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

浙江中医杂志

Zhe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절강중의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411-8421
  • 国内刊号: 33-108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中医杂志社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柴可群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辨证治疗视神经萎缩38例观察--附西药治疗38例对照

    作者:钟新娜;秦士英

    笔者自1994年4月至1999年4月,采用辨证分型治疗的方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患者38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8例对比,获效较后者为优,兹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所有76例均为门诊明确诊断为视神经萎缩患者,其中男35例,女41例;年龄18~72岁 ,平均46岁.原发病为青光眼18例,各类炎症21例,药物中毒6例,外伤12例,肿瘤压迫4 例,其他原因15例.所有患者均在原发病症得到控制或趋于稳定的基础上,按随机的方式分为治疗、对照两组对视神经萎缩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初始视力、视野大小、眼底改变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82例观察

    作者:杨小锋;朱国伟;刘伟国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途径,我们自1998年10月至2000年6月间 ,对82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救时锥颅穿刺血肿碎吸术,术后使用安宫牛黄丸治疗,并随访1年,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82例中,男53例,女29例;年龄42~77岁,平均58.4岁.根据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中医中风诊断依据:中络6例,中经5例,中腑24例,中脏47例.根据2000年广州全国脑血管病专题研讨会分型分期治疗标准及CT和MRI检查显示:基底节区出血35例,丘脑出血2 0例,小脑出血18例,脑叶(皮质下)出血9例;血肿量15~30ml者50例,血肿量大于30ml者为 32例.2 治疗方法根据CT简易定位,血肿位于脑实质中的病例采用直接锥颅穿刺碎吸血肿,血肿破入脑室者采用侧脑室引流.昏迷患者置管胃肠减压,防止呕吐、误吸.术后给予安宫牛黄丸治疗 ,每次1丸,每丸3g,每天2次,以温开水调服.对昏迷患者,先将安宫牛黄丸用凉开水研成糊状,之后用鼻饲注入.有发热抽搐者,安宫牛黄丸用量增加到每天3次.共服3~5天.另外行降颅压、神经营养等常规辅助对症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46例--附西药治疗24例对照

    作者:吴月娥;王宏论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为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属中医"瘿气”范畴.近几年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46例,取得较好效果,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24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拟定:①典型症状:怕热多汗,易激动,食欲亢进,倦怠乏力,心烦心悸,双手及舌平伸细震颤,眼胀不适,失眠多梦,大便频繁,甚则顽固腹泻,月经不调等.以上11项,凡具备6项以上症状者.②典型体征:甲状腺肿大,眼球外突,眼裂增宽,手指细震颤,体重减轻,心动过速,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或有水冲脉.以上7项,凡具有4项以上者.③实验室检查:血清T3、T4或FT3、FT4超出正常值,TSH水平低于正常值者,确诊为本病.1.2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甲亢诊断标准,且根据病情分轻度、中度、重度;治疗组依据病情衍变再分为早、中、后三期.治疗组46例,男10例,女36例;年龄23~60岁 ; 病情属轻度5例,中度30例,重度11例;病程1年以内者16例,1~6年者28例,7~10年者2例 ,短者3个月,长者10年;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者3例,合并糖尿病者1例.对照组24例,男6例,女18例;年龄19~58岁;病情属轻度9例,中度11例,重度4例;病程1年以内者7例,1~6年者17例.

  • 加味蛄蛭散为主治疗肾病综合征46例--附单纯西药治疗44例对照

    作者:周薇莉

    肾病综合征(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血脂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病变的一组症候群.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4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44例进行了对比,获效较后者为佳.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符合NS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均见第二届全国学术会议<修订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意见>,中华肾脏病杂志,1985,4(1):12],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11~55岁,平均30.5±5.24岁;病程10天~8 年,平均2.1年.对照组44例,男30例,女14例;年龄8~58岁,平均29.1±5.45岁;病程20天~5年,平均2.2年.临床症状以及血脂、肾功能、血浆蛋白、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高位灌肠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45例--附一般保留灌肠治疗44例对照

    作者:李萍;朱银萍;杨楼;裴玉芹;沈国巧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是一类以结肠传输功能减慢为特点的顽固性便秘,病因不明.我们经过探索,采用中药芦荟为主的汤剂高位灌肠治疗本病,共观察了45例,并与一般保留灌肠治疗的44例对照,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1990年11月制定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的诊断,并依据中医辨证原则进行虚证、实证分型,其中虚证31例,实证5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 45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45例中,实证29例,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25~86岁,平均为50.1岁.虚证16例,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31~90岁,平均为63.2岁.对照组44例中,实证29例,其中男8例,女21例;年龄23~83岁,平均为52.1岁.虚证15例,其中男7 例,女8例;年龄29~86岁,平均为59.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证型等方面, 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健脾理气法治疗小儿原发性肠痉挛68例

    作者:张新建;宋利真

    近年来,笔者采用小儿原发性肠痉挛6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5版及<新编儿科学手册>1999年8月修订版:①健康小儿突然发生阵发性腹痛,以脐周为主,每次发作时间不等,数分至数十分钟,反复发作,可自行缓解.②发作时腹痛程度不同,多数可忍受,少数严重者可哭闹,翻滚,面色苍白,或伴有呕吐.③痛止后患儿一切正常,不影响食欲.④除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腹痛.68 例患儿中男18例,女50例;年龄3~8岁;病程20天~6月不等;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者47例 , 以上腹部为主者4例,右腹部6例,左腹部3例,下腹部3例,述说不清者5例;疼痛发作1周2 ~3次者22例,4~5次者24例,每日1次者14例,每日1次以上者8例;其中接受过其它治疗的 46例.

