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周组织损伤对脊髓AMPA受体突触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刘燕妮;索占伟;杨娴;时蕾;曹静;李帅;许英明;杨鸿斌;胡晓东

    目的 研究外周组织损伤对脊髓背角AMPA受体突触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调节机制.方法 小鼠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炎性疼痛模型;24 h后分离L4~L5脊髓背角,提取"富含突触后致密质(PSD)"的亚细胞结构,免疫印迹法检测AMPA受体GluR2亚基突触表达的变化,并观察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A)在调节GluR2突触含量中的作用.结果 CFA在引发痛觉超敏的同时,脊髓背角GluR2的突触含量明显升高.虽然PKA抑制剂H-89并不影响正常小鼠的痛阈及GluR2的突触含量,但H-89却能有效缓解炎性痛觉超敏,同时完全翻转CFA诱发的GluR2亚基在突触中的过量表达.结论 外周组织损伤通过激活脊髓PKA,明显提高AMPA受体GluR2亚基在脊髓突触中的含量,可能是慢性炎性疼痛形成的重要机制.

  • 非特异性抑制脊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活性对炎性疼痛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李帅;杨娴;索占伟;时蕾;刘燕妮;曹静;许英明;胡晓东

    目的 研究脊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在炎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左后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 (CFA),建立炎性疼痛动物模型;24 h后,鞘内给予PTPs抑制剂正钒酸钠(sodium orthovanadate,Na3VO4),观察对缩足阈值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正钒酸钠对损伤侧脊髓背角NMDA受体NR2B亚基第1472位酪氨酸(NR2B-Y147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鞘内注射正钒酸钠50、100和200 ng,虽然不影响正常动物的痛阈,但却能够剂量依赖性地缓解CFA诱发的机械性痛觉超敏,给药后30 min,炎性疼痛小鼠的缩足阈值从(0.24±0.07)g分别升高至(0.17±0.06) g (P>0.05,n=4)、(1.07±0.51) g(P<0.05,n=4)和(1.38±0.47) g(P<0.05,n=4);同时,CFA诱发的脊髓NR2B-Y1472的磷酸化也被正钒酸钠100 ng所完全阻断.结论 PTPs抑制剂正钒酸钠,通过降低脊髓NR2B的酪氨酸磷酸化,逆转炎性疼痛动物的NMDA受体功能亢进,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

  • 芋螺毒素ω-SO3单次及连续给药对福尔马林致大鼠炎性疼痛的镇痛作用

    作者:吉小莉;颜玲娣;周培岚;董华进;宫泽辉;黄培堂

    目的 评价单次及连续鞘内给药ω-SO3对福尔马林致大鼠炎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福尔马林致大鼠炎性疼痛模型,通过大鼠鞘内置管术分别单次及多次鞘内给药,观察ω-SO3对炎性疼痛急性期和持续期的镇痛强度和有效时间以及连续给药对其镇痛作用可能的影响;通过大鼠自发活动实验评价ω-SO3单次鞘内给药可能引起的中枢副反应.结果 在大鼠福尔马林炎性疼痛模型上,单次鞘内给药ω-SO3产生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的镇痛作用,其抑制炎性疼痛急性期和持续期的ED_(50)值分别为1.79和0.41 ng·g(-1),比吗啡的镇痛作用强并且有效时间长;以ED80剂量每日鞘内给药2次连续5 d后,ω-SO3仍然产生与单次给药类似的镇痛强度,而吗啡的镇痛作用降低,说明产生镇痛耐受,更有意义的是ω-SO3对吗啡镇痛耐受大鼠仍具有镇痛作用.在上述镇痛剂量范围内,ω-SO3单次鞘内给药对大鼠自发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ω-SO3对福尔马林致炎性疼痛的急性期和持续期均具良好的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强,有效时间长,连续给药不产生自身镇痛耐受,并且对吗啡不产生交叉耐受.

