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损红外分析芝麻油掺假的研究

    作者:杨虹;王锡昌;姜元荣;魏婷婷

    芝麻是亚洲和非洲地区种植的一种重要油料作物。经芝麻的种子压榨而成的油,称为芝麻油,也俗称香油。传统的芝麻制油工艺是先对芝麻高温焙炒,然后再采用水代发或压榨法生产芝麻油。芝麻油的主要成分是油酸、亚油酸、软脂酸、硬脂酸等脂肪酸甘油酯,此外,还含有VE、芝麻酚等。

  • 苦荞麦总黄酮对软脂酸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NOX4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冯晓帆;柳春;赵丹玉;刘恋;王艳杰;洪涌涛;刘博通

    目的:观察苦荞麦总黄酮对软脂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EA.hy926)细胞中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表达等指标的影响,探讨苦荞麦总黄酮在胰岛素抵抗(IR)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EA.hy926细胞株常规培养、传代,加入终浓度50 nmol·L-的胰岛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苦荞麦总黄酮组(31.25,62.5,125 mg·L-1)和二甲双胍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先用600 μmol·L-软脂酸造IR模型,苦养麦总黄酮组进一步加入125 mg·L-1苦荞麦总黄酮,二甲双胍组加入2 mmol·L-二甲双胍.利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Western blot测定NOX4蛋白表达.结果:苦荞麦总黄酮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ADMA含量明显减少,NO含量明显增加,均有显著性差异;苦荞麦总黄酮组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NOX4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结论:苦荞麦总黄酮可通过抑制软脂酸诱导下产生IR的EA.hy926细胞中NOX4和ADMA的合成来促进NO的合成,进而抑制IR的发生.

  • 藏药短管兔耳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史高峰;黄新异;鲁润华

    短管兔耳草Lagotis brevituba Maxim是玄参科兔耳草属植物,生长在海拔3 000~4 850 m的高山草甸、倒石堆、碎石带上.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甘肃等省区.该植物为常用的藏药,其藏药名为洪连,全草人药,藏医主要用于治疗全身发烧、肾炎、肺病、阴道流黄黑色液物、湿热泻痢、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综合性毒物中毒及"心热"等疾病.经药理实验证明,该植物具有体外抑菌、抗炎、降血糖和抗肿瘤等药理功效[1].但有关短管兔耳草的化学成分报道较少.作者对短管兔耳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5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软脂酸单甘油脂(palmitic monloglycerol ester,Ⅱ),琥珀酸(succinic acid,Ⅲ),木犀草素(luteolin,Ⅳ),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Ⅴ).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RNAi特异性抑制FoxO3a对软脂酸诱导HepG2.2.15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熊清芳;谢玉桃

    目的:观察FoxO3a基因干扰对软脂酸诱导HepG2.2.15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HepG2.2.15细胞分五组:mock组(加脂质体)、FoxO3a siRNA组、FoxO3a siRNA+软脂酸组、阴性siRNA对照组、阴性siRNA+软脂酸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的FoxO3a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细胞的caspase-3活性;RT-PCR检测细胞Bim、p27kip mRNA表达水平;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蛋白所在位置.结果:FoxO3a siRNA+软脂酸组和FoxO3asiRNA组FoxO3 a总蛋白明显减少(P<0.05),而其他各组基本相同.与阴性siRNA+软脂酸组相比,FoxO3a siRNA+软脂酸组的存活率增加,凋亡率、Caspase3活性下降,BimmRNA、p27kip mRNA表达减少(P<0.05);与FoxO3a siRNA组相比,FoxO3a siRNA+软脂酸组的存活率减少,凋亡率、caspase-3活性、Bim mRNA、p27kip mRNA增加(P<0.05);阴性siRNA对照组、FoxO3a siRNA组、mock组的存活率、凋亡率、caspase-3活性、BimmRNA、p27kipmRNA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 FoxO3a siRNA组细胞质的绿色荧光比细胞核多;而FoxO3a siRNA+软脂酸正相反,结论:FoxO3a-siRNA单独不能诱导HepG2.2.15细胞凋亡,但抑制FoxO3a的表达后能通过降低Caspase3活性、抑制Bim、p27Kip的表达,从而减少软脂酸诱导的细胞凋亡.并且FoxO3a是通过去磷酸化(失活)即核移位调控这一过程.

