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对听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云飞;陈超;许政敏;怀有为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临床类型对患儿听力的影响及其特征.方法:将2005年7月我院收治的28名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分为两组,一组为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22人),另一组为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腮腺炎患儿(6人),均进行了耳部体检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s of 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evoked brainstem responses,ABR)的检查,并与10名正常同龄儿童的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1.所有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发病期间ABR阈值均正常.2.两组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患儿DPOAE通过率均为75.0%,6000 Hz、8000 Hz反应幅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三组受试者ABR检查中,Ⅰ波、Ⅴ波潜伏期及l~Ⅴ波间期均值有统计学差异(F=4.61,4.64,3.73,p<0.05).而Ⅲ波、Ⅰ~Ⅲ波间期、Ⅲ~Ⅴ波间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所有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患儿患病期间听力均正常.2.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可影响患儿的耳蜗、听神经及脑干某些听觉核团的功能,而且合并脑膜脑炎较单纯腮腺感染的影响更显著,发生听损伤的危险性更大.

  • 新生儿听损伤的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汤建国;蔡艺;李文雅

    对260例听损伤新生儿进行了听力跟踪和随访的同时,分析了患儿胎儿期、围产期病史,以及家族史,现将其中101例新生儿听损伤的高危因素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 《关于非综合征型遗传性听损伤家系遗传学及听力学描述术语建议案》

    作者:王秋菊;顾瑞

    由Dr.Van camp等人于2003年7月11日倡导此建议案.该建议案将遗传性非综合征型听损伤研究中以家系为研究背景进行研究时所应用的遗传学及听力学描述术语进行了规范、统一,于2003年9月23日公布.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在研究人员、遗传学家、听力学家及耳鼻咽喉医生中达成共识,用统一的标准及规范的术语来进行家系资料遗传学、听力学方面的研究、总结和分析,便于资料的积累、比较及交流.

  • 新生儿听力筛查初探

    作者:赫晓芳;刘颖

    听损伤又称听力下降或听觉功能障碍,国外报道发病率1%~3%,国内据不完全统计其发病率还要高于此.因此,对婴幼儿听损伤的早期发现(好是在6个月之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保障和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科自2003年12月至今采用畸变耳声发射测试技术[1](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e missions,DPOAE)对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现总结如下.

  • 在母婴同室开展新生儿瞬间诱发性耳声发射检查的体会

    作者:倪敏洁;斯奇

    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发病率为3‰[1],听损伤位居我国常见的5种残疾(智力、视力、肢体、精神及听力)之首,并以每年2~4万的速度递增.目前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都开展了新生儿听力筛查,我院于2006年开展了此项工作,现介绍如下.

  • 铅暴露引起儿童听力损害的临床研究

    作者:林建云;张铁松;刘睿清;陈泉东

    目的 探讨铅暴露对儿童听力的影响.方法 对256例6~7岁城区和矿区儿童行血铅含量测定及耳声发射检测.结果 城区和矿区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分别为(86.6±7.9)μg/L和(243.3±72.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8.78,P=0.000);两区儿童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ion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所有频率的平均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幅值与血铅含量呈负相关性(r=-0.98); 城区儿童血铅水平和DPOAE的相关系数与矿区儿童血铅水平和DPOAE的相关系数比较,u=6.144 9,P=0.000 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铅暴露水平达高铅血症时,S/N幅值降低,程度与血铅负荷呈负相关,铅暴露可能对耳蜗毛细胞的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 脑性瘫痪伴听力损失儿童的听力学特点及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唐向荣;黄丽辉;李红辉;杨艳;林楠;周雪燕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伴听力损失儿童的听力学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诊断为脑性瘫痪的120例患儿进行听力学诊断,包括ABR、诊断型DPOAE测试,明确是否伴有听力损伤及听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并对听力损伤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脑性瘫痪儿童中,双耳ABR反应阈正常82例(68.33%,82/120),其DPOAE均正常;38例(31.67%,38/120)ABR异常,其中,双耳35例,3例轻度、5例中度、3例重度、24例极重度;单耳3例,2例极重度、1例中度听力损失;23例双耳、3例单耳DPOAE未引出,与ABR检查结果一致,符合感音神经性聋诊断;12例双耳DPOAE正常,而ABR波形异常,符合蜗后聋诊断.38例听损伤脑瘫患儿的高危因素主要有高胆红素血症13例(34.21%)、窒息8例(21.05%)、早产低体重8例(21.05%),母孕期感染7例(18.42%)、伴其它新生儿疾病(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面神经麻痹等)6例(15.79%),脑瘫或耳聋家族史2例(5.26%),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危因素者11例.结论 本组脑性瘫痪伴听力损失儿童以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为主,其次为双耳极重度蜗后聋,多数脑瘫伴听力损失儿童具有听力损伤高危因素.

