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技术对弯曲根管根尖气锁去除效果的锥形束CT研究

    作者:苏征;白雨豪;侯晓玫

    目的:比较4种不同技术对弯曲根管根尖区气锁的去除效果.方法:40个45°弯曲模拟树脂根管经WaveOne Primary预备后,软蜡封闭根尖孔,所有样本随机分为4组(n=10).通过30 G侧方开口冲洗针头将显影液注射入根管内,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扫描,计算根管内气锁体积,随后分别使用光诱导光声流(photon-induced photoacoustic streaming,PIPS)激光荡洗法、牙胶尖法、超声荡洗法和声波荡洗法去除根管内气锁.CBCT扫描计算剩余气锁体积.结合根管内气锁体积和剩余气锁体积,计算气锁去除百分比,进一步计算初始和剩余气锁长度.结果:各组初始气锁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PS激光荡洗组的剩余气锁体积为0 mm3,牙胶尖组为(0.02±0.07) mm3,两组均显著小于超声组[(0.20±0.09)mm3)]和声波组[(0.23±0.06)mm3,P<0.001].计算气锁去除百分比显示,PIPS激光荡洗组和牙胶尖组分别为100.00%(100.00%,100.00%)和100.00% (77.66%,100.00%),亦显著高于超声荡洗组[70.37% (56.41%,91.43%)]和声波荡洗组[63.54%(51.47%,74.00%),P<0.001].剩余气锁长度方面,PIPS激光荡洗组是0 mm,牙胶尖组是(0.15-±0.47) m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小于超声组[(2.21±0.09) mm]和声波组[(2.34 ±0.08) mm,P<0.001],超声组和声波组的剩余气锁长度约为荡洗锉尖到根尖孔的距离.结论:PIPS激光荡洗法和牙胶尖法能够有效去除弯曲根管根尖区气锁.

  • 上颌 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

    作者:何伟;谢晓艳;王兴;王晓霞;傅开元;李自力

    目的:研究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 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 BSSRO)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9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颞下颌关节间隙及髁突位置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分别于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及BSSRO术前1周内( T1)、术后1周内(T2)、术后3个月(T3)及术后6~14个月(T4),行双侧颞下颌关节锥形束计算机断层(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扫描。在经过轴位断面上髁突大内外径中点并与髁突大内外径垂直的斜矢状断面上,按照Kamelchuk法测量双侧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后间隙及上间隙,计算髁突位置参数,计算髁突在关节窝中位于前位、中位及后位等3种不同相对位置的分布比例,并对不同时期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2时期双侧颞下颌关节前间隙、后间隙及上间隙[右侧:(2.78±1.23) mm、(2.47±0.89) mm、(3.07±0.85) mm;左侧:(2.93±0.83)mm、(2.69±1.14)mm、(3.44±1.16)mm]分别与T1[右侧:(1.81±0.95)mm、(1.65±0.55)mm、(2.13±0.52)mm;左侧:(2.12±1.05)mm、(1.79±0.59)mm、(2.15±0.93)mm]、T3[右侧:(2.08±1.25)mm、(1.79±0.68)mm、(1.80±0.76)mm;左侧:(2.05±0.75)mm、(1.99±0.94)mm、(2.14±0.71)mm]及T4[右侧:(1.94±0.77)mm、(1.81±0.69)mm、(2.05±0.69)mm;左侧:(1.89±0.69)mm、(1.80±0.61)mm、(2.19±0.75)mm)]时期比较,均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及T4期双侧关节各间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髁突位置参数及髁突相对位置分布比例在各时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上述结果提示,T2时期髁突向下移动,但在T3时期髁突位置恢复至与术前一致的位置,并在T4时期保持稳定状态。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行上颌Le FortⅠ型分块截骨术及BSSRO术后,短期内髁突的位置可发生显著改变,但可逐渐恢复至术前髁突的位置并保持稳定。

