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舒适护理在急诊监护室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罗苑红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急诊监护室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急诊监护室收治的73例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呼吸功能、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肺活量、用力呼吸量、潮气量大于对照组,气道峰压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改善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功能,利于患者治疗.

  • 急诊监护病房护理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效果评价

    作者:张丽萍;王永坤;张娟

    目的:探讨适合急诊 ICU 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接班护士使用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识别潜在危重症和护理风险。对比实施评估式交接班模式前后护士对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判断符合率,抢救物品准备完备率,护理措施主动落实率及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实施护理量化评估式交接班后,护士对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判断符合率为98.30%(对照组93.96%,P<0.05),抢救物品准备完备率为98.86%(对照组95.05%,P<0.05),护理措施主动落实率99.43%(对照组95.60%,P<0.05),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8.43%(对照组96.15%,P<0.05)。结论采用评估式交接班模式有助于提高急诊ICU的交班质量、护理质量。

  • 综合医院急诊监护室收治患者疾病特点分析

    作者:屈莉;孔淑贞;王维霞;张雪红;曾令霞

    目的 了解急诊监护室收治患者的疾病特点,为有效开展急诊监护室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某院急诊监护室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 近3年EICU救治患者共1630例,患者平均年龄(63.26±17.80)岁,以60岁~79岁年龄段为高峰,男女之比为1.63∶1;春、冬季EICU救治病例数略高于夏季和秋季;系统或大类疾病中,多的为呼吸系统,其次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前5位疾病谱为重症肺炎、急性冠脉综合征、脑梗死、脑出血、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结论 近3年EICU收治患者以老年、男性人群居多;EICU的建设和管理中应根据患者就诊特点,春季、冬季适当增加人力资源配置,同时应根据EICU救治患者的疾病谱以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作为EICU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重点,从而推动EICU整体医疗技术和质量不断提高.

  • 信息化护理病历在急诊监护室患者管理安全中的应用

    作者:王庆玲

    目的 探究信息化护理病历在急诊监护室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监护室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信息化护理病历进行护理管理,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院内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未采取信息化护理病历进行护理管理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不同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压疮评分表评分(Braden)、疼痛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护理质量及病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7.0%,满意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90.0%;观察组患者Braden、VAS、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及病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信息化护理病历的应用可降低急诊监护室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及病历治疗,患者满意率高,可推广应用.

  • 急诊监护室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

    作者:沈蜓蜓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在护理工作中开展风险管理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监护室治疗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管理;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该院急诊监护室治疗的150例患者为实验组,对其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护理缺陷和护理差错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无菌灭菌、护理文书书写、三级考试和护理操作合格率显著增加,护理缺陷率和差错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急诊监护室的护理工作采用风险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 急诊监护室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与意义

    作者:杨丽萍

    目的:探讨在急诊监护室开展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 2月~2016年12月入住医院的88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法将其分成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率及满意度予以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监护室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严重多发伤46例救治体会

    作者:刘中民;孙志扬;王维东;李侠;崔世涛;姜辉勇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创伤患者日渐增多,而严重多发伤是急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伤型,由于其病情急,伤情复杂,伤势重,如不能得到及时救治,患者常预后差,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急诊条件下对此类型伤者如何快速、及时予以救治,已是当务之急。笔者对我院急诊创伤中心在新的运行模式下救治的4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999年12月至2000年11月共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46例,根据Kirkpatrick创伤指数(TI)评定[1],本组18分~35分,平均26分,均达重度创伤(≥18分)的标准。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8岁~70岁,平均35岁,以青壮年居多。因机动车撞压伤30例,高空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4例,挤压伤2例,刀刺伤4例,病人损伤情况见表1。本组病例中休克32例,颅脑损伤分型以GCS分型为标准。 2.治疗及结果:手术治疗41例,手术76例次,非手术5例,治愈37例,治愈率80.4%,死亡9例,死亡率19.6%。死亡原因:重型颅脑外伤伴休克6例,腹主动脉破裂1例,感染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亡病例均为三处以上的多器官损伤,其中尤以重型颅脑伤伴休克多见,28分~35分死亡7例,18分~27分死亡2例。 二、讨论 1.急诊模式的建立及其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急诊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①由各科轮转医生或由固定内科医师为主的人员组成,而外科病人处于只诊不治的局面。②主要处理轻症病例,对危重病人或多发伤病人作为一种通道或首诊负责,多科会诊,但往往时间长,易推诿病人,无合理的整体治疗计划,抢救成功率低。我院于一年半之前成立的急诊创伤中心,针对以往不合理的状况,配备了以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外科、骨科、泌尿科为主体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同时还配备了专职EICU医师,他们既有扎实的外科基本功,又具有专科特长,在严重多发伤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建立了急诊、抢救室手术室急诊监护室、急诊病房的中心一体化模式,在抢救严重多发伤时,迅速开放绿色通道。