  • 芍药龙牡甘草汤治疗儿童生长痛23例

    作者:张敏

    近2年来,本人运用自拟芍药龙牡甘草汤治疗儿童生长痛23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为4~13岁,其中男性16例,女性7例.全部患儿均有下肢关节疼痛,尤以膝关节明显,或伴小腿肌肉酸痛,行走时加重.疼痛多于夜间发作或加重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24例--附西药治疗21例对照

    作者:邵愚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目前引起老年人低视力甚至致盲的眼病之一 .其发病与视网膜色素上皮退行性变、脉络膜血管硬化、慢性光损伤、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在病变过程中,黄斑部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逐渐生成,进而导致黄斑出血、渗漏及瘢痕形成 ,终造成视力低下或丧失.近年来笔者以自拟中药四物六子汤加减为主治疗AMD24例35眼 ,并与西药对照组21例33眼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资料来自1997年以来我院眼科门诊及住院诊断为萎缩性AMD和渗出性AMD患者.治疗组共 24例35眼,其中男性10例15眼,女性14例20眼,年龄51~75岁;其中萎缩性AMD占32眼,渗出性AMD占3眼.对照组共21例33眼,其中男性9例14眼,女性12例19眼,年龄53~71岁;其中萎缩性AMD占31眼,渗出性AMD占2眼.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或闪光感,视野中心绝对性暗点.两组病例均根据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第二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专题讨论制定的<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标准>作出诊断.

  • 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性眩晕197例临床观察--附常规针灸治疗40例对照

    作者:蒋戈利;刘玉珍;李坚将;夏喜云;陈丽华;解放军第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的一种继发性眩晕.自1995年3月以来,本院针灸康复中心采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本病197例,同时设立常规针灸组治疗40例作对照,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237例均为本中心门诊或住院病人,均经颈椎X线片或CT、MRI检查,显示有不同程度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颈椎生理弯曲消失,变平直,甚至后突,颈椎间盘退变,膨出.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甚至猝倒,常因头颈转动到某一位置而诱发或加重.排除眼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高血压、贫血等疾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三步针罐组,有19 7例,其中男89例,女108例;年龄大69岁,小39岁,平均46.8岁;病程长10年,短3个月,平均4.2年,辨证[1]为肝阳上亢型64例,气血亏虚型95例,痰湿中阻型38例.另一组为常规针灸组,有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大68岁,小40岁, 平均45.2岁;病程长11年,短4个月,平均3.8年,辨证为肝阳上亢型13例,气血亏虚型17例,痰湿中阻型1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 针刺治疗腿不宁综合征18例

    作者:王剑波

    不宁腿综合征是神经科临床上睡眠相关性疾病的一种,其病因不明,主要症状是以下肢感觉异常或疼痛,夜间有加重趋势,可导致睡眠障碍,动作后暂时减轻.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18例,疗效满意.18例中男6例,女12例;年龄54~72岁,平均63岁;病程短3天,长16个月;10例为初诊 ,8例经西医治疗乏效.治疗方法是取28号1.5寸针数枚,先刺双侧感觉区的上2/5,以局部发紧发麻为效,捻转1~ 3分钟.再分别直刺风池、完骨、天柱各1.5寸,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术1分钟. 又直刺腰2~5夹脊2~2.5寸,平补平泻.直刺太溪0.5~1寸,捻转补法.委中、承山直刺 ,用泻法.均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据恢复情况施治1~3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治疗本病的西药.治疗结果,18例中12例痊愈(双下肢疼痛或感觉异常消失),6例显效(双下肢疼痛或感觉异常减轻),全部有效.

  • 针推结合治疗隐性脊柱裂所致遗尿30例--附中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

    作者:许红;胡振霞

    遗尿是指5周岁后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觉中醒来自觉排尿而小便自遗的一种病症,又称"夜尿症”.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偶也可见延长至成年不愈者, 其中有一部分患儿经X线摄片可见隐性脊柱裂.临床上治疗遗尿方法各不相同.近年来我们用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隐性脊柱裂所致遗尿30例,并与中药治疗本病30例作对照观察.现将观察情况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所有60例均为上海市中医医院针推科遗尿专科门诊患者,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遗尿的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经X线腰骶椎摄片确诊有隐性脊柱裂的列为观察对象,排除有尿路感染、蛲虫病、包茎、脑发育不全等情况的病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推治疗组30例(简称治疗组),中药治疗组30例(简称对照组).所有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小5岁,大23岁.

  • 电针夹脊穴治疗腰肌劳损75例临床观察--附电针常规取穴治疗75例对照

    作者:来鸽飞

    腰肌劳损常引起腰痛,故临床上又称功能性腰痛.笔者近年来采用电针华佗夹脊穴治疗75例,并与电针常规取穴治疗75例作对照,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50例均经病史、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后确诊为腰肌劳损.其中男性95例,女性55例 ;年龄36~58岁,平均48岁;发病时间1~10年不等.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电针夹脊穴治疗为主,对照组用电针常规取穴治疗为主,各75例.在治疗过程中暂停其他治疗方法.

