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血压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侯嵘;刘治全

    高血压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多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确定了环境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而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同卵双生子发病的一致性等又揭示了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1]。本文对近年来高血压遗传机制研究的一些进展进行综述。 一、高血压的遗传模式 群体中个体血压的变异是一种质量性状(qualitative trait),还是一种连续分布的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这个问题曾在60年代引起了一场争论,并由此提出了高血压的两种遗传模式,即寡基因模式(oligogenic model)和多基因模式(polygenic model)[2]。前者指血压的升高与一种或几种主效基因(major genes)的作用有关,而后者涉及许多微效基因(minor genes)的累积效应。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迄今不仅发现了符合寡基因模式的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monogenic hypertension),而且对高血压病(essential h ypertension, EH)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遗传异质性、外显不全、表型模糊等特点使其更倾向于多基因遗传模式。 二、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 高血压遗传机制研究的重大进展是发现了数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罕见的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表1)[1]。现对其中研究为深入的4种作以简要介绍: 1.糖皮质激素可治性醛固酮增多症(glucocorticoidremediable aldosteronism, GRA ):该病由Laidlow等于1966年首先报道。它是一种以严重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容量、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高醛固酮和低肾素水平、尿18羟与18酮类固醇排泄增多以及对噻嗪类利尿剂和螺内脂治疗有效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因位于染色体8q22 上2个紧密连锁的11β羟化酶(CYP11B1)基因与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发生了不等交换,形成嵌合基因(chimeric gene),从而引起醛固酮合成酶在肾上腺束状带异位表达所致。该嵌合基因包含有CYP11B1基因的启动子,因而其表达受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地塞米松治疗有效。 2. 表征性盐皮质激素增多症(apparent mineralocorticoit excess, AME):该病由Mun e等首先报道。它是以血压升高、盐敏感性、高血容量、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低肾素和低醛固酮水平以及对噻嗪类利尿剂和螺内脂治疗有效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尿中无异常类固醇产物,其临床表现与过量服用甘草相似,为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OHSD) 基因突变引起先天性11βOHSD缺乏,因而不能将氢化考地松转化为考地松,致使肾远曲小管的盐皮质激素受体不能受到保护所致。 3. Liddle综合征:它以血压升高、盐敏感性、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低肾素和低醛固酮水平以及对螺内脂治疗无效而对噻嗪类利尿剂和氨苯喋啶治疗有效为临床特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himkets等在家系研究中将该病定位于16号染色体编码氨苯喋啶敏感性上皮钠通道(ENaC)β亚单位的基因突变上,随后发现γ亚单位基因突变也可引起肾集合管ENaC 持续激活,使水盐重吸收增加而诱发高血压。

  • 卡维地洛螺内脂治疗心梗后心衰疗效观察

    作者:杨新华;孙毅青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对心梗后心衰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28例心梗后心衰的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与对照组.时照组:ACEI、噻嗪类利尿剂、洋地黄等基础治疗;卡维地洛组:基础治疗+卡维地洛(达利全)+螺内脂.观察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因心衰再住院率、死亡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临床心功能改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及卡维地洛治疗心梗后心衰,可明显增加疗效并减少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及因心衰再住院率.

  • 卡托普利加螺内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96例疗效观察

    作者:韩元启

    目的 观察应用卡托普利加螺内脂法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6例患者给予卡托普利25~50 mg/次,1次/8h,口服,疗程为14 d,螺内脂20~40 mg/次,1次/8h,口服,疗程14 d.结果 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有明显差别.结论 卡托普利加螺内脂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

  •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点

    作者:侯伦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1998年6月~2005年6月回顾性分析我院100例中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及治疗方面具有其复杂性、多样性及隐蔽性,其疼痛以非典型疼痛多见.无痛型以6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塞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心功能不全、心率失常发生率高,基础疾病及继发脏器受损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特点,在治疗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行直接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螺内脂的干预治疗等.

  • 小剂量螺内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4例临床研究

    作者:马艳玲

    近二年来,我们使用小剂量螺内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螺内脂合甲硝唑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陈兴宽;耿淑贤

    寻常型痤疮是青少年常见皮肤病,治疗药物不少且疗效欠佳.我院自1997年用螺内脂合并甲硝唑治疗该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小剂量螺内脂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作者:张敏

    目的:探讨小剂量螺内脂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A C E I制剂、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肝素、β阻滞剂等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20m g螺内酯,对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脑利钠肽(B N P)水平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和LVEDD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BNP水平和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螺内脂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及有效促进左室重构,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与使用.