  • 监护室中气管导管非正常拔管的防治

    作者:张茂;江观玉;干建新

    我们回顾了我院急诊监护室(EICU)中机械通气患者发生非正常拔管的情况,针对容易导致该事件的影响因素提出综合防治策略,取得明显效果.

  • 急危重病人分区分级管理1500例体会

    作者:杨维光

    根据卫生部颁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1],我院急诊医学科按照指导原则相关要求,将急诊病人进行分级分区管理。科室分成红、黄、绿3区,将病人的病情分为濒危病人、危重病人、急症病人、非急症病人4级。提高急诊病人的分诊准确率,保障急诊病人的医疗安全。
      1临床资料:我院急诊医学科分为急诊ICU、急诊监护室、急诊留观室、住院病房、门诊输液室5个部分。急诊ICU为红区、急诊监护室为黄区、急诊留观室为绿区。2011年7月~2013年7月,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规范急诊服务,同时采用分级分区管理办法。急诊病人:胸痛、呼吸困难150例,急性腹痛83例,急性颅脑外伤112例,急性创伤458例,急性中毒547例,其它急诊150例。

  • 急诊ICU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金艳艳;陈海燕

    目的 探析急诊监护病房护理(EICU)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监护室收治的406例患者为受试对象,分为观察组(n=206)和对照组(n=200),护理观察组的人员采取ICU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护理对照组患者的人员则采取以前的常规交接班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法对抢救物品准备完备情况、对患者病情判断评估情况以及患者对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抢救物品准备完备率、对患者病情评估符合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分别为99.0%、98.5%、99.0%,与对照组的94.5%、94.5%、95.0%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急诊监护病房护理(ICU)量化评估式交接班模式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 急诊监护室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刘洁泉;支绍册;洪广亮;赵光举;吴斌;李萌芳;邱俏檬;卢中秋

    目的 探讨急诊监护室(Emergency Care Unit,ECU)收住的脓毒症(Sepsis)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2003年1月-2011年9月之间入住ECU的107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其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07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中,男性71例(66.4%),女性36例(33.6%),年龄(59.5±16.0)岁,器官衰竭数目(2.8±1.0)个,呼吸道是常见感染源(49.5%,53/107),心血管疾病(34.6%,37/107)是常见的基础疾病;总病死率75.7% (81/107);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凝血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是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净化和早期预防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脓毒症并发ARDS的患者预后差,病死率极高,早期运用血液净化等多种抢救措施,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凝血功能障碍有益于降低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病死率.

  •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沈胜芝;王翠丽;范莉;崔美玉;汪克非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早期静脉溶栓的可行性.方法对132例符合溶栓标准的AMI病人在急诊科监护室内实行静脉溶栓,从诊断确立到开始溶栓的平均时间是38.6 min.结果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为78.13%.结论在急诊室对AMI实行静脉溶栓切实可行,缩短溶栓延迟时间.

  • 横纹肌溶解症1例报道

    作者:迮艳华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ERB)是由于横纹肌损伤,引起肌肉细胞的坏死及细胞膜的破坏,导致肌酶及肌红蛋白渗漏至血液终随尿排出,尿液呈现血色、酱油色或茶色,称为肌红蛋白尿,其特征性表现是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严重者可导致肾小管坏死及肾功能衰竭.我于盛京医院急诊监护室进修时收治该病1例,患者肌酸激酶值28万没有发生肾功能衰竭,说明横纹肌溶解的预后与肌酸激酶的升高值并不一致,现报告如下.