  • 软脂酸对酒精体外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王春晖;卿笃信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软脂酸对酒精体外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株L-02,设立空白对照组、酒精诱导组及软脂酸干预组.软脂酸干预组设6个浓度梯度(2.5、5、10、20、30、40 μmol/L),空白对照组用正常培基培养96 h,酒精诱导组和软脂酸干预组在细胞培养24 h后加入终浓度为60 mL/L的无水乙醇,继续培养24 h后,软脂酸干预组加入各浓度软脂酸.采用MTT法测细胞增殖,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形成情况,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核内成熟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nSREBP-1c)的含量.结果:60 mL/L的无水乙醇培养L-02细胞72 h成功建立了脂肪变性模型,软脂酸干预后,软脂酸浓度≤10 μmol/L时,软脂酸明显地促进酒精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的增殖(P<0.05),并且明显地减轻细胞内脂滴的形成,减少细胞内三酰甘油的含量和细胞核内nSREBP-1c的含量,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而软脂酸浓度≥20 μmol/L时,明显地抑制酒精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的增殖(P<0.05),并且加重细胞内脂滴的形成,增加细胞内三酰甘油和细胞核内nSREBP-1的含量(P<0.05),呈现出对酒精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的损害作用.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软脂酸对酒精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有防治作用,但超过此范围时,却反过来加重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推测软脂酸对酒精诱导的脂肪变性肝细胞的影响与调节肝细胞核内nSREBP-1c有关.

  • 软脂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董靖;向光大;向林;王浩华;刘敏

    目的 探讨软脂酸(P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①正常对照(NC)组;②PA组(浓度分别为0.2、0.4、0.8 mmol/L),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 33258核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2)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①NC组;②PA组(0.4 mmol/L);③PA+雷帕霉素(PA+ Rapamycin)组.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各组马铃薯球蛋白(Tuberin)、P-Tuberin、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P-S6K、Bcl-2、Bax,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经MTT检测显示,与NC组比较,PA组细胞增殖(OD值)下降(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经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与NC组比较,PA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NC组比较,PA组P-Tuberin、P-Tuberin/Tuberin、S6K、P-S6K/S6K、Bax、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Bcl-2表达降低(P<0.05);PA+ Rapamycin组S6K、P-S6K/S6K、Bax、Caspase3 表达水平低于PA组,Bcl-2表达高于PA组(P<0.05).结论 PA能够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tuberin/mTOR活性,而降低Bcl-2表达、增加Bax及Caspase3表达,终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 软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对人肝细胞瘤细胞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

    作者:王平;母义明;汪保安;潘长玉

    脂肪酸对人肝细胞瘤细胞株(HepG2)细胞葡萄糖摄取研究显示,高浓度的软脂酸可通过抑制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和葡萄糖转运子2的表达抑制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花生四烯酸可通过类似机制刺激葡萄糖摄取,部分阻断软脂酸的作用.

  • 软脂酸对HIT-T15细胞线粒体形态功能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作者:黎瑶;童南伟

    目的 观察软脂酸(PA)对HIT-T15细胞凋亡、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试验分对照组、0.5mmol/L PA和1.0mmol/L PA组,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及线粒体形态,流式细胞仪(FC)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细胞ATP/ADP,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PGC-1)和核呼吸因子1(NRF-1)mRNA,放免法测基础和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GSIS). 结果 PA能使线粒体肿胀、嵴破坏;细胞的凋亡率增加,且FC检测高浓度PA组凋亡率增加更显著;ATP/ADP比率下降;PGC-1mRNA和NRF-1mRNA表达增加,高浓度PA组增加更显著;GSIS下降(P均<0.05). 结论 PA导致HIT-T15细胞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及GSIS下降,可能与PGC-1和NRF-1的调节作用有关.

