 )μg/L、(748.32 ± 119.20)U/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39、10.819,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22,P=0.263).结论 中西医联合物理降温对中暑患者降温效果明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度中暑患者的救治体会

    作者:欧小萍

    通过对15例重度中暑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总结重度中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措施,说明对重度中暑患者,应尽早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加强体温、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功能监测,积极保护各重要脏器功能,提高此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重度中暑 救治 护理
  • 血液净化治疗热射病导致肝功能衰竭1例

    作者:王晓霖;齐刚

    患者,男性,44岁,汉族,襄阳籍,建筑工人。因“因重度中暑,肝功能不全4d”入院。患者4d前在高温下工作突发昏迷,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送至当地医院,行头胸部 CT 检查,提示右下肺感染性病变,血小板计数下降,肝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差,考虑重度中暑,给予对症处理,2d前意识障碍减轻,但仍谵妄状态,1天前转院至南漳县医院,腹部 CT 检查提示脂肪肝,生化检查肝功能不全,心肌酶增高,血小板计数继续下降,给予护肝,抑酸,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危重,转院至我院急诊,以“重度中暑,肝衰竭,肺部感染”收入我科。入院查体:T 36.2℃,BP 130/83 mmHg,P 58次/min、R 19次/min,吸氧, SPO293%,意识模糊,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球结膜出血,颈软无抵抗,胸廓对称,双肺未及干湿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额外心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下肢不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既往有胃病手术史(具体不详),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年,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初步诊断:1.重度中暑;2.肝功能不全急性肝衰竭;3.肺部感染、双侧胸腔积液;4. DIC?入院后急查血氨87.97μmol/L;肝功能:总胆红素326.4μmol/L,直接胆红素216μmol/L,间接胆红素110.4μmol/L,白蛋白36.6 g/L;肾功能电解质正常;CK 1169 U/L,CKMB 48 U/L;淀粉酶321 U/L;肌钙蛋白-I 0.09 ng/mL;甲、戊型肝炎 IgM抗体阴性;乙肝三系、抗-HCV、自身免疫性肝炎全套阴性,B型尿钠肽132.2 pg/mL;凝血酶原时间21.4秒,活动度42%,国际标准化比值1.88,部分凝血酶原时间45秒,血浆纤维蛋白原2.26 g/L,凝血酶时间18.2 s,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0.27μg/mL,D-二聚体2.41 ug/mL;尿常规:红细胞153.7/μL;血常规:白细胞6.25109/L,血红蛋白129 g/L,血小板37109/L;血气分析:氧合正常,轻度呼碱。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抑酸,护脑,促醒,护肝,退黄,营养心肌,输血浆、血小板,补液,支持、对症治疗,患者神志转清,体温恢复正常,头部MRI检查提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心电图正常。上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复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水平上升,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患者肝功能好转,凝血功能改善,复查血常规:白细胞6.1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血红蛋白121 g/L,血小板88×109/L;肝功能:总胆红素115μmol/L,直接胆红素65μmol/L,间接胆红素50μmol/L,白蛋白38.2 g/L;肾功能、电解质正常,病情明显好转,回当地继续治疗。

  • 重度中暑合并体力耗竭性横纹肌溶解症1例

    作者:陈仁奎;鲍建国;仲崇翔

    1病案摘要患者男,31岁.因强行军后四肢抽搐、意识不清半小时于2004年6月23日18时入院.

  • 冰毯机用于重度中暑患者降温效果观察

    作者:康春华

    目的 探讨冰毯机用于重度中暑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 将20例重度中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例与对照组10例.观察组采用冰毯机降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橡胶冰袋或冰帽行物理降温,观察2组持续降温0.5、1、2、3h直肠温度下降情况.结果 观察组持续降温不同时间直肠温度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冰毯机用于重度中暑降温效果显著,较传统物理降温持续时间长,且患者体温能按设定的温度值平稳下降.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中暑昏迷患者的急救体会