  • 唐汉钧调治乳腺癌术后的经验

    作者:贾喜花

    乳腺癌,祖国医学称之为"乳岩”,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已列居于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西医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术后化疗、放疗和激素治疗,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其副作用较大,唐汉钧教授从事乳房病研究已30余年,对乳腺癌术后治疗提出扶正祛邪、健脾和胃的基本治法,对于增强病人体质,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延长生存期,防治转移和复发具有重要作用.1 发病机理,属本虚标实乳腺癌,古人多归于积聚范畴,认为虚人多患此病,<景岳全书>:"凡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吴谦<外科心法>指出:"乳癌由肝脾两伤,气郁凝结而成.”唐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认为其发病机理可概括为正虚邪实,正虚不仅指正气亏虚,还包括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机体抗病能力的降低等内环境失衡;邪实,指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机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功能障碍,引起气滞、血瘀、痰凝、热毒、湿聚等互相交结,这些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正气亏虚是致病的根本原因和内在条件,但是,不同的人处在相同的生活环境,所患疾病不同,根本原因与个人体质有关,人由于先天禀赋的差异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体质类型,从而导致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且在乳腺癌的发病中,情志因素起重要作用.1.1 重视内因,尤重脾肾:唐师在发病机理中重视内因作用,尤其重视脾肾的作用.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皆受其荣养,<内经*玉机真脏论>:"五脏者 ,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李东垣<脾胃论>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说明脾胃在机体发病中有重要作用.中医的脾胃,不单是解剖上的概念,更重要的是生理和病理上的概念,涉及机体多方面系统,如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一旦脾胃功能失调,不仅气血生化乏源,而且气血运行及防御功能减弱,气滞血瘀,既不能有效抵御外邪,又不能监控体内 "癌毒”之邪,致使邪毒内盛,且脾为生痰之源,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凝聚而为痰,终致使"虚”、"瘀”、"痰”、"毒”等病理产物集积于一体.肾为先天之本,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肾所藏之精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中藏经>曰:"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肾气绝则不尽其天命而死也.”<内经*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肾与任脉、冲脉关系密切,肝肾同源,故先天肾气不足或其它原因导致肾气亏虚,则无以灌注冲任,冲任失调,机体内环境紊乱,癌毒肆虐,导致乳癌内生.

  • 仙人掌外用治验实录

    作者:王保民

    本品乃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根和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或栽培 .笔者取其鲜品外敷治疗多种皮肤、外科疾病, 取效甚佳,现介绍于下.1 药物制备及用法取仙人掌鲜品若干,洗净、去针刺,捣烂如泥,加食醋或明矾少许,置干净容器内 .视病情轻重把配制好的药糊敷于患处,或1日1换,或半日1换,或数小时1换,敷药处上覆浸有生理盐水的消毒敷料保湿.2 临床应用

  • 巧用灯心草治呃逆

    作者:张舒雁

    灯心草临床上常用于利尿通淋,也用于治疗咽痛喉痹等疾患.近年来笔者用其治疗呃逆,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36例呃逆患者中,男28例,女8例;年龄6~82岁;病程2小时~6个月;因饮食不慎、受凉等原因诱发者16例,药物过敏引起者8例,手术后发生者6例,肿瘤患者6例.

  • 气化与气机辨析

    作者:朱光

    古代哲学家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源于气的运动变化.这种观点被引入中医学,气便被认为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如元气、营气、卫气、水谷之气等;同时又引伸代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为了进一步说明气在人体中的运动变化情况,中医学还派生出两个重要概念- -气化与气机,并广泛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但在应用过程中,时常可见到对二者的概念不清或相混淆的情况.鉴此,本文拟对二者小议如下.1 关于气化气化理论始出于<太始天元玉册*运气微旨篇>,其本意主要是指自然界大气的运行变化.后被<黄帝内经素问>引入,并形成五运六气学说,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的组成部分 .再之后,中医学又赋予其一些新的内容.概言之,气化在中医学中有3个方面的含义.1.1 指自然界六气变化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规律:五运六气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皆因于自然界六气的太过与不及,影响了人体的阴阳平衡而致.而六气的变化是随运气的变迁而变化的,因此可以用五运六气的推演方法来认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其具体运用方法,主要见于标本中气理论.该理论指出,正常情况下,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与标气相表里之气为中气;发生病变时,则以病气为本,受病的脏腑经络为标,与受病的脏腑经络相表里者为中气.本、标相对比较确定,中气居于本标之间,起枢机作用,可调节气化运动的方向和标本间的从化.其从化规律是:本标同气从本化,本标异气时,从本从标则取决于本气的盛衰和中气的调节能力.若中气与标本之间有燥湿相济、木火相生等关系时,则从中气之化.此为<内经>之气化说.

    关键词: 气化 气机 学术探讨
  • 固本祛瘀汤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40例--附参茜固经冲剂治疗20例对照

    作者:薛静燕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更年期功血),是指发生在生殖功能逐渐衰退过程中的女性,由于内分泌失调或子宫内膜反应异常而引起的子宫出血.临证以不规则子宫出血为主,与中医所指的非经期而下血之崩漏概念相似,为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阴道出血量多,或淋漓日久不净,因而严重危害着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更年期功血之成因系脾肾亏虚,且久必致瘀,以虚中夹实为多见,故确立补益脾肾、化瘀止血为治疗原则.笔者近年来自拟固本祛瘀汤治疗更年期功血40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来源:所有病例来源于中医门诊,共收治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以2∶ 1随机分为固本祛瘀汤治疗组40例,参茜固经冲剂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年龄41~60岁, 其中41~45岁5例,46~50岁18例,51~55岁14例,≥56岁3例,平均年龄49.8岁;已婚者3 8例,未婚者2例;出血天数短10天,长约180天,其中10~30天20例,31~60天17例, >60天3例,平均为38.3天.对照组患者年龄40~60岁,其中40~45岁3例,46~50岁9例, 51~55岁7例,≥56岁1例,平均年龄49.5岁;均已婚;出血天数短9天,长约165天, 其中10~30天11例,31~60天7例,>60天2例,平均为38.1天.两组在年龄、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主要参照<中医妇科学>(成都中医学院编)崩漏的诊断标准选择病例.症见:经血量多或淋漓不绝,血色黯淡质稀,夹有瘀块,小腹疼痛,块下痛减,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紫黯或边有瘀斑,脉细涩或弦紧,中医辨证属本虚夹瘀之崩漏.