  • 上颌磨牙牙根及根管解剖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作者:景亚楠;叶欣;柳登高;张祖燕;马绪臣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分析上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对2012年5~9月因牙体牙周疾病行CBCT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健康、未经过治疗、发育良好的630颗上颌第一磨牙、519颗上颌第二磨牙被纳入本研究,分析每颗磨牙的牙根数目、根管数目及根管形态,采用Venucci分类法对根管构型进行分类描述.将Vertucci Ⅰ型计为常规形态,其他类型计为变异形态,计算变异率.结果:上颌第一磨牙中,2.38%有2个独立牙根,97.14%有3个牙根,0.48%有4个牙根.上颌第二磨牙中,10.41%为单根牙,15.22%有2个牙根,73.60%有3个牙根,0.77%有4个牙根.存在3个牙根的612颗上颌第一磨牙中,近中颊根变异率为30.88%;存在3个牙根的382颗上颌第二磨牙中,近中颊根变异率为13.87%.结论:CBCT精确地显示了关于牙根及根管数目与形态的三维图像,这为疑难根管治疗提供了直观而准确的信息.

  • 锥形束CT评判安氏Ⅲ类错(牙合)上前牙骨开裂与骨开窗的准确性分析

    作者:徐筱;徐莉;江久汇;吴佳琪;李小彤;靖无迪

    目的:探讨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判上颌前牙骨开裂和骨开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纳入18例安氏Ⅲ类错(牙合)行骨皮质切开术的患者,平均年龄23.6岁(18 ~30岁),其中男3例,女15例,观察108颗上颌前牙.以翻瓣术中所见的骨开裂和骨开窗作为判定金标准,评价CBCT判断骨开裂和骨开窗的灵敏度(sensitivity)、特异度(specificity)、约登指数(Youden index)、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并将CBCT判定与翻瓣直视判定相比较.结果:上颌前牙骨开裂和骨开窗的发生率分别为10. 19%和13.89%,主要见于侧切牙和尖牙.骨开裂长度中位数为5 mm,宽度中位数为4 mm;骨开窗常位于根中部至根尖部,长度中位数为3 mm,宽度中位数为2 mm.骨开裂CBCT判定与临床判定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P <0. 05),CBCT判定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0.7.骨开窗CBCT判定与临床判定之间一致性一般(P<0.05),灵敏度为0.93,特异度为 0.52.结论:CBCT评判上前牙骨开裂与临床情况的一致性较好,判定骨开窗与临床情况的一致性一般.CBCT判定骨开裂与骨开窗在临床中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存在局限性.

  • 4674颗下颌前牙根管构型的锥形束CT分析

    作者:赵莹;董颖韬;王晓燕;王祖华;李刚;刘木青;傅开元

    目的:通过锥形束CT (cone beam CT,CBCT) 研究下颌前牙的根管构型,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进行CBCT检查的866名患者的影像资料,由牙髓专业医生和放射专业医生共同筛取未进行根管治疗和牙根发育完整的下颌前牙4 674颗.根据牙位和年龄分组,观察牙根、根管数目和根管构型,并进行分析.结果: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均为单根,0.7% (11/1 542)的尖牙为双根.中切牙、侧切牙与尖牙的双根管率分别为6.7% (105/1 566),17.4% (273/1 566)和3.0% (46/1 542).下颌前牙为双根管的患者中,双根管对称发生的比例为中切牙58.7% (37/63),侧切牙76.1% (108/142),尖牙29.6% (8/27).各年龄组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双根管率高的分别为31~40岁年龄组(9.8%,28/287),31~40岁年龄组(21.5%,61/284),51岁(含51岁)以上年龄组(9.2%,19/207).下颌前牙双根管构型多为Type Ⅲ.结论:下颌侧切牙双根管率、双根管对称发生率高,下颌前牙双根管构型以Type Ⅲ型为主.

