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国医论坛杂志

国医论坛

国医论坛杂志

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국의론단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影响因子: 0.3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1078
  • 国内刊号: 41-111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6-1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医论坛》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方家选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去脂固脱饮治疗雄激素性脱发46例疗效观察

    作者:隋克毅

    目的:观察中药去脂固脱饮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去脂固脱饮治疗,对照组用非那雄胺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2%,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去脂固脱饮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疗效肯定.

  •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婷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及复方消化酶胶囊Ⅱ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8%,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

  •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32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玉坤

    目的:观察针灸加中药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灸及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加中药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临床疗效确切.

  • 自拟愈胃消胀汤治疗慢性胃炎32例疗效观察

    作者:曹郑云

    目的:观察自拟愈胃消胀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吗丁啉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自拟愈胃消胀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排空率及胃电异常检出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愈胃消胀汤可有效增强慢性胃炎胃动力、改善临床症状.

  • 糖尿康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240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冬云;赵斌

    目的:观察糖尿康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0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用糖尿康胶囊治疗,对照组用消渴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康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血糖、血脂、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方面疗效确切.

  • 加味寿胎丸对复发性流产患者抗心磷脂抗体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逯克娜

    目的:观察加味寿胎丸对免疫性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b)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AcAb阳性的RS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加味寿胎丸治疗,连续用药至妊娠12周停药;对照组30例采用非孕期给予阿司匹林及泼尼松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确定宫内妊娠后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黄体酮治疗,用药至妊娠12周停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AcAb的转阴率.结果:经治后治疗组AcAb转阴率是86.7%,优于对照组的63.3% (P<0.05).结论:加味寿胎丸对免疫性RSA患者AcAb消除有显著疗效,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 壮医针刺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邓万祥;周贤;黄贵华;林华胜;李婕;李雪梅;黄丽琼;蒙红华

    目的:探讨壮医针刺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法治疗,治疗组予壮医针刺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90.00% (P<0.05).结论:壮医针刺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 两联手术疗法配合补中固本汤治疗轻中度直肠黏膜脱垂130例观察

    作者:袁顺蕊;赵同川

    目的:探讨两联手术疗法配合补中固本汤治疗轻中度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以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53例轻中度直肠黏膜脱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123例,治疗组采用两联手术疗法配合自拟补中固本汤治疗,对照组单用两联手术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联手术疗法配合补中固本汤治疗轻中度直肠黏膜脱垂疗效确切,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之一.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先兆流产81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状金;李朵朵

    目的:观察补肾固冲安胎法配合西医黄体功能支持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黄体功能不足性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中药+西药)和对照组78例(单纯西药),疗程2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两组治疗后阴道出血停止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固冲安胎法配合西医黄体支持治疗,对黄体功能不足性早期先兆流产疗效确切.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胎儿生长受限25例疗效观察

    作者:许凌寒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指孕37周后,胎儿出现体重小于2500 g,或低于同孕龄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或低于同孕龄正常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是围产期的重要并发症.我国的发病率平均为6.39%,胎儿生长受限围产儿死亡率为正常儿的4~6倍,不仅影响胎儿发育,远期也影响儿童期及青春期的体能与智能发育.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胎儿生长受限2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伴发抑郁症40例观察

    作者:薛笑仙

    目的:探究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伴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治疗,B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病人的抑郁情绪,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病人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B组病人HAMD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效果显著.

  • 解郁化痰通络方佐治中风后抑郁症40例临床观察

    作者:任永霞

    目的:观察自拟方解郁化痰通络方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把80例诊断为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2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解郁化痰通络方治疗,4周后观察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5.0%,对照组愈显率4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化痰通络方佐治中风后抑郁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38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冉;董君博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节拍式给药化疗联合中药艾迪注射液对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体力状况削弱(KPS≤70分)的晚期胃癌患者,排除化疗禁忌症后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用卡培他滨500 mg,每日2次口服,连用4周,休息1周为1个疗程;同时输注中药艾迪注射液50~100 mL,每日1次.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8例中部分缓解率为18.4%,疾病控制率为76.3%;中位缓解期3.8个月,中位生存期6.9个月;无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使治疗延期.结论:卡培他滨节拍式化疗联合中药艾迪注射液对晚期胃癌疗效较好,副作用小,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