  • 护骨素对软脂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董靖;向光大;向林;王浩华;刘敏

    目的 探讨护骨素(OPG)对软脂酸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HUVECs细胞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以0.4%牛血清白蛋白处理;软脂酸组:以0.4 mmol/L软脂酸处理;OPG组:以不同浓度OPG预处理24 h,再加入0.4 mmol/L软脂酸(OPG浓度分别为50、100、200、400 μg/L),以上各组细胞培养24h,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 33258核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将HUVECs细胞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以0.4%牛血清白蛋白处理;软脂酸组:以0.4 mmol/L软脂酸处理;OPG组:以400 μg/L OPG预处理24 h,再加入0.4 mmol/L软脂酸;软脂酸± OPG±雷帕霉素组:以10 μg/L雷帕霉素预处理24 h,再给予400 μg/L OPG处理24 h,后加入0.4 mmol/L软脂酸;软脂酸±雷帕霉素组:以10 μg/L雷帕霉素预处理24 h,再加入0.4 mmol/L软脂酸.以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各组HUVECs细胞马铃薯球蛋白(tuberin)、磷酸化马铃薯球蛋白(P-tuberin)、核糖体蛋白S6激酶(S6K)、磷酸化核糖体蛋白S6激酶(P-S6K)、Bcl-2、Bax以及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法.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软脂酸组早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18.31% ±0.51%比6.88%±0.60%,P<0.05);OPG组早期凋亡率(12.58% ±0.19%、9.39%±0.42%、7.55%±0.17%、5.90%±0.14%)明显低于软脂酸组(均P <0.05),且呈OPG剂量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软脂酸组晚期凋亡率显著增加(9.55%±0.22%比5.28%±0.90%,P <0.05);OPG组晚期凋亡率(7.71%±0.17%、6.42%±0.18%、5.24%±0.16%、4.50%±0.16%)明显低于软脂酸组(均P<0.05),且呈OPG剂量依赖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软脂酸组P-tuberin/tuberin(2.0942±0.0163比1.1948±0.0541)、P-S6K/S6K(2.0942 ±0.0163比3.2052±0.0051)、Bax/β-actin(0.3868±0.0013比1.2991 ±0.0026)、caspase 3/β-actin(0.2346±0.0009比0.5793±0.0103)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l-2/β-actin表达显著降低(0.2470 ±0.0038比0.0716 ±0.0004,P<0.05);OPG组P-tuberin/tuberin(0.8258 ±0.0074)、P-S6K/S6K(2.5073 ±0.1403)、Bax/β-actin(0.7452 ±0.0045)、caspase 3/β-actin(0.4713 ±0.006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软脂酸组(均P<0.05),Bcl-2/β-actin(0.1909±0.0021)表达明显高于软脂酸组(P<0.05).结论 OPG对软脂酸诱导的HUVECs凋亡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下调tuberin/mTOR活性,增加Bcl-2表达、降低Bax及Caspase 3表达实现的.