  • 配用螺内脂治疗高血压病146例临床观察

    作者:晋库根;武永保

    目的:比较螺内脂与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用双盲法,随机取样对照.将患者分为两组,在五类抗高血压药中选卡托普利或/和得高宁为基础,配用利尿剂.螺内酯组选安体舒通片20mg/d~40mg/d,观察146例;氢氯噻嗪类选双氢克尿塞药25mg/d~50mg/d,治疗138例.两组均观察60天.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螺内脂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较双氢克尿噻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其利尿作用及醛固酮拮抗有关.

  • 螺内脂对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浅析

    作者:孙清华;张敏;段大航

    我国老年人口众多是容易患病的群体,老年患者中的常见病心力衰竭目前上升态势十分明显,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老年身体器官功能减退和循环系统的多种疾病均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而探索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也成为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剂师的共同责任。螺内脂临床又称为安体舒通,是有降血压效果同时有低效的利尿作用,其化学结构可以拮抗醛固酮,在临床上是治疗心力衰竭和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常用药物,以往研究显示加用螺内脂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明显增强,这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指标,一些学者认为其改善预后的机制可能与螺内脂阻断醛固酮对心脏血管重构的影响有关[1]。笔者就近年一系列螺内脂对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供临床医生参考。

    关键词: 螺内脂 心力衰竭
  • 普萘洛尔、螺内脂联合治疗IPH 150例远期疗效探讨

    作者:陈心焕;闭泳浩;方富义

    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死亡率极高,以往认为外科门一体分流术可以预防和治疗出血,但经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其效果并不理想,既不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也不能降低死亡率.

  • 螺内脂抑制醛固酮诱导大鼠心肌细胞中钙调神经磷酸酶的表达

    作者:刘莉;谢晓华;常连庆

    目的:在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的刺激因素醛固酮作用下,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脂进行共同培养,观察培养的原代大鼠心肌细胞钙调神经磷酸酶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方法:实验于2004-07/12在基础医学研究所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进行.取出生1~3 d的Wistar乳鼠,进行心肌细胞培养.将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为4组:①空白对照组:不干预.②醛固酮组:予以醛固酮至浓度为1 nmol/L.③环孢素A组:予以醛固酮至1 nmol/L,同时给予环孢酶素A至5 mmol/L.④螺内脂组:予以醛固酮至1 nmol/L,同时给予螺内脂至3 μmol/L.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Aβ蛋白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钙调神经磷酸酶蛋白AβmRNA的表达.结果:①钙调神经磷酸酶Aβ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醛固酮组心肌细胞胞浆中阳性颗粒(棕色)多,表达增高,用环孢素A及螺内酯干预的大鼠心肌胞浆中阳性颗粒显著少于醛固酮组,与空白对照组接近.②钙调神经磷酸酶AβmRNA表达:醛固酮组心肌细胞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环孢素A及螺内酯组显著低于醛固酮组,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醛固酮诱导下钙调神经磷酸酶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螺内酯通过拮抗醛固酮与受体结合可减少钙调神经磷酸酶蛋白及mRNA表达,其效果与钙调神经磷酸酶特异性抑制剂环孢素A相似.

  • 肝星形细胞表达CYPⅡB2与肝纤维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旭;杨希山;吴平生;孟莹;李素梅;赖文岩;张虹

    目的探索CYPⅡB2在正常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评价螺内脂的治疗作用。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0只。模型组:CCl4油0.25 ml/100 mg皮下注射,每周3次;螺内脂组:CCl4油注射的同时予以螺内脂20 mg·kg·d-1灌胃,1次/d;马洛替酯组:CCl4油注射的同时予以马洛替酯50 mg·kg-1·d-1灌胃,1次/d;对照组:橄榄油皮下注射。光镜及电镜下动态观察组织学改变,图像分析仪测量胶原面积。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CYPⅡB2的表达。结果原位杂交及RT-PCR显示CYPⅡB2表达定位于星形细胞胞浆,在纤维化形成时表达增强。第4、6周,螺内脂组肝纤维化分级、胶原面积低于模型组(P<0.05)。第8、10周,螺内脂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YPⅡB2在纤维化肝脏的星形细胞中表达增强。螺内脂对早中期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苯那普利和螺内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东海;季乃军;蓝翔;童丽军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和螺内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醛固酮(ALD)的干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放射免疫法测定326例EH组和6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ALD水平,生化测定血肌酐和血钾水平;对部分EH患者分组给予苯那普利(72例)和苯那普利加螺内脂(66例)干预治疗,测定其治疗前后ALD及血肌酐和血钾水平的变化.结果 EH患者血清AL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3.43,P<0.01).EH组中,72例经平均75~128(106.7±18.8)d的苯那普利干预治疗后,血清ALD水平显著升高(t=2.15,P<0.05);66例经平均75~123(104.2±17.6)d的苯那普利加螺内脂干预治疗后,血清ALD水平无显著变化(t=0.39,P>0.05);两组血肌酐和血钾水平均无变化.结论 EH患者ALD水平显著升高,苯那普利干预治疗使ALD显著升高,苯那普利加螺内脂干预治疗,ALD无显著变化.

