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组人PTP1B的原核高效表达及TFLC的体外抑制剂实验

    作者:鲁云霞;孙玉秀;汪凌云;张吕钊;李丹丹;李俊

    目的 高效诱导表达并纯化具有活性的重组PTP1B融合蛋白(rhPTP1B),进行酶活性及抑制剂的实验.方法 重组体pGEX-hPTP1B转化E.coliDH5a,诱导表达rhPTP1B并优化条件后,超声取细胞裂解上清液经GST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利用rhPTP1B水解特异性底物4-硝基苯基磷酸二钠盐(pNPP-Na2)的磷酸基团而产生颜色反应来测定rhPTP1B活性,并分析其与rhPTP1B浓度、底物浓度及反应温度的关系,钒酸钠(Na3VO4)抑制类型的研究,老鹰茶总黄酮(TFLC)对rhPTP1B的抑制性作用和浓度依赖关系.结果 rhPTP1B表达的适条件是在34℃和2.0 mmol/LIPTG下诱导表达10 h,可被GST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其活性随酶浓度及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5℃时rhPTP1B的活性大;钒酸钠的作用机制可能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TFLC对rhPTP1B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诱导表达纯化的rhPTP1B融合蛋白可用于抑制剂的研究,TFLC对rhPT1B的强抑制作用可能是其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浓度的机制之一.

  • 吡格列酮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肝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及胰岛素受体底物-2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慧;于苏国;孙吉花;王令令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高脂饮食诱导的IR大鼠肝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及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表达的影响. 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HF)组30只和正常对照(NC)组10只,其中HF组又分为高脂对照(HFN)亚组和吡格列酮(HFP)亚组,每组各15只.喂养12周后,HFP亚组给予吡格列酮灌胃2周,并测定大鼠体重、FPG、FIns、TG、TC、IS.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免疫沉淀技术检测肝组织PTP-1B及IRS-2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HFN亚组PTP-1B表达较NC组增高(P<0.01),HFP亚组较HFN亚组降低(P<0.01);免疫印迹:HFN、HFP亚组PTP-1B表达均高于NC组(P<0.01或P<0.05),且HFP亚组低于HFN亚组(P<0.01);免疫沉淀:HFN亚组IRS-2磷酸化程度较NC组降低(P<0.01),HFP亚组较HFN亚组增高(P<0.05). 结论 吡格列酮能够改善IR,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TP-1B表达,从而使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IRS-2表达增强有关.

  • 肾上腺肿瘤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秦自科;戴宇平;周芳坚;陈炜;侯景辉;韩辉;刘卓炜;张钉钻;杨建安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在肾上腺肿瘤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16例肾上腺肿瘤标本进行PTEN和MMP-2蛋白检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TEN和MMP-2蛋白之间的表达呈负相关(r=-0.4613,P<0.05).PTEN和MMP-2蛋白表达与肾上腺肿瘤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等无明显相关(P>0.05).按"-"、"+"、"++"、"+++"、"++++"划分,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腺癌PTEN表达分别为0、0、6、15、18例和4、6、10、2、0例,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良、恶性嗜铬细胞瘤PTEN表达分别为0、3、8、14、10例和4、8、6、2、0例,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腺癌MMP-2表达分别为12、13、14、0、0例和0、3、9、6、4例,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良、恶性嗜铬细胞瘤MMP-2表达分别为13、14、7、1、0例和0、1、8、8、3例,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PTEN和MMP-2表达与肾上腺皮质腺癌、恶性嗜铬细胞瘤的预后均相关(P<0.05),PTEN表达越低预后越差,相反,MMP-2表达越强预后越差.结论 联合检测PTEN和MMP-2蛋白在肾上腺肿瘤中的表达,有助于临床提高对肾上腺肿瘤恶性程度的判断及预后评估.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高表达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性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费新雄;蒋忠君;王钢胜;胡文兵;陈曦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高表达对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侵袭性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细胞共分为3组,空白组未经任何处理;实验组采用SHP-1 mimic瞬时载体转染细胞24h,使用10 μmol/L顺铂再处理细胞12h;对照组采用10 μmol/L顺铂处理细胞12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HP-1 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H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SHP-1 mRNA相对表达量(3.42±0.14)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1.09±0.13、0.42±0.24,F=9.143,P< 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细胞生长抑制率提高、细胞凋亡指数增加(均P<0.05),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对照组与空白组的细胞侵袭率分别为(6.5±1.3)%、(18.5±2.5)%和(45.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53,P<0.05).结论 SHP-1高表达能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的侵袭性,提高化疗敏感性,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可为提高食管鳞状细胞癌化疗疗效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 喉鳞状细胞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第5和第8外显子的突变分析