  • 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对上气道影响的锥束CT研究

    作者:常大桐;周彦恒;刘伟涛

    目的:使用锥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以传统的上颌单次快速扩弓的方法为对照,研究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后上气道不同部位的三维变化.方法:选择36例上颌骨发育不足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8例,A组上颌单次快速扩弓,B组上颌反复快速扩缩.使用Dolphin软件对所有病例扩弓或扩缩前后CBCT影像进行测量.结果:B组2例患者在治疗中失访.A、B两组性别分布、年龄及治疗前各测量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显示,两组患者在上颌单次快速扩弓或反复快速扩缩后,鼻腔底部宽度、鼻腔外缘宽度、鼻腔体积及鼻咽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大(P<0.05),口咽体积、下咽腔体积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底部及外缘前/中/后三段宽度增加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所有测量项目的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反复快速扩缩可使鼻腔、鼻咽体积增大,增大程度与上颌单次扩弓相似,对口咽及下咽腔无明显影响.

  • 锥束CT评价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疗效

    作者:乔静;段晋瑜;孙昌洲;柳登高

    目的:利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和评价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需进行牙周手术的38例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翻瓣术.在术前和术后1年时分别对患牙进行临床检查,并拍摄CBCT.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自手术前后临床数据和CBCT数据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数据变化间的差别.结果:基线时两组的探诊深度、垂直向附着丧失和水平向附着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除牙龈退缩外,两组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01),但实验组垂直向附着获得和水平向附着获得分别为(3.20±1.82) mm和(2.05±1.27) mm,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的变化(P<0.001).基线时两组CBCT显示的水平骨丧失、垂直骨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实验组垂直向骨缺损和水平向骨缺损较基线时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01),分别减少(2.82 ±0.97) mm和(2.24±0.92) mm.结论: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植骨术对于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翻瓣术,CBCT可以较好地反映下颌磨牙根分叉区域的水平向和垂直向的骨缺损改善情况,较为全面地补充临床检查和传统X线根尖片的不足.

  • 3种生成大视野锥形束CT数据正中矢状面方法的比较

    作者:王斯维;黎敏;杨慧芳;赵一姣;王勇;刘怡

    目的:比较迭代近点法(interactive closet point,ICP)、普氏分析法(Procrustes analysis,PA)和点构法在确定大视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正中矢状面(mid-sagittal plane,MSP)的准确性,为大视野锥形束CT空间坐标系的建立和对称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0名面部基本对称正畸患者进行大视野锥形束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保存输出,在Mimics10.0下完成数据分割获取数字化三维头颅,将所生成数字化头颅数据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2,对原始数据进行左右镜像,将原始和镜像后的三维头颅数据分别以ICP和PA进行配准,分别求得颅面结构正中矢状参考平面S1、S2。点构法是在InVivoDental 5.0软件下以蝶鞍点(sella,S)、鼻根点(nasion,N)、颅底点(basion,Ba)3点确定正中矢状参考平面S3,分别测量计算9对对称解剖标志点到上述3个参考平面的距离差值的绝对值,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种方法生成正中矢状面的差异,并以LSD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在正位截图下观察,3种方法生成的正中矢状参考平面均可用于临床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种生成正中矢状参考平面的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32,P=0.001),LSD检验显示迭代近点算法与点构法生成M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普氏分析算法与点构法生成M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大视野锥形束CT数据,基于迭代近点算法和普式分析算法计算可构建三维头颅的正中矢状参考平面,对于面部基本对称个体,迭代近点算法与传统点构法所生成正中矢状参考平面无明显差异,具有临床可行性。

