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临床应用比较

    作者:徐文怡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和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选择优的手术方案.方法:选择60例患者为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以同期60例多发性子宫自己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肌瘤复发情况相差不大(p>0.05),实验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均有疗效,但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此法值得在临床的推广.

  • 腹腔镜及开腹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郎雁;王燕;段洁;姚冬梅;陶晓玲;刘玉兰

    目的 评价腹腔镜及开腹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09年11月-2010年8月收治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开腹多发性子官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两种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治愈出院,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85.5±10.0)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5.0±14.5) ml,住院时间为(5.5±2.0)d、明显短于对照组(8.0±2.5)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成为临床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 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

    作者:郎雁;王燕;段洁;姚冬梅;陶晓玲;刘玉兰

    目的 对比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其中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腹腔镜组),选取同期28例多发性子宫肌瘤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肌瘤剔除个数、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复发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例数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两组肌瘤剔除个数、术后复发率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开腹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术后感悟

    作者:朱秋侠

    我今年四十出头,从事护理工作20余年,已经做了10多年妇科护士长.平素身体健康,整天忙碌着,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去年3月初健康体检我查出多发性子宫肌瘤,大的肌瘤有拳头大小,医生说恐怕要全子宫切除.

  • 腹腔镜膀胱侧入层次分离法行大子宫全切除术的效果分析

    作者:卢杰平;耿丹;韩晓凤;刘长丽;赵福杰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膀胱侧入、层次分离法行大子宫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以大子宫、多发性子宫肌瘤入院,无生育要求、无手术禁忌证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膀胱侧入、层次分离法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取常规法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其病例入选条件和肿瘤类型与观察组相似.分析比较两组间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体温和排气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膀胱轻度副损伤转开腹手术,有2例术后有慢性腹痛症状.结论 膀胱侧入、层次分离法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大子宫、多发性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好、安全可行,较常规法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泌尿系统损伤率降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离床活动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 UAE介入治疗对单发与多发子宫肌瘤患者月经情况及子宫和肌瘤体积的影响

    作者:彭建国;左鹏;邓欣莲

    探究子宫动脉栓塞(UAE)介入治疗对单发与多发子宫肌瘤患者月经情况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影响.观察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肿瘤组织供血血管类型和栓塞所用材料;术前、术后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和钙化情况.结果显示,单发与多发子宫肌瘤患者在痛经、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尿路压迫、直肠压迫、贫血、腰骶部疼痛等临床症状方面,改善率不明显;前者的Ⅱ型和Ⅲ型供血血管的使用率均高于后者,但Ⅰ型供血血管使用率低于后者;两种患者在PVA和KMG这两种栓塞颗粒的使用率和用量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术后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术前,子宫肌瘤钙化率均高于术前.结果说明,UAE介入治疗对单发与多发子宫肌瘤患者月经情况及子宫、肌瘤体积的改变有积极的影响.

  • 探讨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与调查分析

    作者:于春玲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子宫肌瘤被医学界称为"妇科第一瘤",从古至今被列为妇科疑难病症;其90%是由于内因素所致,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明,属于多基因病毒.其中有30%左右的病源因子有高度的致癌性.据相关资料记载,在 3~5年内未能治愈的患者,有10%左右可能发生癌变.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效果

    作者:汪新妮;彭幼;蔡美雪

    目的 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20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在宫腹腔镜联合下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同时就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子宫肌瘤残留率、复发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2.0%、1.0%,与对照组(13.0%、1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

  • 子宫全切术并发腓总神经压迫损伤1例

    作者:陈治君;黄鑫;林云川;高启俊

    患者,女,46岁,孕2产1,以中下腹坠痛3年,于2002年4月3日入院,既往体健.体查:血压125/80 mmHg,脉搏82次/min,呼吸21次/min,体温 36.7 ℃,发育营养中等,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肝脾末触及,四肢脊柱无异常,生理反射正常.实验室检查:除Hb 9.8 g/L外,余各项均正常.术前诊断:①多发性子宫肌瘤.②轻度贫血.在硬膜外麻醉下,取膀胱截石位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硬膜外麻醉选择L1-2和L3-4两点穿刺置管,置管时患者无反跳痛及不适.麻醉用药为1.33%利多卡因+0.1%丁卡因混合液(含1/20万盐酸肾上腺素),静脉辅助杜氟合剂半量,麻醉效果佳,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历时4.5 h,术后予以PCEA镇痛,镇痛用药为:0.5%曲马多+0.125%布比卡因+0.005%氟哌啶混合液.术后第1天,患者诉说右下肢活动受限,有麻木刺痛感,右足掌及足趾不能背屈.即拔除PCA泵观察,予以神经营养药治疗.术后第2天随访,患者诉说上述症状未能改善,自觉下床行走困难,右腿穿鞋拖不住,右足不能背屈、外翻、伸、分趾.查右小腿前外侧,足背和足趾背外侧区感觉障碍,有轻度麻木感.麻醉科会诊排除硬膜外麻醉置管引起的神经根损伤,神经科会诊排除脑血管意外、脑血栓及静脉栓塞引致的并发症.行MRI和EMG检查,考虑为腓总神经根损伤.即予以三B针、丹参、神经节苷酯等治疗,辅助理疗、按摩、活动腿部.3周后上述症状稍有减轻,1个月后症状好转带药出院治疗.半年后随访,症状及体征皆有明显好转.