  • 手拈散敷脐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56例观察--附盐酸哌替啶治疗56例对照

    作者:陈文英;覃怡

    笔者自1998年2月~2000年12月,采用手拈散敷脐方法,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观察56例,并与使用盐酸哌替啶镇痛的56例对比,综合效果明显较后者为优,兹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112例观察对象为在我院住院采用硬外膜麻醉下行Misgav ladach剖宫产的初产妇 , 术后实行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均无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无内分泌及严重内外科疾患, 无乳房发育缺陷.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6岁;体重65.0±4.2kg,孕周38~42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在年龄、体征、孕周、胎儿大小均无明显差异,均无术中、术后大出血.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用手拈散敷脐.具体方法是取延胡索、五灵脂、没药、草果各等份研磨成粉末状,密封备用.剖宫产术后6小时开始用药,常规消毒神阙穴,食醋调和上药粉成糊状药饼2.0cm×1.5cm大小,置于脐孔,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共3天.

  • 八正散加减治疗排卵期子宫出血32例

    作者:姚玉荣;单珂

    排卵期阴道出血是指在两次月经中间,子宫少量出血,且呈周期性发作,近两年来笔者应用八正散加减治疗本病3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2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小者16岁,大者45岁;已婚23例,未婚9例;病程短者3个月,长者2年.32例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示子宫附件正常.

  • 温化活血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

    作者:郑红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温化活血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一般资料86例均为门诊病人,均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而确诊.年龄小22岁,大52岁;病程短3个月,长13年.主要临床表现:小腹冷痛,带下量多色白,腰酸,乏力,受凉及劳累后症状加重.经色紫黑有血块,或有痛经、不孕.妇科检查多数子宫固定于后倾位,活动度差,可扪及增粗呈条索状的输卵管及囊性块状物、片状物,伴不同程度的压痛.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炙黄芪、丹参、野菊花各12g,制附片、肉桂各6g,白芷、苍术、皂角刺各8g,莪术10g,红藤、败酱草各15g.上药浓煎100毫升,药温45℃左右,于每晚临睡前排便后保留灌肠,月经期停用.1个月为1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

  • 中医药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近况

    作者:欧炯昆

    骨与关节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骨与关节,发生结核病变所致的骨病.本病特点是起病很慢,化脓亦迟,溃后不易收口.因病变在骨与关节,易受机械刺激,多数损伤筋骨,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疑难病.虽然现有抗痨药物治疗,但因发病部位特殊、抗痨西药的耐药性及毒副反应等因素影响,使效果不理想,有时还需辅以手术治疗,实属难治之症. 近年来,国内学者报道了许多中医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现将与此有关的文献资料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骨与关节结核相当于祖国医学"流痰”或"骨痨”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先天不足 ,骨骼空虚,或有所损伤致使气血失和,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引起痰浊凝聚,留于骨骼而致病[1].目前虽然各学者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尽相同,但大都认为本病是本虚标实之证.即先天不足,肾亏骼空是病之本;痰浊凝聚,风寒侵袭,或有所损伤,则是病之标 .其病变在骨,其病源在肾.2 治疗方法2.1 辨证分期(分型)论治:根据临床不同表现,传统上将本病分三期:初期、成脓期、溃后期.初期肝肾不足、阳虚寒凝多用阳和汤;成脓期正虚毒滞多用神效内攻散;溃后期阴虚火旺或气血两虚用人参养营汤、十全大补汤.近代学者在治疗本病上又有更多的阐发 ,如王永达对骨结核分初、中、后三期治疗,药用自拟扶羸秦艽汤(人参、银柴胡、炒鳖甲、当归、秦艽、紫菀、地骨皮、炙甘草、黄柏、钩藤、半夏)为基本方.初期肾虚血亏、寒凝气滞上方去地骨皮、黄柏加炮姜、肉桂、鹿角胶;中期寒湿化热、肉腐化脓上方加黄芪、黄芩、白芷;后期气血两虚上方加熟地、白术;阴虚火旺加白及,合六味地黄汤.局部用盐肤木根、皮研末调膏外敷患处.治疗108例,结果痊愈81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率93 .5%[2].史巧英等运用黄精百部合剂(黄精、百部、夏枯草、生牡蛎、杞果、生地榆、丹参、川连、白头翁、甘草)为基本方.认为初期证属阳虚痰凝,上方去川连加肉桂、白芥子;数月后阴虚内热之象加重上方加青蒿、银花、黄芪;后期气血大伤,肝肾亏虚,上方加熟地、白术、党参.外敷金蟾膏(活蟾蜍、蓖麻籽、巴豆仁、乳香、头发、鲜鲫鱼、官粉、香油等制成).共治骨结核66例,治愈60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 [3].杨金录等辨证分三型:①痨毒内攻型,宜调和阴阳,通经活络兼顾脾胃,用自拟阳和解痨汤(鹿角胶、杭白芍、金银花、夏枯草、南星、陈皮、蜈蚣、白及、砂仁、熟地黄、炮姜、白芥子、淫羊藿、甘草);②寒凝瘀热型,应滋阴清热,软坚散瘀,托脓解毒,用自拟滋阴解毒排痨汤(生地黄、赤芍、白芍、白术、金银花、白花蛇舌草、皂角刺、白芷、甘草、贝母、百部、黄芪、夏枯草);③阴阳俱虚型以益气养血,扶阳滋阴,佐健脾补肾,用人参养荣汤加减.配合中成药消核丸及外治法.治疗骨与关节结核497例,结果痊愈377例, 基本痊愈69例,有效30例,无效21例[4].连芳等治疗骨关节结核辨证分三型:①阳虚寒凝型,治以补肾填精、温阳散寒、化痰祛瘀,用1号抗痨胶囊(熟地黄、当归、鹿角胶、黄精、补骨脂、生黄芪、炒白术、鸡内金、肉桂、白芥子、生麻黄、百部、炮山甲、皂角刺、川芎、生甘草);②阴虚内热型,治以补肺益肾、滋阴清热、益气托毒,用2号抗痨胶囊 (沙参、麦冬、茯苓、生山药、骨碎补、丹皮、地骨皮、炒白术、黄精、龟版、生黄芪、当归、川芎、生薏苡仁、炒穿山甲、皂角刺、炒枳壳、鸡内金);③气血阴阳俱虚型治以补益肺肾、健脾益胃、调补气血,用3号抗痨胶囊(沙参、茯苓、炒白术、炒山药、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精、生黄芪、补骨脂、炮山甲、皂角刺、肉苁蓉、鸡内金等).配合外治法治疗152例结果痊愈133例,好转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7%[5].