    作者:白伟良;高红;任重;潘子民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mutated in multiple advanced cancer1/ TGF-β regulated and epithelial cell-enriched phosphatase,PTEN/MMAC1/TEP1,以下简称PTEN)基因突变与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的关系.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分析银染系统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检测喉鳞癌新鲜或冰冻组织中PTEN基因第5、第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对有电泳迁移率改变的进行PCR产物测序. 结果第5、第8外显子的突变均发生在声门上型喉癌,声门型喉癌未发现突变.其中,第5外显子有6例发生突变,突变率15%(6/40).直接测序发现2例在85密码子第2、3碱基子之间发生了插入A突变,即TT→TAT,2例86密码子第3碱基缺失一个A,从而导致移码突变;1例同时存在以上两种突变,导致错义突变;1例85密码子第2、3碱基之间插入A,同时86密码子第2碱基缺失,即GCA→GA导致无义突变.这6例中有低分化3例,中分化3例,无高分化;淋巴结转移5例占83.3%(5/6),无淋巴结转移1例,占16.7%(1/6).第8外显子仅有1例发生突变,突变率为2.5%(1/40),直接测序发现276密码子第2碱基A缺失,即AAT→AT;336密码子与337密码子之间插入l个C,该病例虽无淋巴结转移,但病理为低分化. 结论 PTEN基因第5外显子中85、86密码子在人喉鳞状细胞癌中突变率较高,该基因突变可能与喉鳞癌淋巴结转移及病理中、低分化有关.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SHP-2在γ射线诱发的小鼠胸腺淋巴瘤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黄定德;陈杞;韩玲;蔡建明;李百龙;黄越承;高建国;孙苏平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I、SHP-2在γ射线体外诱发的小鼠胸腺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为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人手研究辐射致癌的分子机理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33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照射组及对照组,照射组经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病理证实出现胸腺淋巴瘤者为癌变组,未出现任何肿瘤者为未癌变组;对照组不经γ射线照射,与照射组同步喂养.分离胸腺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SHP-1及SHP-2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癌变组SHP-1蛋白(吸光度A值为15.2γ)的表达明显,而对照组(吸光度A值为3.80)及未癌变组(吸光度A值为1.01)表达非常弱甚至无表达;SHP-2蛋白的表达总体上呈现癌变组(吸光度A值为2.88)明显高于对照组(吸光度A值为0.33)及未癌变组(吸光度A值为0.99),未癌变组略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应用Westernblot分析SHP-2的表达时,癌变组除了SHP-2蛋白表达明显外,同时出现另外1条表达明显的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55×103,该蛋白的表达总体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未癌变组.结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1、SHP-2在γ射线诱发的小鼠胸腺淋巴瘤中表达明显增强,说明SHP-1、SHP-2可能与辐射致癌的发生有关,但有待进一步通过实验证实.

  • 人源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

    作者:庞晓斌;谢欣梅;王守宝;杜冠华

    本研究拟建立体外人源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用于PTP1B抑制剂的发现.利用大肠杆菌重组表达PTP1B,以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PP)为特异性的底物,建立了基于酶反应速率的384孔微板为载体的PTP1B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Z'=0.78).选择24 240个样品进行筛选,对抑制率大于70%的80个样品作为活性样品进行复筛,终确定6个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的化合物J5753、J10550、J10551、J10583、J10585和J11101,其IC50值分别为21.58、18.39、15.37、11.92、37.27和36.61 μtg·mL-1.结果表明,所建立的PTPIB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具有快速、灵敏、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云;章云;郭晓红;柯越海