  • 合用开博通和螺内脂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志国;陈晓锋;陈美芳

    目的 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博通及醛固酮拮抗剂螺内脂逆转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肌纤维化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放射免疫法测定45例原发性DCM患者应用开博通及螺内脂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清心肌纤维化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超声测定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应用开博通及螺内脂治疗后血清心肌纤维化指标显著下降:PCⅢ(243.4±50.3 vs 186.6±38.4 P<0.01)、LN(224.7±50.1 vs 160.8±36.8P<0.01)、HA(259.4±70.4 vs 173.4±40.6 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心室内径(62.4±11.4 vs 51.6±10.2P<0.05)、左心房内径(48.6±10.3 vs 40.7±8.9 P<0.05)、右心室内径(30.4±7.3 vs 23.4±5.7 P<0.05)、LVEF(36.5±9.6 vs 41.8±11.8 P<0.05).结论 开博通及螺内脂能明显逆转原发性DCM心肌纤维化,改善其心功能.

  • 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细胞内游离钙变化及螺内脂对其影响

    作者:罗碧辉;易家骥;曾昭华;何兆初;汪新良;潘洁贞;苏诚坚

    目的观察盐敏感性高血压动物模型之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螺内脂对该模型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并对它们的作用机理作初步探讨.方法新生雄性Wistar大鼠在第1天和第2天分别皮下注射辣椒辣素以建立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以螺内脂治疗四个月前后及与同龄对照鼠比较,测量大鼠血压及进行细胞内游离钙检测.结果(1)注射辣椒辣素和高盐饮食可使大鼠血压高达(166.4±3.8)mm Hg,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血压(P<0.01).(2)该组大鼠细胞内钙达(175.8±23.6)nmol/L,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3)经螺内脂治疗后,该模型鼠尾收缩压降低,由(166.4±3.8)mm Hg降至(116.4±8.3)mm Hg,细胞内钙亦由(175.8±23.6)nmol/L降至(73.5±9.8)nmol/L,P<0.01,生化指标有改善.结论(1)辣椒辣素处理的新生大鼠在高盐饮食时可迅速建立起一种盐敏感性高血压模型.(2)该模型存在细胞内钙超载现象.(3)螺内脂能有效阻止盐敏感性高血压的产生及减轻细胞内钙超载.

  • 培哚普利与螺内脂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彩云;陈丽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损害引起心输出量减少或心室充盈压升高,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及肺循环和体循环瘀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在治疗CHF方法上临床进行了广泛研究.本研究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培哚普利和醛固酮(Ald)拮抗剂螺内脂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螺内酯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作者:洪华山;陈建华;江琼;林岚;陈良龙

    目的:研究螺内酯对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揭示螺内酯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进行新西兰白兔心脏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测定细胞计数,细胞活性(WST-1分解)和DNA合成(BrdU掺入),并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等以表示细胞增殖.结果:不同浓度的螺内酯(2.5×10-7~5×10-5 mol/L)分别作用1、3、7 d后,心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并呈剂量-时间-效应(P<0.01).细胞经不同浓度螺内酯(2.5×10-7~5×10-5 mol/L)作用1 d后,DNA合成、活细胞代谢活性和细胞周期的DNA合成期(S)+DNA合成后期(G2)+分裂期(M)的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螺内酯可能通过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而抑制心肌纤维化.

  • 厄贝沙坦联合螺内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余凌;金雪娥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螺内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中、重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厄贝沙坦联合螺内脂治疗组(治疗组),取不同时间点(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观察脑钠肽(NBP)、左宣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LVDd)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在治疗后第8、12周时,NBP、LVDd均下降,LVEF上升,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2周时,NBP、LVDd明显下降,LVEF上升幅度更大,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螺内脂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 心力康(煮散)纠治慢性心衰147例临床观察

    作者:贾改民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患者共同的终转归,其后果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增加病死率,降低生存率[1],预后极差.我们1998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优化组方"心力康(煮散)"治疗CHF病人14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心梗后心衰的治疗

    作者:于海燕

    心梗后心衰难以完全治愈,但一旦发病就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严重的威胁.本文探讨了心梗后心衰的成因和特征以及治疗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