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国医论坛杂志

国医论坛

国医论坛杂志

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국의론단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影响因子: 0.3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1078
  • 国内刊号: 41-111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6-1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医论坛》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方家选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自拟益智汤治疗多发梗塞性痴呆38例

    作者:李焦枝;杨红琴;张小沛

    多发梗塞性痴呆是由于脑动脉硬化影响大脑血液供应,特别是反复发作的脑血管意外所致的痴呆综合症.中老年起病,男性略多于女性,病程呈阶梯性进展,常可伴有神经系统体征.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针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认知功能,服用脑复康、脑复新、都可喜、核糖核酸等,配合高压氧等,虽有一定效果,但费用高昂,多数患者不能承受.我科近5年来采用自拟益智汤加减治疗该病38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降逆化痰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

    作者:张厚;宋延秋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胃、十二指肠内溶物反流人食管而引起的一系列炎性改变.其致病原因较为复杂,笔者依据中医理论认为其基本病理为痰热互结、胃失和降,故采用降逆化痰法治疗该病4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8例

    作者:赵虎成;杨文斌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近年来,笔者运用益气健脾活血法治疗该病28例,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左归丸加味治疗青春期崩漏6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雨波

    崩漏是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总括为"忽然大下谓之崩,淋漓不尽谓之漏",属临床常见病.常因崩与漏交替,因果相干而使病变缠绵难愈,而成为妇科疑难重症.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西药治疗疗效欠佳.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用左归丸(《景岳全书》方)加减治疗青春期崩漏,临床获效满意,现将2003年7月至2006年7月治疗的60例总结报道如下.

  • 自拟消痤汤治疗寻常痤疮120例

    作者:吴积华;李向华;雷世明;杨洪军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部,以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皮肤损害.由于情绪、饮食及生活习惯等改变,寻常痤疮患者与日俱增,西药虽短暂有效,但移时复发,从而缠绵难愈.笔者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自拟消痤汤治疗寻常痤疮120例,疗效显著,并设枇杷清肺饮对照组60例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

  • 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80例

    作者:逵艳;张书俊;张莹

    外感咳嗽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笔者自2002年以来,运用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该病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78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晓辉;贺子岑

    慢性支气管炎是内科常见病,是由感染、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进展可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心衰.临床中西药物治疗方法很多,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疗效不够理想.笔者参阅大量医学文献,结合临床实践,针对慢支的病因病机特点,以及老年病虚、痰、瘀相兼的研究,通过近3年的观察,采用中药益气化瘀、宣肺化痰方内服,配合肺俞穴药饼贴敷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7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芍药甘草汤合五虎追风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6例

    作者:艾正海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RA与感染、遗传、免疫、内分泌、代谢及物理等因素有关,发病率较高,我国约为0.3%~0.5%[1],其中1/3成为残疾[2].笔者近年来用芍药甘草汤合五虎追风散加味辨证治疗RA76例,获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 癃闭治验2则

    作者:王敬珍

    例1:王某,女,22岁,未婚.小便涓滴难下已5天,前医曾用"通利"之剂而未效.诊见小腹膨胀,辗转不安,伴胸胁满闷,噫嗳不舒,时欲叹息,两脉俱弦,舌质红,苔薄腻.询知其素来性情急躁,近因暴怒,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而致升降之机壅滞,水道不利.治宜疏肝清泄,佐以宣通分利.处方:柴胡5g,制香附7g,炒山栀10g,台乌药10g,紫菀10g,桔梗10g,赤茯苓10g,木通7g,泽泻10g,车前子12g(布包).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另用食盐半斤,炒热熨敷脐部.服药1剂后,小便即可自解,但仍不畅,连服3剂,小便通利,腹胀已除,胸闷诸症亦均消失.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衰弱45例

    作者:赵文卿

    神经衰弱是临床常见病,占内科门诊病人的10%左右.因本病不属器质性疾患,且缺乏特效药物,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但该病是诱发精神分裂症、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重要因素,故对于重症神经衰弱的治疗又是必不可少的.近2年来,笔者应用刺五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重症神经衰弱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

