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用于复杂心律失常的新型三维标测系统研究

    作者:牟文英;马长生;蒋晨曦;李松南;桑才华;汤日波;董建增

    目的 房颤、室速、室颤等复杂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和机制研究需要获取心内膜、心外膜共同标测的三维电解剖信息,现有的标测系统无法实现.为满足这一特有需要,本文进行新型三维标测系统方案研究.方法 该系统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基于磁场定位原理,借助磁定位软件,实现磁导管的多点同步磁定位;基于三维重建技术、图像与信息融合技术,利用拓扑映射方法,结合心外膜分区技术,建立心内膜、心外膜及其共同标测的电解剖图.结果 动物实验初步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三维标测系统能够进行心内膜及对应区域心外膜标测,满足复杂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及机制研究的特有需要.结论 新型标测系统为复杂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及机制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 房颤导管消融模拟系统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董建增

    在心内科研究生教学中,采用房颤导管消融模拟系统,重建心脏三维结构,以简单易懂的方式阐明理论基础,帮助研究生理解和掌握心脏的空间解剖结构;同时提供导管操作的虚拟训练机会,以实战演练的方式进行教学,提升研究生对消融技巧的理解和经验的积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老年人CARTO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护理

    作者:马兴严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近年来更有发病率增高趋势.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老年心房颤动患者50例,在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进行的射频消融治疗,对其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

  • 三维标测下主动脉无冠窦起源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效果

    作者:田野;殷跃辉;杨龙;李安洁

    目的:分析主动脉无冠窦起源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内电生理标测特点及射频消融疗效.方法:对11例主动脉无冠窦起源房速在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标测及射频消融治疗.术中构建右心房、希氏束及主动脉根部电解剖模型,测量早激动点与希氏束的距离,在房速早激动部位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心内电生理检查11例房速皆为局灶起源,右心房激动标测早激动部位均在希氏束左侧或左后上方,领先冠状窦近端参照A波(21.0±7.9)ms,距希氏束(6.9±3.4)mm.主动脉根部标测房速早激动部位皆位于无冠窦内,领先冠状窦近端参照A波(35.0±8.6)ms,距希氏束(7.3±4.6)mm;消融终止房速,巩固消融后重复术前诱发条件刺激不能诱发出房速.术中及术后无房室阻滞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房速无复发.结论:无冠窦起源房速消融安全性和成功率高,标测要点为右心房房速早激动位于希氏束左侧或左后上方时应常规于主动脉根部标测明确是否无冠窦激动为领先.

  • 导管消融心脏病术后心房内大折返性心动过速

    作者:楚建民;任振芳;马坚;姚焰;方丕华;华伟;张澍

    目的:报道应用常规和三维电生理标测方法经导管消融心脏病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6年2月在我院因心脏病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的44例患者,早期采用常规电生理标测方法,之后随机采用Carto和Ensite三维标测方法指导导管消融.结果:44例患者共诱发出54种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其中37种(37/54,68.5%)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典型心房扑动(AFL)锯齿形F波,31种心房扑动(31/54,57.4%;31/37,83.8%)成功靶点在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IVC-TA)峡部,4种心房扑动成功靶点在疤痕和下腔静脉峡部,2种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成功靶点在疤痕和三尖环之间.另外17种(17/54,31.5%)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临床心电图表现与典型房扑不同,表现为P'波,其中15种(15/54,27.8%)成功靶点在右心房游离壁疤痕-下腔静脉或疤痕-上腔静脉或疤痕与疤痕之间;房间隔补片和上腔静脉之间、房间隔补片和三尖瓣环之间各消融成功1种.随访1例复发,行2次消融成功.1例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伴RR长间歇,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结论:导管消融心脏病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应当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研究进展

    作者:丁合彬(综述);杨浩(审校)