  • 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0例观察与护理

    作者:汪成书

    目的:观察护理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胸腔积液并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完全缓解11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8例疗效观察

    作者:董茜雁;冯斌

    目的:观察温胆汤合阿立哌唑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温胆汤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均可以改善抽动症症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胆汤合阿立哌唑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

  • 五苓散加减佐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3例观察

    作者:牛延峰

    目的:观察五苓散佐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苓散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均能够降低尿蛋白和胆固醇,升高血浆白蛋白,但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结论:五苓散佐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能够通过免疫调节功能发挥作用,还可通过利尿、降血压、降血脂、增加肾血浆流量等多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 中药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附胡义扬教授验案1则

    作者:海亚美;赵瑜

    肿瘤标志物不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存在假阳性、假阴性的可能,中药对假阳性肿瘤标志物有调节作用,引用胡义扬教授临证医案,验证中药对假阳性肿瘤标志物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影响方药功效发挥方向的因素解析

    作者:董开全

    方药功效发挥方向不仅受组成药物的影响,还受到配伍环境、用量多少、炮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全面掌握影响药物功效发挥的因素,以更好地发挥方药功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就影响方药功效发挥的因素略谈体会如下.1 配伍环境配伍环境就是通过药物配伍,控制其功效往某个方面去发挥.多功效的单味中药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往往是由配伍环境决定的,略举例如下.

  • 腹部按摩的源流及理法探析

    作者:纪东升;陈亮

    按摩是一门古老的医术,目前在骨伤科方面的运用比较普遍,其在内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不逊于骨伤疾病的疗效,为了推动腹部按摩的发展,介绍了腹部按摩的源流、机理,简述了操作方法,并附病例一则以示其用.

  • 心包、心包络、膻中生理功能及病证异同考辨

    作者:闫昱江;柯尊华;雷根平;王静怡

    心包、心包络、膻中是经络学中三个重要概念,和心有密切的联系,对三者各医家见解不尽一致.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我们认为心包、心包络、膻中有同有异.同者,三者同居胸中,均为心之外卫;异者,三者生理功效及病证有明显区别.

  • 关于提升张仲景文化国际话语权问题的思考

    作者:杨金运;何义霞

    增强文化话语权是我国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优秀代表,张仲景文化拥有文化走出去的一系列战略优势.提升张仲景文化国际话语权,能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增进人类的健康福祉,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 幼儿急疹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周丽娟;孙潇君;杜君威

    幼儿急疹(ES)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或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导致的婴幼儿出疹性传染病,又称婴儿玫瑰疹,以持续高热3~5 d,热退疹出为临床特点[1].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并且早期症状跟上呼吸道感染极其相似,故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且持续高热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恐慌,医生或因压力,往往有滥用抗生素、过度治疗等现象,所以本病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现将近几年幼儿急疹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刮痧法对小儿积滞发热的护理研究

    作者:王金玉;闫力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胃发育不完善,饮食不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食积,食积日久便会发热,再者儿童自我控制力和表达能力不够完善,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小儿食积导致的发热初期不易引起重视,日久可影响生长发育,或导致不良后果.提供见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经济实惠的外治护理方法已成为小儿发热临床护理的关键问题.

  • 针推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作者:江应露;李学军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功能性胃肠病,针推疗法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疗效.本文从针刺、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穴位敷贴、腹部推拿、民族医药等方面综述了该病的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 白塞氏综合征治验1则

    作者:安跃华

    白塞氏综合征(Behcet Syndrome)又称白塞氏病,亦称贝赫切特病,口—眼—生殖器三联征,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口、外生殖器溃疡、眼部损害及皮肤血管炎为主,还可累及皮肤黏膜、胃肠道、关节及心血管、泌尿与神经系统.中医学无此病名,类似的病证记载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或虫)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曰“蚀于喉为(或虫),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故现多认为此病属中医狐(或虫)病范畴,多因肝脾肾三脏受损,湿热毒蕴,循经走窜,浸淫口咽、二阴、眼目及四肢等处而发,以口腔、前后二阴溃疡为主症.本病在我国女性多见,其病情缠绵,反复发作.笔者有幸跟李连吉老中医门诊,现将李老师治疗该病的验案1则介绍如下.