  • 3月婴正常ABR和40 Hz AERP结果分析

    作者:林倩;刘玉俊;宫露霞;聂文英;相丽丽;戚以胜

    目的探讨3月龄婴儿正常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 Hz 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40 Hz AERP)的特点及正常值范围.方法对30例听力学检查正常的3月婴进行ABR和40 Hz AERP检测,总结其特点及ABR正常值范围,讨论性别、耳别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 3月婴ABR波Ⅰ、Ⅲ、Ⅴ潜伏期的正常值范围分别是:1.763±0.315、4.440±0.278、6.631±0.565 ms;无性别及左右耳差异(P>0.05).30 dB nHL短声(click)刺激下右耳ABR波Ⅴ振幅明显大于左耳,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40 Hz AERP同ABR一样容易引出,二者联合应用可作为3月婴听损伤的诊断性检查.结论听觉系统的发育在婴儿阶段就显示出某些成人的特点.建立3月龄婴儿ABR和40 Hz AERP的正常值标准,可为听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随访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 铅暴露对豚鼠耳蜗毛细胞损害的定量分析

    作者:林建云;陈泉东;郭亚丽;刘睿清

    目的 研究铅暴露浓度与豚鼠耳蜗毛细胞形态学改变和对听觉系统损害程度的量化关系.方法 50只豚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0只)豚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隔日一次.实验组分为两组:高铅组(20只):豚鼠腹腔注射0.25%醋酸铅溶液40 mg/kg;低铅组(20只):豚鼠腹腔注射0.25%醋酸铅溶液20 mg/kg,分别于停药后7、14、28天采血.断头后行全耳蜗铺片的光学和电镜检查.结果 腹腔注射醋酸铅后,血清中铅含量迅速升高.低铅组铅暴露1周后出现外毛细胞损害;高铅组铅暴露2周后外毛细胞损害程度较重,出现细胞变性、减少、结构不清,电镜观察可见毛细胞缺失明显;高铅暴露4周后毛细胞损害呈进行性加重.结论 铅暴露对豚鼠耳蜗毛细胞损害明显,表现为纤毛的散乱、倒伏、部分脱落、大片缺失等,其损害程度与铅暴露浓度呈正相关性.

  •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医学评价

    作者:王杰;黄维国

    婴幼儿听损伤可分为先天性聋和出生后聋,据Mason和Herrmann报道[1]在夏威夷出生时双耳听阈大于35 dB HL的新生儿约为1.4‰,其他一些美国学者报道新生儿双耳听阈大于35 dB HL的发生率为2.2‰和3‰[2,3].欧洲的一些回顾性研究中的数据显示: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在1.4‰~2.1‰[4,5],其中50%以上估计有基因方面的缺陷,25%是获得性的,还有25%致病原因不明[6].在遗传性聋中,约75%~80%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5%~20%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2%属于X染色体连锁遗传.

  • 高危儿与听损伤

    作者:袁欣;孙若鹏;相丽丽;戚以胜

    根据卫生部2000年首届"爱耳日"公布的结果(1999,残联康字,第222号),我国有听力言语残疾人2 057万,居我国五类残疾人之首,其中儿童残疾者达80万人.怎样使该类儿童的言语功能正常发育,减轻因残疾而带来的生理及心理负担,使其回归主流社会,重要的是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新生儿听损伤发生率国外报道为1‰~3‰[1],国内区域性调查报道发生率为6.04‰[2];而我国每年约有两千万新生儿出生,依此计算,每年发生听损伤的新生儿约有十万.