    目前,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为常规X线透视下及三维标测系统下标测消融两种方法,相对于前者,三维标测系统不延长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与较好的安全性,并且能显著减少术中X线曝光时间与曝光量,降低了术者及患者射线相关损害风险,此项技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作者:倪杰;杨兵;居维竹;赵育洁;袁义强;张凤祥;陈红武;顾凯;郦明芳;曹克将;陈明龙

    目的:介绍缺血性心肌病伴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三维标测方法及其消融策略。
      方法:7例缺血性心肌病室速患者,经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室速反复或无休止发作,包括1例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后频繁放电,因而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其中,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7±8)岁。所有患者均接受三维电解剖(Carto)标测。首先进行心室基质标测,继而结合激动时间、起搏、拖带等标测方法,分析室速的起源点、折返路径和出口,了解病变基质与其关系。对室速出口部位及病变周边的晚电位予局灶消融。

  • 射频消融治疗心大静脉起源室性心动过速心肌病2例

    作者:齐书英;王冬梅;李洁;张莉;李斌;王晓晔;栾雪冰

    病例1:患者男,49岁,主因“阵发性心悸20年,加重1周”入院。既往心电图示室性早搏(室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图1),服用“美西律、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药物效果均不佳,多次24 h动态心电图示室早(15000~36000)个、短阵室速。首次查心脏彩超示左房内径(LA)38 mm,左室内径(LV)63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40%,服用胺碘酮控制心律失常后能恢复正常。高血压病4年,服用“厄贝沙坦75 mg(qd)”,血压能够控制正常。体格检查:T 36.5℃,P 56次/分,R 15次/分, BP 107/64 mmHg(1 mmHg=0.133kPa)。两肺呼吸音清,心界正常,心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不肿。入院后查心脏彩超示LA 33 mm,LV 59 mm, LVEF 49%。初步诊断:①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短阵室速;②心功能不全: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能性大。于入院后第2天在三维标测指导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三维标测示室早起源于心大静脉(图2),室早和室速时大头导管的V波提前40 ms,冠脉造影示消融靶点距左冠分叉约5 mm(图3),以冷盐水灌注大头导管以10W/43℃温控放电3 s室早消失,以(10~25)W累计放电120 s(图4)。出院用药:厄贝沙坦75mg(qd),阿司匹林100mg(qd)。术后随访无心悸发作,术后3个月动态心电图示全天无室早及室速发作,6个月和12个月心脏彩超示心内结构和功能未见异常, LA(29~30)mm,LV(48~50)mm,LVEF(58~60)%。终诊断:①心律失常:频发室早、短阵室速;②心功能不全: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 房性心动过速伴Ⅱ度Ⅱ型异位-心房传出阻滞1例

    作者:石红玲;谭琛;王晓明

    患者男性,39岁,因"发作性心悸9年,加重20天"入院.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初步诊断:阵发房性心动过速.常规心电图示(图1):P波在Ⅰ、Ⅱ、Ⅲ、aVF、V3-V6 导联直立,在aVR、V1、V2导联倒置,PR间期为0.17 s,心电图诊断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患者行电生理检查中,静点异丙肾上腺素出现如图2所示:P波Ⅰ、Ⅱ、Ⅲ、aVF、V3-V6导联直立,在aVR、V1、V2导联倒置,PR间期为0.17 s,第2个QRS波群之后T波上升支可见提前出现Pˊ波及QRS-T波群,呈三个Pˊ-QRS-T波群连续出现,心内电图(图3)CS(冠状窦电极)测量显示长A-A(A是指心内电图心房波)间期是短A-A间期2倍关系,经CARTO三维标测证实这是一个起源于三尖瓣环11点1cm处Ⅱ度Ⅱ型异位-心房传出阻滞型房性心动过速.经射频消融恢复"窦性心律"(图4).P波在Ⅰ、Ⅱ、Ⅲ、aVL、aVF、V2-V6直立,aVR倒置,V1双相.再回顾分析入院时心电图诊断应为:房性心动过速伴Ⅱ度Ⅱ型异位-心房传出阻滞[1].

