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脾脏创伤的CT表现

    作者:及洪江

    在腹部钝性伤的患者中,CT能准确地显示脾脏的创伤,因而CT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CT除了较准确地诊断有无脾脏损伤的存在外,还可显示脾脏周围结构有无异常;此外,CT还能较可靠地对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期,从而指导临床在不同时期对脾创伤进行较为合理的处理。在CT上如果显示相对较轻的脾脏损伤,临床上有理由考虑行非手术治疗,但脾脏创伤行非手术处理在成人患者中与肝脏创伤相比其成功率要低得多[1]。因此,仔细的临床评价和动态CT检查随访,对脾脏创伤的迟发性出血及相关并发症的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 严重肝脏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23例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杨海棠;杨磊;毛亚明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DCO)治疗严重肝脏外伤的经验及疗效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严重肝脏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及后续治疗的情况.结果 23例患者均经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及ICU复苏后,再次行确定性手术.治愈19例(82.6%),再次手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13%),死亡4例(17.4%).结论 符合DCO指征的严重肝创伤患者,应积极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并根据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分次手术.

  • CT平扫与增强对肝脏创伤诊断的比较分析

    作者:曹菊亚

    目的:通过探讨CT平扫与增强扫描检查对肝脏创伤的诊断效果的比较,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70例腹部创伤患者,均进行CT平扫与增强扫描检查,以手术探查结果为临床确诊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价值。结果 CT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98.57%)明显高于CT平扫(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5,P<0.05);并且CT增强扫描检查的灵敏度(100%)、特异度(87.50%)、约登指数(0.976)、阳性预测值(96.67%)和阴性预测值(100%)均高于CT平扫(分别为89.66%、80.49%、0.701、76.47%和91.67%)。结论 CT增强扫描检查对肝脏创伤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 CT增强扫描在肝脏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余东鹰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在肝脏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肝脏创伤患者76例,对患者进行CT检测和CT增强扫描。将患者肝脏扫描影像及其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76例患者CT检测显示肝内存在不规则低密度阴影,肝脏周围显示液性低密度影像,CT增强检查的图像清晰。结论:CT增强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肝脏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有效提高诊断率。

  • CT增强扫描在肝脏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李国献

    目的 探讨和分析CT增强扫描在肝脏创伤诊断应用,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肝脏创伤患者40例,均进行CT增强扫描,对其影响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经CT增强扫描检查后,肝实质内具有不规则的低密度影以及肝脏周围和脾周围等部位的液性低密度影,肝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均比较清晰显示,未出现漏诊现象.结论 肝脏CT增强扫描能清晰地显示肝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临床诊断的正确率高,值得在临床借鉴和推广.

  • 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粉有效性及安全性实验

    作者:杜宝堂;李英俊;史跃;朱卉琪;蔡廷江;朱月华;邹施翔;葛德红

    目的:研究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粉的止血效果及生物安全性,为临床实验研究提供有效性依据.方法:采用巴马小型猪建立肝脏出血创面模型,分别用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粉和AristaTM止血微球进行止血;对SD大鼠经腹腔和肌肉注射1.2%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粉悬浊液.评价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粉的止血效果、组织吸收以及生物安全性.结果: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粉和AristaTM止血微球均能在3 min内有效止血,前者短止血时间为10s,后者短止血时间为30s.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粉悬浊液在SD大鼠腹腔和肌肉内5h降解所剩原物质浓度分别为(0.0009±0.0004)和(0.0009±0.0005)mg/ml.术后24h、7d、14d、21d解剖小型猪未发现腹腔内有积液、血块以及组织粘连情况;小型猪术后24 h血性(纤维素性)荚膜形成,术后7 d创面表面血性荚膜消失,术后14 d肝组织恢复正常形态.结论:微孔真空多聚糖止血粉止血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安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

  • 急诊手术治疗肝外伤60例分析

    作者:王士俊

    目的:探讨肝外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经手术治疗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中,(按美国创伤协会肝外伤分级标准)肝外伤属Ⅱ级者28例,Ⅲ级23例,Ⅳ级7例,Ⅴ级2例.均通过手术治疗;肝缝合修补32例,大网膜填塞修补17例,不规则肝切除8例,纱布填塞3例,同时行肺修补4例,脾切除8例.胃修补4例.胰腺修补5例.下腔静脉修补3例.59例手术者均治愈,死亡1例,未有其他发生严重并发症者.结论:手术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局部和全身情况,以及当时条件选择合理术式.加强伴发伤和术后处理对降低严重肝外伤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 胶原蛋白海绵对肝脏创伤止血的效果

