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间质干细胞植入对脑血管痉挛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

    作者:蔡志平;霍东升;方刚;张明

    目的::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脑出血后血管痉挛模型,观察干细胞植入后能否改善血管痉挛大鼠的感觉、运动及学习记忆功能。方法:实验动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干细胞培养液组和干细胞移植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利用SD大鼠自体尾动脉取血注血造模,第二次注血后2天,传代后的大鼠间质干细胞侧脑室植入。蛛网膜下腔出血组(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组)不植入干细胞,培养液组仅注入干细胞培养液(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 DMEM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组(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组)注入30μL干细胞悬液。利用水迷宫实验和动物神经功能评分测量各组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及学习记忆功能。结果:干细胞植入后7天( day, d)时对照组、SAH组、DMEM组和干细胞组神经功能评分为:3.95±2.51分、7.20±1.03分、7.23±1.79分和5.81±1.11分,与前2组相比,干细胞组神经生物功能评分明显减低( P=0.017)。干细胞移植后14 d时对照组、SAH组、DMEM组和干细胞组平均跨越平台次数为:7.38±1.73;4.52 ± 0.90;5.11±1.93和7.32±2.16,其中与 SAH 组和DMEM组相比,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表现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09),而在对照组和干细胞移植组相比,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14)。结论:大鼠脑血管痉挛后间质干细胞植入对感觉、运动功能及学习记忆功能都有一定的改善。

  • 重症脑卒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入院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的关系

    作者:李桃红;张可静;周妃妃;杨俊杰

    目的 观察入院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探讨hsCRP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于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37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187)和死亡组(n=50),监测和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后1、3、5和7d的hsCRP及血压的变化情况,分析hsCRP和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入选的重症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即查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存活组患者血压和hsCRP水平随着病情好转逐步下降,而死亡组患者hsCRP的水平呈上升趋势(P趋势<0.05).死亡组患者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31.58±6.96比15.24±4.63,P<0.01).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重症脑卒中患者hsCRP水平与入院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416,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是入院重症脑卒中患者APACHEⅡ评分的影响因素(OR 3.03,95% CI1.82~9.27,P<0.01).结论 入院重症脑卒中存活组患者的血压和hsCRP水平逐步下降,而死亡组患者hsCRP的水平呈上升趋势,且hsCRP水平与入院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

  • 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作者:王俊清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以2014年12月-2016年8月间该科门诊收录的78例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原理,将所选病例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有39例病例。试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比较疗效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用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14±2.36)分,对照组为(18.95±3.62)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79.49%。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糖尿病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安全可靠,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快速,病情改善明显。

  •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医疗费用构成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郑良成;罗祖明;陈勇军;刘凌

    目的为探明脑卒中患者临床费用构成比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对96例脑卒中患者的总费用进行构成比分析及69例脑梗死患者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主要因素后,对这些主要因素与总费用之间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1)脑卒中患者总费用80%用在药费、护理费和床位费.(2)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为住院天数、入院时NESSS评分、治疗方式和意识障碍.结论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是住院天数、入院时MESSS评分、治疗方式,选择佳的治疗方式、减少住院天数是降低脑卒中患者费用的关键.

  • 奥扎格雷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初丛利

    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9月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发病均在3天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45~75岁,平均65岁;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46~78岁,平均64.5岁.2组年龄、性别、梗死面积、神经功能评分(GCS)、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例数、接受治疗发病时间方面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1)病例选择入院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②首次发病且发病在3天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③治疗前未使用过溶栓、抗凝剂;④排除有严重意识障碍、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血液病、严重肾功不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用药,给予丹参、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纳注射液80ng静脉滴注,2次/d,疗程14天,2组患者辅助治疗相同,如脱水、降压、降糖、理疗等.

  • 经颅重频磁刺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早期运动皮层兴奋性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严莉;丰宏林;崔丽英

    目的观察经颅重频磁刺激(rTM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早期运动皮层兴奋性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Wistar大鼠右后肢运动阈值(MT),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再灌流模型,给予rTMS(1次/d),再灌流72 h处死取脑.比较大鼠MCAO再灌流损伤不同时间MT、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的变化及rTMS的影响.结果MCAO再灌流损伤使大鼠出现局灶性梗死灶,MT升高;神经功能障碍且其程度随损伤时间延长而愈加明显,表现为功能评分升高;rTMS可改善大鼠MCAO再灌流损伤72 h的MT和功能障碍程度,减小梗死体积.尤其改善神经功能障碍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4).结论rTMS可能对早期缺血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进一步研究、应用前景.