  • 导管消融治疗儿童右心室非流出道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高路;林利;崔烺;袁越

    目的 探讨三维标测指导儿童右心室非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射频消融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儿童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室早/室速患儿共261例,选择起源于右心室非流出道的12例(4.6%)患儿(男7例),年龄2~14 (7.1±3.1)岁.所有患儿均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7例左心室扩大,3例以单发室早为表现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5%;其中2例(2.5岁及8岁)以持续性室速为主要表现者左心室重度扩大,LVEF均<40%.所有患儿均采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结果12例患者术中共出现14种室早/室速,均源自右心室非流出道,其中起源于三尖瓣环6种、游离壁基底部5种、近心尖部2种、右心室间隔近希氏束区域1种.11例即刻消融成功.平均随访(9.2±3.5)个月,11例消融即刻成功者均无复发.1例室速消融未成功者继续服用胺碘酮,仍为室速,但室速频率由160次/min降至130次/min.因此,消融总成功率为11/12(91.7%).随访中所有消融成功的患儿超声心电图和胸片证实心脏左心室大小、LVEF在6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结论 右心室非流出道室早/室速发作频繁可能损害左心功能.三维标测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治疗儿童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的右心室非流出道室早/室速有效、安全.

  • 三维标测指导下邻希氏束旁路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黄雯;包镜汝;师睿;张奎俊;姚焰;张澍

    目的 描述邻希氏束旁路的电解剖特点,同时评价三维标测下邻希氏束旁路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连续入选19例邻希氏束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男13例),年龄11 ~70(31.16±19.54)岁,采用三维标测指导旁路的射频消融治疗.所有患者旁路传导在放电后(3.57±1.71)s内阻断(即刻成功率100%).结果 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靶点处室房间期(38.56±7.51) ms,明显短于希氏束区域[(51.11±8.07) ms,P<0.001]和冠状静脉窦近端[(78.01±13.09)ms,P<0.001].成功消融靶点与希氏束距离(6.42±1.71)mm,希氏束距离冠状静脉窦口(26.53±3.15) mm.靶点处的室/房波幅比为3.62±2.27,明确的希氏束电位(0.152±0.093) mV.平均随访(12.79±6.64)个月,18例患者无复发(远期成功率94.7%),且无房室传导损伤发生.结论 通过定量测量发现邻希氏束旁路极为靠近希氏束.采用三维标测指导消融邻希氏束旁路是安全有效的.

  • 无左心房和肺静脉三维重建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作者:魏薇;杨平珍;詹贤章;薛玉梅;方成宏;廖洪涛;吴书林

    目的 探讨无左心房和肺静脉三维重建与有左心房三维重建的Carto系统引导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的差异.方法 入选2008年1月至12月在本中心由同一位熟练术者行Carto系统引导下导管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31例,其中17例接受无左心房和肺静脉三维重建的消融术(非重建组),14例接受有左心房三维重建的消融术(重建组).具体消融方法为以环肺静脉电隔离为基础,按照个体情况选择是否行三尖瓣峡部画线消融.消融终点均为肺静脉电位与心房完全隔离,电生理检查不可诱发持续的房颤、心房扑动和房性心动过速.对比上述两组患者消融术中各步骤的耗时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 重建组男女比例为10:4,非重建组为11:6,P>0.05;重建组年龄(54.64±15.58)岁,非重建组(59.41±10.59)岁,P>0.05;重建组房颤病程(5.05±10.4)年,非重建组为(7.34±7.74)年,P>0.05.重建组左心房内径(35.29±4.73)mm,非重建组是(36.47±6.15)mm,P>0.05.重建组消融术时问(107.23±28.92)min,非重建组是(93.47±26.09)min,P>0.05;重建组X线曝光时间(21.09±6.49)min,非重建组是(14.16±5.35)min,P<0.05;重建组环右肺静脉消融时间(27.29±18.53)min,非重建组是(18.00±4.51)min,P<0.05;重建组环左肺静脉消融时间(28.14±9.26)min,非重建组是(23.94±7.10)min,P<0.05.消融术后随访2~13个月,重建组85.7%无明显房颤发作,非重建组是82.4%(P>0.05).结论 与有左心房三维重建的Carto系统引导下的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术相比,无左心房和肺静脉三维重建可以缩短消融术和X线曝光时间,可以达到相同的消融效果.