  • miRNAs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桂霞;李春莉;吴春福

    miRNAs是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长约18~25个核苷酸.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特异性地与一个或多个靶基因的mRNA结合,导致mRNA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过程,从而在转录后水平沉默靶基因,起到调控作用.Bai等发现外周神经系统存在很多miRNAs,外周炎性刺激可引起其中一些miRNAs的表达变化,推测在疼痛的发生机制中miRNAs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miRNAs在疼痛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研究,对镇痛药物研发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静脉供药致血管痉挛痛的效方防治

    作者:李晨;李金梅

    静脉供药临床应用广泛,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因静滴或静推刺激性药物或高浓度药液,以及静脉置管时间较长或反复静脉穿刺,对血管壁的机械刺激等因素均可损伤血管内膜,致血管平滑肌痉挛产生血管痉挛痛,还可与继之出现的静脉炎性疼痛相继使患者遭受痛苦.笔者采用中药复方赤芍酊患处按摩与湿敷,可在短时间解除患者痛苦,并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 肺动脉栓塞18例临床护理

    作者:林娟;孙东秀;于文革

    2006年6月~2008年4月,我们共收治肺动脉栓塞(PE)患者18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58~82岁,平均71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3例,脊柱病变术后5例,关节术后4例,外伤史3例,妊娠1例,长期卧床2例.主要表现:①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以呼吸浅、快或喘息为特点;②胸痛、胸闷,包括胸膜炎性疼痛或心绞痛样疼痛;③晕厥;④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⑤咯血,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⑥其他症状,如咳嗽、心悸;⑦呼吸急促,发绀、心动过速、血压变化,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低热等.本组1例手术取栓治愈;2例猝死;15例行溶栓治疗,其中6例死亡,9例抢救成功.

  • 纳洛酮配伍曲马多对炎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

    作者:李鹏涛;秦颖;肖智;文松

    目的 探讨纳洛酮配伍曲马多对炎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曲马多组、纳洛酮组、低剂量纳洛酮+曲马多组(NL+T)组、高剂量纳洛酮+曲马多组(NH+T)组,每组12只;后五组建立甲醛炎性疼痛大鼠模型后,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曲马多、纳洛酮、不同剂量纳洛酮和曲马多.记录给药后60 min内(每隔5 min)注射侧后足的疼痛评分;建模后1 h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AOD)值和相对光密度(ROD)值.结果 在大鼠足底注射甲醛10 min后的各观察时间点疼痛评分:模型组、纳洛酮组>曲马多组>NH+T组>NL+T组>空白组,组间比较P均<0.01;纳洛酮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脊髓背角c-Fos阳性产物AOD值及ROD值:模型组高于空白组及曲马多组,NL+T和NH+T组低于曲马多组,NL+T组低于NH+T组,组间比较P均<0.01.结论 小剂量纳洛酮能促迸曲马多对炎性疼痛的镇痛作用,其机制与下调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有关.

  •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抗炎性疼痛作用

    作者:宋明娟;俞瑾;吴根诚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是白介素-1的内源性拮抗剂,能很好地阻断白介素-1与其受体的结合.它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可阻断鞘内及脑室注射白介素-1β对正常和炎性疼痛大鼠的致痛敏作用,可抑制强啡肽诱导的痛觉超敏,可明显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和炎症反应,可抑制脚掌注射角叉菜胶、脂多糖、缓激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和醋酸等引起的炎性痛敏反应,在中枢和外周都起到很好的抗炎性疼痛作用.

  • 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对福尔马林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PKA和pCREB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月玲;熊靖;郭曲练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对福尔马林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PKA和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鞘内置管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低剂量布托啡诺组(LB);高剂量布托啡诺组(HB),n=6.鞘内置管后5d,在各组大鼠的左后足掌面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50μL,致痛前30 min,3组大鼠鞘内分别预先注射生理盐水、布托啡诺12.5μg、25.0μg,采用疼痛加权评分法评价疼痛行为学,所有大鼠福尔马林注射2h后处死,取大鼠脊髓L5节段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脊髓背角PKA和pCREB的表达.结果 HB组大鼠疼痛较NS组减轻,其脊髓背角PKA和pCREB表达弱于NS组(P<0.01),且呈正相关,r=0.940.结论 在大鼠福尔马林炎性痛模型中,鞘内注射布托啡诺25.0μg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与下调PKA、CREB表达有关.