  • 影像引导下放射治疗脊柱肿瘤六自由度摆位误差分析

    作者:江萍;周舜;王俊杰;杨瑞杰;刘子毅;姜树坤;王巍

    目的:探讨颈椎、胸椎及腰椎肿瘤在锥形束CT( cone beam CT,CBCT)影像引导下的调强放射治疗( 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IGRT)六自由度摆位误差分析. 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脊柱恶性肿瘤放疗的患者30 例,其中颈椎肿瘤10 例,胸椎肿瘤10 例,腰椎肿瘤10 例. 采用瑞典医科达( ELEKTA)公司AXESSE直线加速器CBCT引导,用HexaPODTM evoRT床从平移和旋转六自由度方向在线校正摆位误差,CT模拟定位获取治疗计划参考图像(层厚3 mm,120 kV,200 mAs). 每次治疗前行千伏级( kV级) CBCT扫描(100 kV,36. 6 mAs,s20射野准直器),CBCT图像采用骨窗模式与计划参考图像自动匹配,并经高资质医师和物理师共同确认,误差校正后再次行CBCT扫描,将两次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分别进行匹配验证. 本研究共收集838次摆位校正前、后匹配结果,分别记录患者平移摆位误差左右方向X( lateral)、进出方向Y( lngitudinal)、升降方向Z(vertical)、旋转误差俯仰方向RX(pitch)、滚动方向RY(roll)及左右旋转方向RZ(yaw)匹配结果. 应用SPSS 13. 0统计软件,对HexaPODTM evoRT床校正前后位移误差数据行配对t检验. 结果:椎体肿瘤摆位误差(绝对值)中,3个平移X、Y和Z方向摆位误差结果分别为颈椎(1.71 ±0.10)mm、(1.81 ±0.11)mm和(1.94 ±0.09)mm;胸椎(3.17 ±0.19)mm、(4.26 ±0.28)mm和(2.18 ±0.12)mm;腰椎(2.69 ±0.24)mm、(3.33 ±0.26)mm和(2.86 ± 0. 21)mm. 患者摆位后首次CBCT获得摆位误差数据与误差纠正后(动床后)再次CBCT验证后获得残余误差数据3个平移X、Y和Z方向分别为颈椎(0. 5 ± 2. 4) mm、(0. 01 ± 2. 4) mm和(2. 4 ± 1. 4) mm,胸椎(1. 17 ± 0. 11) mm、(0.26 ±0.30)mm和(0.08 ±0.12)mm,腰椎(1.09 ±0.24)mm、(2.03 ±1.26)mm和(0.06 ±0.51)mm. 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颈椎及胸椎平移3个方向误差纠正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腰椎仅是升降Z方向平移误差纠正前后差异统计学有意义(t= -3. 518,P<0. 001). 3个旋转RX、RY和RZ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颈椎肿瘤0. 67° ± 0. 04°、1. 06° ± 0. 06°和0. 78° ± 0. 05°,胸椎0. 62° ± 0. 05°、0. 75° ± 0. 06°和0. 84° ± 0. 06°,腰椎0. 59° ± 0. 06°、0. 80° ± 0. 07°和0. 73° ± 0. 06°;误差纠正后(动床后)再次CBCT验证后获得残余误差数据3个旋转方向RX、RY和RZ方向分别为颈椎肿瘤0. 27° ± 0. 14°、1. 20° ± 0. 04°和0. 28° ± 0. 05°,胸椎0. 02° ± 0. 20°、 0. 05° ± 0. 26°和0. 64° ± 0. 16°,腰椎0. 09° ± 0. 26°、0. 50° ± 0. 05°和0. 03° ± 0. 16°,误差纠正前后颈椎和腰椎旋转3个方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胸椎仅是滚动方向RY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 106,P<0. 001). 30例患者疼痛均有缓解,未发现放疗副反应. 结论:IGRT下HexaPODTM evoRT床对脊柱肿瘤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纠正有明显作用,建议采用在线校正脊柱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

  • 基于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测量牙龈厚度

    作者:曹洁;胡文杰;张豪;柳登高;乐迪

    目的:探索一种应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牙龈稳定显影的方法,并应用CBCT测量分析牙龈厚度与其覆盖骨厚度间的关系,进一步验证牙周探诊法判断牙龈生物型的可行性.方法:对受试者的上前牙区进行CBCT拍摄前准备:硅橡胶取初印,藻酸盐与造影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取终印;拍摄CBCT后应用配套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获得清晰牙龈图像,并测量目标位置的牙龈厚度,应用以上方法对15名研究对象的60颗上前牙进行CBCT拍摄,CBCT测量釉牙骨质界处的牙龈厚度,牙齿中央骨嵴顶下方2 mm处唇侧牙龈厚度及骨厚度,综合临床判断牙龈生物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应用CBCT显示牙龈外形并可结合软件测量目标位置的牙龈厚度,薄型、中间型与厚型3组间的牙龈平均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06,P=0.002);牙龈生物型与釉牙骨质界处牙龈厚度相关(r=0.449,P<0.05);上前牙唇侧中央骨嵴顶下2 mm处的牙龈厚度与骨厚度负相关(r=-0.31).结论:通过印模技术结合造影使牙龈表面间接显影的方式,应用CBCT拍摄获得了清晰的上前牙区牙龈三维图像;CBCT测量牙龈厚度的结果与牙周探诊法判断牙龈生物型的结果较为一致,牙龈生物型与釉牙骨质界处牙龈厚度呈正相关,上前牙唇侧中央骨嵴顶下2 mm处的牙龈厚度与骨厚度呈轻度负相关.