  • 三维标测指导下儿童右心室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

    作者:高路;林利;崔烺;于霞;袁越

    目的 近年来三维标测指导下儿童经导管射频消融广泛应用于儿童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本文旨在探讨Ensite Velocity三维标测(美国雅培公司)指导下射频消融对于儿童右心室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X线曝光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儿230例,分为常规组111例(男61例,女50例),年龄(8.6±3.5)岁,Ensite NavX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8.8±3.2)岁与Ensite Velocity组72例(男39例,女33例),年龄(8.2士3.4)岁.结果 常规组、Ensite NavX组与Ensite Velocity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100%和9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组、Ensite NavX组与Ensite Velocity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75.2±36.7)min、(151.3±46.4)min和(107.7±22.1) min,Ensite Velocity组与常规组和Ensite NavX组相比手术时间缩短(均P<0.05),Ensite NavX组与常规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site NavX组与Ensite Velocity组的累积X线曝光量分别为4.0 mGy(中位数)和0 mGy(中位数),剂量面积乘积分别为43.0 μGy/m2(中位数)和0 μGy/m2(中位数),与常规组63.5 mGy/m2(中位数)和526.0μtGy/m2(中位数)相比较均显著降低,而Ensite Velocity组的累积X线曝光量和剂量面积乘积较Ensite NavX组也显著降低(均P<0.001).结论 应用Ensite Velocity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儿童右心室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可以明显减少X线曝光量,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 三维标测下儿童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的有效性及“零曝光”探讨

    作者:陈希;袁越;林利;高路;崔烺;于霞;李奇蕊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指导下X线低曝光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6年1月因室性心律失常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内科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171例患儿资料,按标测方法分为常规组(78例),采用常规X线透视模式;三维组(93例),采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美国圣犹达公司)结合透视模式,比较两组在手术效果,X线曝光时间、曝光量的差异。结果常规组即刻成功75例,复发2例,总成功率93.5%(73/78)。三维组全部消融成功,复发2例,总成功率97.8%(91/93)。与常规组相比,三维组在X线曝光时间[(3.8±2.7) min对(7.4±4.5) min,P<0.05]、累积曝光量[(4.3±3.3) mGy对(8.4±6.7) mGy, P<0.05]均明显降低。三维组78.9%(45/57)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术中实现极低曝光。结论采用三维标测指导消融儿童室性心律失常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在减少X线曝光方面较常规标测优势明显,故安全可行,值得在儿童患者中推广。

  • 全三维电生理模式5093例经验总结

    作者:郭金锐;郑黎晖;姚焰;孙巍;乔宇;张澍

    目的: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可以减少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术中的射线暴露,同时能直观显示心脏三维结构。本研究旨在评价全三维电生理模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全三维电生理模式下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资料。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操作时间、透视时间、累积射线剂量、即刻成功率、并发症等。结果共5093例患者接受了全三维电生理模式导管消融,平均年龄4~87(46±16)岁,男3153例,其中心房颤动(AF)31.0%、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AFL/AT)10.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29.6%、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PVC/VT)28.7%。以上各种心律失常的平均透视时间分别为(22.0±6.0) min、(7.5±2.0) min、(2.5±0.5) min、(28.0±8.0) min;其平均累积射线剂量分别为:(28.0±7.0) mGy、(12.0±3.0) mGy、(4.5±1.0) mGy、(32.0±9.0) mGy。各种心律失常的透视时间及累积射线剂量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总体中位手术操作时间为62(32~86) min。总体即刻成功率高达91.4%。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其中心脏压塞11例(0.22%)、永久性房室阻滞1例(0.02%)、假性动脉瘤8例(0.16%)、动静脉瘘5例(0.10%)。对不同亚组患者分析显示,PSVT术中所需透视时间短,且主要用于导管放置;与传统电生理模式相比,全三维电生理模式显著降低AF患者术中射线暴露,并缩短手术时间。结论全三维模式下导管消融治疗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全三维模式下消融不仅缩短操作时间,还能显著减少医患双方射线照射。