  • 戴天木教授辨治肢体病症验案举隅

    作者:桑红灵;章程鹏

    整理戴天木教授临床辨治难治性肢体病症医案,包括结节性红斑、雷诺氏病、糖尿病足,在把握辨证施治规律的同时,努力学习老师的用药经验并整理其学术思想,以发扬光大.

  • 蜂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漏肩风验案1则

    作者:黄和涛

    肩周炎中医称“漏肩风”,又称“五十肩”、“肩凝症”,多发于50岁左右的成人,是肩关节软组织的一种慢性病变,临床以肩部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蜂针疗法是用蜜蜂螫刺患者体表腧穴,使蜂毒进入人体,通过经络传导等作用,产生一系列反应,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驱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具有“针、药、灸”的综合作用.笔者应用蜂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1例证属寒湿凝滞经络的肩周炎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兹整理报道如下.

  • 张仲景小剂量用药9法析要

    作者:黎忠民;李兴军;乔丽

    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继承和发挥《内经》的基本理论,创立了六经辨证,为中医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其著《伤寒杂病论》论治详尽,用药精当,被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之典范.今笔者不揣浅陋,试就仲景小剂量用药经验列为9法析要于后,以期就正于同道.1 小剂量发汗张仲景依据辨证论治原则,别虚实寒热轻重之不同,巧用小剂量汗剂以发汗祛邪.具体言之有三:一是轻解表里.

  • 我对《伤寒论》第28条的理解

    作者:林铎

    对于《伤寒论》第28条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后世医家争论颇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桂枝、芍药的去留问题上,各家见解不尽相同.笔者通过对原文的分析比较,认为去桂用芍即原文的用法较为允当,现辨析如下.对于桂枝、芍药的去留问题,主要有以下6种观点:一是主张去桂,支持的医家有方有执、许宏、柯韵伯、陈修园、唐容川、徐灵胎、王肯堂、冯世纶等;二是主张减桂枝量,支持的医家有吴考槃、刘天福、彭思菡等;三是主张去芍药,持这种观点以《医宗金鉴》为代表,支持的医家有陆渊雷、胡希恕等;四是主张不去桂亦不去芍,支持的医家有成无己等;五是主张去桂去芍均可,支持的医家有阎德润等;六是主张行文有误、方证不符,支持的医家有汪琥、钱璜等[1].

  • 乐文才教授分期治疗高血压肾病经验

    作者:蔡红凯

    乐文才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高血压肾病早期以肝肾阴虚、肝郁血涩为主,治疗当以滋阴补肾,疏肝理气,柔肝藏血为法;中期以肺肾两虚、血瘀水停为主,治疗常以补肺益肾,活血利水为治;晚期以五脏虚损、水瘀互结、痰毒流窜为主,治疗当以破血利水,化痰解毒,兼护五脏为主.

  • 毛德西教授心胃同治心系疾病验案举隅

    作者:禄保平;袁晓举;马敏

    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毛德西教授非常重视脏腑相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临证善用心胃同治法治疗心系疾病,本文列举其从心胃同治入手,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血府逐瘀汤、参麦饮加减治疗胸痹、心悸验案3则,从中可窥其学术思想之一斑.