  • 清开灵有效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作者:宋春杰;尹岭;朱克

    目的研究清开灵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可能性及有效性. 方法应用蛋白脂质蛋白139-151(PLP139-151)免疫SJL/J小鼠诱发慢性复发-缓解性EAE模型,研究清开灵对PLP139-151诱导的小鼠淋巴结细胞增殖反应及γ-干扰素(IFN-γ)分泌的作用,并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观察清开灵治疗EAE的有效性. 结果清开灵可抑制PLP139-151诱导的淋巴结细胞增殖反应及IFN-γ的分泌(P<0.001),有效改善EAE小鼠神经功能评分(P<0.01),使发病时间延迟(P<0.01).EAE小鼠发病数和死亡数较对照组减少,但其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 结论清开灵可有效治疗EAE,为清开灵用于临床治疗多发性硬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 大剂量高压氧超早期治疗对局部脑梗死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于秋红;李婕;刘亚玲;郁军超;薛连璧

    目的观察大剂量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超早期治疗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制作SD大鼠永久性MCAO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HBO组(n=36),HBO组大鼠于模型制备成功后3 h予单次9 h HBO治疗,压力0.2 MPa。于模型成功后3 h、13 h、72 h,行大鼠Garcia神经功能评分,于13 h、72 h分别将大鼠脑组织进行2,3,5苯四氮唑(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定梗死容积百分比,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结果①两组大鼠在MCAO 13 h时(P均=0.007)和72 h时(P均<0.001)均较同组MCAO 3 h时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但各时间点两组间神经功能无显著差异。②13h时,两组大鼠脑梗死容积比无显著差异;72 h时,对照组大鼠脑梗死容积比较13 h时增大(P=0.02),而HBO组无显著变化,HBO组较对照组脑梗死容积比小(P=0.02)。③HBO组及对照组在13 h、72 h均可见凋亡细胞,13 h时HBO组凋亡细胞数少于对照组(P=0.04)。④大鼠MCAO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HBO组在13 h、72 h的线粒体膜电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
      结论大剂量HBO超早期治疗可缩小大鼠脑梗死容积,抑制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进而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机制之一。

  • 后、上鼓室联合径路面神经减压术

    作者:殷善开;张胜兰;沈平江

    目的应用后、上鼓室联合径路面神经减压技术治疗损伤部位在膝状神经节及近侧端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并观察其疗效.材料与方法: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间,共有24名损伤部位在膝状神经节及远侧端的周围性面瘫患者接受后、上鼓室联合径路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其中男16名,女8名,年龄23~67岁,平均52.65岁,颞骨纵行骨折18例,Bell面瘫3例,Hunt综合症3例.全部病例Schirmer流泪试验阳性,术前面神经电刺激试验健患侧相差均大于3.5mA,面神经电图检查患侧面神经纤维变性均大于90%.面神经功能评分(House法)面神经功能Ⅳ级14例,Ⅴ级6例,Ⅵ级4例.术前言语频率平均听阈42.33dBHL.技术关建:①耳后切口,行乳突、上鼓室切除术,达轮廓化标准;②需保留听功能者则保持听骨链完整,并保留后拱柱、充分切除迷路上隐窝及管上隐窝气房,必要时可考虑砧镫关节脱位;③如无需保留听功能则摘除砧骨,切除锤骨头及后拱柱,将后鼓室和上鼓室连为一体以利操作.结果:全部病人术后一期愈合,无手术原因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脑脊液漏,鼓索神经、颈静脉球、乙状窦损伤等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随访0.5~4年,平均3.2年,其中面神经功能Ⅰ级18例,Ⅱ级4例,Ⅲ级2例,言语频率平均听阈48.17dBHL.结论:后、上鼓室联合径路面神经减压术为治疗损伤部位在膝状神经节及以下的周围性面瘫的可靠技术,手术创伤轻,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 缬芎滴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新生的影响

    作者:干良敏;魏守蓉;向本旭;王文;薛存宽

    探讨中药复方缬芎滴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在血管新生方面的机制.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芎滴丸低剂量(30 mg·kg-1)组、缬芎滴丸高剂量(50 mg·kg-1)组和尼莫地平(10mg·kg-1)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假手术组大鼠只结扎颈总动脉,不插栓.大鼠清醒后进行第1次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对缬芎滴丸低、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灌胃给药,每次2 mL/只,每天1次,共7天,每次均在同一时间点,同时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给药7天后对大鼠进行第2次神经功能评分,处死后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梗死周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表达及新生血管数量的情况.结果显示,缬芎滴丸能显著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促进脑梗死周边组织VEGFR2表达和新生血管形成.结果表明,缬芎滴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 苦荞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谢利霞;赵飞宇;徐露;黄彦

    目的 探讨苦荞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00、75和50 mg·kg-1剂量治疗组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术后连续7d以100、75和50 mg·kg-1浓度苦荞黄酮灌胃,每日3次.治疗7d后进行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测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大鼠脑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增高(P<0.05),治疗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显著降低(P <0.01,P<0.05),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显著增高(P <0.01).结论 苦荞黄酮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增强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 双苯氟嗪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海芳;陈雪彦;张伟;王永利;张永健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dipfluzine,Dip)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雌性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Dip(20,40和80 mg·kg-1)治疗组、氟桂利嗪40 mg·kg-1治疗组.术后1.5 h ig给药.术后6 h,采用盲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Ⅳ%)及观察脑细胞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缺血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为(7.7±0.8),Dip 20、40及80 mg·kg-1治疗组分别为(6.8±0.8)(P<0.05);(6.0±0.6)(P<0.01)和(5.5±0.8)(P<0.01);Dip 40和80 mg·kg-1组Ⅳ%与缺血对照组相比分别低39%和62%.且Dip上述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Dip 40和80 mg·kg-1可以减轻脑损伤.结论 Dip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低氧预适应对急性脑梗死小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巧云;李思颉;牛敬忠;邵国;吉训明;张颜波

