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国医论坛杂志

国医论坛

国医论坛杂志

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국의론단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影响因子: 0.3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1078
  • 国内刊号: 41-111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36-10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医论坛》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方家选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自拟平脂益肝汤治疗脂肪肝36例

    作者:邹兵

    脂肪肝常见于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长期过量饮酒、缺少锻炼以及肝炎病后失于调养者.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平脂益肝汤治疗脂肪肝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自拟升清降浊汤辨证加减治疗胃下垂360例

    作者:陈萍

    1 一般资料360例患者系1992年6月~2000年6月所治疗的病例,其中男106例,女254例;60岁以上86例,40岁以上~60岁198例,20岁~40岁70例,20岁以下6例;年龄大85岁,小13岁;单纯胃下垂者43例,合并胃炎者120例,兼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158例,兼胃扩张者6例,兼胃扭转者3例,兼胃癌者4例,兼两种以上病者26例.就胃下垂的程度而言,Ⅰ度218例,Ⅱ度102例,Ⅲ度40例(诊断以西医本科教材为准).

  • 水蛭黄芪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2例疗效观察

    作者:闻留瑞;余海保

    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1997年1月~1999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4例;年龄大74岁,小42岁,平均59.4岁;病程长20年,短2个月,平均7.2年;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54例,恶化型心绞痛17例,初发型心绞痛3例,自发性心绞痛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合并高脂血症22例,合并高血压病38例.

  • 内外合治脂溢性脱发34例

    作者:杨修策

    笔者自1990年~2000年,用自拟方内外兼治脂溢性脱发34例,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中药治疗小儿腹泻136例疗效观察

    作者:周晓云

    将436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中药煎剂,并以肉桂粉敷脐;B组口服丽珠肠乐和思密达;C组口服复B液庆大霉素混合液.全部治疗完成后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9.26%,微生态制剂组总有效率95.45%,抗茵素组总有效率83.33%,卡方检验抗菌素组疗效明显差于另两组.

  • 愈疡止痛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守义

    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消化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由此而得名.多数患者是以长期性、周期性和节律性中上腹部疼痛为其典型症状,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笔者自1993年以来用自拟愈疡止痛散治疗该病30例,并与雷尼替丁治疗的30例相对照,结果中药治疗组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 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6例

    作者:黄浩渝;高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机制复杂,治疗较为困难,容易出现后遗症.近5年来,我们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该病46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壮腰止痛丸并骶管阻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0例

    作者:陈书杰;宗万龙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选择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550例,分为治疗组50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0例中,男297例,女203例;年龄小30岁,大60岁;病程短半年,长10年.对照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小32岁,大60岁;病程短8个月,长10.5年.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胃炎40例

    作者:蒋萍

    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具有高效、速效的中药新剂型,临床实践中,在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同时,发现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也明显好转,本人用此药试治于慢性胃炎患者,观察4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胆胃舒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气犯胃型)临床观察

    作者:彭勃;谢文英

    自1996年以来,我们课题组应用自拟胆胃舒胶囊对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肝气犯胃型)进行临床治疗并与西药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中药配针剂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12例

    作者:孙聚庄

    1临床资料12例患儿中,男10例,女2例;年龄小6岁,大12岁;病程短2个月,长2年.12例中有10例曾服过氟哌啶醇.临床表现:首发症状表现为眨眼、举眉、努嘴、摇头、撞头等,重者表现为伸腿、捶胸、耸肩,其中4例发作时口中反复发出类似咒骂的秽语,2例伴不自主拔眉毛、头发,6例服氟哌啶醇后症状暂时控制,但随后又复发,4例服氟哌啶醇和安坦后抽动加重.所有病例均在精神紧张时加剧,睡眠后症状消失.

  • 自拟通络汤治疗冠心病30例

    作者:李雪峰;唐成定;王清茂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0岁~70岁,平均66.4岁;疗程3年~10年.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14例,伴高脂血症者13例,高粘滞血症者20例.

  • 自拟调中益气止血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40例

    作者:和建林;和成斌

    1.临床资料所观察40例患者均经我院上消化道钡透及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伴有出血症状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大71岁,小20岁,平均45.5岁;病程1个月~10年;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混合性溃疡1例.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治体会

    作者:唐雅琴

    慢性萎缩性胃炎乃胃粘膜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甚至完全无游离酸的一种疾病,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故称为胃的癌前病变.该病以上腹部胀满、钝痛、不适、纳差、暖气、消瘦等为临床主要症状,属于中医"胃脘痛"、"痞证"、"呃逆"等范畴.该病病程较长,症状持续,缠绵难愈,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增,属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 自拟升压汤治疗低血压病60例

    作者:李淼

    1临床资料6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大74例,小17岁,平均45岁;病程长23年,短3个月.体质性低血压36例,体位性低血压10例,症状性低血压14例;主要症状为头晕,汗出,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心悸,纳差,甚或厥脱,舌淡,脉弱.