    SHP2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参与了发育、新陈代谢、免疫反应以及肿瘤发生等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显示,在努南(Noonan)综合征、黑色素瘤、白血病和实体瘤等多种疾病中存在SHP2的激活突变或高表达.因此,SHP2已成为肿瘤药物治疗的重要靶点.葡萄糖酸锑钠已完成黑色素瘤的Ⅰ期临床试验,磷酸雌莫司汀已进入前列腺癌的Ⅱ~Ⅲ期临床试验,新型特异性SHP2抑制剂PHPS1,NSC87877,Ⅱ-B808,呋莫索酮(Fumos)和变构霉素等均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SHP2结构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JAK,PTPs抑制剂钙拮抗剂对As2O3引起的[Ca2+]i变化的影响

    作者:周晋;孟然;沈红;宋学明;王德生;杨宝峰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激酶(JAK)、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抑制剂和Ca2+通道阻滞剂对As2O3致人脑皮层神经元和白血病细胞的胞浆[Ca2+]i变化的影响.方法 Fluo-3/AM荧光探针标记胞浆游离Ca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时测定不同浓度As2O3干预后胞浆[Ca2+]i的变化及Jak/PTPs抑制剂和Ca2+通道阻滞剂对As2O3引起的胞浆[Ca2+]i变化的影响.结果As2O3升高胞浆[Ca2+]i,并被Ca2+通道阻滞剂不完全抑制.1μmol·L-1的As2O3使NB4胞浆[Ca2+]i明显增高,而对神经元胞浆[Ca2+]i影响不明显.JAK抑制剂genistein能浓度依赖性抑制As2O3触发的[Ca2+]i升高.给药后280 s的总抑制率均值分别为NB4:(6.7±2.9)%,(25.6±2.5)%和(52.2±3.5)%;皮层神经元:(7.8±3.1)%,(18.1±2.8)%和(51.3±3.3)%.结论As2O3不同细胞的胞浆[Ca2+]i升高程度不同.JAK,PTPs参与As2O3触发的钙池操纵性Ca2+内流.Ca2+通道阻滞剂参与了As2O3触发的电压门控性Ca2+内流.

  • 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干;孙贵中;杨琳;李霞;向宇飞;周智广

    目的 研究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IA-2A)阳性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 DA)患者胰岛功能的变化特点,为LADA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5至2010年在我院就诊的初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 ZnT8A双阳性的LADA患者13例(GADA+ ZnT8A双阳性组),GADA+ IA-2A双阳性的LADA患者14例(GADA+ IA-2A双阳性组),GADA单独阳性的LADA患者42例(GADA单独阳性组),并选择同期抗体阴性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每年随访1次,连续随访3年,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基线和随访期间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 c)、空腹和餐后2hC肽(FCP、2 h C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本研究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06)伦审第(S05)号].结果 GADA+ IA-2A双阳性组FBG和HbAlc均高于GADA单独阳性组[(10.5±3.6) mmol/L、(9.3±2.6)%比(9.2±2.0) mmol/L、(7.4±2.0)%,P=0.017,0.011]和对照组[(10.5±3.6) mmol/L、(9.3±2.6)%比(8.5±1.2) mmol/L、(7.2±2.1)%,P=0.007,0.013],而FCP水平为415(68 ~934)pmol/L,低于GADA单独阳性组[538(224 ~1 146) pmol/L]以及对照组[643(163~l 658)pmol/L],P=0.015,0.003.GADA+ ZnT8A双阳性组、GADA+IA-2A双阳性组和GADA单独阳性组的空腹C肽水平均呈逐年下降趋势.GADA+ ZnT8A双阳性组和GADA+ IA-2A双阳性组空腹C肽水平年平均下降率为14.2%和12.4%,高于GADA单独阳性组和对照组的7.9%和0(均P<0.01).结论 GADA合并IA-2A阳性的LADA患者初诊时胰岛功能较差,且ZnT8A和IA-2A均能加速LADA患者随病程延长而出现的胰岛功能衰竭.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患病率调查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周健;马晓静;包玉倩;潘晓平;陆蔚;胡承;项坤三;贾伟平