  • 久坐易患糖尿病

    作者:

    新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体力活动可减少Ⅱ型糖尿病的发生,久坐的生活方式则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近38000名40~75岁 ,无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病史的男性的锻炼情况以及他们每周看电视累计的小时数.在 10年随访期内患糖尿病的达1000多人.研究结果表明,看电视时间的长短(总计时间量)与糖尿病危险性相关.每周看电视2~10小时者比不看电视或每周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者患病的危险性增加66%;每周看电视21~24小时者危险性增加两倍;每周超过40小时则患Ⅱ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3倍.可以肯定,患糖尿病的危险性与看电视时间太长,久坐缺乏锻炼导致肥胖、体重增加有关.研究还发现爱看电视的人健康食品吃得少,嗜好红烧肉、爱吃高热量零食及糖果而不爱吃蔬菜水果.所以,预防Ⅱ型糖尿病应少坐多动.

  • 吸入二手烟的儿童易患蛀牙

    作者:

    美国的新研究指出,如果一个家庭父母吸烟,子女出现蛀牙的机会比较大. 在罗切斯特大学进行研究的阿利尼医生初发现,来自贫穷家庭的儿童出现蛀牙的情况比一般家庭为高,后找到儿童蛀牙与被迫吸二手烟有关系.研究者分析了从近4000名儿童中取得的数据,发现撇开年龄、性别、种族、地区等因素后,蛀牙和吸二手烟的关系仍然存在.研究人员认为,年纪越小的儿童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越长,如果他们的父母吸烟,那么这些儿童吸入二手烟的机会越多,易患蛀牙的机率越高.

  • 老年人智力不会明显衰退

    作者:

    我国心理学家近日研究表明,人们应该改变长期以来的一种错误看法,即人到了老年智力就会明显衰退.研究人员对北京、天津两地数所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的185 名老人进行了追踪性研究发现,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其总体的智力情况和日常问题解决能力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以往一个相当有价值的推测被这次研究证实了,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智力和日常问题解决能力老化得越慢.研究中发现,年龄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心理素质以及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分化越明显,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其智力水平下降得更慢.专家据此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坚持身体锻炼,还应多从事有益的智力活动,对延缓衰老大有好处.

  • 肾虚腰痛食疗方7则

    作者:

    ①杜仲煨猪腰:取猪腰1个,杜仲10g研末,将猪腰洗净切片,用花椒、盐腌去腥水,拌入杜仲末,用荷叶包裹,煨熟食之,3日1次.②川断杜仲炖猪尾:取川断、杜仲各 30g,猪尾1~2条,加水 用砂锅以文火炖至猪尾熟烂,加盐调味,饮汤食肉,3日1次.③枸杞杜仲鹌鹑汤:取枸杞子 30g,杜仲10g,鹌鹑1只,加水适量,共煮至肉熟烂.食肉喝汤.隔日1剂,每剂分2次服.④丹参杜仲酒:取丹参、杜仲各30g,枸杞20g,碎细,加入500ml白酒中密封,1周后即可服用,每日临睡前饮 25ml.⑤肉苁蓉炖羊肾:取肉苁蓉30g,与羊肾1对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加胡椒、味精、食盐少许,调味后食用,隔日1剂.⑥核桃炖猪腰:取核桃仁30g,猪腰1对,先将核桃仁、葱、姜、盐、料酒、水放入锅内,文火煮熟,再加猪腰切片后入汤内稍煮即可. 隔日1剂,每剂分2次服.⑦锁阳炖猪腰:取锁阳15g,猪腰1对.锁阳煎水取汁,加猪腰炖熟 ,加食盐、味精、葱、姜等调味后服可食用.日服1剂,每日2次.

  • 冷开水泡茶防治糖尿病

    作者:

    用冷开水浸泡茶叶当饮料是近几年兴起的防治糖尿病的新疗法,发明者是日本高山大学药学研究教授森田博士,他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并对1300多位糖尿病患者饮用半年冷开水泡的浓茶水后进行调查,发现其中82%的人病情明显减轻.据分析,在茶叶中既含有能促进胰岛素合成的物质,又含有能去除血液中过多糖分的多糖类物质.这种多糖类物质在粗茶叶中含量高,为36.8%;绿茶稍次,为31.7%;红茶低,为19.6%.除了冷开水泡茶外,还可以用天然矿泉水泡茶,其药效更好.