  • 果蝇样受体4介导游离脂肪酸调节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

    作者:高啸波;权金星;杨海静;陈卫;李伟华;李永红;刘静

    目的 探讨软脂酸对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表达的调节及果蝇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的软脂酸(100、200、400 μmol/L)处理HA-VSMC 6、12、24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MCP-1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MCP-1蛋白表达,观察软脂酸调节MCP-1表达的剂量依赖关系和时间效应;采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wortmannin、神经酰胺抑制剂myriocin和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parthenolide分别处理细胞30 min,再加入软脂酸(400 μmol/L)处理细胞6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CP-1 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研究软脂酸调节MCP-1表达依赖的信号通路;构建TLR4短发夹RNA(shRNA)腺病毒pGSadeno-TLR4并感染HA-VSMC沉默TLR4基因表达,实验同时设空白对照组(PBS缓冲液)和对照病毒(pGSadeno-GFP)组.细胞感染96 h后更换培养基,再加入软脂酸(400 μmol/L)处理细胞6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CP-1 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提取细胞核蛋白,采用ELISA检测NF-κB p65亚基活性,观察TLR4/NF-κB通路在软脂酸调节HA-VSMC MCP-1基因表达中的作用.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采用软脂酸处理细胞6h后,对照组及100、200和400 μmol/L软脂酸组MCP-1 mRNA表达分别为1.00±0.02、3.30±2.84、8.21 ±4.31和11.25±2.73(F=7.57,P<0.05);MCP-1蛋白表达分别为(127±10)、(147±10)、(163 ±18)和(194±14)ng/L(F =7.81,P<0.05).软脂酸可促进HA-VSMC MCP-1mRNA和蛋白表达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细胞培养12 h和24 h后,随着软脂酸浓度的增加,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呈逐渐增加趋势,但时间效应则不明显.采用不同的信号通路抑制剂和软脂酸处理细胞6h后,对照组、软脂酸组、软脂酸+parthenolide组、软脂酸+白屈菜红碱组、软脂酸+ wortmannin组和软脂酸+myriocin组MCP-1 mRNA表达分别为1.00±0.02、10.80±1.23、3.49±0.28、10.84±0.24、11.24±0.27和10.62±0.36(F=1313.07,P<0.05);MCP-1蛋白表达分别为(132±8)、(218±12)、(152±4)、(213±12)、(225±7)和(226±9)ng/L(F=106.83,P<0.05).成功地构建并获得TLR4 shRNA腺病毒pGSadeno-TLR4,采用pGSadeno-TLR4感染HA-VSMC阻断TLR.信号后,软脂酸+pGSadeno-TLR4组的NF-κBp65结合活性、MCP-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软脂酸组[分别为0.48±0.12比1.24±0.16、1.88±0.33比10.80±1.23、(154±10)比(218±12)ng/L;F =591.86、659.16、118.37,均P<0.01].而对照病毒pGSadeno-GFP对软脂酸诱导的NF-κB p65结合活性和MCP-1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TLR4/NF-κB信号通路介导了软脂酸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MCP-1基因表达.

  • 生长分化因子11对软脂酸诱导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梅稳;向光大;卢俊颜;李欢;刘敏;向林;董靖

    目的 探索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软脂酸(PA)诱导的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MAECs)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加或不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或Smad3抑制剂SIS3研究eNOS和Smad通路在GDF-11保护软脂酸诱导的MAECs中的作用,将MAECs分为:(1)对照组;(2)PA组;(3)PA+GDF-11组;(4)PA+GDF-11+L-NAME组;(5)PA+GDF-11+SIS3组,培养24 h后,活性氧试剂盒及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抗凋亡蛋白Bcl-2、凋亡蛋白Bax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研究GDF-11对MAECs 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MAECs分为:(1)对照组;(2)GDF-11组;(3)GDF-1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Ⅰ抑制剂组(GDF-11+SB431542组),培养30 min后,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MAECs细胞磷酸化Smad2/3(P-Smad2/3)表达水平;研究GDF-11对MAECs AMPK/eNOS信号通路的影响,MAECs分为:(1)对照组;(2)GDF-11组;(3)GDF-11+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4)GDF-11+L-NAME组;(5)GDF-11+Compound C+L-NAME组,培养30 min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AMPK、磷酸化AMPK(P?AMPK)、eNOS、磷酸化eNOS(P?eNOS)、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激酶A(PKA)、磷酸化PKA(P-PKA)水平.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用小显著性差异t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A组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率显著增加(28.9%±2.2%比7.9%±1.5%),PA+GDF-11组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率明显低于PA组(12.6%±1.6%比28.9%±2.2%),而PA+GDF-11+L-NAME组和PA+GDF-11+SIS3组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率又明显低于PA+GDF-11组(分别为21.8%±2.0%、20.1%±1.8%、12.6%±1.6%,F=97.89,P<0.05).与对照组相比,GDF-11组P-Smad2/3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GDF-11+SB431542组P-Smad2/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F=325.30,P<0.05).与对照组相比,GDF-11组P-AMPK/AMPK、P-eNOS/eNOS水平显著提高,P-Akt/Akt、P-PKA/PKA水平无明显差异,分别加入了Compound C、L-NAME或者Compound C联合L-NAME显著抑制了P-AMPK/AMPK、P-eNOS/eNOS表达水平(F=237.65、281.08,均P<0.05),而对P-Akt/Akt、P-PKA-PKA水平无明显影响(F=1.94、1.48,均P>0.05).结论 GDF-11可抗软脂酸诱导的MAECs氧化应激和凋亡,增加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其保护内皮细胞的机制与激活TGF-β/Smad和AMPK/eNOS信号途径有关.