    作者:彭宏;王化京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属骨科常见病,自2000年~2006年我们共收治下肢DVT患者36例,经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40例

    作者:叶辉胜;郭建国

    扁平疣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4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0例疗效观察

    作者:胡润武;郭辉;仵海涛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关节软骨退变所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的关节疾病.临床上常用西药消炎止痛、关节冲洗、胫骨上端骨髓减压等方法治疗,但复发率高.我们自2000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9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87例对比观察,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移植后肺感染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

    作者:孙元莹;秦建国;张莹

    肾移植术后患者长期大量服用免疫抑制剂,造成微生态失调,免疫力极其低下,感染是其常见和致命的并发症,占尸检肾移植引起死亡的首位原因.感染可发生于局部,也可播散全身.肺脏是免疫损害宿主感染的常见靶器官[1],病情往往恶化迅速,早期即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若治疗不当,可迅速出现呼吸衰竭、肺纤维化,短期内导致死亡.近3年来,我们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肾移植后肺感染合并ARDS1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浅谈《伤寒论·序》的医德思想

    作者:连锡军

    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不但他的学术思想为历代医家树立了典范,同时他的医德思想也为后人奉为楷模.

  • 浅释《勿药元诠·小周天》对中医养生的贡献

    作者:强刚

    《勿药元诠》作者汪昂,字讯庵,安徽休宁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汪氏少年从儒,通晓百家经史,清顺治年间弃儒攻医,精研医理,笃志方书,广征博引,务求晓畅实用.编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书.其重视治病求本,强调未病先防,注重强身健体.著书颇切实用,因此流传甚广.本文仅就其气功养生方面的专著《勿药元诠·小周天》进行注解阐述.

  • 浅谈癌症中医治疗的补虚与攻实

    作者:卢锦花

    如今,癌症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险恶疾病之一.尽管现代医学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生物导弹等多种治疗手段,但收效并不理想.所以,很多癌症病人与家属求助于中医治疗,寄希望于祖国医学.中医治癌,历来有扶正与去邪、补虚与攻实之争.笔者认为,癌症治疗是扶正补虚还是祛邪攻实,关键取决于正确的中医辨证.祖国医学认为,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脏腑虚损、气血失和、痰湿邪毒瘀血蕴结而成.其中脏腑虚损、气血失和是癌症发生的主要内因,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历来有"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只要运用正确,往往可收桴鼓之效.

  • 雷公藤制剂致性腺损害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慧;李巧芬

    1 概述雷公藤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抗免疫、抗菌等多种活性,其化学成分主要是二萜、三萜、倍半萜、生物碱等.至今从雷公藤中已分离出70多种化学单体,其中以二萜内酯为主要活性成分.大量的研究表明,雷公藤应用于临床具有相当大的毒副作用,其主要毒性成分也是其主要有效成分.雷公藤属植物所含二萜化合物,属松香烷型,是生理活性的主要成分,至今已从雷公藤植物中分离出14种二萜化合物(如雷公藤甲素、乙素、丙素、雷醇内酯、山海棠素等),并已分离出17种三萜化合物和5种生物碱[1].其他成分还有雷公藤分甙、有机酸、卫矛醇、卫矛碱、多糖等.雷公藤全植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以嫩芽及叶大,花次之,根皮再次之,木质部小[2].

  •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灵聪

    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复杂,证候多变,迄今仍无统一的中医病名.但参考有关文献,并依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有关的疾病多具有"瘀血"、"积"的特征,所以可以认为肝纤维化当属中医"积证"范畴.但多数医家认为其应属"积聚"之"积证".1997年在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将慢性肝炎与肝硬变分别与中医之"肝着"和"肝积"对应,而肝纤维化又与前两者不可分割,故肝纤维化仍属"肝积"之症[1].

  • 慢性前列腺炎难治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岳明强;江立行

    慢性前列腺炎(CP)是青壮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为2.5%~16.0%[1],而35岁以上的男性发病率可高达35%~40%[2].前列腺疾病中,CP的处理为棘手[3].其疗效至今尚未尽人意,现对其临床疗效不佳的原因综述如下.