    作者:宋冬梅

    2013年8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抢救7例重症中暑昏迷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8 ~ 71(60.86±7.40)岁,APACHEⅡ评分23~28(25.71±1.60)分.均符合重度中暑分型及标准[1].患者入院前在高温环境下工作3h以上发生昏迷;入院时腋温为42℃,主要临床表现为神志不清、抽搐,其中合并低钾血症3例、低钠血症2例、脑梗死1例、急性溶血1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1例.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度中暑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龚正;张凌云;王永全;金柱;董传江;向光明;赵必君;官莉;高宝安;陈世雄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与控温毯治疗重度中暑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重度中暑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降温,对照组采用控温毯降温,观察2组治疗后1、2、3、6h直肠温度下降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后0、1、3、6h白细胞值、ELISA法检测白细胞NF-κB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Western blot法检测白细胞热休克蛋白70 (Hsp70)表达.结果:观察组直肠温度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NF-κB蛋白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HSP70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用于重度中暑降温效果优于控温毯降温法,其机制可能为降低血清炎症指标、升高白细胞HSP70蛋白表达.

  • 中暑病人急救及护理

    作者:胡丹丽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突然发生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意识丧失或惊厥等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疾病,可导致人体多器官功能损伤甚至衰竭,终死亡或残疾.依据临床症状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及重度中暑三种类型.对于先兆、轻度中暑给与相应对症治疗后,预后较好,重度中暑多由于患者出现了前驱症状或中暑症状,但未加以保护或采取措施,终发展严重;该病起病急,预后较差,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高达5%~30%.我科于2013年7月-8月收治7例重度中暑并发多脏器衰竭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其中6例治愈出院,1例抢救无效而死亡.现将急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 重度中暑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4例治疗体会

    作者:李洁

    重度中暑对机体有广泛的损伤作用,可导致多个器官系统功能和形态学上的改变,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如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救治,死亡率相当高[1~3].我科于2002年7月收治了4例重度中暑合并MODS的病人,经积极救治,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重度中暑 MODS 治疗
  • 高龄重度中暑患者35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诚;余春玲;马绍红;吴世玲;加娜尔古丽

    目的:总结高龄重度中暑患者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其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2日至2015年7月30日我科收治的高龄重度中暑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高龄重度中暑患者经过及时得当的抢救措施及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34例(97%),仅死亡1例(3%).结论:及时得当的救治措施能提高高龄重度中暑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死亡率.

  • 重度中暑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戴禄寿;谢军培;唐冬良;戴益琛

    目的 探讨重症中暑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7例MODS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体温40℃以上17例,昏迷15例;人院时间1h8例,1-3h5例,3h以上4例;并发MODS17例,凝血功能障碍8例;9例各项异常指标均在30d左右恢复正常,无后遗症;2例有头痛,头昏;6例因DIC、ARDS及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重症中暑患者预后与年龄、就诊时间、体温、昏迷及并发MODS有关,同时还与综合抢救是否有力有关(如:有效降温、休克的纠正、重要器官功能的保护及并发症的防治).

  • 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中暑并发多器官功能损伤1例

    作者:罗钢;晏新;杨思进

    中暑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1],临床上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与重度中暑.前二者可经脱离热环境、口服补液而恢复,后者常伴多脏器功能障碍,若救治不及时恰当,其病死致残率极高.我院心脑内科于2006年7月22日收治1例重度中暑致多脏器功能损伤的患者,现将中西医结合救治体会介绍如下.

  • 冰毯联合降温法在抢救热射病患者时的应用

    作者:浦晓珍;吴海峰

    目的:探讨冰毯联合降温法在抢救热射病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以冰毯降温为中心,联合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对28例热射病患者施行降温.结果:患者体温在1h内从(41.2±0.76)℃降至(37.4±0.48)℃;4h体温达到(35.5±0.42)℃;6 h体温达到平稳(36.9±0.31)℃.结论:冰毯联合降温法在抢救热射病患者时降温效果理想,应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一清胶囊用于重度中暑抢救1例

    作者:宋艳丽;钟沛霖;陈雪妹;陈丽萍;章正林

    重度中暑患者易伴发全身多脏器功能紊乱,如不及时抢救,预后甚差.对重度中暑患者的抢救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现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一清胶囊(主要成分为大黄、黄芩),确有疗效.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