    目的 探讨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患病率、临床特点及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对1711例住院的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放射配体法测定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和酪氨酸磷酸酶蛋白抗体(IA2-Ab)的水平,了解LADA的患病率并分析其临床特征.MS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的诊断标准.结果 (1)临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LADA患者检出率为6.7%(115/1711),其中GAD-Ab及IA2-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0%及2.4%;(2)病程1年内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其LADA检出率为10.4%,明显高于病程>1年的患者(5.9%,P<0.01);(3)LADA检出率与患者的临床特征有关,发病年龄小、体重指数低、餐后C肽水平低及无糖尿病家族史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4)51.3%的LADA患者至少伴有除高血糖外其他一种代谢异常,其中21.7%的LADA患者存在MS,各代谢异常患病率由高到低均依次为: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结论 (1)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有6.7%为LADA,对这一人群应进行早期正确的分型诊断以指导临床治疗.(2)超过1/5的LADA患者存在MS,提示LADA患者也应注意代谢异常各因素的全面筛查与干预.

  • 1型糖尿病患者酪氨酸磷酸酶2β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卉;黄干;张松;王霞;金河来;周智广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β抗体(IA-2βA)的分布规律及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401例T1DM患者、20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IA-2βA、IA-2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水平,并分析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1)T1DM组IA-2βA阳性率8.7%(35/4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P<0.05);(2)35例IA-2βA阳性患者中,同时合并IA-2A阳性的患者16例,阳性重叠率45.7%.IA-2βA与IA-2A指数无相关性(r=0.021,P=0.780);(3)T1DM患者中,IA-2A、IA-2βA阳性率在0~9岁组高,二者阳性率显著高于10岁以上的T1DM患者(62.8% vs 19.7%,x2=31.41,P<0.001;20.0% vs 7.6%,)(x2=6.11,P<0.05).而GADA阳性率在各年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与单独IA-2A阳性患者比较,单独IA-213A阳性患者年龄和起病年龄较大(IA-2A阳性患者平均年龄24.2岁,平均起病年龄21.6岁;IA-2βA阳性患者平均年龄35.5岁,平均起病年龄34.0岁,均P<0.05).结论 IA-2βA在儿童T1DM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阳性率下降.IA-2βA是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检测的一项实用指标.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与胰岛素信号转导

    作者:程庆丰;李启富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作用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Grb)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等与胰岛素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使它们的磷酸化酪氨酸残基脱磷酸,衰减胰岛素信号转导,从而产生受体后胰岛素抵抗.PTP-1B(-/-)小鼠、钒盐衍生物等PTP-1B抑制剂在不同程度上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外周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氧化,增加肝脏糖原合成,降低ob/ob小鼠的血糖.PTP-1B可能会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与肥胖症的新靶点.

  • IA-2抗体预报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育璠;黄云鸿;盛正妍;王煜非

    胰岛β细胞瘤相关蛋白-2(IA-2)是从人类胰岛细胞瘤减法文库中分离出的含有979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中的成员,主要抗原决定簇在胞内功能区.IA-2主要存在胰腺、脑组织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中.IA-2与胰岛细胞抗体(ICA)512功能相同,与IA-2β,37KDa片段,40KDa片段有关.65%(55%~75%)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清中存在IA-2抗体,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联合测定在1型糖尿病预报中有重要意义.

  • 钒对骨质疏松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申小英;张爱珍

    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具有胰岛素样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钒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均产生影响,在适当浓度下通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途径、一氧化氮途径及其他可能途径促进成骨、抑制破骨,对骨质疏松可能具有防治作用,但浓度过高时具有毒性.

  • CD45-和CD45+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和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张正昊;江明;曲建华;吴雨洁;李建勇

    CD45是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它可以通过其蛋白酪氨酸磷酸活性使蛋白酪氨酸激酶去磷酸化从而激活激酶,在淋巴细胞的活化中发挥重要作用.CD45+细胞广泛分布在除红细胞、血小板以外的所有造血细胞表面[1].正常B淋巴细胞表面CD45荧光强度略低于正常T细胞,而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中差异较大[2],部分患者表现为原始细胞CD45低表达或不表达.为研究CD45在B-ALL患者中的表达规律,我们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法分析了92例B-ALL患者的免疫表型与其B-ALL分型间的关系.