  • 复杂膀胱阴道瘘患者行修补术1例的特别护理

    作者:李文平;胡穗琼;麦梨芳;余庆梅

    患者女, 35岁,已婚,农民,初中文化, 4年前因患多发性子宫肌瘤在当地医院进行子宫全切术,术后发现膀胱阴道瘘,先后共 8次在当地医院实施瘘切除修补术,均未获成功.为进一步治疗,患者于 2001年 8月 1日入住我院本区.

  •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许丽莉

    目的:探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各41例),其中命名为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命名为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率(4.88%)、复发率(2.44%)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减少复发,建议将此种治疗方式广泛临床应用推广.

  • 超声消融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张璇;彭松;陈锦云;张瑞涛

    目的 探讨影响超声消融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因素.方法 对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一次性超声消融治疗,同时记录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前及术后第2天所有患者均行盆腔MRI平扫+增强检查,计算不同肌瘤大小、位置、类型的肌瘤消融率.结果 ①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消融治疗,术中均发生不适反应,但无需治疗,无不良后果.②肌瘤消融情况分析:消融前MRI检查显示32例患者大径≥10 mm肌瘤共132个,术后增强MRI显示其中91个肌瘤完全或大部分无强化.不同肌瘤类型及位置与肌瘤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瘤大小的肌瘤消融率不同(P<0.05).结论 超声消融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方法,影响多发性子宫肌瘤能否完全消融的主要因素是肌瘤的大小.

  • 同种肾移植术后宫腔镜手术一例

    作者:张岩;肖劲逐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1岁,14个月前因慢性肾衰行同种肾移值术,术后一直使用环孢霉素A。患者平时月经规则,周期30~32d,自肾移植手术以来经期由原来的5~7d延长为8~12d,量明显增多,有大血块,每次需用卫生巾30~50张,伴有头晕,心悸等症状。曾多次在月经期发生晕厥,需用性激素类物治疗或刮宫方能止血。于1999年6月23日因月经量过多7d并再次发生晕厥而送来我院急诊。当时呈急性重病容,推入急诊手术室,脉率115次/min,血压6/3KPa,面无血色,甲床、结膜苍白,四肢冰冷,全身虚汗,心肺无异常,腹部右侧旁正中有一长约18cm的手术疤痕,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下腹部触及一个12cm×8cm×4cm的实性包块,稍可活动,无压痛。妇科检查:阴道内有大量鲜血和血块,宫颈稍肥大,光滑,宫腔有活动性出血,量多;子宫触诊不清,血色素52g/L。诊断为月经过多致重度贫血及失血性休克,立即在输血、抗休克的同时行诊刮止血。术中发现子宫前位,宫腔深9.5cm,刮出较多宫内膜组织,术后子宫出血明显减少,继续给予药物止血,纠正贫血、预防感染等治疗。病理报告为子宫内膜性增生过长。之后B超检查发现子宫增大为98mm×78cm×59mm,子宫壁间见2个低回声光团,分别为11.0cm×11.0cm和20.0×18.0cm,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经过3个月的系统治疗后,贫血得到了纠正,血色素达93g/L,子宫内膜的过度增长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于1999年10月23日入院,经3d阴道准备、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利用宫腔电切镜行部分子宫内膜切手术及部分子宫内膜电灼术,手术历时85min,术中出血少,术日及术后继续使用环孢霉素A和抗感染,手术后第6天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每月均有月经来潮,但量极少,不需月经垫,目前病人精神面貌佳,血色素恢复至109g/L。

  • 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100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李召梅;袁秀红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用于多发性子宫肌瘤介入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治疗。结果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子宫肌瘤体积的缩小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阴道超声窦卵泡计数( APC )未见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6个月APC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APC数量较治疗前均未见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6.67%,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7.50%(χ2=15.2727,P=0.0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P﹥0.05)。结论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能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提高近期治疗效果,降低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06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中萍

    我院2002年3月~2004年6月施行电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10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6例患者年龄28~52岁,平均43岁.多发性子宫肌瘤78例,子宫腺肌瘤2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子宫增大分别为孕6~8周大小,均为已婚已产,有腹部手术史16例.

