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atomy 중국림상해부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5X
  • 国内刊号: 44-115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108
  • 曾用名: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临床解剖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徐达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形成原因的探讨

    作者:代小思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形成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十二指肠-胰标本,发现有乳头旁憩室的标本26例,无乳头旁憩室的标本74例,将26例有乳头旁憩室标本和随机选择的26例无乳头旁憩室标本作为观测对象,对其十二指肠降部、胆总管-胰管汇合部及汇合部穿肠处左侧的胰腺组织进行观测.结果:有乳头旁憩窜标本与无乳头旁憩室标本,在十二指肠大乳头处的肠管周经分别是(110±13.4)、(88.4±8.61)mm,在下曲处的肠管周经分别是(73.3±5.52)、(83.2±6.01)mm;在胆总管-胰管汇合部穿肠处胆总管-胰管汇合部的周经分别是(22.4+1.72)、(16.8±1.32)mm;在胆总管-胰管汇合部的前面,胰腺组织的厚度分别是(4.33±0.82)、(9.13±2.24)mm.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十二指肠下曲较细、胆总管-胰管汇合部较粗大及在憩室发生处的左侧胰腺组织较少.

  • 膝交叉韧带的血供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守安;张胜昌;钟震亚;陈克功;庄志强

    目的:探讨交叉韧带血管构筑特点、为韧带损伤的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股动脉红色乳胶灌注并解剖观察、墨汁灌注组织透明、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交叉韧带的动脉来源、分布特点并测量韧带内微血管密度.结果:前、后交叉切带的动脉分别来源于膝中动脉、髌下脂肪垫以及膝下外动脉的分支.多数韧带内血管沿长轴走行,同时也有横向交通的小血管,血管网呈梯状或半行的从状.近侧端和远侧端较密而中间部相对稀疏.结论:交叉韧带血供存在如下特点:①中心区为明显的乏血管区;②中间段边缘区也相对乏血管;③韧带两端血供丰富,且近侧段好于远侧段.

  • 盆部内脏神经血管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

    作者:陈玲珑;兰宝金;郑鸣;池畔;林贤平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盆部内脏神经和血管的保护.方法:解剖32具成人躯干标本(女15、男17)和31侧成人男性骨盆矢状标本,结合腹腔镜手术,观测有关的盆腔血管神经的形态及定位.结果:(1)骶中静脉大多1支,61%偏左,骶外侧静脉53%为两支,骶前静脉丛在骶曲处密集粗大,骶椎椎前穿通静脉在第4、5骶椎前方形成静脉窦,且与骨膜结合紧密.(2)盆从位于距直肠外侧约1.1cm和距直肠膀胱陷凹上外测约4.7cm处的骨盆侧壁.左右腹下神经分别于骶骨岬上下1.0~2.0 cm的范围内分出,其夹角约95.9°.上腹下丛位于腹主动脉分叉周围至骶骨岬下2 cm之间.(3)腹腔镜下骶前间隙主要由少量的疏松结缔组织填允容易分离,解剖层面清晰.结论:手术中应找准解剖层面,根据血管神经的定位以神经为导向进行分离,可避免损伤盆部的内脏神经及骶前静脉丛.

  • 经口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应用解剖学

    作者:吴增晖;郑轶;章凯;马向阳;尹庆水

    目的:为经口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60具成年人枢椎干骨标本,观察并确定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进钉点,测量其与枢椎上关节面、前正中矢状面及与横突孔内侧壁的距离,前路枢柞椎弓根螺钉的骨性钉道长度,安全的进钉方向(向外倾斜角度、向下倾斜角度).结果:经口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进钉点为:与枢椎上关节面的距离为(5.0±1.0)mm;与前正中矢状面的距离为(7.8±0.7)mm;与横突孔内侧壁的距离为(6.1±1.7)mm.前路枢椎椎弓根的骨性钉道长度为(26.4±1.5)mm.安全置钉方向为向外倾斜(18±4)°,向下倾斜(14±4)°.结论:(1)经几前路枢椎椎弓根螺钉的佳进钉点为:枢椎上父节面下5.0 mm,距离前正中失状面7.8 mm处;(2)安全进钉方向为:向外倾斜18°,向下倾斜14°,置入的枢椎椎弓根螺钉均位丁骨性钉道内,安全可靠.