  • 汞合金补牙材料可能损害健康

    作者:

    目前,美国有越来越多的牙科医生摈弃用水银作填充料,他们担心汞合金中的水银会逸出来有损于健康,这样就引发了一声颇具声势的健康争论.一些科学家认为,当人体内吸收任何化学形式的水银达到足够高的剂量时,就可能损害大脑、神经系统、肾和其他器官,这在幼婴和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美国化学家博伊德*哈莱近在国会作证时指出,水银的危害性不仅局限于少数体质敏感的人,由于填充料会持续不断地泄漏水银蒸气, 用汞合金补过牙齿的人大多面临着重金属剂量超越安全极限的问题,包括分娩缺陷.今年6 月,公民健康和环境团体联名向美国牙科协会提起诉讼,指控它向消费者隐瞒汞合金中水银含量高达50%的欺骗行为.牙科协会则声称,水银有毒是自古以来尽人皆知的,它通常在与其他金属融合后是可以安全使用的,水银对于增强材料的硬度和粘附性是必不可少的.关于汞合金的安全问题,虽然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有人提出,但人们关注它所释放的水银蒸气则是近10年的事.1991年,美国胚胎生理学家弗里茨*洛希德和加拿大牙科医生默雷*维米均提出报告称,利用放射性示踪水银在羊群身上进行的研究表明:具有高度挥发性和不可预测的元素会传播至胃肠道、肾、肝及大脑.去年,有关专家在美国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也指出,水银的威胁大多来自牙科门诊 ,它可能穿越胎盘,损害胎儿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孕妇在龋牙填补水银粉后几天内,即可从她的血液与体内组织中测出水银.填充料中的水银,还与其他负面健康影响有关.美国的微生物学家发现,来自填充料的水银甚至可能对各种抗生素的效果产生遏制作用.尽管如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依然一致认为,汞合金的使用是十分安全的,理由是"目前尚无足以表明牙科填充料给数百万美国人带来伤害的有力证据”.相比之下,加拿大近对用于儿童和孕妇的汞合金含量作出了限制,这是继瑞典、德国、英国等国家于去年通过类似法律后采取的又一行动.据<美国牙科协会杂志>近刊登的一份报告透露,有8.7%的牙科医生希望禁用汞合金,12.3%的人表示对其安全性无从把握.考虑到汞合金漫长的使用历史,美国政府在是否该禁的问题上仍举棋不定.不过,目前有两项得到政府资助、以跟踪1000名儿童为目标的研究工作已经启动.这些儿童中一半用汞合金补牙,另一半则用了替代性材料.调查内容包括他们的行为习惯、智能发育、对抗生素反应、免疫功能以及记忆力,终结果可望在4年内揭晓.

  • 雌激素替代疗法可减少白内障风险

    作者: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雌激素替代疗法不但能预防和治疗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而且能减少女性发生白内障的风险.研究人员调查了500名老年女性,发现与未使用雌激素者相比,使用雌激素1~2年者患白内障的风险减少10%,而使用雌激素10 年以上者患白内障的风险则减少60%.调整了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吸烟等白内障的危险因素后,这种关联性仍然存在.而且调查还发现,卵巢切除术后女性发生白内障的机率是正常绝经后女性的两倍,因为卵巢切除术使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是逐步下降的.

  • 喉科验案三则

    作者:刘晓光;丛品

    1 喑哑陈某某,女,32岁.营业员.平时讲话较多,两年前开始声音嘶哑,疲劳后为甚 ,以至失音.今语言费力,音量低沉,咽干不适,喉间痰粘滞不爽.易患感冒,体倦乏力, 纳食不振,面色少华.局部检查:咽后壁少量滤泡增生,喉粘膜色淡红,双声带无明显充血 ,运动尚可,左声带表面有少量分泌物附着.舌淡、苔薄白,脉细.处方:黄芪15g,炒党参、白术、法半夏、象贝、桔梗、藿香、佩兰各10g,茯苓、怀山药各12g,炒米仁30g,升麻、柴胡各6g,7剂.服后声嘶好转,喉间粘痰减少.局部检查:左声带前三分之一突出略增厚,前方加昆布、海藻各10g,石菖蒲6g.1周后左声带突出已明显缩小,声带闭合裂隙变小,表面洁,无分泌物,体力增加,精神好转,讲话不费力,无明显声嘶.前方去藿香、佩兰、石菖蒲,加麦冬、石斛、诃子肉各10g,7剂.四诊,发音基本正常,声带光滑,边缘平整 ,无明显突出.声带活动、闭合均良好.前方加减服7剂,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未发.按:本例喑哑乃因肺脾气虚所致,临床上以教师、营业员、导游等为多见.由于平时用声过度或不当,肺气耗伤,宗气不足,致声带松弛,无力闭合,或肺虚气不布津,聚而生痰,见声带小结.故常用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培土生金,益气升清而获愈.2 喉源性咳嗽崔某某,女,50岁.干部.咽痒干咳阵作已2月余.曾服用多种抗生素和中成药均无效.局部检查:咽部粘膜色黯红,咽侧索粘膜增厚,咽后壁少许淋巴滤泡增生.脉浮缓,舌淡红. 追问之,知病起于出差疲劳兼外感.处方:炙麻黄、甘草各6g,杏仁、紫菀、炙百部、淡黄芩、连翘、象贝母、炙桑白皮、生地各10g,5剂.二诊,咽痒明显减轻,阵咳减少.再拟原方,去麻黄、杏仁,加麦冬、石斛、款冬花、莱菔子各10g,服完5剂告愈.按:本病由干祖望教授首先提出并命名.临床上常有遇到,症见喉头突发奇痒,引发干咳阵作,如有气上冲,直至痒止咳方止,病较顽固.乃由外感未清,肺气失于宣降所致.治疗宜宣降肺气为主,干老强调用三拗汤为主,即以麻杏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本例治方中加入炙百部、炙紫菀以润肺化痰止咳,淡芩、连翘以清上焦余邪,象贝、桑白皮以清肺化痰,生地以清热利咽.当余邪祛除,肺复宣肃之职,则咳嗽自止.