  • 炎性疼痛致大鼠海马CREB结合蛋白的表达变化

    作者:李花;曹文宇;徐杨;罗雁威;钟小林;张建伟;李昌琪;罗学港;戴茹萍

    目的 探讨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致大鼠炎性疼痛后海马区CREB结合蛋白(CREB Binding Protein,CBP)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左侧足底皮下注射CFA和生理盐水混合溶剂100μl,建立炎性疼痛模型,分为注射CFA后6h、1d、3d、7d和14d组.采用Von Frey纤维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BP的表达变化.结果 足底注射CFA后1 hPWT即下降,并在6h后达到低值,3d后逐渐上调,至14d仍低于基础值.正常组大鼠海马各区均可见CBP大量表达.实验组大鼠两侧海马各区尤其是CAI区和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域CBP的表达随时间点变化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双相表达趋势,即注射CFA后6h、1d,CBP表达下降,至注射CFA后3d,CBP表达明显上调;7d时CBP表达再次出现下调,持续至14d.结论 CFA能诱导大鼠产生为期2周以上的炎性痛病程;炎性疼痛时海马区CBP的表达呈现出双相性表达趋势,提示海马区的基因表达变化在炎性疼痛的产生和持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布比卡因对大鼠炎性疼痛模型中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

    作者:廖庆武;肖凡;罗振中;朱晓红;卢忆梅;薛张纲;朱彪

    目的 探讨布比卡因对甲醛炎性疼痛模型中脊髓胶质细胞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00~220 g,随机分为4组(n=15),假手术组:不给任何处理;炎性痛组:右足底掌部皮下注射2.5%甲醛试剂0.1 mL,建立甲醛炎性痛模型;布比卡因组:经蛛网膜下腔注射0.125%布比卡因40 μL后同炎性痛组建立炎性疼痛模型;生理盐水组:经蛛网膜下腔注射40 μL生理盐水后同炎性痛组建立炎性疼痛模型.于建立右足底掌部炎性疼痛模型的术前,术后1、3和5 d分别观察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累积疼痛评分,并于术后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L4~6脊髓进行Western blot方法 测定脊髓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测定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 术后1 d,与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假手术组及布比卡因组大鼠MWT升高,累积疼痛评分下降(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脊髓OX42和GFAP的表达增加(P<0.05);与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布比卡因组大鼠脊髓OX42和GFAP的表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脊髓IL-1β、IL-6和TNF-α mRNA表达上调;与炎性痛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布比卡因组大鼠脊髓IL-1β、TNF-α mRNA表达下调(P<0.05),而IL-6表达水平在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炎性疼痛模型中,布比卡因可抑制脊髓胶质细胞OX42和GFAP的表达及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释放.

  • 吗啡对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

    作者:

    吗啡作为中枢阿片类镇痛药的代表,广泛用于术后镇痛、癌性疼痛和炎性疼痛等的治疗.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重要的淋巴细胞亚群,是机体天然免疫的主要承担者.在肿瘤免疫中构成了第一道杀伤防线[1].本文就吗啡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加以综述,以便为临床正确选择和使用镇痛药提供指导.