  • 腹直肌形态与肌内神经分布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方玖;何斌;薛黔

    目的:通过对腹直肌形态学、神经入肌点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的研究,为腹直肌的临床肌移植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大体解剖法和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结果:(1)腹直肌肌重(47.80±12.89)g,肌长(33.18±3.38)cm,肌宽(4.55±1.87)cm,肌厚(0.55±0.24)cm,腱划长(1.06±0.32)cm.(2)腹白:肌神经入肌点在肌深面肌宽的中、外1/3交界处,自上而下呈线形排列.(3)腹直肌受第7~12胸神终前支和第1腰神经前支支配,呈节段性、重替性分布.神经主干和分支在肌内走行不受腱划分隔的影响.结论:腹直肌由多神经节段性重叠性支配,神经在肌内的行程不受腱划影响.腹直肌的神经入肌点在肌深面肌宽的中、外1/3交界处.

  • 枢椎解剖学变异及临床意义

    作者:付小勇;张英琦;梅凌;李义凯

    目的:研究成人枢椎解剖学变异的发生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形念学基础.方法:对100例成人干燥枢椎骨骼标本的解剖学变异,如齿突偏歪、棘突轴线偏歪、棘突分叉情况等指标进行观测并测量横突尖至下关节面前缘距离.结果:100例枢椎标本齿突偏歪者14例(14%)、棘突轴线偏歪者3例(3%)、棘突分叉者96例(96%),其中棘突分叉左右两侧相等并56例(56%)、左侧长于右侧者21例(21%)、右侧长于左侧者19例(19%),横突尖至下关节而距离,左侧(17.39±2.53)mm、右侧(17.35±2.51)mm.结论:枢椎的解剖学变异较为常见,临床触诊及X线检查时应考虑到其解剖学变异及特点等因素.

  • 虎口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作者:俞淼;史增元;尹维刚;毛海蛟

    目的:研究虎口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的血供.方法:解剖30侧成尸手标本,观测拇指尺侧指背动脉的来源、走行、分支及分布范围.结果:拇指尺侧指背动脉起点外径(1.0±0.3)mm,走行于拇长伸肌腱尺侧,其来源有3种类型:①第1掌背动脉型,即拇指尺侧指背动脉来源于第1掌背动脉43.3%;②拇主要动脉型,即拇指尺侧指背动脉来源于拇主要动脉46.7%;③混合型,即第1掌背动脉与拇主要动脉吻合后发出拇指尺侧指背动脉10.0%.结论:虎口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操作简便、质地良好、外形美观、血供可靠,是修复拇指及第2掌指关节处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 血管三维重建与传统解剖学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胜华;唐茂林;徐达传;丁红梅;刘畅;李泽宇;田喜光

    目的:将显示血管等结构的三维重建方法与传统的解剖学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其优劣.方法:新鲜成人下肢标本各2侧,分别从动脉与静脉灌注显影剂,CT扫描后利用三维软件进行分割与重建;解剖扫描后的标本,分别显示其血管系统.将三维图形与标本照片进行比较.结果:利用三维软件可分割与重建出独立的骨、血管、皮肤、肌肉,所重建的图形可以分别单独显示,也可以组合显示.可从不同角度与层面观察血管的走行、分布、吻合等情况,但有显示误差,不适合数据采集.剥制标本上可清晰地观察到血管系统,可观察任一支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与吻合等情况,可以进行数据测量,但不能同时显示多层结构.结论:血管灌注结合三维重建的方法对于观察人体血管的三维状态、不同角度与不同层面的走行与分布具有优势,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剥制标本.

  • 第2~5掌指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解剖和临床意义

    作者:李征;张振伟;廖坚文;秦贵林;白印伟;关助明;余少校

    目的:观测第2~5掌指关节和附属结构的几何形态及其差异,为临床中解释压砸伤术后掌指关节屈曲障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10只成人手标奉的第2~5掌指关节,测量符掌骨头、近节指骨基底大前后径,伸直位掌骨头掌侧冠状面高点与关节囊皱襞低点的距离,观察关节囊及其附着点的形态.结果:掌骨头、近节指骨基底大前后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第3掌骨头大前后径(14.9+1.3mm)及中指近节指骨基底大前后径(12.3±1.0)mm,关节囊掌侧附着点呈"W"字形.结论:(1)第3掌指关节前后径大决定了临床压砸伤中受伤的几率大、伤情重,术后掌侧掌板和关节囊与骨关节而粘连造成屈曲障碍.(2)掌指关节屈曲障碍不能完全解释为侧副韧带挛缩,解决类似临床问题应以松解掌板和父节囊与骨关节面的粘连为主.