  • 小柴胡汤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高热案

    作者:李广文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多系本虚标实,易感外邪,若妄用苦寒之品或长期使用峻猛之药治疗必致正气大伤,形成恶性循环.小柴胡汤性较平和,具有和解少阳之功 ,以清泄枢机之热为特点,故笔者常用本方化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高热症,只要遵"中病即止”原则,谨慎用之,必然相得益彰.兹举例如下.1 系统性红斑狼疮郑某,女,29岁.2001年2月28日诊.患系统性红斑狼疮9年余,近年来已停服强的松 ,仅用中药治疗,病情较稳.1月前因下颏部痤疮挤破后次日即感咽痛,发热,昼低夜高, 在当地医院予青霉素、双黄连注射液静滴后未效.诊见发热(体温39.4℃),全身肌肉酸痛 ,神疲乏力,口干微苦,纳呆寐差,大便干,小便微黄,面部鼻翼两侧少许红斑,双手背略见散在性红斑,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咽红.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检查:白细胞16.7 ×109/L,淋巴细胞0.5,血沉30mm/L.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重楼各12g,法半夏、紫草各15g,连翘、葛根、车前子、板蓝根、白茅根各30g,生石膏35g,甘草3g.每日1剂, 服4次.7剂后面部、手背红斑稍转黯,鼻衄止,发热已退,余症均减.血常规及血沉复查均正常.以健脾益肾、滋阴凉血之法治其根本.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机为气阴两虚,肾精不足,本案患者缘于颏部痤疮挤破,感染疫毒, 与体内虚火交炽发为热毒,营分被扰,迫血妄行而致.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则可使发热得除.

  • 李鸿翔运用白虎加人参汤验案举隅

    作者:张卉秋

    白虎加人参汤乃仲景所创,主治白虎汤证而汗出过多,口干舌燥,渴饮不止 ,倦怠乏力,心下痞硬者.我师已故李鸿翔老中医,临证喜用经方救治危重证,每起沉疴. 现将其用白虎加人参汤的案例,选择介绍如下.1 中暑神昏王某,男,36岁.建筑工人.1978年7月20日诊.酷夏烈日中作业,卒然昏不知人, 高热气粗如喘,大汗而足冷,牙关紧闭,不抽搐,工友即予捏刺人中,15分钟后牙关紧闭已松,然高热不退,神志昏糊,不语,气息粗喘,汗出较多,口唇干燥,舌红、苔薄黄少津, 脉数大而重按无力.此乃暑天炎热,在外作业,暑热内迫,燔灼阳明,闭窍耗液,正如<三时伏气外感篇>中云:"夏令受热,昏迷若惊,此为暑厥,即热气闭塞孔窍所致”.故投白虎加人参汤以清暑泄热,益气生津.处方:西洋参10g,生石膏(先煎)80g,肥知母15g,粳米30g,甘草6g.水煎服.另灌服安宫牛黄丸1粒.1剂后身凉、脉静、汗止、神清,然频欲饮水,原方再投1剂而愈. 按:暑厥乃危候也.本例患者之症状显系暑热邪气内迫,燔灼阳明,闭窍耗液之证.证属暑厥无疑,热邪虽盛但气液已耗,此非白虎不足以撤其热、解其暑,非人参(西洋参)不足以养其元气、复其阴津,正如明*周慎斋<慎斋遗书*热暑燥>中所云:"中暑者,动而得之,因天时太热,致伤肺气,非形体受病也,人参白虎汤主之”.先师正是禀承此旨施以白虎加人参汤,加用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收效神捷.

  • 慈溪魏氏验案类编续集

    作者:魏长春

    操劳过度,感寒咳嗽,屡进凉润之剂,清肺太过致成寒钦.

    关键词: 清肺 咳嗽
  • 乱世良将功推附子

    作者:王少华

    1 我的认识"附子有用,亦难用”.这是近代医学大师恽铁樵老夫子的一生用药心得, 也是众多临床医生的切身体会.历代本草记载,附子味大辛,性大热,气雄壮,性悍烈, 刚猛而有毒,善走而不守,流通十二经,表里上下,无处不到.具有回阳救逆,温肾暖脾, 逐寒止痛,驱除风湿之功,善治沉寒痼冷之疾,多用于寒、里、虚证.关于虚证用附子,并不局限于阳虚一隅,如昔贤虞抟指出,附子能"引补血药入血分,以培养不足之真阴”.当然,与补血药同时用,附子宜用小量,取"补必兼温”之意.

  • 直肠癌术后腹泻12例辨治体会

    作者:金萍

    直肠癌的发病率较高,有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早期而能够切除的直肠癌常采用直肠癌根治术,术后运用化疗,疗效较佳,但常出现腹泻,迁延不愈,临床表现为虚实夹杂,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12例,临床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1999年2月至2001年4月间本院外科住院病人,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小于40岁者2例,大于40岁者10例.诊断均为早期而能够切除的直肠癌,术后均病理证实, 以腺癌常见,9例保留肛门,3例行乙状结肠造口术.12例直肠癌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 ,每日3至10次7例,10次至20次5例,经抗炎或服用复方苯乙呱啶片或服丽珠肠乐片,症状缓解不明显,检粪常现及大便培养,无大肠致病细菌及霉菌.