  • β-植物油对母乳或婴儿配方奶粉喂养婴儿的作用

    作者:周伟

    脂肪是母乳或婴儿配方奶粉的主要成分,母乳或婴儿配方奶粉喂养婴儿的能量约50%来自乳中的脂肪.脂肪又称甘油三酯或三酰甘油,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结合而成,分子构象见图1.在人乳或婴儿配方奶粉中,软脂酸(palmitic acid)都是主要的饱和脂肪酸.

  • cRGD介导的pH敏感性紫杉醇羧甲基壳聚糖-软脂酸胶束

    作者:李继昭;袁志强;闫萌;李明旺;张学农

    合成cRGD-羧甲基壳聚糖-软脂酸(cRGD-CMCh-PA)载体,以紫杉醇(paclitaxel,PTX)为模型药物,薄膜分散法制备pH敏感性载紫杉醇-cRGD-羧甲基壳聚糖-软脂酸胶束(PTX-cRGD-CMCh-PA),采用FT-IR、1H NMR对相关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胶束粒径、电位和形态进行测定;透析法考察载药胶束在pH 5.3和7.4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中体外释药行为.采用MTT法考察了细胞毒性,共聚焦显微镜及活细胞工作站动态观察胶束的细胞动态摄取过程;近红外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探索胶束的肿瘤靶向性.结果显示:合成的cRGD-CMCh-PA羧甲基化程度为45.0%,软脂酸接枝率为15.0%;载药胶束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9.67%和28.5%,粒径为(162.9±1.5) nm.pH 7.4 PBS条件下PTX释放缓慢,释药遵循Higuchi方程;pH 5.3 PBS中2h内出现突释现象,呈现pH敏感特性.PTX-CMCh-PA的IC50为2.077 μg·mL-1,PTX-cRGD-CMCh-PA的IC50为0.876 μg·mL-1;共聚焦显微镜和活细胞工作站均显示肿瘤细胞对PTX-cRGD-CMCh-PA摄取率更为显著,近红外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显示其对肿瘤具有更高的靶向性.本实验中合成的cRGD-CMCh-PA胶束具有pH敏感释药特点和良好的肿瘤靶向性,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新型药物载体.

  • 葛根素抑制软脂酸诱导的小鼠3T3-L1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其机制

    作者:王小康;许耿瑞;吴铁松;刘江红;谢展雄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小鼠3T3-L1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其机制.方法 用200 μmol·L-1软脂酸(PA)诱导小鼠3T3-LI成熟脂肪细胞成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炎性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未经PA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模型组和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葛根素5,10 μmol·L-1).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TLR4 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因子κB激酶抑制剂β(IKKβ)、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及核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与模型组的TLR4 mRNA分别为1.20±0.20,6.23 ±0.80;这2组的TNF-α水平分别为(20.40±2.0),(60.20±8.0)pg·mL-1;这2组的IL-6表达水平分别为(4.20±0.2),(14.40±0.4)pg·mL-1,模型组与正常组的这3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的这3个指标分别为4.80±0.60和(38.80±6.0),(35.60±5.0) pg·mL-1;3.56±0.50和(8.80±0.5),(6.56±0.4)pg·mL-1,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组的IKKβ、IκB、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10±0.4,4.20±0.5,5.50±0.2;高剂量实验组的这3个指标分别为1.40±0.3,2.10±0.4,3.60±0.6,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高剂量葛根素可抑制PA诱导的3T3-L1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3T3-L1细胞TLR4基因表达、下调IKKβ、IκB、NF-κB-p65活化并降低TNF-α、IL-6炎性因子表达来实现的.

  • 冬虫夏草的药理及临床作用

    作者:陈书芳

    冬虫夏草始载于<本草从新>,又名夏草冬虫(<黔囊>),简称虫草(<本草问答>).为麦角菌科植物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e.的子座及其蝙蝠蛾昆虫草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 oberthur等幼虫尸体的复合体.虫草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糖类、醇类、核甙类、维生素、有机酸、微量元素.此外,尚含胆甾醇软脂酸、麦角甾醇过氧化物、麦角醇及生物碱、二十烷、β-谷甾醇等.