  • 微创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避免克氏针损伤桡神经浅支的研究

    作者:陈一心;郑欣;邱勇;朱亚文;詹朝双;董平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避免克氏针损伤桡神经浅支的方法.方法:(1)尸体标本20例,解剖测量桡神经浅支的分布走行.(2)尸体标本18例,克氏针A南桡骨茎突尖钻入,克氏针B平行、紧贴桡-月关节而钻人;连接A、B入针点形成线段AB,克氏针C沿线段AB尽量靠近桡骨茎突尖钻入,解剖记录桡神绛浅支的分布及其与各克氏针的距离.(3)47例骨折患者,采取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沿AB线尽量靠近桡骨茎突尖经皮钻入2~3枚克氏针加强固定,于术后第1周和第4周评估患者有无桡神经浅支损伤.结果:(1)桡神经浅支的一级分支R1和U1围成神经分布的盲区.(2)仅1例(5.6%)桡神经浅支被克氏针触碰移位,线段AB均位于R1和U1围成的神经肓区.克氏针A、C、B离近的神经分支的距离分别为4.49、4.48和3.40mm.(3)2例骨折患者(4.2%)桡神经浅支被损伤.结论:沿线段AB、尽可能靠近桡骨茎突尖经皮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降低桡神经浅支的损伤率.

  • 己烯雌酚防治去卵巢大鼠股骨颈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作者:廖进民;黄连芳;陈艳;吴天秀;陈文双;凌绢;吴铁;崔燎

    目的:探讨己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颈松质骨的影响.方法:采用3月龄SPF级SD雌性大白鼠33只,随机分为4组:基础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和去卵巢+DES治疗组,后者灌胃4.5mg·L-1的己烯雌酚(5ml·kg1·d-1),每周6次,90d后处死,取股骨颈经不脱钙骨制片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测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大鼠静态参数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和骨小梁数量分别减少了35.5%(P<0.01)和27.3%(P<0.01),骨小梁间隙增大了83.9%(P<0.01);动态参数的每毫米破骨细胞数和破骨细胞贴壁表面长度分别增加了130.0%(P<0.01)和181.0%(P<0.01),骨矿化沉积率则减少了26.3%(P<0.01).与去卵巢组比较,去卵巢+DES组动态参数每毫米破骨细胞数和破骨细胞贴壁表面长度分别减少了43.4%(P<0.05)和47.6%(P<0.05),骨矿化沉积率、单位骨小梁周长骨形成率和单位骨小梁面积骨形成率也分别减少了27.2%(P<0.01)、58.0%(P<0.05)和58.1%(P<0.05);静态参数骨小梁面积、数量分别增加了19.0%和13.3%(尽管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鼠去卵巢后能导致大鼠股骨颈骨量显著减少,已烯雌酚则能阻止去卵巢所致大鼠股骨颈骨量丢失.

  • 补骨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生物力学的影响

    作者:钟玲;熊爱华;杨明

    目的:探讨补骨方对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卵巢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补骨方高、低剂量组,灌胃给药12周后处死动物,取股骨与胫骨测量生物力学参数和进行骨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补骨方的骨应力、骨弹性模量、扭距、剪切应力、剪切模量等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有比较显著的提高(P<0.05);骨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骨组织形态结构不完整,骨小梁排列稀疏而紊乱,纤细并见断裂现象,数目明显减少;补骨方高、低剂量组骨组织形态结构较完整,骨小梁分布均匀,较粗且数目较模型组明显增加.结论:补骨方能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和形态学结构,提示具有良好的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应用前景.

  • bFGF对血管平滑肌细胞connexin43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庆红;王岐本;谢应桂;罗明英;伍校琼;蔡维君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connexin43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组织贴块法培养的兔胸主动脉VSMC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实验组(bFGF浓度为3 μg/L),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onnexin43表达.用Leic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拍照,图片用Silicon Graphics Octane进行处理.结果:免疫荧光显示,正常VSMC中Cx43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中间部和周边部.bFGF作用24 h后,VSMCs数目多于对照组.Cx43蛋白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细胞连接处增多.结论:bFGF不仅刺激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Cx43蛋白表达有明显促进作用,揭示间隙连接表达的增多,可能对损伤后血管重塑起一定的作用.

  • 微囊化兔嗅球细胞悬液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GFAP及NF200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曾旭;王向东;余庆;张玉生;马建敏;刘德明;胡维晟

    目的:探讨微囊化兔嗅球组织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胶质原纤维酸性蛋n(GFAP)及神经丝蛋白200(NF200)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损伤对照组、细胞悬液组、微囊化移植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损伤脊髓内GFAP及NF200表达,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NF200及GFAP表达均呈进行性增高,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微囊组术后7、14、21 d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损伤对照组;但微囊组脊髓内NF200表达显著升高.结论:微囊化兔嗅球细胞悬液移植可促进损伤脊髓内的NF200表达并抑制GFAP表达,有可能有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 大鼠皮动脉外径与其营养范围的定量测量和回归分析