  • 扶正化瘀方加味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研究

    作者:唐静雯;裴俊文;何朝宏;杨峰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加味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扶正化瘀方加味,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SA、f-PSA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CD3+、CD4+、CD8+、CD4+/CD8+细胞水平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加味联合内分泌疗法治疗能明显改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内分泌治疗作用,减少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

  • 旱莲草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贾栋

    目的:研究旱莲草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MIRI)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旱莲草高剂量组[10.0 g/(kg·d)]和旱莲草低剂量组[(5.0 g/(kg·d)].分别预处理1周后,假手术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不结扎,其余3组复制MIRI模型.测定各组大鼠心肌MDA(丙二醛)、NO(一氧化氮)含量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NOS(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以及血清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6(白细胞介素-6)含量.结果:旱莲草高剂量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MDA、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NO含量和NOS、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旱莲草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抗氧化、调节NO和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 三子养亲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IL-3及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

    作者:曹栀;余建贵;王菊;杨昆;董滟

    目的:研究三子养亲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IL-3、EOS的调节作用及对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阐释三子养亲汤防治哮喘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三子养亲汤大、中、小剂量组,每组各15只.用Ⅴ级卵蛋白(OVA)制备哮喘模型,采用TRIzol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EOS的分布及IL-3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指数;并将大鼠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EOS浸润情况.结果:三子养亲汤中剂量组较小、大剂量组更能抑制IL-3的表达及促进EOS的凋亡,与地塞米松组疗效相当;通过HE染色的形态学观察可看出,三子养亲汤组较地塞米松组更能抑制EOS的浸润.结论:三子养亲汤可抑制IL-3mRNA的表达水平,减少EOS的聚集,促进EOS凋亡,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 《中医妇科学》教学体会

    作者:王雨波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理论研究女性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实用型妇科人才的要求,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笔者从教多年,现就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略谈体会如下.

  • 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陈吉全

    取象比类是中医的传统思维方法,恰当运用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加深理解与记忆、培养中医思维能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文章并举例说明取象比类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 分消走泄法的理论源流与应用探讨

    作者:张永

    分消走泄法是指宣展气机,泄化痰热,使留于三焦之湿热痰浊从表里分消的一种治法.因其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极具临床指导意义,故探讨之.

  • 小陷胸汤治疗消渴病解析

    作者:张端端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该方由黄连、半夏、栝楼三药组成,除治疗小结胸证外,尚可广泛用于临床,且效果颇佳.本文主要论述小陷胸汤用治消渴病之痰热互结证的体会.1 消渴之病因病机分析消渴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传统认为其病因多属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治疗则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主.但笔者认为,消渴病与脾胃有着密切关系.

  • 大肠癌的中医病证治疗学探讨

    作者:吴继萍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全球第二大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和胃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为90%,局部淋巴结转移者为68%,远处转移者为10%,50%~60%的大肠癌患者在根治术后仍可能复发转移[1].目前大肠癌的主要致死因素是复发和转移,中医药治疗大肠癌已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之一.现对大肠癌的中医病证治疗学探讨如下.

  • 《内经》至唐代痿证理论探析

    作者:陈伟;李衍滨

    中医对痿证的认识源远流长,唐代之前,对痿证论述多的当属《黄帝内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内经》就提出了“痿”的概念,对痿的病因、临床症候、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等都有详细记载,还设立专篇讨论痿证,并提出了五痿分型.《难经》进一步指出了痿证的预后发展.汉代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对痿证论述有所发展.晋、南北朝时期,对痿证较少有专题论述,多是沿用《内经》理论或是仅收录治痿验方.隋唐时期对痿证和风证并未严加区别,出现了风痿混同论述,许多有关痿证的内容多散见于对风证的论述中的现象,因此从晋到唐,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医著,对痿证的专篇论述甚少.笔者现就自《内经》至唐代有关痿证的认识整理探讨如下.

  • 从“五脏一体观”探讨慢性心衰并贫血

    作者:吴钟琴;郭志华

    五脏作为整体,生理上,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维持协调;病理上,亦相互传变,相互影响.本文从“五脏一体观”阐述了慢性心衰并贫血的病机、演变及治疗.

  • 论“阳虚风动”

    作者:韩春生;疏欣杨

    在中医病机学说中,内动之风即指肝风,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对肝风形成的病机,多强调热极生风和阳亢化风两端.至于阳虚风动历代医家很少论及.阳虚风动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否也因肝而起,属肝风内动范畴?笔者认为,阳虚风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未明其理,才“视而不见”.其风动之机与热极生风、阳亢化风一样,皆属于肝风内动.现论述如下.

    关键词: 阳虚风动 学术探讨
国医论坛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