  • 肝再生磷酸酶-3与恶性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牛文博;于跃明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知转移的肿瘤细胞通常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的改变,包括细胞骨架的重排、运动能力的提高等[1].

  • 创伤修复中细胞信号传递对瘢痕形成的影响 : SH2功能领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程飙;付小兵;盛志勇;孙同柱;孙晓庆;李建福

    目的观察瘢痕与正常组织上皮细胞中 SH2功能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SH-PTH2)的表达特征 , 探讨创伤修复过程信号途径信号与瘢痕形成的影响 . 方法选取特异性 SH-PTH2抗体 ,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临床收集到的创作后不同时期的 6例瘢痕组织标本及同体 6例正常皮肤标本进行染色 , 光镜下观察 . 结果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 SH-PTH2抗体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 , 增生性瘢痕皮肤中 SH-PTH2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 . 同时在瘢痕形成的不同时期内 , 真、表皮 SH-PTH2免疫阳性的表达差别 . 结论在皮肤伤口的愈合过程中 , SH-PTH2对创面修复过程中信号转导的调节作用 , 可能影响着愈合的结局 .

  • 胰岛自身抗体异质性研究进展

    作者:黄干;周智广

    在胰岛自身抗体检测方法日趋完善和标准化的同时,人们在研究中发现,有的自身抗体阳性个体能快速进展为1型糖尿病(T1DM),而其他拥有相似抗体状况(类型和滴度)的个体却在多年内不受影响,甚至终身不发病[1-2].这些研究提示,除了与抗体的"量"因素影响外,"质"也同时起作重要作用.本文从目前国际上采用的研究技术进行分类,综述近年谷氨酸脱羧酶(GAD65)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IA-2)自身抗体异质性的研究进展.

  •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在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中信号转导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考国营;范晋奇;张晓歌;崔坤;谭利;苏立;殷跃辉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7)[ Angiotensin-( 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在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中信号转导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并鉴定新生SD大鼠的CFs,将细胞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AngⅡ组、Ang-( 1-7)组、AngⅡ+Ang-( 1-7)组、AngⅡ+Ang-(1-7)+A-779组、AngⅡ+Ang-(1-7)+ PAO组、Ang-(1-7)+ PAO组和AngⅡ+PAO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和磷酸化的ERK1/2(p-ERK1/2)的表达;免疫沉淀捕捉分析法检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rc-homology domain 2 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1,SHP-1)的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31)、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ColⅠ)和Ⅲ型胶原蛋白( CollagenⅢ,ColⅢ)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 AngⅡ可增加细胞内p-ERK1/2的表达水平和p-ERK/ERK值(磷酸化的p-ERK1/2与总的ERK1/2的比值),Ang-(1-7)通过与Mas受体结合可拮抗AngⅡ引起的上述效应;Ang-( 1-7)通过与Mas受体结合而激活胞内SHP-1的活性,并可拮抗AngⅡ所致的SHP-1活性降低;抑制SHP-1的活性后,Ang-( 1-7)拈抗AngⅡ诱导的p-ERK1/2表达水平和p-ERK/ERK值增高的效应被抑制.Ang-( 1-7)对TGF-β1、Col Ⅰ和ColⅢ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无显著影响,但可抑制AngⅡ所诱导的上述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增加.结论 Ang-( 1-7)通过与Mas受体结合而激活SHP-1,该效应与Ang-(1-7)拮抗AngⅡ诱导的p-ERK1/2的表达水平和p-ERK/ERK值增高密切相关;Ang-( 1-7)可抑制AngⅡ所诱导的TGF-β1、Col Ⅰ和ColⅢ基因表达上调,这些现象可能体现了一种Ang-(1-7)拮抗AngⅡ所致的不良效应的保护性机制.

6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