    作者:陶友伦;陈绍鹤;徐世敏;毛以华;涂盈盈;徐灵通;胡斯旺;梅劲;唐茂林

    目的:探索皮动脉外径与其营养皮肤范围之间的关系,并研究皮动脉从源动脉上分出的角度和其在皮肤内的分布形态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行一次性全身血管造影并配合电脑图像处理技术,观测皮动脉外径、行程及分布面积与体积,经SPSS进行统计学处理,求证出皮动脉的外径与其营养面积和体积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大鼠周身体被组织内共有血管区域16个,其皮动脉外径(0.53±0.12)mm,营养皮瓣而积(22.32±10.04)cm2,营养皮瓣体积(4.88±3.02)cm3,皮动脉外径与其营养面积、体积之间均呈正相关,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72.702x-15.928和y=20.359x-5.833.结论:(1)通过测量皮动脉外径和了解其分布情况,就可以计算出其营养的面积和体积;(2)外径相同情况下,皮动脉从源动脉上分出的角度越大,其血管内压力越大;(3)相同外径的分支型皮动脉较轴型皮动脉的营养范围大.

  •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肝纤维化进程中肝细胞再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恒兴;岳学强;王环震;韩金红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大鼠肝纤维化进程中对肝细胞再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 smooth mucle actin,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0)肝70%切除后腹腔注射CCl4和生理盐水8周;实验组(n= 20)肝70%切除后腹腔注射CCl4和HGF 8周.术后8周取残肝行HE、Masson、α-SMA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HE显示,实验组肝再生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Masson和α-SMA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显示胶原纤维、α-SMA的表达减少(P<0.05).电镜显示,实验组肝细胞有内大量脂滴,间质胶原纤维减少;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内脂滴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在肝纤维化进程中,HGF可促进肝细胞增殖,抑制HSC活化,减少胶原纤维的形成和α-SMA的表达.

  • 遗传性长QT综合征HERG基因及SCN5A基因新突变

    作者:艾旭光;李凌

    目的:研究长QT综合征患者基因突变、致病机制及其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长Q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脱、心电图特点,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长QT综合征的常见突变基因KCNQ1,HERG,SCN5A的全部外显了及外显子与内含子连接部位,DNA直接测序检测基因突变位点.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一个家系的成员基因表达量,以探讨其可能的致病机制.结果:在5个长QT综合征家系中,发现2个HERG基因突变位点及1个SCN5A基因突变位点,分别为HERG基因C1848A、G1120T和SCN5A基因G638T.其中HERG基因C1848A突变引起616位酪氨酸转变为终止密码子(Y616X),G1120T突变引起374位缬氨酸转变为苯丙氨酸(V374F);SCN5A基因G638T突变引起213位甘氨酸转变为缬氨酸(G213V).HERG基因Y616X突变患者家族成员外周血mRNA表达量分析,发现其HERG基因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无突变者.结论:发现3个长QT综合征相关的基因新突变位点,两个突变位于HERG基因,另一个位于SCN5A基因.基中HERG基因无义突变Y616X引起mRNA表达量减少,可能受无义突变介导的RNA降解(Nonsense Mediated Decay,NMD)机制有关,从而引起较轻微的临床症状.

  •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入人工骨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作者:闵少雄;靳安民;张辉;刘成龙

    目的:观察经椎弓根椎体内植入人工骨术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症并胸腰椎多节段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102例314个骨质疏松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采用经双侧椎弓根钻孔椎体内减压并植入人工骨术.术前术后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随访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全组均安全完成手术,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为12 min.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VAS术前为(9.2±0.9)分,术后3 d(3.2±0.7)分,术后7d(2.5±0.5)分,术后3个月(2.7±0.6)分.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患者睡眠、运动明显改善,随访3~19个月(平均9.8月),疼痛无加重,所处理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入人工骨术对多节段骨质疏松症椎体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右膝腱鞘巨细胞瘤1例及相关文献回顾

    作者:骆华松;徐永清;陆声;张记恩;刘克斌;徐双迎;祝利平

    腱鞘巨细胞瘤又称腱鞘良性滑膜瘤,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将这种肿瘤统一命名为腱鞘巨细胞瘤 [1].此病具有局部侵袭性,复发率高,偶可发生转移,属于交界性病变.起于小关节及腱鞘的滑膜层,常见于手与足部,Ignacio J.F.曾报道发生于手部的98例腱鞘巨细胞瘤,其中15例呈骨内生长 [2],表现为慢性长大的软结节,无压痛,生长自限,一般不大于2 cm.