  • 运用脏腑辨证治疗久泻心得

    作者:杨泽华

    久泻病因十分复杂,病程缠绵,病情寒热虚实变化无定,因而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潜心研究,运用脏腑辨证,详诊细辨,对其进行探讨性地治疗,从肝、脾、肾着手,收效良好,略具心得,现不揣浅陋介绍如下.1 从脾治:理中、建中、补中,气阳有别久泻病人大多表现面色萎黄,形体虚弱,四肢困倦,腹泻、腹痛,稀便或有粘液,从脾论治为基本治法.然有中焦虚寒,中阳不振,中气虚弱在气在阳的病机区别.见泄泻清稀 ,不渴,腹满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缓,宜用理中汤,温中有补,补中有运为首选方;若脘腹挛痛,喜得温按,又当温中补虚,缓急止痛,非建中莫属;如果少气懒言,饮食无味,舌嫩色淡,脉虚大.则宜升阳益气补中为法.处方用药,看似均有参、术、草之类, 但由于是气虚还是阳虚主要病机不同,治法就有温中散寒,补气温阳,升提补气之别.曾治陈姓患者,男性,42岁.干部.1999年3月12日初诊.自述1年前因外出不慎饮食,出现腹痛泄泻,大便夹有粘冻.先经输液抗生素治疗2周,腹痛好转,但泄泻时有发作,发作时大便稀溏,每日2~3次.要求服中药治疗.就诊时腹痛绵绵,喜温按喜热饮,大便呈黄色稀水便 ,少有粘液,无里急后重,食欲不振,腹胀肢冷,矢气频频.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细弱 . 证属中焦虚寒,运化失司.方用理中汤加味:党参、茯苓、炒白术各10g,干姜、枳壳、陈皮各5g,炙甘草4g.连服10剂.症状明显改善.改服理中丸1月而愈.

  • 略谈小儿太少并病发热的特点

    作者:伍鸿基

    太少并病发热首见<伤寒论>所述,原为太阳中风发热,失于温散,或素体腠理疏松,表证未罢而病邪又入少阳半表里,正邪分争,引动胆经郁热,上迫心神,横逆犯胃,出现以发热为主症,伴微恶寒、自汗、头项强痛、支节烦疼、眩冒、微呕、心下支结等一系列症状的六经辨证称谓.在临诊中小儿发热属太少并病者时有所见,且颇具自身特点, 故笔者在此略议如下.1 发病较频高于成人少阳病主方小柴胡汤,<伤寒论>出于太阳篇,柯韵伯谓其为"和解表里之总方”, 可见本方原可治太阳病,如<伤寒论>99条"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为三阳证见,治从少阳,主以小柴胡汤.太少并病发热,从病变特点上是以少阳证为主,故少阳证病变的主要表现可反映太少并病发热的大部分特点.少阳病从经络看,属胆与三焦, 胆与肝合,故其病变与肝胆有关.从其主证"口苦、咽干、目眩”看,均为肝火上炎、灼伤津液,或肝阳上升、扰乱清空所致.从其主药柴胡、黄芩看,均有清利肝胆的功能,与一般解表药不同.肝胆所主的功能是十分广泛复杂的,包括了现代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许多作用 .故邪入少阳,影响肝胆功能,可引起诸多不同的临床症状.<伤寒论>又述及少阳证病机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97条),说明外邪从太阳转入少阳,腠理疏松是内因 .刘渡舟教授尝言:"体虚之人,卫外不固,外邪侵袭,可直达腠理.腠理者,少阳之分也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形气未充,发育不全,腠理疏松、卫外不固.特别是肝胆发育与功能不足,使小儿具有性格不定,情绪易变,有类似"少阳”枢纽易于转换的特点.小儿外感风邪,由于腠理疏松,极易进入半表半里少阳之际,引动肝胆相火而出现少阳病诸症.此时表证未罢,形成太少并病发热的症状.此较之成人卫外能力较强,外邪停留卫表时间较长 ,易于治疗的情形有所区别,故其发病远较成人多见.

  • 分期辨治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体会

    作者:应静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乙肝,是我国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儿童罹患乙肝者也不少.由于儿童生理机能与病理反应都与成人的不同,故对儿童乙肝的治疗应有别于成人.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十分重视对儿童乙肝证治的研讨,并略具心得,今将分期辨治儿童乙肝的一点体会介绍如下.1 急性发作期应以化湿解毒为主乙肝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多为感受湿热毒邪而发病,但根据湿多热少还是热多湿少的不同情况,发病多有不同.湿邪重的病人,初起可无明显症状,仅见谷丙转氨酶升高,或见乏力、易疲劳、纳差等.此类儿童患者,治疗应以化湿健脾为主,佐以清热解毒.常用药物有:藿香、佩兰、杏仁、苍术、白术、制半夏、猪苓、茯苓、薏苡仁、大青叶、焦山栀、虎杖、白花蛇舌草等.热邪重的病人,大多起病较急,临床症状明显,可有发热、恶心、便溏、纳呆、肢倦、尿黄或有黄疸,血清谷丙转氨酶较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此类患儿治疗可重用清热解毒药,兼以化湿,但应注意中病即止.常用药物有:大青叶、板蓝根、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金银花、黄芩、丹皮、山豆根等.并可酌情选用贯众、紫草、玄参、茵陈、大黄、虎杖、半枝莲、半边莲等.湿热并重的病人,以湿热交蒸为主要病机,临床症状十分明显,常见发热,腹胀,纳差,恶心,目睛及皮肤发黄,尿黄或赤,舌质淡边尖红、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滑数带弦.此类患儿,治疗重在清热化湿并举,但切忌用药过度. 常用药物有:茵陈、大黄、田基黄、龙胆草、车前草、虎杖、金钱草、岩柏草、凤尾草、垂盆草等,或选用茵陈蒿汤、甘露消毒饮等清热利湿,导湿热从小便而出.

浙江中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