    作者:张自强;张以河;祖耀先;安琪;徐荣荣

    背景: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理化性能稳定,并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评价检测.目的:观察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的止血效果.方法:取21只SD大鼠,建立肝脏出血创面,随机分3组干预:在实验组(n=7)肝脏创口内部植入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同时在肝脏切口表面外敷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在阳性对照组(n=7)肝脏创口内部植入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同时在肝脏切口表面外敷医用金胶原蛋白海绵;在空白对照组(n=7)肝脏切口表面外敷医用纱布,记录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干预后7,14,28 d进行肝脏创面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出血量及止血时间:3组出血量比较无差异;实验组、阳性对照组止血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组止血时间短于阳性对照组(P≤0.05);②肝脏创面组织学观察:实验组干预后7 d胶原材料被纤维结缔组织完全包裹,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胶原材料开始降解,周边结缔组织内有新生毛细血管;干预后14 d,包裹胶原材料的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增厚,中性粒细胞减少,巨噬细胞增多;干预后28 d,胶原材料完全降解,大部肝组织恢复正常,部分肝组织旁的炎性结缔组织中可看到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阳性对照组情况类似于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干预后14 d创伤处结缔组织明显,肝窦含有红细胞,偶见肝组织内出血,空泡变性;干预后28 d,创口处具有较厚结缔组织,肝窦含有红细胞,被复肝星状细胞;③结果表明: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对肝脏创伤止血效果明显,组织相容性好.

  • 可溶性止血纱布对兔肝脏创伤的止血作用

    作者:柳小军;徐玉茵;周静;张娟丽;周小婷;田源

    背景:改性纤维素敷料是多糖类止血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明胶海绵和生物蛋白胶相比更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目的:对比普通医用纱布、可吸收性止血纱布及可溶性止血纱布的止血效果及组织相容性。方法:将36只新西兰兔,制备肝脏创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采用可溶性止血纱布(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止血,纱布不取出;对照组采用可吸收止血纱布(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止血,纱布不取出;空白组采用普通医用纱布止血,止血后取出纱布。观察各组出血时间与出血量;止血后1,3,7,10 d,取兔肝脏创伤部位愈合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出血时间:实验组、对照组出血时间少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出血量:实验组、对照组出血量少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材料吸收:可溶性止血纱布置入1d时基本吸收,无残留;可吸收性止血纱布置入10 d时基本吸收,无明显残留;④病理观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组织病理变化基本相同,10 d时创面周围组织炎症反应较7 d时轻,肝组织轻度纤维化,纤维瘢痕形成,创面愈合;空白组创面周围组织可见轻度水肿,无其他明显异常病变;⑤结果表明:可溶性止血纱布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和组织相容性。

  • 严重肝脏创伤患者行损伤控制剖腹术的护理

    作者:王永华;李红永;屈琳林;张娅;杜钟音

    多年来,临床上多强调对于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休克、中毒的抢救程序,对腹部外伤的专科抢救护理措施没有统一规定.随着近年来腹部外伤增多,肝脏创伤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肝脏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复杂的功能,损伤后平均死亡率高达20%以上[1].对于生理功能严重衰竭的创伤患者,如施行复杂的手术,则将超过其生理潜能,带来负面结果.

  • 高压氧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金林;朱艳珍;冯国基;苑同业;黄丽丽;沈璇

    在肝脏创伤或肝脏手术,以及各种导致肝脏完全或部分缺血再灌注中,可以引起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1].在此期间,肝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均会受到损害.为了保护肝脏的功能和结构,设计了本实验,报道如下.

  •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脏创伤(附32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戴睿武;田伏洲;汤礼军;曹永宽;张国虎;王培红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治疗严重肝脏创伤的临床价值,以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06年8月,采用DCS原则治疗32例严重肝脏创伤的手术资料和后续治疗的情况.结果 32例病人均经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SICU复苏后,所有病人均接受相应形式的再次确定性手术.治愈28例(87.5%),再次手术术后出现肝脓肿、胆瘘各1例(各为3.1%),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4例(12.5%),死亡原因与手术无关.结论 符合DCS指征的严重肝脏创伤的病人,应积极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并应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分次手术治疗.

  • 肝外伤46例治疗分析

    作者:吴维特

    肝脏创伤由于其突发、病情严重、抢救和手术的难度大等特点,受到临床高度重视.近10年来肝脏外伤发病率已等同或超过脾破裂,跃居腹外伤的首位[1].严重肝外伤病死率高达31%~76%[2],准确、及时、恰当选择治疗方法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院自1995~2004年间收治46例,报告如下.

  • 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米书云

    超声造影,又称对比增强超声(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迄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工作多用于评估各种心脏异常.随着新型造影剂的出现,目前超声成像以其无放射性、无侵害性及实时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1].作为一种血池示踪剂,超声造影剂的发展已经克服了传统的B型超声和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超声的局限性,被广泛应用于实质性脏器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是肝脏疾病[2].