  • 锥形束CT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

    作者:乔静;段晋瑜;孙昌洲;柳登高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纳入牙周基础治疗后需进行根分叉区翻瓣术的22颗下颌磨牙共38个根分叉病变,术前对根分叉进行临床探诊,并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CBCT,比较术前临床探诊、根尖片和CBCT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CBCT检查与术中检查所得根分叉病变分度一致性较高(κ=0.976),完全一致率为86.8%.CBCT上测得的根分叉区垂直骨缺损[(4.03±2.27)mm]与术中直接测量值[(4.32±2.31)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根分叉区骨缺损的近远中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为(2.05±0.89)mm,术中为(2.07 ±0.97) mm;两者测得的根柱长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为(2.35±0.88)mm,术中为(2.24±0.75) mm;而CBCT测得的水平骨丧失[(3.40±1.27) mm]则小于术中直接测量值[(3.72±1.19) mm,P<0.05],但差异的平均值较小(0.32 mm).根尖片只能获得垂直骨丧失[(2.17±1.32) mm]和根分叉区骨缺损的近远中向距离[(1.46±0.88)mm]这两个参数,且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实际情况,弥补临床检查和传统X线根尖片的不足.

  • 应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评价颅颌面的不对称

    作者:张晓芸;许天民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也可以称为锥束容积断层(cone beam volumetric tomography,CBVT),与传统医学CT不同之处在于,其使用锥束射线单次旋转一次即可获得扫描对象的三维影像信息;而传统医学CT扫描方式是层扫描,即扇形射线束在一个层面内旋转一定角度完成扫描,然后移动一定的距离(断层厚度)到另一个层面重复扫描,经过射线多次螺旋式地旋转完成扫描.因此,与传统医学CT相比,CBCT对射线的利用更加有效,扫描速度更快,可以在十几到几十秒钟内完成扫描,射线的辐射剂量显著小于传统CT,且价格更为低廉;更为重要的是,CBCT获得的三维影像其体素是各向同性的,可以1:1真实地反映解剖结构,对解剖结构的三维测量比传统CT更为准确[1].

  • 下颌前磨牙及磨牙根管构型的锥形束CT分析

    作者:景亚楠;叶欣;柳登高;粱宇红;马绪臣

    目前,根管治疗术是对牙髓炎及根尖周炎主要的治疗方法,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医生能够准确定位患牙中所有根管,并进行彻底的清理、成形和三维充填[1]. 对根管系统解剖知识的熟练掌握是提高根管治疗术的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基础.

  • 锥形束 CT 融合三维面像评估正颌术后软硬组织的变化

    作者:王哲;朱榴宁;周琳;伊彪

    目的:探讨锥形束 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融合三维面像用于研究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术后软硬组织变化的可行性,并应用此方法初步测量各软硬组织标志点手术前后的位置变化。方法:选取10例牙颌面畸形患者,分别于术前(T0)和术后3个月(T1)拍摄大视野 CBCT 和三维面像。利用 MIMICS 和 Geomagic Studio 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将 CBCT 进行阈值分割并与三维面像融合,生成新的三维立体模型,探讨该方法可行性。使用3D 色谱分析(3D color map)和测量平均距离对 CBCT 与三维面像配准过程的误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 CBCT 骨组织配准,将新生成的手术前后三维模型置于同一空间坐标系,测量各标志点[鼻尖点(prona-sale,Prn )、鼻下点(subnasale,Sn)、上唇突点(labrale superior,Ls)、前鼻棘点(anterior nasal spine,ANS)、上齿槽座点(subspinale,A)、上中切牙点(upper incisor edge,UIE)]手术前后位置变化。结果:CBCT 融合三维面像用于研究正颌术后软硬组织变化具有可行性,配准误差在0.3 mm 以内,通过3D 色谱分析直观看到,面部区域配准良好。正颌术后唇部各标志点(Ls、ANS、A、UIE)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鼻部标志点(Prn、Sn)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结论:CBCT 融合三维面像作为一种新方法可以用于临床研究正颌术后软硬组织变化,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正颌术后唇部软硬组织标志点位置明显变化,而鼻部标志点位置受正颌手术影响较小。