    关键词:
  • 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肾出血的临床应用

    作者:代向党;王赢;程喆;崔永强

    目的:探讨DSA下超选择肾动脉插管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8例外伤性肾脏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s技术,先行肾动脉DSA造影.明确肾动脉主干或/和其分支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在超滑导丝引导下超选择插管至出血动脉部位应用金属弹簧圈或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结果:28例患者经DSA肾动脉造影后均能明确肾动脉出血的部位,经超选择插管金属弹簧圈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均能有效止血,栓塞后造影显示出血动脉闭塞,造影剂外溢征象消失,术后1~3 d肉眼血尿消失.结论:DSA下超选择肾动脉插管栓塞治疗肾出血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而且能大限度的保护肾功能,是治疗外伤性肾出血的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肾出血 肾动脉栓塞
  • 国产球囊应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初步报告

    作者:范学辉;董智勇;邝冠明;郑召民;张奎渤

    目的:应用国产球囊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评价其在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5.7~2007年9月收治的19例26椎严格选抒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国产可膨胀性扩骨球囊行 PKP手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和功能改善情况,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以及病椎的高度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均采用单侧穿刺.本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减少.结果有显著性筹异(P<0.05).X线片观察:奉组单侧穿刺的26个椎体有23个见骨水泥越过中线到达柞体对侧,骨水泥充填满意.术后椎体前缘和中线高度恢复较明显.本组有2例3椎出现椎间隙少量渗漏,椎旁少量渗漏1例1椎,无临床症状.结论:应用国产球囊进行的PKP手术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陈建民;刘方刚;闫慧博;陈步俊;李新忠;曹华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的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自2006年8月~2009年2月共行经皮椎体成肜及椎体后凸成形术92例167个椎体,均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观察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随访4~28个月(平均13.4个月),骨水泥平均性入量3.8 ml,58例症状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均于术后6 h或第2天即下地行走;并发症发生率为44.6%(41例);其中骨水泥渗漏59椎,发生率按椎体数计为35.3%;渗漏部位:椎间盘内渗入4.2%(7椎),椎外静脉或硬膜外静脉13.8%(23椎),椎旁软组织16.2%(27椎),椎管内渗漏1.2%(2椎);一过性疼痛症状加重4例,皮下血肿1例,一过性单侧下肢神经症状1例,相邻椎体骨折3例.结论:椎体成形术有较高的手术并发症,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及良好的手术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髌股韧带紧缩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

    作者:黄媛霞;段永壮;徐海斌

    目的:探讨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及半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对10例(13膝)经临床检查确诊的髌骨脱位及半脱位患者,在行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髌股韧带紧缩的的基础上,配合胫骨结节内移等手术治疗.手术前后均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Lysholm评分.结果:10例患者随访3~15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增加,无髌骨再脱位发生,恐惧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69.6±3.9),术后平均(94.1±3.7).结论: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髌股韧带紧缩为主的综合术式治疗髌骨脱位能有效减轻症状防止复发,,对维持髌骨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双侧睾丸动脉走行变异1例

    作者:钱彩锋;应燕萍;励园园;刘文庆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时发现,右侧睾丸动脉穿过下腔静脉深面,左侧睾丸动脉勾绕左肾静脉沿其浅面下行(如图1).现报道如下:右侧睾丸动脉在右肾动脉起点下方约0.5cm处,以直角起自腹主动脉的右前外侧壁,向右行于下腔静脉深面(此段睾丸动脉上邻右肾动脉下缘,下贴右肾静脉上缘),约行经4.2 cm,在右肾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外侧壁形成的夹角处跨过右肾静脉浅面向下走行,并与同名静脉会合,经腰大肌和输尿管浅面下行进入右侧腹股沟管.

    关键词:
  • 双侧臂丛穿前、中斜角肌变异1例

    作者:励园园;钱彩锋;黄茂园;刘文庆

    作者在局部解剖学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双侧的臂丛上、中、下干广泛穿插走行于前、中斜角肌的肌腹之间(图1),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变异硬脑膜窦1例

    作者:陶伟;吕友东

    笔者在解剖一老年男性尸体发现其右侧有一变异硬脑膜窦,起自蝶骨小翼下方,向外至蝶骨小翼末端弯曲向后,贴颞骨鳞部水平向后走行注入横窦末端.该硬脑膜窦走行中接受大脑中浅静脉和颞叶桥静脉的注入.

    关键词:
  • 睾丸动脉与肾上腺下动脉共干1例

    作者:章英;周菲美斯;赵嘉璐;刘文庆

    作者上局部解剖学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见其左侧睾丸动脉与肾上腺下动脉共干起始(如图1),现报道如下:左侧睾丸动脉与肾上腺下动脉于距肾动脉起端平面下方1.5cm处共干起始于腹主动脉左外侧壁,起点外径约0.3cm.