  •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及其进展

    作者:朱方方;朱杰;尹博伟;李宏

    临床上,在肝脏手术过程中,如大型肝肿瘤的切除、肝脏创伤、血管重建及肝移植等,都会导致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IRI是众多因子参与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对于终末期肝脏疾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肝移植,然而肝功能不全和肝衰竭是肝移植术后患者是否得以生存以及生存质量是否良好的关键因素.故对其发生机制以及保护策略的研究早已成为医学关注的一大热点,本文就IRI的发生机制及其研究进展作进一步的总结.

  • 核糖核酸在肝脏创伤后对肝功能变化的影响

    作者:田利华;高伟;王海平

    目的:观察核糖核酸(RNA)对肝脏创伤后患者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本院救治的具有肝脏创伤患者153例,按AAST-OIS标准将肝损伤程度进行分级;治疗组(78例)加用大剂量RNA静脉滴注,与未用RNA治疗(NRNA)的患者(75例)作对照比较,观察伤后2周和1个月时的ALT、AST、乳酸脱氢酶(LDH)、TBil、Alb,以及PT等肝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NA组降低ALT、AST、LDH及TBil等项指标较NRNA组患者明显;Alb、PT升高或缩短的趋势明显,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核糖核酸可对肝脏创伤后患者的肝细胞提供保护作用,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有利于防治创伤后肝功能不全或衰竭.

  • 肝破裂78例诊治分析

    作者:王明华;莫经刚

    肝外伤是常见的创伤急腹症,而重症肝外伤之死亡率可高达4.4%~72.9%[1]。但近几年来,随着临床对肝脏创伤的重视及诊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有降低趋势。我院自1985年至1997年2月共收治肝外伤78例。现就其诊治情况结合文献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78例肝破裂病例中,男性57例,女性21例;年龄15~69岁,平均46岁,以青壮年居多。其中闭合性损伤69例,开放性损伤9例;发生合并伤12例,累及脏器29处。致伤原因:车祸18例,塌方、震爆、砸伤等事故47例,外力打击及钝器伤13例。来院就诊距致伤时间25 min~27 h。表现为腹痛75例(96%),呕吐36例(46%),昏迷36例(8%),休克52例(66%)。78例全部经手术处理,其中再次手术5例。作修补、缝合39例(50%),用大网膜、明胶海绵、绷带填塞28例(35.8%),肝动脉结扎2例(2.5%),肝部分切除9例(11.4%)。术后并发再出血1例,应激性溃疡2例,膈下脓肿1例,胆漏2例,肠粘连3例;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MOF)8例。本组治愈75例,死亡3例(3.8%)。

  • 高原肝脏创伤106例诊治体会

    作者:黄海涛;孙胜;史连胜;潘春光;李晔

    肝脏外伤往往有大血管、胆管或其他脏器的损伤,伤情复杂、出血量大、并发症多、病情危重、致死率高[1].严重的肝脏损伤,尤其是肝主静脉和肝后静脉损伤仍属外科难题,死亡率高达50%~80%[2].本文就作者医院2003-01/2012-05月收治的106例肝脏创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6例患者,男性78例,女性28例,年龄14~59(37.62±10.0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0例,坠落伤8例,钝器伤12例,锐器伤6例.闭合性损伤97例,开放性损伤9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四肢骨折、骨盆骨折或腰椎骨折3例,胸部损伤2例,其它腹部脏器伤5例.入院时伴有休克71例(66.98%),就诊时间0.5~96(5.12±0.73)h.按照新修订的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AAST)的肝损伤分级标准[3],Ⅰ级24例(22.64%),Ⅱ级27例(25.47%),Ⅲ级32例(30.19%),Ⅳ级18例(16.98%),Ⅴ级5例(4.72%),Ⅵ级0例.

    关键词: 高原 肝脏创伤 治疗
  • 损伤控制剖腹术治疗严重肝脏创伤患者的护理

    作者:王永华;屈琳林;杜钟音;刘方;王晓华

    1999年3月-2006年1月对32例严重肝脏创伤实施损伤控制剖腹术的患者采用VIPCDO(换气、输液、搏动、控制出血、减少污染、手术)程序实施护理措施,术后积极复温,严密监测生理参数及保护肝脏功能,观察腹部体征、预防腹腔间隙综合征,保护胃黏膜,加强腹腔引流管的护理等,本组3例因合并伤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及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1例患者因创伤前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于再次手术后2 d死于肝功能衰竭,其余均抢救成功.认为保证手术成功的护理措施重点在于术前安全迅速地转运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按照VIPCDO护理程序对实施损伤控制剖腹术治疗严重肝脏创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损伤控制性手术逆转肝外伤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治体会

    作者:柯立池;万仁华;高良辉;李学明;陈海鸣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 DCS)逆转凝血功能障碍治疗严重肝脏创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DCS原则治疗27例严重肝脏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均经DCS治疗,在ICU复苏期间监测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和凝血功能,治愈25例(92.59%)。死亡2例(7.40%),死亡原因与手术无关。结论对严重肝脏创伤患者,实施DCS策略,尽早逆转凝血功能障碍,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