  • 半夏泻心汤验案4则

    作者:汪惕

    半夏泻心汤原出于《伤寒论》,本为表邪未解,邪热入里,或误下损伤脾气,表邪内陷,寒热之邪错杂于中,以致升降失职,气机不畅,形成心下痞满证而设.现用于临床杂病的治疗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验案4则,以飨读者.

  • 经方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一得

    作者:徐茂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理想的疗法,笔者运用《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方辨治该病收效显著,兹略述心得如下.

  • 《伤寒论》方中甘草应用规律初探

    作者:容景瑜;陈壮忠;李毅敏

    甘草在《伤寒论》中运用极其广泛,书中所载113方,其中70方有甘草.113方中共用中药92味,其中与甘草同方应用者达51种.书中原文398条,而含甘草70方涉及有关原文达137条.《神农本草经》谓:"甘草,味甘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气,金疮肿,解毒."《中药学》[1]谓:"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笔者通过《伤寒论》[2]的学习,认为张仲景运用甘草独具特色,远超越以上概括,现探讨如下.

  • 对《伤寒论》"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认识

    作者:杨薪博;孔琳

    《伤寒论》"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阴"和"阳"应是代表两种不同体质类型,实为揭示不同体质类型对疾病发生、发展、传变的影响.

  • 关于张仲景药物煮服法的研究

    作者:徐成贺

    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的煮药服药方法进行了研究.1.在煮药方面:①要因病选用不同溶剂,计有泉水、甘澜水、潦水、浆水、酒、苦酒、蜜7种;②煮药方法要据药掌握,计有同煮、先煮、后下、去滓再煮、麻沸汤渍药5种,并列举适用药物及意义.2.在服药方面:①要据病把握服药次数,计有顿服、日服2次、日服3次、日服多次、日夜服、随病证变化而服等多种,比较灵活.②要依病选择服药时间,计有定时服、非定时服.3.在服药反应及调护方面:①要观察药后反应以把握用药尺度,计有视大小便变化,以判定邪去或药物所为;用汗吐下药,每中病即止;用乌头、附子,要见冒痹状则止.②注意药后将息,以提高用药效果,饮食上计有借饮食以助药力、服冷食以缓巴豆烈性、为保胃护正3种,不食生冷、腥臊酸辣食品;在起居上要慎起居、避风寒.

  • 略论《内经》"谨和五味"养生观

    作者:胡凤媛

    1 饮食五味对人体作用的双重性《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说明饮食五味对人体具有"养"和"伤"的双重作用:一方面饮食五味化生精微,人养五脏,滋养机体,可养正;另一方面,饮食五味失调,非但无益于机体,反而偏助脏气,损伤五脏,使阴阳失衡,可导致疾病发生,久之亦可招致早衰.

  • 浅谈体质学说在咳嗽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吴龙梅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1].咳嗽既是多种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又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咳嗽是由外感、内伤等病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不利上逆而发生的一种肺系病证.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所见的咳嗽均属于本病范畴.笔者将中医体质学说应用到咳嗽的治疗中,辨质论治[2],通过改善脏腑经络的偏颇和精气阴阳的盛衰,达到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效果.

  • 浅谈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分型治疗

    作者:林如祥;韩渝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成因外有六淫入侵,内涉经络脏腑及筋骨,除按常规治疗外,另从虚、毒、瘀、痰等方面入手,是治疗本病的进一步探索.