  • EICU非机械通气患者持续镇静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祁文勤;李楠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非机械通气患者持续镇静治疗的观察及安全护理措施的应用以及治疗后及时评估镇静深度.方法:各类急诊患者81例,应用镇静治疗,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实施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加强并发症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有效进行.结果:81例危重患者均能达到镇静目标,Ramsay评分维持在3-5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严密观察镇静治疗患者的病情,加强并发症的控制及护理,对确保急诊监护室患者镇静治疗顺利进行及病情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急诊低钾血症35例护理体会

    作者:马彩云

    目的:总结35例急诊低血钾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对35例急诊监护室低血钾患者给予及时的补钾处理,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结果:34例在2-12小时内症状缓解离院,1例为进一步治疗行住院治疗.结论:低血钾患者是常见急症,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 急诊监护室病人家属心理行为分析及护理

    作者:师玉青

    急诊监护室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反映医院的救治水平.临床上影响急诊监护质量的因素有:护理人员素质、编制及知识结构;急诊监护室护理单元设置及相关感染因素;急诊监护室的环境与医护间合作[1].急诊监护室中有先进的仪器,快速直接的治疗措施,护士具有对病情变化应对和加强护理的能力,在危重病人急救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我院急诊监护室收治急诊危重病人,病房设置相对隔离,实行无家属陪护制度.在抢救危重病人的过程中可不影响其余的病人休息,同时又不被家属打扰,有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 口咽通气管在意识障碍病人急救中的应用

    作者:叶磊;邹利群;李明凤

    突发意识障碍是急诊工作中常见急症之一.众多意识障碍病人常伴有呼吸困难的问题,准确迅速地处理呼吸道问题是维持生命,稳定病情,为病人争取进一步诊治机会的关键.2003年3月~2004年3月,我院急诊监护室对收治的21例意识障碍病人适时安置口咽通气管进行抢救,现将临床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 漂浮导管在ICU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梁皎;陈建裕

    漂浮导管自1970年由Swan等发明后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并由此计算出其他有关指标,为危重病的诊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是现代重症监护病房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近3 a我院急诊监护室(EICU)开展漂浮导管监测36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应用情况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7年1月~2000年4月收入EICU并行漂浮导管监测的严重多发伤患者36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26~59岁,平均(40.5±11.3)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9例,挤压伤5例,其他伤4例。36例患者共损伤112处,平均每例(3.1±0.9)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值25~66分,平均(36.7±9.4)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值18~39分,平均(26.7±8.5)分。入ICU时全部患者因急性呼吸衰竭行呼吸机支持通气,伴有创伤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21例。1.2 材料与方法:选用Arrow 公司的7.5F四腔漂浮导管和S & W Athena NT+多功能监护仪。患者做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开放静脉通道。取颈内静脉(左侧8例,右侧14例)或锁骨下静脉(左侧6例,右侧8例)径路,常规消毒穿刺部位、铺巾,以Seldinger法置入导管鞘。检查漂浮导管的气囊是否完整、对称,各管腔是否通畅并预注肝素盐水,连结测压系统。边观察压力波形边缓慢置入导管,深入15 cm后充足气囊使其顺血流漂入,屏幕上可依次看到右房、右室、肺动脉波形,一般在50 cm处出现肺动脉楔压(PAWP)波,放松气囊又出现动脉波形说明导管位置良好,否则需退出后重新漂入。此时可注射冰盐水测定心排量(CO),计算机根据输入的参数自动计算全套血流动力学指标,连续3次取其平均值。必要时还可抽取混合静脉血作血气分析,结合动脉血气结果计算氧输送(DO2)、氧耗(VO2)、氧摄取率(ERO2)等指标。测量完毕将导管退出少许,并作好固定,床边摄胸片检查导管位置。

  • 急诊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胡紫薇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8例急诊监护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9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信任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信任度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结合不同急诊患者的心理状况,开展有效而又科学的心理疏导工作,对病患不良情绪反应的缓解以及康复、抢救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均具有极为显著的积极意义。

  • 急诊监护室护理人员应用SBAR模式进行交接班的效果

    作者:何继涛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应用SBAR模式进行交接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新沂市人民医院急诊监护室工作的4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7月,该院急诊监护室护理人员应用SBAR模式进行交接班.然后观察护理人员应用SBAR模式进行交接班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监护室护理人员应用SBAR模式进行交接班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