  • 听神经科学与听神经病的认识

    作者:Arnold Starr;黄治物

    听觉系统对声信号的时间特征进行编码的能力是人类对言语理解、声源定位、在竞争性背景噪声中识别有意义的听觉信号的基础."听神经病"是一个临床诊断,它常用于描述临床表现为"能听到但听不懂言语"的在声音时间处理上存在障碍的患者.该临床问题是由于听神经、内毛细胞和/或它们的突触异常所导致的听神经活动障碍(Starr et al.,2008).本文中,我将回顾导致诊断这种特殊类型的听损伤的早期听神经科学研究,此外还综述该疾病的一些特点以及提出对以后诊断、研究和治疗方向的建议.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致听损伤及其电生理研究进展

    作者:叶海波;时海波;殷善开

    大约60%新生儿在出生后两周内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其中部分患儿罹发脑损伤,即胆红素脑病.新近的研究[1,2]表明,胆红素脑病的主要致病物质为未结合间接胆红素(亦即游离胆红素,以下未特指处均以胆红素简称),胆红素易于透过血脑屏障,选择性地沉积在特定的中枢核团.

  •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听力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付锦;罗刚

    目的 对流行性腮腺炎患儿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力检查,并与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了解腮腺炎患儿听力情况,并探讨DPOAE在该类患儿听力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儿116例232耳进行DPOAE听力检查和ABR阈值检查,同时选择未患腮腺炎正常同龄儿童50例100耳作为对照.首先将腮腺炎患儿与正常同龄儿童DPOAE和ABR检查结果相比较.其次,将腮腺炎组DPOAE检查通过率与ABR检查正常率进行比较.结果 ①腮腺炎组DPOAE听力检查通过率为94.83% (220/232),低于对照组通过率100.00% (1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炎组未通过DPOAE筛查的6例(12耳)行纯音测听,为轻一中度听力下降;②所有受试儿童ABR听阈值检查正常,但75 dB nHL时腮腺炎组和对照组Ⅲ波潜伏期、Ⅰ~Ⅲ和Ⅲ~Ⅴ波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波、Ⅴ波潜伏期及Ⅰ~Ⅴ波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腮腺炎组ABR正常率高于DPOAE听力检查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听力正常,但腮腺炎病毒感染可影响患儿的听神经和某些脑干听觉核团的功能.DPOAE具有快速、简便、易行等特点,作为腮腺炎快速听力筛查手段,有利于早期发现耳聋患儿,但需进一步结合ABR及其他听力检查结果明确听力损害的程度和类型.

  • 新生儿听力筛查919例的护理

    作者:王丽玲

    3岁前是儿童听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倡导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效地减少儿童听力语言障碍的发生,加强听力障碍的防治康复,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早期进行治疗干预,根据<母婴保健法>及配套法规和<厦门市儿童听力筛查管理办法>的要求,我院于2004年2月开始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对出生3~5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2004年9月~2005年2月活产婴儿949人,首次筛查919人,拒绝筛查10人,因新生儿出现病理情况转儿科治疗未能进行初次筛查者17人,3名婴儿因母亲携婴儿私自离院未筛查.919名新生儿中有84人未通过初筛,占9.14%,复查43人,24人未通过.筛查方法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法,人员选派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且考核合格,取得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格证.筛查时机选择新生儿出生后3~5天,使新生儿处于舒适安静的状态下,避免新生儿因饥饿或不舒适而哭闹影响筛查.采取口头宣教及书面资料宣教,宣传动员产妇及其家属同意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履行告知义务,尊重婴儿家长的知情同意权.对拒绝筛查者进行耐心劝说,以转变其观念.对初次筛查未通过者,应对产妇及家属进行耐心的解释,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情体贴的态度,告知听力筛查并非是一种确诊手段,未通过此筛查程序的新生儿只是需要接受诊断性检查,而不一定就患有听损伤,以免造成婴儿家长心理上的压力,并告知复筛时间及地点.新生儿转科者应告知产妇及家属应在新生儿出院后及时返产科进行听力筛查.听力学研究证明,未能通过此筛查的受试耳患有听损伤的可能性大于通过筛查耳.所以应对未通过筛查的新生儿予以高度重视,保证其及时接受听力的诊断性检查.做好听力筛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及上报工作.筛查的资料是法律证据,因此,应有科学的态度,规范、准确记录,并妥善保管.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