  • 传统小夹板固定为主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26例

    作者:戴致波;刘彩虹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骨折之一,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因在儿童时期,该部位为肱骨的薄弱环节[1].我院1992年~2000年共收治严重移位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26例,采用手法复位、自制小夹板外固定,结合外敷内服中药等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兹报告如下.

  • 颈捩伤继发颈椎反屈11例治验

    作者:肖为民

    自1995年以来,我们对11例颈捩伤继发颈椎反屈患者采用牵引配合中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兹小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2例

    作者:韩玉华;许凌寒;肖跃红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2例,均为本院妇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在21岁~40岁之间;病程短者2个月,长者8年余;有人流史者11例,长期上环者10例,产后感染者5例,原因不明者6例.其中有炎性包块或炎性积液者15例.所有患者均未行结扎术,且官腔内节育器已取出.临床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坠胀,部分有腰骶部酸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或痛经.内诊:子宫活动度欠佳,一侧或两侧附件触及包块或条索状物,B超提示输卵管增粗或输卵管部炎性包块,子宫直肠陷凹积液.根据<妇产科学>第三版诊断标准,本组患者均确诊为慢性盆腔炎.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50例

    作者:郝玉堂;王晓明

    老年皮肤瘙痒症是临床常见疾患,病程缠绵,难以彻底治愈.笔者自1996年5月~2000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50例,并随机设对照组单用中药或西药对比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组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6例临床观察

    作者:霍丽亚;王富玉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一种进展性疾病,亦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尿中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30~300)mg/24h时,诊断为微量白蛋白尿,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IDN)[1].若在此时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将可逆转肾损害,减缓病情进展.我们于1997年10月~2000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中西药联用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3例

    作者:余守勋;周明杰

    1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16岁~66岁;病程3个月~1年12例,1年以上~2年11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左半结肠为主),腹泻,里急后重,排便次数日3次~6次,左下腹部及脐周部压痛.大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者17例,白细胞者13例.细菌培养全部呈阴性.乙状结肠镜检均有不同程度粘膜充血、水肿,多发性浅溃疡或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粘膜血管模糊,脆易出血或附有脓性分泌物,或可见结肠袋变钝或消失及假性息肉.病检排除其他病变.23例患者中,15例有关节疼痛、乏力等肠外表现.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136例

    作者:李建华;周向阳;王荣林

    自1996年2月~2000年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PU)136例,并设对照组68例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88例

    作者:丁显春;闫炳远;王毅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我院儿科采用光照配合虎杖煎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8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43例

    作者:范中有;忽中乾;杜耀战;张红武

    1995年~2000年,我们共收治肾病综合征患者7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及单纯西药治疗,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 水试法、火试法在部分中药真伪鉴别中的应用

    作者:孔令穆

    近年来,由于药材市场混乱,一些不法药贩用现代先进技术,经过精心加工后,以混淆品冒充正品,其在外观上和正品很相似,不易辨别,致使假劣药材流入用药单位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在基层药品管理和采购工作中,运用简易的水试、火试鉴别法防伪取得良好效果,此两法具有方便、快速、不受实验条件限制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现就水试法和火试法在部分常见中药真伪鉴别中的应用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 张锡纯调理肝脾思想及用药特色浅探

    作者:包祖晓

    肝脾同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晚清名医张锡纯临床经验丰富,宗<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调理肝脾思想而续有阐发,有些论说甚为精辟,药治配伍颇有特色.笔者运用于肝病、脾胃病的治疗,颇能得心应手.本文试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内容作一探讨,供同道参考.

  • 中药鉴定的任务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作者:李绍东;陈崇高;史宏妍

    中药鉴定是一门科学,它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研究寻找和扩大药源的应用学科,其主要任务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 妇科逐瘀通经胶囊制备工艺探讨

    作者:戴建波;董淑敏

    1妇科逐瘀通经胶囊制备工艺处方:当归,蒲黄,五灵脂(醋炒),益母草,赤芍,小茴香(盐炒),延胡索(醋制),鸡血藤,没药(制),川芎,肉桂,炮姜.