  • 浅谈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

    作者:刁吉祥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法则之一,如何在各科临床中审证求因,循因论治,灵活运用本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 活血化瘀 临床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30例临床研究

    作者:褚桂克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多器官损害的常见表现.在治疗上,现代医学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但其副作用较大,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带状疱疹、出血性膀胱炎、肝肾毒性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3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15例对比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麦冬药血清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作者:陈雪霞;李民;张旭

    热瘀证是多种外感热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炎热毒邪伤津耗液、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出现热瘀交结、阴伤络损等病理状态的一个证候.近年的研究表明,外感温邪是热瘀证形成的主要因素,热瘀交炽、阴伤络损是热瘀证的病理基础,养阴生津方药对热瘀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深入研究养阴生津法对热瘀证的治疗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热瘀证的病理实质,为探索治疗热瘀证的新途径、寻找更有效方剂开拓思路.目前对于热瘀证的研究,尚缺乏细胞水平的研究.为此,本文探讨了临床常用的养阴药物麦冬防治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作用机理.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 董爱玉运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

    作者:董海浪

    董爱玉医师系江苏涟水人氏,师承其姑父、涟水已故名老中医刘子余先生,业医近30年,擅长帕金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病的治疗.笔者有幸侍师学习,获益匪浅.现摘录其运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帕金森病的验案3则,以飨同道.

  • 张国敏主任医师治疗胰、胆术后泄泻验案3则

    作者:张宛冬;陈军民;郭磊

    近年来,我院外科多次邀本院张国敏主任医师治疗一些术后疑难兼证,其中治疗胰、胆术后泄泻3例,均以参苓白术散(汤)加味而收效,兹录于后,以飨同道.

  •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

    作者:李佳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share于1972年提出的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及系统性硬化症等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又不符合其中一种疾病诊断,且在血清中有高效价抗核糖核蛋白(PNP)抗体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对2002年12月~2005年3月入住我校附院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本病年龄分布较广,在5~80岁之间,平均37岁,3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

  •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

    作者:张少羽;王立义

    低氧血症是婴幼儿先心病术后,特别是体外循环术后常见的肺部并发症,一旦并发低氧血症,将严重影响患儿恢复,甚至导致患儿死亡.现将我们对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 浅谈胸痹的病因病机

    作者:邱少波

    胸痹是内科极为常见多发的一种严重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因为其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重要科题.本文就胸痹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古今文献的比较研究,由此探讨胸痹的本质和特征,为现代胸痹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胸痹 病因病机
  • 浅谈功能性心悸从脑论治

    作者:姜艳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其发病可由禀赋不足、劳伤过度、久病失养、情志所伤等多种因素引起,病位主要在心,并与五脏皆有关联.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临床上功能性心悸越来越多见.该病主因情志因素而发,以心中悸动不安为主要症状,但经现代医学全面细致地检查及化验结果可知心脏缺乏有重要病理意义的阳性发现,故在此将其称为功能性心悸.由于对此病的认识不足,很多患有此病的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系统、有效地治疗,不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日久还可导致病情加重甚则出现不可逆转的器质性损伤.现笔者根据情志与心悸的关系以及与脑的关系,重点阐述功能性心悸从脑论治的观点.

  • 几组处方调配易混淆的中药饮片辨析

    作者:张小平;王亚华

    在医院中药房或是社会药店,日常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差错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应付错误.这是因为中药饮片品种繁多,有些存在名称相似或一药多名的情况,极易混淆.现针对几组名称相近、在调配过程中易发生混用的饮片进行辨析.

  • 高等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作者:陈德炤;李根林

    进入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应具备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药学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其中,高等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显得更加重要.

  • 酸味中药pH值测定实验

    作者:蒋洪耀

    随着对中医药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中医药基本概念的认识越来越远离其直观而表象的概念称谓,而逐渐成为多层次的包含特定内容的系统概念.诚如是,能客观而明确地解释和说明此问题的实验方法和客观依据并不多,而我们设计的酸味中药的现代pH值测定实验似乎可以成为对"酸"概念理解的客观依据,现报道如下.

  • 药品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设计

    作者:刘晓兰

    1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市场营销学》是我校药品营销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是综合性、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市场营销高等教育是应用型人才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而是着眼于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这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环节力度[1].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关键.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构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到深、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科学的综合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在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计划内容设计上,必须打破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的传统做法,按照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思想进行设计,千方百计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进入社会时的竞争能力,并在实际岗位工作中有较好表现.

国医论坛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