    关键词:
  • 腹外斜肌单肌束1例

    作者:鲁萍;应琴琴;夏海江;刘文庆

    腹外斜肌的变异少见.我们在解剖一具年龄约在65岁左右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右侧腹外斜肌内有一独立成束的肌肉(如图1),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左侧甲状腺下动脉缺如1例

    作者:应燕萍;张健;王家成;刘文庆

    据中国人体质调查报道,甲状腺下动脉缺如占3.6%.作者在局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其左侧甲状腺下动脉缺如,而右侧正常.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改良Elmslie-Trillat术治疗髌骨不稳定的生物力学与临床研究

    作者:潘永谦;李健;高梁斌;赵洪普;张平;陈应超;赵卫东

    目的:为改良Elmslie-Trillat术治疗髌骨不稳定提供生物力学依据并探讨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新鲜冰冻膝关节完整标本制成髌骨不稳定模型,然后采用改良Elmslie-Trillat术矫正,在MTS试验机上,通过髌骨中心外侧施加相应的载荷,传感器记求髌骨移位距离.临床组关节镜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及改良Elmslie-Trillat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20例21膝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组改良Elmslie-Trillat术后标本与膝关节完整标本生物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组术后随访平均31个月(14~52个月),未见髌骨脱位复发.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前后分别为(62.3±5.1)分和(90.1±5.3)分(P<0.01),CT检查显示股骨髁滑车凹中心与胫骨结节水平距离(TA-GT)从术前(17.80±1.4)mm改善为(10.60±1.6)mm(P<0.01).结论:根据生物力学原则,改良Elmslie-Trillat术能有效治疗髌骨不稳定,恢复膝关节功能.

  • 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B型模型的建立

    作者:张亮;靳安民;陈嘉裕;高梁斌;闵少雄;赵卫东

    目的:建立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B型模型.方法:收集猪T13~L3节段标本30例,随机分为3纽:终板预损伤组、L1椎体预损伤组和不做预处理组.采用预损伤后逐级撞击法撞击标本,拍摄X线,CT,按Atlas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分类划分骨折类型并统计.测试正常标本及逐级撞击成功后符组标本三维运动范围,结果:终板预损伤组B型骨折9例.A型骨折1例;L1椎体预损伤组A型骨折5例,B型4例,C型1例.不做预处理组A型5例,B型3例,C型2例.终板损伤组B型骨折的数量明显多于L1椎体预损伤组、不做预处理组,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L1椎体预损伤组和不做预处理组在逐级撞击产生爆裂骨折件类型上没有明显差别,统计分析没有显著差异(P>0.05).撞击成功后的符组标本前屈在后伸、左右弯、左右旋转的运动范围与正常标本相比均有明显增加,且存在显著差异(P<0.01).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终板颅损伤逐级撞击法能够成功建立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B型模型.上终板中后1/3的预损伤是B型模型成功的关键.

  • 人体胸廓胸外按压的生物力学测试

    作者:胡辉莹;何忠杰;张美超;李丽娜;赵卫东;钟世镇

    目的:探讨胸外按压时胸廓受力变形的机制,为胸外按压效果的研究提供生物力学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例男性新鲜尸体标本,实验前摄片以排除胸廓原有疾病的存在.标本胸部双排螺旋CT扫描后,通过MTS材料试验机,采用0-200N的已知重力,测试垂直加压情况下人体胸廓的位移.结果:在模拟受压的情况下,载荷力由0-200N变化时,随着载荷的增加,胸廓各测量点的位移随之增加;载荷力相同时,不同测量点的位移不同;相同按压点的动态位移小于静态位移.结论:人体胸廓在静态加压与动态加压时的载荷-位移关系的测试,为我们了解人体胸廓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特点,以及将胸外按压时下压力度的化、提高胸外按压的临床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 桁架结构内固定装置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探讨

    作者:梁磊;于胜波;王以进;桑原田;佟颖彪;隋鸿锦

    目的:根据股骨近端骨小梁的生物力学特点,设计出桁架结构内固定装置并进行力学实验.方法:尸体股骨25例,首先,采用CT对股骨上段进行扫描;然后,随机将20例股骨标本仿Evan'S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人工形成骨折,随机分为桁架结构固定组、Gamma钉固定组、Richard钉固定组、AO钢板固定组,每组各5例标本,并与正常标本组比较;通过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压缩试验.结果:(1)桁架结构强度比Richard's钉、AO钢板强度高8%和14%;刚度高30%和33%;与Gamma钉和正常股骨相当,(P<0.05).(2)桁架结构极限力学性能与Gamma钉、正常股骨相当.(3)在1200 N载荷作用下,桁架结构张开角比Richard's钉、AO钢板固定组小(P<0.05),桁架结构与Gamma钉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4)桁架结构应力遮挡牢低于Gamma钉,只有17.39%.结论:根据股骨近端生物力学结构设计的桁架结构内固定器械,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有效的内固定装置.