  • 室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

    作者:曹克将

    自1980年以来,对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认识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细胞学、生理学及解剖学水平上对室速发生机理的认识仍十分局限.治疗室速的药物不仅少,且现在证实这些药物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小,其中有些还具有相当高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近年来室速的非药物治疗技术发展迅速,Carto和EnSite3000等三维标测技术指导下的导管消融、室速的心脏外科治疗,尤其是心内转复除颤器(ICD)的应用,为室速患者的治疗带来光明前景.然而面对如此巨大且不断增加的患病人群,无论从经济学还是从医疗资源的配置上,药物治疗室速仍是主要的发展方向,在我国更是如此.

  • 三维标测下经房间隔和经动脉逆行射频消融治疗左侧旁道远期疗效比较

    作者:田雯莹;张君梅;姜述斌

    目的 探究三维标测下经房间隔和经动脉逆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左侧旁道远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单位2010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接受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27例患者为本文研究资料,按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为两组:三维组:112例,行三维标测下经房间隔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115例,行常规X线逆行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即时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曝光量以及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均获得即时成功(100.0%),且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但三维组X线曝光时间与曝光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统计学意义;经12~15个月术后随访,三维组112例患者均无复发;对照组115例患者出现1例复发(0.87%),组间统计学分析(x2=0.426,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三维标测下经房间隔行射频消融治疗左侧旁路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既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可有效提升患者远期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该术式也可以全面缩短手术与线曝光时间、曝光量,这对全面保护患者与医务人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心脏三维标测中配准方法的研究

    作者:王刚;饶妮妮

    目的 对标测导管采集点与计算机断层(CT)或核磁共振(MR)成像建立的三维心脏模型进行配准. 方法 现有的方法通常是以三维标测点空间和CT/MR数据模型空间都是正交为前提,因此这些方法通常只调整三维平移、旋转和拉伸等9个自由度来实现配准.而我们的研究表明,这2个空间不一定同时正交.因此引入了基于12个自由度的仿射变换模型和相应的迭代近点算法来实现配准,并研究了如何把该算法与手术操作结合起来.结合OpenGL,我们用Visual C + + 6.0软件实现了该配准方法.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平均误差由配准前的40像素降到了配准后的1.5像素;进一步的动物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结论 本文提出的三维标测配准算法能够实现心脏三维标测中的配准.

  • 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儿童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崔烺;袁越;林利;高路;于霞;王勤

    目的 探讨与常规标测相比,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的儿童快速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手术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5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射频消融术的77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282例应用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研究组),491例应用常规标测系统(对照组).比较2组间的射频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X线辐射剂量.结果 2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辐射剂量(35.36± 11.95) mGy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4±78.02)mGy(P< 0.001).结论 与常规标测相比,采用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儿童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具有相同的成功率及安全性,并能显著减少X线辐射剂量.

  •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46例护理体会

    作者:冯素敏;罗玉贤;李丽宏;冯燕光

    心房颤动(房颤)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房颤是脑卒中和心衰强烈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药物治疗房颤用于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疗效差,副作用明显,长期以来房颤缺乏安全有效的节律控制方法[1].近来,房颤导管消融取得了长足进展,阵发性房颤的导管消融已相对成熟,有很多电生理中心将导管消融作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法,其在防止房颤复发维持窦性心律方面明显优于药物治疗,其疗效和安全性获得肯定.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应用CATRO XP三维标测导航系统和EnSite-NavX三维标测导航系统为46例房颤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术,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4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