  • Tat-LK15运载nNOS siRNA治疗慢性炎性疼痛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晓筠;杨雪;李舒愉;饶云;彭捷;陆建华

    目的:慢性疼痛如炎性疼痛的基因治疗缺乏安全且高效的载体,本实验探讨了细胞穿透肽Tat-LK15介导siRNA 干扰大鼠脊髓背角 nNOS 表达进而治疗慢性炎性疼痛的可行性。方法:参照前期实验,检测鞘内注射 Tat-LK15/siRNA 对完全弗氏佐剂( CFA )炎性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 SCDH ) nNOS 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测定鞘内注射此复合物后炎性痛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 MWT )及热缩足反射持续时间( TWD )的变化。结果:Tat-LK15/siRNA 注射后3 d ,炎性疼痛大鼠 SCDH nNOS 蛋白水平的表达下降51%(P <0.01),Tat-LK15/scRNA 注射后 nNOS 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Tat-LK15/siRNA 鞘内注射后3、7、14及21d 炎性痛大鼠的 MWT 显著增高,TWD 显著缩短(P <0.01),Tat-LK15/scRNA 无此治疗作用。结论:Tat-LK15可有效运载 siRNA 抑制 CFA 所致慢性炎性痛大鼠 nNOS 的过度表达,从而对炎性疼痛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 消退素和保护素:治疗炎性疼痛的新介质

    作者:杨艳;崔常雷;韩树海

    炎症的消退一直被认为是被动消退的过程,主要是由于炎症信号如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消退,但近新观点相继提出,认为炎症的消退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有一系列独特的脂化学介质参与,进而产生了适当炎症反应.组织保护和回归自身稳态[1]的概念.而炎症引起的疼痛,特别是持续性炎症引起的慢性疼痛.使人们遭受痛苦,同时承受较高的医疗护理和治疗费用.

  • 基于多肽阵列技术构建的细胞穿膜肽靶向抑制炎性痛大鼠NR2B磷酸化

    作者:李建玉;杨秀环;马家慧;陆建华

    目的 我们已经基于多肽阵列技术构建了可以靶向抑制Fyn与PSD95相互作用的穿膜短肽FynP,本实验旨在验证Tat-LK15运载此短肽抑制炎性痛大鼠NMDA受体3B亚基(NR2B)磷酸化进而治疗炎性疼痛的可行性.方法 Tat-LK15与FynP短肽连接形成稳定的细胞穿膜肽Tat-LK15/FynP,乱序FynP作为对照(Tat-LK15/mFynP);然后检测腹腔注射Tat-LK15/FynP对完全弗氏佐剂(CFA)炎性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SCDH)Fyn与PSD-95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且测定SCDH磷酸化NR2B(p-NR2B)表达水平的变化,另外测定腹腔注射此复合物后炎性痛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热缩足反射持续时间(TWL)的变化.结果 Tat-LK15/FynP注射后3 d,炎性痛模型大鼠SCDH Fyn与PSD-95的结合受到抑制,FynP及Tat-LK15/mFynP无此作用,炎性疼痛大鼠p-NR2B蛋白水平的表达下降51%(P<0.01),FynP及Tat-LK15/mFynP注射后p-NR2B后的表达无明显变化.Tat-LK15/FynP腹腔注射后3、7、14及21 d炎性痛大鼠的MWT显著增高,TWL显著缩短(P<0.01),FynP及Tat-LK15/mFynP无此治疗作用.结论 Tat-LK15可有效运载此短肽抑制慢性炎性痛大鼠Fyn与PSD95相互作用,从而抑制NR2B的磷酸化激活,进而对炎性疼痛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 WSLP运载siRNA抑制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NMDA受体1基因表达的可行性