  • 根尖X线片和锥形束CT评价根尖周骨病变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茗茗;梁宇红;高学军

    目的:比较根尖 X 线片和锥形束 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ghy,CBCT)两种影像学手段在判断根管治疗后根尖病变的有无及揭示病变变化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术前诊断为慢性根尖周炎,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接受根管治疗及复查患者的病案资料(包括根尖 X 线片和 CBCT 影像学资料)233例,由经过一致性检验的两名评价者,对复查时治疗后根尖病变有无做出诊断,并判断根尖病变的变化(病变消失、缩小、不变、增大)。经 McNemar 检验及 Fisher 确切概率检验分别比较根尖 X 线片及 CBCT 在判断病变有无、揭示病变变化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233份复查资料中,CBCT 发现治疗后根尖病变178例,相较于根尖 X 线片发现的1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25%(57/233)的病例中,根尖 X 线片和 CBCT 揭示根尖病变变化趋势不同,统计学分析表明根尖 X 线片和 CBCT 这两种影像学手段在判断病变变化方面存在差异(P <0.01)。结论:根尖 X 线片和锥形束 CT 在判断治疗后根尖病变的有无、揭示根尖病变变化方面存在差异。

  • 基于锥形束 CT 的强支抗内收上前牙病例牙根及牙槽骨的形态学分析

    作者:温馥嘉;陈贵;刘怡

    目的:借助锥形束 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资料,对成人强支抗内收上前牙病例的牙根及牙槽骨进行形态学分析,以全面了解大范围移动上前牙后,其牙根及牙槽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从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的患者中选取12例成人(18~40岁)上颌前突病例,在正畸治疗前后拍摄 CBCT,利用转化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通过构建治疗前后的矢状截面重叠图和三维重建图定性分析根周牙槽骨的相对变化规律,并定量测量治疗前后的牙根长度、唇腭侧不同水平牙槽骨厚度、唇腭侧及近远中牙槽骨高度。各项指标均由同一操作者重复测量3次取均值,并应用 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2例中有6例切牙根周牙槽骨变化以唇侧骨厚度降低[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变化可达(-0.64±1.18)mm]、腭侧骨厚度增加[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变化可达(0.93±2.00)mm]、牙根少量吸收[(-0.95±0.79)mm]为特征,另6例的切牙根周牙槽骨变化以唇侧骨厚度增加[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变化可达(2.12±1.46)mm]、腭侧骨厚度降低[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变化可达(-2.88±0.58)mm]、牙根大量吸收[(-2.12±1.43)mm]为特征;12例尖牙治疗前后根周牙槽骨变化基本一致,唇侧骨厚度降低[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变化可达(-0.27±1.86)mm],腭侧骨厚度有不同程度增加[根尖区牙槽骨厚度变化可达(6.40±6.00)mm],牙根少量吸收[(-1.12±1.19)mm];所有上前牙治疗后三维方向上牙槽骨高度均不同程度降低,腭侧为显著。结论:强支抗内收上前牙病例治疗后,切牙根尖移动量越大,牙根吸收量越大,牙根唇侧牙槽骨相对厚度增加、腭侧相对厚度减少,但整体厚度降低;治疗后上前牙牙槽骨高度普遍降低,并以腭侧为明显。