    目的 探讨低氧预适应对急性脑梗死小鼠保护作用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N)、假手术组(control,C)、急性脑梗死组(cerebral infarction,CI)和低氧预适应(hypoxic preconditioning,HP)+急性脑梗死组(HP+ CI)4组,每组小鼠6只,共24只.复制低氧预适应和光化学急性脑梗死模型,行为学方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TNF-α、IL-1β和IL-6浓度.结果 N、C组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CI、HP+ CI组均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CI、HP+ CI组与N、C组相比,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P+ CI组与CI组相比,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HP+CI组小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明显升高,与N、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P+ CI组与CI组相比,TNF-α、IL-1β和IL-6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氧预适应对急性脑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减少TNF-α、IL-1β和IL-6炎性反应因子释放,抑制急性脑梗死后炎性反应有关.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与脑梗死体积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荣亮;刘小蒙;张营;吉训明;罗玉敏

    目的 探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神经功能评分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 2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采用线栓法制作短暂性MCAO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后24 h、3 d、7 d、14 d、30 d进行三种神经功能评分(Longa 5分法、前肢踩空实验、Ludmila Belayev 12评分法),取脑组织后行HE染色.计算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相对百分比,采用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统计结果.结果 缺血再灌注后24 h到30 d,三种神经功能评分均有降低,7 d组与30 d组的前肢踩空实验和Ludmila Belayev 12评分法的评分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体积随着时间延长有所降低,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神经功能评分中,缺血再灌注3 d组及30 d组,Ludmila Belayev 12分法评分的结果与脑梗死体积呈显著相关(P<0.05),其余时间点与三种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线栓法制作的SD大鼠短暂性MCAO模型中,Ludmila Belayev 12评分法与缺血再灌注后第3 d、30 d的梗死体积有显著相关性,该评分法可用于评估这两个时间点的大鼠脑梗死损伤程度.

  • 脑血疏对大鼠脑出血的行为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营;刘涛;于荣;周明;闫峰;罗玉敏

    目的 研究脑血疏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的行为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21只大鼠通过注射Ⅳ型胶原酶建立ICH模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B组,A、B组分别给予高浓度和低浓度脑血疏,神经功能评分采用Longa评分法、前肢踩空试验和12分评分法3种方法分别在脑出血后24、48、72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称体质量,72 h后采血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检测.结果 体质量比较显示:A组和B组的24 h与72 h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对照组的72 h体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nga评分结果显示:B组的24、48和72 h Long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四项指标结果显示:B组和对照组的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对照组的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对照组的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对照组的I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疏可以改善脑出血急性期大鼠体质量下降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机制与其影响凝血功能有关.

  • 远隔缺血后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营;赵海苹;吉训明;高素琴;罗玉敏

    目的 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C)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缺血2 h再灌注,即刻进行RIPostC 3个循环.神经功能评分采用Longa评分法、前肢踩空试验和12分评分法3种方法分别在脑缺血后8、24 h,3、7、14和30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留取脑组织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部分大鼠应用头颅磁共振成像扫描进一步明确了大鼠的脑缺血状况.结果 Longa评分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IPostC组大鼠在7 d的神经功能评分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肢踩空试验和12分评分法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IPostC组大鼠3 d和7 d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体积分析显示,RIPostC组与对照组相比,RIPostC组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8和24 h、3和7 d的脑梗死体积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IPostC可以减少大鼠脑缺血后8和24 h、3和7 d的脑梗死体积,改善脑缺血后3d和7d的神经功能评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丁基苯酞软胶囊NBP(恩必普)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刘静

    目的 针对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丁基苯肽软胶囊NBP(恩必普)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研究组47例应用恩必普进行治疗,对照组47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以及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常规检查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常规检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采用恩必普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该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分析

    作者:付玉婷

    目的 探讨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加味星蒌承气汤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患者数为4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患者数为35例,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为(9.06±1.20)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15.06±2.11)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淑萍;李淑敏;齐照明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按比例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并给予维脑路通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并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对照组总有效率72%,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急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制剂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董凤君

    目的 评估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制剂干预的具体效果以及对患者蛋白代谢、营养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6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自制匀浆膳食,实验组接受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干预,对比治疗期间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上臂围(MAC)、三头肌皮褶厚度(MAC)、上臂肌围(MAMC)、氮平衡结果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相关指标数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ALB、HB、氮平衡指标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内营养可以改善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免疫力、神经功能情况,具有在临床广泛推广的价值.

192 条记录 2/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