  • 成功抢救急性巨大肺栓塞一例的诊治体会

    作者:陈爱武;李卉;许霏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2岁.因"月经紊乱1年,B超示多发性子宫肌瘤",于2006年6月16日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第6 d(2006-06-22)凌晨4:30平卧休息时突感心慌、气紧,经吸氧后缓解.5:30上厕所解大便后再次出现心累、气紧、头昏、站立不稳、全身大汗.血压110/60 mm Hg(1 mm Hg=0.133 kPa);ECG示窦性心动过速,不全右束支传导阻滞,前侧壁、右室心肌缺血.予以倍他乐克12.5 mg口服、安定10 mg肌注后缓解.

  • 巨大浆膜下子宫肌瘤黏液样变性1例

    作者:水丽君;卫兵;陆义红;傅柳陶

    1 病例报告患者,41岁,因腹胀4年余,加重1周于2012年11月5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则,5~7/30天,量中等,无痛经.患者自2007年底自觉下腹胀,集中在脐周,但食欲及消化功能良好;近3年自觉腹围增大,自认为发胖,未重视.1周前腹胀加重,于10月31日就诊于外院普外科,超声检查提示巨大腹腔实质性占位,以腹腔包块性质待查收治入院,盆腔超声检查提示多发性子宫肌瘤,CT检查提示腹腔内巨大团块样软组织影,上至胃窦区水平,下至子宫上方,边缘光滑,其内密度不均,CT值约10~27 Hu;考虑肿瘤来源于右侧附件,建议转妇科治疗,遂转入我院.病程中无月经改变,无腹痛、恶心、呕吐,二便正常,饮食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变化.G4P2,平产2次,人工流产2次,已行输卵管结扎术.

  • 子宫内膜样腺癌肩关节软组织转移1例

    作者:朱焱;管睿;郑唯强

    1 病例报告患者,83岁,因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3个月,左侧肩关节疼痛4个月,加剧1周,于2010年8月4日入院检查.患者6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下腹胀痛,次月出现极少量的阴道流血于2010年4月26日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见:宫体前位,子宫增大如孕5+月大小,质硬,可及肌瘤样物,活动差,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及异常包块,无压痛.B超检查提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内膜请结合临床.遂于2010年5月11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增大约孕3月余大小,宫底有一直径约5 cm的肌瘤.子宫前壁近宫颈处见肿瘤,质硬,子宫后壁与子宫直肠凹陷部分粘连.切除子宫后剖视子宫底见肌瘤直径约5cm,宫腔内见数个菜花样肿物,平均大小约2cm×2cm×1cm,明显侵犯子宫壁.宫颈管未累及.术后病理组织检查提示:子宫前壁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浸润至肌层.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样腺癌,IB期.术后服用1周甲羟孕酮(倍恩),剂量0.25 g/d,因肩痛停药.

  • 宫颈癌手术后尿潴留继发尿失禁1例

    作者:李晓伟;王建六

    1 病例报告 患者,48岁,离异.因血性白带伴异味20余天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白带明显增多,呈脓性,伴异味,未引起重视,未就诊,20天前出现血性白带,量少,9天前我院门诊就诊,宫颈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示“宫颈鳞状细胞癌”,以“宫颈癌”收入院.无发热,无体重下降及下腹部不适等症状.既往高血压病3年,口服药物血压控制良好.月经规律,9岁初潮,3~4/24天,量中,无痛经,LMP 2004年4月2日,G4P1,阴道顺产,离异后有性生活.入院查血压140/80 mmHg,妇科检查:穹隆软,宫颈下唇菜花样结节4.5 cm×3 cm ×2.5 cm,质地糟脆,触血阳性,子宫前位,孕9周大小,宫底可触及肌瘤结节,质硬,子宫活动好,右侧骶韧带、主韧带无增厚缩短,弹性好,左侧骶韧带、主韧带缩短增厚,未形成结节,弹性好,双附件未及异常.阴道镜活检提示:宫颈鳞状细胞癌,中分化.入院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Ⅰ B2G2,多发性子宫肌瘤,高血压病.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后穿刺孔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作者:刘江;张成琼

    1 病例报告患者,40岁,因腹腔镜下子宫鞘内次全切除术后左下腹穿刺孔瘢痕处周期性疼痛及包块1年,于2007年4月16日入我院.患者因月经增多2年,加重2月,B超检查发现多发性子宫肌瘤,于2004年9月20日在我院行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子宫鞘内次全切除术.术中未发现双侧附件异常病灶及盆腔内粘连.术中用切割机绞碎子宫及肌瘤并经左下腹穿刺孔取出.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术后每月仍有2~3天少量月经样阴道流血,术后2年左下腹穿刺孔瘢痕处出现与月经周期有关的疼痛及包块,每月阴道流血时包块长大约6 cm×5 cm ×5 cm,阴道流血后包块逐渐缩小到3 cm×2 cm×2 cm.

143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