  • 锥形束CT在上颌阻生尖牙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郭颖;王建国

    目的:探讨上颌阻生尖牙在锥形束CT上的定位及其邻近切牙的根吸收情况.方法:对37例上颌阻生尖牙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获得牙体表面的三维重建图像,观察阻生尖牙的位置.在序列纵断图像上观察阻生尖牙邻近切牙的根吸收数和吸收程度,比较侧切牙和中切牙的根吸收率、根吸收程度的构成比,分析阻生尖牙与邻近切牙有接触组和无接触组发生的切牙根吸收率,在轴位上测量阻生尖牙的滤泡大小,计算大小正常的滤泡占总滤泡数的比率.结果:14个尖牙(32.6%)近中唇侧阻生,14个尖牙(32.6%)近中腭侧阻生,其他阻生形式所占比例较小.邻近上颌阻生尖牙的侧切牙的根吸收率(52.4%)高于中切牙的根吸收率(20.9%).有接触组中侧切牙的根吸收率(47.62%)高于无接触组(4.76%),中切牙的根吸收率(18.60%)也高于无接触组(2.33%).阻生尖牙滤泡大小正常的占55.8%.结论:上颌阻生尖牙在锥形束CT上显示出多种不同的阻生位置,邻近上颌阻生尖牙的切牙极易发生根吸收.

  • CBCT在诊断第三磨牙与下颌管位置关系中的价值

    作者:李泽奎;王丽君;李辉

    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aid molar,MTM)阻生易引起冠周炎和下颌第二磨牙龋坏等疾病,拔除MTM引起的下牙槽神经的损伤是术中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0.4%~9.8%[1].下颌管(MC)与MTM牙根的相邻是造成下牙槽神经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影像学检查是术前判断MTM与MC位置关系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根尖X线片和曲面断层X线检查受限于二维重叠影像,已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2].近年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以其高分辨率和多层面重建等优势得到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评价CBCT在确定第三磨牙与下颌管位置关系中的价值.

  • 锥形束CT评价ProTaper Universal、ProTaper Next和M3的根管成形能力

    作者:王天;李桂红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比较ProTaper Universal、ProTaper Next与M3预备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上颌第一前磨牙弯曲单根管60个,按弯曲度分为中度弯曲(10°~25°)组和重度弯曲(26°~75°)组,每组30例.依照弯曲程度每组再随机分为3小组,PU组、PN组和M3组(n=10),分别用ProTaper Universal、ProTaper Next和M3进行根管预备.预备前后进行锥形束CT扫描,记录根管预备时间,预备前后的形态图像,测量距根尖2、5、8 mm处根管近、远中侧的根管壁厚度,计算根管偏移量以及轴中心率.结果 PN组、M3组重度弯曲根管预备时间较PU组明显缩短、效率高.重度弯曲根管中,PU组有1根S1发生变形,PN组和M3组器械在预备平均5个根管后都未出现变形.3组均无器械折断.在距根尖孔5 mm处,PN组和M3组中、重度弯曲根管内侧牙本质去除量均小于PU组,3组弯曲根管外侧牙本质去除量无明显差异.在距根尖孔2 mm处,重度弯曲根管中PN组的偏移量小,在距根尖孔5 mm处,PN组和M3组中、重度弯曲根管偏移量均小于PU组.在距根尖孔5 mm处,PN组和M3组重度弯曲根管轴中心率均高于PU组.结论 ProTaper Next和M3预备弯曲根管时能较好地保持原有根管形态,省时省力,值得推广.

  • HLA-B27与幼年型脊柱关节病的临床关系

    作者:陈红苓;宋力

    目的:探讨幼年型脊柱关节病(JSpA)患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的关系.方法:JSpA患儿150例,以HLA-B27引物扩增出DNA片段条带为阳性组,无DNA片段则为阴性组,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结果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显示HLA-B27阳性组94例,阳性率62.7%,阴性组56例,2组男女比例、发病年龄>8岁和骶髂关节受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外周关节受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敏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免疫球蛋白A、抗核抗体(ANA)及蛋白电泳β升高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及MRI检查显示2组阳性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SpA患者HLA-B27阳性者发病年龄较晚,且临床症状比较重,更易发展为不可逆性病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127 条记录 5/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