  • 中药诱导免疫耐受的几点思考

    作者:徐江雁;彭新;高天旭

    组织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所面临的大难题.虽然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硫唑嘌呤、环孢霉素A、FK506等)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延缓了排斥反应的发生,但目前由于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均为非特异性的,能够全面抑制受体的免疫系统,所以仍存在着缺点和局限,加发生感染和各种恶性肿瘤等.因此,人们一直试图运用特异性免疫抑制的方法来解决移植排斥.在器官移植的众多研究中,诱导受体产生对同种的特异性免疫耐受则是理想的途径.

  • 《内经》"因时制宜"学术思想探讨

    作者:孙永生

    1四时变化对脏腑的影响<内经>根据天人相应思想并结合五行学说,把四时季节与脏腑密切联系在一起,提出脏腑必应天时,即脏腑的功能活动与四时季节变化密切相关.一方面把脏腑与季节联系起来,脏腑各有主时,如"肝主春时"、"心主夏时"、"脾主长夏时"、"肺主秋时"、"肾主冬时";一方面指出人体在各个季节要适应相应气候的变化,以免伤害相应脏腑,产生疾病,如<四气调神大论>日:"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 引经刍议

    作者:袁秀荣

    引经,又称"引经报使",是指某些药物能带引其他药物直达病所而起向导作用.它是在归经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用药经验.显而易见,善用引经药,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加病所的有效药量,从而改善疗效,因此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经络 病所 中药 引经
  • 糖尿病从瘀论治的理论及临床进展概况

    作者:朱晓宏

    1糖尿病血瘀证的研究血瘀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血液积蓄、血流滞缓等血液循环障碍都可导致血瘀证[1].鉴于外周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和血液凝固异常与血瘀形成的关系[2],以及在糖尿病中的改变,有关糖尿病瘀证的研究多从这些方面展开.

  •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拾萃

    作者:杜凯

    1辨证论治1.1辨证分型治疗由于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复杂、各地地域与气候相差较大、饮食起居各异、临床收集的病例数以及分型依据不同、证型规范化标准缺乏等原因,各家报道对RE的辨证分型存在较大差异.

  • 甘草泻心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2例

    作者:王聪一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临床表现以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不适等为特征.近几年来,笔者应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2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肺系疾病举隅

    作者:韦彦之

    1急性支气管炎陈某,男,54岁,1995年11月21日初诊.患者平素体健,10日前因不慎触冒风寒,咳嗽咯痰,曾服中西药物(不详)治疗,但疗效欠佳.来诊时体温38.2℃,咳嗽喉痒,咯白色粘痰,伴寒热身痛,汗出,舌红、苔白兼黄,脉浮细数.血化验:WBC6.5×109/L,中性0.70,淋巴0.25.两肺可闻及干性罗音.西医诊为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为咳嗽,证属风寒束于肺卫、内蕴痰热.治以解肌疏散风寒,清热化痰止咳.处方:桂枝12g,白芍12g,炙甘草6g,杏仁10g,厚朴12g,黄芩10g,蒲公英15g,海浮石15g,桔梗6g,生姜6g,大枣6枚.3剂.诉服上药后,寒热身痛已退,咳嗽咯痰明显减轻,守上方继用5剂,1周后痊愈.

  • 经方临床应用点滴

    作者:黄家诏

    笔者体会到,运用经方治病,必须遵循以下三点:一是遵循治病求本、标本兼治原则,二是经方配合时方灵活应用,三是注重辨病的虚实性质.现结合临床略述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 当归四逆汤临床应用验案举隅

    作者:郭瑞芳

    1荨麻疹王某,女,42岁.自诉3年来每遇阴冷天气,头面四肢即出现米粒大小样淡红色丘疹,痒甚,某医院诊断为"寒冷性荨麻疹",经服用、注射抗过敏药物后好转,停药后或遇寒冷即复发.来诊时见头面、四肢有形态不一的淡红色丘疹,脉沉缓,苔白质暗淡.证属血虚生风,风寒外袭所致.治宜养血行血,祛风止痒.方用当归四逆汤化裁:当归20g,桂枝10g,白芍15g,细辛6g,通草6g,炙甘草6g,蝉蜕10g,丹参15g,荆芥10g.日1剂,水煎服.3剂服后,身痒大减,药已中病,又守方服用2剂,诸症消失.随访病未再发.