    作者:马国亮;杨雪;董文芳;彭捷;陆建华;党健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EI)和胆固醇组成的水溶性脂聚体(WSLP)运载siRNA抑制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SCDH)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功能亚基(NR1)基因表达的可行性及其对炎性疼痛大鼠机械性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将WSLP直接与靶向NR1的siRNA连接形成WSLP/siRNA复合物,乱序siRNA作为对照(WSLP/scRNA);然后分别检测鞘内注射WSLP/siRNA对炎性痛模型大鼠SCDH NR1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并且测定鞘内注射此复合物后炎性痛大鼠50%机械性痛阈值的变化.结果:WSLP/siRNA注射后3d,炎性疼痛大鼠SCDH NR1转录水平表达下降41%(P< 0.01),蛋白水平的表达相应下降58%(P<0.01),WSLP/scRNA及PEI/siRNA注射后NR1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无明显变化.WSLP/siRNA鞘内注射后3、7、14及21 d炎性痛大鼠的50%机械性痛阈值显著增高(P<0.01),WSLP/scRNA及PEI/siRNA均无此作用.结论:WSLP可有效运载siRNA抑制慢性炎性痛大鼠NR1的过度表达,从而治疗炎性疼痛大鼠痛觉过敏.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抑制剂对完全弗氏佐剂致痛大鼠背根神经结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苏小军;郝建华;郭正刚;李萌萌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时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痛大鼠脊髓背根神经结(DRG)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致痛组、PD1组和PD10组.疼痛模型采用大鼠足底注射CFA 100μL.对照组及单纯致痛组经椎管内给予二甲基亚砜(DMSO)10μL,每日2次.PD1组和PD10组分别经椎管内给予PD98059 1μg或10μg,每日2次.测定大鼠每日痛阈变化,3 d后RT-PCR法检测大鼠DRG内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CFA致痛后各组大鼠痛阈均显著降低,PD1组与PD10组大鼠痛阈均较单纯致痛组显著升高,PD1组与PD10组痛阈升高差异无显著性.单纯致痛组DRG中谷氨酸转运体1(GLT-1)和兴奋性氨基酸载体1(EAAC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D1组、PD10组.除PD1组DRG中GLT-1表达高于对照组外,PD1组、PD10组及对照组DRG中GLT-1与EAAC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鞘内给予PD98059可减轻大鼠足底注射CFA引起的疼痛反应并减低致痛侧DRG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

  • 辣椒素受体与慢性疼痛

    作者:程阔菊;景胜

    辣椒素受体是表达于感觉神经元伤害性感受器上的阳离子通道,与人体对伤害性冲动的感受和痛觉的产生密切相关.实验条件下,辣椒素受体激活后机体会产生痛觉反f应,而敲除辣椒素受体的动物则对某些伤害性刺激,如辣椒素、H+、热 (>43 ℃)极不敏感[1].随着研究的深入,外周伤害性感受器上的辣椒素受体(VRI)作为新型镇痛靶点的研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 吲哚美辛的临床新应用

    作者:林英;彭惠璇

    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为非甾体抗炎药,是强的前列腺素(PG)合成酶抑制剂之一.具有镇痛、抗炎及解热作用,缓解炎性疼痛作用强,可防止血栓形成.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及癌症性疼痛[1].多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研究发现吲哚美辛有许多新应用,现予以综述:

  • 针刺外关穴对甲醛致炎性疼痛模型大鼠痛阈及海马Bcl-2表达的影响

    作者:何玲玲;林栋;陈采益;游世晶;林道延

    目的 探讨针刺对甲醛致炎性疼痛大鼠痛阈及海马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炎性疼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外关30min组、非经穴30min组、外关60min组及非经穴60min组,每组6只.模型组:造模成功后予模拟抓取动作,余不做任何处理,置鼠笼60min后取材.外关30min组、非经穴30min组予相应的针刺干预后,置鼠笼中30min后取材;外关60min组、非经穴60min组在干预后置鼠笼中60min后取材.采用鼠尾测痛仪检测鼠甩尾潜伏期,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海马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外关30min组、外关60min组的鼠甩尾潜伏期比干预前提高,经配对t检验,干预后两组鼠甩尾潜伏期时间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干预后,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外关30min组、外关60min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海马Bcl-2蛋白经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经LSD(L)分析,结果显示外关30min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炎性疼痛大鼠外关穴后30min或60min均可明显提高大鼠痛阈.外关30min组与外关60min组、非经穴30min组、非经穴60min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针刺外关30min后可上调海马区Bcl-2表达,初步表明针刺干预可能通过Bcl-2介导的凋亡传导通路发挥抗细胞凋亡作用.

66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