  • 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赵德伟;田丰德;郭林;杨磊;王本杰;陈秉智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检测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修复前后股骨近端的力学特性变化,验证该术式力学安全性及有效性,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单侧ARCO Ⅲ期股骨头坏死并行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股骨近段的螺旋CT扫描,应用专业医学建模软件MIMICS及HYPERMESH建立正常、坏死和修复三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人体站立及运动等小同情况,设置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执行计算.结果:三组模型大转子及股骨颈前方均表现为低应力低应变区;坏死模型可见部分压力骨小梁被破坏呈囊性变,其与正常骨小梁交接处存在应力集中;修复模型股骨近端的力学特性与正常模型相近,结果明显优于坏死模型.结论: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转移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安全、有效的.

  • 新型组合式腰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和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丁金勇;钱莘;吴小程;田华科;刘涛;周跃

    目的:介绍新型组合式腰椎间融合器的设计原卵和构型,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采用聚醚醚削材料研制一种具有组合式构型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在新鲜小牛脊柱功能节段标本上测试正常组(完整状态)、椎间盘摘除组(不稳组)、自体植骨融合组、传统PEEK融合器组(与新型融合器材料大小形状相同)、新型PEEK融合器组合组(融合器在组合状态)、新型PEEK融合器分开组(融合器在分开状态)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状态下的活动角度值(Range of Motion,ROM)和压缩载荷和拔出力(分别在装载植骨,未装载植骨时.结果:(1)新型分开组与正常组、不稳组和植骨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4种状态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2)与传统融合组、新型组合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3)新型分开组左、右旋转状态与正常组和植骨组相比,P>0.05,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与传统融合组、新型组合组相比,ROM数值增大,P<0.05,有统计学差异.(4)新型融合器分开组在未植骨和植骨时的压缩载倚值大于传统融合器组、新型融合器组合组,但无统计学差异;(5)新型融合器分开组拔出力在植骨和未植骨时均低于传统融合器组和新型融合器组合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型组合式腰椎间融合器体外生物力学实验显示具有良好的植入运动稳定性和抗压缩载荷、抗拔出性能,能满足临床植入的生物力学要求,尤其是微创脊柱外科手术中.

  • 新生儿臂丛损伤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陆志方;夏春林;刘大成

    新生儿臂从损伤(neonatal brachial plexus injury,NBPP),主要是指在胎儿发育和分娩过程中,受到各种力的因素影响导致胎儿一侧或双侧臂丛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伤侧上肢功能障碍,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发育健康,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NBPP的发病率各国报道为0.16‰~4‰ [1],通常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发生率更高 [2],Jaggi等 [3]提出NBPP发生率有增加趋势.揭示NBPP发生机制,为有效预防或降低NBPP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NBPP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高对NBPP发生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
  • 尺骨冠突的临床解剖学研究进展

    作者:叶鸿凤;张世民

    尺骨冠突是尺骨近端前面的骨性突起,是尺骨半月形滑车凹关节面的一部分.冠突向前方的突起形成冠突尖,其基底外侧面形成桡骨头切迹;

    关键词:
  • 结合CT扫描制作肝脏分段分色铸型标本

    作者:张健飞;刘学静;于胜波;隋鸿锦;刘杰;宫瑾;赵龙仕;白剑;石炳毅

    铸型标本是采用管道灌注的方法研究人体各种管道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制备铸型标本是从事人体管道研究的一项新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管道研究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解剖结构复杂,生理功能重要.

    关键词:
  • 仰、俯卧位下肾结肠位置变化与相对位移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作者:袁小旭;司徒杰;王劲;孟小春;邱剑光

    目的:测量仰、俯卧位下肾与结肠的解剖位置变化和相对位移,探讨俯卧位是否会增加经皮肾穿刺时结肠损伤的风险.方法:回顾分析30例患者的20侧左肾和13侧右肾的肾CT+CTU影像资料(肾CT为仰卧位,CTU为俯卧位).分别测昔仰、俯卧位时,肾与结肠的水平和垂直距离、肾与结肠间的短距离,结肠到模拟经皮肾穿刺线的距离.从影像学上测量肾与结肠的位置变化及两者间的相对位移.结果:左肾垂直距离在仰、俯卧位时分别为(8.35±14.6)mm、(-3.71±13.8)mm,左结肠垂直距离在仰、俯卧位时分别为(23.1±21.7)mm、(12.23±18.7)mm,均有统计学差异.右肾、结肠垂直距离在仰、俯卧位时无统计学差异.左侧结肠到模拟经皮肾穿刺线的距离在仰、俯卧位是分别为(15.4±16.2)mm、(11.05±14.9)mm,有统计学差异;右侧结肠到模拟经皮肾穿刺线的距离在仰、俯卧位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俯卧位时,双侧肾、结肠向腹侧移位,但肾与结肠间的相对位置无明显变化;俯卧位不会增加经皮肾穿刺术中结肠损伤的风险.