  • 半夏泻心汤配伍规律初探

    作者:温武兵

    认为半夏泻心汤历验于临床的缘由在于其制方法度严谨有据、药物配伍精悍得体,其配伍规律有辛开苦降、补泻兼施、寒热并投、升降两调四大特点.同时,该方还包涵有仲景治疗脾胃疾病的基本辩证思维,蕴藏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诸多治疗原则,这些原则的确立及广泛应用,对中医脾胃学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 浅述陈修园对《伤寒论》的研究

    作者:李春生

    陈修园,清代医家,福建长乐人.生于医学世家,对<伤寒论>颇有研究,在伤寒学派中影响很大,一生著作甚多,撰有<伤寒论浅注>、<伤寒论医诀串解>、<伤寒真方歌括>、<长沙方歌括>等书.

    关键词: 陈修因 伤寒论研究
  • 浅谈《伤寒论》之选方用语

    作者:张波;王春芹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书中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不仅为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

  • 《神农本草经》补脾药在《金匮要略》中的运用

    作者:叶进

    补脾药是一类十分重要而常用的药物,早在<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里就有不少记载.仲景承前人之宝贵经验,运用<本经>补脾药治疗多种杂病,其独到之处在<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颇多体现,本文就此作如下探讨.

  • 陈亦人教授医话(连载)

    作者:张喜奎;王旭丽

    三十一、精神病幻听幻视调心肝化痰化瘀精神病患者多属中医癫狂之证,其中沉默呆痴、语无伦次、幻听幻视者,又为癫证之范畴,临床极为常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有效防治癫证目前已引起医学界普遍关注.

  • 中医脉诊现代实质探析

    作者:周明爱;周东浩

    <内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中医脉诊是中医诊断学的精华之一,又是中医现代化的难点之一.近几十年的脉诊现代研究,在脉象客观化、规范化方面做了许多卓越的工作,但研究探讨脉诊现代机理的文章较少.本文试图结合现代医学生理及病理生理学理论,阐释脉诊的现代实质,借以抛砖引玉.

  • 麦冬、生地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李民;张旭;朱平;刘学凤

    我们认为络病与微小血管的病变关系密切,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损伤是络病发生的物质基础之一.养阴药物对VEC的增殖作用,体现出其对络脉的保护作用.本文通过研究麦冬药血清和生地药血清对VEC增殖的作用来证实麦冬、生地对"络脉"具有保护作用.

  • 王钢教授辨治慢性肾炎经验琐谈

    作者:周恩超

    王钢教授师从我国中医肾病创始人、一代名医邹云翔教授,现为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地区及江苏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中医肾病工作20余年,学验俱丰.吾随王师侍诊数年,颇有收益,兹将王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总结介绍于后,以供同道参考借鉴.

  • 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作者:赵辉;刘昕

    1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的现实困境与出路的思考1.1为什么要进行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

  • 浅谈中医形神学说与现代新医学模式

    作者:杨勤运

    20世纪70年代,西医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对生物医学模式产生疑虑,从而提出"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认为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对疾病的产生、发展和转归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医学行业中,便出现了生理心理学、病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一些心理学专科,通过心理的研究来解释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把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到更广更深的范围.治疗疾病也从"只见病不见人"推进到坚持"治病又治人"的原则上.祖国医学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形与神俱"、"形神合一"的理论记载.在此,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认识"形神学说"与"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之间的关系.

  • 《伤寒明理续论》的特色及不足

    作者:李玉清

    <伤寒明理续论>为仿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体例而成,在学术上对<伤寒明理论>有所继承和发展.本书的特点是扩大了所论病症的数量及辨证分型不再限于狭义伤寒的范围,不足之处是文字功底较差,写作层次感不强,未认识到有些字古今词义的变化.

  • 老年中风患者便秘的护理

    作者:谢昆玲;剧加琳

    1生活调理病室空气要新鲜,环境要安静,注意防寒保暖,病室温暖向阳,光线柔和.生活要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气虚不运时可行腹部按摩,以促进排便.按摩时,两手搓热,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按压腹壁,由右下腹开始,顺结肠方向反复按摩15min~20min,以调畅气机,刺激肠蠕动,达排便目的.老年中风病人素体虚衰,大便时应采用座便,不宜用力过猛,防止因大便不畅而引起虚脱.大便难下时勿蹲之过久,防止中气下陷,必要时用开塞露或甘油栓注入肛门,以润肠通便.

    关键词: 中风 便秘 中医护理
国医论坛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