  • 软脂酸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

    作者:张利;纪军;朱晓钰;吴园园;于环;张槟;李雪岭;孙喜琢

    目的探讨软脂酸(PA)对肝细胞的损害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PA对细胞生存力的影响.用Trypan blue法检测细胞死亡率;流式细胞记数仪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V和碘化丙啶双重染色定量检测早期凋亡及Bcl-2/Bax的表达.结果在人HepG2细胞系中PA诱导了时间相关性细胞死亡和剂量依赖性的细胞生存能力下降;PA诱导了HepG2细胞随处理时间而增加的早期凋亡,PA处理后HepG2细胞中Bcl-2/Bax的比值下降.结论PA能诱导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Bax比值有关.

  • 中药传统制剂蜡丸与蜡皮丸之区别

    作者:苏海萍

    中药传统制剂中的蜡丸与蜡皮丸是两种在概念、制备工艺、用途上截然不同的制剂形式. 蜡丸是以蜂蜡为粘合剂与药物细粉混合制成的一种丸剂.由于蜂蜡含软脂酸蜂脂,极性小,不溶于水,用之制成的丸剂在体内释放药物缓慢,可延缓药物的吸收起到长效作用.同时调节蜂蜡用量又可使丸药在胃中不起作用,而在肠中起效,从而防止药物中毒或对胃的强烈刺激.蜡丸,取其难化而旋旋取效或毒药不伤脾胃,因而多用于含有较多剧毒及刺激性强的药物的内服制剂的首选剂.传统的蜡丸有:三黄宝蜡丸,黍米寸金丹,痔漏无双丸等.

  • 软脂酸对人脐静脉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峰;雷闽湘;谢晓云;廖洁

    目的 探讨软脂酸(PA)对人脐静脉血内皮祖细胞(EPC)增殖、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脐静脉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 d 后,收集贴壁细胞并加入不同浓度软脂酸(分别为200 mmol/L、400 mmol/L、600 mmol/L)干预48 h.MTT法检测 PA对 EPC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 PA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提取细胞RNA,采用逆转录一聚台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Bcl-2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EPC增殖,诱导EPC凋亡(P<0.05或P<0.01);基础状态下EPC表达Bcl-2mRNA及蛋白,PA处理能抑制其表达,并存在量效关系(P<0.05或P<0.01).结论 PA通过下调Bcl-2表达诱导EPC凋亡、抑制EPC增殖,这可能影响血管内皮的修复及新生血管的形成.

  • 软脂酸制备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的方法

    作者:陈思思;王彦;杨静;陈显久

    目的 用软脂酸(PA)诱导3T3-L1脂肪细胞,探讨用PA制备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IR)模型的方法.方法 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用油红O染色法鉴定细胞.用不同浓度的PA(0 mmol/L、0.25 mmol/L、0.5mmol/L、1.0 mmol/L)干预3T3-L1脂肪细胞24 h,收集各组细胞培养液,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葡萄糖的含量,观察PA对3T3-L1脂肪细胞糖摄取的影响.结果 0.25 mmol/L PA就可明显抑制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的摄取(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0.25 mmol/L PA组、0.5 mmol/L PA组、1.0 mmol/L PA组葡萄糖摄取率分别下降5.25%、10.29%、14.54%.结论 在胰岛素刺激下,0.25 mmol/L PA作用于3T3-L1脂肪细胞24 h就可诱导细胞产生IR,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效果逐渐增强.

  • 游离脂肪酸对B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表达的研究

    作者:范玉仙;唐建雄;唐建玲

    在分子水平,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被认为是游离脂肪酸(FFA)导致胰岛素抵抗(IR)的重要靶分子,其机制可能与FFA诱导B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丝氨酸(Ser)307磷酸化从而影响胰岛素信号转导有关[1].然而FFA导致IRS-1 Ser307磷酸化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知.为此我们采用软脂酸(PA)体外培养胰岛B细胞株,探讨FFA导致IR的可能分子机制.

65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