  • 跟骨、距骨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其解剖学测量

    作者:金丹;王丹;罗吉伟;韩路军;张玉忠;余斌;覃承诃;裴国献

    目的:建立跟骨、距骨数字化计算机三维模型,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踝部的手术设计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正常成人志愿者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进行CT扫描,扫描层厚5 mm,以1.25mm层厚、0.6 mm层间隔进行重建,重建后的图像用Mimics软件进行处理,进行三维测量.测量指标包括距骨与跟骨的相关解部学参数.结果:重建的跟骨、距骨数字化虚拟可视模型能够从多角度、多平而进行观察及测量,距骨上关节而前中后宽度,弧形关节面半径,跟骨长度,跟骨前部、沟部及后部的高度和宽度,载距突的长、宽、高的测量值男性大于女性,同性别间左右两侧比较无明显差异,Gissane's角的测量值同性别间、左右两侧及男女间同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获取的踝部解剖学数据可能对跟距骨手术器械的设计、手术方案的制定有一定参考意义.

  • 基于CT数据肠系膜上动脉三维重建及解剖学研究

    作者:卢良声;庄永敬;吴桂荣;彭燕文;邓群峰

    目的:研究肠系膜上动脉(SMA)CT数据三维重建方法及相关解削.方法:搜集140例患者64排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数据,采用Mimics 10.01软件进行SMA三维重建,观察、测量3D模型中SMA的相关解剖学指标.结果:SMA 3D模型真实反映了其形态学结构,效果逼真,发现变异肝右动脉或肝总动脉来源于SMA者占9.3%(13例).SMA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为(62.3±18.6)°;在左肾静脉水平,SMA与腹主动脉的距离为(1.2±0.5)cm.结论:SMA 3D模型能很好显示其解剖学特征,术前可提供患者的个体化信息,将其运用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 不同X线成像及拼接方法在全下肢数据采集的客观性比较

    作者:许杰;马若凡;丁悦;李登;刘尚礼

    目的:探讨不同X线成像及拼接方法对下肢径线/角度数据采集的客观性.方法:分别采用分段移动球管及固定球管投射点的方式获取下肢X线影像进行拼接,并基于此作下肢径线/角度数据的测量,与CT三维重建所得真实数据作比较而衡量其偏差.结果:分段移动球管投射法摄片因投射角度的变化使分段照片间缺乏良好拼接,固定球管投射摄片法分段照片间可良好拼接.对于径线的长度测量,分段移动法致成像边缘变形、放大较小,所得数值均较接近真实值;对于涉及到肢体全长所作的角度测量项目,则球管固定摄片法使段照片间可良好拼接,减少人为误差,接近真实值.结论:因应测量数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摄片方法,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可更客观地完成临床影像资料评估.

  • 胎儿大脑皮质层状结构发育的MRI分析

    作者:张忠和;刘树伟;林祥涛;滕皋军;耿鹤群;于台飞;方芳;臧凤超

    目的:用3.0T与7.0T胎儿标本MRI分析大脑皮质发育过程中层状结构的变化.方法:46例14~37周胎儿标本,3.0T MRI扫描;并从中选取11例14~27周标本行7.0T MRI扫描,选取不同场强中成像清晰的图像,观察在此阶段内胎脑皮质层状结构的发育变化.结果:在3.0T或7.0T标本MRJ上,14~16周时,可观察到4~6层结构;18~23周时,层状结构发育典型,MRI与组织学切片上均显示为7层结构,且此时连续的室周层和外囊纤维可以观察到;24~28周时,层状结构变得不典型;30周后,脑皮质层状结构消失并逐渐成熟.发育中的层状结构在MRI及组织学切片上都以枕叶及海马周围区明显.3.0T MRJT1加权图像上,不同孕龄皮质下层内正在迁移的丘脑皮质纤维分别显示为其下、中、上部的高信号条带.结论:胎脑皮质层状结构的发育遵循特定时空规律,且应用较高场强的标本MRI冠状位顶枕叶部图像可以佳的显示其发育变化.

中国临床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